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美食之旅 / 到山口、用瓦片、乾煎蕎麥麵。(飛行馬迷Bella)

在山口縣,沾著吃的蕎麥麵變的料更多,而且,也變熱了。
在山口縣,沾著吃的蕎麥麵變的料更多,而且,也變熱了。

獨家日報 飛行馬迷Bella/採訪

日式蕎麥麵冷熱皆宜,但一般饕客的記憶是「熱的泡湯吃,冷的沾湯吃」。不過,到了山口縣,這樣的記憶需重新洗牌,因為沾湯吃的變成熱的,而且墊放乾蕎麥麵從竹蓆變成了瓦片。

「為什麼要放在瓦片上」?這是絕大多數人與瓦片蕎麥麵邂逅時的第一個疑問。據悉,這是因為它出現於18世紀的日本內戰期間,士兵們為了吃熱食,隨地從戰場裏斷垣殘壁中的瓦片做為「鍋具」,先於下方生火,再於上方烹煮肉類與食材,這與農夫為吃牛肉,用鋤頭做為鍋具的壽喜燒起源頗為雷同,不一樣的是,瓦片不僅能傳導熱能,還多了遠紅外線,相比於金屬鍋具,它擁有更佳的保溫效果,這使得它能創造出有別於金屬鍋具所創造的口感與味道。

經過長時間經驗累積,士兵們發現碳水化合物為主體的烏龍麵與蕎麥麵,在瓦片上烹煮非常容易失敗,但在揉麵時摻入抹茶粉,就能夠使上方的麵身更加柔軟、並富含茶葉風味,而下方貼近瓦片部份的麵體,透過遠紅外線加持,能呈現出近似於鍋粑的酥脆口感,於是,這款沾湯吃卻以熱食展現的「瓦片蕎麥麵」,開始了發展的歷程,至今已成為山口縣的特色美食。

湯田泉溫站附近的長州屋,也是瓦片蕎麥麵的知名店家,大面積的旗幟寫上「瓦片蕎麥麵」的日文字樣,讓您泡溫泉同時享用美食。
湯田泉溫站附近的長州屋,也是瓦片蕎麥麵的知名店家,大面積的旗幟寫上「瓦片蕎麥麵」的日文字樣,讓您泡溫泉同時享用美食。

第一次與瓦片蕎麥麵接觸,多數人會以為它是「調味好的炒麵」,並放在一個很漂亮的食材容器上。是的,對於講究食器的日本人來說,瓦片的構形與曲線,充份展現出獨特的美感,與置放壽司的漆器或木屐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如果您有這種想法,這次摃龜了。

這看起來份量充足、配料繁複的「炒麵」,其實調味並未完成,瓦片只是給予加熱和保溫的作用。當您夾起瓦片上的各式食材,還需要沾上特調的湯汁,才會有味道。當然,和一般的蕎麥麵不同,瓦片蕎麥麵的湯汁也是熱的。

如同台灣各大夜市都能見到的「鐵板牛排」一樣,瓦片要先在火上燒到攝氏300度左右,再於上方添加蕎麥麵、以及用甜辣兩味調好的牛肉片、還有蛋絲、海苔、最後放上解膩的檸檬片與紅蘿蔔泥,即能端到買家面前。所以,剛上桌的瓦片很燙,千萬不要碰,否則會留下烙印。

食用時,饕客們依自已的喜好,依序夾入想吃的食材沾上湯汁、賦與鹹鮮味引出食材本身味道後,再行食用。與食用蕎麥麵一樣,湯汁不要泡太久,才能品味麵條與食材的原味,麵身也不至於泡太爛影響口感。至於底部呈現脆皮狀態態的蕎麥麵,直接食用更能體驗鍋粑般焦香氣味與濃烈的茶香,相當特別。

此外,大瓦片的面積不小,通常一份餐點可供2至3人享用,建議與友人同行再吃,以免發生吃不下的憾事。透過瓦片的熱度與保溫作用,抹茶蕎麥麵始終滋滋作響,如果您嗅覺夠敏銳,應能聞到陣陣襲來的抹茶香氣。普遍來說,直到夾起最後一口麵,饕客都可以享受到新鮮出爐的美味,而不會變冷。但上層富有嚼勁,下層展現鬆脆的口感,對於未吃過的旅人來說,要稍加適應。

吃到一半,可以嚐試將檸檬片或磨碎的楓葉等調味品加入沾醬中,進行口味上的調整、改變味道。此時透過酸與辣的味覺調整,瓦片蕎麥麵從鹹鮮變為清爽,能讓食用的樂趣更加豐富。這種「變味的手段」,在日式料理中不難發現,像速食牛丼店裏,很多人將肉片食完後,用店家所附的各式調料對剩下的米飯進行創意改造,另外像是橫濱家系拉麵、連鎖烏龍麵店等等,都有這種創意發想,利用商家提供的各種調味料、或蔥花、或油酥等等,讓自已變成大廚,創造出屬於自已的美味,並讓食用的過程更添趣味。

瓦片蕎麥麵也有量產品,供遊客們買回家品嚐。
瓦片蕎麥麵也有量產品,供遊客們買回家品嚐。

環球美食之旅

【作者】飛行馬迷Bella
【學經歷】
台南應用科大音樂系
永康國中音樂老師
遠東香格里拉飯店鋼琴師
國籍航空空服員

Podcast飛行馬迷的地面廣播
粉絲專頁飛行馬迷的地面生活
Instagrambellaintheair


 

Facebook 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