NASA人類電腦 82歲芬莉樂在工作

82歲的芬利是NASA「人類電腦」團隊的元老女性之一。

文:陳霆儒|圖:翻攝自NASA網頁

1958年美國準備發射首枚衛星進入地球軌道時,芬利(Sue Finley)展開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工作,她是NASA「人類電腦」(human computers)的元老及任職最長久女性之一。

註:人類電腦對美國太空計畫付出重要卻長期鮮為人知的貢獻,包括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在內,如今終於獲得肯定。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率先成功發射衛星進入地球軌道,讓美國急於迎頭趕上。

芬利現年82歲,早年大學輟學,並加入一個女性占多數的數學奇才團體,其主要任務是解答出火箭科學家交給她們的複雜方程式。

1969年,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月,因他「為人類邁出一大步」而被緬懷,但正是因為有這群女性的付出,透過複雜而精細的計算程式,提升火箭性能、發明推進器、發展出全球天線網路,讓觀眾收視太空人揚名立萬的實況轉播。

這位NASA倚重的數學奇才,起初進入職場並不順遂。芬莉原本打算找個秘書工作,卻過不了打字這一關而受挫。她哈哈大笑說:「他們問我:『你喜歡數字嗎?』,於是我回答:『哦,我喜歡數字勝於字母』。」

結婚而搬遷至遠離工作單位的住處後,疲於上下班長途駕駛的舟車勞頓,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丈夫告訴她,洛杉磯郡巴沙迪那(Pasadena)山丘上有座由加州理工學院所創設的噴射推進實驗室,請芬莉不妨去看看。

圖為1959年NASA一名女性員工操作人類電腦。

不過為何JPL雇用全女性團隊?她解釋:「當時負責的女主管認為…男人不會聽從她下達的指令,於是只雇用女性,此外,女性的薪資普遍比較低,即便是現在,依然如此。」

註:噴射推進實驗室(英語: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常縮寫為JPL)。創建於1936年,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轄下的一個機構,主要負責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開發和管理無人太空探測任務,同時也負責管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深空網絡。

芬利夫婦為了撫養2個男孩,1963至1969年她離開職場,但她很快就發現家庭主婦並不是她想要的,因而陷入憂鬱狀態。她說:「我是個徹底失敗的家庭主婦,我的心理醫生說,我得重返職場。」醫生還說,2個男孩沒問題。不過芬利坦承,重返職場的決定在當年頗不尋常,「我覺得當我為人妻又為人母重返職場時,我像是那個年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芬利重回已大幅改變的JPL,血肉之軀「電腦」已被處理器和記憶體取代,不過她重新學習編寫電腦語言Fortran,並使自己跟上進度。

註:Fortran,源自於「公式翻譯」的縮寫,是一種程式語言。1957年由IBM開發出,是世界上第一個被正式採用並流傳至今的高階程式語言。

作家何特(Nathalia Holt)筆下《火箭女孩的崛起》(Rise of the Rocket Girls)當中就有這麼一段描述。1989年10月,NASA的無人太空飛行器「伽利略號」(Galileo)探測器繞行地球軌道,匯聚動能準備彈射飛向木星時遭遇了大麻煩,主天線無法打開,導致任務岌岌可危,於是芬利所屬的團隊負責編寫結合地球深太空網路(DSN)碟型天線功率的程式,讓他們可以改利用探測器的低功率天線,讓伽利略號探測器傳回包括彗星分裂等令人讚嘆畫面。

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雇用全女性團隊。

儘管如此,她個人最津津樂道的任務,則是1985年與法國及前蘇聯共同合作,施放探測氣球至金星大氣層的「維加計畫」(Vega Program),她提高天線的精準度,以便DSN追蹤探測氣球。2004年她解讀追蹤太空船的無線電信號,同時協助「精神號」(Spirit)與「機會號」(Opportunity)探測車登陸火星,並於2016年確保NASA太空船朱諾號(Juno)安全抵達木星。

註:維加計畫(Vega Program)探測氣球上的電池讓金星上的儀器足以運作60小時以量測溫度、壓力、風速和氣膠密度。維加1號和2號的氣球在進入大氣層超過46小時後傳回最後的訊號。

談到工作她樂此不疲地說:「這就像是尋寶或解謎團,你得試著解決問題」。目前仍在NASA擔任的子系統與測試工程師職務,芬利表示,只要NASA仍有需要,我沒想要罷手,也沒其他更想要做的事。

Facebook 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