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97

二信電機科成立全國技高首創「半導體實驗班」

二信電機科成立全國技高首創「半導體實驗班」
二信電機科成立全國技高首創「半導體實驗班」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基隆市二信中電機科勇於創新,率先全國技術型高中獲得教育部通過成立「半導體實驗班」,為培育未來半導體專業人才做準備。

二信高中電機科「半導體實驗班」不僅與明志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設有半導體科系的高教攜手合作,還規劃參訪南亞科技、亞昕科技等知名半導體晶圓製造廠,為學生打造完整的學習與實作環境,目標直攻台灣頂尖科大的相關科系。

龍華科大提供的半導體課程實習場域。

台灣擁有全球60%半導體產量,目前在晶圓代工及IC封測排名世界第1,在IC設計排名世界第2,在記憶體排名世界第4,產業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半導體產業鏈分工十分精細龐雜,年輕學子霧裡看花,對整個體系不容易建立完整的概念,也就難對準切入的方向。技術型高中學生具備實作性向,電機科更擁有電學專業基礎知識背景的優勢,因此二信高中擇定電機科來發展半導體實驗課程,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即能接受涵蓋較為全面的半導體專業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探索在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潛能。

二信高中電機科的半導體實驗班課程設計涵蓋半導體原理、半導體材料科學、半導體製程與操作,以及半導體與AI應用,讓學生從理論到實作都能夠扎實學習並產出課程學習成果。透過這套完整的培訓模式,有利電機科學生產出對準相關科系的學習歷程,同時更能具備半導體從設計、材料、製程到封裝等一系列概念,幫助學生未來定向,參與國家戰略級產業的發展。

龍華科大提供的半導體課程實習場域。

為提升學生的實作能力,二信高中選擇攜手位在北部有地利之便的明志科大與龍華科大,共同設計半導體專業課程,學習產業前沿的半導體技術。明志科技大學設有「半導體材料與製程學士學位學程」,二信高中與該學程中心合作,就半導體材料科學部分課程移地該校「半導體材料實驗室」授課與實作。龍華科技大學則設有「半導體工程系」,實驗班有關製程操作課程就選擇到該校「半導體元件製程中心」,利用微製程實驗設備、in-situ膜厚測試設備進行實作觀摩及練習。

因應課程深度與廣度,該校電機科「半導體實驗班」將慎選學生,採菁英式教育。此外,學校每學年進行學習成效評估,確保課程品質,並邀請大學教授與業界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安排赴業界產線導覽,讓學生認識最新技術趨勢。二信高中「半導體實驗班」預計114學年度開始招生,希望透過實驗教育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向下扎根,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實作能力基礎的優秀學生,打造技職教育新標竿。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二信電機科成立全國技高首創「半導體實驗班」

基隆托育人員專業培訓 助力打造安全優質托育環境

基隆托育人員專業培訓 助力打造安全優質托育環境
基隆托育人員專業培訓 助力打造安全優質托育環境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托育人員訓練課程於114年4月7日至4月30日在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正式舉辦,旨在培養專業的托育人才,確保每位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這次課程針對托育工作的實務需求設計,期望提升全市的托育服務品質,使參訓者能夠更有信心地投入托育工作。

本課程專業訓練包含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相關法規導論、嬰幼兒發展、嬰幼兒照護技術、嬰幼兒健康照護、嬰幼兒環境規劃及活動設計、親職教育與社會資源運用等多元主題。透過這些課程,參訓者能深入了解托育專業的核心價值與實務操作、兒童的身心發展特性,學習如何因材施教,提升照顧品質。

基隆市市長謝國樑強調,托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也是家庭與社會共同關注的課題。專業訓練不僅能提升托育人員的照護與教育知能,且能強化危機應對能力,創造更安全優質的托育環境。

兒少處處長林麗蟬表示,嬰幼兒的照顧是許多年輕爸媽及雙薪家庭普遍面臨的難題,委託專人照顧的托育服務將會是未來趨勢。托育人員於訓練課程結訓後,申請「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成為居家托育人員,就可以在自己家裡收托嬰幼兒,或是到嬰幼兒家中照料,從事托育工作。參加課程結訓後還可以參加技能檢定,取得托育人員證照,成為「準公共化托育人員」,為未來從事托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隆市政府鼓勵更多有志於托育工作的民眾積極參與培訓課程,共同投入托育服務行列,以提升整體照護環境與品質,攜手為孩子的健康與幸福未來努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托育人員專業培訓 助力打造安全優質托育環境

高雄「幸福月子」暖到家 月子不只養身還養心

高雄「幸福月子」暖到家 月子不只養身還養心
高雄「幸福月子」暖到家 月子不只養身還養心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家住高雄的小逸媽媽在迎接第二個寶寶後,因為需要同時照顧大寶,讓媽媽及家人相當焦慮,得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提供「坐月子到宅服務」,便提出媒合服務員申請,並在最快時間內媒合了服務員方阿姨。

圖說:專業要求-嬰兒急救在職訓練。(社會局提供)

在方阿姨主動服務的態度和專業素養的協助下,小逸媽媽不僅得以專心調養身心,還能兼顧大寶的需求,成為媽媽坐月子期間的得力助手。小逸媽媽表示,方阿姨在月子期間無論是新生兒的照顧,還是坐月子期間產婦照顧的細節安排,都處理得井井有條,讓她能夠放鬆心情,感受滿滿被愛的情緒,連另一半都讚譽有加。小逸媽媽很感謝社會局,讓她的家庭感受到來自政府福利的溫暖支持。

圖説:專業要求-異國料理實作在職訓練。(社會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的「坐月子到宅服務」自102年開辦,服務包含客製化月子餐、婦嬰照顧、簡易家務及育兒指導等。一般家庭符合設籍1年資格的父母,未領取生育津貼者依第1、2、3胎以上可獲得120、160及240小時免費坐月子時數的補助,分別價值3萬元、4萬元和6萬元。對於低收、中低收弱勢家庭,除可併領生育津貼外,亦可選擇將坐月子到宅服務改領折抵現金補助,不符補助資格者,也可自費購買服務。

圖説:協助新生兒照顧。(社會局提供)

不論從懷孕開始的孕婦產檢乘車券、生產後坐月子到宅服務或不同階段托育與育兒資源,社會局都是育兒家庭的堅強後盾,致力提供完整的家庭支持服務,讓更多家庭感受到政府的用心與關懷。坐月子到宅服務相關資訊可連結社會局官網查詢https://gov.tw/XPS 。歡迎孕媽咪知道預產期後,撥打第一、二區媒合平台預約專線07-3909861、07-7408632。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幸福月子」暖到家 月子不只養身還養心

四維長青學苑 將於4月14日至4月18日辦理 春季「羅長青講堂」通識週課程

四維長青學苑 將於4月14日至4月18日辦理 春季「羅長青講堂」通識週課程
四維長青學苑 將於4月14日至4月18日辦理 春季「羅長青講堂」通識週課程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你聽說過柴山秘境埋有日軍黃金的都市傳說嗎?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將於4月14日(一)至4月18日(五)辦理春季「羅長青講堂」通識週課程,邀請都市傳說研究者謝怡安作家,分享關於柴山、旗津、大統百貨等在地人口耳相傳的鄉野傳說,以故事原型為引,帶我們進入當時的歷史、文化及大眾心理,揭開都市傳說的誕生與轉變。

本期羅長青講堂將辦理10場次通識講座,以「島嶼文化圖像」為主軸,首場邀請朱羿靜心理師帶領長輩學習辨識合法、有證照的諮商團體,避免誤入爭議性心靈課程;也邀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分享長者挑戰全新站立喜劇「爺奶萬萬說」的逐夢過程,還有邀請白欽源生態攝影師,打破美醜的概念,透過鏡頭感受台灣土地上動物的氣味、土壤的濕氣,引領我們欣賞、尊重、愛護環境。另外還有民主、善終、跨世代溝通、中醫養生、與動物相愛的生命教育等議題,邀請對各項主題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

四維長青學苑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主辦、社團法人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承辦,除了辦理專屬樂齡族群的課程,每年更於春、秋兩季規劃提升綜合素養與批判性思維的「羅長青講堂」,鼓舞長輩勇於跨出舒適圈,接觸時事議題,找到值得且樂於投入的愛好。

羅長青講堂開放各年齡層市民免費參加,無須事先報名、現場坐滿為止,參與民眾更有機會獲得百元超商禮券和學苑設計專屬禮品。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可至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官方網站,或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或洽(07)771-5370由專人為您服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四維長青學苑 將於4月14日至4月18日辦理 春季「羅長青講堂」通識週課程

黃敏惠出席嘉義分署長交接典禮 強調林業是城市養分

黃敏惠出席嘉義分署長交接典禮 強調林業是城市養分
黃敏惠出席嘉義分署長交接典禮 強調林業是城市養分

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於今(7)日上午舉行卸、新任分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典禮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監交,原任分署長張岱榮陞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原副分署長李定忠接任分署長一職,嘉義市長黃敏惠與產官學研界等貴賓共同觀禮,見證嘉義林業發展的重要傳承與新階段的起點。

市長與林華慶署長(左三)、張岱副署長(左二)及李定忠分署長(右二)合影。

黃敏惠於典禮中致詞表示,嘉義市與林業發展關係密展,阿里山與嘉義市的關係猶如臍帶般緊密,林業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涵養,更是城市文化與經濟的重要養分。林業為嘉義市帶來繁盛榮景,奠定嘉義市木都1.0基礎,之後「木都2.0」持續活化木建築資產,到現在正積極推動的「木都3.0」,結合林業文化、竹材應用、木構建築與生活美學,將「木」元素融入,期待打造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即使是高樓大廈,我們也希望能融入木構與自然元素,讓嘉義城市風貌展現溫度與文化深度,這樣的歷程不僅看見嘉義市的發展,也反應了嘉義市與林業的深刻連結。

黃敏惠說,感謝榮陞農業部林業保護署副署長的張岱副署長過去的貢獻與努力,與市府緊密合作,共榮共好;期待未來與李定忠繼續攜手努力,繼續為木都嘉義市帶來繁榮。

黃敏惠也強調,台灣山林瑰麗,嘉義市是阿里山林業鐵路起點,每年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希望中央盡速推動連結高鐵與台鐵之間的輕軌建設,相信高鐵、台鐵、林糖、糖鐵與輕軌在嘉義市交會,五鐵共構能吸引全球鐵道迷目光,「五軌搬運」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動雲嘉嘉南整體經濟更加發展。

印信交接 左起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張岱副署長、林華慶署長、嘉義分署長李定忠。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嘉義分署是具高度指標性的單位,過去在張岱分署長的帶領下,展現深厚的政策執行力與地方溝通能力,穩健推動林業轉型與政策落實,更在與地方社區的共融上樹立典範,今日阿里山三村村長、鄒族代表等出席參與今日典禮,正是對其最大肯定。農業部林業保護署副署長張岱在任分署長期間,實踐低碳永續、生物多樣性保育等新興議題的,使嘉義分署成為署內推動生態永續的先鋒。

卸、新任分署長交接 嘉義分署長李定忠致贈林保署副署長張岱捧花。

對於新任分署長李定忠,林華慶則表示高度期待。李定忠來自嘉義市,長年服務於林業單位,歷經嘉義林管處與分署階段,不論在檜意森活村建置、阿里山區域轉型等項目皆具關鍵貢獻,對地方事務熟稔且深具使命感。相信李定忠定能勝任重責,帶領團隊再創高峰。

原任嘉義分署長張岱自107年7月1日起接任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處長,任職6年多來,積極推動林業保育署各項政策,成效顯著。在地社區推動林下經濟方面,除積極輔導山村部落成立林業合作社外,並成功推出「林下良品」品牌,促進山村經濟收入。另針對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區內自然景觀、遊憩景點及文化資產進行全面盤點,積極督導各項改善工程,成果豐碩,分別於108年及110年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與優良農建獎,並在中華景觀學會第12屆台灣景觀大獎中獲得3項優質獎及1項佳作,備受肯定。張副署長將以其在業務推動及經營管理上的豐富實務經驗,協助督導林業保育署各項森林治理與生態保育政策的制定。

嘉義新任副分署長致贈分署長李定忠捧花。

新任嘉義分署長李定忠為國立嘉義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曾任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課長、秘書,及臺東林區管理處副處長,並於106年接任嘉義林區管理處副處長及改制後副分署長。在任期間,積極協助張分署長推動嘉義分署各項業務,屢創佳績。致力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規劃與整建,有效管理園區攤販,建置入園分流預約系統,緩解人車集中入園,並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園車服務營運移轉案」榮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成功導入智慧電動遊園車服務,落實綠能產業理念。此外,督導「檜意森活村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成功打造全國首座森林文創主題園區,展現其在森林資源管理上的專業與執行力。

大合照。

今日典禮隆重,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監交,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水保署南投分署副分署長陳存凱、臺大實驗林管處處長蔡明哲、林鐵處處長王昭堡、阿管處處長黃怡平、阿里山鄉村長、鄉親及多位民意代表皆出席,送上祝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黃敏惠出席嘉義分署長交接典禮 強調林業是城市養分

生日驚喜!茂豐祥號船長陳睿豪32歲生日當天捕獲屏東第一鮪

生日驚喜!茂豐祥號船長陳睿豪32歲生日當天捕獲屏東第一鮪
生日驚喜!茂豐祥號船長陳睿豪32歲生日當天捕獲屏東第一鮪

記者游宏琦/屏東報導

2025屏東東港第一鮪報到!東港漁業電台於6日凌晨接獲東港籍漁船「茂豐祥號」通報,在台灣東南方海域捕獲一尾公黑鮪魚,今(7)日在東港舉行「驗魚」活動,確認符合起鉤活魚、捕撈海域、重量超過180公斤且第一個返港,由東港籍漁船茂豐祥號奪得今年「第一鮪」資格,屏東縣政府與東港區漁會預計在11日舉辦第一鮪拍賣會。

黑鮪魚自「茂豐祥號」船艙緩緩吊起現身時,壯碩的魚身令圍觀民眾發出陣陣讚嘆聲。

今年第一鮪現身報到,「茂豐祥號」於4月6日通報東港漁業電台,當天凌晨零點19分在北緯 20度50分,東經122度48分台灣東南方海域捕獲一尾公黑鮪,目視估約210公斤以上,為爭第一鮪頭銜,東港籍船長陳睿豪火速返港,於今日清晨4時50分返抵東港,並由東港區漁會安排舉辦驗魚活動。

東港區漁會安排舉辦驗魚活動。

聽聞第一鮪報到的消息也讓許多民眾慕名而來,現場氣氛熱鬧,當黑鮪魚自「茂豐祥號」船艙緩緩吊起現身時,壯碩的魚身令圍觀民眾發出陣陣讚嘆聲,經東港區漁會鑑定小組分別從黑鮪魚的眼睛、嘴巴、皮膚光澤度及腹尾顏色,判定起鉤時是否為活魚,魚體重量再經過磅確認後,由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宣布茂豐祥號贏得第一鮪頭采,現場也響起熱烈掌聲。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表示,今年屏東第一鮪報到時間,和預估魚汛周期和洄游路線都差不多,2002年開辦第一鮪拍賣會迄今年統計,陳船長是第8位贏得第一鮪頭采的東港籍船長。

陳睿豪說,第一鮪是生涯最美生日禮。

今年32歲的船長陳睿豪,是歷屆第一鮪紀錄中最年輕的船長,個性相當靦腆,捕魚經歷約7年,近2年升任船長後正式繼承父業獨當一面,他表示,此次出航第五天就有意外驚喜,剛起鈎時只知是尾大魚,沒想到竟然是黑鮪魚,心情既緊張又興奮,看見魚嘴緊閉、眼睛及皮膚光澤相當清澈、尾鰭顏色相當鮮艷,再加上目測起碼超過210公斤以上,超過驗魚標準,立即加快馬力火速返港,能奪得今年第一鮪頭銜,感到相當高興,6日捕獲當天剛好是自己的生日,讓他開心直呼:「真是最棒的生日禮物!」

東港區漁會鑑定小組分別從黑鮪魚的眼睛、嘴巴、皮膚光澤度及腹尾顏色進行判定。

東港區漁會表示,2025第一鮪拍賣活動,將於4月11日上午11時在東港魚市場舉辦,由縣長周春米擔任拍賣官,屆時除了公布秤重公斤數外,也會公布得標單價,同時也代表今年黑鮪魚季正式展開。活動當天除了邀請神秘大咖藝人助陣,當天也會安排精彩表演節目及闖關遊戲、摸彩活動等,歡迎全國民眾一起見證。(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生日驚喜!茂豐祥號船長陳睿豪32歲生日當天捕獲屏東第一鮪

美對台高關稅壓力升溫 蔣萬安盤點因應策略、促跨縣市攜手應對

美對台高關稅壓力升溫 蔣萬安盤點因應策略、促跨縣市攜手應對
美對台高關稅壓力升溫 蔣萬安盤點因應策略、促跨縣市攜手應對

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針對美國即將對臺課徵32%關稅可能造成的衝擊,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根據彭博預測,臺灣GDP恐下滑3.8%,對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他強調,國難當前,不容內耗,政府應團結一致、積極因應。他指出,早在3月26日便呼籲中央應提前準備,並在4月1日的市政會議要求各局處盤點未來兩年內將發包的重大工程,評估應變策略。4月3日也指示產業局啟動「中小企業需求與意見整合平臺」,主動蒐集意見、提供協助。

蔣萬安主持內湖區市長與里長有約會議。(北市府資料照)

蔣萬安進一步指出,雖然關稅談判屬中央職權,但地方政府亦不能置身事外。他在清明連假期間即與產業局、財政局、勞動局、社會局、青年局等單位密集研議,盤點各項可行政策工具。他並已致電新北市長侯友宜、基隆市長謝國樑及桃園市長張善政,促成四市市長提前召開會議,攜手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的衝擊。未來也將討論是否擴大合作層級,納入竹竹苗等地區,共組科技產業聯防平臺。

對於記者提問總統賴清德所提五項策略,包括與美方協商零關稅與成立「臺灣投資美國隊」等構想,蔣萬安表示,期盼政府能為臺灣爭取最好的條件,至少應達成與其他區域國家如日韓、東南亞公平競爭的關稅待遇。他同時提醒,美方下一波可能針對半導體與藥品再課重稅,臺灣必須及早納入談判與因應。

蔣萬安主持內湖區市長與里長有約會議。(北市府資料照)

當被問及若他是執政者會如何應對,蔣萬安表示,現已觀察到部分企業出現撤單、暫停訂單的情形,恐導致輪休、無薪假、裁員等問題。他已責成相關局處針對受衝擊產業規劃短期上工、協助轉型、輔導資源投入等方案,同時聯合其他縣市提出因應策略,包括補貼、還款期延長、招商轉向及協助數位轉型等方向,務求全力減緩衝擊。

他也指出,臺北雖非製造重鎮,但多數企業登記地設於本市,實質衝擊不容小覷。他將於今日下午與臺北市進出口公會、內科發展協會及臺北商業會代表會面,聽取第一線企業與勞工心聲,並將相關建議帶入周三的跨縣市會議中研議具體對策。

對於股市早盤重挫逾2,000點,蔣萬安呼籲中央政府應提出明確對策與穩定政策訊號,給予民眾與市場充分信心。至於記者引述議員林秉宥指稱地方政府因財劃法修法恐須承擔企業衝擊壓力一事,蔣萬安僅強調,「國難當前,沒有內耗的空間,全國團結才是唯一的正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美對台高關稅壓力升溫 蔣萬安盤點因應策略、促跨縣市攜手應對

雲霄厝剖香腳百年傳統技藝再現 黃敏惠:保存重要文化資產

雲霄厝剖香腳百年傳統技藝再現 黃敏惠:保存重要文化資產
雲霄厝剖香腳百年傳統技藝再現 黃敏惠:保存重要文化資產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自1997年持續推廣至今的嘉義市雲霄社區重要傳統技藝「剖香腳」展演活動,在停辦2年後於今(7)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重新展開,現場由市長黃敏惠、資政張博雅與北園國小、復國及吳鳳幼兒園的師生們一同體驗這場專屬於嘉義的珍貴傳統技藝。

香腳花

這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技藝,最早是由內安雲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廣禮(時任林森里里長)發起,每年在社區內公開展演,於2021年起移師嘉義市立博物館戶外圓形廣場辦理,理事長表示換到更大的場地可以讓更多在地學童及遊客體驗並認識這項與諸羅文化息息相關的古老技藝。

黃敏惠表示,剖香腳這項精湛的工藝不僅是我們嘉義市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們對歷史與傳統的敬畏。早期在地藏庵附近的內安里、雲霄里,剖香腳因著民間信仰形成社區中的重要產業,將竹子剖開後綁成花狀曬太陽,即是其命名的由來。在諸羅建城321年的今年,市府團隊更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並珍惜這份來自過去的美麗手工技藝。

剖香腳現場演示

黃敏惠感謝內安雲霄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王廣禮理事長不遺餘力的推廣,如今這項活動透過社區、學校與博物館的合作,讓更多人認識並保護這項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更展現出嘉義人嘉義事嘉義精神。

剖香腳現場演示

文化局局長謝育哲強調,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我們嘉義深厚文化的代表之一。這項傳統工藝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傳承,展現了當地居民的熱情與堅持。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化的製作方式逐漸取代了手工,但這項手工藝的價值依然無可取代。今日的展示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我們將繼續支持這樣的傳統文化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而邱錦雲老師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今日文化局也特別邀請審查委員進行現場訪查。

邱錦雲老師演示剖香腳

雲霄社區,舊稱「雲霄厝」,清朝時期此地是古諸羅建城時進出北城門和東城門的通道,也是梅山、竹崎及民雄等地的民眾往來諸羅城必經之地,加上鄰近香火鼎盛的地藏庵。因地緣關係,當地居民幾乎以「剖香腳」為業,也是當時南臺灣最大的香腳產地,甚至有「香腳原鄉」的美譽,在民國50年代曾有人讚嘆「雲霄厝一年四季皆開花,開的是香腳花」,可見當時已發展成地方特色產業。

邱錦雲老師演示剖香腳

究竟甚麼是「剖香腳」,香腳是拜拜用的香,剖香腳是指製香的過程。傳統的香腳是純手工製作,過程從鋸竹、去竹節、浸竹、剖青、切片、切絲,到綁香腳花展花曝曬,每一根香腳都代表著製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珍惜。

剖香腳現場演示

今年的剖香腳展演活動,同樣由這項技藝的唯一傳承人且具60年以上剖香腳經驗的邱錦雲老師親自示範。透過邱老師熟練的鋸竹、剖片及剖絲技藝操作下,每根竹筒能剖出一千多支細長的香腳,再將它們捆成一束束的香腳花,形成一朵朵美麗的香腳花束。隨後,由製香師傅蔡增成負責進行製香過程,利用各種的中藥材料混合而製成香粉,手工沾裹香腳,這一過程需多次反覆進行,將每一支香腳均勻地塗抹,完成後的香枝香氣四溢,供應祭拜使用。

「剖香腳傳統技藝」展演活動舉辦至今已累積超過上萬人參與,並獲得眾多的讚譽。這項活動不僅是對這項傳統工藝的保存,更是對嘉義市深厚文化的禮讚。手工製香的技藝雖已逐漸被機械化取代,但「剖香腳」作為嘉義市文化的一部分,依然在人們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更多資訊請參考:

嘉博館網站https://museum.chiayi.gov.tw

嘉博館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mmuseum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霄厝剖香腳百年傳統技藝再現 黃敏惠:保存重要文化資產

好市多清明供品很好買 網友:一年一次孝心補貨潮

好市多清明供品很好買 網友:一年一次孝心補貨潮
好市多清明供品很好買 網友:一年一次孝心補貨潮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依據民俗,清明節前後都是掃墓祭祀祖先的日子。近期一篇緬懷已故阿公的社群PO文引發網友共鳴。一名網友首度採買掃墓供品,她到好市多(Costco)除了買自已愛吃的洋芋片外,終於實現阿公生前要她買蛋捲給他吃的叮囑,直接買一箱蛋捲給阿公享用,不少網友直呼,「這篇文章怎麼有洋蔥」,也相信阿公一定會整箱吃光,對於原PO提醒珍惜身邊的人最重要,大家很有感!連好市多清明採購潮也成討論話題。

圖片來源:好市多

這位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情報站」的貼文中提到,小時候不清楚祭祖是什麼,只知道媽媽會準備素三牲及一大堆她不愛的餅乾零食,她只好跟到賣場吵著買她愛的洋芋片,每每在準備清明供品時,阿公總會說等她長大一點就可以買洋芋片了,還要她「順便幫阿公買多一點蛋捲,不然你阿嬤都不准我吃太多!」

網友說,今年終於輪到她買掃墓用零食,她依約定買一整箱蛋捲給阿公,希望他在天上盡情吃,不用再怕糖分太高,她燒香跟阿公說,希望阿公能跟她說說蛋捲好不好吃?

一名網友到好市多買阿公愛吃的蛋捲讓他享用,感性PO文引發網友共鳴,連好市多清明採購潮也成討論話題。圖/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情報站」

這篇貼文還提醒大家「回家掃墓的同時,也要珍惜身邊還在的家人們」,引發許多網友對已故家人的思念,獲得逾上百則留言響應。留言中不少網友也分享自己的習慣,「我奶奶愛吃糖果,每年我都會買她最愛的那幾樣去拜拜」、「我們家掃墓完都會跟爺爺奶奶講講話,說最近家裡發生什麼事」,「 QQ 看到這篇 我也想到我的爺爺。」

另外,不少人留言指出,近期COSTCO賣場人潮明顯增加,湧現清明採購潮「每年清明前夕,好市多都爆滿,大家都一次把拜拜要用的零食、飲料、三牲準備好」、「我們家已經連續3年都是一車買好供品,還有幫長輩補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好市多清明供品很好買 網友:一年一次孝心補貨潮

「比玻璃還脆的家」中華聖母基金會修繕老屋 守護弱勢家庭的最後避風港

「比玻璃還脆的家」中華聖母基金會修繕老屋 守護弱勢家庭的最後避風港
「比玻璃還脆的家」中華聖母基金會修繕老屋 守護弱勢家庭的最後避風港

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比玻璃還脆弱的老房!」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針對需要修繕的服務個案發現,服務對象近8成是經濟弱勢,超過6成是身心障礙中重度,住家環境老舊,屋頂破損、電線膠條損壞等,經濟除了負擔日常開銷,無力再支付龐大的修繕費用,居住充滿隱憂;基金會「居家修繕計畫」,守護辛苦的家庭,協助阿鳳姨一家三口兩人臥床的老屋得以安心居住。

阿鳳姨管罐營養品給臥床的弟弟

「這個天花板都已經凹陷,我很害怕哪天垮下來,弟弟就被壓死了…..」62歲阿鳳姨說出內心的擔憂。臥床弟弟的正上方,是二樓的地板,因樑柱結構被白蟻侵蝕,已呈現「凹型」,天花板下陷明顯,隨時會坍垮。通往二樓的木造樓梯,已經無法支撐重量,阿鳳姨勉強用廢棄的奶粉罐、鐵罐塞在樓梯木板下,增加支撐力,但走起來仍搖搖欲墜,住得膽戰心驚。

臥床的媽媽和弟弟

基金會從弟弟中風臥床開始服務,陪伴阿鳳姨至今已近10年,社工定期家訪服務,提供生活物資和電動病床,近期發現屋內許多木造樑柱已被白蟻蛀蝕空洞,一碰就碎。擔心臥床的媽媽、弟弟隨時會有居住安全問題,基金會社工緊急聯繫水電、工程師傅評估屋樑結構,施工前確保弟弟的安全,還先暫時安置於照顧機構。媽媽和弟弟皆臥床的24小時照顧全仰賴阿鳳姨,已經將近十年,無法長時間外出工作,全家僅靠每月的身障生活補助維生。費用支付家中水電瓦斯外,還須採買大量的尿布、棉棒紗布等醫療用品、倆人的管灌營養品,已讓這個家庭入不敷出,根本無力負擔修繕的費用。

從安置機構回到家的弟弟

基金會運用大眾愛心捐款,為阿鳳姨一家進行修繕,連續兩週不間斷的工程,先穩定屋樑結構、樓梯,天花板輕鋼架裝設、更換電燈及馬桶。「阿姨妳開電燈,試踩樓梯看看有沒有穩」社工帶著阿鳳姨檢視修繕完工的屋內角落。屋內更換燈管後,原本昏暗的空間變得明亮,樓梯和地板踩踏也非常穩固。「這厝變得安全很多,阮不用再擔心會垮掉…..真的甘溫幫忙!」阿鳳姨看著修繕後的房子,笑著說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心。當天,社工也帶著營養品、生活物資到訪,幫助減少阿鳳姨經濟負擔,陪伴他們走過生活每個艱難的時刻。

破洞的天花板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阿鳳姨的家只是眾多案例之一,基金會許多弱勢家庭正面臨相似的困境,我們希望透過「居家修繕計畫」,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個安全、溫暖的家。懇請一起成為這些家庭的支柱,幫助他們修繕居住環境,迎向更安全的生活。捐款劃撥帳號:31561904,戶名: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或來電(05)-2778388分機3502、3328洽詢。

裝設新的天花板
裝設新的天花板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比玻璃還脆的家」中華聖母基金會修繕老屋 守護弱勢家庭的最後避風港

推廣視障樂團的天籟之音! 中市勞工局「聽.見」音樂會前進校園

推廣視障樂團的天籟之音! 中市勞工局「聽.見」音樂會前進校園
推廣視障樂團的天籟之音! 中市勞工局「聽.見」音樂會前進校園

「聽.見」音樂會是台中市府勞工局為推廣視覺功能障礙者音樂才能與宣導身心障礙者就業平權的重要平台,透過視障樂團表演推廣,除了展現視障者的音樂潛能與創造力,更促進民眾對於視障者的理解及尊重,今年度預計擴大辦理達63場次,誠摯邀請民眾一同參與。

大鵬國小輔導主任配合向日光視障樂團示範人導法

勞工局表示,今年預計與各單位合作推廣視障樂團15場次外,也首次與台中市各級學校合作,自3月份開始結合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的相關活動,已陸續展演10場,至年底預計可在各級學校推廣達48場。勞工局除媒合表演團隊外,演出內容皆由視障樂團自行規劃,其中除了專業的音樂演出,也安排學生重視視力保健、正確協助視障者的人導法「問、拍、引、報」及視障者的就業輔具等,希望讓學生了解視障者的特質及潛能,在校園中種下包容與尊重的種子。

向日光視障樂團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聽.見」音樂會除了讓各界認識視障樂團及增加他們的受邀演出機會外,更是希望引領民眾換位思考;勞工局持續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結合各種創新模式,讓社會大眾對身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與接納,並期望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合理調整的精神,引導事業單位在不造成過度負擔的情況下,透過必要且適當的修改與調整,為身障者創造平等的工作機會。

黑墨鏡樂團

勞工局輔導視障者從事音樂演出工作多年,目前有4個視障樂團皆由視障者組成,平時除了受邀企業內部員工活動,也有接受婚禮、社團月例會、春酒、尾牙等演出。向日光視障樂團(7人)融合中西樂器,呈現多元演唱風格;飛行者樂團(6人)以流行金曲與原創歌曲,帶領觀眾在音樂中飛翔;黑墨鏡樂團(5人)精通多種樂器,以純熟演奏觸動人心;瞽動人心太鼓隊(9人)則以震撼鼓聲,展現視障者的力量與自信。社會各界若想投入更多支持,也歡迎透過電話向勞工局陳先生做進一步了解 ( 04-22289111分機35431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推廣視障樂團的天籟之音! 中市勞工局「聽.見」音樂會前進校園

張麗善率團進軍新加坡食品展 雲林良品邁向國際品牌之路

張麗善率團進軍新加坡食品展 雲林良品邁向國際品牌之路
張麗善率團進軍新加坡食品展 雲林良品邁向國際品牌之路

地方中心

2025年新加坡國際食品展將於4月8日至4月11於新加坡博覽中心 (Singapore EXPO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盛大開展。雲林縣政府繼3月前往東京食品展後,今(7)日再由縣長張麗善率團前往新加坡參加國際食品展,積極於目標市場推廣雲林縣豐富多樣的農特產品,將雲林良品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為台灣最大的農業縣,擁有廣大的山、海、平原,孕育出多元、新鮮、優質、安全的農漁畜產品,今年3月前往東京食品展期間,雲林良品獲得許多國外買家的好評,一週內便接到各參展廠商回報預估接單約1億元,如此豐碩的成果可見雲林農產品深深受到國外買家的肯定。延續東京食品展的經驗與績效,本次再組團前往東南亞最大國際食品展會-新加坡國際食品展推廣雲林農產品,讓這股氣勢長紅不斷。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農產在東南亞地區長期佈局多年,112年起出口至新加坡的蔬果超過200公噸,更與新加坡最大超市NTUC FairPrice超市合作辦理台灣蔬菜節雲林良品週,不斷深耕讓東南亞消費者習慣並愛上雲林的優質農產品。

此次參展業者包含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瑞期食品有限公司、昇樺食品有限公司、富懋全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證責任雲林縣虎尾農產生物科技生產合作社、立瑞畜產有限公司、福祿壽國際酒品股份有限公司、展鮮農產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瑞春醬油有限公司、元進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玉山鑫有限公司等11家業者及雲林縣農會,帶著雲林各基層農會及縣農會優質產品,包含黑蒜頭精、雲農花生湯、香拔茶、虎霸王分享包、金馬61花生禮盒、花生醬、咖啡、湯品、溫體鮮雞精(常溫)、米製加工食品、滴雞精、土雞粥、常溫湯品、酒品、穀類製品、芝麻醬、截切番茄、番茄加工產品、醬油膏、酸菜辣椒、漬物加工品、苦茶油、花生油、米餅及黑米茶等等多樣優質具市場潛力商品到新加坡參展,期盼能帶來更高業績。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縣府多年來持續不斷經營東南亞地區市場,為了積極尋找更多通路管道,連續兩年前往新加坡國際食品展獲得廣大的迴響與好評,搭配策略性的結合貿易商與國外市場通路合作進行一系列行銷推廣計畫,讓雲林縣優質農產品在國際行銷的通路上更能有效且穩定,也將藉由今年的參展讓東南亞拓銷成績更出色。(圖/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張麗善率團進軍新加坡食品展 雲林良品邁向國際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