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

嘉義縣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攜手嘉大獅子會呼籲「抗糖力行 健康同行」

嘉義縣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攜手嘉大獅子會呼籲「抗糖力行-健康同行」
嘉義縣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攜手嘉大獅子會呼籲「抗糖力行 健康同行」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嘉義縣水上鄉衛生今14日與「嘉大獅子會」及「國際獅子會300E-1區糖尿病防治教育及行動委員會」攜手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在水上鄉大崙村嘉義縣行動醫療服務現場辦理「抗糖力行 健康同行」聯合社區活動,透過空腹血糖檢測、健康講座及有獎徵答等多元互動,將醫療資源與糖尿病防治觀念帶入社區。

糖尿病名列國人10大死因,依據2019至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統計,20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為12.8%,等於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衛生局呼籲民眾應主動掌握「5大控糖要訣」,包括定期健檢、自我血糖監測、健康管理、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透過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期健康檢查,可及早發現病徵並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水上鄉衛生所主任李宗翰指出,「早期發現」、「積極控制」是戰勝糖尿病的不二法門,期望達到達到血糖、血壓、血脂的全面控管,以預防慢性併發症發生。

糖友除了遵從醫囑規律服藥與追蹤外,應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定期量血糖的習慣,理想空腹血糖應控制在80至130mg/dL之間,糖化血色素(HbA1c)建議維持在7%以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感謝嘉大獅子會及協辦單位的熱情響應,公私協力能讓健康服務更貼近民眾。

趙紋華說,衛生局不只提供篩檢服務,更重要的是把健康觀念帶進社區,政府提供免費成人健康檢查,30至39歲每5年1次、40至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衛生局提供每日巡迴1鄉鎮村里行動醫療3.0服務,每年在6鄉鎮社區辦理複合式健康篩檢,歡迎鄉親多加利用。

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縣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攜手嘉大獅子會呼籲「抗糖力行 健康同行」

嘉義縣嘉安藥局 獲全國戒菸績優機構整合服務王

嘉義縣嘉安藥局 獲全國戒菸績優機構整合服務王
嘉義縣嘉安藥局 獲全國戒菸績優機構整合服務王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日在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14年健康促進機構評比成果發表」,表揚在戒菸服務表現卓越的醫事機構,嘉義縣嘉安藥局榮獲「戒菸服務績優機構」整合服務王,為全國所有戒菸藥局中,同時提供民眾「戒菸治療」與「戒菸衛教」人次最高,高達435人次,成果卓著。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嘉義縣戒菸服務機構共66家,其中藥局有15家,太保市嘉安藥局為1人藥局,104年起即深耕社區投入戒菸服務迄今,感謝黃永志藥師用心服務個案,因應個案不同戒菸階段提供適當的戒菸衛教,並依個人需求給予行為支持與持續關懷。

黃永志藥師分享,一位57歲女性因情緒焦慮長期依賴菸品,直到病痛讓她決心戒菸,在持續陪伴與鼓勵下,她成功戒菸重新找回健康與笑容,如今學習烘焙,讓生活過得充實又自在,從依賴菸品到樂享健康的轉變,感謝嘉義縣衛生局輔導共同推動戒菸服務。

嘉義縣積極輔導醫療機構推動戒菸服務,透過專業訓練與資源整合,打造便民的健康支持網絡。

此次嘉安藥局在全國同層級機構中,以「戒菸治療與衛教並重」的整合成效脫穎而出,專業努力有目共睹,更象徵無菸「嘉」園的具體成果,民眾若有戒菸需求,可就近洽詢各鄉鎮市衛生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縣嘉安藥局 獲全國戒菸績優機構整合服務王

強化廚餘流向管理 盧秀燕要求加嚴查核、讓市民安心

強化廚餘流向管理 盧秀燕要求加嚴查核、讓市民安心
強化廚餘流向管理 盧秀燕要求加嚴查核、讓市民安心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昨(14)日於市政大樓惠中樓主持「第54次防範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擴大會議」,她要求各局處以更高規格加強廚餘流向管理,全面落實監控追蹤。她強調,所有查核必須加嚴,提高密度,除遠端監控,也要同步加強到場查察,全面巡檢,以確保防疫作業落實,展現市府決心。

盧市長表示,為持續強化廚餘防疫查核,環保局與警察局須全面針對尚未裝設 GPS 的車輛,掌握實際行駛路線並建立完整紀錄;對已裝設 GPS 的車輛,也需每日確實監看、比對軌跡並填報資料,完整掌握每台車核定的清運場域,徹底降低疫情風險。

環保局表示,自10月27日起,環保局以「人盯場、人盯桶」模式每日透過視訊查核36家廚餘再利用養豬場,確認飼料種類及蒸煮設備運作並全程錄影,至11月14日已累計685場次視訊及2場次實地稽查,持續嚴管禁用廚餘養豬。

市府已輔導廚餘清運車加速安裝GPS,目前已完成24台,並提供免費到場裝設及1,000元獎勵,強化掌握廚餘流向。此外,全市12處廚餘掩埋場均依規設置不透水層、覆土與消毒並完成防颱準備;颱風後經巡查無積水或破損,現場並以監視器與每日巡查持續監控,並依規定期檢測地下水質。

農業局表示,11月7日至13日高風險場訪視均無異常,疫情持續穩定;案例場周邊3公里僅存的移動管制場已於11月11日解封。期間採集243頭斃死豬樣本全數陰性,顯示豬隻健康良好。案例場則已完成封鎖線、圍籬、全天候監控及24小時人員駐守,廢水處理設施亦在11月10日完成覆蓋加固且未受颱風損害。

農業局說明,掩埋場已加強圍籬、電網與監視器,並加蓋兩層不透水布固定,颱風後運作正常。區公所調查本市154場均無異常,高風險場則採三日一訪持續監控,並協助養豬協會補助消毒水128桶。市府並召開多場專家會議研商掩埋場管理與案例場清消作業,將持續以最高規格守護畜牧安全,並籲請業者落實生物安全。

衛生局指出,雖中央已解除國產豬隻禁運與禁宰措施,台中市仍持續緊盯豬肉產品流向,啟動「市售豬肉及相關製品稽查專案」,全面查核全市通路及異國餐飲業產品來源,截至14日累計稽查1,549件,均符合規定。

同時配合教育局推動校園午餐肉品聯合稽查,已完成20家團膳業者及134所自辦午餐學校查核,共涉及363所學校,逐一檢視肉品來源與廚餘流向,其中90家使用CAS冷凍豬肉、1家使用溫體豬、63家使用CAS雞肉,均無違規。

經發局說明,配合經濟部擴大實施「非洲豬瘟禁宰期間傳統市場豬肉攤商營業損失補助方案」,台中市已於11月10日公告受理申請。補助對象為實際在台中市轄內營業、疫情前即販售生鮮溫體豬肉,且主要營業項目為生鮮溫體豬肉及內臟的攤商。受理時間至12月10日止,呼籲符合資格的攤商把握期限提出申請,以協助降低禁宰期間營運衝擊。

第54次防範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擴大會議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強化廚餘流向管理 盧秀燕要求加嚴查核、讓市民安心

嘉義縣義竹衛生所攜手大林慈濟醫院 推動假日兒童篩檢

嘉義縣義竹衛生所攜手大林慈濟醫院 推動假日兒童篩檢
嘉義縣義竹衛生所攜手大林慈濟醫院 推動假日兒童篩檢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嘉義縣義竹鄉衛生所無駐診醫師,為了提供孩童完整的醫療與健康照護服務,今15日力邀大林慈濟醫院兒科專科醫師開辦假日「兒童發展篩檢與健康檢查」服務,並結合兒童預防接種,守護義竹地區幼兒的健康發展。

嘉義縣衛生局表示,許多家長稱讚醫師問診與評估專業且溫柔,藉由走進社區的醫療服務,讓鄉親感到貼心與便利,也能協助家長安心掌握孩子的成長狀況,    活動吸引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參加,現場氣氛溫馨。

義竹鄉衛生所主任黃梅菊指出,兒童發展篩檢與健康檢查不容忽視,因此衛生所積極與慈濟醫療團隊合作,每年力邀醫療團隊走進社區,一年至少有3場次的假日篩檢服務,透過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掌握孩子的黃金治療期,盼每位孩子都能得到最適切的照護。

衛生局提醒,兒童定期健康檢查與發展篩檢極為重要,可發現發展遲緩或健康問題,並搭配預防接種,提供孩子最完整的健康防護。

衛生局將持續爭取醫療資源與專任醫師駐診,打造「守護嘉園、健康義竹」的優質照護環境,完善偏鄉醫療資源,守護每一位嘉義囝仔。

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縣義竹衛生所攜手大林慈濟醫院 推動假日兒童篩檢

嘉義縣骨鬆肌少照護成果亮眼 全縣衛生所通過FLS國際認證

嘉義縣骨鬆肌少照護成果亮眼 全縣衛生所通過fls國際認證
嘉義縣骨鬆肌少照護成果亮眼 全縣衛生所通過FLS國際認證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嘉義縣推動「骨鬆肌少智慧聯合照護」逾2年,今15日舉辦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成果發表會暨骨鬆骨折聯合照護認證(FLS)頒獎典禮,縣長翁章梁、衛生局長趙紋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陳崇桓及各醫院代表出席見證嘉義縣推動全民健康的成果。

嘉義縣衛生局表示,骨質流失導致骨折風險高,可能引發骨折、失能甚至死亡,衛生局自112年全國首創「骨鬆肌少智慧聯合照護」,透過普篩,將資訊串聯至在地衛生所與嘉義長庚、大林慈濟及朴子醫院,落實篩檢、轉介到照護的一條龍服務模式。

為強化風險個案照護,113年起全國首創「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藉由36堂科學化運動指導及營養課程,114年整體成果亮眼,體脂總降92.7公斤、全身肌肉量增加73.2公斤,心肺耐力、平衡性與柔韌度皆明顯提升,課程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

今日成果發表會中,各班學員組隊進行體適能競賽,展現課程中強化的上、下肢肌耐力、核心穩定與身體協調力成果,並依後測分析,選出各班大腿肌力進步最顯著學員進行表揚。

全縣衛生所今年通過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骨鬆骨折聯合照護(FLS)認證,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陳崇桓蒞臨與頒發證書,其肯定嘉義縣骨鬆照護網絡執行成效。

嘉義縣同樣以「創新嘉義健康新未來-骨鬆肌少聯合照護」入圍行政院政府服務獎肯定,展現地方創新能量,打造健康照護典範。

衛生局長趙紋華呼籲,民眾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的習慣,兩者皆是預防骨鬆與肌少症的關鍵。

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縣骨鬆肌少照護成果亮眼 全縣衛生所通過FLS國際認證

嘉義市千人熱力健走鐵馬道 健康出發、代謝症候群OUT

嘉義市千人熱力健走鐵馬道 健康出發、代謝症候群out
嘉義市千人熱力健走鐵馬道 健康出發、代謝症候群OUT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響應「11月11日全民健走日」,15日於「嘉油鐵馬道」舉辦「健走鐵馬道,健康嘉義到,代謝症候群OUT!」活動,邀請嘉義市民、轄內多家醫療院所及糖尿病病友揪團參與,吸引千名熱情響應,副市長林瑞彥代表黃敏惠市長偕同市府團隊與多位議員、里長等人陪同健走從志航國小出發,沿嘉油鐵馬道活力健行,現場氣氛熱絡,洋溢著滿滿健康與幸福的氛圍,展現嘉義市的活力與朝氣。

副市長林瑞彥鳴笛起走

林瑞彥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超過半數死因與慢性疾病相關,而代謝症候群正是許多慢性病的前兆。現代人普遍因生活忙碌、飲食不均、缺乏運動與壓力過大,導致代謝功能失衡。呼籲市民從「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做起,積極參與衛生局的健康推廣活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遠離慢性病威脅。

全家一起來健走

「嘉油鐵馬道」為中油舊鐵道改建沿途綠蔭夾道、景致宜人,充滿人文與自然風情,是市民最喜愛的運動休閒路線。今日健走路線全長3.5公里以「代謝症候群防治」為主題,特別邀請嘉義市健康醫院及衛生所於健走途中設置健康宣導與衛教攤位,讓民眾在健走過程中邊走邊學,輕鬆吸收健康新知,寓教於樂。

健走並推廣「遠離代謝症候群」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代謝症候群是身體代謝失衡的警訊,常伴隨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及血脂異常等問題,若三項以上指標超標,即屬高風險族群。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會大幅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外觀看似正常體型的人也可能潛藏風險,而「改善生活型態」是最有效的預防關鍵。

本次活動以輕鬆、有趣的健走方式推廣健康念,衛生局結合醫療院所的專業指導,協助民眾了解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與預防作為。衛生局呼籲市民落實每日運動30分鐘、少油少糖飲食、維持理想腰圍,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共同守護健康。衛生局持續推動慢性病防治與健康促進政策,合醫療與社區資源,打造「活力嘉義、健康城市」,讓健康成為嘉義市民的生活日常。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市千人熱力健走鐵馬道 健康出發、代謝症候群OUT

奇美三院區《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盛大登場 打造「健康臺灣」新典範

奇美三院區《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盛大登場-打造「健康臺灣」新典範
奇美三院區《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盛大登場 打造「健康臺灣」新典範

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奇美醫療體系(永康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佳里奇美醫院)年度盛事《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今(11/16)日在奇美博物館盛大登場。活動由奇美醫院品質管理部與感染管制中心共同主辦,更集結永康、柳營、佳里三院區的完整團隊共同參與,展現出奇美醫療體系強大「跨院區整合能量」。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李翠鳳於《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致詞。(圖/奇美醫院提供)

研討會以「深耕臺南,健康臺灣」為核心精神,不僅回應「世界抗生素週」,也象徵奇美長期在品質管理、病人安全與感染防治上的系統性努力,透過跨院區、跨領域、跨機構的合作,凝聚南臺灣推動健康與韌性醫療的力量。

奇美醫院品質管理部部長杜漢祥表示,,「ChiMeiRA」的會議名稱源自希臘神話的Chimera神獸,象徵「融合與轉化」,以三院區整合、品質與感控雙軸、科技與人文交會為內涵,打造後疫情時代更具韌性的醫療體系。活動開場由奇美醫院與三院區共同呈現跨院區合作的成果,並邀請疾病管制署羅一鈞署長出席與致詞,分享臺灣在疫情後公共衛生改革上的重要方向,呼應本次研討會強調的系統性韌性與健康安全。


▲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出席《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分享疫後公共衛生改革方向。(圖/奇美醫院提供)

此外,研討會更邀請陽明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臺南新樓醫院、永和醫院等多家區域夥伴醫院與診所,以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及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等共同參與,一同見證「抗生素聯盟群組」在抗生素治理、感染防治與醫療品質上的成果,形成南臺灣的大型「醫療聯盟」。從區域合作到跨院知識交流,研討會展現的不僅是奇美醫療體系的影響力,象徵區域整合、跨院合作與公共衛生能量完整結合,形成一個互相支援、共同提升的醫療共同體。


研討會內容完整涵蓋國際醫療趨勢、公共衛生、品質管理、人因工程、用藥安全與智慧醫療應用等主題。特別邀請美國UCSF的Dr. Bruce Agins以全球視角探討如何從品質改善走向健康正義;日本九州大學的Dr. Shin Ushiro則以預錄專題與即時連線方式,分享日本在病人安全教育與人因工程上的創新經驗;高雄榮民總醫院品質管理中心醫品病安管理科主任莊旺川及奇美醫院藥劑部組長徐秉裕,則分別帶來智慧醫療決策與AI用藥安全的最新應用;杜漢祥則以「以人為本、創新卓越」為題,分享奇美如何以科技、人文與敏捷文化打造「病安天網」,邁向零可預防醫療事件的願景。


奇美醫院副院長湯宏仁說明,本次研討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地點選在以藝術與文化著稱的奇美博物館。會議期間,與會者在典雅的展廳、自然光景與開闊場域中進行交流,更在戶外草地享用博物館特製野餐盒,以輕鬆的方式促進跨院與跨國專家間的深度互動。

奇美醫療體系與奇美博物館同步推出的年度特展《夢想的起源》,也成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精神象徵。展覽以奇美醫院半世紀以來的發展做為軸線,呈現從66床草創,到今日成為南臺灣醫療重鎮的歷程,帶領民眾看見醫療背後的溫暖、堅持與願景。本次特展自2025年11月15日至11月27日展出,地點位於奇美博物館的布雷西亞廳,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


奇美月以「深耕臺南,健康臺灣」為主題,整合醫療、文化、教育與社區健康等內容,包含展覽、講座、健康推廣活動與合作計畫,象徵奇美醫療體系不只致力於醫療照護,更肩負城市與社區健康的長期責任。透過醫療與文化的跨界結合,奇美讓醫療的價值不再只侷限於醫院內,而是走入社會、走進生活,進一步打造更具深度與廣度的健康促進模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奇美三院區《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盛大登場 打造「健康臺灣」新典範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癌症治療邁向高精準時代嘉義基督教醫院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於2025年斥資億元正式引進最新一代高階放射治療設備—6D導航弧形刀(ELEKTA INFINITY),日前正式啟用,此設備整合六軸定位治療床、智慧型治療計畫系統與新一代高速多葉準直儀等先進技術,讓放射治療更快、更準、更安全,為癌友帶來更舒適的治療體驗。

6D導航弧形刀,整合六軸定位治療床、智慧型治療計畫系統與新一代高速多葉準直儀等先進技術

嘉基放射腫瘤科主任張志嘉醫師表示,6D導航弧形刀能在眾多放射治療設備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其具備「定位更精準、照射更細緻、規劃更智慧」三大優勢。首先,在定位精準度上,系統結合高解析度影像導航(IGRT)與6D定位治療床,可即時偵測病人姿勢的細微變化,並在三維空間中自動修正旋轉與平移誤差,使照射誤差降至亞毫米等級。這對腦部、頭頸部、肺臟及肝臟等鄰近重要器官的腫瘤治療尤其重要,能有效降低誤差導致的副作用。

其次,在照射細緻度方面,6D導航弧形刀採用新一代 Agility 多葉準直儀(MLC),葉片寬度僅 5 毫米,移動速度極快,最大治療照野達 40×40 公分,可依腫瘤形狀進行高靈活度的射束控制,模擬接近 1 毫米的照射效果。這項設計讓射束更貼合不規則腫瘤輪廓,能以弧形路徑進行高精度照射,同時有效保護周邊正常組織,不僅提升治療準確度,也減少病人治療後的不適感。

多葉準直儀讓射束更貼合不規則腫瘤輪廓,以弧形路徑進行高精度照射,同時有效保護周邊正常組織

三,治療計畫智慧化系統搭載最新 Monaco 治療計畫系統(TPS),支援強度調控放療(IMRT)、弧形放療(VMAT)、立體定位放療(SRS/SBRT)等多種技術,並整合 IntelliBeam 自動射束優化功能,可依腫瘤位置與形態,快速計算出最適合的射束入射角度與劑量分布。即使面對複雜腫瘤類型,也能於短時間內完成高精度治療規劃。

6D導航弧形刀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

張志嘉醫師指出,導航弧形刀的臨床應用範圍極廣,幾乎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由於具備自動化控制與高劑量率(FFF)照射模式,單次治療時間可大幅縮短,病人不必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顯著提升治療順從性與舒適度。

陳煒院長(坐者)帶領醫療團隊與治癌利器6D導航弧形刀合照

院長陳煒表示,嘉基從設備導入、流程設計到團隊培訓,持續投入軟硬體升級,致力以「更快、更準、更安全」的放射治療守護在地癌友的健康。陳煒強調嘉基不只是提供治療,而是以信仰與專業陪伴病人面對挑戰。癌症雖是一段艱辛的旅程,但在科技與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下,這條路將能走得更穩、更有希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基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喝酒會臉紅恐是酒精不耐症,別輕忽其致癌風險。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CARE)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專家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居全球之冠。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即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多年來國際處邱美妙組長(左二)帶領馬偕醫大師生下鄉推動營隊服務。圖/馬偕醫大提供

由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系列活動,於11月10日至13日展開一連四天的「無酒週」健康宣導與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聽損基因檢測、酒精不耐症篩檢與衛教、口腔檢查,以及特別企劃的午餐衛教講座與無酒精調飲體驗,吸引眾多師生響應熱烈。

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學者響應熱烈。圖/馬偕醫大提供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國際主任陳哲宏博士表示,亞洲人的酒精不耐症比例遠高於歐美白種人,包括台灣、日本、韓國、中國與越南等國,盛行率高達30%至50%,其中台灣約有近半數民眾具有酒精不耐症,居全球之冠。這是由於先天缺乏能代謝酒精的「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導致乙醛無法正常分解。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飲酒者罹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及女性乳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陳哲宏博士(左五)表示,台灣約近半數民眾有酒精不耐症,居全球之冠,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圖/馬偕醫大提供

陳哲宏強調:「酒精不耐症是遺傳現象,目前無藥可治,唯有避免飲酒才能降低健康風險。」根據研究,飲酒者罹患消化道癌的機率比不喝酒者高5倍,而若為酒精不耐症患者且仍經常飲酒,風險更高達50倍;若又合併吸菸及嚼檳榔,罹癌風險甚至可達400倍。他建議,酒精不耐症為遺傳現象,民眾可到醫院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患有此症,以及早預防,並呼籲政府應加強推動相關衛教政策,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流程中,讓民眾及早了解自身風險並調整生活習慣。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酒精使用每年導致台灣至少4,500人死亡,並造成巨大的醫療與社會成本。馬偕醫大醫學系與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由國際處邱美妙組長領軍,長期在恆春及台東地區推動社區營隊服務,進行酒精不耐症與聽損基因的篩檢研究。未來,學校將持續與國內外醫學機構合作,深化精準醫療與健康促進實踐,期望帶動全台青年一同關心「酒精不耐症」與「飲酒健康風險」,共同打造更健康的社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偕醫大推精準醫療健康活動 倡導酒精不耐症防癌觀念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環保局昨(17)日清除月世界山坡地垃圾,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10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昨日立即調派各式車輛到場清除,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今日將再加派人力機具,預計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

圖説:環保局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10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影像相關資料已向鄰近民宅調閱,並由警察局協助偵辦,目前已掌握數台可疑清運車輛,全案已報請橋檢指揮,檢警正積極偵辦中。

圖説:環保局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今日將再加派人力機具,預計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強調,本案將於今(18)日中午前完成現場清理,後續將持續配合檢警追查不法來源,並向行爲人求償代履行費用,以捍衛環境正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環保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擴大偵察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環保局接獲檢舉,指出燕巢區金山往中寮之埤底巷周邊疑遭傾倒家用垃圾,立即派員稽查,於月世界山坡地可見大量生活廢棄物堆置,經破袋檢查發現爲台南等地區垃圾,嚴重影響環境品質。本局今日(11/17)立即調派燕巢等7個區隊13部車輛到場清理,並向鄰近民宅調閱監視器,警察局協助偵辦,以掌握可疑車輛動向,全力追查不法來源,後續將依違反廢清法第46條刑責規定,移送法辦。

圖説:於月世界山坡地可見大量生活廢棄物堆置,經破袋檢查發現爲台南等地區垃圾。(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遭棄置之垃圾屬家庭垃圾等廢棄物,疑為不肖業者多次傾倒所致。該行為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36條規定,除依法裁處6,000元~300萬元罰鍰外,並涉犯同法第46條刑責規定,後續查獲行為人將移送法辦,以遏止非法棄置情事再次發生。

圖説:環保局立即調派燕巢等7個區隊13部車輛到場清理。(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強調,本案將持續配合檢警嚴查嚴辦,絕不寬貸,並呼籲民眾或業者不得任意非法回填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市民如發現污染情事,可撥打1999或07-7317600公害陳情專線通報,環保局將立即派員查處,維護市民健康與環境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月世界山坡遭棄置大量垃圾 環保局立即動員清除 並全面追查不法來源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chiayi-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不只生活步調剛剛好,更酷的超乎想像!嘉義市政府今(16)日於「西門交誼創新所」舉辦Chiayi Crew,嘉義!》城市共創聯合成果展開幕記者會,副市長林瑞彥率領市府團隊至現場,為接下來為期兩活動揭開序幕,用行動支持在地團隊與青年

林瑞彥表示,「咱的嘉義市,人才滿滿是」這座小城方圓只有60平方公里,卻擁有大創新的可能。市府以十大旗艦計畫的「舊城創新生」、「青世代磁吸」到「教育新世代」面向,步步建立起人與城市的關係,鼓勵不同世代的年輕人敢於實驗、勇於實踐、一起實現,今年Chiayi Crew,嘉義!!》不只是展演名稱,更是一種精神,讓每一位願意參與、願意在嘉義市行動的人們,成為改變城市的關鍵角色。

智慧科技處楊張建南處長指出,為展現出市府對不同階段青年提供的支持,本次策展是首次將「有事揪團」、「有事青年行動競賽」、「+1運動員生涯引路人」三項不同群體的計畫成果聯合呈現,以「揪團共創×城市解題×生涯引路」為主軸,號召在地團隊、青年與體育生共同組成嘉Crew,透過共法與跨團隊橫向學習,把創意行動轉化為城市日常。

開幕記者會現場以創新的「行進式劇場」形式進行,火箭人實驗室張彥頡分享「有事揪團」計畫如何設計共創機制與跨域媒合流程,陪伴地方團隊與共創移居者從構思、聚焦到實踐,打造屬於嘉義的城市共創實驗;嘉喻戶曉文化工作室龍慧儀則分享青年如何以「玩心」為核心,透過食物、遊戲、聲音、影像與舞蹈翻轉城市想像。

「+1運動員生涯引路人」陪伴教練許元耕也介紹,如何帶領嘉義高中、嘉義高工運動員走進真實產業現場,培養職場關鍵力,協助青年運動員開拓跨域探索的可能,打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賽道。

 Chiayi Crew,嘉義!》於11月16日至11月29日連續兩登場。城市共創展於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開放時間依館方公告為主,其他系列活動如音樂藝文展演、走讀實境體驗、跨域交流與快閃活動等將於嘉義市區陸續展開。相關節目資訊與活動內容,請至有事青年實驗室網頁(https://youthsoullab.chiayi.gov.tw/)或Chiayi Crew,嘉義!》網站查詢https://youthteamup.com.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Chiayi Crew,嘉義酷!》城市共創展開幕 展現小城市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