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02

借鏡德國星國港灣經驗 打造亞灣城市品牌

透過論壇的舉辦,創造高雄及臺灣其他港口城市與全球港灣城市,有更多產業對接的可能。(圖/高雄展覽館網站)

 

為使身為港灣城市的高雄能開發得更完善,高雄市府舉辦「國際港灣城市──水岸轉型開發經驗交流座談會」,特邀AECOM副總裁 Scott Dunn,以及荷蘭KCAP建築和規劃事務所總規劃師 Ruurd Gietema到現場分享以往的相關開發經驗,也希望借鏡這些成功案例,加速推動亞洲新灣區的發展。
AECOM副總裁 Scott Dunn在座談會中提到,新加坡Marina Bay開發案之所以能成功,關鍵在於高度整合跨領域專業技術,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只要能夠落實整合招商,克服各式各樣的困難之後,使整個計畫能夠順利延續下去,未來的亞洲新灣區將會成為值得期待的焦點。
Ruurd Gietema在新加坡裕廊湖區綜合商業區開發案擔任顧問,也主導漢堡港口新城(HafenCity)規劃設計工作,他認為新、舊建築是可以融合的元素,若能呈現多元化樣貌,並帶來趣味性,港灣就可成功更新。
都發局長李怡德表示,改善城市硬體與促使港埠周邊產業升級,固然是亞洲新灣區發展重點,但最關鍵的還是建立城市品牌,如果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對高雄港灣與後線土地皆多所助益,開發腳步也會更加快速。

2017下半年財運全面大解析

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理事長謝沅瑾老師告訴你 2017下半年財運最佳生肖與居家招財秘方

 

張淯/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中華堪輿道派、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2017 很快就要進入下半年,本報特邀請臺灣最知名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為各位讀者解析2017 下半年財運最佳生肖,還有2017 下半年居家招財秘方 !

2017 下半年財運最佳的三個生肖

今年下半年生肖屬龍的朋友因為龍德星照臨,民間認為「龍吐水為財」,所以財運方面可說是如魚得水,會以各種方式呈現。

有形例如明顯的金錢收入,而無形方面例如像是遇到投資機會,或是職位升遷, 這些都可能在未來轉化成實質的財務收入。

不過屬龍的朋友在農曆九月跟十二月會各有一次運勢較低的時期,要注意這兩個月要保守行事為宜。

今年下半年屬馬的朋友則是因為福德星降臨在身上,整體運勢大好,其中特別強的是貴人運,相輔之下整體財運就整個上揚。因此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有貴人提攜的狀況出現,或是有很不錯的合作案,只要事前小心分析研究,應該都會有不錯的收益。

屬馬的朋友到了年底農曆十一、十二月兩個月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遇到看起來不錯的投資機會時,要注意是不是背後藏有損財陷阱,以免一不小心,之前的努力收穫都付諸東流。

今年下半年屬雞的朋友雖然表面上是遇到了太歲,但民俗上有言「逢沖越發」, 因此只要好好努力衝刺,反而會有逆勢上升,一飛沖天的機會。不過畢竟因為還是有太歲的關係,凡事還是都要小心低調行事。

屬雞的朋友雖然財運不錯,但在投資方面,下半年只有在十二月時會有不錯的機會,可以好好準備、把握。而九月要特別注意避開投資、理財的相關議題,避免漏財。

2017 下半年財運最佳的居家方位

正東中央正北

不管是不是財運最佳的三個生肖,如果想要強化財運,都可以運用住家流年財運方位來招財。

今年九宮飛星中代表了整體財運的八白星落在正東方,如果想要同時增加正、偏財運,讓收入能夠增加,運用住家這個位置,就能幫助催財,帶動整體財運。

如果從事文職或是公務人員者,便可以運用一白星,也就是住家中央的位置, 當作「財位」來運用。

由於一白也代表了桃花,所以對於重視人際關係的職業,像是業務員、銷售員、公關人員等,也可擺放粉水晶加以運用,增加好人緣。

今年的代表軍警職、武官的六白星落在正北方,軍警武職者可以將家中此方位當作財位來運用,不僅可催財,也能幫助官運的提升。

聚寶盆內可擺放象徵五方之財的五色寶石。

2017 下半年推薦招財物品

謝沅瑾老師特別為本報讀者推薦「聚寶盆」作為居家招財物品,聚寶盆體積小、重量輕,方便隨著流年財位變化而移動位置。

聚寶盆的本體可用陶、瓷、金屬、塑膠等等,形狀上以圓形為主,但其實只要不是形狀怪異的容器,都可以拿來當聚寶盆使用。蓋子無論有無皆可,但開口不可過小,以免財氣不易進入。材質不可以完全透明,也不可有反光或開孔,因為這樣暗示財氣不容易聚集,或者容易流失。

謝沅瑾老師最後也提醒各位讀者,要注意財位如果沒有運用,則要保持清潔, 以免財路蒙塵、財運不開,想要增加收入就會比較困難囉 !

金鐘燈光師打造臺灣橫店影城 創新紀錄 燈光師展PRO 技術 螢幕上展燈光爆破與燈光煙火效果

(右起)主持人楊月娥、上京影業負責人劉京陵 、《獨家報導》社長張淯、導演李祐寧、導演鄧安寧、知名藝人張本渝、卓文萱、許蓁蓁、邱凱偉(DARREN)等人,為上京影視一同揭牌。

陳曉玫/臺北報導 王金文、彭級鋒/攝影

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魅力,讓現任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第14 屆理事長李祐寧、《獨家報導》社長張淯、導演鄧安寧、製片蔡岳宏、知名藝人張本渝、邱凱偉(DARREN)、卓文萱、許蓁蓁等一同現身呢?原來是入行30 年以上的金鐘燈光師劉京陵。

上京影視攝影棚在社子島隆重開幕當天,讓許多嘉賓不遠千里而來為劉京陵祝賀,而《獨家報導》不但派出堅強的工作人員,更和原色彩的專業EFP 團隊,全程透過《獨家集團》粉絲專頁直播此次盛況。

劉京陵表示,上京影業其實就是上海和北京的合稱,因為他長期待在大陸的上海與北京,在對岸作育無數的英才,也擁有頗具規模的攝影棚,但遺憾的是在臺灣卻沒有一個可供電視、電影錄製戲劇的攝影棚,因此5 年前尋尋覓覓終於找到社子這塊地方, 完成他的夢想,同時也希望在這裡,將他所學回饋給臺灣的後生晚輩。

張淯讚賞劉京陵是業界的「翹楚」, 更是「金鐘獎」的常客,「上京影業」不但兼具「燈光教育傳承」的使命,60 坪腹地的拍攝場地和卓越的技術,更能夠因應電影、電視等從業人員的種種需求。

張淯深信《獨家報導》能和劉京陵如此優異的夥伴策略聯盟,未來一定有加乘的效果,因為《獨家報導》擁有「平面媒體的深度和廣度」, 以及「專業影音視頻」的實力,再加上「上京影業」「卓絕」的技術力,絕對非同小可 !將為「臺灣的影業史」留下「另一項紀錄」!

李祐寧表示,1985 年《竹籬笆外的春天》,劉京陵就是燈光夥伴,對於聽聞今年劉京陵要蓋攝影棚,除了驚訝也感到開心, 直說他「傻了近乎勇」,要他冷靜想想。

對此,劉京陵信心滿滿,他認為電視、電影、網路直播等,都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心靈糧食,即便市場再壞,只要自己自我要求,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除此之外,和他合作多次的導演鄧安寧也說,劉京陵實現他的夢想,希望他之後能更順、更好,也希望未來自己能參與其中。而名演員張本渝也認為劉京陵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是後輩學習的典範,雖然大環境不好,劉京陵傻了近乎勇的為影業燃起希望,開立攝影棚,十分佩服他。

而敬佩他的不只張本渝,知名主持人楊月娥也認為大環境雖然不好,劉京陵仍打造攝影棚給業界教學之用,實在令人敬仰。

老眷村變身 180部影視取景勝地 活化利用老眷村空間 今夏啟動修復工程計2019完工

空軍三重一村是臺灣北部保存最完整的空軍防砲眷村,廣場上高大茂盛的榕樹,是榮民伯伯張口「想當年」時最好的聽眾。
(圖/翻攝自空軍三重一村眷村迎春粉絲專頁)

楊雅璇/臺北報導

空軍三重一村座落於新北市,是臺灣北部保存最完整的空軍防砲眷村,散發濃鬱的時代感。近年來復古風盛行,三重一村意外成為新北市最夯的影視劇組取景勝地,迄今已有180 部影劇在此拍攝。為了更完整保存三重一村的風貌,新北市文化局在六月中啟動眷村修復再利用工程,預計2019 年修復完工。

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堤防旁的歷史建築空軍三重一村,占地1.4 公頃,蘊含了眷民們半世紀的生活回憶。斑駁的水泥磚牆爬滿了青苔,低矮的宿舍一戶緊連著一戶, 雞犬之聲相聞;廣場上一株株高大茂盛的榕樹,更是榮民伯伯張口「想當年」時最好的聽眾。

1996 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實施後,三重一村一度被列為拆除地區,幸運的是,經過各方人士的奔走,2006 年三重一村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成為新北市唯一保存完好、沒有被怪手鏟平的眷村。

三立電視台去年播出的穿越劇《1989 一念間》在空軍三重一村取景,老舊的磚牆建築與大樹下的麵攤,具濃厚80 年代風情。
(圖/新北市協拍中心政府網站)

最近這幾年, 影視圈颳起復古風, 各地眷村與古風建築成為影視劇組取景熱點,由於三重一村的眷舍保存得極為完整,成了劇組取景的當紅炸子雞,老眷村意外的有了新人生。

比如電視劇《夜市人生》中陳美鳳的家就借用了三重一村的老眷舍,片中主要的場景「夜市」,便搭建在眷村防空洞上方的廣場上;《光陰的故事》中汪茜茜與陶復邦愛情萌芽的老眷村,拍攝地點也在三重一村;另外電視劇《一把青》、三立電視台穿越劇《1989 一念間》等都在三重一村取景。

2016 年,三重一村榮登新北市影視拍攝的最夯景點,截至今年止,三重一村已被180 個影視劇組借用場地取景拍攝。

為了更完整的保存、活化再利用老眷村的空間,新北市文化局於6 月15 日啟動修復工程,預計2019 年完工後,將以OT 方式委由民間團體營運。

新北市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工程完工後,未來整個眷村園區將作為眷村文物典藏、眷村原貌展示及多媒體放映眷村電影使用,並同時提供作為鄉土教育、社區成長、市民文化意識凝聚的據點。希望透過在地傳統工藝、展演與眷村文化的結合, 讓大家重溫過往美好的眷村時光。

新北減塑 七月起330 間門市停售購物用塑膠袋 全臺每年濫用180 億個塑膠袋 新北十月起成無塑城市

新北政府鼓勵民眾自備購物袋,忘記帶則可優先借用reBAG 或購買環保萬用袋,希望能全方位做好環保。
( 圖/新北市政府網站)

陳志明/新北報導

新北市推動源頭減塑政策又有重大突破,繼五月份家樂福等21 間門市陸續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後,接下來七月份起,又陸續有13 家業者,共330 間門市也將陸續加入下一波停售試辦。環保局表示,預計至十月份,新北市將全面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讓新北市正式走入無塑城市。

為從消費端減少塑膠袋提供,新北市2013 年起發起「reBAG 袋袋相傳專案」, 於各大賣場推廣閒置購物袋共用,並與業者合作開發蒲公英萬用袋、乖乖萬用袋等,將限塑議題從末端零售提升為前端包裝;據環保局統計,至2015 年止,前述幾款多功能環保袋共賣出82 萬個,相當於減少2.68 公噸塑料使用。

只是,目前全臺每年仍有180 億個塑膠袋被持續濫用,為突破塑膠袋減量瓶頸, 新北市環保署預告明年元旦起擴大限塑政策,而新北市境內之量販店、超市及連鎖超商所販售的購物用塑膠袋,必須是能夠作為專用垃圾袋使用的兩用袋。

為了減緩消費及賣場端衝擊,以及輔導賣場及早因應政策,新北市運用漸進方式, 逐步將業者納入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計畫, 第一階段試辦以來, 經家樂福、愛買永和店、全聯汐止樟樹店等賣場統計, 民眾自備購物袋比率至少提高5 成。

愛買表示, 目前民眾已經習慣自行攜帶環保購物袋, 預計於中元節過後,新北所有愛買門市將有望全面實施停售購物用塑膠袋;家樂福表示,由於家樂福響應新北市reBAG 二手袋平臺與販售兩用袋的措施,是以減塑政策對家樂福衝擊甚小,此外,減塑政策後,顧客自備購物袋的比例也提高了5 成。

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限塑政策的核心精神,是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第二階段的七至九月為新北市停售購物用塑膠袋的加強宣導期,希望業者能夠擬定停售期程,並加速規劃配套措施,彈性的因應消費者的問題。

另外,環保局說明,新北市仔細參考對環保兩用袋之容量規格、材質、袋型等建議,開發符合民眾盛裝物品需求,也達到減塑效果的新版環保兩用袋。此外,停售購物用塑膠袋的重點,也在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以實際行動支持減塑。

oBike大舉登臺 隨處可停成雙面刃 解決共享運具管理問題 北市府修法計明年上路

隨處可停的oBike 帶來共享單車商機,但過多的oBike 也占據了人行道與機車停車格,造成行人與騎士的困擾。
(圖/翻攝自網路)

馮鈞見/新北報導

多年來YouBike 系統深獲民眾好評,近來又有oBike 來臺,搶攻自行車運輸市場。oBike 在自行車的借還上雖然比起YouBike 便利很多,但它同時也產生違停問題。為了因應愈來愈夯的共享單車經濟,北市府已公告單車違停的處罰措施,並對共享單車業者制定營運許可、保證金等規範,預計明年上路。

隨著大眾交通系統的發展,自行車解決了捷運站與乘客目的地間的「最後一哩路」,多年來YouBike 系統雖便利了搭乘捷運的民眾,但它在借還自行車時必須使用悠遊卡或一卡通,還車時也必須要把車子停放在指定地點,造成民眾在使用上有一定程度的不便。

今年四月份引進臺灣的oBike, 為來自新加坡的無站式公共自行車, 在雙北等8 縣市試運行,主打無車柱、免定點借還車,只要停在路邊合法的停車區域即可。這種比YouBike 便利的借還車模式,讓很多使用者對oBike 趨之若鶩。

oBike 需以掃描QR-cord 的方式解鎖,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很不友善。
(圖/翻攝自網路)

只不過,oBike 使用前必須加入會員、綁定信用卡,交付600 元保證金,還得以掃描QR-cord 的方式解鎖,對於沒有信用卡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可說很不友善。此外,oBike 的停車方式雖然有其便利性,但當單車「供過於求」加上停車位的「供不應求」,那就是另一場災難。

過多的oBike 停放在人行道與機車停車格,造成行人通行與機車停放的不便。針對oBike 違規停放的問題,業者祭出「信用計分」機制,如果oBike 的會員,被檢舉違規停車達2 次以上,就會受到停權的處罰。

實際上,這場oBike「災難」恰巧替執政者敲響警鐘。有了YouBike 的成功範例, oBike 也漸漸在臺灣邁開腳步,日後還會有更多的廠商,分食捷運站單車接駁這塊大餅,地方政府應小心應對。

面對這個問題,北市府已公告《臺北市處理妨礙道路交通車輛自治條例》,預計明年1月1日上路,屆時若單車違停遭到拖吊, 需繳交拖吊移置費100 元,每半天收取保管費25 元。

另外,北市正研擬《共享運具管理自治條例》,未來針對共享單車、汽機車租賃業者,訂定營運許可、保證金等規範,並針對管理疏失開罰,最快今年送議會審議,明年上路。

豬哥亮告別式超震撼 江湖金主影歌視人脈爆棚

豬哥亮移靈時,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花車看板上的「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也充滿濃郁的豬式風格。

陳曉玫/新北報導 彭級鋒/攝影

秀場天王豬哥亮,日前在板橋殯儀館舉辦他的告別秀。全程有多家媒體全程轉播, 現場各界名流齊聚,包含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演藝圈藝人包括余天、張菲、孔鏘、王彩樺、侯怡君、陳亞蘭、黃西田、張帝、陳雷、苗可麗、《獨家報導》社長張淯、風水命理界教父謝沅瑾、以及紳裝西服董事長李萬進等人都到場致意,豬哥亮的身後事可以說是備極哀榮。

豬哥亮的告別式,破除傳統哀傷的場面,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豬式風格,現場有儀隊、舞龍、舞獅和陣頭的表演,還舉行路祭儀式。除此之外,現場還聚集將近2 千名的粉絲,不顧天氣炎熱守候靈堂前,就是要見豬哥亮的最後一面。

豬哥亮告別式中,最受人矚目的是先前宣告不出席告別式的謝青燕和謝金燕,據說在王彩樺的從中協調之下,兩姊妹當天在最後一刻現身殯儀館,為此事畫下一個完美的結局。

公祭結束後,豬哥亮的靈柩移往鎮發宮,重機隊、名貴跑車和勞斯萊斯車隊、儀隊都加入路祭儀式,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還有不少粉絲傷心落淚,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祝福他一路好走,在天國繼續當娛樂天王 !

豬哥亮的遺體火化後,移靈到基隆擁恆文創園區,看板「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具有濃郁的「豬」式詼諧味。

中國風水地理教授協會理事長陳冠宇表示,這裡是一塊北斗七星的風水寶地,遠看觀音坐帳,近看雙龜獻壽,豬哥亮下葬在此, 後代子孫在2023 年時整個運勢會達到最頂峰,豬哥亮最後一場的演出,也在擁恆文創園區完美呈現。

臺北市智慧城市計畫 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 無人巴士深夜運輸良伴 智慧路燈成微氣象站

北市府日前研議,將在內湖區設置12 座智慧路燈,只需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讓智慧路燈都成為「微氣象站」。
(圖/北市府公園處網站)

楊雅璇/臺北報導

你曾經想過,某天深夜搭上返家的公車,車上卻沒有任何駕駛嗎?你有想過路燈能自行測量所在地的溫度與風速,變成迷你氣象觀測站嗎?這不是科幻片的劇情,也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未來幾年臺北市可能出現的街邊場景。

北市府近年來推動《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整合產官學研各界資源,推動相關市政服務,希望能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成為智慧城市的 Living Lab。

未來北市府將在內湖區港墘路、洲子街設置12 座智慧路燈,有照明、環境監測、車流偵測與追蹤、廣告投放、計表上報等六大功能。另外,只要在智慧路燈的燈桿上裝設風速、風向、溫度與溼度測量設備,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取得在地的天氣資訊,讓每座智慧路燈都可成為「微氣象站」。

北市府今年下半年亦計畫在公車專用道試營運無人巴士。臺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表示,礙於現行法規未設有無人巴士上路行駛的相關規定,再加上無人車上路還須經過驗車、掛牌等手續,最快要在八、九月才能試行上路。

根據規劃,無人巴士可搭乘12 人,車上裝載行車電腦、雷達與GPS 等設備,運用路線設定的方式,將時速設定在20 公里,最快不會超過50 公里, 遠端設有控制室。雖然號稱是「無人」巴士, 但為了確保運行時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第一階段試行時, 車內也會有工作人員。

李鎮宇提到, 無人車試行期間初估計為三個月, 預計在公車收班後的午夜,在信義路或仁愛路的公車專用道試運行,試行期間不開放民眾搭乘,後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擴大。

對於無人巴士的運行,交通局長張哲揚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無人巴士當初在法國或高雄測試時,都是在「封閉式」道路運行,但信義路或仁愛路道公車專用道卻屬於「開放式」道路,包含無人巴士運行時, 如何適用交通法規、安全係數、事故責任歸屬等等,都有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無人巴士上路時,若車側的車輛距離過近,如何判別不會影響安全而持續運行?若發生人為疏失造成的連環意外,又怎樣能有效迴避?如果要應付這些變數,系統設計的細膩度與程式規劃也得格外要求。

北市府推行無人巴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它成為深夜離峰時段的替代性交通工具,解決一例一修上路後人力緊缺的問題。不過,無人巴士上路涉及車輛運行設定以及車輛掛牌等種種問題,若要全面上路,除了依靠精密的系統軟體設定外,還需透過中央修法,釐清巴士運行時的種種責任歸屬。

萬花筒

每逢閏月思盡孝 豬腳麵線添福壽 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理事長謝沅瑾老師 告訴你閏月由來與豬腳麵線的含意

臺灣最知名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

張淯/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中華堪輿道派、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今年農曆閏六月,臺灣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表示,民間逢閏月有豬腳添壽的傳統習俗,「呷麵線添福壽,呷豬腳增勇健。」豬腳麵線象徵增福添壽,在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關於閏月添壽的民俗來源,有一種說法認為閏月是一年當中額外多出來的月份,就如同出嫁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若還能對娘家父母盡孝,就是附加的, 演變成出閏月年出嫁女兒為娘家父母祈求「多出來的福壽」。

民間也有認為閏月之年不吉祥,傳統認為父母逢閏月年會減壽,為了避免不吉祥的事,所以出嫁女兒會買豬腳麵線回娘家表達孝心,希望父母不僅不會減壽,還能延年益壽。

吃麵線添福壽,吃豬腳增勇健。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謝沅瑾老師說明,早期由於習俗, 出嫁的女兒除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機會並不多,藉由此習俗也讓女兒多了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機會。

時至今日,許多人基於對父母的健康考量,開始以給父母紅包現金取代豬腳麵線,同樣是出於對父母的一片心意,因此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謝老師提醒,今年國曆7 月23 日是農曆閏六月的開始,在此之前別忘了掌握時機,為父母添福壽盡孝心 !

快遞面單加密護個資 網購顧客回流 網友:資訊洩露有哪些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隱藏用戶部分個資,讓用戶再也不用「撕面單」。
(圖/翻攝自網路)

陳雲/綜合報導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加密單」,隱藏用戶部分手機號碼,讓用戶再也不用擔心個資外洩而必須「撕面單」(面單意指外包裝上記載收件人資訊的黏貼條)。此舉一出,獲得所有店家與消費者的好評,甚至為許多店家招來回頭客。

大陸司法機關對個人資訊保護進行升級,並全面打擊侵犯個人資訊犯罪的行為。

對用戶而言,面單上的電話是最重要的個人資訊,也是最容易洩露個人隱私的環節之一,又簡訊和電話是目前詐騙集團最常使用的犯罪媒介,因此快遞單上不再完整顯示用戶手機號碼等個資,既保護用戶隱私,又能有效杜絕安全隱患。

目前大陸多家快遞公司業者進行全面串聯,菜鳥網路聯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快速在全國實現新隱私面單作業。加密後的面單,只有快遞人員能透過APP 聯繫到收件人。

不過有快遞專家表示,隱私面單對快遞資訊保護只是某種程度上的保護,有網友更在微博上直言:「資訊的洩露,很少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幾乎都是系統幾萬幾萬條的整筆買賣。」

對此,菜鳥CTO 王文彬表示,未來菜鳥會對數據進行全程加密,力求線上安全化,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個資與隱私。

中國2017 全民健身規模 達1.5 萬億人民幣 智慧可穿戴設備與VR設備加持 體育商機大加速

李強/綜合報導 資料來源:Analysys 易觀 《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 製圖:雷震宇

Analysys 易觀針對2016 年度中國體育市場以及互聯網對體育市場帶來的影響,提出《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之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體育市場在經過2015 年的狂熱後,2016 年市場漸趨於理智;而中國體育商機的發達,亦與中國近年來的政策方向有密切關係。

中國體育政策密集出手,並引導各重點產業制定發展方向,以及中短期目標之規劃,預計2020 年,中國的體育產業規模將達3 萬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全民健身的規模將達1.5 萬億元, 占整體的5 成之多。

隨著運動的群眾不斷擴大,「運動健身」成為民眾的生活方式之一。從中國國家相關機構統計數據中可看出,除因應課程要求必須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群體,以及不適合直接進行體育運動的高齡群體外,各個年齡層的運動人群並沒有明顯的數量差距,參加運動健身的人群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有逐步微調的態勢。

  1.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隨GDP 的提高而增加

據統計,2011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首次突破5 千美元,到2015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接近8 千美元。隨著人均GDP 提高,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也不斷增加,對體育消費行業來說是絕佳的發展契機。

  1. 路跑賽事擴大運動群體

2016 年起,包括馬拉松、越野跑、趣味跑等各種路跑賽事大幅增加,參與運動健身的人群也不斷擴大,若將這些人群分類,可分為4 大類。

  1. 智慧可穿戴設備產業夯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的發達,互聯網的移動通訊運用也推動了大眾的健身發展。目前運動健康領域單月活躍用戶人數突破9 千萬,主要是因為運動健康類App 的出現,帶動了大眾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其中智慧可穿戴設備與相關App 成為大眾健身的普遍配置。人們在追求健康、維持運動習慣之際,也希望跑步過程更有趣,而科技產品正好能同時滿足其需求。

首先,用戶可以針對設備提供的數據,為自己量身打造健身計畫;其次,App 本身具有的社交性質,也能讓用戶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運動完順便「曬數據」,既有運動滿足感,又能兼顧與該運動社群的網友間的互動。

  1. 互聯網加速O2O 整合各平臺

當喜好運動的人變多後, 這些運動群體對於相關聯的運動場地、教練、運動裝備等需求也會不斷提高,比如說大球群體與小球群體會追求合適的場館進行運動,如籃球場、羽球場、高爾夫球場等等;如果想讓自己的運動技巧更進一步,有時還會尋找專業教練指導,但一時間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資源。

再者,因為沒有宣傳管道的緣故,場館、教練等運動資源也不一定能讓需要該資源的運動用戶知悉並運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關於這種情形,需要仰賴體育O2O 平臺整合資源,將這些資源推薦給用戶,這種在用戶與運動資源間的媒合,帶給互聯網公司市場商機,也具有商業化潛力。

360 度攝影機帶給觀眾全方位、無死角的視覺體驗。
(圖/翻攝自網路)
VR 轉播將帶給觀眾身歷其境的視聽感受。
(圖/翻攝自網路)
  1. 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大商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也為體育賽事的觀看帶來了新的體驗。

目前大陸VR 設備代表性企業「暴風魔鏡」於2016 年獲得B 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2.3 億元,這是因為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極大的商機。

從暴風魔鏡對VR 設備的廣泛運用來看,可預見未來新技術在體育轉播中的應用,將獲得更進一步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