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9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癌症治療邁向高精準時代嘉義基督教醫院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於2025年斥資億元正式引進最新一代高階放射治療設備—6D導航弧形刀(ELEKTA INFINITY),日前正式啟用,此設備整合六軸定位治療床、智慧型治療計畫系統與新一代高速多葉準直儀等先進技術,讓放射治療更快、更準、更安全,為癌友帶來更舒適的治療體驗。

6D導航弧形刀,整合六軸定位治療床、智慧型治療計畫系統與新一代高速多葉準直儀等先進技術

嘉基放射腫瘤科主任張志嘉醫師表示,6D導航弧形刀能在眾多放射治療設備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其具備「定位更精準、照射更細緻、規劃更智慧」三大優勢。首先,在定位精準度上,系統結合高解析度影像導航(IGRT)與6D定位治療床,可即時偵測病人姿勢的細微變化,並在三維空間中自動修正旋轉與平移誤差,使照射誤差降至亞毫米等級。這對腦部、頭頸部、肺臟及肝臟等鄰近重要器官的腫瘤治療尤其重要,能有效降低誤差導致的副作用。

其次,在照射細緻度方面,6D導航弧形刀採用新一代 Agility 多葉準直儀(MLC),葉片寬度僅 5 毫米,移動速度極快,最大治療照野達 40×40 公分,可依腫瘤形狀進行高靈活度的射束控制,模擬接近 1 毫米的照射效果。這項設計讓射束更貼合不規則腫瘤輪廓,能以弧形路徑進行高精度照射,同時有效保護周邊正常組織,不僅提升治療準確度,也減少病人治療後的不適感。

多葉準直儀讓射束更貼合不規則腫瘤輪廓,以弧形路徑進行高精度照射,同時有效保護周邊正常組織

三,治療計畫智慧化系統搭載最新 Monaco 治療計畫系統(TPS),支援強度調控放療(IMRT)、弧形放療(VMAT)、立體定位放療(SRS/SBRT)等多種技術,並整合 IntelliBeam 自動射束優化功能,可依腫瘤位置與形態,快速計算出最適合的射束入射角度與劑量分布。即使面對複雜腫瘤類型,也能於短時間內完成高精度治療規劃。

6D導航弧形刀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

張志嘉醫師指出,導航弧形刀的臨床應用範圍極廣,幾乎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由於具備自動化控制與高劑量率(FFF)照射模式,單次治療時間可大幅縮短,病人不必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顯著提升治療順從性與舒適度。

陳煒院長(坐者)帶領醫療團隊與治癌利器6D導航弧形刀合照

院長陳煒表示,嘉基從設備導入、流程設計到團隊培訓,持續投入軟硬體升級,致力以「更快、更準、更安全」的放射治療守護在地癌友的健康。陳煒強調嘉基不只是提供治療,而是以信仰與專業陪伴病人面對挑戰。癌症雖是一段艱辛的旅程,但在科技與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下,這條路將能走得更穩、更有希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喝酒會臉紅恐是酒精不耐症,別輕忽其致癌風險。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CARE)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專家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居全球之冠。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即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多年來國際處邱美妙組長(左二)帶領馬偕醫大師生下鄉推動營隊服務。圖/馬偕醫大提供

由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系列活動,於11月10日至13日展開一連四天的「無酒週」健康宣導與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聽損基因檢測、酒精不耐症篩檢與衛教、口腔檢查,以及特別企劃的午餐衛教講座與無酒精調飲體驗,吸引眾多師生響應熱烈。

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學者響應熱烈。圖/馬偕醫大提供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國際主任陳哲宏博士表示,亞洲人的酒精不耐症比例遠高於歐美白種人,包括台灣、日本、韓國、中國與越南等國,盛行率高達30%至50%,其中台灣約有近半數民眾具有酒精不耐症,居全球之冠。這是由於先天缺乏能代謝酒精的「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導致乙醛無法正常分解。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飲酒者罹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及女性乳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陳哲宏博士(左五)表示,台灣約近半數民眾有酒精不耐症,居全球之冠,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圖/馬偕醫大提供

陳哲宏強調:「酒精不耐症是遺傳現象,目前無藥可治,唯有避免飲酒才能降低健康風險。」根據研究,飲酒者罹患消化道癌的機率比不喝酒者高5倍,而若為酒精不耐症患者且仍經常飲酒,風險更高達50倍;若又合併吸菸及嚼檳榔,罹癌風險甚至可達400倍。他建議,酒精不耐症為遺傳現象,民眾可到醫院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患有此症,以及早預防,並呼籲政府應加強推動相關衛教政策,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流程中,讓民眾及早了解自身風險並調整生活習慣。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酒精使用每年導致台灣至少4,500人死亡,並造成巨大的醫療與社會成本。馬偕醫大醫學系與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由國際處邱美妙組長領軍,長期在恆春及台東地區推動社區營隊服務,進行酒精不耐症與聽損基因的篩檢研究。未來,學校將持續與國內外醫學機構合作,深化精準醫療與健康促進實踐,期望帶動全台青年一同關心「酒精不耐症」與「飲酒健康風險」,共同打造更健康的社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環保局昨(17)日清除月世界山坡地垃圾,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10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昨日立即調派各式車輛到場清除,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今日將再加派人力機具,預計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

圖説:環保局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10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影像相關資料已向鄰近民宅調閱,並由警察局協助偵辦,目前已掌握數台可疑清運車輛,全案已報請橋檢指揮,檢警正積極偵辦中。

圖説:環保局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今日將再加派人力機具,預計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強調,本案將於今(18)日中午前完成現場清理,後續將持續配合檢警追查不法來源,並向行爲人求償代履行費用,以捍衛環境正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環保局接獲檢舉,指出燕巢區金山往中寮之埤底巷周邊疑遭傾倒家用垃圾,立即派員稽查,於月世界山坡地可見大量生活廢棄物堆置,經破袋檢查發現爲台南等地區垃圾,嚴重影響環境品質。本局今日(11/17)立即調派燕巢等7個區隊13部車輛到場清理,並向鄰近民宅調閱監視器,警察局協助偵辦,以掌握可疑車輛動向,全力追查不法來源,後續將依違反廢清法第46條刑責規定,移送法辦。

圖説:於月世界山坡地可見大量生活廢棄物堆置,經破袋檢查發現爲台南等地區垃圾。(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遭棄置之垃圾屬家庭垃圾等廢棄物,疑為不肖業者多次傾倒所致。該行為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36條規定,除依法裁處6,000元~300萬元罰鍰外,並涉犯同法第46條刑責規定,後續查獲行為人將移送法辦,以遏止非法棄置情事再次發生。

圖説:環保局立即調派燕巢等7個區隊13部車輛到場清理。(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強調,本案將持續配合檢警嚴查嚴辦,絕不寬貸,並呼籲民眾或業者不得任意非法回填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市民如發現污染情事,可撥打1999或07-7317600公害陳情專線通報,環保局將立即派員查處,維護市民健康與環境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chiayi-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不只生活步調剛剛好,更酷的超乎想像!嘉義市政府今(16)日於「西門交誼創新所」舉辦Chiayi Crew,嘉義!》城市共創聯合成果展開幕記者會,副市長林瑞彥率領市府團隊至現場,為接下來為期兩活動揭開序幕,用行動支持在地團隊與青年

林瑞彥表示,「咱的嘉義市,人才滿滿是」這座小城方圓只有60平方公里,卻擁有大創新的可能。市府以十大旗艦計畫的「舊城創新生」、「青世代磁吸」到「教育新世代」面向,步步建立起人與城市的關係,鼓勵不同世代的年輕人敢於實驗、勇於實踐、一起實現,今年Chiayi Crew,嘉義!!》不只是展演名稱,更是一種精神,讓每一位願意參與、願意在嘉義市行動的人們,成為改變城市的關鍵角色。

智慧科技處楊張建南處長指出,為展現出市府對不同階段青年提供的支持,本次策展是首次將「有事揪團」、「有事青年行動競賽」、「+1運動員生涯引路人」三項不同群體的計畫成果聯合呈現,以「揪團共創×城市解題×生涯引路」為主軸,號召在地團隊、青年與體育生共同組成嘉Crew,透過共法與跨團隊橫向學習,把創意行動轉化為城市日常。

開幕記者會現場以創新的「行進式劇場」形式進行,火箭人實驗室張彥頡分享「有事揪團」計畫如何設計共創機制與跨域媒合流程,陪伴地方團隊與共創移居者從構思、聚焦到實踐,打造屬於嘉義的城市共創實驗;嘉喻戶曉文化工作室龍慧儀則分享青年如何以「玩心」為核心,透過食物、遊戲、聲音、影像與舞蹈翻轉城市想像。

「+1運動員生涯引路人」陪伴教練許元耕也介紹,如何帶領嘉義高中、嘉義高工運動員走進真實產業現場,培養職場關鍵力,協助青年運動員開拓跨域探索的可能,打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賽道。

 Chiayi Crew,嘉義!》於11月16日至11月29日連續兩登場。城市共創展於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開放時間依館方公告為主,其他系列活動如音樂藝文展演、走讀實境體驗、跨域交流與快閃活動等將於嘉義市區陸續展開。相關節目資訊與活動內容,請至有事青年實驗室網頁(https://youthsoullab.chiayi.gov.tw/)或Chiayi Crew,嘉義!》網站查詢https://youthteamup.com.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泓德能源回應氣候衝擊 從風災救援到永續種樹強化在地韌性

泓德能源回應氣候衝擊 從風災救援到永續種樹強化在地韌性
泓德能源回應氣候衝擊 從風災救援到永續種樹強化在地韌性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泓德能源(股票代號:6873於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之際即刻投入災後行動,近期更攜手綠色冀泉與雲林科技大學推動「綠色碳公益模組計畫」,支持校園植樹與能源教育,展現企業在地韌性與永續行動的實踐。泓德能源串聯教育、文化、生態與社區夥伴,以「國際智慧電力公司」為目標,持續以行動落實「智慧綠能、隨手可得」的品牌願景,打造企業永續與地方共好典範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以光電為本,提供全方位的綠能解決方案,旗下子公司包括:綠電顧問與儲能資產整合商「星星電力」、充電營運商「星舟快充」、漁電水產養殖「星源漁業」、案場維運「泓博能源」;業務範圍遍及台灣、日本、澳洲與菲律賓,攜手全球夥伴拓展海外市場,加速實現全球智慧能源轉型,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今年7月,丹絲颱風夾帶強風豪雨侵襲台灣西南部,造成多地交通癱瘓與物資短缺。泓德能源第一時間啟動應變機制,委派團隊南下支援,直接赴賣場採購災區急需物資,並調度推土機與大貨車協助清運路面與社區廢棄物,同步緊急訂製防水帆布,支援現場遮蔽作業。從救災物資到工程支援,展現企業公民行動力,與地方攜手共度難關。

泓德能源攜手綠色冀泉與雲科大推動「綠色碳公益模組計畫」,在雲嘉南高屏多所學校進行風災後樹木復植與能源教育。照片來源/泓德能源提供

風災過後,泓德能源將關懷行動延伸至校園與下一代的永續教育。日前正式攜手綠色冀泉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成為全台首家響應「綠色碳公益模組計畫」的企業,預計於雲嘉南高屏20所學校進行原生樹補植與能源教育推廣,首場行動已於雲林義賢國小啟動。該計畫針對今年多起風災導致的校園倒伏樹木進行系統性復植,並結合碳與生物多樣性教學,讓師生從種樹實作中理解能源轉型與氣候行動,打造可量化、可追蹤的永續校園行動。

泓德能源長期深耕南部,以教育、文化、生態與社區共榮為核心,推動多項在地合作。不僅支持台南美術館展覽、資助和順國小走讀計畫、與美力台灣3D電影車團隊深入偏鄉國小,更與多所學校攜手推動再生能源課程。在社會關懷面,導入遠距健康平台,協助弱勢族群獲得持續照護。透過實際行動與在地連結,泓德能源將永續精神從發電場域延伸至社會角落,攜手地方社群共築更具韌性的永續未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泓德能源回應氣候衝擊 從風災救援到永續種樹強化在地韌性

蘭陽仁愛之家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溫馨登場 妙志法師:促進緊密交流 共創安心照護環境

蘭陽仁愛之家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溫馨登場 妙志法師:促進緊密交流 共創安心照護環境
蘭陽仁愛之家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溫馨登場 妙志法師:促進緊密交流 共創安心照護環境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江偉碩/綜合報導
為促進機構、家屬與長者之間更緊密的交流互動,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於11月15日舉辦「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邀請家屬共同了解長者在機構中的生活樣貌與照護品質。
今年活動特別結合災害應變情境劇與手作點心體驗,共吸引55位家屬與長者參與,現場氣氛溫馨熱絡。
蘭陽仁愛之家執行長妙志法師表示:「機構的照護及防火設備皆以專業為基礎,並感謝家屬長期以來的信任與支持,使照護團隊能與家屬攜手為每位長者打造幸福、安全的生活環境。」

蘭陽仁愛之家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蘭陽仁愛之家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溫馨登場 妙志法師:促進緊密交流 共創安心照護環境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4.78億挹注旗津 海水浴場建築景觀工程 今正式動工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4.78億挹注旗津 海水浴場建築景觀工程 今正式動工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4.78億挹注旗津 海水浴場建築景觀工程 今正式動工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改造旗津觀光熱區及周邊景觀建築,工程正式啟動!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今(17)日於旗津舉辦「旗津海水浴場建築及環境營造統包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典禮由高雄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親自主持,立法委員賴瑞隆、許智傑、市議員簡煥宗,以及地方議員服務處、在地里長、旗后商圈及各界貴賓共同出席。本計畫「灣區大港 ‧ 旗津領航」總經費約4.78億元,工程預計於115年12月完工,旗津地區整體景觀改造工程完工後,可望成為繼愛河灣駁二藝術特區後,海內外旅客造訪高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國際新地標!

圖説:副市長林欽榮致詞。(記者王承綸/攝)

林欽榮副市長致詞表示,高雄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港灣與城市再生,透過觀光景點改造與產業升級,讓高雄不僅是「海洋首都」,更成為國際旅客心中最具魅力、最具活力的旅遊城市。觀光局於去(113)年提出「灣區大港.旗津領航」競爭型計畫並獲得交通部觀光署補助,未來將在旗津地區投入超過4億元經費;整合愛河灣、亞洲新灣區與旗津等重要景區,打造以「點、線、面」構築的港灣觀光廊帶,全面提升旗津風景區軟硬體設施服務,讓旗津成為高雄觀光旅遊必定造訪的國際景點。

圖説:開工大典儀式。(觀光局提供))

林副市長欽榮指出,本次開工的「旗津海水浴場建築及環境營造統包工程」為高雄「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畫重要項目,委託邱文傑建築師設計,整體建築與景觀營造融入沙丘、綠洲與海洋意象,打造兼具生態、文化與美學的海島風貌,提供更舒適、安全的遊憩環境。本工程未來將增設遊客服務中心,建置全新海水浴場救生站、遊客淋浴區暨公廁、Sunset Bar等服務設施;並改善既有景觀及動線,納入全齡及性別友善、穆斯林等國際觀光客需求,強化友善觀光設施。

圖説:林欽榮副市長、高閔琳局長與舞獅合照。(觀光局提供)

觀光局長高閔琳說明,本計劃除針對旗津海水浴場等觀光熱區進行升級,也將針對海岸線整體景觀進行重塑與環境營造,範圍自北側旗後山延伸至南側風車公園,內容涵蓋改善馬雅各步道休憩節點與貝殼館周邊景觀等;其中,旗津輪渡站通往旗後山步道、彩繪街區及高雄燈塔周邊景觀改善工程,經觀光局與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攜手推動,目前已階段性完工。此外,工程亦將導入低碳運具友善動線,拓寬自行車道,改善人車分道等,並串聯旗後山、海水浴場、海岸公園、貝殼館、海珍珠與風車公園等熱門景點,讓遊客能步行或以自行車、三輪慢車悠遊旗津,體驗低碳永續旅遊與休閒運動的樂趣。

圖説:與會貴賓大合照。(記者王承綸/攝)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將持續配合觀光署「永續觀光」與「智慧觀光」政策,結合高雄旗津在地人文歷史,旗津燈塔、旗后砲台等重要觀光景點,以及旗津風箏節暨氣墊水樂園等特色活動,並持續推動觀光產業、在地餐飲與旅宿輔導計劃,打造兼具創新與海洋文化特色的國際級濱海觀光區。期盼藉「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劃,深化旗津觀光能量,提升觀光價值,讓旗津以更國際化的姿態站穩亞洲,成為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窗口

圖説:A棟建築物模擬圖(觀光局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4.78億挹注旗津 海水浴場建築景觀工程 今正式動工

PASIWALI 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 今年邁入第8屆

pasiwali-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 今年邁入第8屆
PASIWALI 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 今年邁入第8屆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的「Taiwan PASIWALI 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今年邁入第8屆,於12月13日至14日臺東森林公園盛大登場。自107年首屆舉辦以來,PASIWALI音樂節已成為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平台,持續打破地理藩籬,促進跨國交流,並深受各界支持與喜愛。

圖説:金獎|王湘芸-走了啦。(原民會提供)

本屆音樂節擴大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表演者,演出陣容橫跨不同世代,集結至少16組音樂人,曲風涵蓋傳統、現代、經典與流行,展現原住民族音樂的多元性與世代共榮。現場並設置5座部落屋,提供沉浸式文化體驗,結合65家原住民族特色餐食與手作商品,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圖説:銀獎|偺荖.加麓-你搖去哪裡。(原民會提供)

本次亦首度舉辦主題曲創意競賽,選出金獎、銀獎及評審團特別獎三名得主,並頒發獎金,透過主題曲旋律宣告PASIWALI音樂節即將登場,為活動增添創意與期待。

圖説:評審團特別獎|張杰-這趟旅程。(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表示,期盼PASIWALI音樂節能成為原住民族歌手、樂團、舞團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持續提升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文化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與影響力。邀請民眾共襄盛舉,於12月13日至14日前往臺東森林公園,一同感受原住民族音樂魅力、樂舞風采與文化美食。

圖説:大合照。(原民會提供)

音樂節日期:121314日(星期六、日)

開放入場時間:13:00

部落屋互動時間:13:30-20:00

PASIWALI舞台演出時間17:00-22:00

掌握活動最新消息請至「Taiwan PASIWALI Festival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ASIWALI.Festival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PASIWALI 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 今年邁入第8屆

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總統府副書長何志偉近日接受《暐瀚觀點》專訪,清楚直接點出桃園發展的「兩個可惜」桃園具備土地、人口、交通樞紐等得天獨厚條件,理應成為北台灣最具全球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卻在關鍵時刻與台積電擦身而過;另一方面,交通長期混亂,更成為市民怨聲載道的最大痛點。他強調,這兩大問題都是解決,只需要負責任的政策與務實、精的執行力。

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左)接受《暐瀚觀點》主持人黃暐瀚(右)專訪。圖片來源/品觀點

何志偉表示:「桃園真的是有兩個可惜啦第一個就是台積電整個擦身而過。第二則是交通問題,其實是可以被解決的。只要有政策工具,把排列組合重新調整,一個一個解決。」

他指出,桃園自升格以來城市能量快速提升,無論人口結構或產業基礎都具有高度優勢,但卻缺乏足以吸引世界級企業落腳的整體都市策略,導致國際級投資沒有選擇桃園。「桃園是台灣的國際門戶,卻沒有一家指標性的世界企業,把自己綁在這裡,這真的是很可惜。」

談及交通,何志偉以「市民最深的痛」形容。他指出,無論在龜山、桃園區、中壢、龍潭等地區,只要有人群聚集,交通問題就民眾第一句反映的事項。「桃園的交通一團亂,這是我最常聽到的。大家有怨氣,但不是沒路可走,只是需要有人真正去整合、去處理。」桃園的交通問題不是天災,只要以更務實的政策工具重新整合,「一件一件處理,交通是一定能改善的。」

在兩個可惜之外,何志偉也特別談到自己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處理一項讓桃園人有感的亮點,那就是河川的整治。他回憶,當時桃園一條河川因上游養豬場排,長期散發惡臭,居民苦不堪言。「不分藍綠的議員都來找我,希望中央地方一起解決。」

何志偉表示,當時的做法非常直接、也非常有效率,他花了一個禮拜撥了十幾通電話,把整條河域裝了水質監測器,這樣有責任的都別想逃,你只要亂排汙水就一定會被抓到。短短兩、三後,污染源被確實掌握,違規者無所遁形,問題順利解決。「現在那條河已經不臭了,下游還能看到鰻魚、鰻魚苗。」

他特別強調,這種治理效率與成果,不是因為派系、不是因為選舉,而是因為問題就要處理「服務從來不分藍綠」,河川不會因為政黨不同而不臭,事情就是要處理。

綜觀「兩個可惜、一個亮點」,外界認為何志偉的談話顯示他對桃園城市治理的深度觀察。他在節目中也提到,過去幾個月在桃園市超過兩百里,聽到的是市民最真實的需求與最渴望的改變,這些民意是他不斷反思桃園未來方向的重要依據希望以更務實的方式,帶給桃園溫暖與改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高雄海線探險趣  11/23彌陀公園登場 闖關遊戲玩翻海線

高雄海線探險趣 -11/23彌陀公園登場 闖關遊戲玩翻海線
高雄海線探險趣  11/23彌陀公園登場 闖關遊戲玩翻海線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主辦的「海線潮旅行」邁入第四年,活動深受民眾好評。今年除推出四條深度導覽路線,帶領遊客走訪茄萣、永安、彌陀與梓官等海線經典景點外,也將於11月23日(六)下午2時至6時在彌陀公園舉辦「海線探險趣」闖關活動。

圖説:在彌陀海岸光廊迎著海風散步,享受最Chill的海線時光。(觀光局提供)

活動結合趣味闖關、DIY體驗與在地市集,凡報名闖關(連結:https://reurl.cc/QVj020)即可獲得環保購物袋,完成四項關卡即可兌換限量「烏魚子口味米乖乖」,還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把 Nintendo Switch 2、SONY WF-C510耳機等大獎帶回家。現場亦安排「高雄市彌陀彌羅港文史協會」導覽老師講述彌陀公園周邊人文歷史,邀請大家一同來彌陀,深度感受海線魅力。

圖説:.跟著海線小旅行走進茄萣濕地賞鳥趣!親近自然、收穫滿滿知識與驚喜。(觀光局提供)

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海線潮旅行」透過串連在地協會與地方資源,讓更多人認識海線四區豐富的生態與漁村文化。今年首度在彌陀公園舉辦「高雄海線探險趣」,活動設置四大互動關卡,包括以拋圈答題認識海線的「海線圈圈」、尋找特色景點圖卡的「海線10景」、體驗魚丸文化的「丸心大發」,以及化身小小探險家進入碉堡尋找線索的「碉堡解謎」,讓親子在遊戲中更深入了解彌陀的獨特風貌。活動亦攜手在地業者推出三項文化體驗,包括竹田竹編工作室的「竹編杯墊DIY」、興義魚丸的「手作魚丸體驗」,及彌羅港文史協會的「構樹手抄紙體驗」,讓民眾從手作中感受海線職人文化。

圖説:.海線探險趣市集美食。(觀光局提供)

觀光局說明,「高雄海線探險趣」內容豐富,除線上報名闖關外,現場DIY體驗每項收取100元材料費,完成後可帶回自己的作品,還可獲得活動現場同步推出的「海線特色市集」50元市集券。市集匯集多家在地人氣店家,包括傳承百年的「德興堂中藥行」藥膳料理、以司康與肉桂捲深受喜愛的「光咖啡」、彌陀人氣名店「何記大腸麵線」、「福星烘焙」、「青鳥家脆皮泡芙」及「一起散步雞蛋糕」等,讓遊客體驗趣味闖關也能大啖美食、感受漁村熱鬧風情。

圖説:竹編工作室竹編手作DIY體驗,旅客動手感受傳統工藝魅力。(觀光局提供)

觀光局補充,活動現場停車位有限,建議民眾可將車輛停放於漯底山自然公園停車場,再搭乘免費接駁車前往會場。此外,市府海洋局於11月8日至12月7日在永安、彌陀與梓官地區亦同步展出「大海開吃 ft. 馬來貘」聯名藝術裝置,歡迎民眾闖關之餘順遊拍照打卡,一次玩遍海線。更多活動資訊請至「高雄旅遊網」及FB、IG官方平台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海線探險趣  11/23彌陀公園登場 闖關遊戲玩翻海線

法務部調查局「國安進行式—共築韌性防衛意識」有獎徵答

法務部調查局「國安進行式—共築韌性防衛意識」有獎徵答
法務部調查局「國安進行式—共築韌性防衛意識」有獎徵答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法務部調查局為提升民眾對國家安全議題的認識,推出「2025年國安進行式—共築韌性防衛意識」有獎徵答活動,即日起開放參加,邀請民眾以互動遊戲方式瞭解國家面臨的威脅與挑戰。

活動結合線上題庫與有獎抽獎機制,只要完成LINE帳號驗證並答對全部題目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iPhone 17、AirPods Pro 及 Garmin 智慧手錶等獎項,期盼藉由輕鬆互動方式提升全民防衛意識。

活動即日起至11月16日24時止,預定於11月17日公開抽獎,歡迎民眾踴躍參與,相關資訊及參加方式可透過活動連結進行了解與作答 ( https://event.mjib2025-prizequiz.com.tw/ )。

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法務部調查局「國安進行式—共築韌性防衛意識」有獎徵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