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22

累世的業力 今世的障礙 改變命運的力量 靈性業力療法

業力是行為及其所產生的結果,唯有把恩怨解開,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靈性治療
師何其易獨門的「靈性業力療法」,不只能淨化身心靈,還能清除累世業力,讓你生命中
想要完成的心願與目標,都能心想事成!

何其易提出的靈性業力療法,為人們解決因業力引起的種種問題。(圖: 獨家報導)

 

一名優秀的超級業務員,業績好到讓同事眼紅,但是多年以來,即便業績始終高居前三名,仍始終升遷無望。

就在他身陷低潮時,遇到了靈性治療師何其易。在接受何其易的「靈性業力療法」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與高層主管之間有業力牽纏,而何其易運用這套療法協助他解開這個結之後,只短短三周,他就從業務員一躍成為處長,同坐穩部門的第一把交椅。

靈性業力療法 清除業力化解生命障礙

何其易指出,影響一個人目前狀態的主要領域,包括關係、金錢、事業、健康、情緒、魂魄、陽宅、陰宅等,只要運用靈性業力療法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人生就能確實改善。

說起接觸到「靈性業力療法」的因緣,何其易笑說,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過去曾經在美商半導體公司擔任經理人的他,某次到海外出差時,因緣際會接觸到氣功,開啟了他修行的機緣,返回台灣之後,他便跟隨師父一同學習氣功。又逢當時台灣引進卡內基訓練課程,這套自我成長與心理學的課程深深吸引了他,因此全心投入在課程之中。

氣功的淨心修行與持續探索自我,意外開啟他的靈性修為之路,他不只變得更健康且更有自信;再加上他多方接觸佛法、道家功法、光的課程、易經、合一覺醒課等領域,使身心狀態更趨安定;而深入了解靈魂與業力之運作,亦提升其靈性,達到覺醒並與神連結的境界。

只是,上天給予的強大能量,讓他連續好幾個夜晚都難以入眠,直到他感受到巨大的能量由頭頂灌入全身之後,讓他恍如神助,始將以往所學融合成「靈性業力療法」,並開始運用這套方法,清除自己、家人與祖先的業力。「而且這套療法直到今天,仍然在上天的幫助下,持續不斷的進化與提升當中。」何其易說。

他進一步說明,雖然定業不能解,但只要用對方法,有些業力還是可以消除。因此他直接處理靈魂與靈魂記錄,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靈性業力療法不但快速有效,而且多年來,確實已經成功幫助許多人,清除生命中遇到的各種障礙。」他說。

神聖房間助覺醒 回歸內心的安定

除了藉由清除累世業力讓命運走上正軌,何其易認為,「當感官從頭腦的控制中完全解脫,就可以稱作處於覺醒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才能使人們真正回歸內心,跳脫眼前的痛苦。」

只是自己修行的速度太慢,需要一個神聖房間予以協助。神聖房間是由印度合一大學所提出,而何其易打造的神聖空間,是一個具有強大能量的場所,諸佛菩薩皆降臨於此。

如果無法親自前來接受靈性業力療法也無妨,何其易表示,靈魂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且只要他將自己的工作室與對方的空間一併淨化後做連結,即可使兩邊同時處於神聖空間。遠距治療的效果,與親臨一樣好。

北門

左圖: 如今的北門 右圖: 清代台北北門 (翻攝自北門捷運站)

文: 冀大緣

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正門。坐落於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 年),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是臺灣新式城門的代表作。承恩門是臺北市區僅存的清代建築之一,門外原建有甕城( 方形的外廓),於日據時期遭拆除。現與臺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承恩門雄鎮臺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臺北城,與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 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 年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都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與小南門不同。城門臺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臺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屋頂為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臺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外,基於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類似。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從清朝延續到日據時期的這些種種記憶和古蹟,在現今捷運北門站中,都有著實體或意象的展示,再因今年臺北燈會的地點就在西門商圈的中華路周邊,各位看倌不妨利用春節賞燈時機順道做回文青,除了發思古之幽情外,更在現今的歡愉中,緬懷一下前人的篳路藍縷。

園道規劃設計全面啟動 結合人民生活與城市記憶,擘畫高雄未來樣貌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帶動周邊交通轉運,進而提升土地價值。
(圖: 翻攝自網路)

文: 宋思樺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由本市左營區大中二路以南至鳳山區大智陸橋西側,長約15.37 公里,除將原有左營、高雄及鳳山車站地下化外,並增設沿線七處臺鐵捷運化通勤車站,騰空後的上方土地約71.29 公頃,在高雄市政府多次爭取及各方民意代表的積極協調下,市府與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已完成高雄鐵路地下化園道代辦協議書簽署用印,由市府代辦鐵路景觀園道,市府將於今年啟動園道規劃設計。

陳菊市長表示,鐵路地下化後高雄車站的新設計,歷經多次退回鐵改局設計案,終於有所共識,達成定案,近千億元建設鐵路地下化全面展開,2016 年交通部長賀陳旦南下視察,允諾臺鐵園道土地無償提供給高雄市,市府省下62 億元經費,園道上建設經費42.7 億元也一併納入整體計畫,這對高雄景觀再造及交通運輸是關鍵性的一步。

市府挹注超過20 億開發經費,將有9 公頃園道、公園、公共設施,完工後連貫南北都市紋理,未來鐵路串聯10 個新車站,加上車站周邊商業發展腹地與水廊園道,不僅市區景觀及鐵道沿線景觀將180 度大翻轉,也能帶動周邊交通轉運、提升土地價值,達到地主、市府及市民三贏局面。

鐵路地下化所騰空的土地不單單僅是交通工程,而是將人民生活與城市記憶鑲嵌在這美麗的景觀綠水廊道, 市府為掌握高雄地景風貌轉變的契機,更為呼應市民對於景觀園道的需求與期待,擘畫未來高雄的城市願景,提供了優質的人行空間,串接周遭既有自行車道系統,結合捷運及環狀輕軌,打造成為本市特有的景觀綠色運輸系統,將以優雅的身影,陪伴高雄邁向新的階段,走過下一個百年。

工務局趙建喬局長進一步表示,鐵路景觀園道建設將由市政府團隊攜手共同完成,規劃有綠廊、水廊、自行車道及寬敞人行空間,將從蓮池潭規劃到鳳山車站,串連許多高雄著名景點,包括蓮池潭、洲仔濕地、美術館、中都濕地、三塊厝古蹟、高雄車站、科工館、曹公圳、鳳山車站等,並以自行車道貫穿其間,另為重現高雄美麗的天際線,鐵道沿線原有的陸橋及地下道,也會同步進行拆除,未來市民可以悠遊在綠意盎然、花漾繽紛的景觀園道。

台南AD

台南萬花筒

行醫將軍黃清舞 故居正式掛牌「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細數舊時歲月

黃清舞故居正式掛牌,以供紀念其善行與義舉。
(圖: 翻攝自網路)

文: 宋思樺

黃清舞故居由市長賴清德親自於故居掛上紀念牌,「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亦同步開幕,許多藝文人士與在地居民都前往參與此項盛事。

黃清舞(1905 〜 1994),號遂園,為臺南市政治類歷史名人,具備醫生與政治家雙重身分,在將軍鄉是一位傳奇人物。戰後他擔任國民政府地方接收委員一職,同時也是將軍鄉首屆官派的鄉長,雖然投身政界,在公務之餘仍繼續行醫,深受鄉里愛戴。黃清舞才華洋溢,擅長書法及音律,更五度當選將軍鄉長,任期長達15 年,實為難能可貴的人才。

遂園風華影像紀錄展開幕,展出100 多幅珍貴老照片。 (圖: 翻攝自網路)

遂園建於1944 年,是將軍鄉最具規模的林園宅第,只是到了民國70 年代後期漸漸荒廢。在地出身的企業家林振豐,眼見將軍鄉首任鄉長故居將被拆遷,於是偕同地方耆老,在2008 年成立「財團法人方圓文化藝術基金會」,並將修繕後的宅第更名為「方圓美術館」,同年11 月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今年為配合故居掛牌,方圓美術館舉辦「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透過100 多幅珍貴的老照片,細數老鄉長黃清舞及遂園的舊時歲月。

臺南市政府為紀念在地歷史名人,依據〈臺南市歷史名人紀念作業要點〉設置紀念牌,歷史名人分類共有藝文、學術教育、政治、醫療、經濟、宗教、技術等7 大類,目前文化局已完成185 位歷史名人網頁建置,14 處名人故居正式掛牌,黃清舞故居則為2017 年第1 處掛牌的故居。

汐止心汐止情 2017寒冬送暖 動員社區愛心送暖,關懷老人過好年

志工團劉團長

文/圖: 冀大緣

寒冷午後來到汐止山區,綿綿細雨,手機顯示溫度只有攝氏13 度,但是汐止烘內派出所,人情的溫度徹底去除外面的寒冷。許多社區志工正忙碌地為老人、小孩送上溫暖的免費食物、衣物,還有美髮義工也來共襄盛舉,免費為大家修剪頭髮,清清爽爽的好過年,很難相信,這竟然是烘內派出所裡的一景。

送餐的食物

烘內派出所長楊幼暉 行善不孤單

為什麼派出所要辦這樣的活動?所長楊幼暉表示,這個名為「汐止心、汐止情」的愛心送暖活動已經舉辦一年多的時間了,當初是因為於颱風巡邏時,看到轄區有許多孤獨老人、低收入戶、甚至是年幼失恃的兒童沒有正常的三餐可供食用;更因颱風天街上店家大多已關門避風,雪上加霜,因此楊幼暉在向上級報告並奉核准後,聯繫了當地許多善心的商家,用自己派出所的同仁們共同愛心捐款去購買,然後請店家代送,以解決這些鄉親基本的民生所需。

但台灣社會處處有溫情,當這些店家知道詳情後,紛紛表示願意自掏腰包熱情贊助,他們認為能夠為自己的鄉親盡一份心力,不但應該,更是值得,因此這項活動在沒有任何的宣傳和經費下,默默在烘內里實施著。

愛心送暖物資

從物資到捐款 群組因而成立

在執行一段時間以後,隨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主動參與者也越來越多,並且從原來的物資發送,逐漸發展為捐款,讓當初發起這項善行的楊幼暉苦惱萬分。

於是有人提議,成立一個名叫「汐止心、汐止情」的群組,並且推舉一位團長,以純民間的力量來繼續推動這件善行,同時又可以有效、正當的運用這些物資及善款。

最後推舉出劉威麟先生擔任團長,目前整個「汐止心、汐止情」的慈善活動都由他一手推動,另外,還結合了附近教會與宮廟等宗教團體,一起以區域內的老人、獨居老人、清寒家庭等為主要的服務及關懷對象。

而顧慮到大部份志工們平日有工作,因此義賣、大型的物資發送等相關大型活動,多半選擇在假日舉辦。而平日有空的志工,則會結伴前往獨居老人或清寒家庭探視,除噓寒問暖之外,更及時的瞭解他們的所缺,甚至還主動協助獨居老人就醫。

楊幼暉表示,有些獨居老人不缺錢也不缺物資,他們缺的是有人去關心他,志工們只需要帶著很輕鬆的心情去陪他聊聊天,他們就覺得非常開心,有效的紓解老人家鬱悶的心情。

獨居老人訪視

不懼流言派出所闢庫房放物資

至於各地捐來的物資,一度讓楊幼暉苦惱許久,雖然派出所內有空間可以存放,但還是擔心會有閒話,不過他心念一轉,只要自己行得正做得直,而且是做善事,有什麼好怕的呢?

因此,楊幼暉向長官報備並蒙支持後,在派出所開闢了一間小庫房,分門別類的儲存這些善心物資,同時注意使用期限,推陳出新,再交由「汐止心、汐止情」的善心志工統籌運用。

做善事也需要智慧,這個有益鄰里鄉親的善行,一定可以圓滿持續下去,同時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力量,絕對精彩可期!

義賣現場

臺南觀光旅遊前景可期 不受陸客影響,新旅館和投資案仍落腳臺南

六都近6 年旅館數量成長表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臺灣旅宿網「一般旅館營運報表」)

文: 宋思樺

關於有媒體指出因陸客來臺觀光人數減少,導致臺南旅館求售一事,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臺南旅遊市場原本就不以陸客為單一經營市場,因此並不至於造成所謂旅館歇業轉售,目前求售的旅館幾乎多為老舊旅館面臨轉型壓力,以求售方式爭取新資本。而據觀光旅遊局實際探訪瞭解,目前出售案不到10 家,且多為長期面臨經營壓力的求售案件,並非近期受陸客人數下降而影響經營的案例。其中求售原因包括經營者的個人家族因素、承租租約到期、老舊旅館翻新成本較高、營運績效未達集團目標、經營者貸款過高造成資金壓力、屋主想自行經營等等不同狀況,與陸客人數縮減問題沒有關聯顯著性。其實旅館的求售汰換應視為市場上常態更迭,有更多新血投入優質旅宿服務,汰換體質較弱的旅館是健康的市場機制,實在不必自我恐嚇,勉強解釋為陸客效應。

許多企業持續投入臺南旅宿市場,可見業界仍舊看好臺南觀光前景。
( 圖: 翻攝自網路)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王時思局長表示,臺南的觀光產業在各界的努力之下持續蓬勃發展中,至今仍吸引許多新設旅館及相關投資案來臺南生根,以105 年為例,臺南完成新設成立的旅館就有9 家,新增房間數達256 間,而目前已提出新設立申請審查中的旅館還有兩家。而已經核准籌設之旅館則有永隆國際商業旅館、十鼓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維信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順弼錸有限公司、品

福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等13 家,興建中的還有臺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等4 家,其他尚有如臺京國際大飯店等許多有意願的業者擬投入臺南旅宿市場,且106 年一開年就有2 家業者送件申請設立,根據臺南市政府市政會議記錄,未來將有22 家新建並申請籌設的旅館,顯示臺南成為旅館業者投入新美樂地,旅宿業界仍持續看好臺南觀光前景。

WiFi 無限暢遊 文化首都結合4G科技 打造全方位智慧城市

文: 宋思樺

臺南市交通局已完成建置1200處路口紅綠燈的4G WiFi,還將全面提升大臺南公車車機及智慧站牌的4G 設備,讓民眾漫遊府城街頭時,能隨地使用免費的4G WiFi 服務,並藉由文化首都與4G 智慧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臺南市成為全臺首座全方位智慧城市。

交通局局長張政源表示,在智慧交通方面,為了使民眾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上網服務,交通局於去年7 月起以民眾日常生活最貼近、最常見的「路口紅綠燈」為出發點,建置1,200 處4G Free WiFi 熱點,突破以往WiFi 多使用在室內或小範圍環境提供服務的框架,在戶外道路上的開放空間提供服務,民眾只要看到紅綠燈,就可以享受到免費WiFi 的服務。

(圖: 翻攝自網路)

交通局建置的4G Free WiFi 具備獨特性,更兼具方便性及普及性等特點,在獨特性方面,是全臺首創以路口為概念,透過紅綠燈控制箱提供4G Free WiFi 服務的城市,開放初期只要登入身分證或護照號碼就可免費上網,非常方便,對於國際觀光客而言更是一大便利。

 

迪化街

圖: 翻攝自網路

沿著南京西路向迪化街方向走,途經183 號門口豎立著一塊「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的石碑,這件當時震撼臺灣社會並延燒至今的事件,殊不論其碑上所述真實性為幾,僅以此紀念當時在這所發生的人與事,並祈臺灣島內族群和睦,日盛昌隆,執政者多所智慧,用心為民,莫再發生類似事件。

文: 冀大緣

迪化街初建於1850 年代,19 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日據時期,此區域稱為「永樂町」,而「迪化」一名,則是1947 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該街實際包含日據時期的南街、中街、中北街(北段、北街)、普願街以及杜厝街,而當地民眾通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經過1980 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 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臺北市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臺北年貨大街」。不僅如此,該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1950 年代-1970 年代臺灣紡織工業逐漸替代農業成為臺灣的新興產業,以吳火獅為首的現今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宏州紡織以及光泉牧業等,都是在迪化街發跡。另據2005 年統計,迪化街附近共有100 多家的紡織公司、300 多家布行、200 多家中藥材鋪,年產值則超過30 億美金。

迪化街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長約800 公尺。該街大部分建築經刻意留存,因而成為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19 世紀至20 世紀中期,臺北的發展約等於大稻埕商圈的發展,而大稻埕約略就等於迪化街的發展。

自「臺北年貨大街」開始於迪化街後,因著其龐大商機也帶動了附近的幾個原為夜市的商圈,因應著年節的到來也發展出具其特色的年貨大街,如華陰街商圈、寧夏路商圈,再因今年的臺北燈會已決定辦在西門商圈,所以,106 年(2017) 的「臺北年貨大街」(1月14 日起) 可以說是範圍甚廣並一直延續到2 月12 日,相信以後也會依此模式舉辦,除了可以創造年前商機,增加過年氣氛外,更可以是民眾另一項走春的選擇。

600 億打造沙崙綠能科學城 結合產、學、研三方力量,打造綠能新生態

(圖: 翻攝自網路)

文: 宋思樺

行政院凝聚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砸下近六百億元預算,於高鐵臺南站周邊打造「沙崙綠能科學城」,並結合大臺南會展中心等設施,致力打造綠能產業生態系,科技部長楊弘敦表示,配合開發住商區,期望五年內可引進一千名研發人力,至2025 年引進的投資約為1.2 兆元。

沙崙綠能科學城核心區包括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在內,占地22 公頃,中央將投入105 億元作為公共建設,核心區外則規劃為會展中心,外圍是投入250 億元打造安心住宅的臺糖用地,其他興建醫院與學校等區塊,也挹注龐大經費,沙崙的繁榮發展近在眼前。

科技部表示,為了達成突破目前的技術限制,決定在沙崙建置綠能科學城,由科技部、經濟部共同開發,分為創能(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生質能發電)、儲能(鋰電池、燃料電池、大型儲能系統)、節能(智慧綠建築、電動載具等)及系統整合四大主軸,將產、學、研的力量緊密結合,打造綠能新生態。

行政院長林全提到,目前先以沙崙為基地,未來各地只要條件符合,都有發展綠能科技的機會,這也是首先發展沙崙科學城,形成產業聚落的初衷。

 

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正式動土 受國際矚目的自然文化資產,將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正式動土,未來將兼具教育、休閒、觀光功能,成為國內外考古交流平臺。
(圖: 翻攝自網路)

文: 宋思樺

全臺唯一的化石教育文化園區「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第一期改建工程已正式動土,宣告邁向文化建設新里程,未來將成為國際考古學術之交流平臺,兼具教育、休閒、觀光功能,使地方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此文化園區興建計畫總預算為6 億5,650萬元,屬三合一的建設,包含擴建菜寮化石館、改建自然史教育館與光榮國小校園,主要的三大功能為學習地球科學、成為國際與本土文史學術研究交流平臺、兼具典藏國家寶藏與化石研究、文化觀光功能,進而帶動經濟發展。

左鎮菜寮化石館為臺灣第一座化石陳列館,亦是呈現臺灣遠古哺乳類動物演化歷程的知識平臺,長毛象、金絲猴、早坂犀牛,以及距今兩、三萬年前之人頭蓋骨化石,皆是珍貴館藏。

文化局表示,菜寮溪化石標本不僅受到各界重視,亦吸引無數國際學者前往考察,堪稱臺南極其重要的自然文化資產。2014 年提出的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計畫,為臺南新十大旗艦計畫之一的文化園區。

啟用後,國內外學術團體可使用此展示及研究空間,除了具備展示研究、教育功能,為達成文化教育、觀光遊憩、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等目標,亦結合在地團體、產業、學校,一同朝目標邁進。

第一期工程預定在2018 年竣工,保留菜寮化石館及光榮國小學校教室後棟,依功能屬性分為展示區及學校空間,展示區包含特展館、化石沙龍常設展館、新建生命演化廳、左鎮化石館、左鎮探索廳,並設置可容納100 人之專業級多功能國際演講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