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494

觀光新南向 港都增添新航線

高雄市觀光局長曾姿雯(右二)與泰國航空台灣地區總經理吉偉成(左二)一起為泰國微笑航空「高雄—曼谷」開航加油。(圖/高雄市觀光局)

直飛東協重點城市 擴大雙邊旅遊市場

曾雅慧/高雄報導

東南亞來臺旅遊市場蓬勃發展,為持續拓展東南亞客源,並配合中央的新南向政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近來致力耕耘東南亞市場,除了培訓東南亞語導覽人員,同時也向各國航空公司爭取直飛高雄航線。高雄今年就爭取到直飛金邊、河內、曼谷的新航線,不僅增加旅客的便利性、選擇性,同時也進一步擴大雙邊旅遊市場。

曼谷新航線 力爭泰國客

高雄市觀光局日前宣布,泰國微笑航空「高雄-曼谷」航線,預計於10月1日正式開航。目前,高雄往返泰國航班為每週5班,新航線開通後想必對兩地經商及旅遊大有助益。
觀光局長曾姿雯表示,在中央新南向政策及東南亞開放簽證等措施下,給予泰國遊客免簽證優惠,使得兩地觀光逐漸升溫。據統計,去(105)年泰國旅臺人數達19萬人次,較前(104)年12萬人次成長約58%。

曾姿雯說,觀光局配合新南向,推出獎勵旅遊計畫,陸續已有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媒體踩線造訪高雄,並且也預計在11月前往泰國辦理觀光推廣會,為高雄爭取泰國客源。
新航線的開通預料也會吸引更多旅客往返高雄與曼谷,讓泰國旅客有更多機會認識高雄,同時也為彼此創造觀光雙贏。

金邊直飛 為柬客推跨域遊

除了「高雄-曼谷」新航線,景成柬埔寨國際航空也在7月10日起開闢「高雄-金邊」航線。10日的首航乘客是由柬埔寨民眾、當地旅行業者與媒體組成的高屏踩線團,高雄市府特與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合作,為柬埔寨旅客推薦跨縣市旅遊行程,安排4天3夜的高屏觀光。

屏東縣觀傳處副處長黃國維指出,過去柬埔寨旅客來臺行程僅限中北部,此航線的開通,對有意願來屏東、高雄觀光的遊客更加方便,相信以兩縣市豐富的觀光資源,定能讓柬埔寨遊客玩得滿意。

曾姿雯也說,跨域旅遊已成為未來旅遊模式,旅客從小港機場進出,不但可以漫遊大高雄,還可以安排串聯臺南、屏東、澎湖,規劃為南臺灣觀光行程。

期待柬埔寨旅行業者能藉由此次的踩線行程,體驗南臺灣風情,除了將美好印象帶回柬埔寨分享給民眾,更希望未來能進一步與高雄業者合作,共創商機。

紙本結合實境虛擬 用科技走讀桃園

 

導覽App運用AR與VR功能,搭配摺頁使用,就會跳出各文化資產模擬的立體圖像。(圖/翻攝自鄭文燦粉絲專頁)

胡淑娟/桃園報導

桃園逐漸成為國際背包客最愛造訪的城市,為推廣桃園文化資產予日益國際化的桃園訪客,文化局盤點桃園市文化資產後,推出「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手冊、App及摺頁地圖」之服務,讓遊客透過這些工具,清楚看見桃園文化景點改變的軌跡。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每個歷史建築或是無形的文化資產,背後皆蘊藏歷史意義,目前已經修復完成的文化資產,市府將活化營運,賦予古宅新的生命。

本次發行的《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手冊》,為中英版本對照,該手冊以好帶、好讀的圖文工具書形式,讓走訪當地的朋友能即刻上手,了解各處的看點與文史脈絡。

市府同步推出的中英雙語《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App》,讓遊客輕鬆在手提裝置上即可查看文資景點及圖文資訊;更能連結地圖導航、公車動態等資訊,旅客能量身打造私房旅遊行程,同時可即時搜尋食宿資訊,十分方便。

此文化資產導覽App結合AR、VR虛擬技術,從紙本進入到實境虛擬世界,使用者享受身歷其境的現場感,可輕鬆查看文資景點與圖文資訊。鄭文燦希望大家懷抱著旅遊、學習及體驗的心情,認識桃園豐富的歷史,看見桃園每個文化景點的改變。

至於《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摺頁》,一掀開就是張桃園地圖,一面標示近百處的文資分布位置,能看出桃園的歷史發展;另一面則精選值得回味的景點介紹,包括龜山壽山巖觀音寺、桃園景福宮、中壢馬祖新村、新屋農會倉庫、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等等。

想要前往桃園一覽文化景點的遊客,可至以下網址下載相關App。「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App」載點為:https://goo.gl/D3NHY7(Android)、https://goo.gl/2ZyUVT(iOS);「桃園文化資產導覽擴增實境App」載點為:https://goo.gl/QVr1xp(Android)、https://goo.gl/Bko1Vx(iOS)。

看見臺南 新興科技打造臺南智慧城

未來無人機將在臺南上空進行拍攝,蒐集臺南市地景資料。(圖/臺南市政府)

胡淑娟/臺南報導

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行動支付、物聯網、大數據……近來新興科技不僅帶動智慧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推進、改變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開啟了全球「智慧城市」的打造工程。如今,世界各大城無不摩拳擦掌,致力將智慧科技應用到公共建設中,期待新科技的支持,能夠提升行政效率、改善市民生活、促進工商發展,把城市推往新的文明階段。

面對這波世界性的城市革新運動,作為臺灣六都之一的臺南市,也積極與產、學方面合作,致力將古都打造為既有文化底蘊,又融合新興科技的進步城市。

小農小商建立電商品牌 業績紅不讓

臺灣第一場4G成果發表會八月在臺南登場,公布了市府與台灣大哥大在「智慧城市」建構上的合作成果,包括打造智慧影音典藏區、小農行銷平臺等。臺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智慧城市」是臺南前進的關鍵,但光靠臺南一己之力無法完成,需要台灣大哥大這樣的民間力量來協助。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表示,台哥大近幾年在影音、電商、行動支付、大數據等領域投入大量資源。藉由這次與市府的合作,台哥大得以擴大應用這些先進技術,像是體現臺南在地風情的數位典藏、縮時攝影,以及透過VR讓全臺民眾有如親臨現場般,看到臺南的美與臺南的好。

行銷臺南風土,也要行銷臺南的人與店家,因應電子商務與行動商務的蓬勃發展,市府與台哥大的產官合作也協助小農及小商們打造品牌,推銷自家商品,藉以活絡地方經濟。

台哥大為臺南開設超過千人次的農民講堂,輔導在地小農建立電商品牌、提升社群行銷技巧,並在myfone購物平臺創下千萬銷售業績。這項服務同時也進一步擴展到百家好店伴手禮、觀光工廠、農場及旅宿等業者,協助210家在地業者進駐myfone購物平臺銷售商品。

台灣大哥大在myfone購物平台建立臺南百大好店專區、推廣臺南特色農特產品。(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另外,許多臺南商圈的店家也與台哥大「Wali智慧錢包」系統結合,通過內建LBS商家推薦、Beacon微定位推播、執行精準線上推廣,包含成大、海安商圈等店家都藉此提高了曝光度。據統計,合作商家自上線以來,平均增加近5%的來客數與營收。

賴清德表示,臺南市雖然有很多工業區,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到工業區上班。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成立許多商圈,商圈需要行銷,需要推廣給民眾知道,在台哥大的科技協助下,商圈已一改過去被看壞的命運,逐漸找回新生。

AI無人機啟動 智慧解除城市問題

除了行動電商的在地發展,無人機應用,同樣是當前臺南「智慧城市」的經營重點。市府在召開「AI無人機×智慧城市」的記者會上,現場展示了34臺無人機。接下來這些無名英雄將代替人類飛上藍天,蒐集臺南地景資料,輔佐市府的各項市政工作。

無人機空拍影像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並實際應用在環境監測、交通監控、防救災及觀光輔助等多方面,這將是全球僅有的案例。賴清德指出,這幾年市府尋求中央及在地學校的協助,利用智慧科技的方法,解決包括淹水、交通等城市問題。未來通過AI無人機應用,對於解決臺南市的各項問題將更加便利。

臺灣第一場4G成果發表會在臺南舉行。(圖/臺南市政府)

另外,對於無人機與隱私侵犯的問題,賴清德也說明,空拍機絕對不會窺探市民隱私,也不會有不良企圖。這是一項國家重大計畫,希望未來計畫順利成功,能帶動臺灣的發展。
賴清德表示,「看見臺灣,從臺南出發」, 4百年前臺灣重要的文明從臺南開始,4百年後的今天,無人空拍機結合人工智慧科技也是從安平開始。期許臺南市除了以臺灣文化首都之姿立足臺灣,同時也能成為一個擁有新文明的智慧城市。

創業導師丁菱娟引路 為青年找職涯方向

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公司創辦人丁菱娟教導青年如何找尋人生方向,從而建立個人職場品牌。
(圖/取自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臉書)

李宥榛/臺北報導

畢業後究竟該何去何從,是念研究所還是留學?是待在臺灣還是出國打拚?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是許多年輕人的共同焦慮。為了讓青年學子認識自己、釐清未來方向,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公司創辦人丁菱娟從品牌行銷的概念出發,引領青年找尋人生方向,從而建立職場個人定位。
她認為,塑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是建立品牌願景。丁菱娟有感於時下年輕人對未來感覺茫茫然,對自己沒信心、對未來沒把握、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她建議,在做人生抉擇時必須首先問自己:「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要往何處去?」設定未來願景,才會有逐夢的目標。

然而,找尋願景的過程卻是困難的。丁菱娟鼓勵年輕人,出社會後可以給自己一至三年的摸索期,做中學、學中做,從實際工作中感知自己的興趣和方向。

她以個人經驗為例,當年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宏碁科技的業務助理,對事物抱持好奇心卻還未確定人生方向的她,積極遊走公司每一個部門,從業務助理、展示中心小姐、訓練中心講師,再到行銷企劃部、廣告企劃部,最後在公關企劃部門找到自己的志向。

正是因為抱持開放的心胸接受各類工作、汲取不同養分,才能一步步釐清自己的願望,找到心之所向,「所以,如果你覺得迷惘,去try就對了!」丁菱娟說。

丁菱娟在科技業做了十年,最後在公關職務中找到自己的興趣,「科技」與「行銷公關」日後也成為她創業的品牌定位,她在1992年創立的21世紀公關公司,正是以「高科技產業公關公司」立足業界。

她回憶,創業時值遇臺灣高科技產業榮景,而公司由於品牌定位精準,因此吸引許多科技外商上門,為公司帶來蓬勃商機。丁菱娟指出,找到人生願景與目標後,只要持續經營五至十年,或許就能發現自己的「人生關鍵字」,再把這些關鍵字串聯起來,個人的品牌定位也就逐漸清晰了。

如何找到「關鍵字」?丁菱娟建議年輕人,每年設定完成3件事,持續耕耘五年後,定能有所收穫。早年她的關鍵字是「科技」、「公關」、「女性」、「創業」,退休後,因為願景改變了,自己的關鍵字與個人定位也隨之調整。

現在的丁菱娟致力協助青年成長,寫書、開辦講座,為時下迷途的年輕人指路,她表示,現在她的關鍵字,應該是「作家」與「創業導師」吧!

最後,丁菱娟也針對許多職場迷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她告訴年輕人,在思考是否該繼續一份工作時,可以先問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如若覺得猶疑不定,可以再給自己半年的時間評估,或許會重新愛上這份工作。

但如果覺得工作不快樂,甚至感覺痛苦,那請趕快換工作吧!畢竟,愛自己所做,才能做自己所愛,同時也才能建立自己在職場上的成就和定位。

汐止黃昏市場首創傳統市場行動支付

在汐止黃昏市場買菜的客人,只要掃描攤商專屬的QR Code就可以付款。(圖/新北市市場處)

攤販怒斥 行動支付裝了兩個月還沒人使用

彭麗/新北報導

在傳統市場購物時,最「刻骨銘心」的經驗,莫過於接過帶有「菜市場味」的錢幣或紙鈔,從漁獲攤老闆手裡換得的零錢,常留有魚腥味;從豬肉攤換得的紙鈔,不但有豬臭味,甚至還沾黏殘餘肉屑。當接過這類型的紙鈔或硬幣時,一般人總想方設法地跟這些錢說再見,往往左手接錢,右手就在別的攤子把錢花出去了!

為了避免上述狀況的發生,新北市傳統市場與臺灣行動支付品牌「歐付寶」攜手合作,買菜的顧客只要掃描攤商專屬的QR Code,就可輕鬆付款,讓傳統市場的購物體驗,擺脫髒臭的紙鈔跟硬幣。在這些傳統市場中,以汐止黃昏市場的攤商反應最為熱烈,目前已經全面提供行動支付服務。

汐止黃昏市場自治會長蘇瑞德表示,增設行動支付服務後,汐止黃昏市場的消費變得既便捷又乾淨。之前攤商不但要準備足夠的零錢,方便顧客找零,當人潮一多,還可能忙到忘記收錢或找錢。現在,只要掃描QR Code,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消費者不會再收到髒臭的紙鈔與錢幣,攤商也能從大大小小的零錢中解脫。

新北市市場處處長謝俊隆也大力支持行動支付進入傳統市場,他表示,使用行動支付工具結帳有三大好處。首先可以縮短交易時間,其次能避免攤商收到偽鈔;最後則能避免讓攤商的雙手直接接觸硬幣、鈔票,確保食材的衛生。各公有市場未來也將逐步導入行動支付系統,讓消費者有更便捷、多元的消費方式。

不過,相較於政府單位對行動付款的讚許樂見其成,有些民眾則持反對意見。

有菜販表示,來傳統市場買東西的大多為中高齡的婆婆媽媽,「(行動支付)裝了兩個月,都還沒客人用過」;此外,也有攤販表示,傳統市場交易面額小、利潤低,行動支付單筆消費就得抽取1.56%的手續費,等於收客人100塊就被抽1塊錢,他無奈的說,「寧可讓忘記帶錢的客人賒帳,下次再付,做個人情也好。」

在傳統市場中使用行動支付,挑戰一般消費者與攤商的使用習慣,雖然能帶給消費者「便利」,但是否能夠推廣到每個傳統市場中,還仍待時間考驗。

青創計畫推動返鄉 青年扎根臺中

「摘星計畫」自104年起推動,遴選青年進駐潭子區摘星山莊、西區審計新村及霧峰區光復新村等三處創業基地,並每月提供補助,讓青年們安心創業,圖為審計新村創業基地。(圖/臺中市政府)

打造友善創業環境 青年返鄉打拼沒顧慮

曾玉如/臺中報導

這兩年的臺中出現了許多新風景。幾處破敗閒置、卻潛藏歷史痕跡的房舍和建築群,經過整建修復後,再次展現時代風采。重獲新生的老屋被掛上新的招牌,有的是工作室,有的則是小店食堂,年輕的身影穿梭其中,舊的空間開始有了新的力量。

另一邊,大太陽下、果樹叢間、田埂菇寮裡,資深的農夫們教導著他們的年輕學徒。從農作技術和經驗,再到農產包裝與行銷,古老的、新穎的知識獲得傳承,臺中的農業也迎來了生力軍。

這些都是臺中市政府推行的青年政策,「摘星計畫」致力輔導青年創業,「青年加農」則鼓勵年輕人返鄉務農。政策實施兩年多,不僅協助許多青年一圓創業夢,同時也促成了移居、返鄉臺中的效應。

七月底,臺中人口數已超越高雄,正式宣告成為臺灣第二大都市。據內政部戶政司分析,臺中的人口成長主要來自「社會增加」(淨遷入扣除淨遷出),這意味著臺中近年來持續有外地人口遷入。而支持人口移入的原因,包括地方的福利、交通、房價、工作機會,方方面面都與地方政府的都市規劃有關。

「摘星計畫」與「青年加農」,正是以打造友善的創業與工作環境,吸引、留住青壯勞動人口的政策之一。

摘星補助創業 青年續留回饋臺中

「摘星計畫」自104年起推動,遴選108位青年,分別進駐潭子區摘星山莊、西區審計新村、霧峰區光復新村等創業基地。政府補助每人每月3萬3,000元經費,最長補助兩年,同時提供營運指導,協助青年解決創業面臨的困難。

進駐光復新村的林家進,以「桌上遊戲」創業,參加計畫至今已上市13款桌遊。其中「鄉勇」這款桌遊內容結合臺中的原住民、客家人文歷史,以遊戲訴說地方故事。「茶丸子」則是一款職業體驗遊戲,目前在臺灣已經銷售1萬套,並行銷至波蘭、法國、美國。
林家進說,參與「摘星計畫」對他幫助很大,讓他在創業路上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研發新遊戲。扎根臺中後,也要回饋臺中,明年臺中將舉辦花博,林家進也將協助市府宣傳,並召集全臺桌遊設計師投稿,整合開發出花博的專屬遊戲。

像林家進這樣參與「摘星計畫」,並且持續深根臺中的青年創業者,還有很多。臺中市府勞工局長黃荷婷表示,雖然兩年補助期滿後,政府將不再提供創業獎勵金,但仍有約九成的青年會續留基地,持續在臺中打拼。政府在九月也將展開第二期計畫,持續邀請新進的有志青年進駐創業基地,實踐夢想。

青農培訓見成效 留農率達九成

在青農培訓方面,市政府也成功留住青年農夫深根臺中。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農業局配合青年希望工程,自104年起推出「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目前已邁入第三年,第1屆留農率達近九成,第2屆25名結訓青農只有1人沒有選擇從農,留農率高達九成五,成果相當豐碩。

「青年加農」採師徒制的方式,讓年輕農夫跟隨前輩學習農作技術與經驗。(圖/臺中市政府)

為了讓有心務農的年輕人安心學習,「青年加農」計畫不僅提供一年每月3萬元的生活津貼,同時還商請各農業團體、農學院校推薦農業產業達人,建立農業賢拜傳承輔導團隊。在師徒制的規劃下,資深賢拜指導菜鳥學員,青農們則從老一輩手上接手農作知識與技能,傳承臺中農業香火。

此外,「青年加農」也透過多元課程,教導青年農民從生產、包裝、行銷,甚至自產自銷後的售後服務等要領,減少青農在農業生產初期的投資成本,增加農業獲利,提高年輕人從農及留農的意願。

王俊雄說,今年「青年加農」進入第3屆,報名參加人員高達130多名,經嚴格篩選出50名青農,未來農業局將持續爭取經費,將這項政策延續下去,讓年輕人有更好的管道加入農業。

捷運WiFi舊換新 看影片暢行無阻

新版的免費無線網路,一鍵就可以登入,每人每次登入可使用30分鐘。(圖/截自Free AD WiFi登入畫面)

張育輝/臺北報導

雙北市約有210萬的捷運族,為了讓通勤族在候車或搭乘捷運時能有穩定的無線網路,北捷與全林實業合作,建置全新的無線網路熱點。目前淡水信義線與板南線已啟用,預計今年底捷運全線所有車廂與站點都能提供新WiFi,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無線上網。

全林實業總經理林全馳表示,全林取得捷運WiFi建置標案後,與遠傳電信合作,建置4.5G高速網路。經過兩個多月的布建,目前淡水線、板南線已正式啟用,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與文湖線也將於十二月開通,通勤族、國外旅客以及參加世大運的選手,都能夠輕鬆在捷運上暢快上網。

過去的「TPE-Free」在列車行進時經常斷線,民眾時有怨言,而且登入前還得事先申請帳號密碼,十分不便。

新版的免費無線網路,網路名稱改為「.TPE-Free AD WiFi」,一鍵就可登入,每人每次登入可使用30分鐘,且毋須事先申請帳號密碼。不僅擁有獨立連線頻寬,網速最高3Mbps,在穩定狀況下,還能觀看YouTube,預估每月上網流量可達600萬人。

此外,北捷公司也與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同步於臺北捷運全線提供「iTaiwan」無線上網服務,點選後採帳號密碼登入,提供旅客更多元的選擇。

北捷表示,新WiFi 正式服務上線前,須進行新舊WiFi轉換作業,轉換期間,部分車站無線網路會暫停服務,或有連線不穩定狀況,民眾在這段期間,若遇有訊號不佳情形或是任何疑問,可洽全林實業公司客服或Taipei Free客服,相關訊息也會公告於捷運月臺電視跑馬燈與Taipei Free網站。

社長的話 從挫折到強大

在一個歡樂的場合,卻祝福他人「被背叛」、「遭遇不幸與失敗」,這是什麼樣的情景?
前段期間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迴響的一則影片,就是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這個美國兩百年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竟在兒子的國中畢業典禮上,祝福孩子們遭受挫折與背叛,如此才能體會到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
他說,我希望你們不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這樣才能理解公平正義的價值。他說,我希望你們遭到背叛,如此才能了解忠誠的重要。他說,我希望你們不時遭逢一些不幸,這樣才會意識到,成功不完全是你應得的。

他還希望他們在經歷失敗時被對手嘲笑,以了解「運動家精神」;也希望他們經歷痛苦以學習同理心。他說,沒有人希望這些事情發生,但是很不幸的,這些事情必然都會發生,至於每個人能否從這些事件中受益,就看個人有沒有辦法看出不幸背後的意義。
羅伯茲的這場「反傳統演說」,讓我深有同感。回想當初因為接手《獨家報導集團》開始,「被迫扛起」龐大債務相關事件的痛苦片段,有如電影一般,在我腦海自動重播又重播。我經歷了殘酷的背叛、惡意的欺瞞,嚐盡人情的冷暖⋯⋯當一切的難多過於我所能承受的,讓我一度對人生喪志。

所幸,心情決定處境,我不把焦點擺在自己身上,而是「感恩和感激」曾經提攜我的前輩與貴人;我知道,沒有任何的恩惠和成功是理所常然,懂得感恩,有謙虛之德的人,通常會躬身彎腰,而不會漠視他人。

更要知道,世上沒有那麼多「應該」的事,任何人的付出,要銘記於心,並感恩報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突破萬難,把「恐懼化為動力,將所有事變成可能」,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創造不一樣的人生,擁抱讓生命向上提升的改變,然後,也成為提升他人生命的改變力量。
就是這股「強大力量」,讓之前公司數次瀕臨破產危機,卻又屢屢起死回生,我靠的就是「懂得感恩和感激,把恐懼化為動力,將所有事變成可能」!

走過黑暗七年,獨家已經變得強大,有愈來愈多的策略夥伴,現在正與《獨家》、或是即將與《獨家》走在創造歷史的路上,就如《獨家》即將與金鐘燈光師的深度合作,絕對會為影視圈掀起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臺灣的影業史,留下傲人的紀錄!

中元節傳統祭典 作伙鬥鬧熱

馮鈞見/臺北報導
在傳統習俗中,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從農曆7 月1 日凌晨起地府鬼門開到農曆7 月29 日鬼門關,這段期間民間為祈求消災解厄、諸
事順利平安,各地均舉辦大大小小的祭典,尤以農曆7 月15 日中元節這一天達到祭典的最高潮。像由基隆市政府舉辦的「雞籠中元祭」、宜
蘭縣頭城及屏東縣恆春的搶孤,都是中元節重要的傳統習俗。

雞籠中元祭
(圖/翻攝自維基共享資源)

雞籠中元祭是交通部觀光局所制定的十二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中元祭典自農曆7 月1 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12 日主普壇開燈放彩,13 日迎斗燈遶境祈福,14 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15 日公私普渡、跳鍾馗以及8 月1 日的關龕門,活動為期一個月。

宜蘭頭城搶孤
(圖/翻攝自臺灣觀光年曆)

頭城搶孤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參賽隊伍以疊羅漢方式,攀上塗滿牛油的棚柱及孤棧,在攀登過程中,所取下的食品則丟下棚架,供棚下觀眾撿拾,取下棧尾的順風旗,才算奪標。另外,還有老街巡禮之水燈遊街、鬼門關閉前一天至竹安河口放水燈、北管鬥陣等活動。

屏東恆春搶孤
(圖/翻攝自維基共享資源)

恆春豎孤棚活動於每年農曆7 月15 日中元節晚間進行,流傳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活動現場將豎起數根長約三丈六、塗滿牛油的原木,並再搭建孤棚於原木上,由民眾自由組隊參加,率先取得孤棚頂端的錦旗者即優勝,藉此宣揚並承續先人人飢己飢、悲天憫人的優良傳統。

社長的話 馬雲的父親

馬雲的父親

 

翻轉世界的電商霸主馬雲明白指出,在未來全智能的世界,只學習知識就等著被淘汰,未來一定找不到工作,唯有培養藝術與文化,才能超越機器,不被機器取代。

他說,人是感情的動物,會藝術的孩子,感情是豐富的,內心也是豐盈的。人工智能機器只能靠過往的藝術來輸出成品,但人類卻是不斷在打造藝術價值的創造者。

很多人對馬雲提出的觀點感到驚訝,但很少人知道,他的父親馬來法,是中國曲藝界的元老級人物。即便兒子在電商界呼風喚雨,但他仍持續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項目的保護工作,他本人更榮獲首屆浙江省精神家園守護者榮譽獎,堅守藝術之路。

儘管馬雲沒有走上父親藝術的領域,傳承父親的衣缽,但是馬老對藝術的精神與態度,對馬雲在商場上絕對有深厚的影響。

事實上,每一個成功者,絕對有一個偉大的父親。

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凡卡(Ivanka Trump)則以「我的父親是位鬥士」,來形容她心目中高大的父親;川普本人則在其父親去世當年,說:「我的父親啟發了我」。川普的這句話,讓我憶起小時候在鄉下行醫的父親。

為了堅持行醫濟人,造福鄉里,我的父親常常只向病人收取十塊錢象徵性的醫藥費,回到家來卻總是和母親三天兩頭的爭吵,母親不解父親為何不多收點醫藥費,畢竟家裡有開銷還要註冊費,家裡沒有多存點錢怎麼安心?

但父親卻覺得母親「愛計較」,他體諒病人生病,不但沒工作沒收入還要花醫藥費,日子肯定不好過,因此在扣除成本後,父親只向對方收微薄的醫藥費,覺得自己家的錢「夠用就好」,不要愛計較。每每看到父母親為此爭吵,我常常不解,為什麼父親對病人如此「佛心」來著?

而後我成為一名記者,踏進媒體圈,歷經各種困惑與掙扎,媒體的沉淪,讓許多新聞從業人員有著深深的無奈。

直到有次無意間發現資深記者張家齊的部落格,看到他形容父親告別式上,幾位連母親都從未見過的人,一路跪爬到靈堂前。「他們就是(你)父親沒說過,『默默用新聞幫助的人』。」在地方上,一篇一百字的小報導,往往就足以救了一家人。

這幾句話當下分外觸動了我,短短的幾個字,讓我猶如醍醐灌頂,終於懂了自己身負的責任;也終於了解,父親當年種下的助人種子,以及他所展露的那份最珍貴的價值。

七年來,儘管一路走來風雨不斷,經歷了殘酷的背叛,惡意的欺瞞, 也嚐盡人情的冷暖……但每每值遇跨不過的門檻時,我總是想起父親為了那份信念與價值,咬牙也要撐過的堅毅。

在一個充滿窠臼與包袱的世界裡,堅持用不討喜的角度持續發聲,雖不容易,但《獨家報導》集團仍將持續堅持「報真導正」、「報真導善」的信念,因為我深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溫塞特所說的:「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堅持信念不難,只要你相信自己堅持的信念,總有一天一定會發生,如此再大的困難,你都有勇氣去面對!

銀髮族滑經濟 創新爆發力

銀髮商機是業者亟待開發的新藍海,為了搶食這塊大餅,業者紛紛針對長者需求,設計產品。
(圖/經濟部國貿局網站)

杜曉瑜/臺北報導

臺灣4G用戶數日前已突破1,900 萬戶,高速行動網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伴隨著行動上網日趨普及所衍生的相關智慧應用,包含智慧家庭、智慧交通、串流影音媒體、銀髮創新服務,以及智慧商務相關的數位行銷、電子錢包等議題,是民眾未來關注的焦點。

隨著新型態媒體服務的發展,數位行銷工具也隨之進化,社群平臺繼業配文、橫幅廣告及關鍵字之後,成為許多業者熱愛的宣傳媒介,只是,鋪天蓋地而來的社群行銷,對消費者而言,有時不是購買產品的誘惑,反而是一種干擾。

根據資策會創研所FIND 團隊公佈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有八成五的上班族在受網路廣告吸引後,會點選廣告連結,並完成線上購物行為;但在此同時,也有高達九成二比例的上班族,由於受到數位廣告的不當干擾,一氣之下停止使用特定網站或服務。使用網路平臺行銷,對業者來說,成為了雙面刃。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研發腰掛式跌倒偵測警示裝置,並與護理之家產學合作,一年來偵測到三、四十次老人跌倒,協助防止更嚴重的傷害。
(圖/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網站)

在數位時代, 如何掌握目標族群特性並將訊息準確傳達,成為時下所有業者的挑戰。資策會創研所新媒體創新組組長王鴻瑞指出,各世代族群對於數位行銷工具的接受度各有不同,與各族群溝通時,不但要注意行銷方式,也要注意該族群的核心需求。

根據統計, 臺灣5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約27.6%,戰後嬰兒潮的銀髮世代成為翻轉社會創新最重要的驅動力,智慧科技也將改變銀髮世代的生活模式。對於業者來說,銀髮商機成了亟待開發的新藍海。

目前臺灣銀髮族持智慧型手機的比例頗高,55 歲至64 歲民眾智慧型手機持有的比率高達71.1%,65 歲以上也有48.2%。在銀髮族數位服務應用需求中,最被重視的為「食」,其次為「住」。

在這兩大面向中,目前仍有待改善的項目,飲食類以「飲食健康管理(49.8%)」需求程度最高, 居家類則以「跌倒偵測(52.5%)」需求為主,顯示業者可以此類需求為目的,研發產品,並運用社群平臺推送產品訊息,除了讓銀髮族能有更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也創造自身品牌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