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57

萬花筒

劉涓畫作震撼國際藝壇

旅美畫家劉涓,善用抽象手法來表達生活的哲理,在她的畫筆之下,每一項看似平凡的事物,彷彿都有了新生命。

■文/張淯、葉惟禎 ■攝影/ Abe Meng

作為一位「現代藝術」的創作者,劉涓的畫作來自不同空間與記憶,似乘雲霄飛車,又似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的作品表達「她」這個人,作畫當下的她,忠實記錄自己的人生。

令人讚嘆 抽象之美

劉涓的朋友曾戲稱她可能有分裂的個性,劉涓笑說,朋友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或許是因為她在不同層面中,展現最真實的她。

「平日的我比較安靜,而把熱情與動感放在藝術創作當中。尤其他看到我的大多是大幅的作品,不像是一般女性畫家會畫的尺寸,然後再看到我的構圖與動感,又更震驚了。」劉涓分析。

其實繪畫有繪畫的語言,抽象藝術有抽象藝術的語言,如果沒有這些語言做基礎,確實不容易理解。劉涓建議觀賞者可從色彩、筆觸、構圖三方面來欣賞。

就色彩而言,一幅繪畫作品裡總是有色彩,如果不是五顏六色,那就是黑、白、灰,有時還可在畫面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這是觀賞者最容易的切入點,畫家選用什麼顏色、顏色本身的彩度與顏色之間的搭配都可窺出一二。

再者是筆觸。筆觸是藝術家與畫布最親密的接觸,一旦藝術家創造出自己的「筆觸」時,觀賞者欣賞作品時就「有跡可循」。若真看不出所以然,只是單純欣賞藝術家獨特的畫法也是一法。

最後看構圖,看藝術家如何安排畫面。觀賞者可以從構圖上看到藝術家的巧思與佈局,例如:重疊的技巧、透視的運用、力度的營造、和諧或旋律的表達等等。

超越筆跡 感應宇宙

其實,無論畫作再如何抽象,劉涓剖析自己作為一位「現代藝術」創作者,她的作品就是要表達「我」這個人,包括思考意念、情緒走向、創作時的喜怒哀樂,以及那段時期的生活狀態,都會在當時的作品中出現。

劉涓曾說,自己的畫作來自不同空間與記憶,比如有次她去北加州參加親戚的婚禮,經過山區來回走了20 英哩,容易暈車的她一回到平坦的公路,不禁思索自己的人生不也像這段旅程一樣,經歷峰迴路轉,或似柳暗花明又一春。

人生又如坐上雲霄飛車,把生命扣在安全桿上,一路驚叫,幾乎失去重心和地心引力,直到速度減慢,回到終點才明白,其實平淡的步調,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這一次的經歷,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我於是畫了一系列的〈公路旅行〉(RoadTrips)。」其實這系列畫作中的「公路」不是主題,「風景」也不是重點,而是讓這些畫作中的圖像,激發觀賞者去尋找在自己生命中類似的經歷。

打破傳統 蓄積能量

就是因為畫作是她人生每一段旅程的紀錄,因此身為專業藝術家,觀察能力是隨時隨地的,尤其劉涓的創作是抽象藝術,難度更高,「畢竟我想表達的是內容,而不僅是畫面呈現的圖像。」

為了真實記錄,劉涓每年都會到英國冰湖區,而且一住就是兩、三個星期,讓自己完全融入當地,了解他們的文化。她觀察到,英國文學有深度,因此英國人說話的用字遣詞比美國人要來得體面,但是英國人的高傲與偏見,亦是舉世聞名。

「尤其英國近年國道衰落,他們自傲又不服氣的微妙心態盡收我眼底,這樣小小的觀察力與自我訓練,就是自我培養觀察力的結果。這種訓練,會使我很本能的觀察到平常人不會注意到的地方、感受到一般人忽略的細節。我有這麼多思想層面的衝擊,創作靈感自然就能源源不絕。」劉涓如是說道。

人們常說懂得欣賞藝術的人,都是有著「精神小資」的人,「但我真心希望我的作品能激發觀賞者的想像力,與畫作產生互動,讓欣賞抽象藝術成為一件有趣的事,以達到提升藝術修養的目的。」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 1165 期 )

一例一休 裁減勞工相關資遣規定

文: 陳瑞珠/諮芮勞務管理公司 總經理

由於一例一休新制《勞基法》更修影響, 各項規定使企業勞務管理窒礙難行, 至今猶未平矣。國內部分企業面臨營運困難業務緊縮,無奈必須對現有勞工資遣。

所稱「資遣」,係指事業單位雇主依《勞基法》第11 條及第13 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之行為時,並應依據《勞基法》第16 條給予預告,以及依第17條或《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勞工資遣費作為補償。

還有另一種情形為:企業因營運方針改變,擬進行併購或改組時,對於未留用之舊勞工,舊雇主亦應依法辦理資遣通報。

那麼何謂「大量解僱」?企業遇有必要資遣人力時,應達多少人始有通報義務?

大量解僱勞工時,應於勞工離職之10 日前,將被資遣勞工之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電話、所擔任工作及資遣事由等事項,列冊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勞動局),以免在不知作業程序下受罰。

而企業其資遣原因若係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之情事所致者,應於資遣勞工離職之日起3 日內為之。

按《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於2003年2 月7 日修正之條文第2 條規定,所稱大量解僱勞工,係指事業單位有《勞基法》第11 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或因併購、改組而解僱勞工,且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

  1. 同一事業單位之同一廠場僱用勞工人數未滿30 人者,於60 日內解僱勞工逾10 人。
  2. 同一事業單位之同一廠場僱用勞工人數在30 人以上未滿200 人者,於60 日內解僱勞工逾所僱用勞工人數三分之一或單日逾20 人。
  3. 同一事業單位之同一廠場僱用勞工人數在200 人以上未滿500 人者,於60 日內解僱勞工逾所僱用勞工人數四分之一或單日逾50 人。
  4. 同一事業單位僱用勞工人數在500 人以上者,於60 日內解僱勞工逾所僱用勞工人數五分之一。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 1166 期 )

 

汐止警分局 亮點新地標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汐止分局落成,現代化的設計理念,提供民眾更高品質的服務。
(圖/新北市政府)

陳杰/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警分局暨汐止派出所與交通分隊新大樓廳舍,日前落成啟用。

汐止分局舊有辦公廳舍興建於1979 年, 因遭遇5 次颱風淹水,致廳舍結構水泥腐蝕,且空間狹窄,又位於小巷道內,造成民眾洽公及執勤作業不便。在當時汐止市公所及新北市議會的支持下,無償提供原址周邊土地,編列預算3億 5,285 萬元,並將汐止派出所、汐止交通分隊一併納入,歷時三年闢建為地下2層、地上8 層的大樓。

汐止分局新辦公大樓採鋼筋混凝土設計建造,中軸對稱、明亮通風,造型有別「紅壁白柱」的舊衙門形式,大樓外廣場採開放退讓的景觀綠色樹蔭設計理念,提供了寬拓舒適的辦公環境,分局大門口設有公共藝術裝置,營造出環繞保護的視覺效果,也代表「守望相助」的意義,未來勢將成為汐止地區的新地標。

八里左岸與汐止星座公園 親子共遊新方案

星光橋啟用後,周邊空地被設計成「星座公園」,成為民眾休閒新去處。
(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馮鈞見/新北報導

夏日消暑又有另一個好去處了,新北市政府近期於八里左岸公園水霧廣場及汐止星座公園各設置戲水噴泉設施,提供大、小朋友玩樂,更是親子活動的新方案,供民眾消暑清涼一「夏」,享受酷暑期間的恣意暢快。

八里左岸景觀再造工程以自然、幸福為主題,其中設置了「水霧廣場」,只要經過感應點,地面即會噴出大量水霧,若有幸看到投射在廣場上的彩虹,還可以與之玩樂。玩水盡興後,還可以沿著木棧道漫步或坐在棧道旁景觀座階上,一覽八里左岸怡人山水河岸景致。

汐止星座公園戲水噴泉每天上午八點至下午六點、每整點開放噴泉十五分鐘,讓大家戲水消暑。
(圖/新北市政府)

另外,自星光橋啟用後,周邊空地也被規劃設計成「星座公園」,以地景、遊憩為主軸,設有星座地景、兒童遊具、沙坑、洗腳池等,其中有一處戲水噴泉, 於每日上午八點至下午六點、每整點開放噴泉十五分鐘,讓大家戲水消暑,若是玩累了,旁邊還有各式星座圖騰的座椅可供民眾休息。

因考量安全問題,兩處噴泉水源皆採用自來水,汐止星座公園戲水噴泉的強度也做了調整,以防意外傷害造成。

汐止深耕程式 科技教育領頭羊

新北市透過產官學攜手合作提升新北學子程式設計軟實力與競爭力。

彭麗/新北報導

新北市成立全國首座「程式教育體驗中心」,為12 年國教新課綱新增科技領域一事,踏出第一步,期能藉此將程式教育融入領域教學。同時與汐止地區15 所學校合作跨校實驗課程,甚至結合在地汐止科學園區資源,開設程式設計進階課程及工作坊,共同打造「新北Coding Salon」。

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宏碁公司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日前出席汐止區青山國民中小學,共同為程式教育體驗中心揭牌。該中心將與臺師大合作培訓種子教師,今年暑假舉辦程式教育營隊,建立程式教育資源專區,整合新北市及國內外相關學習資源,未來作為教學參考範例。

朱立倫提到,科技產品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依,希望在「產官學」攜手合作下,透過師資培育、課程與學程的安排,讓孩子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科技,引領學生學習創新科技與跨域整合能力,提升新北學子程式設計軟實力與競爭力。

未來人才的培育,是全世界眾所期待的新課題,朱立倫表示,除了目前的青山國中小,將來會蓋更多的學校,讓科技教育深根到國小開始,發揮孩子們的創意與想法。同時將與更多的科技產業界合作,把AI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都納入學校的基礎教育之中,預計於2019 年達到「校校有Coding」目標。

施振榮強調,對於軟體和物聯網的啟蒙,應該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培養,在孩子最具創意、想法思考最活躍的時候,在輕鬆愉快又具有啟發性的環境下去學習程式(Coding),進而訓練孩子的邏輯觀念。期盼透過政策規畫與教育推廣,鼓勵與支持各級學校共同推動程式教育,更希望未來可以看到全臺各地都開始跟進。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近年來致力發展程式教育,目前近八成國中小推動程式課程。此次在「程式教育體驗中心」啟用現場,也有展示多樣學生程式教育推動成果,青山國中小學生自行研發的「AI 智慧宅」,透過程式模擬智慧家庭樣貌;其他包括明志國中「物聯網應用」;金龍國小「水果鍵盤」;五華國小「體感防盜系統」及正義國小「自走車」等創意作品,都充分展現學生程式創作的團隊默契。

創業開店大發利市 財源滾滾來

■文/木夏 ■攝影/王金文

開店最怕的就是生意不上門,那麼,店面做生意求財的風水秘訣是什麼呢?知名風水命理專家黃恆堉來為大家一一解析。

店面三角窗又遇路沖優劣在哪裡

店面位於三角窗,不止會讓過路客有明亮的感覺,還能展現店面的格局。當三角窗往前傾斜,或是地面看起來向前傾斜,在風水上代表退財、敗財,往後傾斜則是代表進財。

而三角窗會接受到兩邊的氣,只要開對方向,路沖就有益處,開錯方向就會造成反效果。如果外面馬路的氣若是好氣,雖然是沖,也算是一種好的氣,有些時候,沖煞對店家反而是必要的,還能激起員工的積極奮進之心。

為何店面周圍有宮廟距離愈近影響愈大

很多人都以為離宮廟愈近,就是「有拜有包庇」,不過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卻不是如此。黃恆堉解釋,店面附近有宮廟,必須要看距離多遠,因為宮廟的屋頂往往飾有尖狀物裝飾跟雕花洞,如果與宮廟面對面,或旁邊就是宮廟,絕對會影響店面的生意。

如果距離好幾百公尺,則不需要擔心,因為在陽宅學裡面,如果形煞物和房子之間的距離,是房子高度的3 倍以上,殺傷力就沒那麼強。接下來便是區分宮廟位於八個方位的哪一個,如果是比較好的方位就無妨。

三角窗會接受到兩邊的氣,只要開對方向,路沖就有益處,開錯方向就會造成反效果。

不同人在相同地點做生意結局為何大不同

坦白說,做生意究竟能不能賺錢,牽涉到天時、地利、人和,就算販售相同的東西,由不一樣的人來賣,結果自然不同,要看經營者的地利與做生意的手段,並不是光憑風水就能影響成敗。

只是,常常聽到有些人說,這地方原本很旺,但經過十年之後,這地方卻開始衰敗了,風水輪流轉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

黃恆堉解釋,這牽涉到有些地理派系講究的元運。基本上,元運又可分上元運、中元運、下元運。雖然很多人會講風水每十年一運,然而每一個元運的長短不一,約略每二十年就會出現。

如果你進駐店面的時機點,正好是房子運勢大好的時候,就比別人更容易賺到錢,如果隔了三、五年之後,一旦沒有這個運,進駐之後的生意就會一落千丈,所以才有「三年一運,好壞照輪」這句俗語。

雖然事在人為,但若能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妥善運用風水的力量,不只能扭轉既定運勢,還可使店面財源滾滾,比別人更快速累積財富,想要存幾桶金,就從選對符合自己運勢的地點開始。

店面的裝潢擺設會不會影響風水

陽宅學中有一個說法是:「有形就有靈,有形就有煞。」基本上無論是店面或住家都適用。

如果店面懸掛有如刀劍的擺設品,或是猛虎下山這類的畫作,由於武器主要用來傷人,老虎與獅子也都是兇猛的動物,代表住在裡面的人脾氣也會比較暴躁,而一般店面的風水大多偏向以和為貴,若要放裝飾品,建議擺一些有助招財的物品。

一般來說,店面需要「動的財」,又稱為「動風水」,因為開店就是要賺錢,而水代表財,假如要放風水石或是魚缸,必須注意水流的方向,往內流才會招財,表示把外面的財引進來,如果擺在理氣對的地方,對生意絕對有幫助。魚缸則代表財庫,打空氣也盡量朝裡面,如果往外,好不容易賺到的錢,可能會如流水一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花完。

宮廟的屋頂往往飾有尖狀物裝飾跟雕花洞,如果與宮廟面對面,或旁邊就是宮廟,絕對會影響店面的生意。

生意不好又不想換地點調整內部位置可行

一般來說,如果本來是走運的房子,到明年剛好轉了運變成不走運的話,若內部做適度的粉刷也會好轉。陽宅風水會提到天心正運,也有另一句話叫做「改變天心」,意思是說,將你舊有的設備、員工的位置,全部整頓好做一次乾坤大挪移也會帶來轉運的功效。事在人為,若積極正面的運用風水的力量也能改變既定的運氣,這是確實可以辦到的。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63 期)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濕地生態教室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夕陽美景。
(圖/新北市政府農業局)

楊雅璇/新北報導

炎炎夏日何處去?八里左岸可說是近年來熱門的旅遊路線,從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的各景點,在自行車道連結下,只要騎著腳踏車,就能沿途兜風,愜意地欣賞人文及自然景觀,其中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保留豐富自然生態,可觀賞水筆仔、招潮蟹、彈塗魚和許多候鳥及留鳥共同棲息的濕地生態,是一個適合親子共遊的自然生態教室。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1994 年農委會將挖子尾鄰近的紅樹林區域,劃定公告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並由農業局經營管理。淡水河出海口處左岸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與對岸的大屯山遙望,由於上游河水夾帶大量泥沙在此堆積,形成了於河道中央突出的沙嘴地形,地形彎曲變化,遂時稱為「挖仔」(臺語音),後演變為今日所稱的「挖子尾」。

有豐富自然生態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圖/新北市政府農業局)

早期附近住民多以捕魚為生,現雖已沒落,仍保有部分傳統漁撈作業,裸灘地尚可見停泊船隻。原有的河口生態造就了豐富的食物鏈,孕育出多樣性生物,包括魚、蟹、鳥類及底棲動物。此處亦是絕佳的賞鳥地點,包括五色鳥、唐白鷺、魚鷺、黑翅鳶、紅尾伯勞等特有保育鳥類,都是這裡的「常客」。

閒暇之餘,父母們可以來趟寓教於樂的生態之旅,帶著小朋友拜訪「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不但可就近觀看底棲生物,還能一覽多種類的保育鳥類,如此別於都市的生態風情,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探訪體驗。

 

夏日沁涼祕境 北投十八挖圳步道

走進樂山平臺,欣賞筆架山的特殊山形。
(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馮鈞見/臺北報導

隨著盛夏的腳步到來,不想和避暑的人潮擠在一起,位於北投區泉源里的「十八挖圳步道」會是另一好去處,水圳步道環境清幽,聆聽蟲鳴鳥叫,沿途伴有潺潺水聲,芬多精瀰漫林蔭間,令人暑意全消,身心靈也得以紓解,大家還可欣賞到梯田景致,遠眺大臺北盆地及宛如鐘狀的紗帽山。

北投泉源社區過去被稱為「源頭活水十八份」,有著源源不絕的山泉活水,自然環境極佳,以水圳、老樹及地熱景觀聞名。當地先民向平埔族租地耕種,利用豐沛水資源,引磺溪水灌溉梯田,修築兩條百年水圳,分別為「十八挖圳」及「十八份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表示,北投泉源社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自然生態豐富又多樣,沿途設有樂山、樂水觀景平臺,值得到訪的遊客佇足,觀賞曼妙山景與田園風光。

行義路旁的私房景點——情人瀑布。
(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大地工程處坡地整治科陳建帆說,不容錯過的還有隱身行義路旁的私房景點──情人瀑布,銀白涓絲奔騰而下,見證情人們長長久久的愛情。走進瀑布旁的木平臺,馬上能感受到山泉落下的強烈水霧與聲響,水勢順流而下,流入鄰近的硫磺谷中。

北投區泉源里長陳志成特別提醒,這邊還有一項特別的文化資產「吳家百年木炭窯」。在大地處協助下,由地方社區志工與國小學童以自主營造的方式,發揮由下而上的精神完成修復。經過中正山登山步道時,不妨到此一遊,與重新整裝的窯厝來段歷史

街舞年度盛事 舞林高手搶30總獎金

「2017 新北FUN 街頭」街舞大賽於九月登場,總獎金30 萬元。
(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曾如玉/新北報導

「2017 新北FUN 街頭」街舞大賽,即將於九月強勢登場!做為街舞界最期待的年度盛事,將提供給年輕人一個展現創意活力的舞臺,秀出自我、舞動生命。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政府一直非常關心青少年族群的發展,跳舞是一項好的運動,希望藉由「新北FUN 街頭」活動的舉辦,讓街頭的文化更蓬勃發展。

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板橋區公所合作辦理的「2017 新北Fun 街頭」活動,今年的競賽組別有基礎且講求團隊默契的排舞

組、技巧性較高的自由風格組及霹靂舞組,總額30 萬元的獎金,號召敢動、愛秀的街舞高手們一起對尬舞技、比拚創意!

今年特別在決賽增開兒童限定的街舞表演賽,讓自幼習「舞」的小朋友也能登臺展現實力,同時也將於決賽當天增開霹靂舞自由競技,提供更多讓街舞好手一同拚場練舞功的機會。

HHI 世界大賽臺灣區冠軍──排舞團體Mr.Lady 演出。
(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板橋區長林敬榜表示,9 月16 日預賽將在板橋車站站前廣場登場,9 月23 日總決賽將在新北市市民廣場登場,區分排舞、自由風格一對一及霹靂舞五對五等競賽組別,大家可以一起來感受青春洋溢的街舞文化。

「2017 新北FUN 街頭」除賽事活動外,甫於暑假開始便以免費街舞推廣課程打頭陣,吸引了從8 歲到58 歲的男女老幼報名體驗街舞律動的樂趣。此外還與板橋在地收容多重障礙生的「愛立發展中心」合作,為學員們設計基礎律動課程,達到以街舞推廣社區關懷的目的。

淡海輕軌遇上幾米 打造淡水多元特色

公共藝術將沿線各站的候車空間變成一張張大型畫布。
(圖/新北市政府)

楊雅璇/新北報導

新北市第一條自辦捷運工程建設的淡海輕軌綠山線,站體規劃結合公共藝術,即日起至8 月31 日止,於捷運紅樹林站內月臺及天橋連通道舉辦「淡海輕軌遇上幾米」展覽,現場除了展出11 座等比縮小版的公共藝術雕塑品及行武者號輕軌列車模型外,更透過多幅畫作及情境佈置,讓遊客穿梭《閉上眼睛一下下》的奇幻世界。

淡海輕軌第一期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通車,路線包括綠山線11 座候車站、藍海線3 座候車站以及1 座機廠。幾米以近兩年的時間,為綠山線全線進行整體規劃,以淡水地區在地多元文化之特色為主題,打造躍然現實世界的特色作品,用主角小女孩的視角,帶領遊客認識在地的風光與特色。

以魔法帽作為奇幻的象徵貫穿故事。
(圖/新北市政府)

幾米全新創作《閉上眼睛一下下》與一系列的立體作品,以魔法帽作為奇幻的象徵貫穿故事,描述小女孩在掛滿神奇帽子的許願樹下戴上帽子,沿著輕軌展開奇思異想的旅程,讓公共藝術不再只是單一站體的個別裝置,而是將沿線各站的候車空間揮灑成一張張大型畫布,為旅客規劃一場繽紛的乘車體驗,以另一種方式閱讀幾米的創作,並享受藝術與交通兩者結合產生的趣味性。

展覽除有豐富的介紹資訊以外,還有11 座1:10 縮小版的幾米公共藝術雕塑,以及淡海輕軌「行武者號」列車模型。另外,展覽期間「我的新北市」FB 粉絲專頁及「新北市政府」LINE 活動訊息,將不定期推出宣傳與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幾米筆記本和伸縮拉環。這個暑假,來捷運紅樹林站和淡海輕軌,一起遇上幾米。

類捷運幹線公車 5幹線享半價優惠

臺北市新版幹線公車,轉乘公車捷運有優惠。
(圖/交通局)

曾玉如/臺北報導

雙北交通局共同合作,5 條「類捷運」幹線公車實施轉乘優惠,民眾持電子票證,搭乘民生、仁愛、敦化、松江新生與內湖等5 條幹線公車,1 小時內雙向轉乘雙北或幹線公車,即享有半價優惠。

新北市政府交通局表示,雙北市民往來密切,每日有200 萬人次使用公車,雙北合作推出轉乘優惠,幹線公車亦有行駛至新北市區,例如仁愛幹線到板橋(江子翠等),松江新生幹線到新店(捷運大坪林、七張、新店站),不論是新北市公車與幹線轉乘,或搭乘幹線轉乘新北市公車皆有半價優惠,實施轉乘優惠不僅增加既有乘客的福利,也能鼓勵使用私人運具的民眾搭乘公車。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幹線公車是比照「類捷運」系統的概念,第一階段試辦5 路線,分別由既有公車路線轉型而來,原有起訖、停靠站點不變,但部分班距縮短,將維持在尖峰4 到6 分鐘,離峰5 到10 分鐘的標準內,採密集發車營運。

依行駛方向不同,5 條幹線公車各有專屬代表色,像是行駛東西向的敦化與松江新生為藍色;南北向的民生與仁愛為綠色;內湖幹線則不屬於東西與南北向,因此歸類為黃色。例如民生幹線屬南北向,因此公車站牌、車體外觀皆會以「藍色」為主設計。另外,5 條幹線公車的車頭LED 辨識器以及車廂內部,皆會標誌幹線公車Logo,方便乘客辨識搭乘。

臺北交通局長張哲揚提醒,民眾1 小時內,雙向轉乘幹線公車與一般公車,刷電子票證即享有票價半價優惠,投幣搭乘則沒有享有優惠。若營運狀況良好,明年初會再推出其他路線的幹線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