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64

海廢實驗基地落地生根 新北野柳淨港挖到寶

*守護漁港潔淨海洋,需要你我努力,新北野柳淨港活動由市府與萬里區漁會、致理科技大學及台灣大學師生共同合作。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2

020年「新北海洋月-五區五淨港」第一場淨港活動於日前5月23日野柳漁港開跑,本次淨港活動特別與萬里區漁會、致理科技大學及台灣大學師生共同合作,號召約30名熱心的漁民朋友及學生,用實際行動展現愛地球的決心,整個下午就清理出210公斤的海洋垃圾,成效相當驚人。

*新北市轄內共有28處漁港,常見的垃圾除了海漂垃圾為大宗外,也可見廢棄漁網具、船體及漁船廢油等從事漁業作業的衍生垃圾,更有缺少公德心的釣客、遊客或附近住戶,隨手丟棄塑膠瓶罐、玻璃瓶罐、菸蒂、釣線、魚鉤及大包家戶垃圾等一般廢棄物,為純樸漁港蒙上髒亂的負面印象。

新北市轄內共有28處漁港,常見的垃圾除了海漂垃圾為大宗外,也可見廢棄漁網具、船體及漁船廢油等從事漁業作業的衍生垃圾,更有缺少公德心的釣客、遊客或附近住戶,隨手丟棄塑膠瓶罐、玻璃瓶罐、菸蒂、釣線、魚鉤及大包家戶垃圾等一般廢棄物,為純樸漁港蒙上髒亂的負面印象。新北市府及新北市各區漁會,為了維護漁港環境衛生,持續辦理漁港清潔維護計畫,2019年已清除1,084公噸漁港垃圾,並在漁港設置廢油回收桶,以減少油汙汙染海洋。另為了遏阻民眾在漁港亂丟垃圾的行為,也定期辦理漁港環境巡查、漁港釣客稽查等工作,並在港區裝設移動式攝影機,加強取締違規行為。此外,更推動民眾自主守護漁港精神,發起民眾淨港活動,日前5月23日野柳漁港辦理的「五區五淨港」活動,總共動員約30名熱心的漁民朋友及學校師生,清除近210公斤的海洋垃圾,幫漁港環境大掃除,恢復漁港美麗的形象。

*日前5月23日,整個下午於野柳漁港就清理出210公斤的海洋垃圾,成效相當驚人。

新北市府為推廣海洋教育,積極跨域合作,本次淨灘活動融入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辦理「女王的呼召-野柳國際旅遊實驗基地計畫」,於野柳進行撿拾海廢工作坊活動,藉由學生與居民共同創作,將海洋廢棄物創作成具有價值的文創商品或者是具在地特色的裝置藝術,共同為翻轉海洋廢棄物價值找尋新契機。參加本次淨港活動的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宏杰老師表示:「雖然這次淨港的地方要爬過消波塊才能抵達,而且活動當天天空不作美,但同學們心情卻非常雀躍,期待著能夠挖到什麼寶,進而透過實作將海洋廢棄物變成一件件充滿美感的藝術創作,未來將陸續於野柳實驗基地與大家見面」!

新北市每年都耗費許多資源清理漁港垃圾,也積極地推廣海洋教育及取締亂丟垃圾的行為,但是海洋的清潔不能只靠少數人的努力,更需要全民共同維護,希望大家到海邊遊玩時,也能發揮公德心,將垃圾和回憶一起帶走,切勿貪一時方便而破壞美麗的海洋。

UAV科技執法持續守護新北 拆除史上最大鐵皮違建

*新北林口太平嶺面積高達8 千平方公尺的大型鐵皮違建,拆除隊一夕剷平,不容違法業者挑釁公權力。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政府5月初接獲舉報林口太平嶺有一處正在施工的大型鐵皮屋違建,高達8,000平方公尺的違建鐵皮屋,是近年來拆除面積最大的,為貫徹侯市長加強保護全市農業區及山坡地的政策,拆除大隊於5月底冒雨派員一天內全數拆除完畢。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5月起梅雨季節來臨,新北市各地豪大雨不斷,不肖業者趁著大雨期間在林口太平嶺試圖興建超大型鐵皮屋出租牟利,拆除大隊接獲舉報後,比對發現違建面積高達8000平方公尺,於是立即發文認定違建並勒令停工限期改善,想不到違規民眾竟然不予理會繼續趕工搶建,公然藐視市府公權力,因此拆除大隊於5月底日派員執行,當日現場雖然下著豪大雨,拆除大隊同仁仍不畏風雨以機具將鐵皮屋違建全部拆除,從接獲舉報到完成拆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本次拆除也創造了近10年來單次個案最高拆除面積的紀錄。

*新北拆除隊查獲林口太平嶺面積高達8千平方公尺的大型違建,是近10年來最大的鐵皮違建。

新北拆除隊大隊長李冠德表示,新北市從去年4月起使用UAV作為巡查違建工具,鎖定了林口、八里、五股、樹林等違建熱區,迄今查獲並拆除大鐵違建面積已達5萬9千平方公尺,UAV科技執法居功厥偉。但2020年3月31日施行的遙控無人機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執行機關業務的UAV操作人需持有專業操作證,而拆除大隊早有先見之明,在2020年初就派同仁接受訓練並於辦法施行後考取操作證,同時也為市府第一個通過民航局能力審查及活動申請之機關,今後會將UAV技術擴大應用於五股垃圾山的空拍監控,除了守護農業區及山坡地,更實現侯友宜市長翻轉新北門面及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

2020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開跑 自即日起至7/31日止

台北市勞動局今(10)日公布「2020勞動影像嘉年華」活動第1波宣傳短片,並宣布第14屆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正式開跑。

文:盧鈺苓|圖:編輯部、鄭人碩臉書

北市勞動局今(10)日公布「2020勞動影像嘉年華」活動首波宣傳短片,並宣布第14屆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正式開跑,且邀請到演員鄭人碩擔任今年形象大使,首獎35萬元是歷年最高。

勞動局表示,自2007年開辦勞動金像獎影徵選競賽,已連續舉辦14年是全國唯一鎖定勞動議題,歷年表揚的優質勞動影片超過200部,今年總獎金提高到新台幣75萬元,且首獎35萬元獎金創歷年最高,而徵件項目為30分鐘以上的長片組,以及10分鐘以上、未達30分鐘的短片組,凡在2017年7月後拍攝完成,以勞動為核心議題的影片均可報名。

2020勞動金像獎由鄭人碩擔任形象大使。

而這次活動邀請到實力派演員鄭人碩擔任形象大使,連續兩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兩度入圍金馬獎,並且從幕後工作人員做起,長期耕耘演藝專業領域,作品超過50部以上,不只演技精湛,敬業精神備受業界肯定,也獲得多項國內外影展獎項,敬業樂業職人精神,獲選今年台北市及全國模範勞工,堪稱勞動影像代言人。

勞動局長陳信瑜指出,今年勞動金像獎獲獎影片,將首度結合勞工影展,於10月8日至22日期間在光點華山電影院,以及南港喜樂時代影城等地放映,在疫情逆境中,這次影展場次規模、片單數量均超過以往,由資深電影人姚經玉擔任策展人,精心挑選40部以上,貼近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國內外優質勞動影片,邀請影片導演、主創人員親自與觀眾交流分享觀點,希望藉由影像的力量推動勞動教育,讓社會大眾藉著欣賞優秀影像作品的文化饗宴,認識台灣勞動環境,並關心自身的勞動權益。

勞動局強調,2020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徵件期限至7月31日止,簡章、報名資訊可至勞動局網站或活動官網(http://laboraward.bola.taipei/)查詢下載;勞工影展精彩片單於8月下旬搶先公開,相關訊息可洽詢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02-2788-8782),或可撥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分機3357轉北市勞動局勞教文化科洽詢。

侯友宜視察工程進度 瑞芳圖書館7月竣工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瑞芳圖書館工程,並指示新工處如期如質完工。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立圖書館瑞芳分館新建工程即將在7月竣工,目前主結構體已完成,正在施作室內裝修及景觀工程,並由圖書館辦理館內書櫃、家具設置及舊館搬遷作業,預計9月中旬正式啟用。新北市長侯友宜於9日(二)特別前往視察工程進度,要求團隊如期如質完成,讓瑞芳居民有安全舒適且全齡通用的現代化圖書館。

已有近46年歷史的瑞芳區圖書館,但因長年漏水及耐震能力不足,無法提供在地居民舒適的閱讀空間,為了顧及民眾安全,新北市2019年與地方開會取得共識後,決定將圖書館新館共構多用途晴雨廣場,遷至距離舊館不到100米的區民廣場進行重新改建。

*新北市即將於今年7月完工的瑞芳圖書館完工示意圖。

新北新工處表示,新的瑞芳圖書館為地上4層、屋突1層建築物,面積由舊館652平方公尺增加至1,013平方公尺,且閱覽室席位數將從89席增至200席,館藏冊數由原有6萬餘冊增加至12萬冊,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而1樓則設計為為挑高6米5的晴雨廣場,保留原有區民廣場的機能及通透性,提供兼具遮陽避雨的開放空間。此外,外牆採大面積帷幕窗並以金黃色點綴,營造礦業歷史風華,將成為瑞芳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築物。

為了讓民眾仍可使用原區民廣場上既有的兒童遊具、溜滑梯及體健設施等,在瑞芳圖書館開工前,區公所已協助將設施遷移至瑞芳郵局後方空地上提供鄉親使用。而新工處也於2019年10月優先開放部分廣場空間,讓地方鄉親能提早共享休閒綠地空間。

新工處表示,圖書館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及景觀工程,由圖書館辦理館內書櫃、家具設置及舊館搬遷作業後,預計將在9月中啟用。至於圖書館原址部分,未來將拆除舊館闢建一座以書本為主題的特色公園,除了增設書本意象之遊具外,還將納入閱讀休息區,創造全齡使用者皆能共享同樂的休憩、閱讀空間。

新北工務局強調,原區民廣場上的公車候車亭是往九份金瓜石重要觀光樞紐,新工處在施作本工程時,特別與交通局合作改善候車亭及周邊人行動線擴大候車亭,貼心提供乘客雨天候車遮蔽空間,也避免行人與公車爭道危險現象。

交通部長林佳龍視察臺中大車站 肯定臺鐵打造交通Hub及成長核心

文:陳若雪|圖:編輯部

通部長林佳龍今(10)日由臺鐵局副局長馮輝昇及鐵道局局長胡湘麟等人陪同,視察臺中大車站整體發展規劃及鐵道文化園區建設進度,肯定臺鐵打造臺中大車站成為中部的「交通Hub及成長核心」。林佳龍部長表示,臺中大車站計畫是他擔任市長主要推動的政策,希望透過珍珠串鍊計畫將臺中車站打造為中部鐵道觀光中心,期帶動周邊整體發展,成為中部交通門戶。

在臺中火車站鐵路高架化通車後,旅運功能已全數移至臺中車站新站東側,加上高架沿線增設捷運化車站之效益,每日旅客進出量從2萬人成長至6萬人,結合舊有鐵路路廊空間串聯為「綠空鐵道軸線計畫」,不僅前後場站地區得以相通,更提供市民、旅客及遊客一個充滿歷史懷舊、濃郁人文色彩,百年車站風華再現的休閒場所。

臺中站周邊臺鐵局共經管面積約6.6公頃的土地,臺鐵局結合3代同堂車站新舊融合發展的理念,將車站周邊低度利用土地整體規劃,並變更為車站專用區,以「共站分流」概念,整合周邊交通運輸,鏈結中區舊城再生、綠空廊道,並串連帝國糖廠、臺鐵聯合辦公大樓、國光客運都更、臺中鐵道文化園區,讓臺中車站從交通中心轉變為商業中心、生活中心及經濟中心。

配合臺中市政府周邊發展計畫推動的「鐵道文化園區開發計畫」,是臺鐵局近期具指標意義的促參案之一,佔地2.97公頃的鐵道園區計畫,於107年底由德昌營造得標並成立經典國際公司負責規劃經營,預計投資31億元結合古蹟、文創及消費,不僅保留歷史鐵道文化,更透過3T開發(OT、ROT、BOT)縫合車站周邊都市紋理,活絡當地商業氛圍,讓四通八達的臺中車站在土地、商業、交通的串聯下成為一個中部的轉運中心,並間接促進臺中發展成為商業及生活中心,其中屬於OT模式的新站商場,預計9月底將部分試營運,並於年底全面開放,服務臺中車站每日超過10萬人次的往來旅客。

除了臺中車站周邊的發展規劃,交通部與臺鐵局更進一步推動大臺中鐵路沿線地區發展及鐵路立體、高架化下層空間,北起豐原車站南至大慶車站,串聯高架橋下空間作為多目標停車場、商場使用,藉由鐵路軌道路網串聯中部各大都會車站,發揮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場站串聯概念,達到軌道經濟最大的發展效益。

串聯中彰投苗的大臺中山手線首部曲「成追線」雙軌化已於今年1月3日通車,將促進台中都市縫合、活化,打通臺中發展的任督二脈,串聯山線、海線地區軌道路網,帶動山、海、屯、都以及中部地區中、彰、投、苗地區均衡發展,並配合策略產業引進及招商投資,讓中部成為驅動國土再發展的重要引擎。

憾動5條美學廊帶 擘劃新北2030文化願景

*新北市府中美學基地形象影片畫面。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今年年底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屆十年,新北市文化局長龔雅雯於10日市政會議報告,新北市2030文化願景藍圖,將以「新美學」為推動核心,「區區有特色、處處有美學、人人能參與」為施政目標,至2030年期將建構5條美學廊帶,打造各地區文化品牌特色節慶活動,預計10年內累計藝文參與人次達3億5,000萬人次。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升格十年,在硬體建設及閒置空間活化上已有初步的成果,例如24小時的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考古公園、海關碼頭活化;亦建立許多獨特活動品牌,例如新北市兒藝節、特色地方節慶等;在文史保存活化、博物館新體驗、圖書館便利閱讀服務等也有豐碩的成績。但面對下一個十年,市府應該要提前開始思考如何為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侯友宜表示,在文化方面,新北市要全力推動「新美學」,以板橋府中地區為美學示範區域,建立團隊合作及公私協力的操作模式,在未來十年逐步推展至其他區域,期以翻轉新北市的城市景觀,建立屬於新北市自己特色的文化風貌,打造市民有光榮感及城市美感的幸福城市。

*新北市文化局局長龔雅雯於市政會議上簡報「2030新北文化願景工程」。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龔雅雯表示,透過區域串連、美學準則及團隊合作,依新北市境內文化特色,未來十年文化局規劃建構5條美學廊帶,包括「都會探索-府中美學」、「藍天海岸-古蹟文化」、「綠色山林-茶山文化」、「紅色陶寶-三鶯文化」及「黃金山城-礦業文化」,將以藝文館舍為據點,帶動景觀改變,促進區域發展。在操作面上,將以環境減法、設計加法、文化乘法為美學準則,移除多餘雜亂物件,打造舒適和諧環境、融入設計手法,美化市容、發掘在地文化,導入特色藝文活動。藉由建立市民的文化自信、促進民眾對文化事務的參與及美學感知,期望在2030年時能為新北市建構出當代新美學風貌,與市民共創在地文化品牌,提昇城市創造力與競爭力。

新北市美學廊帶,重點將以板橋府中為示範區域,目前市府跨局處共同推動的板橋府中各項環境景觀改善工程及軟體活動都正規劃執行中。繼上週五黃石中繼市場啟用後,市場處特別於市府一樓大廳規劃「黃石老情懷展現新風貌」展,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20日(六)止;6月20日(六)、6月24日(三)則有文化局辦理的美學觀察隊及走讀活動。

此外,文化局也聯合21個板橋府中地區老店、小吃和府中15及林家花園,推出12款溫馨「府中印巷」海報及影片,以「分享」、「互助」的心攜手共度疫情,一起走入新型態生活,也鼓勵民眾到板橋府中地區遊玩消費。活動期間內,民眾只要在文化局FB上傳到店消費照或留言,並tag朋友們,就有機會得到府中15及林本源園邸Double Pass證,憑證免費無限次數至府中15看電影、暢遊林本源園邸,詳情請見文化局FB。

旅宿嘉義優鮮消費券300送 振興好觀光來嘉

*嘉義縣文觀局配合中央振興3倍券政策,加碼贈送住宿旅客每房「嘉義優鮮消費券」300元,限量5,000份。第一階段配合6月21日日環食活動,搶先限量1,000份,第二階段搭配安心旅遊啟動,將於7月份推出,住宿嘉義縣合法旅宿,就有機會獲得300元消費券。(圖片:嘉義縣梅山鄉太平雲梯美景)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義縣在後疫情為振興地方民生產業經濟,吸引國人來嘉義縣住宿旅遊及消費,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配合中央振興3倍券政策,加碼贈送住宿旅客每房「嘉義優鮮消費券」300元,限量5,000份。第一階段配合6月21日日環食活動,搶先限量1,000份,第二階段搭配安心旅遊啟動,將於7月份推出,民眾來嘉縣合法旅宿住宿,就有機會獲得300元消費券,可以前往合作店家消費折抵,歡迎大家來「嘉」使用振興券,再領限量300元消費券。

嘉義縣文觀局指出,第一波嘉義優鮮消費券搶先在6月21日日環食活動推出,遊客憑6月20日住宿嘉義縣合法旅宿發票或收據,就可以在北回太陽館服務台領取300元消費券,限定活動當天使用,可至現場美食小吃和伴手禮等20個攤位消費,得全額折抵,但不找零,民眾觀賞天文奇景食時,也能逛逛在地美食攤位及採買伴手禮。

第二波嘉義優鮮消費券預計7月份限量推出4,000份,活動期間入住指定旅宿,由旅宿業者發給旅客每房300元消費券,可用在住宿折抵100元或全額用於合作店家消費,包括特色餐飲、美食小吃、觀光工廠及伴手禮等合作店家。

嘉義縣長翁章梁歡迎全國遊客使用振興3倍券來嘉縣住宿旅遊,嘉義加碼再送300元消費券,擴大消費額度,大家共同響應刺激消費及振興經濟。

嘉義縣文觀局長許有仁表示,近期將邀請旅館、民宿、餐飲美食、伴手禮、觀光工廠、休閒農場及娛樂漁筏等公協會業者共襄盛舉,由店家推出加碼優惠,除平日訂房享折扣、提供滿額贈好禮及特定組合商品折扣外,希望招募更多業者加入服務全國遊客行列。

621日環食強勢來襲 2020嘉義太陽神駕到

*「621日環食」首波宣傳由嘉義縣長翁章梁化身阿波羅太陽神,以強烈的視覺及「太陽之都.嘉義」品牌意象,強調嘉義與太陽的關係,帥氣度破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陽之都嘉義,太陽神強勢登場!2020年最重要的天文盛事「日環食」,6月21日中南部寬度47公里環食帶上都可以看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嘉義縣落在環食帶上,是全台最佳觀賞點,首波宣傳由嘉義縣長翁章梁化身阿波羅太陽神,以強烈的視覺及「太陽之都‧嘉義」品牌,強調嘉義與太陽的關係,帥氣度破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621日環食」嘉縣四大最佳觀測點北回歸線太陽館、故宮南院、高跟鞋教堂及牛埔仔草原,即將強勢登場。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嘉義縣與太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遊客熟知的阿里山日出,全世界北回歸線經過的國家才16國,台灣是其中之一,水上鄉更是軸線通過的城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及陽光日照充足,造就嘉義地靈人傑、物產豐碩。

今年搭配天文盛事「日環食」,他提出「太陽之都‧嘉義」的品牌口號,型塑嘉義新意象「太陽的事.就是嘉義的事」,要讓日環食議題延續觀光熱潮,讓大家看見太陽,就想到嘉義,看見陽光,就想到嘉義。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表示,有別於傳統的單一場次活動行銷,更強調型塑日環食觀光品牌,要擦亮太陽之都的形象,首度嘗試結合手遊、科幻風格呈現活動視覺,由翁縣長扮演太陽神阿波羅沉穩、勇武、剛毅的形象,展現日環食下的嘉義,加深遊客對嘉義印象,品牌設計就是「太陽之都.嘉義」,活動標語「日月交鋒.全台之最」,強調日環食是因月球與太陽的交會所產生的特殊景象,嘉義縣是全台最佳欣賞點,6月21日歡迎遊客至北回歸線太陽館、故宮南院、高跟鞋教堂及牛埔仔草原,欣賞難得一見的日環食奇景,錯過了要再等195年。

未來4年推社宅14,000戶 內政部與北市再攜手

*內政政推動台北市的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第1階段已推動2萬戶,2020年住都中心啟動5處;第2階段14,000戶中央主導推動,與台北市合作興辦。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能積極推動台北市的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拜會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過去4年台北市社會住宅推動戶數為全國第一,不管在質或量上都是各縣市之表率。同時,中央對於台北市的協助也不遺餘力,歷年補助台北市政府42億元興辦社會住宅,並提供9處國有土地。今年內政部將優先在台北市轄區啟動5處社會住宅,未來4年也將運用約46處基地,為台北市再興建1萬1,500戶。

北市彭副市長於會上建議雙方建立溝通平台,任何實務推動的問題都可立即討論解決,並指示相關局處加速都市設計審議及公辦都更的審議程序,與中央攜手努力,照顧台北市民的居住需求。

第一階段已推動2萬戶,2020年住都中心啟動5處

內政部表示,截至2020年4月底,台北市轄區內之第一階段2017~2020年社會住宅興辦案件共有20,225戶,許多基地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規劃及興建。國家住都中心將興辦松山延吉、內湖東湖、萬華華江等5處社會住宅,預定2020年底前完成統包工程發包,興建成本約42.7億元,由住都中心融資興建。

第二階段1 4,000戶中央主導推動,與台北市合作興辦

依內政部規劃,未來4年台北市轄區要再增加14,000戶社會住宅,其中約有1 1,500戶將由中央主辦。內政部表示,雙方的合作平台已經建立,國家住都中心及營建署的量能,將全力投入達成目標。

加速公辦都更,各基地公益回饋整體檢討計算

除了社會住宅,國家住都中心也規劃於台北市推動多處公辦都市更新。以目前計畫辦理的16處基地預估,將帶動490億元投資。相關收益將用於挹注社會住宅的興建資金及長期管理維護費用。因此雙方也在會上達成共識,有關都市更新公益設施的回饋將整體檢討計算,提高推動效率。

水利署無預警抽查水庫 均能及時採行有效措施解除危機

文:陳若雪|圖:編輯部

資源設施安全與正常發揮功能攸關民眾用水權益及產業發展,為設施正常營運及確保同仁具備快速解決各項突發狀況之能力,水利署於今(109)年6月3日由賴署長下達指令,水庫安全評估小組幕僚隨即邀請專家學者,同步赴石門、永和山、石岡壩及曾文等4 座水庫辦理無預警抽查,除實地督導水庫管理單位演練如停電、廢油汙染等突發事件之應變處置程序外,並針對如閘門等機電設施當場進行操作演練,抽查結果顯示各水庫管理單位均能及時採行有效措施解除危機,並落實安全管理作為。

水利署表示,水庫是台灣指標性供水來源之一,一旦發生問題,影響層面將擴及民眾日常生活與產業營運發展。因此,水庫安全管理業務絕對不容懈怠,水利署近年採行突擊式無預期抽查督導,除可實際了解各水庫管理單位平日設施維護及操作是否落實及熟練外,水庫管理單位面對各項突發狀況的緊急應變能力更是每年無預警抽查的重點,藉由分秒必爭的各項應變演練,可確實考驗出水庫管理單位平日演練是否落實,而水利署近日完成石門、永和山、石岡壩及曾文等4 座水庫無預警抽查,除各水庫設施均可正常操作外,就與會的專家學者所提出緊急情況考題,水庫管理人員均能依標準作業流程規定有效處理。

水利署指出,依據水利法及水利建造物檢查及安全評估辦法,除水利署每年針對水庫進行無預警抽查外,國內95座水庫管理單位均依法編製「水庫安全維護手冊」,據以針對如閘門、溢洪道、壩體、排砂道及機電設備等各項設施進行定期檢查,並在水災、震災或重大事故後辦理不定期檢查。此外,各公告水庫還必須每5年辦理一次全面且深入的「安全評估」,並將評估結果提報經濟部安全評估小組審核。另針對48座重要水庫更每年至少須辦理一次整備維護演練,演練情境包含網路駭客攻擊、水質污染、水源緊急支援救災及人員落水等17項,而依據演練主題,參與演練者除水庫管理單位外,有時還包括軍方、環保、消防、民防組織及地方政府等協防單位,力求各面向均能確實於最短時間內化解危機並順利恢復正常營運。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確保水資源設施營運安全及永續經營已是刻不容緩,水利署及各水庫管理單位針對既有水資源設施已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除依相關規範落實設施維護檢查及安全評估業務外,將持續精進管理作為及強化蓄水庫安全業務,降低設施故障及缺水風險,全力確保供水穩定。

蘇貞昌率隊訪國光生技 力挺武漢肺炎疫苗研發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9)日率行政團隊訪視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囑咐董事長詹啟賢加快腳步生產武漢肺炎疫苗,早日讓國人安全。

文:李雪妍|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昨(9)日率行政團隊訪視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除了表達鼓勵與感謝之意,並囑咐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加快腳步生產武漢肺炎疫苗,早日讓國人安全。

蘇揆表示,看到國人在武漢肺炎疫苗生產已有顯著突破,防疫成功後,紓困、振興都要努力推進,但要疫苗問世才能讓人民安全,因此特別來向國光生技表達敬意,也拜託加快生產疫苗腳步,讓國人安全,這也是全世界期待。

蘇揆說明,政府將以最嚴謹且誠意的態度積極合作,並在總統蔡英文指示下,相關預算經費都有所準備,而今天帶領幾乎整個行政團隊到國光生技,可見政府對於疫苗的重視和期待,相信台灣防疫成功後,疫苗研發也能成功。

蘇揆說到,防疫上半場做得好,但下半場還需靠藥品與疫苗,且台灣必須在防疫與經濟取得平衡,當開始處理經濟問題時,防疫的防守面會變大,若沒有疫苗跟藥品,下半場很難守得住。

陳其邁指出,武漢肺炎對台灣人的健康、經濟衝擊影響深遠,希望可以加快腳步,目標在明年春天達到一定量產疫苗的規模,這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國內外股市回穩 取消禁空令

金管會昨(9)日宣布,調整回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以及取消當日收盤價跌幅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措施。(資料圖)

文:林奕楨|圖:編輯部

近期台股回穩,金管會昨(9)日宣布,調整回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以及取消當日收盤價跌幅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措施。

金管會表示,有鑒於近期國內外股市逐步回穩,且多數國家已取消限制放空措施,再加上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從6月7日起放寬防疫措施,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也趨於緩和,因此取消有條件禁空令。

金管會證期局說明,首先,回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自3月19日起不超過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的平均成交數量的10%,從6月10起調整回復為30%;再者,取消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的措施,此項措施即日起開放;最後,取消放寬抵繳信用交易應補繳差額擔保範圍措施,6月10日起上路。

金管會強調,將持續關注國際疫情控制、政經情勢發展及金融市場穩定情況,若股市發生不理性下跌情事,將適時進行評估及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