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9

海大邀藝術家葉春新辦水彩創作展 《水色意境》再現人文記憶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藝文中心邀請藝術家葉春新舉辦《水色意境》水彩創作展,並於日前辦理藝術講座暨開幕活動,吸引許多校外熱愛水彩藝術師友前來欣賞。基隆土生土長、享譽水彩畫界的葉春新老師,與海大師生分享長年投入水彩創作的心路歷程與技法,如展名所揭示,葉老師透過顏料與水之間的濃薄和乾溼水分漸層詮釋地方之美,讓觀者透過水與色的轉譯認識北臺灣風景,展覽至5月22日止,歡迎蒞臨海大圖書館一樓的藝文中心展示空間觀賞。

葉春新老師的作品呈現出水彩媒材獨有的透明層次與水分淋漓的細膩情感。

本次《水色意境》為葉春新老師精選19件水彩畫作,皆為其親身走訪北臺灣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寫實紀錄與感性詮釋。畫意港都風情、市井人文、自然景物轉化為具有敘事性的畫面,呈現出水彩媒材獨有的透明層次與水分淋漓的細膩情感,流露著藝術家踏查自然人文景觀的觀看與水色意境之美。

藝術家葉春新與海大師生分享長年投入水彩創作的心路歷程與技法。

藝術家葉春新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擅長水彩與油畫技法,作品多取自風景於美感經驗的察覺,也是生活環境及其生命歷練轉化出來的結晶,呈現創作者對自然景觀的人文關注與覺知。藝術家葉春新曾於國內外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作品廣受肯定,並獲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國父紀念館、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計畫、基隆文化局及多家企業及私人收藏,葉春新《水色意境》個展分享水彩畫裡的圖像故事與敘事,值得讓人細細品味。

《水色意境》葉春新水彩創作展將展至5/22歡迎蒞臨海大欣賞。

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表示,葉春新老師透過寫生的實踐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再由創作經營美感,呈現完整的本我正站在哪裡的敘事歷程和對真善美的回應,對於能夠邀請葉老師於校內展出深感榮幸。藝術家葉春新老師則細數他與海大的緣分,從30多年前初次個展出和師生聯展,本檔個展已是第4度來到海大展覽,葉老師並幽默地說自己創作逾千幅水彩畫,展出可說是「千挑百選」再現探索地方特色的人文風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海大邀藝術家葉春新辦水彩創作展 《水色意境》再現人文記憶

關於民法第1030條之1「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修法

墨新聞|楊秉鈞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民法第1030條之1
第1項: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
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
二、慰撫金。
第2項:夫妻之一方對於婚姻生活無貢獻或協力,或有其他情事,致平均分配有失公平者,法院得調整或免除其分配額。
第3項:法院為前項裁判時,應綜合衡酌夫妻婚姻存續期間之家事勞動、子女照顧養育、對家庭付出之整體協力狀況、共同生活及分居時間之久暫、婚後財產取得時間、雙方之經濟能力等因素。
第4項:第一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第5項:第一項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剩餘財產之差額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109年12月3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民法第1030條之1修正草案,將法院審定剩餘財產分配額的標準,明定於法條當中,希望減低實務上具體個案認定差異的狀況,讓法院為調整或免除剩餘財產差額分配之裁判時,能夠有具體客觀事由可作為參考。

現行民法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規定,是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妻現存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之債務(繼承、無償取得、慰撫金不列入財產的計算),讓剩餘較少的一方,得向他方請求差額的一半。但是,法院得以斟酌具體的客觀事實,如果認為上述差額平分的方式,有「分配顯失公平」時的狀況時,可以再度調整或免除分配額度,藉此讓一方獲取比差額一半更多的分配額,而不受上述規定的限制。

而此次的修正,其實僅異動民法第1030條之1第2、3項的規定,原先第1項不得列入剩餘財產分配的項目並沒有更動,因此,本次屬於將實務上認定剩餘財產分配額的標準明文化的修正,也就是說讓原先舊法「分配顯失公平」,有了明文的詳細規定,因此,我們更可以預測得到法官在認定調整或免除分配額度,所考量的標準究竟在哪裡了。

服務電話:07-727-8008
服務信箱:wanghanyilawyer@gmail.com
服務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永裕街42-12號1樓
連結網址:https://www.wlaw.tw/

首頁(高雄律師)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關於民法第1030條之1「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修法

基隆市啟動兒少心理健康門診 打造全方位照護支持網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強化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照護服務,基隆市政府歷經半年試辦,今(5)日正式啟動「基隆市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同步於基隆長庚醫院及維德醫院設立專責門診。基隆市長謝國樑率衛生局、社會處、教育處、兒少處及警察局等市府團隊出席,並邀請基隆地方法院、基隆地檢署及兩家醫療機構共同見證。活動以太鼓表演揭開序幕,全場齊聲呼喊「亞洲最有愛城市,基隆市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場面溫馨感人。

基隆市長謝國樑致詞

謝國樑表示,市府整合衛政、社政、教育及警政等多方資源,攜手基隆長庚醫院與維德醫院,設立心理健康門診,提供設籍本市兒童及青少年每人每年最高1萬5千元的醫療補助,減輕家庭負擔,打造健康、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他強調,兒少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市府將持續努力推動校園安全、邊緣青少年輔導、早療機構設置等政策,讓基隆成為更具包容力與照護力的城市。

衛生局長張賢政(上圖)指出,半年試辦期間,累積寶貴經驗,制度愈趨成熟,透過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心理衡鑑、藥物與心理治療外,更設有專人陪診的「綠色通道」,讓孩子就醫過程更具安全感與尊嚴。未來將深化校園宣導與早期預防,從學校、家庭到醫療系統攜手守護每一位孩子的心理健康。

基隆長庚醫院院長賴旗俊(上圖)表示,謝市長對兒童議題的重視令人敬佩,長庚醫療團隊將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持續投入公共醫療,協助青少年面對新興毒品依賴與心理困擾,發揮專業力量協助他們重返正軌。

維德醫院院長張登萍(上圖)也指出,面對喪屍菸彈等偽裝型毒品的風險日益嚴重,醫院團隊將提供友善且具同理心的心理照護,鼓勵青少年勇敢求助,與市府共同建構堅實的心理支持網絡。

基隆地方法院庭長鄭培麗(上圖)表示,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正是去年少年事件聯繫會議中建議成立的服務,感謝市府積極回應司法端建議,迅速從討論走向行動。未來法院將持續與市府攜手合作,落實司法保護與輔導並重,接住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

基隆長庚與維德設專責門診,兒少心理照護再升級

這項門診自113年10月試辦至今,已有8位兒童及青少年接受服務,相較於過去問題發生後才介入,市府此次強調前端預防與早期辨識,結合醫療與多元支持資源,為家庭提供實質協助與陪伴。

基隆市衛生局提醒,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需社會共同關注,若發現孩子出現情緒困擾、藥物濫用或適應問題,可撥打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您 幫幫我),由專人提供協助與轉介資源,守護孩子平安健康成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市啟動兒少心理健康門診 打造全方位照護支持網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 李雪試映會「訴冤情」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搜查瑠公圳》試映會(左起)朱栢康、李雪、導演賴俊羽、出品人代表邱瓈寬、伯樂影業總經理林敬修、梁修身、朱軒洋、潘儀君、王振復、姚淳耀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電影《搜查瑠公圳》,從幕後團隊到演員卡司全都含金量滿滿,尤其電影中對於時代的考究,精準還原1960年代的真實場景,今(5/5)舉辦媒體試映會,伯樂影業總經理林敬修、出品人邱瓈寬、導演賴俊羽,領甫榮獲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朱栢康和主要演員朱軒洋、梁修身、姚淳耀、潘儀君、李雪、王振復等共同出席盛會。試映會主持人李雪,飾演的角色就是無頭女分屍命案的主角阿美,也是所有演員當中,唯一擁有兩顆頭顱的角色。為了完全擬真打造無頭女屍,電影公司使用一比一還原的翻模技術,在開模的過程當中,僅留鼻孔讓演員呼吸,李雪的頭整個被圍住活在黑暗之中,加上長時間的等待,她一度出現呼吸急促等幽閉恐懼症狀,事後甚至不敢直視自己的假人頭。這顆令人看了就發麻的擬真人頭,也在試片會上和大家相見,宛如提頭來相見,讓不少人看了直呼:「太真實了,真的不敢看。」李雪本人依然不敢直視自己的擬真人頭,依然敬業的為電影宣傳:「撇除我多了一顆頭以外,跟朱康老師一起拍戲還滿過癮的。」

李雪完美融入1960年代飾演純樸婦女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改編自台灣社會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的電影《搜查瑠公圳》,即將於5月22日全台上映。李雪在電影中飾演死狀淒慘的被害人「阿美」,也是他第一次挑戰推理驚悚片,電影一開場就慘遭毒手。在整部電影中可說是吃盡苦頭,不僅要忍受幽閉恐懼症發作打製作第二顆頭顱,在那個年代女性家暴更是家常便飯,談到角色阿美,李雪也有感而發:「她真的死得太冤了。那時代的家暴被當成家務事,女人只能忍耐或逃跑,這讓我非常不解也憤怒。演出時我把這股情緒壓下來,讓自己真正進入那個無聲吶喊的狀態。」

李雪飾演被害者死狀淒慘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這次為了電影,李雪本人去翻模斷頭,臉上覆蓋10幾層的石膏,只露出兩顆鼻孔,讓原先以為自己沒有幽閉恐懼症狀的她,驚覺:「拍完我才發現我可能有幽閉恐懼症!」在電影中飾演女記者的吳卓源,回憶發現頭顱的戲,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個頭真的是直接給我惡夢,那天我只有一場戲,到現場已經是深夜了,但一走進去就渾身不對勁。」吳卓源表示大家在鏡頭裡看起來,會有她和頭顱很遠的錯覺,真實現場頭顱就在她的眼前,「我們拍了好幾遍,第一遍嚇到的感受是真的嚇到,特效做得太好了,我不需要去演,他們直接給我一顆最赤裸、最寫實的一顆頭。」

朱軒洋(左)體驗1960年代辦案直呼只能土法煉鋼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當初李雪在看到劇本時,就被角色深深吸引,雖然一登場就「分屍」,但這個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角色讓她很想與事件中的當事人產生某種連結,並透過演出傳遞情感。為了詮釋阿美,李雪除了練習當年較保守的台語口音,還接受打鬥訓練,只為呈現角色的無助與掙扎。

在電影中,慘遭「恐怖情人」分屍的李雪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遇過恐怖情人,但身邊有人曾遇過類似的狀況,她也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保護自己,若真的遇上恐怖情人,「當下若情緒失控,最重要的是先穩定對方情緒,再尋求親友協助,才能比較安全地處理。」不過,在電影中吃盡苦頭的李雪,談起和他對戲最多的演員朱栢康,過程中讓他受益良多,直呼很感謝他,「他會主動和我聊天、安慰我,拍戲時還會不斷道歉問我還好嗎,讓我更能自然地投入情緒,非常感動。」

馬力歐(前右)舒演刑警發現屍體引發眾人圍觀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搜查瑠公圳》作為台灣首部結合時代氛圍與刑偵推理的電影,主創團隊打造延伸劇情,運用ARG(另類實鏡遊戲)廣邀全台民眾一起重返1960年代與朱軒洋、林鶴軒、吳岳擎和眼肉芽一起破案。報社記者小林先生(大鶴飾)聞訊也重金懸賞5位數高額獎金,等待各路好手加入辦案,活動於今日上線一路到電影上映前一天,場域分布在台北市各處,一起協助警總找到殺死阿美(李雪飾)的兇手。在今日的首映會記上,《搜查瑠公圳》演員們集體提頭相見訴冤情,就等睿智的你(妳)來找處真相。關鍵線索(ARG活動頁面:https://www.instagram.com/p/DJN6sNGB7X3/?igsh=bmt3ZXFuNGIxZjFr

朱軒洋出席試映會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電影《搜查瑠公圳》今(5/5)舉辦媒體試映會,伯樂影業總經理林敬修、出品人邱瓈寬、導演賴俊羽,領甫榮獲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朱栢康和主要演員朱軒洋、梁修身、姚淳耀、潘儀君、李雪、王振復等共同出席盛會。

李雪出席試映會兼主持映後座談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在電影中飾演「被分屍」苦主「阿美」一角的李雪今天特別以主持人身分主持映後座談,一開場就跟全場影迷說:「我是阿美,我復活啦!」還打趣地對著在劇中飾演她「情人」的朱栢康說:「我還活著,還沒『鼠』!」以《破地獄》一片剛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朱栢康今天首次看完片,特別暢談參與此片心情:「這個角色對我來講,看到劇本時,我覺得我自己撿到寶!是很有層次的一個角色!」在旁的李雪笑說:「撿到『寶』是在講我嗎?!」全場觀眾笑翻。

朱栢康出席試映會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提及得獎後首次來台參與《搜查瑠公圳》宣傳的心情,朱栢康表示:「 我到現在還沒有很清醒!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電影,可以感受到整個劇組滿滿的用心非常感動,來台灣第一部的電影就獻給《搜查瑠公圳》我感到非常值得!」說完後全場觀眾報以熱烈鼓掌!潘儀君則對著朱栢康表示:「很開心跟我的偶像站在一起(指朱栢康),希望下次不用在等七年!」

試映廳內大合照(左起)李雪、姚淳耀、潘儀君、梁修身、伯樂影業總經理林敬修、出品人代表邱瓈寬、導演賴俊羽、朱軒洋、朱栢康、王振復     照片提供:伯樂影業

台灣首部結合時代氛圍與刑偵推理的IP大作《搜查瑠公圳》,由朱軒洋、吳卓源、張世、梁修身、朱栢康、姚淳耀、潘儀君和李雪等重量級演員參與,伯樂影業與瑠公圳文創事業合資合製,文化內容策進院、寬魚國際、紀得娛樂、龍祥時代投資、阿榮影業聯合出品,是台灣首部結合時代氛圍與刑偵推理的IP大作。團隊歷時7年籌備,共同傾力打造,《搜查瑠公圳》李雪特效妝篇,將於5/5 於官方YouTube頻道上線,電影即將於5/22 全台正式上映,邀請觀眾一起回到1961,尋找真相!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 李雪試映會「訴冤情」

台北羽球公開賽5/6登場 周天成、王齊麟、宋碩芸領軍迎戰世界強敵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2025台北羽球公開賽」明(6日)於臺北小巨蛋熱血開打,臺灣地主隊由「男單一哥」周天成領軍,奧運金牌王齊麟搭檔邱相榤,「羽球新一姐」宋碩芸、去年在印尼大師賽奪冠的謝沛珊/洪恩慈、「臺灣最強混雙」楊博軒/胡綾芳等精銳盡出,迎戰來自包括大馬、印尼、印度、日本、韓國等羽球強權在內的20國、280名世界頂尖選手。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長游竹萍(上圖)表示,台北羽球公開賽為國內最具指標性國際賽之一,歡迎全國球迷見證精彩頂尖對決、為臺灣選手加油;而5月17日登場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有「全球最高齡羽球選手」104歲的林友茂登上國際舞台,跨世代接力揮拍,讓世界看見臺灣羽球運動蓬勃熱血實力。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與中華民國羽球協會共同主辦「2025台北羽球公開賽」,不僅為臺灣層級最高的國際羽球賽事,也是世界羽球聯盟(BWF)授權辦理的世界巡迴賽Super 300級賽事;中華民國羽球協會張國祚理事長、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林鴻道主席、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游竹萍局長等,今(5日)出席賽前記者會,為臺灣代表隊授旗,預祝國手們捍衛主場、摘金奪銀。

游竹萍表示,臺灣羽球好手接力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包括永遠的世界球后戴資穎、奧運羽球男雙連霸的王齊麟與李洋、男單一哥周天成、女單一姐宋碩芸等不斷締造佳績,再掀國內羽球熱潮,而這些長年四處征戰的國手們,每年都齊聚台北羽球公開賽,在滿場地主球迷的加油聲浪中,帶來熱血激昂的精彩表現;今年由曾於賽史四度封王的周天成捲土重來、「左手重砲」林俊易也要爭取連霸、宋碩芸則要接班小戴力拚后冠、王齊麟/邱相榤瞄準新組合後的賽史首冠、李哲輝/楊博軒勢在衛冕;不僅地主隊星光熠熠,包括新加坡駱建佑、日本奧原希望及宮崎友花等國際名將大軍壓陣,賽事精彩可期,歡迎全國球迷於5月6日至11日進場小巨蛋或透過轉播,與國手們共同捍衛主場、將金盃留在台灣。

游竹萍指出,台北羽球公開賽後,緊接著是今年國際體壇盛事「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5月17日在臺北大巨蛋揭開序幕,共有來自百餘國、超過2.5萬名運動愛好者及傳奇球星等參與盛會,在羽球賽場上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臺灣「老頑童」林友茂爺爺,過去他的身影活躍於各大羽球賽場上,作為本屆賽會年齡次高104歲的參賽者,堪稱是2025世壯運「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最佳代言人。而在跨世代的兩大賽接連登場,展現臺灣羽球運動全齡、全民發展的趨勢,體育局將持續提供更完善多元的場地,使所有運動愛好者能盡情揮灑。

最頂尖的臺北羽球公開賽,歡迎球迷們進場支持臺灣羽球運動,一起為臺灣選手吶喊加油、將金牌留在臺灣!更多賽事資訊請參考2025台北羽球公開賽官方網站(https://www.chinesetaipeiopen.com/)。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北羽球公開賽5/6登場 周天成、王齊麟、宋碩芸領軍迎戰世界強敵

臺北婦幼院區迎首例水中生產 三寶媽圓夢全家參與迎新生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每位新生命都是父母的寶貝,如何協助婦女面對懷孕、生產及產後與新生兒照顧,則是臺北市成立婦幼專責醫院的重要使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114年4月5日上午由助產師及產科醫師共同照護,以水中生產方式順利誕生一名男嬰,母子均安。

北市婦幼院區第一例家庭化水中生產寶寶慶滿月

在寶寶滿月的當天,適逢5月5日助產師節,同時是護師節暨母親節前夕,產婦蔡小姐全家在助產師林郁晴、產科醫師張伊及婦幼護理團隊的陪同下,與外界分享喜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也特別帶著鮮花與蛋糕送上祝福,為水中生產的婦幼寶寶歡慶滿月,這更是推動多元友善生產醫助護三師共照的最佳實證。

哥哥斷臍、姐姐見證 這場水中生產讓全家人一同迎接奇蹟時刻

婦幼院區第一位水中生產案例蔡小姐是三寶媽,前兩次生產均是由助產師協助生產,這一次選擇到婦幼院區以水中生產方式產下第三胎,對蔡小姐來說是一次圓夢之旅。婦幼院區指出,本次生產過程充分展現以家庭為中心的溫馨生產模式,個案全家在產前必須先「上課」,了解水中生產的注意事項,先生及5歲姐姐、4歲哥哥當天也在產房內全程參與,共同迎接新生命到來。

三寶媽水中生產,全家齊迎新生命到來

過程中由小哥哥親手為弟弟進行斷臍,象徵著家庭新成員的加入與傳承。生產後,助產師引導孩子們進行胎盤拓印畫作,以藝術方式紀錄這特別的時刻。

衛福部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助產師重返醫院是現代世界的新潮流,如英國凱特王妃在英國聖瑪莉醫院在助產師照顧下生產,其他國家如荷蘭、紐西蘭、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產婦是由助產師接生模式。

三師共照打造溫柔生產典範,北市婦幼院區水中生產成新趨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現正積極培育助產人員,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依循醫師與助產師的團隊合作照護模式,理念核心在於尊重孕產婦的需求、參與生產過程的決策,確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獲得支持與關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也特別帶著鮮花與蛋糕送上祝福

院方表示,讓孕產婦獲得完整孕產期知識,掌握整個懷孕及生產的過程,尊重個案自主性同時也讓家人及伴侶共同參與,另外,待產過程中,助產師提供專業評估、諮商、關懷,讓產婦感受到獲得支持,建立母嬰親善環境,降低生產風險,進而提升孕產婦滿意度及照護品質。

助產師節迎來水中寶寶滿月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北婦幼院區迎首例水中生產 三寶媽圓夢全家參與迎新生

鄧麗君逝世30週年 8日金寶山筠園舉辦懷念追思活動 6月發行從未曝光的遺作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鄧麗君巴黎系列     照片提供: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華語樂壇永恆巨星鄧麗君(Teresa Teng)逝世將屆30週年,唱片公司在倉庫中發現神秘未發表音源,破天荒即將於6月發行從未曝光的傳奇遺作〈ラブソングは夜霧がお好き〉(情歌最愛夜霧時),這首新歌由為她創作〈償還〉與〈我只在乎你〉的日本作曲家三木剛(Takashi Miki)與作詞家荒木豐久(Toyohisa Araki)聯手打造,消息一出瞬即空降各大平台熱搜榜首;而「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更提供跨世代歌迷票選的【鄧麗君歌迷最愛Top30】歌單,〈我只在乎你〉以跨越時空的告白力量榮登冠軍,〈月亮代表我的心〉緊隨其後,〈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時代金曲全數入列,連粵語〈漫步人生路〉、日文〈空港〉等跨語種代表作亦躋身前30強,完整呈現一代天后征服亞洲樂壇的藝術高度。

鄧麗君巴黎系列     照片提供: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為紀念影響數十億聽眾的國際天后,基金會將於2025年5月8日上午10點在新北市金寶山「筠園」舉辦「鄧麗君逝世30週年懷念音樂會」。今年由來自南投奧萬大森林深處的樂團「親愛愛樂」演出,王子建老師和陳珮文老師將音樂帶進偏鄉孩童的生命中,以混齡教學的方式成立樂團,藉由音樂撫慰內心的同時,也給予孩子們一個新的選擇,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被看見、被聽見的機會,如此正能量的循環與鄧小姐療癒人心的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本次活動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鄧麗君三哥)和鄧麗君小姐的大哥鄧長安先生、以及專程從日本飛來的鄧麗君小姐的日本經紀人舟木稔先生,將一同出席,與全球歌迷一起緬懷這位永遠的樂壇天后。除了現場的音樂演出,也可於現場看見由歌迷們的愛心獻花所呈現的佈置。在疫情下誕生的網路獻花,為了幫助世界各地無法親自前來筠園向鄧小姐致意的歌迷朋友們,基金會特地開發出『愛像一朵花』的網路獻花服務,讓歌迷們能將他們對鄧小姐的心意化作思念之花穿越山海圍繞在鄧小姐周圍,如同歌迷們簇擁著一般綻放在筠園的春光裡。

鄧麗君巴黎系列 照片提供: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鄧麗君不僅是華人世界的集體記憶,她的歌曲至今仍被不斷引用和翻唱。NETFLIX金鐘大劇《華燈初上》中,透過林心如娓娓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貫穿時代情懷;而在好萊塢漫威電影《尚氣》中,更讓梁朝偉(Tony Leung)與鄧麗君跨時空對唱〈但願人長久〉,不但是致敬、更代表鄧麗君是至今不歇的流行元素icon。此外,韓國天王G-Dragon(權志龍)不僅在演唱會驚喜播放〈月亮代表我的心〉回應粉絲告白,新曲〈Drama〉MV更取樣該曲旋律、置入中文歌詞向經典致敬,影片一上架即衝上YouTube全球趨勢榜亞軍,間接引爆新一波的「鄧麗君風潮」,成功讓Z世代見證「鄧麗君文化」的永恆魅力。

鄧麗君與你共度今生系列     照片提供: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除了不可思議的新歌〈情歌最愛夜霧時〉即將問世,全球各地的樂迷亦自發性發動各種鄧麗君音樂活動,用自己的方式來紀念心目中最愛的鄧小姐。「對許多海外遊子而言,鄧麗君的歌聲是故鄉的延伸。」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表示,自1995年來,每年5月8日「筠園」總會自然匯聚來自各地的歌迷,有大陸、香港、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歐洲等來自不同地方,大家一起相約在筠園,聊鄧麗君的歌、聊各自對她的思念,多年來變成一種默契,大家也像家人一樣,固定在這個時候見面,好似一種歌迷回娘家的溫馨感覺。而追思會也不僅僅是追思,更是再一次對經典的重新喚起,讓更多年輕人能感受鄧麗君的溫柔與影響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鄧麗君逝世30週年 8日金寶山筠園舉辦懷念追思活動 6月發行從未曝光的遺作

黑白林逸欣雙琴演繹分身疑雲 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合奏」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林逸欣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合奏」    照片提供:鑫羽工作室

「音樂精靈」林逸欣(Shara)5日釋出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合奏」影片,再掀雙胞胎姐妹疑雲,大大受到網友青睞,她不僅分身在影片彈奏鋼琴和小提琴,演奏韋瓦第名曲《夏》(https://youtu.be/iDpxcZ7oJt4?si=D66vTALJWhHQ8zoF) ,挑戰高難度彈奏速度同步,還要「校長兼撞鐘」,做好戲劇表情管理和影片拍攝,以及事後的合成和對剪,真的是「十八般武藝」,令人欽佩!雖影片超自然到又讓很多路過網友真以為是雙胞胎演奏,但她小懊惱說:「不該用自動曝光,造成合成時光源有誤差。」事後花了n倍時間一格一格調光,相當「搞缸」,不過看到反應超級熱烈,也讓她答謝大家支持,也開心宣佈在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成功加演後,將於本月推出睽違1年多的最新單曲〈Evelyn〉,並將於5/14起一連三天Pop Radio電台盛大首播,敬請樂迷期待!

林逸欣拉小提琴      照片提供:鑫羽工作室

林逸欣在所主演電影《夏天協奏曲》裡一人飾演雙胞胎姐妹花,演技精湛,當時連劇中演父親的男演員,都以為真的是親雙胞胎姐妹出演,因而傳為趣談。而俏皮的林逸欣先前無心插柳推出「四手聯彈」影片,用合成方式營造「雙欣對彈」的畫面,又「不小心」騙到很多網友,不僅呼籲雙胞胎「妹妹」出道,還大讚「林家姐妹花」是台灣顏值最高、才華最夯的音樂精靈,近百萬點閱讓林逸欣也「大吃一驚」,紛紛感謝各界熱愛。她因近期看到華裔小提琴家陳銳(Ray Chen)受邀「亂入」老外鋼琴演奏家影片合奏 (https://youtube.com/shorts/xttxRHeflJY?si=nBaENfUhyAfeNXYG), 因而也想嘗試看看,但無奈笑說:「找不到人一起演奏的時候,就跟自己合奏吧~~」,

林逸欣彈鋼琴     照片提供:鑫羽工作室

於是林逸欣「女子一人樂坊」再度開張,影片中黑色林逸欣拉小提琴、白色林逸欣則彈鋼琴,氣勢滂薄演奏韋瓦第名曲《四季》中的《夏》,師大音樂系科班出身的林逸欣,表示在學時拉過此曲,但這次為了完成雙樂器出演,硬是苦練了鋼琴部分,而且還將譜整個都背起來了,在節拍器的帶領下,力求雙聲同步,此外,她也不忘拍攝對視、凝眸等畫面,營造互動感,在演奏結束後,兩人起身互看,再一同並肩走出鏡頭,更是無縫接軌,非常自然,讓海內外粉絲都紛紛看呆,獲得如潮水般讚美不說,還有人許願希望看到「三胞胎」室內樂團,再來個3D列印,想把林家姐妹花做立體收藏,讓網友都笑翻!

林逸欣宣傳照      照片提供:鑫羽工作室

林逸欣前年推出創作專輯《墜》奪冠,又接演叫好叫座的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順勢舉辦林逸欣《Keep Playing!》演唱會,演藝事業更上層樓,順風順水,婚後的她相當孝順,常常回到台南陪伴家人,策劃出遊不說,還陪兩老打麻將、打撞球,她日前也迎來「麻將人生最巔峰」,在牌桌上「混一色大四喜莊家自摸」(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IvJgD0REix/?igsh=MXQ3ZG4yemw2eWY0ag==) 頓時讓全家人驚呆看傻眼,連牌技40多年的林爸爸都讚嘆說,自己從來沒有過!而林逸欣也不可思議大叫:「不敢相信!是傳說中的大四喜!」由於運氣實在太好,隔天她連忙和媽媽去附近天公廟拜拜,祈求事事平安。

哥哥(左起)爸爸、林逸欣、媽媽     照片提供:鑫羽工作室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黑白林逸欣雙琴演繹分身疑雲 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合奏」

北市晚間實施水災無預警演習 蔣萬安:隨時做好防災準備

墨新聞|楊秉鈞

因應汛期將屆,今(5)日晚間臺北市政府實施水災災害無預警演習,假設情境為臺灣北部地區豪雨特報,臺北市受滯留鋒面影響,對流雲系發展旺盛,評估後續降雨將持續擴大,經研判後成立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以提早因應大豪雨可能帶來之淹水災情。

蔣萬安主持水災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報

演習採無預警方式辦理,臺北市長蔣萬安晚間7時下達演練開始後,由消防局以緊急通報系統,通報各防救災單位於1個小時內進駐災害應變中心,進駐完成後召開水災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報。

蔣萬安視察抽水機具部署

蔣萬安於會報中也跟各區災害應變中心進行視訊連線,抽測各區整備情形,然後隨機抽測水災較易致災之地點及重要防洪設施,隨即前往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265巷視察抽水機具部署,以及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228號下水道清淤作業。

蔣萬安視察防水閘門設置情形

由於臺北市政府113年度實施防水閘門補助專案,創全國首例,領先六都,動支災害準備金8,400萬元,採全年度全額補助方式,113年受理申請案件數共計1,033件已超過自104年試辦以來之總數,核撥金額合計新臺幣5,300萬9,144元,受惠戶數計1萬3,941戶,114年將持續辦理防水閘門補助專案本市,此次演習蔣萬安也特別到信義區吳興街600巷周邊視察防水閘門設置情形。

蔣萬安聽取簡報

臺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表示,這次演習為落實「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TDEEP」精神,針對實地視察項目(有關人員暨機具動員測試部分),加強評估紀錄機制,由災害防救辦公室設置觀察員,觀察權責機關人員機具動員時效及相關作業流程相互勾稽情形,並於演習後製作事件報告。

蔣萬安對於市府各防災單位的演習成果表示肯定,也提醒大家務必居安思危,隨時做好防災準備,保障市民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市晚間實施水災無預警演習 蔣萬安:隨時做好防災準備

美國的策略是引發全球戰爭嗎?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墨新聞|編輯中心

這已經明明顯顯是美國的陽謀!美國希望能不斷挑起中國的周邊國家的戰爭,因而讓中國在不由自主下陷入戰火,從而藉此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只要世界大戰能如願開啓,輕則讓中國周邊的資金逃離返美,重則美國積欠世界各國的美債即可藉此趁機一筆勾銷!

最近,在美國副總統萬斯巧合的到訪了印度,而且就非常凑巧的在這時就發生了恐怖份子在印、巴邊界的恐怖襲擊事件。事情經印度總理莫迪本人推定“這是一場美國的代理人戰爭”,印度絕不能被勾引涉入。

眾所認為,萬斯此時特地、專程趕來印度引發印巴大戰,主要也是因為印度、巴基斯坦兩國正好位於中國的邊界。這正好是在美國正糾結於俄烏戰爭與以哈戰爭的時候,也因美國已被高昂的美債搞得筋無路可走的同時。當然,美國更想擴大戰爭規模,並將戰火蔓延至中國,甚而引發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與巴基斯坦向來是“兄弟國”,如果巴基斯坦與印度發生戰爭時,中國已經向印度提出警告,要求其小心行事,並立即以運20運輸機運載了大量的軍事物資抵達巴基斯坦。

印度總理莫迪(照片來源:新華社)

上述表現,已經顯示出中國對巴基斯坦的關心,以及在必要時中國會出手幫忙巴基斯坦的傾向。莫迪也感受到中國於背後的虎視眈眈。他不由對印度官員感慨說“這是替美國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但是中國一定會幫巴基斯坦的”,意味“這場仗沒必要,而且很難贏”。問題是,美國與以色列不但拱火,而且還承諾印度將提供軍費與軍事物資,充份表達了支持印巴戰爭開打、打好的意思。

很顯然,因為“這是為美國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而印度又渴求美國的幫忙“成為聯合國第六常”。所以,估計這場戰爭會如美國所願的打,但可能會是僅僅雙方的小打小鬧。印度會很有節制控制戰爭不會擴大發展。

事實上,美國早已在中國周邊不停的點火。最早,從慫恿日本組成軍隊,意欲奪取俄羅斯的北方四島開始。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沒慣着日本,他警覺的向日本發出警告,若日本敢動用軍隊,他將依照當初聯合國成立時的協議,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一舉毀掉日本。所以,日本退縮了。

韓國前任總統尹錫悅出庭。(照片來源:新華社)

再就是,韓國前任總統尹錫悅不斷挑釁朝鮮,並出人意外的對韓國宣佈“戒嚴令”,並準備拘捕李在明等多位反對派人士。幸好,李在明在半夜翻越國會大樓的圍牆,主持中央民意大會,即時解除了尹錫悅意圖“謀反”的戒嚴令。現在,韓國已經進行總統改選作業中,而美國人則若無其事,仍試圖與即將選出的新任韓國總統交好。而一場朝鮮半島的軍事危機,也在朝鮮的戒備與忍耐之下,已經變得雲淡風輕了!

小馬可士(左)、杜特蒂(右)。(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再來,就是大批“已逝父親”馬可士流亡美國時候留下的贓款,猶質押在美國政府手上,小馬可士不得不一切親美,並依照美國指示一再挑釁中國,並成為東協十國中唯一與中國對着幹的國家。此態度與前任總統杜特蒂及其搭檔競選的副總統薩拉(杜特蒂的女兒)完全不同,因而引發菲律賓內戰危機。而小馬可士也因民調聲望極低,而意圖運黃金至香港,再兌換成白銀從香港轉運至其他國家。不過,因小馬可士偷運黃金高達兩百噸,遭香港政府警覺並加以扣押,顯現小馬可士在事跡敗露下,已經產生的“想逃” 心態!

美國在中國周邊點火,自然也不會忘了臺灣。臺灣領導人賴清德已經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提出17項因應中國統戰滲透措施。並積極透過“延長義務役役期”“編定在學生名冊”““納大樓管理員、駐衛警、職業駕駛為戰爭發生時的保安隊員‘’等等的備戰措施,準備好隨時跟中國打仗。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美國的蓄意挑動中國的周遭,已經是早有時日,且用意非常歹毒。就是希望以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來引爆一場“代理人戰爭”。當然,身為代理人引發戰爭後,是死是活將不干美國的事,一切只要對美國有利就好了。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經講過一句話‘’成為美國的敵人或許很危險,但做為美國的朋友卻是致命的‘’。臺灣人,你該醒醒了,你還要出錢、出力、甚至可能付出身家、親人和自己的性命,即使是這樣,你還要傻乎乎的被美國人利用嗎?(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美國的策略是引發全球戰爭嗎?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沒有美國,我們依然擁有這個世界」 企業用碳足跡跟聯合國連結安定軍心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美國關稅及美元急劇貶值,市場緊張,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副總王智媛說,「不要浪費一場美好的危機」,現在國際就是在一個衝突點上,「沒有美國、我們依然擁有世界」,她說避開美國就能安定軍心,做好國際趨勢碳盤查本業,結合資策會,用碳足跡跟聯合國連結、國際接軌,把這些碳足跡資料公佈到聯合國上面去。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挑戰,加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以致美元急劇貶值及關稅政策變化,台灣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利潤,也迫使企業重新考慮其國際貿易策略。長期投入碳盤查事業的王智媛以豐富經驗建議,拋開美國,還能擁有全世界,是現在的一個轉機。

AI x ESG永續高峰會5月12日將在台中永豐棧酒店舉行

她說,很欣賞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話,「不要浪費一場美好的危機」,她說,颱風來之前的大晴天,就要告訴大家,努力講颱風來了要怎麼準備,而不是一直說很可怕,美國總統川普就是一個颱風,美元這樣的情況,就是要趕快切換,因為還有歐洲、澳洲或非洲呀,應該好好拓展歐洲的關係,歐洲跟美國也翻臉。

她指出,歐洲一直在做碳盤查,然後英國、澳洲、紐西蘭,全部加入了CBAM的行列了,就是要碳盤查,台灣企業就是要轉型,很多人都說川普說不做碳盤查,他並沒有,他是講「清潔競爭法案」CCA法案,各州自己做,很多人以為「川普不做,那我們就可以省碳盤查」,未來要面對兩個問題,就是美元貶值跟關稅,關稅是逃不掉。很多廠商業者現在看能否將美元轉成歐元,而企業認知,未來美元可能會更不理想。

因應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美元急劇貶值,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市場出現緊張情勢,王智媛說,有機會用碳足跡走出去,為什麼大家不走,就用碳足跡走出去。現在產業走歐洲的話,就一定要做碳盤查,資策會提供透明碳足跡已經跟英國、日本、新加坡合作, 8月份台灣方人員也會到歐洲那邊去跟歐盟談,王智媛強調,把這些碳足跡資料公佈到聯合國上面去,就是用碳足跡跟國際接軌。

面對眾多的壓力挑戰,由台旺國際開發有限公司、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與資策會PACT永續供應鏈聯盟等多方合作的「AI x ESG永續高峰會」, 5月12日將在台中永豐棧酒店舉行,邀請國內企業專家人員與會,除了為企業碳管理與數位轉型指引方向,也會聚焦在關稅及美元急貶議題,並試圖提供相關因應對策。

有關高峰會,台旺國際開發有限公司(獨家報導永續發展中心)總經理陳紀豪指出,高峰會主軸與亮點,首先AI技術與永續發展的交匯,利用AI科技優化碳盤查、碳足跡追蹤與供應鏈減碳策略,並展示智能化數據分析與自動化減碳建議生成的具體案例;資策會的「數位減碳雲」作為國內首座結合PACT與UNTP標準的碳資料交換平台,展示如何助力企業因應國際規範並提升競爭力。與會講者深入剖析如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與GHG(溫室氣體)盤查範疇規範對企業未來的影響,為ESG合規與綠色轉型提供實務建議。

獨家報導新聞媒體集團董事長張淯強調共創綠色經濟未來,她說,高峰會提供了一系列實務課程與技術展示,其中包括:資策會的PACT數位工具,展示AI如何自動化碳數據管理。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分享的碳盤查創新應用案例。富士略企業智庫對永續框架和AI強化學習整合的詳細解讀。專家指出,高峰會的核心價值在於透過系統性的合作與數位化的工具加速碳管理落地,進而提升企業ESG表現,並創造長遠的綠色經濟效益。

活動高峰會的願景:「三零世界計畫」(零貧窮、零失業、零碳排),在PACT永續供應鏈聯盟的支持下,企業將更有效率地邁向低碳未來。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數位減碳基礎設施與國際標準接軌,為參與企業注入新動能。

大家相約5月12日台中永豐棧見, AI+ESG永續高峰會:https://forms.gle/nYNZ6DdVo1pzivWT8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沒有美國,我們依然擁有這個世界」 企業用碳足跡跟聯合國連結安定軍心

淡江大學創校75週年Logo及Slogan出爐 慶祝活動正式開跑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淡江大學建校75週年校慶Logo及Slogan正式出爐,將提供各單位使用於校慶相關活動或文宣品,同時象徵校慶活動正式開跑。秘書處另在網頁上公告「75週年校慶Logo & Slogan徵選」活動得獎名單,並另以電子郵件函知得獎者。(網址:http://www.ac.tku.edu.tw/news/news.php?Sn=1173 )
校慶Logo圖案以第一名作品「雲端智慧•AI紐帶」為藍本進行調整,一條內含數位符碼的彩帶,象徵本校打造雲端智慧校園,並將「SDGs永續發展目標」圓型圖置入75中,整體呈現「雲端智慧、永續未來」韌性大學城的概念;數位化彩帶搭配本校「AI+SDGs=∞」與「ESG+AI=∞」校務發展願景,則如同生生不息的波浪,就像本校順應世界發展潮流、不斷創新突破,推動數位及淨零轉型,與左上方的Slogan「智領未來∞永續淡江」呼應,朝永續校園的目標邁進。
Logo組第二名作品「Team TK」,將「Tamkang University」簡約成TK,以Team TK作為主要的品牌核心概念,目標創造具有凝聚年輕活力,並傳達智慧與永續結合的創新校園品牌;品牌視覺採用SDGs17項目標所構成的環形結構,將幾何環形模組化,重新排列組合成主視覺「TK」,透過不同組合排列延伸出不同視覺,象徵無限的永續。

Logo徵選前三名及佳作作品。(圖/秘書處提供)

第三名作品「七五淡江•無限未來」以「75 週年」數字作為核心視覺,搭配淡江大學校徽的色彩與建築,展現校慶識別性與校園意象。設計理念從「AI+SDGs=∞」出發,運用SDGs代表的17種顏色,環繞構成∞符號,象徵淡江「永續發展」的不懈追求,以及SDGs精神與校園理念的緊密融合。而由75延伸出的科技感線條,象徵將創校以來的能量,透過AI科技持續驅動邁向未來。
Slogan的前3名作品分別為「跨越75、智領未來、永續前行」、「淡江75、創新永續、智領未來」、「智永雙全、創新75」,佳作作品「智慧領航 永續淡江」、「淡大75無限榮耀•AI智慧由我閃耀」、「淡江75挺智慧,永續AI超速配」。AI Logo組的前三名作品「永耀75」、「無限創新繪製未來」、「AI+SDGs=Infinity」,佳作作品「淡江75•展翼未來」、「無限75」、「淡江75•智永未來」。
秘書長馬雨沛說明,本次徵選活動,Logo、Slogan與AI Logo三個組分別有65、144及114件作品報名,邀請校內外設計與語言相關專業師資組成評選小組,依據創意性、主題連結度、視覺美感/語言感染力、延伸應用性等多項指標進行匿名評選,決定各組前三名及佳作,並依規定完成評分記錄後公告;她表示300餘件作品呈現均有完整說明,顯示參賽者對本校校務發展願景的深入了解;評審們在審查會議中,透過設計感、招生特色、淡江的傳承與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等面向,進行充分交流並達成共識完成評選,最終Logo及Slogan依照本校特色進行調整後定稿,將應用在研討會相關資料文件、刊物出版、T恤、信封、馬克杯等紀念小物的設計,一起留下75週年校慶的精彩回憶。

AI Logo徵選前三名及佳作作品。(圖/秘書處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淡江大學創校75週年Logo及Slogan出爐 慶祝活動正式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