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01

鄭文燦:機捷營運百日只小虧幾千萬

機捷通車迄今已超過100 天,總乘客數580 萬人次,對雙北、桃園間運輸大有裨益。
(圖/翻攝自網路)

林怡欣/桃園報導

機捷通車迄今已超過100 天,總乘客數580 萬人次,平均每日乘客數5 萬4 千人次,距離每天6 萬人次的平衡數字已經非常接近。但由於捷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 無法完全反映營運成本;再者,機捷班距過大,某些站點也有運量較低的情形。機捷的虧損何時能夠彌補完成,恐不如桃市府所言樂觀。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表示,相較北捷、高捷等國內軌道系統,機捷在營運初期的表現非常不錯,只是目前機捷票價無法完全反映營運成本,對某些站點來說機捷班距過大,有些站點的旅客通行量也不足,大小站日運量最大差高達150 倍,無不成為機捷在財政方面的隱憂。

原先交通部與桃捷公司核算可達平衡的運價是270 元,現在機捷票價以160 元為上限,為平衡票價的6 折,優惠票價還會在這個價錢上再打5 折,實在無法完全反映營運成本。

其次, 機捷現有直達車與普通車兩種班次, 每15 分鐘各發1 班直達車和普通車, 等於班距為7.5 分鐘1 班車。然而直達車非每站皆停,對某些站點來說,捷運要15 分才有一班車,造成民眾搭乘不便。

另外,從2004 年機場捷運確定招標作業開始迄今,中央和地方政府尚未完成機捷沿線車站的都市計畫,致使捷運站周邊都是農地,也沒有住宅,而有目前運量較低的情形。

針對上述問題,日前鄭文燦指示桃捷公司,研議以桃園市市民卡為核心的優惠方案,並宣導機捷的轉乘優惠,更建議高鐵局以工程結餘款購置車廂,希望可達6 分鐘一班車的目標。不過,機捷運轉前即有17 億的虧損,運轉後票價又不能反映真實營運成本,機捷何時能轉虧為盈,可能不如桃市府所言的樂觀。

機捷現有直達車(紫)與普通車(藍)兩種班次交互行駛,但對直達車不停靠的站點來說,機捷班距仍嫌稍大。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銀行便民措施 八月起打烊時間彈性調整

八月起銀行可視不同分行的位置,彈性調整營業時間,但在此同時既不能讓居民抱怨「營業時間不正常」,也不能因此影響員工工作意願。

曾玉如/臺北報導 彭級鋒/攝影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用再為如何抽空到銀行辦理業務煩惱了 !

銀行局預告「金融機構營業時間及遇天然災害發生時停止營業作業方式」草案,規定銀行分行的營業時間以及可申請變形營業的時間與方式,各銀行可提出申請,讓其分行自訂營業時間。

比如設立在百貨公司裡的分行,可以早上11 點才營業,營業時間到晚上8 點或10 點;而設立在博物館內的分行,如果該博物館周一休館的話,該分行也可同步周一不營業。

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表示,過去銀行各分行都是周一到周五早上9 點開門,下午3 點半結束對外營業,但現在銀行可視不同分行的位置,彈性調整營業時間。

舉例來說,位於夜市周邊的銀行,如果想將它的營業時間調整與夜市營業時間相仿,亦即下午3 或4 點開門,晚上9 點到11 點關門,它就必須提出營運計畫、董事會決議等,向銀行局提出申請。

而銀行調整後營業時間後,也必須保障員工與消費者的權益,亦即銀行一方面不能讓當地居民抱怨為什麼不在「正常的時間」開門,一方面也不能因為調整分行營業時間,而影響員工工作意願或進行裁員。

銀行局提到,之前聯邦銀行微風百貨分行就申請獲准,周一到周六及國定假日,都是早上11 點才營業,晚上8 點方打烊,幾乎配合百貨公司營業時間。

不過,如果該分行只是想提早開門或延長營業時間,比如說將營業時間規劃為上午8 時至下午5 時,或是續於六、日或休假日對外營業等,跟銀行局用網路申報後「備查」即可,毋須提出營運計畫、董事會決議。

最後,銀行局更清楚規定,未來遇颱風等天災,各縣市政府宣布停班時,若上午停班且有宣布下午開始上班時間,則各分行就須依照宣布的上班時間開門;但若沒有宣布下午上班時間,就是下午1 點半開門;若是宣布下午停班又沒有宣布停班時間,則銀行中午12 點即會打烊。

萬花筒

宋大勇 不受限的水墨藝術

宋大勇認為,中華山水畫在飄零秋葉的脈絡中,在普通山石的紋理間,都蘊藏著一個世界;這種「一花一世界」的認知,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內涵,與西方的寫實論大不相同。

文/張淯、葉惟禎 攝影/ Abe Meng

擅長描繪意境之美的臺灣旅美藝術家宋大勇,時常在FB 上發表作品,無論是傳統山水畫,抑或色彩鮮明的潑彩作品, 都讓人嘆為觀止,看著它,彷彿自己就身在那意境之中。精湛的畫技,讓臉書好友紛紛表示:「幅幅均可參展,真是佩服 !」更有人讚賞「有大千味 !」

好友說他的畫具有「大千味」,其來有自,宋大勇早年師承,就是張大千的學生,有繪畫天分的他習得大千一脈的畫技,讓他年紀輕輕就在藝術界嶄露頭角。

奪冠

1971 年,宋大勇17 歲之際,以《秋山清遠圖》獲得臺北縣美展高中組第一名,距離從14 歲才開始學繪畫,只有短短三年的時間。

宋大勇笑說,學生時代的他對讀書興趣缺缺,又因為一頭栽進繪畫領域而更加忽略功課,以致學期結束,很多科目不及格,面臨被退學的窘境,所幸因為參加比賽得名,「救」了自己一命。

「那年暑假,我代表學校參加臺北縣的畫展,沒想到一舉拿下高中組第一名,因為為校爭光,得以破格留級。」宋大勇笑說。

宋大勇曾師從沈以正和范柏宏兩位大師。14 歲的時候受沈以正啟蒙,沈以正是一位傑出的中國書畫家,在用筆與墨色方面非常傳統與講究,讓宋大勇學到扎實的筆墨基本功。

兩年後,他又拜入范柏宏老師的門下。范老師的老師是孫郁生先生,孫先生則是張大千的弟子,范柏宏可以說是再傳。

「眾所皆知,大千先生的畫匯集了所有中國南北各家的精華,范老師從這點教我入手,所以我很幸運地,從基本功到深入學習各家之精華,對我之後的創作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之門。」

就是因為水墨和筆墨功夫練得扎實,因此駕輕就熟,宋大勇甚至發展出一套自創的表現手法,而逐漸在畫壇闖出名號。

近年來,宋大勇運用大塊潑墨、大塊用色的手法,展現出山水畫不同以往的樣貌。

驚艷

宋大勇優雅的畫作輔以詩詞,呈現出文人風采。他說,有意境的畫最能引起共鳴, 因此希望自己的畫作,無論是內行人還是外行人觀賞,都能獲得感動。

近年來,宋大勇運用大塊潑墨、大塊用色的手法,既古又今,展現出山水畫不同以往的樣貌。但無論創作手法如何,他不變的出發心,始終朝向「內行人看到覺得這個人有點功夫,外行人看了覺得好漂亮、好美、好喜歡」的方式來展現。

但是他說,過去他曾引以為傲的畫作, 不被美國老師理解,因為西方的藝術文化與中國畫的差異。中國山水畫講的是意境美, 不僅要畫所見還要有所想;但西方則強調寫實,而不賦予景物更多的文化寓意。

宋大勇認為,在中華山水畫中,在飄零秋葉的脈絡中,在普通山石的紋理間,都蘊藏著一個世界,如何傳達大千世界的境界, 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心與物、自我與世界,與西方的寫實論大不相同。

「我從不摒棄『至美至善』的畫風, 而且不斷在尋找自己堅持的中西藝術交集融合,以及能相容東西藝術的精髓,有大家風範。」宋大勇希望透過他的畫,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國畫,進而推廣中華文化。

近年來,宋大勇運用大塊潑墨、大塊用色的手法,展現出山水畫不同以往的樣貌。

圓夢

在54 歲之前,宋大勇還必須工作以養家活口,他說這是很多藝術家的無奈,但即便如此,他仍持續創作至今,從來沒有懈怠, 每每遇到感動的場景就會記錄下來,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完整的把作品呈現出來。

只要景色能夠入畫就記在心裡,或是從詩文中找感覺,就是宋大勇靈感的來源。

展望未來,他希望自己能夠在人生最精華的耳順之年,畫出一幅具代表性的、能感動人心的巨幅創作。

「我也希望能夠在大馬、韓國、新加坡等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地區,有華人聚集的地方舉辦展覽,希望能夠在人生最精華的階段, 完成這個心願。」人生的上半場,宋大勇努力打拼為生活;下半場,他要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65 期)

La new慈善音樂義演 所得全捐公益

Lamigo 國樂團今年首度舉辦慈善音樂義演活動,門票收入將捐贈給汐止家扶中心,以幫助弱勢家庭。
(圖/獨家報導資料照)

馮鈞見/新北報導

鑑於汐止家扶中心人力與經費長年不足,La new 文教基金會今年首度舉辦慈善音樂義演活動,並將門票收入捐贈給汐止家扶中心,幫助弱勢家庭改善經濟,更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挹注更多資源關懷弱勢家庭。

La new 集團副總經理邱淑月表示, 基金會從事公益活動多年,日前集團董事長劉保佑見媒體披露家扶中心捐款不足3 成,故而決定舉辦慈善音樂義演,回饋汐止在地鄉親。

由La new 文教基金會贊助成立的Lamigo 國樂團,至今已成軍7 年, 除固定在La new 汐止婚宴會館表演外,每年也會定期在國家音樂廳演出, 其精湛的演出頗獲好評。

而今年是Lamigo 國樂團第五度進入國家音樂廳表演, 劉保佑更特別將今年訂為La new 集團「慈善元年」,推出「Lamigo 國樂團七年之揚慈善音樂會」,開銷由La new 集團全部支應,門票所得則將全數捐助弱勢團體。

汐止家扶中心社工師陳卉瑩說, 目前家扶中心服務個案達600 件,多屬單親、隔代教養及經濟弱勢家庭, 中心本身資源、人力有限,無法一一兼顧,感謝La new 文教基金會伸出援手,猶如久旱逢及時雨。

Lamigo 國樂團七年之揚慈善音樂會,定於7 月3 日晚間於國家音樂廳、7 月5 日晚間於國家演奏廳進行演出。劉保佑表示,歡迎大家一起來聽國樂獻愛心, 或是購票贈與弱勢朋友進行二次公益。

基隆河自行車道 汐止市民享水岸綠地

基隆河沿岸自行車道完工,喜歡騎單車環島的民眾騎到汐止之後,將可沿著基隆河畔沿途欣賞美景。
(圖/新北市政府網站)

陳杰/新北報導

基隆河沿岸自行車道完工,未來,喜歡騎單車環島的民眾騎到汐止之後,可沿著基隆河畔沿途欣賞美景,不用再沿著原有的環島一號線,亦行經新台五路及大同路等車流量較大的道路,免去了與車爭道的危險,騎士安全無虞。

汐止地區地狹人稠,綠地空間稀少, 隨著汐止五堵火車站附近、基隆河畔的自行車道往上游延伸2 公里的工程完成,以及基隆河畔的整治,現已成為汐止民眾難得的綠地休閒空間。

過去汐止境內的基隆河因為河道狹窄且曲折蜿蜒,且沒有河邊的灘地空間緩衝,經常發生水患,在基隆河上游員山子分洪完成後,近年汐止基隆河畔水患頻率已有減少趨勢。新北市政府順應民眾騎乘自行車休閒逐漸風行,克服基隆河畔許多地形及用地上的困難, 而開闢了本段自行車道提供民眾使用。

由於自行車道必須克服許多地形變化,騎士行進時,需注意警示標誌。
(圖/新北市政府網站)

受限地形關係,本路段自行車道必須克服許多地形變化,施工團隊採用立體交叉方式通過許多既有的結構物等障礙。比如從五堵火車站前堤頂道路跨越基隆河堤防將自行車道引導至堤外,再跨越五堵抽水站出水渠道、穿越舊長安橋下、穿越保長坑溪河道、繞行穿越鐵路用地⋯⋯

由於自行車道地形多變,新北市政府高管處提醒用路人在使用自行車道時,需特別放慢車速及注意路邊的警示標誌,於坡道及新長安橋下彎道處配合下車牽行, 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因本段自行車道在基隆河河川區域線內,配合汛期的管制措施,新北市政府高管處也進一步提醒,本段自行車道在颱風警報發布時,將會管制封閉,以維民眾安全。

汐止國中獲金熊級 力推節能6 年有成

汐止國中與慈濟合作,讓學童從資源回收的過程中學習環境教育。
(圖/新北市政府網站)

彭麗/新北報導

日前新北市環保局舉行「低碳校園標章授證典禮暨環境教育推動座談會」,共有17 所學校獲得獎項,其中有6 所學校得到低碳校園標章最高等級「金熊級」標章,汐止國中名列其中,顯示汐止國中6 年來推動節能減碳及環保的成果值得肯定。

獲獎的汐止國中除了導入IEN 智慧節能系統協助學校用電管理外,並設置有薄層綠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雨水回收系統、透水鋪面地磚、生態多樣化的彩虹步道等低碳設施;更與汐止中正社區低碳推廣中心合作,辦理多元化環境教育活動,讓學生深化永續環境智能與技能。

慈濟環保十字訣 滿地塑膠袋絕跡校園

事實上,汐止國中推動節能減碳與環保不遺餘力。

每到下課時間,汐止國中的學生自動自發,提著籃子走進環保站。不用旁人指點,自己就低著頭彎下腰,手腳俐落開始做起分類。但是你很難想像,2011 年之前,學生對環保、對惜物愛物沒有太多的概念。

汐止國中校方為了落實環保,因此2011 年主動邀請慈濟前來設立環保教育站。慈濟的環保善舉一向聞名,它們從社區出發,在社會各角落從事資源回收,闡揚「惜福愛物」的觀念,因此欣然接受校方的邀請,而在學校的籃球場旁,設立環保教育站。

慈濟志工首先來到校園地下室,透過實際分類,帶動全校師生一起做環保,第一步就是教導大家如何正確進行分類。慈濟志工運用資源回收分類十字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 3、5、7」,輕鬆完成分類的動作。這個簡易口訣,硬是讓原本枯燥單調的資源分類活動變得有趣,不只讓學生快速認識瓶瓶罐罐,更提升其願意主動進行分類的意願。

在潛移默化之中,環保的成果逐漸顯現。不少學生表示,過去他只會將塑膠盒丟到垃圾車裡,現在才了解到,原來塑膠盒可以拿來資源回收利用再生產,不會造成更多垃圾, 才是真正對環境友善。

汐止國中前衛生組長、現任教務主任李國健提到,環保教育站設立前,學校地面常常是「塑膠袋很多,而且滿地飛」,現在學生則會把塑膠袋撿起來放到回收籃;同時, 學生平常還會自行攜帶環保杯和環保餐具, 減少在用餐時製造垃圾,看到學生的轉變, 校方感到非常欣慰。

屏東醫療傳捷報 義大、榮總將進駐

屏東縣府陸續與義大醫院與榮總合作建設醫院,改善屏東長期醫療端缺的問題。(圖/屏東縣政府網站)

 

張育輝/高雄報導
屏東縣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將獲改善!除了中央已核定的義大屏東醫院以外,高雄榮民總醫院也將在屏東設立分院,此次大幅擴充整體醫療資源,相信可消弭屏東縣長久以來缺乏基層照護的困境,並提升區域整體發展。
義大屏東醫院將設置於麟洛運動公園對面,目前正陸續取得土地使用權,依照取得進度,粗估2至5年內就可正式啟用。未來將有685張病床,包括190張特殊病床,以及495張一般病床,並設立護理之家,到時候將會有200張燒燙傷病床,對沒有燒燙傷病床的屏東縣來說是一大福音。
而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則在大武營區落腳,待2019年底營區搬遷之後,就可開始施作工程,預計3年完工。未來院區將提供全方位照護,設置38個臨床科部、14個醫事及行政部門,並垂直整合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的資源,提升在地醫療能量。
由於醫師人數不足,有12個鄉鎮的醫師,每位須照護2千人;6個鄉鎮的醫師,每位須照護3千人;5個鄉鎮的醫師,每位照護4千人。為了增加醫師駐留意願,屏東縣政府也向中央極力爭取,希望獲得一年新臺幣4千萬元的補助額,使偏遠地區醫師的薪資水平,也能比照醫學中心的醫師。
屏東縣衛生局長薛瑞元表示,目前屏東縣有4個已獲醫學中心醫師支援的衛生所,尚未有醫師進駐的衛生所只剩下東港,縣政府也持續向中央反映,並規劃興建宿舍,希望讓原本短期派駐的醫師願意留下,成為恆春半島寶貴的醫療人才。

綠能產學合作 打破畢業即失業魔咒

「綠能產學合作就業班」的宗旨是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符合產業的需求。(圖/高雄市教育局網站)

 

陳昱冠/高雄報導
綠能科技產業是中央提倡的「五大創新產業」之一,高雄加工出口區為了提升人力與技術水準,致力於園區企業與學校之間的產學合作,其中,新盛力科技公司已和中正高工、義守大學媒合成功,並簽署合作備忘錄,辦理「綠能產學合作就業班」,積極培育相關領域的人才,開創更有前瞻性的就業之路。
「綠能產學合作就業班」的宗旨是希望學生未來都能學以致用,讓所學的知識與技術,能夠符合產業的需求,打破畢業就是失業的魔咒。年滿16歲就可參加,白天上班晚上上課,一方面學習基礎實務,一方面增進相關知識,畢業之後可藉由甄試進入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進修學士班。
對於弱勢家庭的學生來說,參加此專班的好處是減輕學費壓力,還能培養一技之長,學業與職涯皆可兼顧,可說是雙贏局面。
而新盛力公司從事鋰電池模組之研發、製造與銷售,除了是園區的新銳企業以外,也朝著綠色能源的方向持續邁進,比如將鋰電池模組應用於電動工具、輕型電動車車載設備、儲能裝置醫療儀器等方面,與市府希望城市永續發展的目標相輔相成。
未來,高雄加工出口區將會更積極尋求各方資源,提升區內廠商的競爭力,加強技術水準並促使產業成功轉型。

電動汽車共享系統拍板定案

高雄市推動「電動汽車共享系統」,十月將先完成1 處示範站供體驗,兩年內共完成50處租賃站。(圖/高市交通局網站)

 

張育輝/高雄報導
生態永續是追求發展之餘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為了達到目的,市府積極推動綠能公共運輸工具,並推出全臺首創的「電動汽車共享系統(K-Ecar sharing)」。正式簽約之後,兩年內將設置50個站點,並提供甲地租借乙地歸還的電動車租賃服務,三年內獲得的投資額,預估將會超過3億元。
此專案在市府帶領之下,許多知名大廠紛紛加入,攜手為高雄創造低碳城市,為民眾提供另一個綠能交通新選項。若結合現有的捷運紅橘兩線與輕軌,加上捷運延伸路段,將可形成完善的交通運輸網,提升環境品質的同時,也能促進往來交通的便利性。
預計今年十月,第一個示範站點將會設在哈瑪星地區,市民可搶先體驗共享系統的運作方式與便利性。另外49個站點,規劃設於行政機關、捷運站、熱門觀光景點、人潮較多的商圈等地,為公共運輸的時代,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
「電動汽車共享系統」由廠商建置,和公共自行車租賃一樣採用無人化方式營運,成功加入會員之後,以電子化方式租借,流程相單簡易。目前擬定的費率為30分鐘150元,未來開始營運之後,也將提供多元化的優惠方案,讓市民不只能享受便利生活,還能兼顧荷包。

智慧無人駕駛巴士登場 無人車時代來臨

6 月1 日起就能在高雄駁二看到法國Easymile 無人駕駛巴士在路上測試,十月開放試乘。(圖/高市交通局網站)

 

曾雅慧/高雄報導
智慧無人駕駛巴士在高雄率先登場!全國第一輛、亞洲第二輛智慧無人駕駛小巴士在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正式亮相,高雄市長陳菊在試乘後表示,今年市府團隊參訪法國巴黎時搭乘的無人駕駛小巴僅能直線行駛,但這臺於亞洲第二次公開亮相的智慧小巴克服技術限制,直線、轉彎行駛皆非常平穩,相當令人驚喜。
高雄市政府特別自法國引進的智慧無人駕駛小巴士,時速最高每小時40公里,巴士車廂配有偵測器,不只能精準定位,還可根據路況變化調整行車模式,堪稱劃時代的創新綠能運輸工具。
巴士第一天上路時,模擬低頭族與騎單車的民眾突然從無人巴士前面經過的情境,只見巴士感測到有人闖入後隨即減慢速度,這是因為車上前後各有一具攝影機,以及6顆光學雷達,讓巴士在行駛途中如果感測到障礙物,就會立即自動減速或暫停。
無人駕駛巴士內共有6個座位,加上站位共可搭載12人,剛開始必須先以人工駕駛讓巴士熟悉路線,往後就可全面無人化,不需人力就能自動上路。以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作業,滿載的電力可供行駛10公里,目前為了配合為期一個月的第3屆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將規劃「駁二──西子灣──駁二」的行駛路線,總長2.5公里。
這輛智慧無人駕駛巴士在偏遠地區運輸扮演重要角色,對前往機場、園區、偏鄉等地的市民來說是一大佳音;同時,此輛巴士也將於高雄主辦的「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中擔任活動巡迴車,宣告無人車時代來臨。
不過目前並未有無人駕駛車輛的相關法令,若無法取得牌照,就不能行駛於一般道路,因此市府也希望中央可參考專家學者的意見盡速修法。

驚豔全場 廠商VR互動技術成亮點

遠端互動的「AR 擴增空間體驗」,獲高度讚賞與肯定。 (圖/高雄市政府網站)

 

胡淑娟/高雄報導
「2017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是大眾公認的科技盛事,尤其是「InnoVEX國際新創展區」更吸引超過270家新創企業的關注。諸多展位之中,被視為亮點的是「APEC Future Safari主題館」,主導者為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除了曝光新創企業以外,亦致力於商機媒合,希望連結具有高度發展的東南亞市場。
藉由此次參展,成功向海內外市場展現高度的開發能量,重點技術包含遠端互動的「AR擴增空間體驗」、全景互動搭配深海場景的「雙人互動海底射擊VR遊戲」、能與現場觀眾互動的「Me2We影像即時互動留言板」。菲律賓貿易暨工業部次長Zenaida C. Maglaya蒞臨現場親自體驗之後,十分讚許業者在新創技術上的開發實力,並給予高度肯定。
近年來市府推動數位內容產業不遺餘力,不僅推動「DAKUO數創中心」成為資訊與人才的交流平臺,也會鼓勵新創企業跨足東南亞市場,並與中央攜手合作,成為連結當地新創企業的橋梁,為產業界敲開東南亞市場的大門。
2010年,高雄數位內容業者僅有46家,到目前為止已成長到194家,累計投資金額更從3.2億元大幅躍升為115億元,此外,體感科技(Fun Tech)園區落點高雄亞洲新灣區,可見數位內容產業蓬勃不只成為重點發展項目,蓬勃發展的榮景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