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38

5G開台 協助產業搶攻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2)日表示,國內5G於6月30日開台,請經濟部與相關部會積極協助各產業導入5G與AI,同時扶植材料與設備上中下游供應鏈,完備半導體產業聚落,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示意圖)

文:吳郁涵|圖:Unsplash

政院長蘇貞昌昨(2)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推動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報告後表示,國內5G服務於6月30日開台,請經濟部與相關部會積極協助各產業導入5G與AI,同時扶植材料與設備上中下游供應鏈,完備半導體產業聚落,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蘇貞昌指出,近來受到美中貿易衝擊跟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快速重組,許多高階產品製造企業選擇移回台灣。一個月來他在院會陸續聽取「高科技研發中心–大A+計畫」與「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再加上今日經濟部提出的「高階製造中心」以及「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報告,就是要讓台灣經濟轉型、產業創新,在世界變局中能夠脫胎換骨、搶得先機。

蘇貞昌強調,台灣的5G服務已經開台,與美、日、韓同時邁入5G時代,請經濟部及相關部會加快腳步,善用我國科技優勢與關鍵技術,結合公協會的力量,協助各產業導入5G與AI,發展創新應用解決方案,也要扶植國內材料與設備上、中、下游供應鏈,讓材料供應在地化、技術自主化、先進設備能夠國產化,才有利完備國內半導體產業聚落,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並吸引外商來台投資,擴大與國內業者合作,強化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說明,2019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已達新台幣2.7兆,居全球第2名。根據統計,去年我國半導體設備需求約達5,130億元,占全球需求28%;半導體材料需求則達3,306億元,也占全球22%。政府將建立更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形塑台灣成為「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藉此吸引更多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等外商來台投資,落實材料及設備供應鏈的自主化與國產化,並達成2030年半導體產值5兆的目標。

檢疫宿舍看護工未染疫 社區防疫一切依照政府規定

文:陳欣慈|圖:編輯部

於武漢肺炎席捲全世界,影響所及入境台灣都要檢疫14天,有人力仲介公司將在桃園市觀音區藍埔里租用社區住宅,做為外籍看護工的檢疫宿舍,消息一出,引發大批民眾抗議,全案也暫時喊「卡」,但屋主表示這些移工並未感染,只是依照規定在此檢疫,無須人心惶惶。

桃園市觀音區藍埔里長陳奕欽表示,雖然台灣武漢肺炎疫情較為緩和,但全球各地疫情仍十分嚴峻,人力仲介銀行在該社區租用外籍看護工檢疫宿舍,由於社區內仍有其他住戶,而且出入口、電梯全都是同一個,讓社區內人心惶惶,消息曝光後引發民眾反彈,今天(3日)一早社區民眾,拉起白布條抗議表達其訴求,全案也暫時喊「卡」,藍埔里長陳奕欽更預計6日北上與勞動部人力發展署、業者商談後續事宜。

屋主表示房客是一家人力仲介公司,所有程序都依照衛福防疫中心的規定,讓所有的外國移工都在入境後隔離14天,並且做核酸檢驗三次以上,如果呈現陽性就必須移轉到醫院的隔離病房,所以入住的人員並非傳單所描速的是已感染武漢肺炎的人,他們完全沒有感染,只是必須按照法定規定隔離14天,以防萬一,而一切相關程序都比較政府規定,並不會造成防疫缺口。

由於該社區位於觀音區金華路巷弄內,是一處4連棟、5層樓住宅,過去主要是地主與建商合蓋,除了一般住戶,其他空間則租給附近公司作為員工宿舍,屋主近日轉租給人力仲介公司,打算做為外籍看護工的檢疫宿舍,裡頭設備等都已完工。

藍埔里長陳奕欽表示,檢疫宿舍消息曝光後,引發社區居民反彈,由於該社區還有20多位住戶,出入口、電梯都是同一個,二來若是檢疫管制未落實,恐造成防疫缺口,日前向立委黃世杰陳情,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原本預計今早要來驗收,在昨天臨時取消,住戶、居民今早仍照原計畫到場拉白布條表達訴求。
陳奕欽表示,目前全案暫時喊「卡」,預計6日北上與勞動部人力發展署、業者商談後續事宜。

共同打造無褐家園 新北古蹟 × 植栽專組成立

*橫虹臥月四周的參天古木。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守護本市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珍貴植栽逐步朝向「無褐家園」,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指示跨局處合作,聯合農業局、景觀處與文化局成立古蹟植栽專案小組以滅除褐根病。

*大樹植栽環繞的方亭。

座落於板橋府中的林本源園邸,不但是新北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重要的國定古蹟,在園區裡遍佈優美、充滿意境的古木,搭配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帶給國內外觀光客良好的遊園體驗。近年來發現園區內部分樹木受到褐根病的影響,逐漸枯萎凋零。本次特別邀請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至園邸盤點樹木現況及研擬解決方案,並委由林試所提出林本源園邸褐根病防治計畫,以期恢復昔日林本源園邸之園林景緻。

*汲古書屋前的一缸靜水荷葉。

此外,新北文化局將於園邸菊圃染病重災區域內,辦理病株根系移除及土壤防治作業,亦請景觀處協助進行園邸內7棵珍貴樹木修枝作業,以提供更安全的遊覽環境。未來將辦理園邸內植栽的調查研究,以提供園邸景觀修復及經營維護管理之方向。文化局會持續維護園區內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健康,讓林本源園邸這個都會裡的文化勝景,發揮更多文化影響力,陪伴市民走過更多的歲月。

滬尾搖搖漁樂季活動 淡水漁樂體驗開始報名

*小朋友模擬體驗1日船長。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假無法出國,島內旅遊火熱。8/8(六)、8/9(日)、8/22(六)、8/23(日)全家大小參加淡水區漁會的「淡水歡漁~滬尾搖搖」漁業體驗活動就對了!

*淡水心型石滬旁介紹傳統漁作漁法。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淡水漁會每年推出的漁樂季體驗活動,廣受好評,非常適合親子同樂,今年活動內容包含淡水必搭藍色航程,航程過程中精心安排淡水河上的百年漁業-「耙文蛤」作業,感受傳統漁法的智慧。淡水漁人碼頭的石滬淨灘,在最美的心型石滬旁,聆聽在地漁民娓娓道來傳統漁作的趣味,此外淡水第一漁港在新北市政府向中央極力爭取前瞻水環境經費後,擴增的堤岸面積除改善漁作環境,亦增加了一般民眾的親水空間,優化遊客行走的動線,全新完工的河岸步道,並完整連結淡水海關碼頭及紅毛城,本次活動特別在傍晚時分,安排在嶄新的淡水第一漁港親水步道上,共賞全台著名的淡水夕照,重新體驗不一樣的淡水之美。

*航程過程中精心安排淡水河上的百年漁業「耙文蛤」作業,感受傳統漁法的智慧。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淡水區漁會這次精彩絕倫的活動,除了以富有趣味的方式,讓小朋友親身體驗逐漸消失的傳統漁作文化外,本次安排的漁港風味餐點,與淡水區漁會直營的魚藏餐廳配合,讓民眾在舒適的用餐環境,享受在地的風味美食,此外還有其他漁業文創類的手作DIY體驗,以及融入食魚教育概念的吻仔魚蝦捲DIY,由產地結合在地小吃的創意DIY,讓手作體驗活動結合在地特色風情,豐富的一日漁業體驗,每人只要800元,超值、超熱門,名額有限,歡迎大家趕緊上淡水區漁會粉絲專頁報名,錯過就再等一年!

用夢想設計人生圖書館巡迴展  啟明分館與您一起勇敢逐夢

*透過展覽與自己對話,踏上摸索未來的旅程。展覽藉由「人生設計」主題帶入實境遊戲,讓閱讀可以是夢想的起點,幫助讀者自我反思並從中探索人生。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立圖書館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勞動部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於啟明分館辦理「用夢想設計人生」全國公共圖書館巡迴展,展覽時間為7月3日至26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邀請民眾蒞臨該分館展覽間共同參與,透過展覽與自己對話,踏上摸索未來的旅程。展覽藉由「人生設計」主題帶入實境遊戲,讓閱讀可以是夢想的起點,幫助讀者自我反思並從中探索人生。

此次展覽分為「用夢想設計人生主題書展」、「夢想銀河技能職多星」、「哈利找伯樂職涯魔法學院」三部分,搜羅了上百本與人生設計有關的圖書、繪本與展覽,歡迎大小朋友前來閱讀並體驗實境遊戲,透過遊戲牌卡和道具,讓玩家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書籍的魅力,從中發現有意思的故事或段落,進而找到閱讀的樂趣。另外,讀者亦可透過展覽的未來明信片活動寫信給未來的自己,期許自己接下來為夢想做些改變。

*用夢想設計人生展覽物品-實境遊戲「未來之門」搭配道具。

「用夢想設計人生」全國公共圖書館巡迴展借助「書籍」與「實境遊戲」的力量,讓讀者從中看見許多不同人的人生故事、人生抉擇,去開啟、探索人生旅途,打開未來的夢想大門。詳細活動請參考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公告。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通過台灣卜蜂擴大投資逾8億元

文:陳若雪|圖:歐新社

府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今(2)日投資臺灣事務所再通過台灣卜蜂擴大投資超過8億元。總計「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538家企業投資約1兆396億元,預估創造8萬6,645個本國就業機會,包括192家臺商回臺投資約7,763億元,帶來6萬4,021個就業機會;76家根留企業投資約1,519億元,1萬1,776個就業機會;270家中小企業投資約1,114億元,帶來1萬,848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61家企業排隊待審。

飼料及肉品大廠台灣卜蜂為因應全球布局與市場趨勢,在雲林科技工業區投資逾8億元興建AI(人工智慧)自動化飼料新廠,整廠輸入世界級最先進AI生產設備及飼料製造技術,打造無添加藥物的智慧化產線,並招募25名本國人才。未來將逐年擴增產線規模,提供客戶安全無虞的優質雞豬鴨飼料產品,來滿足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味蕾。深耕臺灣超過40年的台灣卜蜂近年積極多角化經營,從原料到食品加工一條龍,持續投入技術研發與創新產品,以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皆有生產基地,雲林是全臺首座應用AI科技與高度自動化的飼料廠,透過全智慧化製程與倉儲物流管理系統,強化生產履歷監管,不但符合環保法規,解決飼料交叉汙染與確保食品安全,也能以最少人力提高品質與效能,家禽家畜吃了AI技術生產的飼料肉美壯壯。卜蜂期望藉此次投資升級帶動相關產業共同轉型,為地方經濟發展、環境永續與企業共創三贏,推升臺灣農畜牧業邁入智慧自動化的新世代。

林佳龍:淡海新市鎮打造「5G智慧交通試驗場域」

文:陳若雪|圖:編輯部

通部於今日(7月2日)上午,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5G智慧城市場域交通科技新紀元」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逾百家產官學研單位,共計超過350位各界人士與會,並由交通部林佳龍部長主持會議啟動儀式,與經濟部、新北市、六大公協會法人,共同宣示於淡海新市鎮打造「5G智慧交通試驗場域」,提供產業驗證設備及解決方案,推動籌組臺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國家隊(SmartCity Team, S-Team),帶領國內5G交通科技產業進軍國際,一同開創我國5G 智慧城市新紀元。

交通部林部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台灣今年(109年)即將正式進入5G商轉時代,智慧交通科技的發展,是台灣展現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未來110年到113年四年間,交通部要啟動新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匡列42.87億,發展新世代智慧運輸系統,規劃以人為本的交通運輸。其中「5 G 智慧交通實驗場域政策」是該計畫重點之一,為協助國內產業進⼀步提升相關技術並與國際接軌,目前交通部科技顧問室推動的「淡海新市鎮智慧交通場域試驗研究計畫」,將在淡海新市鎮實驗場域佈建開放型5G智慧運輸實證環境,歡迎國內外產業到場域內進行設備驗證,發展5G智慧交通創新應用。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海內外智慧運輸產業,包含台灣西門子、資訊工業策進會、國內電信龍頭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以及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等專家代表們,進行「5G智慧城市場域交通科技」主題相關共五場演講及綜合座談,深入討論國家在5G技術結合智慧交通科技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應用,盼朝兼顧智慧城市發展與環境永續的目標邁進。

此外,交通部委由華電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淡海5G智慧交通試驗場域專案辦公室」,目標是建構⼀個跨域溝通協調平台,透過跨領域、跨部會,結合中央與地方的交流及合作,並連接科技、產業、社會與環境,協助共同擘劃我國交通科技產業走向國際。

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 揮別惡臭朝教育園區邁進

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暨下水道環境教育館規劃示意圖。

文:駱心|圖:編輯部

工處今(2)日表示,改變過去污水處理廠灰暗、惡臭的刻板印象,以「生活、智慧、美學」的設計概念,預計於2022年在松山區打造「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並設置「下水道環境教育館」,結合周邊公園綠地及既有自來水設施,規劃成為嶄新的「上水、中水、下水資源循環教育園區」,朝向臺北市污水自主處理邁進。

衛工處長林昆虎說明,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將採薄膜處理科技(MBR),排放水質可達到再生水等級,2022年完工後除可增加臺北市每日4萬噸污水處理能量,其中1萬噸再生水將新建環狀供水管網及智慧取水站,首創以「管網鋪設、主動供水」模式,讓再生水取用更加親民、便利。

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智慧取水站構想示意圖。

另外,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加入工程美學的元素,建築物的設計以水資源、綠化等自然意象為核心,採退縮、透空或玻璃帷幕等方式,引入自然採光及視覺穿透風格,搭配綠棚架、垂直綠化、綠屋頂等大面積綠化,使建築物融合於周邊環境,成為時尚且綠美化的城市新地標。

衛工處品管及職安科長陳子文指出,「下水道環境教育館」翻轉過去刻板、生硬之展覽形式,以人本、友善與有趣的多媒體互動情境設施,娓娓道來臺北市超過50年污水下水道發展歷史,透過互動式遊戲讓民眾更能清楚瞭解污水下水道相關知識,未來的環境教育參觀動線規劃由民生水資中心延伸至周邊的松山加壓站、撫遠公園及觀山河濱公園等,連結周邊生態環境,成為環境教育及休憩結合的全新體驗。

衛工處強調,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扮演臺北市污水處理承先啟後的角色,傳承超過40年的污水處理廠純熟操作、營運與管理經驗,進一步打造新世代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開啟循環經濟、環境教育之嶄新篇章。

職福會福利金 營業收入提撥視當年度收入

但自每月營業收入及下腳變價時提撥之職工福利金,應為職福會當年度之收入。(示意圖)

文:韓綺|圖:編輯部

政部表示,依職工福利金條例成立之職工福利委員會(以下簡稱職福會),按創立或增資之資本提撥之福利金,及自職工薪津內扣撥之職工福利金,不視為該職福會當年度之收入;但自每月營業收入及下腳變價時提撥之職工福利金,應為職福會當年度之收入。

財政部說明,營利事業依職工福利金條例成立之職福會,所得稅法第11條第4項規定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應依同法第71條規定辦理機關或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並依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以下簡稱免稅適用標準)徵免所得稅。

職福會按創立或增資之資本提撥的福利金,及自職工薪津內扣撥的福利金,也就是自提儲金,福利基金之增加,不視為職福會當年度之收入,但自每月營業收入與下腳變價時提撥的福利金,屬於免稅適用標準規定的其他各項收入,非屬福利基金之增加,應列報為職福會當年度之收入,並依免稅適用標準之規定計算當年度支出比率。

財政部舉例說明,依職工福利金條例成立的甲職福會107年度提撥福利金300萬元,包含按資本提撥之福利金100萬元、自職工薪津內扣撥的福利金60萬元、自每月營業收入及下腳變價時提撥的福利金135萬元,另有利息收入5萬元,其中按資本提撥的福利金100萬元,以及自職工薪津內扣撥的福利金60萬元,福利基金的增加,不視為當年度之收入,甲職福會當年度收入為140萬元(135萬元+5萬元),又當年度與創設目的有關活動之支出90萬元 支出比率為64%(90萬元/140萬元),則甲職福會107年度符合免稅適用標準第2條第1項第8款「用於與其創設目的有關活動之支出,不低於基金的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60%」之規定。

財政部呼籲,職福會若有按資本提撥的福利金、薪津內扣撥的福利金,以及自每月營業收入及下腳變價時提撥的職工福利金,應注意所得稅法及相關法令規定,正確計算職福會收入及支出比例,以維自身權益。

徐國勇:居家檢疫防堵疫情 打穩台灣根基

內政部昨(1)日舉辦「109年全國戶政日慶祝活動」,表揚103位績優人員,副總統賴清德特別蒞臨致賀,肯定戶政人員付出與貢獻。

文:陳穎|圖:編輯部

政部昨(1)日舉辦「109年全國戶政日慶祝活動」,表揚103位績優人員,副總統賴清德特別蒞臨致賀,肯定戶政人員付出與貢獻。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讚許完善的戶籍資料,在這次疫情期間發揮關鍵功能,加速居家檢疫的資料勾稽,有效防堵疫情,並期勉戶政人員持續精進服務,打穩臺灣的根基。

內政部表示,戶政服務高滿意度,向來受民眾肯定,這些都是全體戶政人員努力的成果,今年共表揚績優戶政人員73名、績優戶政志工30名,每位得獎者對於戶政工作都有傑出的表現與貢獻。

今年獲獎的高雄市鳳山區戶所課長岑雪峰,民國70年進入戶所服務,近40年的服務經驗,曾幫助王姓婦人恢復戶籍,取得身分證,這種克服困難協助民眾的精神,值得讚許。

今年獲獎的彰化縣和美戶所課員廖幸君說:「最美的服務就是讓人在服務裡感到溫暖」,為了協助當事人與在收容所的男友結婚心願,廖幸君日前特別協調矯正機關,以到府服務方式,親赴收容所協助當事人與收容人辦理結婚登記,圓滿當事人所願,溫馨的服務,讓人感到相當溫暖。

內政部指出,今年績優戶政機關楷模,有臺北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及新竹市等6個地方政府獲獎。其中臺中市推出「戶政規費收據無紙化」,於雲端查詢下載戶政規費收據,落實減紙減碳;臺北市及臺中市推出輔助人員辨識系統,導入戶政作業流程,強化人別確認,有效保障民眾權益及提高行政效率。

此外,今年獲獎的戶政事務所,有新北市三重、臺北市文山區、桃園市平鎮區、臺中市西屯區、西區、太平區、臺南市安平、高雄市路竹、新竹縣竹東鎮、彰化縣員林、南投縣鹿谷鄉、雲林縣虎尾、西螺、嘉義縣水上、澎湖縣望安鄉等15個戶所,都有許多值得嘉許之處,例如,新北市三重戶所推出「月子中心HOT到家」行動化服務,由戶所人員至轄區月子中心辦理出生登記,讓產婦可以安心休養,並確保民眾健保、生育給付權益。

內政部強調,為鼓勵國人婚育,各地方政府也積極發揮創意,推出各項鼓勵措施,今年有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宜蘭縣、臺東縣、基隆市、澎湖縣等11個地方政府,獲得績效優良機關的殊榮。

財政穩健建設台灣 永遠世界中的福地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1)日出席「109年稅務節慶祝暨表揚大會」時表示,「財政是庶政之母」,感謝相關同仁努力,使政府財政得以穩健。

文:鐘瑋茜|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昨(1)日出席「109年稅務節慶祝暨表揚大會」時表示,「財政是庶政之母」,感謝相關同仁努力,使政府財政得以穩健。並強調財政不僅是稅務或經費,還包括建設、進步及安全,盼大家希望一起努力,讓國家繼續前進,讓台灣永遠是世界中的福地,生生不息,國家越來越好。

蘇揆說明,財稅來自全國同胞,繳稅是件辛苦的工作,國人同胞都知道若沒有納稅,無法推動國政,感謝國人同胞願意繳稅,支持各種公共建設及公共服務。對此,財政部特別推動各種納稅便利措施,例如今年為了防疫,報稅期間從往年的一個月延長為兩個月,日前已圓滿完成,他對於稅務同仁、報稅代理人,以及稅務士的協助,特別表達敬意與謝意。

此外,關務也不僅只有關稅,還涉及國家及社會安全,同仁的努力不但是為了產業、企業、食品衛生安全,甚至阻絶毒品、犯罪贓物等進出,以及不法份子出入等,皆因同仁的把關,讓國人有一個安全的國家及社會。這次在疫情衝擊下,全世界都看到台灣防疫做得好,都知道台灣是亂世中的福地,所有台灣人都想辦法要回到最安全的家鄕。

臺北果菜批發市場 未供個資拒拍賣交易

臺北市市場處昨(1)日表示,為強化食品安全、落實食安政策,於2019年開始推動臺北農產公司在臺北市第一、二果菜批發市場落實供應人實名制交易。

文:藍萍|圖:編輯部

北市市場處昨(1)日表示,為強化食品安全、落實食安政策,於2019年開始推動臺北農產公司在臺北市第一、二果菜批發市場落實供應人實名制交易,凡進到批發市場交易的供應人,都必須提供身分資料,倘若交易前藥檢不合格,除立即攔下蔬果銷燬外,不會流入零售端,並可即時追溯供應源頭,要求農民安全用藥,經過一年多宣導及建置資料,今年7月1日起,供應人未提供身分資料者,即不予拍賣交易。

市場處指出,為落實供應人實名制,臺北市政府撥出經費,輔導北農改善擴充電腦交易資料庫系統,逐筆建置供應人個人資料,在交易前,可迅速比對供應代號及身分資料,另外,自2019年2月起,北農持續動員幹部、拍賣員,赴產地召開說明會。截至今年6月30日,共建置14萬2,809筆供應人資料,近年曾經進場交易的供應人,逐步完善「供應人個人資料庫」系統。

市場處強調,自去年8月起,北農先採取分區分階段實施實名制,即先試辦單一拍賣區組實名制,測試電腦交易資料庫系統,若資料錯誤、不全則逐一通知,輔導供應人補正。

由從一市場丶二市場試辦區,逐步擴大至全區蔬果品項,7月1日正式啟動全場拍賣交易貨件之查驗,在到貨136,194件蔬果貨件中,查獲蔬菜13筆,水果11筆,因供應人資料不全故不予交易,其餘蔬果品項皆符合實名制,全場交易合格率已達成99.8%。今日資料不全者,已留置或退回,並請供應人補正資料,再予交易,以落實市府溯源管理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