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87

靜下來,才能覺察自己

文/黃淑儀(曼陀羅心靈彩繪教學大師)

近十年來, 關於靈性的探討, 漸漸的由對外的追求而轉向對自我的探索。這是因為人們慢慢的體悟到我們內在靈性的小宇宙與自然界的大宇宙其實是相互共振的。要瞭解自然宇宙的法則和奧秘,需從自身的小宇宙開始,也就是東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於是,關於如何教導內在心靈探索的書籍和課程則大行其道。大部分的人對於「遇見未知的自己」、「看見真實的自己」、「與自我對話」、「接納真實的自己」等的字眼並不陌生。但,到底要如何才能看見內在未知的自己呢?

放諸四海皆對的答案就是「靜‧定‧慧」。靜中能生定,定中能生智慧。所以首要學習的就是「靜」。這雖然非老生常談,但也是最簡單卻很難做到的不二法門,我個人認為這是一輩子也做不完的功課。

那為何需要「靜」呢?因為人太「忙」了!我們的心要應付和處理的事務太多了,而我們的心智也非常的不甘寂寞,喜歡不停的攀緣和工作,只是我們太習慣了,而無法去覺察罷了。然而,覺察的能力也需從靜心開始。

覺察能力的培養, 需要從生活上的行住坐臥中,長時間的練習。一般而言,我們最容易知覺和意識到的是我們的「情緒」。

我們每天都泡在情緒裏,受情緒的操弄,情緒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在心理學和醫學界對情緒這個範疇的分析,已有

百多年的歷史了。

簡單來說,情緒就是喜怒哀樂惡憂懼等的心理狀態。深入一點的說法是,「我們因外在或內在的環境轉變或受到某種刺激,生理上因主觀意識所產生的行為反應」。這裡提到的主觀是因為每個人因成長和教育背景不同,對事件的感受性不同所致。

所以,我們透過對情緒的覺察即能了解,是什麼事件或情境引發了我們的情緒,再透過這些事件或情境來了解自己意識之下對事件的真實感受和想法。而看到自己意識之下的真實想法和價值觀,就是所謂的真實的自己。

但,這不是說意識層我們可以覺知的自己是假的,應該說,帶著面具符合社會性的自己,和意識之下隱藏的自己,都是自己,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因為,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思想、生理和心理的狀態,有時可能輕微容易掌控,但也可能十分激烈而影響生活或工作,所以,釋放情緒恢復平靜,也變成現代人必須學習的功課。

(節錄自《獨家報導》1156 期)

新北山坡地防災教育巡迴列車獲好評

山坡地防災教育團隊進行有獎徵答活動
(圖: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

李玉華/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山坡地防災教育巡迴列車於2016 年9 月啟動以來,陸續在瑞芳、萬里校園進行宣傳活動,獲得師生們熱烈迴響。

為了全面落實孩子們對山坡地的防災觀念,今年提前在3 月16 至17 日展開巡迴工作,分別來到新店及汐止坡地校園,透過防災教育團隊的教學與實驗操作下,讓孩子們在未來防災任務上扮演重要角色。

新店與汐止是大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由於當地多屬丘陵與山地,發展出許多以山坡地為聚落的社區形態。近幾十年來,各地土石流、水患災害頻傳,新北市政府除了加強山坡地保護外,更透過法規制定與教育的宣導,讓民眾逐步瞭解災害防範的重要性。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指出,每一次巡迴列車拜訪的學校,都事先進行環境勘查,讓製作的教材不僅符合當地需要,也能讓學校作為日後環境教育參考資料,使防災觀念持續傳承。

今年首班巡迴列車分別開到新店雙峰國小與汐止金龍國小,其中新店雙峰國小周邊緊鄰陡峭山壁,後方為青潭溪,16 日到訪當天,講師除了以當地學校上游過去曾發生過有土石崩落或颱風災害案例進行解說外,並讓小朋友學會判斷坡地災害的徵兆,切身掌握住家周遭環境潛在危險因子。

巡迴列車17 日造訪汐止區金龍國小,該校鄰近五指山,屬大屯火山系,有潛在的地震活動,講師特別以汐止的地形特色,透過生動描述,讓學生知道地震來臨時如何避難。

工務局表示,新北市山坡地占全市面積將進九成,坡地防災教育宣導刻不容緩,今年市府將持續推動校園宣導任務,透過深入轄內各個山坡地校園,讓山坡地防災觀念可以一代傳給一代,讓孩子們從小做起,攜手維護新北家園。

新北影視廊帶扶植臺灣電影產業 重建臺灣影視地位,培植優秀人才

民視公司設置數位媒體總部及研發創新中心。
(圖: 新北市政府施政成果網)

鄭克銘╱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新北影視廊帶發展論壇」,市長朱立倫表達對臺灣電影產業的支持。他提到,新北市除了大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電影及影視拍攝外,也擁有許多優秀人才,在地理、人才與政府配合下,發展影視廊帶很有機會,希望透過論壇交流,讓新北影視廊帶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臺灣過去的影視產業曾經活躍於亞太地區,只是這幾年來日劇與韓劇盛行,大陸劇也蓬勃發展,似乎顯得力有未逮。如何讓下一代接棒,並且重振臺灣影視產業的聲威,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新北市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電影及影視拍攝, 也擁有許多優秀人才, 透過自然環境加上人文條件,可以協助很多的影視業者拍攝影片。近期上映的電影《沉默》,導演馬丁‧ 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特別選在新北市取景,讓新北市有機會被世界看到。

近年來,新北市在林口規劃新北林口影視城,新莊則預定建立臺灣電影文化園區,經發局表示,新北市規劃打造「新北影視廊帶」,目的是企圖建立影音媒體發展的場域。

在產業面上,「新北影視廊帶」是個包括開發、製作、發行、播送平台的完整產業聚落;就發展趨勢來說,是個包括技術人才培育及新媒體實驗的平台,藉由機場捷運及高、快速公路的便捷交通連結,將大臺北地區消費娛樂人口引進新北影視廊帶,讓此產業聚落與民眾深度互動,增進傳播效益,並強化我國影視產業的根基,創造更高產值。

新北林口影視城與新莊的臺灣電影文化園區,預計在今年底招商。

三峽北大圖書新館三月底正式啟用 打造親子專屬閱讀空間,移動創意書架超吸睛!

可移動的書櫃可隨空間使用隨心變換,也可以讓小朋友隨性的像窩在家中角落一樣,輕鬆的閱讀
(圖: 新北市文化局網站)

張雅璇╱新北報導

三峽北大圖書新館, 三月底正式啟用!新館裡不僅有造型獨特、可移動的創意書架,還有大熊玩偶陪伴的閱讀座位,希望讓小朋友們因此愛上閱讀。

北大圖書新館預計用兩層樓的空間藏書,三樓規劃為一般閱覽區、景觀閱覽區、新書展示區、期刊閱報區、資訊檢索區、以及多功能室;四樓則為兒童與親子專屬的閱讀空間。

原木打造的閱覽區位於三樓,搭配柔和的燈光,充斥著木頭專屬的溫暖味道,木製書架以回形的方式陳列,打造書海迷宮,創造讀者與書相遇的步步驚喜;長達1,245 公分的超大型閱覽桌,可以同時容納26 人共同閱讀,開啟閱讀的芭比盛宴。

四樓則是屬於小朋友的閱讀天堂,除了有前所未見的移動創意書架,可隨空間使用隨心變換,也可以讓小朋友隨性的像窩在家中角落一樣,輕鬆的閱讀;還有超萌大熊熊陪著一起看書,就像從童話中跳出來一樣,不僅擄獲小朋友們的心,連大人也直呼「好可愛」!

北大分館以「家庭」的概念為設計主軸,是療癒身心、與家人交流情感的空間。它具有環保節能及親和性,透過植栽設計與綠建築呼應,讓圖書館成為有生命呼吸的綠色閱讀場域;更針對現代家庭的需求,打造兼具多面性、複合性與動態性的閱讀空間,讓圖書館成為閱讀休憩的場所。

落實居住正義,實現城市美學 明倫公宅實踐完整公共住宅政策

李育群/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明倫公宅開工典禮時表示,明倫公宅從都市計畫變更到發包、開工,全部都是在他市長任內進行,完整實踐公共住宅政策。

明倫公宅動工的基地原是明倫國小,由於少子化的關係而關校,讓多出來的空地經過都市計畫的變更、規劃、設計到發包,現在終於正式開工。

對於臺北市的公共住宅,柯文哲認為應該達到四個目的:

第一,實現居住正義,政府理論上要保障人民有自己的房子,但還沒做到之前最起碼要保障人民有住的地方。

第二,達到城市美學的目標,即使是公共住宅也要蓋得相當漂亮。

第三,創造智慧城市,從智慧電表、智慧水表、智慧瓦斯表、智慧電網一直到光電板,甚至是機車充電柱等等,將公共住宅導入智慧設備。

最後,導入新的社會模式,公宅內的建物要包括托幼所、托老所與活動中心,甚至能有簡單的便利商店,讓公共住宅包含整個完整的社區。

柯文哲指出,明倫公共住宅智慧社區總共要蓋380 戶,包括一房型、二房型、三房型,預計花費17 億元,三年後完工。住宅北邊為創造力學園,將來會是AR、VR 的創新基地。另外社區也包含托嬰、托幼、托老以及社區活動空間,導入他剛剛所提到的智慧城市設備。

社區內更導入田園城市,用點、線、面的方法,透過微型田園、人行田道、街角田地、垂直種植來擴張臺北市的田園版圖。明倫公共住宅智慧社區開工後,蘭州國宅將成下一個目標。

十三行的國家寶藏展示總統的禮物 黑漆漆‧ 漆器特展,異國風味十足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為臺灣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館。
(圖: 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鄭克銘╱新北報導

想要一窺世界各國元首贈予總統的禮物嗎?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近期展出「黑漆漆──漆器特展」,帶你走訪異國風味十足的總統禮物。

漆工藝藝品是亞洲獨有的代表性工藝,它的作工精細、價值不菲,直至今日,漆器經常被當做國際交流的禮物,不僅體現送禮之人的身份、地位,同時也極富文化交流之意。

例如越南致贈前總統李登輝的〈最後的晚餐〉,既結合越南獨特的「磨漆畫」傳統工藝技法,也表現了基督宗教主題,具有東西文化交融的底蘊。

越南致贈李登輝總統的〈最後的晚餐〉,以越南獨特的「磨漆畫」傳統技法與宗教主題表現,相當特別。
(圖: 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而日本知名學者大前研一則致贈前總統馬英九〈輪島塗漆瓶〉,「輪島塗」是日本的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外觀華麗高貴,製作上需使用當地特有的「珪藻土」,並且經過七十層以上的精細工序。

至於俄羅斯〈伊凡王子、火鳥與灰狼〉漆盒,即結合童話故事與漆藝的精采表現手法,饒具寓意。這些禮物風格特異,展現了各國風土民情。

十三行館長陳春蘭表示,禮物體現送禮人的心意,具有豐富的文化意涵。從「黑漆漆──漆器特展」中,民眾不但可以細細品味國家級元首禮物,還能飽覽當時的時代環境和社會背景,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臺北花市與大阪梅田花市締結姐妹花市 提升臺北花市成為國際文創花卉中心

柯市長與與會嘉賓合影 (圖: 臺北市政府網站)

李育群╱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臺北花市與大阪梅田花市締結姊妹花市的活動時表示,臺北花市與兵庫縣的生花株式會社,分別是臺灣跟日本最大的花市,兩個最大的花市在締結姊妹花市上有其意義,也希望借助日本花市經驗,透過雙方的交流能夠長長久久且達到雙贏。

今年臺北花市拍攝的短片,以「一束鮮花」做為主題,短片內容提到,主角因為一束鮮花而改變了自己還有周邊的環境,希望臺北花市可以成為臺北市的那一束鮮花,提高臺北市的生活品味及品質,讓臺北能夠更文明、更進步。

根據統計資料提出,日本花卉市場的產值是臺灣的10 倍,而大阪梅田花市因為網路的推廣,現場交易的百分比僅占兩成左右,相對於臺北花市高達九成五,網路交易不到一成,顯示臺北花市必須學習運用電子商務及物流來提升產業,因應大環境與消費者的需求,發展出新的交易型態。

臺北市暨兵庫市締結姊妹花市簽約儀式合影。
(圖: 臺北市政府網站)

柯文哲指出,臺北花市不應只是一個純粹賣花的地方,還應該要具有教育、休閒等功能,前者譬如開設花道班,後者則可成為市民假日出遊的去處,甚至有餐廳等交誼的功能。

與梅田花市締結為姊妹花市後,期盼藉由日本的經驗,臺北花市未來能成為國際性的文創花卉中心。

港湖為發展範疇,解決住宅與公共運輸為要

東區門戶計畫模型圖示意圖 (圖: 臺北市政府網站)

陳誠威/臺北報導

鑑於臺北市將於今年八月舉辦世大運,臺北市政府特別召開「臺北東區門戶計畫─企業菁英座談會」,市長柯文哲表示,世大運結束後,市府主力部隊會全部轉移至東區,全力推動以南港火車站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

柯文哲表示,高鐵南港站開通後,影響深遠。據報告指出,南港車站開通後第一個月的進出人數增加30 萬人次,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預計將達200 萬人口的出入。

未來整個東區門戶計畫將以南港為中心,往北涵蓋到內湖,整個港湖的計畫,都是發展的重點。

南港將成為生技產業之重要核心,可有效串聯上游中研院及國家生技園區之基礎研究,以及中下游產品量產、上市及行銷。

柯文哲認為,西區門戶計畫目前做得比較成功,但他也坦言,開發過程中多為且戰且走,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市府會蒐集過去犯過的錯誤,避免再犯,比如像內湖的交通之所以堵塞,不是交通的問題,而是整體的都市計畫出了問題。

東區門戶計畫預計提供優質公共住宅社區,改善地區整體生活環境,吸引青年定居,並以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模式,達成人本交通目標,建立2050 年臺北市新東區願景藍圖。

比如「以多元開發方式建設公共住宅」,就是要提供足夠的住宅,讓將來在此處的上班族,至少有七成能就近住在附近。

柯文哲認為本屆市府團隊最大的特色是修正速度很快、學習速度也很快,並且鼓勵創新與聰明做事,因此未來東區門戶計畫會持續以滾動方式修正。

只不過未來太難預測,因此有任何意見可向產業局反映,產業局彙整後會定期開會,並且定期在市長室會議報告,並從九月起全力推動此計畫。

 

謊報支票遺失需負的法律責任

王永森( 理得法律事務所所長、台北縣市法扶顧問律師、台北市教育局審議
不適任教師審議委員)

文/王永森( 理得法律事務所所長、台北縣市法扶顧問律師、台北市教育局審議不適任教師審議委員)

 

老陳與老張有生意往來,老陳開立一張面額20 萬元的支票給老張,作為支付貨款的票據。後來老陳發現老張交的貨品有瑕疵,且向老張反應之後亦未得到滿意的回覆,因此老陳企圖用支票無法兌現的方式,迫使老張出面談判,因而向銀行謊報遺失。老張持票向銀行提示不獲兌現,老陳應負何種法律責任?

 

首先應該要確認老張持有票據是否合法,以及可否行使票據權利。

老張持有票據係因與老陳有生意往來,所以老陳開立支票交給老張當作支付貨款,老張持有票據係屬合法,老張有權行使票據權利,老陳依法須負票據責任。至於老陳主張老張交付的貨品有瑕疵,係屬票據關係外之另一起民事糾紛,應透過協商或訴訟解決。

謊報票據遺失應負的民刑事責任

謊報票據遺失應負的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內容分述如下。

刑事責任

老陳明知票據係因與老張有生意往來,開立後交付給老張作為給付貨款之用,卻因老張交付的貨品有瑕疵,為了阻止票據兌現並迫使老張出面談判,竟向銀行謊報遺失。

向銀行申報遺失,必須要填寫申報遺失之相關資料,其中有一份是針對將來持該張已申報遺失票據向銀行提示者(即持票人向銀行請求付款)提出侵占告訴,並由銀行轉交給警察局。將來持票人向銀行提示付款時,銀行通報系統會立即向警察局通報,警察會馬上請持票人到警局作筆錄。

因本案例係老陳謊報遺失所造成,而老陳在報遺失同時亦對持票人(本案例為老張)提出侵占告訴,因此老陳已構成誣告罪,將會以誣告罪起訴。

民事責任

票據已依法開立並交付給老張,老張合法取得票據,可以行使票據上請求付款之權利,而發票人老陳必須負票據責任,應依票據上所記載之內容負法律責任,意思就是必須付款。

至於老陳辯稱老張所交付之貨品有瑕疵,應另依法律途徑解決,不能以謊報票據遺失的方式,企圖迫使老張找他協商。因此老張依票據關係請求票款,且票據具有流通性及無因性,老陳就應該付款。至於老陳主張貨品有瑕疵則是另一買賣法律關係,應另行協商或以訴訟解決。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61 期)

馬雲新零售策略 新零售將無處不在

阿里巴巴全面布局,新零售無所不在
(圖: 翻攝自網路)

王復理/綜合報導

2016 年,馬雲提出了「五新」戰略,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所謂的「五新」,指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和新能源。2017 年三月,在「2017 中國電商與零售創新國際峰會」上,阿里研究院正式發布「新零售研究報告」,對「新零售」的概念和方法論,進行首次的系統化解讀。

簡單而言,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新零售研究報告」以消費前臺為例,從「場景、消費者、商品」三個角度進行了剖析。

在「場景」上,新零售將無處不在。在「消費者」端,新零售可以對消費者進行更清晰的畫像,對品牌商而言,消費者的形象躍然紙上。在「交易商品」上,消費者更關心商品的個性化專業功能,以及商品背後的社交體驗、價值認同和參與感。

總而言之,新零售將重構「人、貨、場」這三個要素,從過去的「貨─場─人」進化到「人─貨─場」。

新零售VS 傳統零售

「新零售研究報告」認為,新零售與傳統零售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字化技術打通虛擬與現實各個環節,實現實體與虛擬深度融合。消費者體驗和商品交付形式,將不受物理形態制約。

其次,消費者時時「在線」。品牌商與零售商以消費者為中心,激發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提供給消費者無縫融合的消費體驗。

第三,回歸零售的本質。借助新技術和新資源降低成本,盡可能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滿足個體需求和用戶體驗的商品及服務,才是零售發展的方向。

第四,全供應鏈數字化,流通路徑由複雜向簡單轉變。供應鏈前端更加柔性靈活,數據化管理為實現庫存最優化乃至「零庫存」。

未來想像中國零售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以中國新零售帶動的全球零售發展將更加充滿想像。從交易主體上講,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零售商,甚至機器人也可以成為交易的主體。

從交易對象上講,未來所有物品都會成為可交易的商品。從空間上講,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成為交易場所,貨幣形態呈現多樣化。

隨著數字化的深入和技術進步,交易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全球經濟形態,最終將被以交易為中心的新型經濟改寫。

315 造假日 消費者權益仍未獲得改善「勇於認錯,堅決不改」,造假一年仍不改

「打假日」成為廠商的另一個行銷宣傳手法
(圖: 翻攝自網路)

陳誠威╱綜合報導

1983 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將每年的3 月15 日確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Consumers’ Rights),目的在於擴大保護消費者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7 年加入國際消費者協會,其後,每年的3 月15 日變成了所謂的「打假日」,舉辦著相關的「打假」活動。

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會舉辦現場直播的「打假晚會」,曝光「黑心產業」;各大城市紛紛推出轄區內的十大造假案例、十大詐騙案例;各大網站、平臺更言之鑿鑿,宣傳自己絕不造假。

今年的「315 活動」,新浪網聯合微博數據中心,發布了《微博行業消費者態度榜》,針對快遞、外賣、航空三大領域,進行了大數據分析,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內,微博消費者對這三大領域的消費態度與情況。

首先,消費者最關注的快遞五大問題依次是:快遞包裝破損、服務差、速度慢、快遞丟失和快遞破碎。數據顯示,整個快

遞行業平均負面評議達一成八。

其次,在外賣領域上,飯菜涼了、送餐速度慢、價格貴、菜品變質、吃出異物等五個問題項,成為微博消費者在叫外賣時最關注的問題,整個外賣行業平均負面評議為一成三。

再其次,在人人出行都離不開的航空領域,微博消費者關注的則是「航班延誤、體驗太差、態度惡劣、航班取消、歧視」五個問題。整個航空行業平均負面評議為一成一。

那麼,投訴完了以後,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情況改善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有人針對2016 年上榜企業做追蹤,發現有幾家企業在事後遭到了罰款,也有幾家企業公開在微博上道歉,但企業的努力僅止於此。

微博上有人這樣寫道:「千篇一律的聲明,消費者早已審美疲勞。『勇於認錯,堅決不改』,這句話也正是某些商家的真實寫照。」甚至還有人直言:「315 就是個笑話!全國團隊都在公關,有一些人賺得缽滿盆滿。」

每年的315 活動像是個嘉年華會,看上去五光十色,轟轟烈烈,這些投訴內容與批評榜單卻產生不了任何作用。消費者的權益,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受到保護呢?短期之內,大概還是需要靠著各大企業與平臺的個人自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