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03

臺中國家歌劇院紀錄片 歷經八年拍攝完成 創Discovery 頻道在臺拍攝時間最久紀錄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完成,有賴臺日團隊竭力合作。
(圖/臺中市政府網站)

呂美娟/臺中報導

臺中市府與Discovery 頻道合作,歷經八年拍攝完成《建築奇觀:臺中國家歌劇院》紀錄片,拍攝期間臺日建築及Discovery 拍攝團隊緊密結合,完整記錄歌劇院從規劃設計、興建完工到驗收演出的每一個艱辛歷程。該紀錄片亦創下Discovery 頻道〈建築奇觀〉單元在臺拍攝建案時間最久的紀錄。

臺中國家歌劇院自2005 年展開競圖、2009 年底動工,2016 年9 月正式開幕,是全球第一座以曲牆為結構主體支撐的建築,伊東豊雄以人居住在洞穴及樹木的理念,做無樑無柱、彎曲、零直角的設計,近乎違背幾何學原理,歌劇院的完工,頗歷艱辛。

《建築奇觀:臺中國家歌劇院》紀錄片,創下Discovery 頻道〈建築奇觀〉單元在臺拍攝時間最久的紀錄。
(圖/臺中市政府網站)

臺中市長林佳龍表示,紀錄片帶領亞洲人民欣賞這座打破既有工序的前衛建築,也了解設計師「以人為本」曲牆結構原始洞穴的發想意義,對城市國際觀光行銷將是一大助益。

紀錄片製作人盧慈穎指出,她看著建築團隊幹部從黑髮到白髮,過程中甚至擔心是否蓋得起來,2013 年間進行第一層到第二層樓工程時,突破高難度的彎曲面的施工須克服諸多難題,在舉行上樑儀式時,參與團隊都感動萬分,還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

《建築奇觀:臺中國家歌劇院》紀錄片, 5 月28 日晚間9 時在臺首播,六月起將陸續於亞洲各區播放。

平地也有螢火蟲 汐止崇德國小復育有成

崇德國小歷經多年努力,成功復育多種螢火蟲,走在校園就能看見螢火蟲發出的點點光芒。
( 圖/翻攝自網路)

楊世傑/汐止報導

崇德國小不只將螢火蟲復育納入課程,每年到了夏季還會舉辦夜間賞螢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 今年更加入教育局的「諾亞方舟計畫」,致力復育臺灣特有的動植物,也希望喚醒大眾對生態保育的重視, 讓自然環境能夠生生不息。

崇德國小歷經多年努力,已成功復育多種螢火蟲, 包含梭德氏脈翅螢、黃緣螢等,走在校園內精心打造的賞螢步道,就能看見螢火蟲發出的點點光芒,閃爍的樣子宛如來到人間仙境,每年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 成為平地備受推薦的賞螢據點。

崇德國小校長王俊杰表示,自1991 年進行螢火蟲復育,至今已過了27 年,一切都是從賴胤就老師親自帶領學生調查螢火蟲棲地開始,後來校內更成立螢火蟲生態觀察室,並選定磐石嶺作為第一次野放螢火蟲的地點。

為了使更多人了解生態教育的重要性,從2000 年開始定期舉辦賞螢活動,並於2009 年打造一條專供民眾賞螢的步道。此外,學校更結合音樂會與賞螢活動, 民眾不只能享受被螢火蟲包圍的美景,還能聆聽優美的音樂表演,可說是夏季夜晚最棒的心靈饗宴。

整合式服務APP 獲智慧運輸應用獎 整合語音路線報位與叫車服務 視障者福音

「智慧候車亭友善候車服務」滿足視障朋友在「行」的方面的安全性及便利性需求。
(圖/資策會網站)

張菁欣/臺中報導

經濟部工業局與銓鼎科技、太和光科技、資策會及臺中啟明學校跨業合作,於啟明學校導入「智慧候車亭友善候車服務」, 讓視障朋友能透過整合式服務APP,自行走到校外公車站,搭公車至臺中國家圖書館,此服務更榮獲中華智慧運輸協會(ITS Taiwan)頒發「2016 智慧運輸應用獎」。

在臺灣,至2015 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約116 萬人,其中視覺障礙者約6 萬人, 隨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人數的增加導致網膜病變跟著攀升,實際視障人口將近19 萬人。如何透過智慧交通相關系統,有效彌補弱勢族群服務缺口,是近年來政府機構一直在努力的課題。

「智慧候車亭友善候車服務」以其創新應用的特色,透過「臺中公車科技微光版」APP, 結合Beacon 戶外微定位技術及雲端平台技術,有效整合校內語音路線報位服務、候車亭自動觸發叫車服務、APP Call SOP 等服務, 提供先進智慧運輸應用,滿足視障朋友在「行」上的安全性及便利性需求。

經濟部工業局秉持「以人為本」, 積極推動融合「物聯網」與「雲端運算」特性的智慧街道創新應用,打造友善候車環境。未來,經濟部工業局將持續輔導產業跨業合作,以軟硬整合模式共同合作投入新興應用服務開發,創造產業更大價值。

臺中時尚文創產業 逾6 萬人觀展 推廣臺中在地產業 獲越南通路商青睞

2017 越南胡志明國際美容展覽會,吸引逾6 萬人目光,表現亮眼。
(圖/臺中市政府網站)

呂美娟/臺中報導

響應新南向政策,臺中市府經發局輔導的流行時尚業者日前參加「2017 越南胡志明國際美容展覽會」,成立「臺中‧ 流行時尚之都」主題館,吸引逾6 萬人觀展,營業額超過150 萬元,更獲得越南當地12 家以上通路商、代理商及專業買主洽談商機, 表現亮眼。

市府經發局表示,此次展覽是經發局在2015 年推動為期三年的「從傳統到流行時尚產業育成──地方潛力產業文創加值暨品牌發展計畫」執行項目之一,協助鞋袋包箱、織品服飾、美容美妝與飾品加工等四大傳產轉型為時尚產業,此計畫將於2017 年6 月結束。

在輔導業者轉型過程中,經發局協助相關業者自創品牌,設計出別具文創思惟的新商品,並幫助業者開創第一家示範實驗店與標準店,帶領業者參與國內及國外大型展覽。市府期望藉由此次參展,推廣經驗給相關業者,以增加新的營業通路與商機。

經發局指出,此次參展期間約湧現20 萬人次到場參觀,而臺中主題館吸引觀展民眾攤位觸及人數達6 萬人次以上,越南當地12 家以上通路商、代理商及專業買主進行洽談商機,詢問關注度甚高,有機會協助業者拓展B2B(企業對企業)與B2C(企業對消費者)通路,進一步促成商業合作。

此次參與國外會展的臺中業者對於在越南締結的銷售佳績相當滿意,展覽期間不但了解越南地區的消費市場潛力,對於未來商品輸出思維亦有頗大助益。經發局也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東南亞市場,多元推廣臺中在地產業,為業者開拓新的行銷通路, 讓世界看見臺中第一的流行時尚軟實力。

通靈少女收視爆紅 汐止濟德宮成朝聖景點 媽祖同意借拍 盼宣導正向的觀念與文化習俗

通靈少女讓汐止濟德宮成為戲迷香客朝聖地點。
(圖/新北市政府秘書處)

李世杰/新北報導

臺劇《通靈少女》收視率創佳績,不僅帶起一陣流行語旋風,更讓傳統文化再次受到關注,而協助拍攝的汐止濟德宮也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吸引大批香客與戲迷前往參拜、朝聖,廟方更打造廟徽紀念章, 讓前往的民眾都能留下紀念。

新北市民政局長江俊霆表示,汐止濟德宮非常具有代表性,建造至今超過180 年,主神為粉面軟身媽祖,在新北市的媽祖廟之中,是少數使用軟身工法製作的神像。此種工法較為特殊,先分別製作神像各個部位,最後再進行組合,與一般使用石頭、木材等雕刻而成的硬身工法不同。

除了少見的軟身工法以外,廟內還有超過150 年歷史的石柱,分別是正殿的點金柱,建於清道光27 年(西元1847 年), 以及註生娘娘殿的中石柱,建於咸豐8 年(西元1859 年)。另外,濟德宮將「柳將軍千里眼」及「桃將軍順風耳」安奉於另一個神龕,而不安奉在媽祖神像兩旁,也是與一般廟宇較為不同之處。

廟方表示,此次電視劇拍攝前,已先向媽祖擲茭請示,獲得三個聖茭之後才開始進行拍攝作業,顯示媽祖也同意藉由戲劇,宣導正向的觀念與文化習俗,期望大眾也能對在地傳統信仰有更深入的了解。

萬花筒

老屋重建 從提出都更申請到完工不到四年 首件簡易都更89 天取得建照 史上最快

全國首件簡易都更案,從申請到取得建照只花了89天,堪稱史上之最。
( 圖/翻攝自網路)

楊世傑/汐止報導

全國首件簡易都更案位於汐止火車站旁,從申請到取得建照只花了89 天,最重要的關鍵是所有住戶一致同意進行都更,只花四年住戶全部搬進新家,與其他遲遲無法取得共識,導致工程施作進度延宕的都更案相比,此件簡易都更案堪稱最佳示範。

新北市長朱立倫提到,簡易都更的條件明確,程序也較其他都更案簡化許多,若申請老屋重建,大約只需三年就可完工,未來也將全力推動此種簡易都更以及防災型都更,使市民的居住環境獲得改善,享有更優質的生活。

汐止火車站旁的簡易都更案,位於新昌路與南昌街口,土地所有權人共計七十多人,原建物有10 棟,樓層最高為3 樓,建造材料包含磚、混凝土及鐵皮。

住戶表示,由於條件談不攏,因此多年前建商找住戶談都更時並未取得共識。但四年前有建商開出非常優渥的條件,包括原有的1 坪可換3 坪多、施工期間的租屋費用全部由建商負擔,所有住戶便同意申請簡易都更,因此舊有的老屋展露出煥然一新的面貌,成為地下3 層、樓高14 層的新大樓。

目前新大樓的1、2 樓規劃為店舖及辦公空間,3 到14 樓為住宅,共可容納113 戶; 且都更前, 舊屋的合法樓地板面積大約715 坪,現在的新大樓則有4,558 坪,整整比原先面積多了6 倍以上之多。

天良公司竄改瓶身標籤 全案移交偵辦 衛生局:立即停用天良諾克治痛感冒液

稽查人員將天良公司儲存之逾期藥品封存,共計超過 16 萬罐。
(圖/翻攝自網路)

李玉華/汐止報導

黑心藥品再添一樁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偕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風險管理組, 查獲天良生物科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不法,將旗下天良諾克治痛感冒液藥品之舊標籤批號及效期刮除,並重新貼上新標籤。稽查人員立即將現場藥品封存,目前全案已移交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衛生局表示,稽查人員於該公司五樓出貨區進行稽查時, 發現藥品的瓶身標籤有異狀,因此調出進出貨資料加以比對,並詢問原廠合誠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並未出產該批號之後, 將稽查範圍擴大至其他樓層,後來於三樓與六樓查獲逾期藥品,外箱還貼上報廢字樣, 稽查人員將現場所有藥品一併封存,共計超過16 萬罐藥品。

天良公司竄改瓶身標籤,將旗下諾克治痛感冒液藥品之舊標籤批號及效
期刮除,目前全案已移交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圖/翻攝自網路)

副局長許朝程呼籲藥商與藥局,配合下架回收事宜,也提醒民眾為了確保用藥安全, 無論任何批號或是還在效期之內的天良諾克治痛感冒液,都應立即停用;若發生身體不適的情形,也要盡速前往醫院診治。

衛生局再次聲明,若違反《藥事法》,製造偽藥或是輸入藥品,將可依第82 條規定,處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億元以下罰金,業者不該心存僥倖,一切行為應遵循法令規定,日後也將積極查緝任何不法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及藥物使用安全。

待用課程縮短原鄉藝術教育落差 泰繪了雅 覺醒孩童文化意識

透過「待用課程」能連結學習與文化,也讓泰雅孩子們更珍惜、認同自己的傳統文化。
(圖/桃園市政府網站)

沈麗/桃園報導

桃園市府與「好學網」待用課程平臺於奎輝國小推出藝術療育課程,透過用繪本創作,學習、認識泰雅文化。目的是持續推廣「待用課程」,以縮短原鄉與偏鄉的藝術教育落差。

「待用課程」的理念與「待用咖啡」類似,接受善心人士公益捐贈,贈予偏鄉學校,一堂課450 元,目前復興區奎輝國小已獲贈140 小時「待用課程」,並由藝術家駐校教導泰雅族的孩子透過美術,認識泰雅具有魅力的文化。

泰雅文化有許多面向, 紋面文化代表成熟,織布文化具有民族色彩,而透過藝術療育,以繪本為工具,可以恢復文化自信,讓泰雅孩子學習表達心情、美感與心中故事,連結學習與文化, 也更珍惜、認同自己的傳統文化。

透過「泰繪了雅」待用課程記錄藝術教育的成果,讓文化意識覺醒,並落實偏鄉學校美術教育。

以繪本為工具,可以讓孩童學習表達心情、美感與心中故事。
(圖/桃園市政府網站)

市府每年編列2 千餘萬元推動各項閱讀計畫,鼓勵偏鄉孩子閱讀,今年更結合教育部補助款投入約4,916 萬元,購置30 多萬冊新書,豐富各國中小藏書,以偏鄉地區每位學生4 冊、一般地區每位學生1.5 冊分配,並藉由藝術教育下鄉,翻轉教育,讓孩子透過藝術學習更有自信。

自2014 年開始,「待用課程」計畫進入奎輝國小,從繪本創作到搭配部落土石流災難,進行藝術治療課程,改善偏鄉師資與資訊落差的問題。桃園市教育局長高安邦表示,「待用課程」透過有能力的人認購課程, 將上課的權利留給有需要的部落偏鄉孩子, 幫助偏鄉學生完成夢想。

消防局火調鑑識人員 查不出起火原因

大同分局偵查隊在辦公室內,設置火場位置圖,掌握現場狀況,並找出是否有人為縱火的可能。

為了追查白雪大旅社死亡火警的發生原因,臺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人員在火災發生後,三次進入火場。消防局表示, 現場發現的松香水塑膠罐,沒有燒毀的痕跡,也不在起火點106 號房內,不排除有人潑灑再點火的可能性。不過,由於檢警沒有完全掌握縱火的跡證,起火的真正原因,目前專案小組仍舊沒頭緒。

白雪大旅社火災,火災調查科鑑識人員進入火場採證,不排除電線走火,但是現場找到可疑松香水空罐,因此在第一時間,朝人為縱火方向發展。

不過,轄區大同分局偵查隊詢問旅社服務人員,都強調沒有發現陌生人進出, 檢警目前也還無法掌握縱火的跡證,詳細的火警發生原因,仍然不明朗。

外界關注的松香水塑膠罐是否為縱火跡證?火調科股長呂佳憲表示,這瓶松香水塑膠罐,沒有被燒毀,也不在起火點內。

根據鑑識人員研判,可能有人將松香水潑灑在106 號房之後,引燃火勢,空罐棄置在二樓到三樓的樓梯間。至於為什麼會是106 號房?有沒有房客發生衝突的狀況?有沒有意外發生的可能?種種疑點, 至今仍無結果,成為一樁懸案。

惡火燒盡白雪大旅社35年風華歲月

一把惡火燒掉白雪大旅社,奪走7條人命。

翁世恆/臺北報導  呂家慶/圖

2009 年3 月2 日凌晨2 時左右, 臺北市太原路「白雪」大旅社,發生大火, 奪走七條人命。在1963 年成立的白雪大旅社,建齡超過35 年歷史,早年是往來臺北大稻埕一帶經商或北上旅遊的「高級旅社」,卻讓一把大火將這間老旅社,燒入歷史的灰燼中。

白雪大旅社是早年臺北市少數幾家核准成立的合法旅館,鄰近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碼頭等景點,加上地理位置在早年的圓環夜市旁,成為許多人的住宿首選。

雖然看起來平價,其實白雪大旅社早在事發前35 年,就是臺北市大同地區數一數二的好旅社,還標榜「全臺北市第一家冷氣開放」,儘管全棟建築只有四層樓, 在早期的大同區看起來卻相當醒目。

白雪大旅社昔日的風采,讓在地的老醫師陳光燦想到白雪的過往,眼睛都亮了起來。陳光燦說,做公益, 白雪大旅社做得不比大企業差,但可惜的是,居然會鬧出這麼多條人命做收場,似乎天理之中,還是有不公平之處。

以命喪火窟的視障者丁文湧、林治中和方一葦為例,他們都是孤獨無依的老人,以每月1 萬5 千元在旅社包吃、包住,他們也都承租白雪大旅社房間多年,尤其丁文湧已經住了14 年。

這場大火奪走7 條人命,包括3 名馬來西亞籍人士,當時78 歲的負責人許秀慧,由律師陪同到大同警分局接受偵訊。

白雪大旅社的後牆,遭大火燒得整片燻黑,不難想像當時的惡火是有多大。

她表示, 早在二十多年前, 她就將旅社轉給以前的老員工賴琇瑛經營,自己早就不過問旅社事務,甚至火災發生當下,根本沒有人告知她發生什麼事。

賴琇瑛在接受警方偵訊時承認, 每個月以3 萬元的價錢,向許秀慧租下白雪大旅社經營,也投保了火險和意外險。

「我每天都會到旅社看看,關上樓下鐵門後才離開;這道鐵門開關會有很大聲響,如果有人開門進入,櫃檯和『內將』(服務人員)應該會知道才對。」賴琇瑛對警方說,並強調事前沒接到恐嚇電話, 想不出有什麼人會縱火。

至於被視為關鍵證物的松香水空瓶, 賴琇瑛也向警方供稱,在旅社內,從沒看過這瓶松香水,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在火場。

白雪大旅社上一次躍上媒體頭版,是在迄今40 年前,當時有一對情侶在旅社內自殺身亡,事後,傳出不同版本的靈異現象,更憑添白雪大旅社的傳奇故事。

不過,隨著圓環沒落以及周邊都市建築不斷更新,白雪大旅社簡單的陳設與古早的設備,早已敵不過重金裝潢的旅店, 逐漸淪為獨居老人及打工仔棲身、一晚550 元的廉價旅店。

「這或許就是白雪的宿命吧 !但是, 不該用7 條人命的方式讓它關門的。」李秀男看著火災後殘破的旅社,心中無限感慨。

南港瓶蓋工廠搖身 成為文創新空間 保留歷史紋理展現全新面貌 共創三贏新典範

南港瓶蓋工廠搖身一變成為文創新空間,未來計畫打造成「自造者工廠」,並引進新創產業和文化產業。
( 圖/臺北市政府網站)

陳志明/新北報導

目前南港瓶蓋工廠重劃工程已完成, 市府結合東區門戶計畫與歷史建物活化,未來計畫將瓶蓋工廠打造成「自造者工廠」, 引進新創產業和文化產業,並加入在地特色,讓南港瓶蓋工廠成為一個跨界交流與創意發想的空間,成為國際的文創新據點。

歷經一年半的施工期,北市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完成南港區第三期市地重劃, 之後將移交產業發展局, 規劃修繕為「自造者工廠」, 樹立市府、歷建、地主三贏新典範, 也賦予歷史建物更多的價值與意義。

南港瓶蓋工歷經全區保留爭議, 北市府與公民團體及地主多次討論與協商後, 不僅保留8 項歷史建物,更首創「立面挪移」技術,完整保留古蹟風貌,並擴大保留非歷史建物的A1 棟與G 棟立面。

北市府創「立面挪移」技術,保留G 棟立面原有風貌。
( 圖/臺北市政府網站)

南港瓶蓋工廠位於南港區第三期市地重劃期範圍內,依照原都市計畫及重劃計畫書內容,本應全區拆除,經公民團體陳情保留,並歷經八次文資審議,確定保留範圍之後,公民團體、地主與市府達成共識,除歷史建物全數保留外,市府也致力擴大保留A1 棟與G 棟立面。

其中G棟立面挪移部分,更突破現有工程技術,透過挪移技術工程移動16.8 公尺,瓶蓋工廠建築群的風貌,以及歷史紋理才得以維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