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550

美展不只美更是一種傳承 「2020新北市美展」盛大開幕

*新北市長侯友宜(右)鼓勵油畫類第1名鄭慎尹(左),並與其作品《芳蘭山風景》合照。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文化局舉辦「2020新北市美展」,10月24日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親頒各類獎項;他也鼓勵本土藝術家們盡情創作、根留新北,讓新北的藝術、設計美學遍地開花。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美展是最具指標的美術類競賽,共有油畫、水彩、版畫、攝影、科技藝術等五大類別,是每年本土藝術家們大展身手的平台;這次的美展也受到熱烈響應,共有946件作品參賽,其中93件脫穎而出,非常不容易!

*「2020新北市美展」10月24日開幕,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五大類第一名參賽者開心合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特別提早到場欣賞這些優秀作品,他說,看到攝影作品《阿嬤的柑仔店》時,勾起滿滿的兒時回憶,極為寫實、貼近生活的拍攝手法讓人印象深刻;而油畫類第一名鄭慎尹《芳蘭山風景》也讓市長在畫前駐足許久,3連幅高1.5米的作品,呈現暗黑幽冥的幻境,著實令人讚嘆。

欣賞完所有作品後,侯友宜大讚:「新北市美展,不只美,更是一種傳承,帶領大家回到過去、想像未來」,他力邀市民朋友們一同到新北市藝文中心,享受多元豐富的新北美學。同時期盼未來新北市立美術館落成後,能提供這些優秀的本土藝術家一個平台,繼續用不同的形式創作,讓新北市的美被大家看見。

*新北市長侯友宜親切與得獎者合影,並力邀市民朋友們一同到新北市藝文中心,享受多元豐富的新北美學。

新北市文化局說明,本屆參賽作品傾向多元思維,跨界技法並存,如同新北市城市肌理,看似多元雜沓,實則美好共存。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15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覽廳展出,更多展覽訊息請上新北市藝文中心官網查詢。

全台唯一「賽德克族紋面國寶」人瑞 新北親贈重陽禮金致意

*新北市原民局羅美菁局長、中和區公所賴俊達區長關懷探視全台僅存賽德克族紋面國寶林智妹女士。

編譯: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府為表達對長者的敬意,10月23日晚間由新北市原民局羅美菁局長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往中和區探視林智妹Yaki(泰雅語:祖母)人瑞,Yaki是僅存的賽德克族紋面國寶,在文化資產保存的層面上極為難得且珍貴!新北市議會馬見Lahuy.Ipin議員服務處Sayun.Tanga助理、中和區公所賴俊達區長及原住民族協進會蔡秋梅理事長也全程陪同,表達對林智妹Yaki的關懷及尊敬,羅局長等人致贈重陽敬老禮金、水果禮盒及營養品等,並祝福紋面國寶林智妹Yaki愈老愈健康。

*(前排左至右)中和區公所賴俊達區長、原民局羅美菁局長,與馬見Lahuy.Ipin議員服務處Sayun.Tanga助理(後排坐一)、中和區原住民族協進會蔡秋梅理事長(後排右二)一起前往探視林智妹YaKi並祝福YaKi身體健康。

Yaki戶籍登記是民國11年,實際出生約民國6年左右,算是百歲人瑞,育有4子1女,長年居住於花蓮卓溪鄉山里部落,從事農耕種植地瓜、小米及玉米等,曾接受日本教育4年,年輕時候曾擔任玉山神學院族語老師、喜歡唱歌跳舞及編織等,個性非常開朗,見到羅美菁局長都不忘今年年初曾來拜訪過,用族語誇讚羅局長很漂亮,當羅局長展示身上穿的泰雅族服時,Yaki表示她在年輕的時候也會編織,看到這些圖文表示懷念。大女兒林朝花表示,在重陽節前夕,看到大家來關心她,Yaki顯得精神奕奕非常高興,唱了多首日本歌及族語歌,聲音越唱越激昂高亢,更對於自己民國11年出生記得非常清楚,「永遠都是83歲」。

『紋面』是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等族群的重要文化資產,代表著成年、成就的標記,若無紋面的族人將無法獲得其他族人的尊敬及認同、更無法論及婚嫁,紋面文化深具傳統性及典範性。其中賽德克族紋面代表傳統文化價值,同時具有美觀、避邪等意涵,賽德克族男子需獵得敵首或者通過狩獵考驗後,才可以紋面,而賽德克族女子的織布技藝及耕作技術,需通過長者認可才能在臉部刺上紋面。目前在台灣僅存1位紋面耆老,就是賽德克族紋面國寶的林智妹Yaki,在文化保存上急需大家共同保護。

Yaki在離別前還依依不捨,特別用族語為大家禱告,大女兒林朝花翻譯表示,「看到有那麼多的長官在百忙中專程來拜訪她,她非常開心,期望上帝保守及照顧大家」。今天Yaki的氣色及身體狀況都非常良好,笑顏逐開,除感謝大家的關心,也不禁勾起了過去的回憶開心地即興自編吟唱、歡迎大家,場面歡樂又溫馨。

面對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原民局羅美菁局長表示,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高齡化友善城市,打造長者友善環境,提供便利的生活空間,期盼每位長者都能福壽安康。原民局與市府同步,已在15個行政區設有22處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落實族人在地安養、培植在地原住民服務團體,及提供因地制宜之長照服務,並鼓勵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走到戶外、到文健站,維持健康活力,從中參與社會,讓長者們能夠「愛在一起、老在一起」,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

驚愕恐人為物種入侵 美東華盛頓州發現亞洲巨型殺人蜂巢

*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宣布此消息,稱蜂巢是在該州布萊恩Blaine一個樹洞中被發現的。由於當地天氣惡劣,原本要進行的蜂窩移除計畫推遲到周六執行。。(圖片取材自維基百科網站)

編譯:林益瑞|圖:編輯部

於美國東岸華盛頓州於10月23日驚傳消息指出,該州昆蟲學家發現一個亞洲巨型殺人蜂Asian giant hornets,也叫大虎頭蜂)巢穴。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首次。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宣布此消息,稱蜂巢是在該州布萊恩Blaine一個樹洞中被發現的。由於當地天氣惡劣,原本要進行的蜂窩移除計畫推遲到周六執行。

在成功找到蜂巢前,華盛頓州農業部的昆蟲學家們先是於10月21日周三發現兩隻鮮活的大虎頭蜂;接着,專家們10月22日周四又在另一個捕蜂器中發現兩隻被捕獲的同類。最終,他們成功查找到大虎頭蜂巢穴所在。

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官員說明,受困的三隻大黃蜂中有三隻被做記號,戴上無線電跟蹤器。結果,其中一隻“領路”蜂,帶着昆蟲學家們回到巢穴。

蜂窩位於一處私人物業附近的樹洞裡。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說明,通常亞洲大黃蜂在地下築巢,但偶爾也被發現在枯樹中築巢。華盛頓州農業部的專家團隊,在現場目睹數十隻大黃蜂圍着樹洞里的巢穴進進出出。

大型虎頭蜂是分布亞洲地區的黃蜂,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顧名思義,大虎頭蜂無論長相和性情都像老虎,每分鐘甚至可咬下40隻蜜蜂頭部。幾隻大黃蜂只需花幾個小時的時間,便可將蜜蜂蜂窩“整鍋端走”。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華盛頓州農業部已經徵得產業主同意,要將這個蜂窩根除,而且在必要時移走樹木。因大虎頭蜂通常將巢穴築於地下,人類或其它動物若不慎一腳踩上蜂窩,大虎頭蜂會隨即展開猛烈地攻擊行為,常常造成嚴重死傷事故。

於2019年12月,生物昆蟲學家們首次在華盛頓州發現亞洲殺人大黃蜂,並於2020年7月份捕獲到第一隻。

當您我在七老八十時 迎接重陽翻轉吧!

*台灣在2018年3月時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率首次超過14%,到2025年時,更將攀升到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圖片取材自Pixabay網站)

編譯:林益瑞|圖:編輯部

打造一場屬於高齡者的夢想分享平台,衛生福利部結合臺灣老人學學會於重陽節前夕於10月24日下午假西門紅樓2樓劇場舉辦「翻轉吧!我的七老八十」活動。以翻轉老化為主題,邀請不同世代的觀眾一同參與,希望透過這場活動,翻轉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老年的刻板印象,藉此鼓勵長輩嘗試新事物,也提供年輕一輩對於老年生活的理解及想像,達到歡慶重陽的多重目的。

「翻轉吧」是取諧音「翻轉Bar」意象,將活動現場營造為別具風格的Talking Bar,陳時中部長化身為翻轉Bar老闆開場帶動現場氣氛,並由盛竹如扮演服務生,介紹奚臺陽、潘秀雲、鄭夙良及陳景德共4位高年級生出場,分享自己精彩的老年生活。奚臺陽長年推廣公益回饋社會,幫助無數清寒學生;潘秀雲一度被醫師要求置換人工關節,但她不向命運低頭,最終靠著自己的雙腿創造許多運動紀錄;鄭夙良是臺灣最早接受正規復健訓練的先驅,在62歲時參加讀書會開始寫作,分享自己照護經驗,其文筆流暢,讀者總是能從她的文章裡,得到滿滿的正能量,現在已出版3本書;陳景德直到70歲退休後才開始學畫,實踐對藝術的嚮往,如今他已是知名的畫家,開辦多場的個展。

*相信自己在追求事物上可以不受年齡的限制,不斷嘗試突破,勇於翻轉第二人生,達成自我實現,期許大家都能創造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圖片取材自Pixabay網站)

這4位高年級生的故事分別以「Attitude態度」、「Belief信念」、「Change改變」、「Dream夢想」4個概念,傳達並鼓勵社會大眾面對老化的過程保持正向的態度,相信自己在追求事物上可以不受年齡的限制,不斷嘗試突破,勇於翻轉第二人生,達成自我實現,期許大家都能創造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在每位高年級生分享生命故事後,安排歌手李明德搭配演唱代表性的歌曲,讓觀眾隨著音樂沉浸在故事氛圍中。

衛福部表示,台灣在2018年3月時全國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比率首次超過14%,到2025年時,更將攀升到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衛福部積極研擬政策,以提升高齡者個人福祉、促進世代和諧共融、建構高齡友善安全環境、普及智慧生活以及強化社會永續為目標,以回應高齡者之多元需求。

黃水土作品回家 臺日促成美事一樁

佐渡市長渡邊龍五(左2)感謝駐日代表處及文化部積極促成山本悌二郎胸像(中)返臺修復。

文:駱心|圖:編輯部

灣第一位留日學習美術,並入選東京帝展的藝術家黃土水作品〈山本悌二郎胸像〉石膏原作,在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及定居在佐渡的臺灣舞蹈家若林素子居間引介下,促成文化部、國立臺灣美術館與佐渡市三方在今年5月共同簽署協議書,同意讓〈山本悌二郎胸像〉返臺。駐日代表謝長廷昨(23)日前往訪視作品狀況,並拜訪佐渡市長渡邊龍五,感謝讓黃土水的作品能返鄉回家。

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對於日方積極促成〈山本悌二郎胸像〉返臺表達謝意,同時期許臺灣及日本未來在文化與觀光交流上有更深入的合作。市長龍五渡邊肯定文化部及國美館對於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的規劃與用心,也希望藉此開啟與臺灣更多元交流的契機。

臺灣文化中心指出,重建臺灣藝術史為文化部重要文化工程,將透過推動散落在海外的重要藝術資產返鄉,以建構臺灣文化記憶圖像。據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發展的學者鈴木惠可調查,黃土水生前留存於日本的人物雕像作品共計4件,其中高木友枝銅像及安部幸兵衛胸像皆已捐贈彰化高中,另兩件山本悌二郎胸像及銅像現存於佐渡市,其中銅像部分原設置於高雄橋頭糖廠,戰後被送至日本。未來胸像返臺後將由國美館進行修復、翻製後置於國美館典藏,原作再歸還佐渡市。

黃土水為臺灣近代重要雕塑家,作為臺灣首位赴東京美術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深造的臺灣留學生,在校期間即以作品〈山童吹笛〉成為史上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人,其後更蟬聯三屆帝展。作品反映出嚴謹的雕塑專業養成和濃厚的鄉土關懷,為當時臺日藝文界的藝術新星,深獲日本皇室和政商名流的賞識,多次受委託製作人物雕像,〈山本悌二郎胸像〉即為其中之一。

山本悌二郎為出身佐渡市的政治家,曾參與規劃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台糖前身)的設立並擔任社長,與臺灣淵源深厚。本件作品生動細膩地呈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態,足見黃土水的創作功力。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