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Pixabay|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今年剛開始,有臺灣「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表現亮眼,挾其衝勁帶動臺灣股市表現屢創高峰。除了近年因應美中貿易戰與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帶來的全球產業鏈生態改變,台積電能夠把握這個發展機遇之外,接下來若要能維持這個優勢持續領跑,台積電乃至於臺灣其他半導體領域的業者,仍有一定的功課要做。 關鍵之一,就是掌握當前工業4.0發展脈絡,唯有清楚瞭解當今世代轉型所繞不開的關鍵節點,方能持續握有技術或通路優勢,在產業界立於不敗之地。本文嘗試以半導體領域的製造工程為例,來談一談從業者不得不知的故事。 傳統半導體設備若要提升其製程的精度,在如今的需求下難免遭遇到所謂的物理極限瓶頸,因此在面臨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時,就需要仰賴和以往不同的新技術支援。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之下,所謂的瓶頸就是用來打破的。 關鍵技術 被譯為極紫外光微影或超紫外線平版印刷術的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是一種利用波長極短的極紫外光波長的微影技術,被認為是拯救半導體先進製程的仙丹。它的運作原理就好像影印機一樣,可將極度細微的電路印在晶圓晶片上來克服過往的設備極限;相對也要價不斐,一臺設備就超過一億美金,若不是稍微有些資本的公司恐怕也負擔不起。 我們的台積電顯然有眼光,也有資本能夠運用這個先進技術,由荷蘭半導體大廠艾司摩爾(ASML)推出的EUV光刻機儘管所費不貲,台積電仍舊大規模買進,目前全球幾乎一半以上的機器都在臺灣。不僅如此,其實早在2010年ASML就提供第一臺 EUV 微影設備原型機給台積電進行研發,隨後2017年交付第一臺量產型 EUV 微影系統,再到2020年於臺南科學園區落成EUV培訓中心,這些都在在顯示了台積電是如何搶先布局關鍵技術的研發,以在全球供應鏈中獨占鰲頭。 每當一項新技術或新產品備受矚目時,它的概念股也同樣會吸引投資人的眼光。所謂概念股,顧名思義就是與其核心價值有關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若以EUV來說,同樣也涵蓋了其零組件供應鏈的上、中、下游等廠商。當然要注意的是,儘管可以說是「周邊」,但這些概念股與其核心之間並不具備絕對的因果關係,換句話說,就算從目前的趨勢來說EUV前景可期,但其概念股只是相對漲勢看好,並不意味著絕對會跟著一片大好,具體還是得看個別公司的營運表現。 本欄目過去也多次提及概念股以供讀者參考,以EUV來說,除了是當前半導體產業體現競爭力的戰略手段之外,由於勢必要繼續朝向3奈米及2奈米等先進製程推進,目前一般都認為還有兩到三年的漲勢是可被預期的,因此概念股的家登(3680)(EUV Pod及傳送盒供應商)、帆宣(6196)(EUV雷射穩壓等次模組代工)、公準(3178)(EUV曝光機精密零件)、意德士(7556)(EUV真空吸盤)等也就連帶被看好。 智慧製造 不單是從業界的運作邏輯,來自政府部門的意向動態也須被納入觀察變項。這兩年臺灣在政府的支持下,臺灣多所院校陸續成立半導體學院,以此為媒介讓產官學界的量能與資源可以更好地互補;政府更宣示要進一步推動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試圖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和「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亦串聯民間社群來攜手推動臺灣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升級。 臺灣的產業以中小企業為大宗,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個別的研發能力與資源投入大多不足,如今有了政策支持為後盾,許多問題或許都能迎刃而解。換句話說,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有很大機率可以贏來一波榮景。 除了上開內容,我們還要瞭解的一個概念是智慧製造。何謂智慧製造?其蘊含幾個基本要素,包括導入自動化設備、進行設備連結與數據整合、從事遠端監控,以及結合AI技術。在本欄目上一篇中有稍微討論關於AI的議題,此對於如何提高產能並減少出錯率是一個關鍵;如果不納入AI的運用,單就前三者而言其實以目前的技術手段不難實現,而AI的主要差異在於其本身所代表的自主學習與優化調整等特性是否被需要,畢竟在傳統的製造工廠中,主要是靠一系列固定的邏輯在執行,跟AI具有彈性的操作有所區別。 換句話說,只要能透過精準設定達到預期的產量或品質,其實AI的導入或許並非必須。但以工業4.0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的可能是不斷因應外界變化且達成自主進步的一套製程模式,如此才能完成整個體系的轉型升級。
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Orsoon|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若要列舉近期最熱門的話題,華特迪士尼公司旗下所屬的線上影音平臺Disney+正式在臺灣上線可說當之無愧。該平臺自2019年正式上線以來,囊括了包括迪士尼、漫威、星戰、國家地理、皮克斯及Star等目前最膾炙人口與標誌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內容,獲得全球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本(11)月12日,更隆重推出「A Night of Disney+夢想之夜」音樂盛典,在華語天后張惠妹、嘻哈男神瘦子(E.SO),及希望兒童合唱團的天籟之聲加持下,為Disney+登陸臺灣揭開序幕。 線上串流影音平臺(Over-the-top,簡稱OTT)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當今大眾日常娛樂的熱門選擇,不但滿足了時下人們對於視聽娛樂的主要需求(例如能快速選定自己感興趣的節目,並一次找到相關系列作品),更促成了人們閱聽行為和消費方式的改變。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縮寫MPAA)所公布的報告,即全球戲院暨家庭娛樂市場(Theatrical and Home Entertainment Market Environment,縮寫THEME),在2018年時來自戲院的消費市場占約411億美元,已經低於家庭娛樂的557億美元;而在家庭娛樂中,線上影片的訂閱數量則是首度超越了有線電視。 OTT的興起對這一現象無疑擁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再加上近年全球遭受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或許由此刻開始,人們紛紛走進電影院享受大螢幕震撼的榮景將不再,保持社交距離的居家視聽娛樂將成為主流。 隨時隨地享樂不受限 OTT和過往傳統的影音娛樂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能夠真正做到24小時、不限地點的觀賞。以前若要去電影院看場電影,通常得事先安排規劃,考慮如何和用餐或購物行程連結,觀影途中如果突然想吃點東西或是上個洗手間,又擔心因此離席會錯過精彩劇情,這些狀況或許不常見,但經常成為娛樂過程中的小遺憾。 現在只要透過家中電視,甚至是行動裝置,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希望的時間或地點開始這場饗宴,更棒的是,就算中途離席也沒關係,可以隨時中斷,並在下次回來時繼續,使得影音娛樂的體驗更人性化、更有彈性。此外,隨著家庭娛樂科技的進步與設備的普及性,讓一些過去只有在電影院才能獲得的體驗,如今在家中「身臨其境」也不再是夢想。 在訂購方案上,OTT串流平臺可選擇包月制/年制無限暢遊,或是影片劇集的單次收看/永久珍藏,還可以選擇是否採用高解析畫質(如4K)的版本,甚至能夠做到離線下載觀看、帳號多人分享,抑或是與親朋好友遠端連線同時觀賞的方式。會出現如此多元的訂購選擇,主因還是在於目前OTT業者的營收仍以用戶的訂閱為大宗,盡可能地提出選項以涵蓋絕大多數消者的需求並吸引他們加入訂閱,確實讓業者絞盡腦汁。此外,在OTT的運用幾成常態的現在,能否創造廣告收益當然也被納入考量,有些串流平臺就推出了有廣告/無廣告區別的訂閱版本,希望能兼顧廣告收入與顧客偏好。 多樣化選擇任君挑選 除了訂購方案的多樣性,OTT業者下功夫的地方還有優化用戶體驗,也就是盡可能設法增加新客、留住舊客。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透過程式觀察用戶在瀏覽時的停留時間長短與類型偏好,進而推送「個人化」的推薦影片或類別清單等訊息,讓消費者產生繼續使用,或願意訂閱成為正式用戶的誘因;另方面則是從使用者介面著手,像是更精準的操控(如快進/倒退)或劇集類的集數選擇是否直覺等。 隨時隨地享樂不受限的特性,再加上自助餐般的多元體驗,都是讓OTT近年快速竄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已構成一條相對成熟的產業鏈。目前全球已有數百間提供影音串流服務的OTT業者,看似一片興盛,但其實競爭相當激烈,儘管有疫情「加持」讓新用戶數量迅速成長,然一旦無法端出讓消費者滿意的菜色,轉變心意改投其他OTT平臺懷抱的情況也就不稀奇了。為了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留住他的心,各平臺可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除了前述的各種配套措施,關鍵還是基本功要足夠紮實,也就是要能夠端出色香味俱全的一手好菜才行。 目前來說有幾種主流做法,首先是購買本就擁有眾多粉絲的IP作品,直接「收割」一波,像是剛上線的Disney+挾帶已在全球風行多年的迪士尼、漫威與星戰,立刻獲得大量訂閱,搞得業者還得加班加點提供客戶服務。其次是自行投資製作,形同提供「獨家」,先是吸引受眾後再設法提高黏著度。另外還有主打時效,和其他影視公司合作搶先同步首播的操作方式等。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嘗試採用差異化策略,例如有的著重戲劇,有的走二次元路線,而有的則以紀錄片和實境秀為主力。 OTT的百家爭鳴,似乎提供了我們更舒適便利的影音娛樂體驗,但是否全然有利無害呢?對其他業者來說,當娛樂消費的習慣改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特定產業的消退,在電影從正式上映到OTT上架之間的日程愈來愈短,影城商場恐怕得提早構思應對策略;對消費者而言,如果有愈來愈多的影音節目被OTT平臺以獨占的方式經營,會否將來要受限於特定平臺業者的消費模式,形同被綁架?對藝術文創業者而言,為了求生存,被迫只能製作特定有「市場」的IP,而無法自由發揮使得創意受限,是否也有可能發生呢? 不管如何,串流影音這件事如今確實已經走上軌道,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各家業者也正積極佈局,臺灣除了各家既有的平臺外,似乎更是看好這個市場與作為對外發聲的有效途徑,以打造「國家隊」的方式來操作,於今年(2021)開播「Taiwan+」。串流影音平臺究竟會一直當個金雞母,還是會因為新的情勢或科技出現而迅速泡沫化,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Orsoon|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元宇宙的相關話題,無疑是近期最「夯」的,受到廣泛的關注並擁有極高的討論度。除了受到Facebook改名Meta的加持外,關鍵還在於相應技術的成熟。當技術產生世代性的革新後,讓許多過往只停留在概念層級的構想,具備了轉化為現實、走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元宇宙的發展愈趨成熟,除了藉由網路技術淡化時空間的界限,讓「天涯若比鄰」真正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透過對虛擬世界的連結,達到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展──當兩個世界的連結、融合到一定程度,或許就不再是區分現實與虛擬,而僅是不同活動場域的劃分而已。 在2017年上映的法國科幻動作片,改編自漫畫的《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法語:Valérian et la Cité des mille planètes)中,主角潛入大市場進行購物的環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電影上映後,有許多觀眾都表示這不正是時下流行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 VR)嗎?但若結合元宇宙的概念,那麼這個橋段背後的意涵可遠比VR還要更進一步。 轉化從貨幣開始 在電影場景中,遊客在導遊的指示下戴上頭盔,霎時眼前的荒漠就成為一個人來人往的大型商場,人們可在其中走街串巷,而這雖貌似是一個虛擬並不存在於現實的場域(在電影世界觀中的設定是位在另一個『維度』),但在選中心儀的商品並完成交易後,只要透過特殊儀器的轉換,就可以直接攜帶離開。 乍看之下僅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電子商務模式,但這個情節所要述說的其實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型態──當虛擬與現實可以透過技術形成無縫接軌,就意味著更寬廣的空間已經展現在人類的眼前!如果元宇宙內的物品可以直接呈現在現實生活中,那麼你還會認為這是一個虛擬的宇宙嗎? 要真正實現電影中的場景,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易所用的貨幣,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達成了這一步。講到虛擬貨幣,人們耳熟能詳的比特幣(Bitcoin)近期價格不斷攀升,國內相關概念股如台積電、華碩、華擎、微星、撼訊、技嘉等都有令人亮眼的表現,一部分原因正是搭上了元宇宙的熱潮,未來在元宇宙中人們使用的自然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加密貨幣或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 以現今社會來講,雖然不是人人都會使用到,但不可否認,已經習慣將加密貨幣視為一種有價資產,NFT的運用也愈來愈普及,仔細想想,這不正代表著網路世界中的貨幣資產與現實已經產生勾稽?換句話說,這些「財貨」,不僅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中一樣是「有價」的! P2E興起之後 這種新型態的日常之所以會出現自然有其道理,除了元宇宙的加持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打破地域與文化藩籬的便利性。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前述的交易行為得以實現迅速、有效與幾乎不可竄改等特點,又結合了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概念,基本上能夠做到24小時不間斷且即時運作,擺脫了傳統交易須受時空間所限的困擾。於此同時,這批概念似乎也創造了新型態的就業機會,也就是遊戲(Plan to earn,簡稱P2E)。 遊戲資產換現金的模式由來已久,以臺灣來說,早期的天堂、暗黑破壞神II、仙境傳說,再到後來的魔獸世界等,一直都有玩家之間進行遊戲內道具或遊戲帳號的交易。隨著遊戲產業的普及,相關的交易行為也日漸增加,從零星自發性,再到具備市場規模(出現專門的第三方交易網站,如8591寶物交易網),又或者是遊戲內建的交易機制(如暗黑破壞神III)。但其實對於多數的玩家來說,除了少數朝向電子競技運動發展之外,玩遊戲本身更多還是屬於一種娛樂性消費。然而,區塊鏈的加入讓P2E更具備可惜性與操作性。 P2E過去之所以難以成為主流,關鍵還是在於遊戲內資產交易通常僅存於遊戲生態之中,玩家要在這之外真正實現交易是相當困難的,如前所述,通常只有零星的交易行為。如今在區塊鏈概念與技術的加持之下,驅動P2E模式使玩遊戲不再侷限於娛樂性的消費行為,打發時間之外,通過對遊戲不斷地經營,玩家就像是在「上班」,藉由時間和勞力的付出,獲取遊戲內的資產且這與現實財貨是直接掛鉤的。 由越南團隊Sky Mavis開發的Axie Infinit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可能和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有關,許多人被迫無法工作,急需找尋出路,此時區塊鏈遊戲的存在恰巧提供了一個機會──付出心力所培養的遊戲角色,不再只能「孤芳自賞」,而是能夠以發行NFT的方式交易給其他有興趣的玩家。 令人著迷的是,遊戲內的角色轉移,除了能夠滿足收藏家的欲望外,也被視作一種會隨著時間或「炒作」增值的資產投資,因此這種「邊玩邊賺」的遊戲產業新生態,不僅侷限於一隅,而是在全球範圍內出現。 以如今P2E的發展情況,再加上疫情影響與元宇宙熱潮的推波助瀾,人們也將投入更多心力在所謂的虛擬世界,因此最終呈現泡沬化的機率還是較低的。目前在這個領域內,臺灣尚未有知名的遊戲作品出現,有志於搶占先機的投資者可以多加以關注。
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Pexels|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就在前不久,Facebook不但在Facebook Connect 2021活動上揭示了Spark AR 多項最新功能,緊接著更由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親自宣示未來公司改名為Meta。 從今往後,Facebook不僅侷限於社群,而是轉變成為致力發展元宇宙(Metaverse)的公司,此舉引發了世人的熱絡討論,許多相關概念股更是在股海翻波、引起高度關注。 元宇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數年前其實就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最典型的就是當人們運用VR設備進行沉浸式體驗的時候,似乎真真切切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中,並且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身分。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認為元宇宙就是將目前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網際網路,藉由陸續開發中的新一代技術與設備,透過身歷其境的方式來感知,從而享有宛如現實般的感受。 這種概念就像知名的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或《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又或者是動畫《刀劍神域》(Sword Art Online)所描繪的那樣,人們透過裝置的連接讓意識進入到一個嶄新、與現實截然不同的世界。當然,人類的應用科技尚無法完全實現這種理想,受限於裝置技術的發展程度,要能真正體驗到置身新世界的感動,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如今祖克柏將公司更名的舉動,似乎宣示將要大力投注資源讓元宇宙理念成真,加快人類踏入元宇宙的腳步,使這概念又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 元宇宙:虛擬實境的更進一步 無論是透過電影或動畫作品來理解,可能很多人都會將元宇宙當成一款遊戲規模較大的線上遊戲,只不過採用的技術不同罷了,然而,元宇宙之所以用「宇宙」來理解,更多是代表一種全新的時空間維度。在元宇宙的設想中,每個人可能擁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身分角色,甚至存在同時運用多重身分的可能性,由此延伸出更多元、複雜的人際關係;而其規模邊界更是超乎你的想像,真正是「無遠弗屆」--就像人類現存的宇宙那樣龐大,且思維所及即人類活動所能及,幾無設限,著實做到打破了目前人們日常活動中的國界與時間限制。 這樣說起來,性質跟現在人們習慣使用的社群媒體還是比較接近的,在元宇宙當中,你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娛樂、辦公,與社交等各種活動,也無怪乎祖克柏會如此熱衷,顯然他認為元宇宙是未來的人類活動趨勢,而以社群網絡起家的他,不但要搭上,更是要引領這波浪潮。 契機與前景 不過,若我們檢視近年的國際情勢與產業動態,元宇宙熱潮的出現似乎是順其自然的,並不單純是受到祖克柏改名行動的影響。一來自2020年以來全球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劇烈影響,人們被迫採取速諸如分流上班、居家辦公或異地作業等措施,使得不論是網路設施更新換代或人們生活意識的改變都必須提上日程,以因應疫情下的生活新形態。二來近年關於元宇宙底層技術的AI、VR、AR、5G、大數據與區塊鍊等產業,已有顯著的進步,許多受限於技術層面而無法處理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種種因素加起來,自然成為元宇宙捲土重來的契機。 而這個契機也就成為接下來10年的產業投資指路明燈。其實不僅僅是Facebook改名,一些業界著名的企業都紛紛提出過對元宇宙概念的看好,像是騰訊、微軟或輝達都曾表現過佈局的企圖。這也就使得許多被認為是元宇宙概念的相關股,像是軟硬體開發、製造、代工或零組件等,其未來的漲勢都被看好,像是國內的智微、宏達電、台積電、聯電、台達電、晶技、威盛……等。而如果是風險投資人,針對元宇宙週邊技術產業如Wi-Fi或雲端,也可以再次加大關注。 不足與質疑 但要留意的是,想達成元宇宙所描繪的願景,以現階段的科技自然還有許多要努力的地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必須要具備能夠承載如此規模資料流通的網路系統,想像一下,倘若正在和別人進行「面對面」交流時,出現人影「若隱若現」、說話「斷斷續續」的狀況,那是多麼尷尬,還不如單純撥打視訊電話。 其次是搭配設備的問題,以目前來說市面上較常見到的相關裝置來說,在價錢、重量上可能會讓許多人望之卻步,又或者是在使用上出現的知覺不協調與伴隨的眩暈感,這些都會造成元宇宙普及的障礙。 最後則是虛擬身分所延伸出來的資訊安全、法規與倫理等問題。在今年稍早的時間點(2021年9月),對岸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當中特別表明了元宇宙和現在人們經常運用的網路體系或許會有一個顯著的差異,即元宇宙將會和個人現實中的身分系統密切融合;換言之,它是和現實世界有所聯通的,而非如遊戲般提供一個逃避現實的避風港。但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資料會否更容易被竊用?再者,當體感技術更進一步後,當我們擺脫身心分離的交互體驗時,元宇宙中的接觸算是實際接觸嗎?又該如何進行法律規範與適用的調整?目前已經引發部分人士的擔憂。 人類生活的新宇宙? 整體來看,元宇宙的發展幾乎可以說是「大勢所趨」,而一旦技術成熟,不僅僅是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經濟活動,對於人類的社會生活而言也將是一種全新體驗,甚至可用作讓人類生活更美好。由喬治·克隆尼(George Timothy Clooney)主演的電影《明日世界》(Tomorrowland)主軸是試圖發掘一個全新可供人類生活的世界,元宇宙未嘗不能扮演這樣的角色──伴隨著未來網際網路在全球範圍內的進步與普及,或許在帶來產業新商機的同時,更能夠實現無遠弗屆、天涯若比鄰的即時社會關懷,建構一個人類生存其中的美好新世界。
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Pexels|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關鍵時刻 第26屆基於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框架底下的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召開在即,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年度氣候會議自1995年起每年舉辦,各國領袖齊聚一堂探討處理因應氣候變遷的計畫並積極發起行動,處理諸如面對極端氣候事件等威脅。 在2015年的COP21上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承認倘若地球平均氣溫升到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攝氏 1.5 度的程度,那麼災難性的氣候變遷將不可逆,也因此幾乎所有國家皆承諾要對此付出努力,各國答應制定大幅削減碳排放的計畫,並協定每隔 5 年評估進展以擬定下一個階段的努力方向,而本次COP26的議程中就將包括首次的評量,也因此更受到關注。在這個基礎上,為了最終目標(本世紀末前全球平均升溫不超過攝氏1.5 度)的實現,如何在2030年前加大減少碳排放、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計畫實施路徑,也將是焦點之一。 呼籲警惕 曾在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以“How dare you”一言挑戰全球領袖的氣候政策而聲名大噪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於近日的受訪中表示光靠這些會議並無任何實質幫助,唯有各界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急迫性,且需要立即的改變並願意採取行動,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才真正踏出邁向成功的一步。 採取行動 事實上她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在過去COP會議上有一個重要的共識是為這些氣候行動提供制度與法律支持而不是僅停留在呼籲與承諾,但實際上這方面的開展卻始終進度緩慢,甚至隨著特定事件(例如美國川普政府曾一度退出)的影響而滯後。 如今在COP26前夕,或許是隨著第一次的總體檢討即將來臨,我們可以看到近年出現許多重大進展,像是歐盟於2019年12月發布「歐洲綠色政綱、日本於2020年10月、美國於2021年4月,皆宣示了預計將於2050年實施淨零排放的目標。最近(2021年7月)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更是提出了「55包裹法案」(Fit for 55 package),以2030年為界設定溫室氣體排放能夠相較於1990年為基礎減少55%的中期目標,內容包含能源、建築、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等面向,當中尤以CBAM特別引發關注,這無疑會對歐盟對外貿易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說將改變許多產業的生態。 CBAM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於過渡期間(2023-2025年)將針對進口鋼鐵、鋁、水泥、肥料及電力等碳洩漏(Carbon Leakage)風險較高的商品要求申報其產品的碳排放量,正式實施(2026年-)後則必須向歐盟購買憑證,作為碳排放管理費用的支付。 這代表只要是和歐盟有貿易關係的產業,都必須將額外的法遵成本負擔納入公司營運的計算,而且是迫在眉睫;此外,從國家的角度如何提供支持,讓這些產業在面對新法規的衝擊下仍舊保有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亦是值得省思。 碳洩漏 係指在實施溫室氣體管制下,可能導致對碳排管制較嚴格的產業,外移至其他碳管制較為寬鬆(甚至沒有)的國家或區域。由於這種行為對於全球範圍內的碳排放減量沒有實質助益,因此,國際上在推動溫室氣體總量管制時會透過評估行業別之碳洩漏暴露風險,設定各業別碳洩漏風險係數(介於0至1.0之間),用作採取相關行動的依據。 臺灣應 今年(2021)10月,我國立法院為因應一系列的全球減碳行動趨勢及重要事件所帶來的影響,特邀集相關部會做「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永續轉型」、「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及碳權交易所」等專案報告,將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結合「淨零排放」的目標,從「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與綠運輸、負碳技術」這四個方向來進行研討評估,以儘速確認淨零排放路徑為何,並作為我國日後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 在具體的配套機制研擬上有幾個重點,包括提供專項融資,協助綠能業者完成能源轉型升級的技術與設備拓展;鼓勵企業購置節能設備,在公司運轉及產品製作生命週期等方面發揮減少汙染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碳定價機制的確立,目前係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作業為主,透過碳費徵收的方式將碳排的成本內部化,增加減碳誘因。透過這些方式,希望能夠達到各範疇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並在2050年與世界一同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溫室氣體排放範疇 係指依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劃分之三大類溫室氣體排放範疇。 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 範疇二:能源間接排放源,係指來自於外購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三:指非屬自有或可支配控制、來自其他組織所擁有或控制之其他間接排放源,由組織活動(如因租賃、委外業務、員工通勤等)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   但若能提出在原產國支付相關碳價並未有出口退費的證明,則可享有減免。 挑戰與機遇 當前世界聚焦的「2050達成淨零排放」這個議題,除了是因應氣候災難所不得不為之舉措外,對於各國來說也同時具備了挑戰與機遇的性質。綜上所述,其挑戰在於未來的產業活動各環節都勢必要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管制,否則將必須花費更多的成本在繳納碳費或購買碳權或憑證;而其機遇則是為了因應法遵義務,各企業將產生新的需求,包括溫室氣體盤查、公司運作與商品製程的減排機制,以及在碳交易市場從事買賣等,這些都創造了新的商機,像是查驗或顧問諮詢等。 全球正在減排乃至淨零排放的道路上加速前進,在這個趨勢下即便並非從事國際貿易,抑或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也都難以迴避這個議題,必須謹慎視之。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