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00

豬哥亮告別式超震撼 江湖金主影歌視人脈爆棚

豬哥亮移靈時,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花車看板上的「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也充滿濃郁的豬式風格。

陳曉玫/新北報導 彭級鋒/攝影

秀場天王豬哥亮,日前在板橋殯儀館舉辦他的告別秀。全程有多家媒體全程轉播, 現場各界名流齊聚,包含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演藝圈藝人包括余天、張菲、孔鏘、王彩樺、侯怡君、陳亞蘭、黃西田、張帝、陳雷、苗可麗、《獨家報導》社長張淯、風水命理界教父謝沅瑾、以及紳裝西服董事長李萬進等人都到場致意,豬哥亮的身後事可以說是備極哀榮。

豬哥亮的告別式,破除傳統哀傷的場面,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豬式風格,現場有儀隊、舞龍、舞獅和陣頭的表演,還舉行路祭儀式。除此之外,現場還聚集將近2 千名的粉絲,不顧天氣炎熱守候靈堂前,就是要見豬哥亮的最後一面。

豬哥亮告別式中,最受人矚目的是先前宣告不出席告別式的謝青燕和謝金燕,據說在王彩樺的從中協調之下,兩姊妹當天在最後一刻現身殯儀館,為此事畫下一個完美的結局。

公祭結束後,豬哥亮的靈柩移往鎮發宮,重機隊、名貴跑車和勞斯萊斯車隊、儀隊都加入路祭儀式,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還有不少粉絲傷心落淚,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祝福他一路好走,在天國繼續當娛樂天王 !

豬哥亮的遺體火化後,移靈到基隆擁恆文創園區,看板「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具有濃郁的「豬」式詼諧味。

中國風水地理教授協會理事長陳冠宇表示,這裡是一塊北斗七星的風水寶地,遠看觀音坐帳,近看雙龜獻壽,豬哥亮下葬在此, 後代子孫在2023 年時整個運勢會達到最頂峰,豬哥亮最後一場的演出,也在擁恆文創園區完美呈現。

臺北市智慧城市計畫 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 無人巴士深夜運輸良伴 智慧路燈成微氣象站

北市府日前研議,將在內湖區設置12 座智慧路燈,只需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讓智慧路燈都成為「微氣象站」。
(圖/北市府公園處網站)

楊雅璇/臺北報導

你曾經想過,某天深夜搭上返家的公車,車上卻沒有任何駕駛嗎?你有想過路燈能自行測量所在地的溫度與風速,變成迷你氣象觀測站嗎?這不是科幻片的劇情,也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未來幾年臺北市可能出現的街邊場景。

北市府近年來推動《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整合產官學研各界資源,推動相關市政服務,希望能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成為智慧城市的 Living Lab。

未來北市府將在內湖區港墘路、洲子街設置12 座智慧路燈,有照明、環境監測、車流偵測與追蹤、廣告投放、計表上報等六大功能。另外,只要在智慧路燈的燈桿上裝設風速、風向、溫度與溼度測量設備,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取得在地的天氣資訊,讓每座智慧路燈都可成為「微氣象站」。

北市府今年下半年亦計畫在公車專用道試營運無人巴士。臺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表示,礙於現行法規未設有無人巴士上路行駛的相關規定,再加上無人車上路還須經過驗車、掛牌等手續,最快要在八、九月才能試行上路。

根據規劃,無人巴士可搭乘12 人,車上裝載行車電腦、雷達與GPS 等設備,運用路線設定的方式,將時速設定在20 公里,最快不會超過50 公里, 遠端設有控制室。雖然號稱是「無人」巴士, 但為了確保運行時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第一階段試行時, 車內也會有工作人員。

李鎮宇提到, 無人車試行期間初估計為三個月, 預計在公車收班後的午夜,在信義路或仁愛路的公車專用道試運行,試行期間不開放民眾搭乘,後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擴大。

對於無人巴士的運行,交通局長張哲揚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無人巴士當初在法國或高雄測試時,都是在「封閉式」道路運行,但信義路或仁愛路道公車專用道卻屬於「開放式」道路,包含無人巴士運行時, 如何適用交通法規、安全係數、事故責任歸屬等等,都有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無人巴士上路時,若車側的車輛距離過近,如何判別不會影響安全而持續運行?若發生人為疏失造成的連環意外,又怎樣能有效迴避?如果要應付這些變數,系統設計的細膩度與程式規劃也得格外要求。

北市府推行無人巴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它成為深夜離峰時段的替代性交通工具,解決一例一修上路後人力緊缺的問題。不過,無人巴士上路涉及車輛運行設定以及車輛掛牌等種種問題,若要全面上路,除了依靠精密的系統軟體設定外,還需透過中央修法,釐清巴士運行時的種種責任歸屬。

萬花筒

每逢閏月思盡孝 豬腳麵線添福壽 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理事長謝沅瑾老師 告訴你閏月由來與豬腳麵線的含意

臺灣最知名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

張淯/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中華堪輿道派、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今年農曆閏六月,臺灣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表示,民間逢閏月有豬腳添壽的傳統習俗,「呷麵線添福壽,呷豬腳增勇健。」豬腳麵線象徵增福添壽,在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關於閏月添壽的民俗來源,有一種說法認為閏月是一年當中額外多出來的月份,就如同出嫁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若還能對娘家父母盡孝,就是附加的, 演變成出閏月年出嫁女兒為娘家父母祈求「多出來的福壽」。

民間也有認為閏月之年不吉祥,傳統認為父母逢閏月年會減壽,為了避免不吉祥的事,所以出嫁女兒會買豬腳麵線回娘家表達孝心,希望父母不僅不會減壽,還能延年益壽。

吃麵線添福壽,吃豬腳增勇健。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謝沅瑾老師說明,早期由於習俗, 出嫁的女兒除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機會並不多,藉由此習俗也讓女兒多了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機會。

時至今日,許多人基於對父母的健康考量,開始以給父母紅包現金取代豬腳麵線,同樣是出於對父母的一片心意,因此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謝老師提醒,今年國曆7 月23 日是農曆閏六月的開始,在此之前別忘了掌握時機,為父母添福壽盡孝心 !

快遞面單加密護個資 網購顧客回流 網友:資訊洩露有哪些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隱藏用戶部分個資,讓用戶再也不用「撕面單」。
(圖/翻攝自網路)

陳雲/綜合報導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加密單」,隱藏用戶部分手機號碼,讓用戶再也不用擔心個資外洩而必須「撕面單」(面單意指外包裝上記載收件人資訊的黏貼條)。此舉一出,獲得所有店家與消費者的好評,甚至為許多店家招來回頭客。

大陸司法機關對個人資訊保護進行升級,並全面打擊侵犯個人資訊犯罪的行為。

對用戶而言,面單上的電話是最重要的個人資訊,也是最容易洩露個人隱私的環節之一,又簡訊和電話是目前詐騙集團最常使用的犯罪媒介,因此快遞單上不再完整顯示用戶手機號碼等個資,既保護用戶隱私,又能有效杜絕安全隱患。

目前大陸多家快遞公司業者進行全面串聯,菜鳥網路聯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快速在全國實現新隱私面單作業。加密後的面單,只有快遞人員能透過APP 聯繫到收件人。

不過有快遞專家表示,隱私面單對快遞資訊保護只是某種程度上的保護,有網友更在微博上直言:「資訊的洩露,很少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幾乎都是系統幾萬幾萬條的整筆買賣。」

對此,菜鳥CTO 王文彬表示,未來菜鳥會對數據進行全程加密,力求線上安全化,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個資與隱私。

中國2017 全民健身規模 達1.5 萬億人民幣 智慧可穿戴設備與VR設備加持 體育商機大加速

李強/綜合報導 資料來源:Analysys 易觀 《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 製圖:雷震宇

Analysys 易觀針對2016 年度中國體育市場以及互聯網對體育市場帶來的影響,提出《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之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體育市場在經過2015 年的狂熱後,2016 年市場漸趨於理智;而中國體育商機的發達,亦與中國近年來的政策方向有密切關係。

中國體育政策密集出手,並引導各重點產業制定發展方向,以及中短期目標之規劃,預計2020 年,中國的體育產業規模將達3 萬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全民健身的規模將達1.5 萬億元, 占整體的5 成之多。

隨著運動的群眾不斷擴大,「運動健身」成為民眾的生活方式之一。從中國國家相關機構統計數據中可看出,除因應課程要求必須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群體,以及不適合直接進行體育運動的高齡群體外,各個年齡層的運動人群並沒有明顯的數量差距,參加運動健身的人群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有逐步微調的態勢。

  1.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隨GDP 的提高而增加

據統計,2011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首次突破5 千美元,到2015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接近8 千美元。隨著人均GDP 提高,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也不斷增加,對體育消費行業來說是絕佳的發展契機。

  1. 路跑賽事擴大運動群體

2016 年起,包括馬拉松、越野跑、趣味跑等各種路跑賽事大幅增加,參與運動健身的人群也不斷擴大,若將這些人群分類,可分為4 大類。

  1. 智慧可穿戴設備產業夯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的發達,互聯網的移動通訊運用也推動了大眾的健身發展。目前運動健康領域單月活躍用戶人數突破9 千萬,主要是因為運動健康類App 的出現,帶動了大眾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其中智慧可穿戴設備與相關App 成為大眾健身的普遍配置。人們在追求健康、維持運動習慣之際,也希望跑步過程更有趣,而科技產品正好能同時滿足其需求。

首先,用戶可以針對設備提供的數據,為自己量身打造健身計畫;其次,App 本身具有的社交性質,也能讓用戶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運動完順便「曬數據」,既有運動滿足感,又能兼顧與該運動社群的網友間的互動。

  1. 互聯網加速O2O 整合各平臺

當喜好運動的人變多後, 這些運動群體對於相關聯的運動場地、教練、運動裝備等需求也會不斷提高,比如說大球群體與小球群體會追求合適的場館進行運動,如籃球場、羽球場、高爾夫球場等等;如果想讓自己的運動技巧更進一步,有時還會尋找專業教練指導,但一時間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資源。

再者,因為沒有宣傳管道的緣故,場館、教練等運動資源也不一定能讓需要該資源的運動用戶知悉並運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關於這種情形,需要仰賴體育O2O 平臺整合資源,將這些資源推薦給用戶,這種在用戶與運動資源間的媒合,帶給互聯網公司市場商機,也具有商業化潛力。

360 度攝影機帶給觀眾全方位、無死角的視覺體驗。
(圖/翻攝自網路)
VR 轉播將帶給觀眾身歷其境的視聽感受。
(圖/翻攝自網路)
  1. 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大商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也為體育賽事的觀看帶來了新的體驗。

目前大陸VR 設備代表性企業「暴風魔鏡」於2016 年獲得B 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2.3 億元,這是因為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極大的商機。

從暴風魔鏡對VR 設備的廣泛運用來看,可預見未來新技術在體育轉播中的應用,將獲得更進一步的加速。

 

 

兩岸代購限制直直發 5 類行李不放行 不在合理數量範圍限入境

中國海關總署公告規定,旅客進境攜帶的個人物品需在合理範圍內。
(圖/翻攝自網路)

邱雅璇/綜合報導

代購生意愈來愈難做 !中國海關總署《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從6 月1 日開始正式施行,公告明確規定5 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全面監管入境旅客的行李與入境快件。

公告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的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 並且對物品進行暫存。

其中所謂的「自用」是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至於「合理數量」的認定,則是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與居留時間,來判定正常的數量。

以背包為例,一個人正常攜帶1、2 個背包進境很合理,但如果同一款一次攜帶大量、甚至更多款式的背包進境,就可能被認定為用於商業用途而不予放行。

也就是說, 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 又或者被判定是代購行為,如此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窘境。

上海海關說明, 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在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但超出免稅額度,可徵稅放行。如果被認定是自用不合理的,海關將暫不予以放行,並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憑單》。

至於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三個月內,應辦結海關手續;逾期未辦, 則海關將依法對物品逕行處理。

個人跨境直郵免稅進口 半年限6 次 維護市場交易 每年一月與七月重新計算

自今年 7 月 1 日起,個人跨境直郵免稅進口的次數,限制為半年最多6 次。
(圖/翻攝自網路)

彭麗/綜合報導

「個人自用」過去一向是跨境直郵合理避稅的優勢之一,但自今年7 月1 日起,免稅進口次數將受到每半年直郵6 次的限制, 這項「優勢」即將消失。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關稅法》修正案,進口次數頻繁者取消3 千元以下免稅規定,而財政部亦於不久前發布預告「進口次數頻繁」認定原則,也就是半年內超過6 次, 次數的認定於每年一月與七月重新計算。

財政部關務署指出,近年跨境網購風氣興盛,電商貨物進口享有完稅價格3 千元以下免稅優惠,而相同貨物國內零售或網購貨物卻一律應徵營業稅及貨物稅。官員表示, 少數納稅人長期運用低價免稅制度,以化整為零的方式,頻繁將貨物輸入國內,使合法進口貿易商於市場競爭處於不利之地位。

如此不但對國內零售業產生不公平競爭,且變相鼓勵國內供應商於國外設點,以利將低價貨物免稅銷售國內,對臺灣的經濟成長及就業機會均產生負面影響,故提出「進口次數頻繁認定原則」。

「貨物頻繁進口」的定義,即「同一納稅義務人每半年度(上、下半年)內進口貨物適用同條項之免稅規定放行逾6 次者」;而「進口郵包頻繁」之定義則為一個月2 次、半年6 次, 未來亦將調整進口郵包有關次數頻繁之認定。

關務署認為,一般民眾於半年內6 次免稅進口是在合理的自用範圍內,因此「個人自用」實際上並不受到此新措施之影響。

事實上,針對「個人自用」設定限額的不只臺灣,中國也在2016 年4 月8 日實施海淘新政,針對個人物品進境的行郵稅,制定明確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和稅率,消費者單次消費不能超過2 千元,全年則不得超過2 萬元。

四川涼山自治州 彝族

皚皚的白雪覆蓋在紅泥土上,從高處遠眺,宛如諸葛亮的「八卦陣」一般。

撰文/攝影 涂鳳美

成都飛往西昌青山機場的途中,心情格外不同。不是因為即將造訪一處大山大景, 而是這個地方塗滿神秘的色彩。第一次走訪,有好奇,有期待,還有一個預先建構的想像空間。早在決定探索這個地方時,就聽說這是個貧窮眷顧、富貴擦身的所在,一個不小心被世界遺忘的地方——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國彝族最大的聚居處。

紅泥世界裡的雪梯田

「雪梯田」是我們自創的名詞,也是這趟途程中第一個讓我們腳步難以抽離的地方。皚皚的白雪覆蓋在紅泥土上,從高處遠眺,宛如諸葛亮的「八卦陣」佈滿巧思,後方的山脊就是它的屏障。此處不同於一般白茫茫的雪景,除了看山是山的身臨其境,還有著雲深不知處的朦朧。

坐在連同司機五人座的越野車上,隨著蒼茫的山路悠悠前進。大涼山四季的色彩, 也開始在眾目所歸中輪番上映,沒有塵世的喧囂,只有涼山土地的味道。

「查爾瓦」狀似斗篷,又厚又重,白天披在身上遮風擋雪,夜晚則當蓋被。

萬用查爾瓦

大涼山可謂四季如春,平均溫度大約攝氏l7℃,但早晚溫差較大。走在路上,隨時可見不論男女,都披著一件羊毛製成的「查爾瓦」披氈,有藏青和白兩種色,其中又以藏青色較受青睞。

「查爾瓦」狀似斗篷,又厚又重,有短掛式的,也有長及膝蓋,下擺加上流蘇式的長穗,白天披在身上遮風擋雪,夜晚則當蓋被。在旅途中,幾次看見居民從披氈裡摸出雞來,當下十分好奇,靠近一些才看明白, 這是他們做生意的方式。當時正下著雪,想必是要讓雞隻賣相好些吧 !

這種披氈無領無袖,款式變化不大, 採集中縫製。因為顏色單一,一般年輕的女性,會搭戴顏色鮮豔的頭巾,大多以紅、綠、藍、紫為主,不論在家或外出常年穿著,看似人人穿制服,卻也形成聚落的另類風景。

童年不失笑 只為來年春

午後兩點多,天空開始飄起雪來,讓原本濕滑的路面變得更泥濘不堪。大夥小心翼翼地墊起腳尖走路,深怕褲管沾了泥巴。這時,一群群的小學生從校門快步走出,有些幾乎是用小跑步,他們沒有想過「衣服會髒」這麼文明的事。

這裡的孩子們上下學都靠自己徒步,原因是大部分的孩子住家距離學校都很遠,有些甚至要走上兩個多小時。因此他們早上十點才開始上課,下午則早早就放學了。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們多麼珍惜這短暫的學習機會。

但彝族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仍然偏低,他們受教育時間短,最主要和孩子的出生率有很大的關係。走在路上,幾乎每個年輕的女性都背著孩子,據當地人透露,一家六、七個孩子算是正常的。

一個家庭裡不論男孩女孩,通常是大的帶著小的,他們沒什麼玩具,能在雪地奔跑就是最好的娛樂了。他們也沒有零食,頂多在門口和父母一起烤烤土豆。這裡的孩子純樸、率真,沒有受到外界的薰染,我們拿出隨身攜帶的糖果餅乾和他們分享,回報的卻是一張張怯生靦腆的臉龐,和羞於伸出的小手。

彝族人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樂觀地守住屬於族人的一片天,就如村落中
掛在屋簷下那一長串黃橙橙的玉米,在土角厝上依然耀眼一樣。

土角厝裡也有春天

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多變與複雜,涼山的氣候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從市區入住的賓館遠眺,山頭皚皚一片,彷彿終年積雪;反觀山下卻是茵茵綠綠,草木逢春,頗有「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境界。

初次的造訪,對於涼山的風土已有了淺層的觸摸。就算過程中,因為衛生條件的關係,有著走路時「用心在腳下」的戰戰兢兢, 但八天的行程,卻讓我們見證了彝族人亙古以來的自在。他們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樂觀地守住屬於族人的一片天,就算無法預知夢想何時起飛,至少陽光一直眷顧著,就如村落中掛在屋簷下那一長串黃橙橙的玉米,在土角厝上依然耀眼一樣。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55 期)

下半年房價趨平穩 今年移轉上看28 萬件 去年利空出盡 肥咖條款引富豪資金回臺購置豪宅

由於今年利空因素消除,高資產族群購買豪宅的需求復甦,建商也因屯房稅因素較願意讓利以求解套,下半年房價預計將趨平穩。
(圖/翻攝自網路)

宋思樺/臺北報導

轉眼來到年中,究竟下半年的房市會如何發展?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以今年上半年成交市況來看,若以六都的買賣移轉成交量為例,幾乎都有1 成以上的漲幅,全臺截至目前為止,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提高2 成左右,預計下半年的房價波動趨穩。

2016 年的成交量是26 年以來最差的一年,因為去年1 月1 日房地合一稅上路,新的稅制讓整個投資客獲利空間大幅衰退;再者,去年第一季適逢總統大選,農曆年前又發生臺南大地震,不久內政部也接續公布全臺土壤液化區; 而川普的當選,又讓國際局勢充滿變化。鑒於新政策實施、政治局勢變化以及天災的影響,這群黑天鵝是導致2016 房產市場低迷的原因。

進入2017 年,從國際面來看,今年1 月1 日中國大陸的「肥咖條款」衝擊臺商或高階臺幹的資產配置,因此不少臺商、臺幹趕忙在政策實施前,把資金移轉回臺,並且把錢放在相對比較保值、抗跌的不動產。

就國內市場來看,今年政府似乎沒有打房的動作,臺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要對房屋稅等措施進行檢討,顯示無論是建商、政府機關、主管單位到一般買方,大家在心態上都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所以今年的交易市況,年初卻是比去年同期「熱」。

就價格面來說,前兩年價格修正幅度動輒5%甚至10%,但就目前的市況來看,震盪幅度大約在2%上下。許多名嘴鼓吹議價從七折開始砍,黃舒衛認為,如果屋主發現房價下降的幅度有限,未必肯讓利太多,尤其現在利率這麼低,倘若屋主不缺錢也沒有屯房稅的壓力,那麼賣方要議價的空間自然有限。

現在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物業、建商或投資客,因持有成本過高,一整棟可能就要繳上千萬房屋稅,如果沒有其他的解套方式, 自然願意讓利趕快出脫。這是因為建商跟投資客因手上房子多,才會受到這種懲罰性的稅,但這對一般自住客完全不受影響。由於兩邊的條件不同,相較於建商與投資客願意降價的空間較多,一般賣方願意降價的幅度還是不大。

在成交量部分,預期也會比去年好,除了今年利空因素消除,再加上高資產族群購買豪宅的需求穩健復甦,以及建商有屯房稅壓力,而較願意讓利來解套,因此下半年成交量的幅度應會較同期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小,預計今年全年全臺移轉量28 萬上看應該沒問題。

亮點科技 南臺灣特色產業展技術能量

由工研院開發的隨手型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只要半分鐘就能檢測是否有農藥殘留。

 

曾雅慧/高雄報導
經濟部於南台灣產業跨領域中心展出「深耕在地‧連結未來──科專成果南臺灣企業週」,嚴選讓企業產品加值、成本下降、掌握趨勢、創新研發的科專技術。展會期間不只聚集16個法人研發團隊,與青年創業家、地方產業聚落等進行技術上的研討,更形塑產業升級的拉力,以科技讓未來更具市場競爭力。
高雄的製造業年產值約為2兆6,257億元,占全臺製造業產值16.05%,為了協助產業轉型,並透過各領域技術交流發展出新形態的商業模式,市府與工研院攜手推動「南台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替產業引進更多技術能量。
目前使產品提升附加價值的科技成果,包括:只要半分鐘就能檢測是否有農藥殘留的「隨手型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利用混合實境,降低兩成維護成本並提高效能的「智慧眼鏡頭盔」;3D列印可以印出石頭印章,且成本比國外進口便宜40%的高硬度天然無毒石材粉末等等,每一項技術都令業界眼睛為之一亮。
更有強度提升30%,與台灣寶熊漁具公司合作生產的最高等級捲線器,可吊掛500公斤以上魚種,連Discovery團隊都大為驚豔。

資策會與中鋼、國內智慧眼鏡業者合作開發的「智慧眼鏡頭盔」。(圖/工研院網站)
此次科專成果南臺灣企業週,展示出許多創新的亮點科技專案,意義在於創造one-stop service平臺、以科技專案深耕在地、建構法人研發團隊以及在地產業第一線深入交流平臺。
除了舉辦智慧醫療器材的發展與應用、工業物聯網運用在精密機械上的策略與案例、近零排廢綠色電鍍製程開發等主題講座以外,也展示熱/光刺激響應材料技術開發與應用、皮下靜脈顯像用眼鏡裝置、智慧化電輔自行車及充電系統等吸睛的新創科技,相信在各界的合作之下,未來可使科技再度躍進到另一個層次。

畢業生擺脫22K魔咒 名家指點生涯藍海 未來最值得投入的產業:AI、能源、生物科技

比爾蓋茲認為AI、能源、生物科學都是能夠創造「影響力」的領域,鼓勵大學生投身其中。
(圖/翻攝自比爾蓋茲twitter)

馮鈞見/臺北報導

時序進入六月,代表又有一批畢業生即將邁入社會。畢業生的「薪情」一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根據勞動部發布的最新薪資調查顯示,去年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來到28K,創下17 年來新高。

與過往備受批評的22K 相比,薪資有回升趨勢,看似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一片大好。然而,大環境真的有這麼樂觀嗎?事實上,沒有。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就連臺大研究所的畢業生,首份工作的起薪也不到30K。無獨有偶,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同樣低迷,他們的平均月薪為4,014 元人民幣(約臺幣17,879 元),連美國畢業生起薪的六分之一都不到。

就業還是宅在家

低迷的薪資,讓兩岸畢業生為求生存各尋出路,有些新鮮人選擇到企業擔任行政人員,更多的是選擇學非所用的工作。有些新鮮人則企圖等待更多企業發來的面試通知, 以爭取更高的起薪,不料卻間接拉長待業期,據專家統計,目前國人在20 到24 歲的年齡層,失業率達12.35%,換算起來,大約每8 名畢業生,就有1 個人在「待業中」。

而中國則有近兩成的畢業生, 選擇在踏出校園後「慢」就業,他們用遊學、報考研究所、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做創業前考察來替代就業。他們未必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想「慢慢的」利用畢業後的這段時間摸索自己的人生方向,降低「入錯行」的風險。

不過「慢」就業需要高昂的經濟與時間成本,盲目地「慢」就業其實只是一種「啃老」行為。當然還有更多畢業生選擇自行創業,但根據中國人社部的調查數據顯示,畢業生在創業3 年後,「倖存率」只有5 成。

三大影響力產業

有鑑於畢業生不知道畢業後該做什麼, 故而近年來,各大學紛紛邀請企業名人到校演講,請他們為徬徨的畢業生們指點迷津,包括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 蓋茲(Bill Gates)與李開復,皆為產業點出未來趨勢。

李開復表示,未來十年的AI(人工智慧)革命已展開,這場革命將比工業革命來得更猛、更烈;比爾‧ 蓋茲則表示,如果他是大學生,他會以AI、能源、生物科學這個可以創造「影響力」的領域,並且在畢業後朝向這幾個領域發展。

他進一步說明表示,AI、能源、生物科學都是能夠創造「影響力」的領域,因為AI 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有效率與創造力;而隨著環境汙染的日趨嚴重,人們迫切渴望能有環保、便宜又可靠的能源,如果能夠投入環保新能源的研發,將能得到不少利潤。此外, 生物科學可以幫助人們既活得久又能活得健康,也是未來的發展潛力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