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 大陸「金融首都」上海自去年3月底防疫封城後,大批外國人及民工離開,一年過去,即使早已解封,但離開的人並未回來。6月底,有台灣旅客拜訪上海,親眼所見,上海繁榮情況尚未回到疫情前。 台灣旅客在社交平台分享,6月20日,她搭乘長榮航空從台北飛上海,很驚奇,機上乘客廖廖無幾,偌大的機艙本可容300位客人,卻只有45位而已,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到了上海,第一個印象是「上海變了」,台客到內環的一家大商場,五,六層樓竟然有三成店舖是關的,而且逛街購物的人也很稀少。 台客在上海的那幾天還去了蘇州,在賓館住宿遊客的也是廖廖無幾,更是不見老外進出;後來到了常熟,當地最繁華的黃金街成為空巷,昔日熱鬧繁華的「方塔廣場」,一樣沒人。 許多經商的朋友告訴台客,今年因為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導致生意大量流失,而造成大陸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高達20%,出口也下跌超過40%。 三年疫情,大陸多了很多流行語,例如「內捲」、「陽了」等,讓台客感到有「溝通障礙」。 雖然,上海很多房子都沒人住,但「蝸居」的情況並未改變,台客在離開上海前參觀了一種最新式的迷你公寓,占地約6至8平方公尺,有馬桶兼淋浴的玻璃隔間、有洗衣機及小冰箱,還有個小爐灶,門對著小樓梯,通往上半層的臥室;即使這麼小的公寓每月租金還要人民幣2500至3000左右,住戶多半是年輕的打工仔。 2022年,上海是大陸唯二經濟負成長的省市,GDP年減0.2%;2022年第
記者楊雪妍/綜合報導 雖然716凱道遊行已過去2天,然而餘波盪漾,因此民眾仍然針對此議題去討論總統候選人,可見民眾十分關注716遊行的後續效應。根據QuickseeK 總統大選每日情報總統候選人聲量排名,7/17到7/18的潛在候選人聲量排名柯文哲站上第一名,聲量是28,768(上升1),第二名是侯友宜,聲量是15,768(上升1),第三名是賴清德,聲量是14,543(下降2)。 根據 QuickseeK的調查,柯文哲位居第一名,主要是聯合新聞網的FB粉絲團在討論「王婉諭:遇到民眾黨柯文哲就縮起來 這算什麼時代力量」,這個新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討論聲量有6990筆,資深媒體人謝曜州表示「民進黨出包的時候,你縮到不見耶。」、黃士修也現身留言「可是妳遇民進黨蔡英文就縮起來,好了啦小綠燈媽媽。」、「權勢果然可以令人迷失自我,她算是案例2吧!」、「配服有勇氣」。 而總統候選人聲量排名第二名的侯友宜,主要是來自中天新聞在FB討論「716凱道被噓沒在怕! 侯友宜6字回應超大氣」,對此,網友的討論量有2023筆,算是正面的回應,第三名的賴清德,引發討論的新聞來自三立新聞的FB討論「賴清德民調卡在天花板 揭賴營「灰犀牛效應」3隱憂」,討論量有275筆。
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捷克位於歐洲中部,前身為波希米亞王國,1918年10月28日曾與斯洛伐克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93年1月1日才分為兩個國家。該國東與斯洛伐克交界,西與德國接壤,南與奧地利相連,北與波蘭為鄰。面積約臺灣的兩倍,7萬8,866平方公里;屬大陸型氣候;人口約臺灣的一半,1,051萬,其中94.2%為捷克民族,其餘為少數的斯洛伐克、波蘭、越南、德國及吉普賽人,。主要宗教為天主教、基督教、基督教胡斯教派(Hussites)。官方語言為捷克語,主要外語包括德語及英語。 我在2019年7月15日因為想說都已經旅行到捷克東邊,想趁勢造訪這個近在咫尺,最近又與臺灣友好的國家,於是冒著酷暑從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搭11:10歐鐵到捷克邊界第三大城市俄斯特拉發(Ostrava,也有譯為奧斯特勞),因Delay約20分鐘,直到14:30才進入捷克境內的東北部,也是西里西亞州首府。Ostrava不但是捷克第三大城市,還是捷克第2大都市圈,僅次於布拉格。根據維基百科顯示,Ostrava同時還是享有更多法律權利的自治市的行政中心,該市是2015年歐洲文化之都的候選城市。 俄斯特拉發位於奧德河、奧帕瓦河、Ostravice以及Lucina河的交匯處。該市的發展受當地優質黑煤的開採的影響,並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社會主義時期被看作是一個工業城市,因此被稱為「共和國鋼都」。現在許多重工業企業已倒閉或是改制,人口約31萬5千多人(2004年)。博物館廣場地板磁磚就顯示這個城市輝煌歷史,走在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留下的早期共產圖記,其中有一面標記著「30.4.1945」紀念牆,經查是二戰後蘇聯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共產政權的「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反共抗俄勝利後的標記,好像在警惕人們不要共產,要民主! 因為明天(7/17)就得趕去波蘭第二大城Krakow,所以下午就在Ostrava的Down Town 隨意溜達,走過新市政廳、俄斯特拉發維采河、博物館及其廣場,還有一些古老但很優雅的教堂及巴洛克別墅建築,以及雕塑藝術景觀,還有走在街上,你可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上個世紀做為影響工業發展的煤礦都市,那種威風十足的霸氣,只不過是時不我予矣! 因為時間充裕,也因為有較多時間在車站駐足,所以仔細觀察了這個車站建築,覺得很有意思,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捷克Ostrava成是人民對「傳統」與「現代」的掙扎,以及「我」與「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 其實打量這個巴洛克式古建築的火車站,應該是很古老,看起來起碼百年(抱歉沒能查證),但因為空間不足,只好挨著老車站外牆加蓋了玻璃大廳,將鋼骨與玻璃帷幕,透過螺絲釘冷冰冰、硬生生的覆蓋住老車站俊俏的臉龐,好像硬把枴杖及支架強加在健康老人硬朗的身上,老人啞巴吃黃蓮般的無耐,心想你們這些捷克小孩子不懂我這老寶貝,真的是破壞了我的古典美! 但是大廳的確真的很實用又氣派,讓遊子有了遮風避雨,歇腳養神的地方,感覺很溫馨親切。旅客服務中心也有了,各項服務的文宣品也整齊排放,讓「現代」與右邊的「傳統」相鄰又相對,共生又沒違和感,你說不好嗎?難說耶! 所以啊!眼前看到的真的是一個「傳統」與「現代」掙扎的例子,到底要如何才能取得平衡,獲得共識,應該Ostrava人民不知道有無經過一番論戰或公投?但我想一定是一件使他們掙扎很久的事,因為對錯本就難有定論!無形之中,我也 陷入與同情他們掙扎困境!(2019/07/16記於Ostrava)
陸力/桃園市民,媒體工作者 眾所矚目的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8月11日開幕,做為桃園市民,沒人不關注籌備進度,更希望藉國際大型活動的主辦,吸引海內外人士共襄盛舉,讓桃園被看見。當然,籌備過程難免有意外,如原邀請新寶島康樂隊因成員因涉me too(性騷),主辦單位第一時間表明不再邀請,有歌手誤會不准唱客家歌曲而退出活動,得靠主辦單位多溝通。然而,把事做好最重要,打嘴炮、政治化藝文活動,既無濟於事更沒必要。 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政逾半年,外界普遍對其有個共識,就是張善政不一定懂政治手腕,卻是「做事」的市長,半年來,各項施政可見,這位具備工程師性格的市長確實是「做事第一」。最明顯事例是,張善政上任後,很快就落實「基北北桃通勤月票」及「代理老師全年聘期」等政策,引領全台,還讓北中南多縣市響應,更不用說施政廣及各領域,如擴大肺癌早期篩檢、生育津貼、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還有青創貸款、青農創業利息補貼等。證明張善政是「少說實做」,不會把心力都放在玩政治上。 六都市長一任4年,坦白說,才半年多就推出難以計數有利市民福祉的施政,很難令人想像。以筆者5口之家為例,看看桃園「新政」,家裡老人重陽節敬老金調高了,還有三節禮金;中壯輩出行降低成本,還免費騎更遠的Youbike;家裡小朋友福利津貼樣樣來,免費就讀幼稚園大班,進入國中小還能享免費午餐。繳同樣的稅,因為市政府把資源做更有效的配置,如今感覺桃園更像「福利國」,做為桃園市民的筆者,很難不感覺「幸福」。 桃園客家人口逾90萬,無疑是台灣客家重鎮,以張善政「能做事」的決心和毅力,辦好「世客博」並非難事,問題在於辦理完善與否,端賴各方合作不扯後腿。 張善政上任時曾說,「希望更多同理心,不是政治心」,世客博軟硬體完成進而完美舉辦如同一場接力賽,沒有前市長鄭文燦決定舉辦,何來現任市長張善政的承辦?行政團隊可能橫跨兩任市長,更應具備同理心,有了辦好世客博的同理心,對發揚桃園客家文化就是最大貢獻。 事實上,筆者也發現,近期中央的客委會與桃園市政府在許多推廣世客博的活動展現合作無間的好默契,無論是客家庄旅遊行程、世客博主題曲發表等,都能看到雙方的齊心協力,想要一起辦好世客博的決心。即便雙方分屬不同政黨,但這樣良好的互動模式,相信一定是人民非常樂見的。 上週一,筆者路經大園區公所前,巧遇張善政蹲一旁和參加客語夏令營的小朋友聊天,只見他抬著頭向孩童說,「下月桃園要辦世界客家博覽會,你們可以大聲用客語跟大家打招呼喔!」主政者把事情放心上,時時提醒自己,還擔心施政做不好嗎?
記者宋秉忠/綜合報導 出生在香港又是美國籍的歌手李玟卻能紅遍中國大陸,其實是受益於1997年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後的中美蜜月期。 「德國之聲」引述鄭侑安的文章指出,李玟演唱事業開始走向成功的背後,是中美關係的蜜月期,1997年江澤民訪美(六四之後首次大陸元首到訪),1998年4月電影Titanic(陸譯:泰坦尼克號)一刀不剪引進中國大陸,6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正式且高調回訪中國;當時,美式流行文化風迷中國大陸,李玟在中國的成名及事業高峰,與這種憧憬無法分割。 不過,隨著美國在東亞人眼中的形象愈來愈爭議,美國流行文化地位在中國大陸也漸漸退去了光環,此時,李玟已經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大陸,過去從不涉及政治議題的她,也開始在許多中國官方節日時透過微博發賀詞;李玟還在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節目清唱過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 不過,鄭侑安作者認為,李玟的作法也不矛盾,因為她的媽媽成長在湖北,曾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李玟的成長經驗除了有麥可傑克森、瑪丹娜,也有中國紅色電影和歌曲,這些文化元素足以造就複雜的混合體,或者從某一個方面也代表著李玟 的文化認同,以及對不同市場的看法。 正因為李玟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認同,顯然讓她免去了許多責難,在2012年中美關係每況愈下後,她完全洋派的作風沒有遭遇質疑,幾乎也沒有被強迫表態,中國公眾一直認同她是一個愛國的留洋藝人,也一直認同她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代表人物。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