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故事

《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封面(楊正寬)
《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封面(楊正寬)

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據本(7)月4日獨家報導(SCOOP)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3年與中央銀行合作,展出史博館從遠古到清末的錢幣、銀錠與銀元等計50件珍貴館藏圖像,共同策劃「錢塵往事」古錢幣線上特展,自本(7)月3日起,於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https://museum.cbc.gov.tw)上線,民眾將不受時空限制、可隨時隨地上網觀賞這項展覽。史博館因其館藏貨幣類文物數量眾多,致被譽為「最有錢的博物館」,此次線上展覽的精采可期。

看了這則消息之後,除了立馬上網觀賞之外,又想起了民國90年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時,曾幫一位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榮退的袁潁生先生,出版了一本《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也應做作者之邀,幫該書寫了序,突然覺得如果能將該書以拙〈序〉一併分享讀者,藉以推廣介紹該書,必能前後輝映,加深大家對錢幣的演進發展、券鈔種類與式樣等會更有系統的深入瞭解。以下是我為該書所撰的序文:

上古之世,先民以日中為市,進行「以貨易貨」式的交易,日久之後再發展出「以貝為幣」的貿易方式,使交易愈臻便捷,成為我國貨幣的濫觴。而追本溯源,錢幣既是由貨物交易演變而來,因此「貨幣」一詞,乃成為後世錢幣的通稱。貨幣的形式、材質,古今中外,琳瑯滿目,從早期的刀布、方足布(如下圖),演進到制錢、銀幣、鈔票,隨著政權之更迭、經濟活動之頻仍,貨幣之流通,亦與日俱增。

方足布(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
方足布(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

臺灣的開發歷史,雖約四百來年,但貨幣的流通,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臺北縣八里鄉(今新北市八里區)的史前文化遺址—「十三行遺址」,為鐵器時代遺址之一,據考古學家的推斷,距今約在1500-2000年之間,該遺址中已出現了漢代的五銖錢及唐代「開元通寶」等錢幣,應是海上往來船隻與當地原住民交換所遺留下來。十七世紀初期,荷蘭、西班牙兩個歐洲海上強權國家,先後入據臺灣,引進了各式各樣的外國貨幣,這些貨幣一直被民間流通著,直到清代仍繼續在使用,古文書中常出現的所謂「劍銀」、「佛銀」、「番銀」等,即是指此而言。

明鄭時代,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府臺灣,遙奉明朝永曆正朔,設官分治,鑄造「永曆通寶」,為我國在臺灣鑄造貨幣的嚆矢,清代領臺二百餘年間,貨幣的流通,無論在式樣或數量上,愈見豐富,制錢之外,尚有銀幣的發行,其中不乏臺灣本土所鑄造。同治年間的戴萬生之役及光緒21年的乙未之役,為籌措龐大軍費而發行的紙鈔,也是臺灣貨幣史上的一項創舉。日據五十餘年間,臺灣的貨幣發行,逐漸步入軌道,現代化紙鈔的大量發行,允為一大特色,尤其是日據末期百元大鈔的出現,更反映了當時戰爭期間通貨膨脹的壓力。

貨幣的發行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袁潁生先生前任職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對於臺灣經濟的研究,貢獻卓著,其服務臺銀期間,因業務關係而接觸了大量的臺灣貨幣史料,退休之後,鑒於臺灣光復以前貨幣之發行,極其錯綜複雜,社會大眾往往不甚瞭解,乃以五年時間埋首研究,撰成一部貫穿早期臺灣貨幣史的專書《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1]。綜觀全書,學術性、通俗性兼而有之,內容豐富,雅俗共賞,以本會職司臺灣文獻的保存與宏揚,因此贊而出版,略盡保存、推廣臺灣文獻的綿薄心力,謹贅數言是為序。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正寬謹序

民國九十年八月於臺灣歷史文化園區


[1] 《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袁潁生,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90年12月。按:全書共分三篇,十六章,其篇章如下:

第一篇緒論

第一章全書綜述

第二章臺灣的人口變遷,貨幣演進的背景

第二篇清代及其以錢的貨幣

第三章原住民的貨幣

第四章明鄭時期以前的貨幣

第五章清代的幣制

第六章清代貨幣的質量與各種貨幣相互關係探查

第三篇日據時期的貨幣

第七章對舊有貨幣之整理與實施幣制改革

第八章定制後的異象與嬗變

第九章金銀幣、塊的輸入及輸出

第十章紙幣、輔幣的輸入及輸出

第十一章通貨發行

第十二章總發行額增減與臺灣銀行的資產負債變動

第十三章發行準備及保證準備發行限額

第十四章鈔券種類、式樣及結構

第十五章幣值變動

第十六章貨幣流通額概觀


Facebook 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