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487

東山國小90歲 蘊靈氣育賢才 

彭麗/新北報導

新北市東山國小於日前歡慶90歲生日,邀請歷屆校友、地方耆老及社區民眾共襄盛舉,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也到場表達祝賀之意。

朱立倫表示,創立於民國16年的東山國小曾培育不少傑出校友,分散在各行各業,其中更有不少為政者,為國家及社區的發展盡心盡力。藉此機會對校長、老師、家長及校友的努力與付出表達由衷感謝。

活動中特別安排第20屆的優秀校友蘇萬老師,以融合東山國小近年來的優良事蹟及傑出表現,所編寫的兩段台語詩來和孩子們「鬥嘴鼓」、吟唱。另外為了培養孩子們愛護自然、尊敬生態的精神,還規劃了藝文廊道的揭碑儀式。該廊道是以「飲水思源」為設計理念,運用校內近百年樹齡的雙生茄苳樹以及學校周邊自然景觀進行構圖,並保留修復的牆面,期許東山的孩子們能夠「繼往開來」,再創嶄新的一頁。

東山國小校長徐福海表示,東山國小位於產業道路的汐平路,山區居民就地取材的石頭屋成了特色建築,如今僅剩不到10棟。校內也保留了一棟屋齡超過1甲子的石頭屋,建置成校史藝文教室,極具歷史意義。在時光前進的同時,校方也期望能為孩子的學習注入一股活水,以新氣象迎來百年。

英語讀者劇場 6分鐘展現演說故事力

各校學生使出渾身解數,爭取佳績。(圖/台中市政府)

呂美娟/台中報導

台中市推廣英語國際教育,日前於西區大墩文化中心舉行「106年度國中學生英語讀者劇場比賽」,共62所國中、約500位學生參加,每位同學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只求在6分鐘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佳績。

「讀者劇場」(Reader theater)是讓學生練習講述故事、詩、笑話、劇本等文本,配合最少的道具及動作,讓學生練習以流暢、有感情的閱讀方式呈現給觀眾。教育局表示,透過舉辦比賽盼促進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於生活中,也響應12年國民基本教育培養多元能力理念。

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英語讀者劇場表演形式類似廣播劇,學生們配合簡單道具及音效,運用聲音及語調變化表演故事情節,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希望強化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也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樂在學習。

教育局強調,會將兩天的比賽全程錄影,製作成DVD,在賽後發送給各校,做為英語教學及推廣參考使用。

社長的話 蝴蝶效應的影響力

今年十月,我們《獨家國際總裁學院》聯合主辦了一場高規格的網路行銷國際高峰會,邀請到網路行銷界的重量級大師專家──臉書銷售霸主Alex,首度來台傳授其獨門的操作絕學。
這也是繼2016年與華爾街傳奇人物麥可‧羅區大師合作之後,《獨家報導集團》再一次把國際級的智慧帶進台灣。

七年前,從接下《獨家報導》的經營權開始,在全方位發展的路上,與國際接軌一直是《獨家報導》的堅持與使命。在悶經濟時代,《獨家報導》引進國際級名人的心法,引領台灣讀者洞悉全球發展關鍵,預見未來趨勢掌握先機。

事實上,身為媒體人所肩負的重責大任,早在擔任記者那天起。從「羨慕」記者可以發揮的影響力,到終於如願踏入這行,從無數個剪接帶子的夜晚、進出衝突事件甚至命案現場,以及因為這把權杖,讓各界菁英願意掏心掏肺貢獻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只為了透過一支筆分享給更多人。

直至擔任社長期間,從只要做好「份內」事的記者,到社內大小事、每個人的當下與未來,都和自己決策息息相關的經營者。何謂小事?何謂大事?我已無法分清,所施予的壓力。
一切如果有錯,全都是經營者的錯,是這七年來時時警惕自己的一句話。

唯一的應對方式,如果不是以身作則,讓這支好不容易凝聚而來的新團隊,打從心底都把自己當成理查三世,而不只是馬夫或鐵匠,又怎麼能回報團隊每個人在這七年來的情義相挺與不離不棄?

更何況,有這麼多的「貴人」、「天使」,在這一路跌跌撞撞的過程中,伸出援手,慷慨相挺,一路的提攜與力挺,以及「主動表示願意挹注資金」的「天使投資者們」。

正因為深知,《獨家報導》可以更好,即使我們可以張開雙手,接納更多各方人馬把這裡當成圓夢平台,但,我們仍然堅持,暫時的偃旗息鼓,是為了日後準備好時一舉擊鼓鳴金,讓所有支持者得以獲得雙贏。

當然,更要特別感謝七年來,繼續支持力挺的貴人天使們,還有始終在法律層面提供許多專業與寶貴意見的所有大律師們,還有因為對《獨家報導》轉型給予肯定,因而動念成為這股力量的企業家董事長們。

據說,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搧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原本分屬不同領域、互不認識的這幾個菁英董事長們,竟成為《獨家報導》這段期間最大的支柱,讓筆者不得不相信,蝴蝶效應在理查三世外,也可以有美好的版本!

我們始終相信,在自古「英雄造時勢?」或「時勢造英雄?」的叩問裡,身為媒體,永遠不該跟著時勢走!即使當不了英雄,即使在雨林裡的振翅顯得徒勞,只要繼續堅持,終將能吸引更多同伴,集眾人之力掀起一場風暴!

尤其,每次和這幾個企業家董事長們雖然只有短短的會晤,但聆聽他們分享如何凝聚和睦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夢想,如何在最少的參與下,讓對的人上車,讓齒輪得以順利轉動,始知慈善家,也必須是好的企業管理者。

《獨家報導》32週年生日,得以遇到這樣的強力奧援,不僅讓筆者再次看到不同的一絲曙光,咸信也是《獨家報導》之幸!

造一個亞灣夢想 虛實整合構築城市藍圖

民眾親身體驗虛實混合的魅力。(圖/高雄市政府)

楊舒美/高雄報導

炫麗光雕、虛實混合,全台第一個整合AR、VR的城市主題展「造一個亞灣夢想」,在高雄「集盒.KUBIC」貨櫃聚落展出,帶領民眾搭載科技,穿梭過去與未來。

「造一個亞灣夢想」導入微軟去年才正式公開的HoloLens技術,參觀者通過頭戴式光學顯示器,即能感受真實場景與虛擬影像同時 呈現的混合實境。民眾不僅可以通過光雕動畫,從經濟、生態、人文各種角度,一窺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也能運用HoloLens即時顯示技術,在虛實整合的空間中,構築夢想的高雄藍圖。

亞洲新灣區是體感園區的落腳處,未來將成為數位內容、AR、VR產業推動的重要根據地。「造一個亞灣夢想」以亞洲新灣區為展演場域,展現出高雄打造體感科技重鎮的強烈企圖,也承載了高雄市民對城市發展的殷切期待。

「造一個亞灣夢想」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11日止。

我從海上來 那些年馬祖人的移民故事

《我從海上來》記錄了民國60年代馬祖鄉親移居桃園生活、打拼的故事。(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桃園市擁有5萬多名馬祖鄉親,比連江縣本地人口多4倍,他們跨海而來,主要聚居於八德地區,在此生活、工作、定居,同時也為桃園地方帶來馬祖特有的飲食與文化信仰。

為了解馬祖人移居桃園的歷史,文化局通過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訪談,記錄了民國60年代馬祖鄉親陸續落腳桃園的故事,編撰成《我從海上來」—桃園馬祖移民故事冊》一書,讓更多人了解那些年馬祖人渡海移居的故事。

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由於魚源枯竭、工作機會流失,馬祖鄉親陸續移居桃園討生活,特別是到八德區的紡織廠、電子廠工作,因而在八德形成馬祖第二故鄉。

伴隨馬祖鄉親的移居,各種文化也帶進地方。鄭文燦舉例,在飲食部分,包括繼光餅、紅麴、淡菜,以及很多閩東小館都可以在桃園看到。

至於在宗教信仰方面,馬祖鄉親也把閩東信仰帶進桃園,像是龍山寺、閩台宮、白沙境平水尊王廟桃園行宮等,都是馬祖鄉親在桃園的信仰中心。

鄭文燦表示,桃園市與連江縣在104年簽署《桃園連江交流合作備忘錄》,規劃多項交流計畫,其中一項就是馬祖移民史調查。未來市府也將持續這項計畫,讓民眾更認識馬祖,同時也期許桃園成為平台,促成雙方更多合作。

台開宣布南向 越南打造智慧園區

台開董事會日前宣布成立「越南前瞻小組」,計畫前進越南建設智慧城。(圖/翻攝自維基)

邱雅璇/台北報導

越南在東協國家中深具發展潛力,經營土地開發半世紀的台開公司,近期也將目光鎖定越南。台開董事會日前宣布成立「越南前瞻小組」,由獨立董事李鴻源率軍南向,計畫在越南打造「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智慧園區,以其建設智慧城的深厚實力,要在越南樹立新城市典範。

台開在土地開發、建設智慧城市具有50年的豐富經驗,並將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豐洲工業園區塑造為模範智慧園區,受到台中市政府讚賞。近來台開接獲不少廠商反應,表達台灣廠房土地過小,期待至國外開闢土地生產的願望,台開遂決定赴越南考察,並在日前董事會決定成立「越南前瞻小組」。

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表示,此次赴越南考察不少土地,以2千公頃的土地開發來說,未來會先規劃5百公頃作為生產基地及智慧園區,其他用地則是商業娛樂等生活空間,打造「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智慧城市。

針對越南開發環境,台開分析,越南約有9千萬人口,平均年齡僅27歲,在開發國家中頗具優勢。另外,越南也是極需開發建設的國家,包括土地開發、工程技術、智慧建置等各項基礎建設皆有需求,台開可以在此實現最佳典範、最佳技術、國際標準、國際夥伴經驗的藍圖。

汐止星光橋 Big麥克飆音樂

「新北星光橋音樂派對」活動,滿滿的悠揚樂聲,讓民眾的周末夜不一樣。(圖/新北市政府)

彭麗/新北報導

為了宣導水岸在地親水文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和Lamigo那米哥宴會廣場,共同規劃「新北星光橋音樂派對」活動,讓民眾在夏夜享受一場優質的戶外音樂會。

當天「好朋友」、「Kiwi」國樂團及「東吳大學中文系合唱團」(SCCL CHOIR),在現場帶來精彩演出,從金曲老歌、台灣民謠一路到流行歌,滿滿的悠揚樂聲,讓民眾的周末夜不一樣,也點亮汐止的地標,最閃亮的麥克風「星光橋」!

繼新月橋後,新北市政府為行人與單車族打造的跨河景觀橋,再增添一座。星光橋正式啟用後,除串聯新北市之河濱自行車道外,並結合地區性人文建設、營造景觀生態,提供更舒適多元的休憩場所,更希望能以此帶動周邊社區發展。而夜晚時,從遠處看星光橋,像是一座醒目的閃亮麥克風,它也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新地標。

為了推廣星光橋,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希望透過音樂會的舉辦,讓更多民眾認識它,並帶動旅遊商機發展,邀請大家實地走一回,親近水岸,體驗星光橋下浪漫星光夜景。

今年主辦單位之一的Lamigo那米哥宴會廣場,旗下「Lamigo國樂團」的團員有九十餘人,音樂科系畢業的老師、演奏家、各級學校社團之國樂菁英,皆是成員,更是各大、小音樂比賽的常勝軍。培育新秀是Lamigo國樂團成立的宗旨,提供多元的演出機會,藉由不同的演出形式,希望能發揚國樂並成為範例,帶動民間企業支持國樂的風氣。

音樂會活動現場,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也邀請汐止當地老店贊助紅龜粿,還有打卡兌換風味獨特的冰滴咖啡,同時那米哥更準備了杯子蛋糕、鳳梨酥、烏梅汁等點心供現場民眾享用,在野餐中,用美景、美食與音樂,串起最閃亮的周末夜。

大陸國產動畫熬出頭 政策平台資本鐵三角

大陸國產動畫邁向成長階段,互聯網、視頻網站的蓬勃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圖/截自優酷網)

李宥榛/綜合報導

大陸國產動畫歷經數十年發展,近年由於跟上移動互聯網崛起之勢,國產動畫步入成長階段,並且在質量上都獲得初步成績。大陸市調公司艾瑞諮詢日前公布《中國動畫行業報告(2017)》(以下稱《報告》),分析了驅動當前國產動畫向上發展的原因。

《報告》指出,大陸動畫產業發展至今,有幾大促進因素。早期政府在推進動畫方面,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稅收優惠、限制進口、設立扶持基金等措施,一定程度為動畫市場培育人才、輸送人才,並且讓動畫技術獲得普遍發展。然而,儘管增加國產動畫產量,高品質作品卻相當缺乏,且多為低幼作品。

互聯網視頻網站崛起後,為國產動畫帶來新氣象。《報告》分析,互聯網的開放性容納了多樣化的作品,改變了傳統以電視為主要動畫播放媒介的強勢生態。此外,平台日益成熟也為動畫產業奠定了強大的用戶基礎,據統計,在PC端,視頻平台的動畫類視頻已涵蓋近2億用戶,用戶覆蓋比例僅次電視劇、超過電影,顯示互聯網為動畫產業開拓了閱聽市場。

另外,資本挹注也是推進器。根據《報告》,從2015年至今,國產動畫備受資本青睞,若森數字、玄機科技、繪夢動畫等創作企業,獲得了最大融資,資本的進駐,為創作者提供保障,同時也推動了動畫產業蓬勃發展。

《報告》認為,未來國產動畫將日漸走出低幼化的窠臼,朝創新化、精品化、多類化的道路邁進。

 

天然的畫卷 麗水

從仙宮舫上看甌江,不論哪個角度都非常迷人,各地遊客趨之若鶩。

撰文/攝影 涂鳳美

風光美如其名,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好生態,為它贏來了國際休閒養生城市的頭銜。甌江的唯美,古村落的風華,老街的不朽都令人流連,這就是麗水。

再次造訪麗水,除了風采依舊外,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那層曉霧中的迷離。此外,轄區縣內的幾處古村落,也都在歲月的洗禮下,逐一披上不一樣的面紗,其中又以楊家堂村及石倉古村最具神秘感。

唯美小村楊家堂

松陽,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佔地140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二十三萬,是浙江省境內古村落保存得最多的地方。

走近楊家堂村,一股原生的古樸氣息撲面而來,村口那二棵古老的樟樹,樹齡超過三百年,是整個村子的守護神,一旁的白牆上,斗大的紅字「金色布達拉宮」,像似在宣示這村子的歷史定位。日落時分,夕陽的餘暉打在這古老的土牆上,顯得格外金黃,也許這就是它之所以被稱為金色布達拉宮的原因吧!

從縣城到這個村落距離並不遠,只是因為山路彎曲又狹窄,除了自駕外,似乎沒有其他辦法。所幸道路的開發逐漸改善,目前除了攝影愛好者外,其他遊客並不多,交通應該是最大的考量。

這兒的古建築保存得還算完善,整個村子階梯式的依山而建,一眼望去泥牆瓦屋層層堆疊,高低落差雖大卻錯落有致。從細長的石階拾級而上,看到的是村子的另一種風情,在窄窄的巷弄間彎繞,隨時都有不同的驚喜。不論是門窗上所展現的精細雕工,或是樑柱間所呈現的富麗,甚至牆體上所保留的文化氣息,在在都說明了早年村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十里古宅石倉村

除了楊家堂村外,另一處最值得一遊的古村落當屬石倉了。無論歲月如何流轉,仍能在斷垣殘壁中,細數著它曾經有過的風華,以及它所歷經的滄桑。這兒的民居,也有著翹首相對的馬頭牆,乍看之下有點徽派建築的味道。進入屋內後才發覺,在歷史塵埃覆蓋下的泥牆青瓦,仍能看出它獨特的風格。那雕樑畫棟栩栩如生,置身其間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般,每一步都是歷史的印記,每一瞅,都是三百多年來的吟唱與低語。

午後二點,陽光柔和些了,村民開始出門農作,砍柴、曬鹹菜、編竹簍這番農村景象,都是大夥童年的共同記憶。那咯咯叫個不停的雞隻,在門縫間探出頭來的貓咪,荷著鋤頭的農夫,在這個古村巷弄間,構成一幅極為悠閒的畫面。老舊的竹籃裡曬著不同的作物,走近一看原來是楊梅,色澤不同於臺灣的鮮紅欲滴,感覺他們什麼作物都能曬乾儲藏似的。而客家文化的傳奇色彩,也讓人感嘆,江南最後的秘境真的非石倉莫屬了。

山水畫廊是甌江

有人說,沒到甌江就不能算到過麗水。

的確,甌江是麗水的第一大江,是浙江的第二大河流,全長三百八十多公里。清晨天微微亮的時候,江面不僅水霧繚繞,還有點點小舟在水面緩緩推進。這小舟他們稱之為烏篷船,因為船型兩頭尖尖狀似蚱蜢,也叫做蚱蜢船。每一艘船上都有圓拱型的竹棚,據說可用來擋風遮雨,船上還裝有桅桿及米白色的帆布。天寒的時節,漁夫穿著蓑衣搖著槳,隨著山嵐輕輕滑過,兩岸的小屋也似在風中低吟,這旖旎的風光,宛若一幅天然的畫卷。

隨著觀光的需求,甌江畔有了不一樣的住宿環境,其中最特別的當屬漂浮在江上的仙宮舫了。我們抵達時已經是晚上了,拉著行李走過連結通道,有點搖搖晃晃的,因為仙宮舫其實只是一大型的遊船而已。這個三層舫的設計十分周全,它結合了吃、住、賞景於一體,一般遊客可以坐在靠邊的位置,一邊用餐一邊聆賞點點帆影,任由漁家風情由遠而近再劃過眼前,最後消失在視線之外。

烏篷船有圓拱型的竹棚可擋風遮雨,還裝有桅桿及米白色的帆布十分特別。

而我們在意的是如何在對的時間點,捕捉到想要的畫面,早起是必然的。鏡頭下的山水畫廊時而飄飄渺渺,偶爾水波蕩漾,此時這刻哪還有塵世的煩惱?隨著天色漸亮,水面的色彩也由原本的迷濛慢慢轉成藍調,等到紅暈倒映,整個江面頓時豐富起來。

一條江幾樣情,換個方位擁抱甌江感受又完全不同了。古村落也一樣,同樣的建築風貌,在不同的時間點觸摸,內心所激發的情感何止澎湃?這就是麗水迷人之處。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69期)

觀光擁抱新科技 台南探索行銷策略

MyTaiwanTour Journal總編輯Joshua Brown建議,台南擬定觀光品牌形象,可以從國際旅客的角度出發,理解他們如何看待台灣。(圖/台南市政府)

胡淑娟/台南報導

據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的旅遊業焦點情報(Tourism Highlights),國際觀光旅遊在驅動全球經濟成長上扮演關鍵角色,它同時也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產業之一。預估2020年全球觀光客將達到16億人次,創造2兆美元的觀光產值,全球10%的GDP將來自觀光產業。

台南市府看見觀光產業隱藏的經濟潛力,近年除了持續深耕國內旅客市場,同時也積極將台南推向國際。前陣子日本知名雜誌《BRUTUS》製作台灣特輯,選擇將台南國華街放上封面主題,一時引發國內熱議,顯示台南觀光品牌經營有成。
日前,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舉辦「聚焦南台、行銷全球:DTTA國際觀光領袖高峰會」,產、官、學界與國際觀光專家一齊對話,進一步探索新科技、新行銷趨勢下,台南觀光的發展契機。

迎向新科技 力求危機變轉機

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致詞時表示,現在是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的科技、新的商業模式,不斷顛覆傳統。像是全世界最大的租車公司是Uber,但是它本身沒有自己的車輛,世界最大的飯店入口網站是Airbnb,但是Airbnb沒有自己的飯店,而阿里巴巴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商,但它只提供通路給大家經營。

李孟諺認為,當前新的經營模式與新興科技密不可分,在此之下,傳統的各行各業都將面臨新的挑戰。不過挑戰也意味著機會,他期許官方、民間、產業界相互合作,跟上科技發展的趨勢與潮流,讓台南觀光更加優質化。

Airbnb全球副總裁暨公共事務負責人Chris Lehane也蒞臨參與對談。他表示,Airbnb被視為全球共享住宿網路平台的龍頭,至今已深耕全球191個國家、超過6萬5千個城市,並且與諸多地方建立雙邊合作,協助國際觀光行銷與推廣。像是Airbnb就以大數據資料為基礎,為許多國家分析旅客來源,替各國開闢多元化的觀光市場。

Chris Lehane也釋出合作意願,期待Airbnb能成為台灣觀光行銷的助力,協助台灣各城鄉走向全世界。

品牌行銷 融合古都與創新

在城市品牌行銷方面,台南的古都形象是最好的城市招牌。李孟諺表示,台南是台灣歷史的起源,同時也是文化的古都,歷史與文化一直是台南最重要的觀光資產,所以市府打出口號「沒來過台南,不算到過台灣」,以台灣第一城市之姿推廣台南觀光。

台南也是一個新舊融合的城市,李孟諺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青年返鄉、移居台南,他們深入巷弄整修老屋,活化為餐廳、民宿,為古城帶來新的活力與創意。他們投入的產業,正是觀光旅遊相關產業,以創意讓台南處處是驚奇。

MyTaiwanTour Journal總編輯Joshua Brown曾撰寫台灣版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他指出,有家鄉味的事物最能召喚旅客的歸屬感,以此觸發他們深入旅遊的慾望,面對國際城市行銷,應嘗試站在從未造訪台灣的國際旅客立場,理解他們如何認識、看待台灣,進而擬定台灣在國際觀光旅遊市場中的品牌形象。

這次高峰會上,包括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的觀光首長也列席對談,從南台灣、東台灣的角度,暢談觀光願景及行銷策略。三縣市各自有其特色,妥善經營都能成為具高度潛力的觀光資產,然而,台灣觀光重北輕南、偏遠區域資源匱乏等現象,也令地方政府憂心。城市觀光行銷除了跟緊趨勢、接軌國際,對地方來說,更重要的可能還是中央的支持和帶動。

桃園客家義民祭 硬頸精神代代傳

義民祭的重頭性是「挑擔踩街大遊行」,遊行隊伍中有陣頭、挑擔、水燈牌車、食材神豬,場面熱鬧。(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義民」是指過去在分類械鬥、民變中英勇抗敵的民軍,後人為感念其保鄉衛土的精神,遂祭祀供奉,是為台灣客家族群的重要民間信仰。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各地義民廟都會舉辦盛大的祭祀儀典,今年桃園市也規劃了「客家義民祭」,通過「挑擔踩街大遊行」、「義民爺祭祀」、「義起放水燈」等一系列活動,延續客家民俗文化,傳承客家硬頸精神。

義民祭以「挑擔踩街大遊行」揭開序幕,由陣頭、挑擔、水燈牌車、食材神豬組成的遊行隊伍,一路從平鎮區鎮安宮浩浩蕩蕩出發,現場氣氛熱鬧非凡。「挑擔奉飯」向來是客家義民祭的重頭戲,這項習俗起源於義民軍出征平亂時,鄉親鄰里挑擔送飯,慰問戰士辛勞,有鼓舞士氣、壯大聲勢之意。

平鎮區褒忠祠義民廟在台灣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圖/桃園市政府)

時至今日,義民祭仍延續「挑擔奉飯」的傳統,每年遊行隊伍都會在裝扮與表演上拚創意、拚巧思,為傳統文化增添新意。

遊行隊伍行經大街小巷,最後抵達平鎮褒忠祠舉行祭典。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祭祀活動時指出,平鎮褒忠祠義民廟在台灣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創建於1791年,林爽文事件後,犧牲200多位義軍,義民廟遂成為地方信仰中心;1895年乙未保台,客家人組成義勇軍,從平鎮開始以簡易裝備對抗日軍軍火,不過客家子弟運用竹林地形優勢,讓日軍吞下敗仗。

鄭文燦表示,這就是客家人保鄉衛土、英勇犧牲的故事,義民爺並非單指一人,而是一群無名英雄,代表客家人「硬頸精神」、「忠義千秋」。

晚間則安排了「義起放水燈」活動,民眾齊聚平鎮伯公潭放水燈,超度英魂、祈求平安。另外,近來宗教活動也開始引入環保思維,今年的水燈就特別採用可溶於水的環保材質製作,既可圓滿儀式,又能顧及環境保護。

義民祭晚間舉辦放水燈活動,民眾齊聚平鎮伯公潭,祈求平安。(圖/桃園市政府)

義民祭結束後,平鎮區的多項建設才正要開始。桃園市府將與客家委員會合作,規劃在平鎮義民公園興建1895年「乙未保台紀念碑」,以紀念客家人的忠義精神。另外,這次水燈施放點平鎮伯公潭也列入老街溪全流域整治計畫,未來將規劃為伯公潭親水公園,完成後亦可在此舉辦放水燈活動。

捷運民汐線環評卡關 完工再等12.5年

捷運民生汐止線示意圖。(圖/捷運局)

馮均見/新北報導

捷運民生汐止線爭議不停,早在2010年就通過中央審議的可行性研究,至今卻仍未真正開工,甚至有議員質疑計畫路線不改,環境評估難以過關。捷運局預計明年2、3月舉辦地方說明會蒐集民意,如果評估可行將如期辦理,或視結果研擬替代方案。

規劃超過10年的捷運民生汐止線,主線長度約17.4公里,以基隆河為界分為兩期工程,起點為北市大稻埕,一路沿民生東、西路,預計與既有的雙連、行天宮站及東湖站交錯,經內湖區後,東至汐止為終點。

捷運局表示,初次環評審議是卡關原因,而民生東路交通流量不多,蓋捷運必要性低,引委員質疑,且又與其他捷運路線過於接近,加上民生社區不給過,居民寧可塞車也不想蓋,導致沒過關。後續又因中央法規修改,可行性評估報告中的自償率等項目標準變高,需重新估算,以致耽擱。

捷運局長張澤雄說,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環評報告後,就會送環保署審議,整個審議階段至少要3年,加上9.5年工期,至少要12年以上才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