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56

東門市場歷劫重生 後年嶄新示人

「東門市場新建工程」日前開工動土,未來東門市場將成為集合消費、休閒、停車等多功能的現代化市場。(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七年前的一場大火,讓擁有半世紀歷史的桃園東門市場變成廢墟,攤商人潮不再,場地也閒置至今。在市府多方協調後,日前終於進行「東門市場新建工程」開工動土,新的東門市場將成為五層樓的現代化市場,預計於108年完工,屆時將為市民提供嶄新的消費環境。

新市場設活動中心 攤位超過4百

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動土典禮時表示,東門市場建於民國50年代,後來遭遇大火變成廢墟。桃園升格後,經勘查發現東門市場無法重建,也無法列為文化資產,因此,市府先將其闢建為停車場,供附近居民使用,並同步規劃東門市場新建工程。

新的東門市場基地面積約為5,946坪,地上設有5層樓,1至4樓規劃為市場攤位,共計476攤,預計設有卸貨區、冷凍區及倉庫,另外也將建置5座客貨梯、2座手扶梯,供消費者及攤商進出貨使用。最頂層則規劃為活動中心及社福設施,為在地居民提供活動場地。市場地下1至3樓則是停車場,預計可提供138席汽車停車格、193席機車停車格。

永和市場改建 攤商可先搬遷東門

除了容納原東門市場攤商,永和市場攤商也開放進駐。鄭文燦說,捷運綠線G08站的永和市場,未來將類似台北捷運西湖站的西湖市場,西湖市場為傳統市場改建的現代化市場,與捷運站共構,並具有商場功能。永和市場改建期間,原來永和市場攤商可選擇先進駐完工後的東門市場,待永和市場聯合開發大樓興建完畢後,也可選擇遷回,至於有退場意願的攤商,市府也將給予安置費補助。

現代化的東門市場不僅集合消費、休閒、停車等多功能於一身,市場位處桃園車站附近,交通便利,周邊多項大型建設也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包括鄰近安東街的「安東青年創業基地」將是AR / VR研發重鎮,「桃園文學館」也規劃在該區。不久的未來,以桃園車站為中心的區域將熱鬧非凡,東門市場也可望重拾昔日榮景。

習近平十九大演說 兩岸人民同等待遇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前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提供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圖/截自YouTube直播)

重申九二共識反台獨 對台祭出創業就學策略

吳耀東/綜合報導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下稱十九大)日前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長達3個半小時的演說,總結過往五年施政成績,其中關於涉台論述最受台灣人民關注。關於兩岸關係,習近平重申「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立場;在實質互動層面則直接向台灣人民喊話,表示將「提供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祭出實際優惠爭取民心。

自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以來,兩岸關係即陷入僵局,雙邊如何走出死胡同,承認「九二共識」仍是開啟海峽對話的關鍵之鑰。習近平於談話中明確表示,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雙方就能展開對話,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與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報告內容重申中共對兩岸關係的一貫立場,態度堅決卻也表達出願意與台灣政黨團體溝通的意願。

面對台獨勢力,習近平也重申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立場。習近平說:「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以「六個任何」強勢反對分離主義。

對台灣當局與政黨團體強調兩岸關係基本原則,對民間則施放深化交流信號。習近平強調,尊重台灣現有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未來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並且具體闡明將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層面,逐步提供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習近平鎖定企業主、青年學生釋出惠台善意,意在網羅台灣民心,倘若實現,未來雙邊民間交流預期將更為熱絡。

此外,習近平也溫情喊話,包括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於水,「兩岸一家親」熱門關鍵字也出現在報告中。最後,習近平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本段結尾,期許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南市經發局設投資單一窗口 拚招商

加速大臺南投資強化一條龍服務記者會合影。(圖/台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排除投資障礙 創投資新動能

胡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府為吸引優質企業投資台南,積極協助企業排除投資障礙,除設立投資單一窗口,針對廠商投資提供全方位服務,協助解決相關投資問題;也定期開會加速有意投資案的進行,以實際行動展現主動招商的積極態度。

代理市長李孟諺指出,台南縣市合併迄今共吸引1,900個投資案,投資金額超過9,000億元,創造約8.5萬個就業機會,成果斐然。除經濟發展局之招商服務單一窗口將持續發揮更大的功能外,定期召開投資會報檢討重大投資案源,並由代理市長親自主持,責成各相關局處出席,針對重大投資面對各局處法令問題及相關投資問題,一次到位解決,期望透過這樣的機制擴大招商範圍,帶動台南經濟繁榮。

全力協助台積電落腳 展現高效能

李孟諺指出,市府積極協助各企業,期望能加速產業推動;他更進一步說明,台積電在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的協助下,5奈米新廠已於9月順利於南科動土,上個月又宣布3奈米廠落腳台南,除了是對中央措施的肯定外,也是給予市府團隊在該投資案的協助與配合的最大鼓勵。

尤其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宣示每個月將親自主持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為台灣產業解決缺電、缺水、缺地、缺工與缺人才等五缺問題。市府未來將與中央密切合作,展現高效能,讓產業界了解市府的態度,更要做出成績,以得到投資廠商的認同,增加在地就業機會。

展誠意 補助獎勵方案長達五年

經濟發展局局長殷世熙說明,市府更制定《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提供房屋稅、地價稅、租金補助以及勞工職業訓練費用的補助,補助期間最長可達五年。並加強產官學研合作,提供媒合技術服務,提升後續服務與投資之附加價值,展現市府團隊招商的誠摯態度,以吸引廠商投資台南。

TA台灣創速加速器 助新創企業成世界獨角獸

《TA台灣創速》創辦人余凱文(中)、合夥人們、業界多位重量級嘉賓及入選新創團隊合影

陳益郎/台北報導 彭級鋒/攝影

台灣首家「入選即投資」的種子加速器《TA台灣創速》,是亞洲首家在美國及新加坡舉行Demo Day的加速器,前日於中油大樓國光會議廳,舉辦「TA #2 Taiwan Summit & Demo Day」。當天邀請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胡貝蒂、新北市經發局局長張峰源親臨現場,一同參與業界多位重量級嘉賓的座談會,見證第二期新創團隊的成果簡報。

「TA#2高峰會」高手雲集,由《TA台灣創速》創辦人余凱文領軍主持,加上六位與談人,包括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TSS台灣新創競技場林德理營運副總、ProudPet驕寵醫生創辦人陳正倫、FunNow創辦人陳庭寬、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沛聲,以及國際總裁菁英書院院長顧及然,針對「台灣新創如何成功拓展海外市場」進行討論與分享,獲得現場許多新創團隊的熱烈回響。

第二期《TA台灣創速》入選的152支團隊,經過初選、複選、TA School、決選、復活賽,最後10支團隊脫穎而出,涵蓋農業科技、生技醫療、智能家居、物聯網、金融科技、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新零售及電商領域,這些團隊也在會場分享一路走來的故事及成果。

《TA台灣創速》創辦人余凱文(右)、《TA台灣創速》創始合夥人林英杰(左)希望新創團隊能藉由創意成為世界級的獨角獸。

國際總裁菁英書院院長、《TA台灣創速》合夥人顧及然表示,台灣很多新創團隊,經驗稍嫌不足,資金也匱乏,募資更是大不易,《TA台灣創速》正是最佳輔導方,讓新創團隊不再單打獨鬥,在面對投資人的各種質疑、問題或意見,也能適時調整,協助他們走過創業的艱困歲月。

「產品或服務具創新元素、能複製到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及是否有能力和執行力去實現,是我們審核的先決條件。」《TA台灣創速》創辦人余凱文強調,只要具備邁向國際的實力與計劃,就有機會藉由創意成為世界級的獨角獸。

《TA台灣創速》創始合夥人林英杰提到,很多新創團隊只有核心技術,卻無任何財務概念,而該會首創「雙導師」創業輔導計劃,每家被投資的公司,皆有一位上市櫃財務長或投資人關係經理人擔任專屬導師,落實商業及財務雙軌輔導。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林子凱認為,《TA台灣創速》是新創界裡的良好典範,他們協助很多具核心技術力和市場潛力的團隊,去貼近市場所需,讓新創在台灣不再是口號,而是一個能去落實和推動的產業或趨勢。

面對國內新創界的畸形現象,《TA台灣創速》將釋放和活化台灣的創業能量視為解決良方,也期望種子加速器能連結企業界和投資界,建構「產官學+資本市場」的全球夥伴網絡,推動新興產業與經濟的發展。

 

TA台灣創速

亞洲唯一在台灣、新加坡和美國三地舉行Demo Day的種子加速器,集「創投+育成」為一體,入選即投資。任何類型的種子期新創公司都是投資和培育對象,現階段特別關注電商平台、物聯網、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生技醫療和綠能環保領域。

只要是好的點子,都令人感到興奮,新創團隊只要填寫線上申請表和拍攝一分鐘的影片,無需提交冗長的商業計劃書。

創業啟動資金只屬起步,TA的最大價值是讓新創團隊進入「人脈、金脈」及「產業、專業」的國際性資源網絡。而畢業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TA合夥人和導師將一路伴隨著團隊,持續提供包括策略、商業、募資等多方面的協助,並確保團隊順利進入資本市場。

民眾熱烈參與「TA #2 Taiwan Summit & Demo Day」

一分鐘看懂全國代表大會

北京人民大會堂夜景。(圖/翻攝自維基共享資源)

吳耀東/綜合報導

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十九大」是什麼?這是中共第十九次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共現行黨章中註明,每五年舉行一次中共黨代會,由中共中央委員會召開,職權是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修改黨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成員。

回顧中共歷屆黨代會的時程,不難看出中共高層權力更迭的軌跡。而前十八大到底發生過哪些重要的大事?

1921年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一大」到1928年「六大」,中共建黨之初發展還不穩定,七年間開了六次黨代會。

1945年的「七大」上,「毛澤東思想」首次被寫入中共黨章,但「八大」仍延遲召開。鄧小平曾解釋原因包括中共忙於「急風暴雨般的革命戰爭」、恢復國民經濟、「抗美援朝」戰爭(韓戰)、處理黨內政治鬥爭等。

此後又隔了13 年才在1969年召開「九大」,通過中共章程明訂:「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

「十大」、「十一大」因發生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駕機叛逃途中在蒙古失事、毛澤東1976年過世、文革結束、「四人幫」被打倒等重大事件影響,直到「十一大」,中共黨代會才真正固定每五年召開一次,直到今日。

在「十二大」上,鄧小平致開幕詞,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展開改革開放。

過去二十餘年間,「十四大」、「十六大」分別確立了以江澤民、胡錦濤為首的領導班子。

在2012年「十八大」時,現在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今年的「十九大」按例將續任。而他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被載入此次重新修訂的中共黨章,幾可確立他的歷史地位。

推銷5+2 投資台灣最好時機

總統蔡英文日前出席「2017年台灣全球招商論壇」時強調,台灣經濟會越來越好,期盼全球企業將台灣納入投資計畫。(圖/總統府)

國家級投資公司助力7產業 新南向擴大市場

胡淑娟/台北報導

為吸引外商來台投資,經濟部日前舉辦「2017年台灣全球招商論壇」,聚焦「5  +2創新產業」政策的最新進度,以及重點產業衍生的投資商機。總統蔡英文出席致詞時強調:「現在就是投資台灣的絕佳時機。」多項指標顯示台灣經濟朝正向發展,歡迎全球企業將台灣納入投資計畫。

經濟部表示,本次論壇除了安排多場專題講座,同時也邀請22家指標性外商代表參與投資意向書簽訂,這些外商橫跨美、歐、亞三大洲,預估未來三年對台投資金額將高達新台幣1,063億元。

蔡英文指出,許多人不看好台灣經濟,GDP低落、出口量不斷減少,還有來自區域間龐大的競爭壓力。然而,多項關鍵指標已顯示台灣經濟正呈現上揚趨勢,包括出口訂單已超過12個月的成長,GDP成長也優於預期,失業率則降到26個月以來的最低點。歷經數十年,終於再度看到投資及工作機會回流台灣。

除了各項指數健康成長,蔡英文也提到,台積電與華邦電子最近也分別宣布,將在台南及高雄投入超過百億美元的投資案,知名台企出手投資,以實際行動肯定台灣發展前景。

針對推行一年多的「5+2創新產業」,蔡英文表示,物聯網、智慧機械、綠能、生醫、國防、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等7大項目,在台灣已具有供應鏈優勢,同時也是極富未來發展性的產業。最近成立的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將加速台灣產業創新的進程,積極促成投資5+2。

關於國際市場布局,蔡英文也強調,台灣是連結亞太、東協及南亞市場的最佳據點,目前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在投資、貿易、旅遊、教育等層面已獲得初步成果。下一階段,政府將致力人才培育,為台灣打造長遠的夥伴關係。

中央大力招商,包括台北市、新北市等12地方政府也在現場設置招商攤位。中央與地方整合資源,加強招商力量,期盼一同帶動國內經濟整體發展。

高雄地方型SBIR促創新 帶動企業投資1.3億

「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推動以來廣受好評,日前105年度執行廠商舉辦成果發表,展現創新實力。(圖/高雄市政府)

胡淑娟/高雄報導

「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高雄市地方型SBIR)自97年起推出,受高雄市中小企業好評,不僅實質減輕研發風險與負擔,並引導企業進行關鍵技術研發。105年度執行廠商成果日前舉辦發表會,由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學生,以專業走秀展示執行廠商的成果。本次走秀學生穿著服飾乃由本年度執行廠商「加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運用永續材料有機棉、植物染技術開發植染刺繡織品,展現台灣特色工藝,為活動增添時尚美學氛圍。

105年度參與研發創新的廠商來自不同領域,研發成果皆相當亮眼,不僅促成企業投資金額超過1億3,000萬元,更提供超過150個工作機會,預估可有效提升產值近3億3,000萬元,同時許多成果也於國內外市場銷售。

「前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智慧型微型投影機,可聲控各類聯網家電,如電視、燈光等,亦能監測居家安全,如瓦斯洩漏、火災警報,直接通報使用者的手機,達到居家聯網、安全防護的功效,已於2016國際電子展入圍「2016 TAITRONICS科技創新獎」。

「俥安達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油壓式時差煞車器,能有效提升行車安全,並運用在自行車、電動機車與重機市場,成果榮獲2017第21屆國際自行車設計比賽零件組第一名(特別獎),並受邀參加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

青創團隊「探索旅程有限公司」則藉由GIF動圖、360°實境街景及旅程路程紀錄,建置「TripGIF」系統,其成果已應用於高雄市政府10月份舉辦的「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市府積極對外招商、培育科技人才,促進產業投資,期望能將高雄從「重工業城市」轉變為「智慧城市」,整體產業能朝向高值化科技產業發展,因此已連續9年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至今已投入近5億元經費。107年度市府也將持續推動地方型SBIR計畫,讓更多企業受惠,提升高雄市產業競爭實力。

台南工作好找APP再進化 特增技能檢定考古題

台南工作好找APP 2017再進化。(圖/台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胡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為因應數位化時代市民求職需求,積極推動「行動化就業服務」。本於「找工作」與「找人才」二合一、兼具「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的設計理念,102年起建置「台南工作好找」求職求才APP,多年來成效頗佳,服務案近1萬5千件。

以兼具「職缺銀行」與「人力銀行」的設計理念所建置的「台南工作好找」APP, 在今(106)年進行界面大幅度的改版更新,除提供更豐富多彩的視覺變化、更適合使用者使用習慣的UI調整,並新增了履歷表大頭貼自拍功能,可直接用智慧型手機的鏡頭進行拍照,即拍即上傳更新至個人履歷表內。

同時,技能檢定的考古題相關服務也即時更新至106年度,另為持續推廣勞動相關法令,於資訊服務專區內新設立勞動權益宣導專區,由專人不定期更新勞動法令宣導資訊。未來職訓就服中心將會持續更新強化「台南工作好找」APP功能,讓求職者在使用上更加便利。

公民參與式預算  催生菱潭街興創基地

「菱潭街興創基地」在地方青年與居民的聯手打造下,日前風光開幕。(圖/桃園市政府)

陳郁文/桃園報導

位於龍潭區龍元路的龍潭第一市場美食街,過去曾是地方上最繁華的消費中心,然而,歷經祝融肆虐後逐漸凋零,多數攤位閒置,人潮也不復以往。今年,在地方青年與居民的努力下,將原先老舊陰暗、廢棄閒置的空間改造為「菱潭街興創基地」。日前基地正式開幕,招租各式文創店舖,舉辦多樣藝文活動,在台灣傳統市場日趨沒落的時刻,寫下市場改造的成功事蹟。

參與式預算 青年居民投身舊街改造

龍潭美食街改造以青年事務局辦理的「參與式預算計畫」為助力,去年即邀集地方青年共商龍潭美食街實行參與式預算的可行性。今年七月正式辦理兩場住民大會,吸引在地居民齊聚討論,最終針對「龍潭美食街活化」彙整出三種方案,並於8月經過上千位民眾投票後,選出最符合在地需求的「藝巷行行:文藝復興菱潭街」方案。

該方案不僅訴求舊街門面翻新,提升民眾逛街意願,同時也倡議為閒置空間注入藝術活水,計畫舉辦「假日電影院」、「名人講座」、「街道音樂會」、「藝文市集」等藝文活動,以建立休憩生活為目標,將舊街翻轉為藝術廊道,吸引人潮聚集。

青年事務局長陳家濬指出,方案執行過程中,市民實際參與彩繪與盆栽造景工作坊,也利用燈籠、彩繪等不同色彩意象,將原本沈寂已久的美食街改造為以青年為主軸的菱潭街,不僅實踐社區再生理念,更是國內少數將社區營造結合參與式預算的成功案例。

文創商店匯集 藝文活動搶搶滾

目前「菱潭街興創基地」47攤位已全數招租,商街內有書店、咖啡店、故事屋、陶藝、生機飲食等文創店鋪,店種相當多樣。

此外,「菱潭街興創基地」甫成立即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街道電影院」放映桃園社區電影《愛找茶》,同時也為孩童規劃「聽故事+黏土創作」課程。不久前萬聖節到來,附近社區小朋友更前進菱潭街「不給糖就搗蛋」,可見新生的菱潭街已逐漸匯集人潮,儼然成為社區居民新的休閒生活場域。

日前市府主辦的「龍潭魯冰花藝術季」閉幕音樂會更鎖定菱潭街辦理,社區空間銜接市府大型活動,預料「菱潭街興創基地」將成為桃園新興藝文亮點。

青年創業輔導是近來桃園市政重點,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菱潭街的誕生提供年輕人創業空間,相信這裡以後可以成為龍潭的「東大門」。目前興創基地攤位租金一個月1,500元,未來可研議減免租金,鼓勵年輕人投身創業,同時也指示經發局將本案列為商圈計畫,編列預算補助。

除了老舊街區改造,龍潭地區各項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鄭文燦指出,以龍潭大池為例,就有三個改造案正在進行,包含吊橋重建、河岸改造、水質淨化等,未來將打造龍潭大池為優質水岸遊憩空間。

游埠古鎮 麗水

堅持原汁原味的傳統釀醬油,仍十分受到消費者喜愛。

撰文/攝影 涂鳳美

游埠鎮位於浙江省蘭溪市,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鎮之一,與桐鄉烏鎮、湖州南潯、義烏佛堂齊名。

興盛時期的游埠,滿街鋪子林立,商賈雲集,如今雖然榮景不再,仍能在歷史軌跡中,嗅出當年的繁華。

喝早茶談古道今

初冬的游埠透著微寒,這是最適合尋古探幽的溫度。早晨六點的天空灰濛濛的,一只舊燈籠靜靜地懸在木樁高處,上面寫著「靜山故里」,燈籠下方以中英文標明「早茶街」還加標箭頭指引方向,想必這路標是給外地人看的。這兒的老茶客,從四點開始,就陸續到解放街享受一天的開始了。

每個人帶上自己的茶杯,找個適當的位置就坐下,就可以開始喝早茶了。

早茶街上供應的可不只是茶,舉凡麵食、燒餅、油條、雞蛋、湯圓等應有盡有,最主要是收費不高,幾塊錢就解決了。每個人帶上自己的茶杯,找個適當的位置就坐下了。這兒的茶館大都沒有店鋪名稱,感覺座位也是共同使用的。他們可以在這家買麵,端到另外一家喝茶,老闆好像也習以為常。和幾位茶客聊天時,他們都表示,已經記不清在這兒喝茶有多長的時間了,只知道這是每天起床後最重要的事,至少花上四五個小時喝茶。他們有人習慣獨飲,更多的是一群茶友共桌,一起聊聊茶事、家事、天下事,古往今來無事不聊。

古鎮新思維

游埠是世界十大攝影師之首,郎靜山的老家,不少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老街上有個郎靜山紀念館,裡頭展示的除了郎靜山的創作外,還有一個專門為當地攝影家所設立的展覽館,透過一幅幅的攝影作品,讓更多人看見游埠的美。

沿著老街深處走去,到處可見以傳統手藝過生活的長者,不論製秤、打鐵、彈棉花或是補鞋、剃頭、做糕餅,他們撐著逐漸凋零的手工藝與時間賽跑,跑一天算一天。此外,游埠還發展出最興盛的「三缸五坊」產業,三缸指的是染缸、醬缸、酒缸,五坊則有豆腐坊、磨坊、糖坊、油坊及炒坊。這些雖然都是傳統產業,但在新一代年輕接班人的思維下,他們開始透過媒體平台推廣自家產品,以網路行銷的概念,讓式微的產業重現生機,買醬油,只要刷一下條碼就行了。行銷方式雖有不同,但品質的原汁原味,卻是他們不變的追求。

游埠老街仍保存著不少的傳統手藝,彈棉花就是其中一項。

水鄉古鎮江南風

另一處古鎮是這次行程的最後一站,雖然商業氣息濃厚些,仍有它迷人之處。

安昌古鎮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老街傍河而建,全長一千七百餘米,穿鎮而過的河岸,一邊是民居,一邊為商鋪,高起的古橋是兩岸的通道。我們造訪的時間點剛好是「第十八屆安昌臘月風情節」開始的第三天,一進入古鎮,超大的留言板上一大一小的兩行紅字十分醒目,上行為「你若不來,我怎敢老去?」底下一行「我在安昌等你來。」空白處貼滿到此一遊的照片,也為這個節慶吸引了數不清的訪客。

行行復行行,從城鎮到古村,從大巴換成小巴,每一個落腳處都是一頁新的篇章。這些古村落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應該是遊客還不太多,但隨著金麗溫高鐵的通行,很多原本的秘境,將隨著交通的便捷被一一揭開神秘的面紗。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70期)

前進布里斯本 港都大專院校海外招生

高雄市長陳菊率領市府團隊訪問布里斯本姊妹市,紀念兩市20周年,並強化雙方經貿及教育合作。(圖/高雄市政府)

姊妹市締結20載 從商業到教育全面交流

楊舒美/高雄報導

今年是高雄與澳洲布里斯本締盟姊妹市20周年,高雄市長陳菊日前率市府團隊南下與布里斯本共同舉辦紀念活動,雙城不僅簽署加強合作備忘錄,深化港灣與水岸合作,高雄在地大學也舉辦高教說明會,鼓勵布里斯本學生來港就學,為雙邊國際人才交流開啟新頁。

陳菊表示,去年庫爾克市長帶領投資商業團訪問高雄,今年高雄來到布里斯本辦理高等教育說明會,一來一往從商業到高教,說明兩市的全面交流與密切合作。此外,澳洲是台灣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國家,市府也希望藉由本次出訪,讓高雄對澳洲的交往能擴大到其他城市,為高雄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匯集多元的經驗與機會。

此次南下行程著重雙邊人才培育的實質合作,市府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聯合辦理「高雄高等教育說明會」,向布里斯本地區高中、大學生介紹學校特色、華語文學程、大學部及研究所入學方式,並詳細解說各項海外交換生計畫。

秘書處處長陳瓊華強調,這一次在布里斯本舉辦的「高雄高等教育說明會」,是首次由市府與高雄在地大專院校聯合於海外進行留學招生活動,市府編輯了一本介紹高雄20所大專院校的《Universities at Kaohsiung City》簡介手冊,希望帶給布里斯本學生全面、充足且多元的高雄印象,促進國際人才前來高雄就學,為高雄與布里斯本之間建立長遠的人才、產業交流建立堅實的基礎。

秘書處表示,高雄與布里斯本自1997年締盟後,20年來在經貿、文化、教育、觀光等領域交流成果豐富,現任布里斯本市長庫爾克(Graham Quirk)不只協助高雄主辦2013亞太城市高峰會,更率領布市經貿代表團參與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

為感謝布里斯本對高雄的友誼,市政府自今年起策畫一系列紀念活動,例如甫於9月和澳洲辦事處合辦「台灣打工度假青年鏡頭下的澳洲」攝影展,讓市民看見更豐富的布里斯本風貌。

沒有圍牆的城市博物館  打破封閉疆界

台北市長柯文哲探訪大同區最具賣點的大稻埕城市博物館,勘查各項施政成果與亮點。(圖/台北市政府)

台北舊城翻轉 風靡全世界

楊雅璇/台北報導

「沒有圍牆的城市博物館」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的概念,希望透過城市博物館的治理,真正帶動台北軸線翻轉,展現新舊並容的文化底蘊。近日,柯文哲探訪大同區最具賣點的大稻埕城市博物館,勘查各項施政成果與亮點,並藉由「大同進行曲」系列活動,讓民眾體驗舊城區精彩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人文風貌。

柯文哲表示,過去都是蓋一座博物館,把文物放在裡面,歷史就封存在一個密閉空間內;現在則要打破博物館的疆界,把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與街區重新規劃,在台北市創造城南、城中、北投、艋舺、大稻埕五座沒有圍牆的「城市博物館」。

大稻埕是台北最早的經貿中心,也是新思潮傳播孕育之地,透過大稻埕城市博物館計畫,將博物館聚落的歷史建築、文化景觀及在地生活的一切,有系統、計劃性地加以規劃、整合與包裝,引領人們領略這座城博的豐富內涵。

柯文哲也提到,有了大稻埕的經驗,下一個最有成功機會的是北投,因為北投這裡有新北投車站、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梅庭、凱達格蘭文化館、中心新村,遠一點還有北投製片廠,加上周邊的七星公園及北投公園,合起來就成為一個「北投城市博物館」,絕對有發展的潛力。

柯文哲更強調,從現在起,要用這些「沒有圍牆的城市博物館」,讓全世界的遊客,自由自在探索台北的歷史、人情、美食與創意,細細品味舊城的迷人風光。

▲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台北溫泉季的開幕式,指出「北投城市博物館」絕對有發展潛力。(圖/台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