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14

獻聲臺北電臺 小朋友善用聲音人際互動

臺北電臺辦理廣播體驗活動,由資深廣播人於錄音間實地解說。

文:韓綺|圖:編輯部

北市觀傳局今(23)日表示,備受歡迎的「臺北電臺小小廣播營」,今(23)日進行最後一梯次活動後將劃下完美句點。過去兩星期,共有80名、年齡10歲到12歲的學童參加營隊,親自參與錄音實作,體驗廣播的魅力。

觀傳局說明,為落實在地服務精神,提供小朋友暑期學習活動,臺北電臺今年規劃4梯次廣播營,開放臺北市國小五年級到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報名,短短3天報名人數達569人,共抽出80個名額,中籤率僅14%。

臺北電臺舉辦小小廣播營,陪伴學生在暑假留下美好回憶。

今年營隊邀請廣播金鐘級講師吳沂家及施賢琴(小茱姐姐)開課,教授國語正音的吳沂家說:「希望教導大家運用口型與發聲部位,說出好聽且標準的國語。」小茱姐姐則指導聲音表情及說故事技巧,盼讓小朋友學習在日常溝通中善用聲音表情,達到有效的人際互動。

營隊重頭戲是小朋友親身體驗當廣播DJ,由電臺資深廣播人帶領,為學員說明錄音室專業器材設備及廣播錄製流程,並協助學員們錄音留念。許多學員都對錄音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也有學員提出剪輯堆疊聲音技巧等專業問題,而聽到自己的錄音成品,學員們都覺得太酷了。

臺長陳慈銘最後頒發結業證書時,肯定小朋友的好表現,她希望這些小小DJ回家後,能把在電臺的所見所聞,與家人們分享,並期許所有學員未來與旁人相處時,能運用廣播營學到的聲音表情與禮儀,透過和善、愉快的聲音,傳達自己誠懇、溫暖的感情與意見溝通。

匠心具足工藝展 展期至即日起至11/29止

「匠心具足—— 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由左至右-策展人莊伯和、如常法師、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心保和尚、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重要傳統工藝「妝佛」保存者施至輝,共同揭幕。

文:陳穎|圖:編輯部

傳遞我國傳統工藝之藝術價值、生活美學,以及保存者技藝特色、傳承精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昨(22)日表示,將於22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辦理「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由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策展人莊伯和老師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工藝保存者等貴賓,一同為特展舉行揭幕。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非常榮幸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參加展覽開幕,臺灣的傳統工藝是台灣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目前國家級的傳統工藝人間國寶,計有13項18案,這次特展就有15位國寶級藝師參與。感謝佛光山住持及館長提供這麼美好優雅的場地,策展人莊伯和老師,集結了傳統工藝最精華的45位中央及地方的藝師,提供155件作品,呈現臺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文化部將持續對於傳統匠師及藝師的人才培育及傳承,進行系統性的培育,讓珍貴的傳統工藝得以保存。希望藉此次特展,讓民眾瞭解其工藝美學之外,更希望能引領大家體會其文化價值,共同關注傳統工藝的保存與維護,使這一項無形文化資產能世世代代持續實踐與傳承。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這次展覽以「匠心具足」為題,呈現傳統工藝保存者之精湛技藝與獨具巧心的「師藝」與「道心」具足,經由展覽及體驗活動的呈現,讓民眾「親近」工藝之美,發現生活的美學「巧藝」。

這次展示作品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所登錄之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含括「漆藝、木雕、粧佛、竹藝、陶藝、金工、彩繪、編織、刺繡、剪黏、泥塑、玉石磚雕、偶、鼓、糊紙」等作品,面面俱到、競相展出,讓國人欣賞「道」與「器」的實用美學與藝術價值,從五感體驗的活動設計裡感受美的力量。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展區分為「民生.器用」、「宗教.禮俗」、「藝術.審美」及「粧佛.傳承」四個面向,體現《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說的藝術性及反映族群或地方生活特色。另一方面,工藝起源於生活,原點在於日用與實用,例如民生日用、精神生活所需之家具、道具反映民眾的審美觀;在生命禮俗、宗教信仰上則有神佛像、祭祀禮器及建築裝飾等,從廟宇雕樑畫棟至神廳案桌、爐臺等,都富含人文敘事的忠孝節義故事、神仙傳說演義、奇幻珍禽異獸的千姿百態,展現深具臺灣特色之信仰、風俗與民間實力。

文化資產局說明,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二展廳辦理,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29日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成員,致力透過文化藝術推動生命教育,並經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認證為正式會員,現任館長如常法師重視偏鄉教育,這次特展將透過各項教育推廣活動,邀請偏鄉學校學童參與體驗,讓傳統藝術教育向下扎根。

除了展覽外,還邀請了12位保存者與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結業藝生帶來各種技藝示範體驗課程,親手製作屬於您的工藝生活小物,報名訊息請上展覽網站(http://www.bisouth.com.tw/craft/),歡迎國人一同前來參與這場難得的藝術與人文的饗宴。

感念婆婆和媽媽病榻使用復康巴士 張愉羚偕家人捐第2輛回報

*張愉羚(左2)偕父親張文國(左3)和先生孫宏斌(左1)捐第2輛復康巴士,由新北副市長謝政達(右2)和張錦麗代表受贈(右1)。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三重區民張愉羚,於23日上午偕同父親和先生捐贈第2輛復康巴士給新北市府,由副市長謝政達代表受贈。張愉羚100年為感念婆婆生病期間曾搭乘復康巴士洗腎兩年,捐出第一輛;這回因媽媽久病纏身,她向城隍爺和佛菩薩祝禱,媽媽終於脫離苦痛,兼有感於兒虐事件頻傳,因此再度捐贈,期許社會能多點正向力量。

*張愉羚(左3)將鑰匙交給新北副市長謝政達(右)左為張父及其先生。

張愉羚目前在國泰人壽擔任行銷總監,她從基層業務員做起,因服務親切,待人誠懇,處處為保戶著想,因此20餘年來業績蒸蒸日上,她也投入社會公益,目前是上繽獅子會副會長。

張愉羚由父親張文國和先生孫宏斌陪同一起捐贈,她表示,父親從小對她的教育都是鼓勵,記得國中升學班時有次數學考不好,被老師「竹條炒肉絲」,回到家怕再挨罵,父親竟然給她500元還有一杯啤酒,要她喝了以後趕緊去睡覺,明天再起來好好用功讀書,以此激勵,令她難忘。

張愉羚表示,母親中風18年,悉由父親細心照料,曾為了經濟問題是否再生育而煩惱,母親告訴她:「孩子會自己帶水米來!」因此後來連生了5個,母親常說,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一定要堅強向前看。

*新北副市長謝政達頒贈感謝牌給張愉羚(右2) 左為張父及先生。

張愉羚說,母親長年清口茹素,看到電視新聞上虐兒案件頻傳,總是不捨,因此她與先生除了認養家扶中心10個孩子外,也決定再捐贈1輛復康巴士,以感念母親的教誨。

張愉羚由國際獅子會300A2區總監黃美麗、上繽獅子會長秦鈴嫣、國泰人壽北一區協理王寒松等人陪同捐贈。新北副市長謝政達表示,張愉羚藉由對婆婆和媽媽的感念,前後捐出2輛復康巴士,造福身障者和失能長輩。社會局長張錦麗則表示,這是新北市第566輛,感謝張愉羚一家人的愛心。

海關保稅服務無紙化 申請近2萬件成果

去年建置「保稅智慧服務平臺」提供175項全程無紙化申辦服務,迄今已受理近2萬件申請,績效顯著。

文:鐘瑋茜|圖:編輯部

持續推動保稅便捷服務及智慧管理,財政部關務署昨(22)表示,去年建置「保稅智慧服務平臺」提供175項全程無紙化申辦服務,迄今已受理近2萬件申請,績效顯著;今年接續推動「保稅智慧選案系統」及「自由貿易港區貨櫃(物)跨區移運監控系統」建置,預計年底上線,開創智慧化保稅查核及自由貿易港區貨況即時追蹤新里程。

關務署說明,「保稅智慧選案系統」運用智慧化數據分析工具篩選保稅業務相關資料,以動態條件比對、自動警示通報及視覺化圖表,輔助關員精進遠端查核效能,節省實地稽核耗費之人力成本。

「自由貿易港區貨櫃(物)跨區移運監控系統」導入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結合地理圖資及車機設備,提供業者與關員透過行動式設備,即時查詢載貨車輛於自由貿易港區移動路線及貨物運送情形,並對異常狀況主動提示,優化自由貿易港區貨況追蹤與運籌管理。

關務署強調,「保稅智慧服務平臺」將提供9大保稅區全流程無紙化申辦作業、智慧選案查核及貨櫃(物)移動監控等完整服務,實現便捷服務及智慧安全管理新境界。

台灣最大BOT投資醫療院區 新北市土城醫院7月22日正式營運

*新北市長侯友宜於土城醫院開幕記者會上致詞,說明土城醫院是新北市重大施政計畫之一。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經近10年的籌備、興建,以及3個月的試營運,新北市立土城醫院22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與財團法人長庚醫療董事長王瑞慧共同主持開幕儀式。侯友宜表示,土城醫院自他擔任副市長即責由相關局處組成團隊,歷經千辛萬苦,如今終於瓜熟落地,首任院長黃璟隆率長庚醫療體系結合社區醫療、整合性醫療及急重症醫療等特色,1年可以提供85萬門診人次及20萬的住院床日,服務土城、樹林、三峽、鶯歌120萬市民,落實在地醫療,讓新北市的醫療網更加健全。

侯友宜指出,土城醫院是新北市重大施政計畫之一。從2011年開始籌設,即由各局處定期召開會議協調並追辦進度,歷經都市計畫變更與用地取得,又突遇斬龍山文化遺址搶救挖掘、疊葬遷移及水土保持等,期間篳路藍縷,經逐一克服後終於在2014年7月與長庚簽約並於2015年底動土;2018年12月20日上樑、2019年10月29日取得使用執照;2020年4月23日試營運,如今正式開幕。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排右6)親自參加土城醫院開幕剪綵儀式,財團法人長庚醫療董事長王瑞慧王瑞慧(前排右5),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前排左3)。

特別的是,4月期間國內正遭逢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土城醫院試營運,也為新北市投入大批訓練有素的第一線抗疫生力軍,大幅提升新北市防疫能量。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藉著開幕儀式,再度感謝土城醫院所有的醫護及醫事同仁,在疫情高漲期間努力守護市民健康。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土城醫院基地面積9,250坪,總樓地板面積4萬1,996坪,為地下3層、地上15層,共規劃39個醫療專科,1,058個病床的區域級教學醫院,投資金額已達75億,是國內繼雙和醫院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第3家、也是投資金額最大的BOT醫院,由長庚集團興建並提供服務,可舒緩新北市長期醫療不足的困境。此外,低收入、身心障礙者、70歲以上免收掛號費,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者部分負擔由醫院吸收,善盡市立醫院的社會責任。

首任院長黃璟隆說明,土城醫院由長庚體系之醫療團隊組成,提供在地民眾醫學中心等級之醫療服務,除致力於發展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急性外傷與高危險妊娠產婦等急重症醫療外,更以守護土樹三鶯地區民眾健康為目標,發展兒童醫療、老人整合性照護、早期療育和癌症治療等整合性醫療照護服務。

「全心」的服務從一樓大廳櫃台設計85公分低階檯面,提升民眾掛號、繳費時的舒適性。門診候診區設置「悠遊卡繳費機」及新型紙幣全循環「自助繳費機」,以利分散繳費人流,建立一站式住出院友善服務流程,增升民眾就醫便利性。藥局引進最新「智能調劑台」提升用藥安全,並建置中央監控「氣送傳輸系統」連結各病房護理站,即時將住院病人檢體傳送至檢驗科。

黃璟隆說,全院設計導入黃金級綠建築及銀級智慧型建築標準設計,融合人文公共藝術設計,各處都可看到大型的公共藝術作品,為整體空間增添溫暖的文創藝術氣息,讓民眾不覺得自己身處在醫院,反而更像在展覽場一樣的放鬆。另提供免費接駁公車,往返土城醫院與捷運土城站及永寧站,提供更好的就醫品質與環境,守護市民的健康。

臺灣白及姿態清雅 粉嫩光澤藥用價值

「臺灣白及」名稱沒有「蘭」字,但它可是在平地就可觀賞到最有看頭的野生蘭花。

文:藍萍|圖:編輯部

園處今(23)日表示,花博公園新生園區內的高山植物區的「臺灣白及」正在開花,枝葉隨風搖曳就像在對來訪旅客揮舞招手。名稱沒有「蘭」字,但它可是在平地就可觀賞到最有看頭的野生蘭花,雪白花瓣微透嫩粉光澤,姿態清雅秀麗,也富有藥用價值。炎炎夏日想吸收芬多精,也想免費吹冷氣、觀賞不同氣候植物,臺北典藏植物園絕對是最佳避暑勝地。

新生園區園區內藏有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熱帶植物園,就是臺北典藏植物園,自「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落幕後,園區持續推陳出新各類植物常態展,號稱是臺灣僅有單位面積展示種類最多的展覽型植物溫室,也是臺北人心中的城市綠洲。

「臺灣白及」雪白花瓣微透嫩粉光澤,姿態清雅秀麗。

公園處說明,臺灣白及學名為: 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英名為 Formosan Bletilla。白及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分布東亞。臺灣從平地到海拔3000m的高山都有分佈。地下有圓錐形假球莖。披針狀線形葉有縱摺。總狀花序頂生,能開花3至8朵,每次只開1至2朵。白至粉紅色花瓣6枚,脣瓣黃色有縱脊狀褶片,花徑2至3cm,開花期春末至夏季。近年常運用於庭園造景、美白保健相關用途。

「臺灣白及」具有抑菌止血、保護腸胃、增進肺部、養顏護膚等功能,是傳統中藥材,現代也開發為科學中藥或成藥使用。

公園處圓山公園管理所主任蘇新富強調,臺灣白及是遍佈臺灣各地郊野常見的野生蘭花,通常長在屋頂、草坪、道路邊坡等光照與水分充足的環境。當陽光不足時,就會另尋其他合適地點繁殖,是十分強健的原生種植物,生長在海拔越低之處長的會越高大,種在平地會從地底長出葉片,頗有地生蘭架式。

而白色或淺粉紅的花色素潔高雅及勻稱,脣瓣有黃色條紋,觀賞性相當高,可用在生態復育與道路邊坡綠美化使用。白及屬植物的假球莖富含多種聚糖,具有抑菌止血、保護腸胃、增進肺部、養顏護膚等功能,是傳統中藥材,現代亦開發為科學中藥或成藥使用。臺灣白及結果率甚高,黃褐色的果皮讓果實外型就像顆迷你香蕉,頗具特色及鑑別度。

臺北典藏植物園的展區收集最多樣、最具在地特色的臺灣原生植物,除了臺灣白及之外,還有許多珍奇稀有的植物等著您來解碼,歡迎大家到新生公園臺北典藏植物園避暑,室內植物園不受天候影響,在舒適環境的植物智慧殿堂吸收芬多精、獲取第一手植物新知。

水利署與臺北市自來水園區攜手 闖關遊戲驚喜不斷

2020年「愛水‧樂活逗陣來」系列活動7月開跑。

文:吳郁涵|圖:編輯部

濟部水利署今(23)日表示,將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合作辦理的節水教育活動「2020愛水.樂活逗陣來」,將於7月起帶來一系列認識「水資源」的有趣活動,並與臺北自來水園區合作,在臺北親水節於7月25日開幕,當天活動中有好玩的闖關遊戲,且送驚喜的小禮物。

水利署說明,近年來因為氣候變遷,使得「水資源」有極大變化。臺灣用水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雨水,「水資源」看似豐沛又充足,但地理條件因素,過了豐水期,馬上就會進入枯水期。

因此,為了呼籲大家落實節約用水,水利署號召各界一同加入節水行列,特攜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舉辦,希望能透過這場活動,實踐愛護環境、珍惜水資源的新生活理念。

2020年「愛水‧樂活逗陣來」系列活動7月開跑闖關活動簡介。

水利署指出,這次愛水列車將從臺北出發一路往南開,活動類型是以「水資源」為主軸的大型教具體驗,內容囊括環境水資源的基本知識,將珍惜水資源觀念轉換成趣味闖關活動,每項教具都可以讓民眾動手操作,並結合科技生活化的理念,促進民眾在日常生活落實應用。

水利署強調,2020年「愛水.樂活逗陣來」將於7月25日至7月30日先行在臺北開跑,並首次與臺北自來水園區合作,搭配2020臺北親水節,開幕活動於7月25日上午10點30分於園區內舉行,當日除了有趣味魔術、魔幻氣球秀、互動性高及趣味十足的水資源闖關活動外,水利署長賴建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長陳訓祥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發展中心主任朱聖心等三位大家長也將蒞臨現場啟動儀式。

園區內另有消暑的親水體驗及富藏歷史意涵的自來水博物館,如此豐富且多樣性的活動,不只讓民眾獲得寶貴的水資源知識,還可以在闖關活動後獲得神秘小禮物,保證帶給大小朋友們無限驚喜。

沒有參加到北部活動的民眾也不用擔心,臺中場8月14日至8月24日將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著你,而南臺灣則預計於10月1日中秋連假在主辦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深入淺出又貼近生活的有趣活動,不只提供環境教育延伸教學、終身學習與親子共學的場域,推動環境教育普及化的幕後推手。

您的行動充電需求 中和地政聽到了

*新北市中和地政行動電源。地政事務方亦透過服務機檯顯示螢幕及APP平台推播相關業務最新消息,拓展電子媒體無遠弗屆的行銷。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是否曾有外出時忘記帶行動電源,有過手機電量剩下1%時的不安危機感,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所聽到了!為協助有臨時行動充電需求之洽公民眾,特與民間業者跨界合作,率全國地政機關引進共享行動電源租借服務,歡迎有需求的民眾多加利用。

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主任陳素霞表示,鑒於行動裝置普及,民眾對充電服務需求殷切,並因應現代人迅捷的生活步調,該所因應全球共享經濟趨勢,跨界與民間資源—自助行動電源租借站合作提供行動電源租借服務,透過全台3,000餘個服務據點及甲地借乙地還的租借服務,民眾不需再為手機的低電量感到緊張,也不須遷就定點充電,滿足大眾臨時行動充電需求;同時地政事務方亦透過服務機檯顯示螢幕及APP平台推播相關業務最新消息,拓展電子媒體無遠弗屆的行銷。

陳主任進一步指出,為提供民眾多元便利之洽公環境,該所設想不同場景民眾需求,除引進民間資源方式提供行動電源租借服務,原有之免費充電區亦常態設置,提供給民眾依需求自由選擇,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水道閘門可自動啟閉 新北抽水站邁向自動化

*化成抽水站隔離閘門。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政府水利局辦理湳仔溝抽水站及化成抽水站機電設備自動控制工程,已於2020年5月12日開工,預計11月8日完工,朝向自動化抽水站邁進。工程辦理湳仔溝抽水站3號、4號自動閘門及3部清污泵與化成抽水站隔離閘門,可依訂定水位條件,自動執行開啟及關閉動作,將協助人員需要同時操作抽水機組跟閘門的作業。

*湳仔溝抽水站接收堤防內外水位數值,若目前為漲潮,會自動將自動閘門關閉,避免河水灌入市區;反之,若為退潮狀態則開啟自動閘門,以重力方式排水。

湳仔溝抽水站設定系統接收堤防內外水位數值,判斷大漢溪屬於退潮或漲潮,倘若系統判定目前為漲潮,會自動將自動閘門關閉,避免河水灌入市區;反之,若為退潮狀態則開啟自動閘門,以重力方式排水,另外當3號及4號自動閘門關閉後,系統觀測水位變化,若湳仔溝內水位達設定值,清污泵即開始自動運轉抽排水,在晴天時可控制湳仔溝水位在子溝當中,以解決惡臭問題。

頂崁抽水站與化成抽水站設有聯合操作機制,當頂崁抽水站引水外水位達一定水位且已啟動2組抽水機組接近滿載運轉抽水時,將自動開啟隔離閘門,引流箱涵雨水至新設的化成抽水站協助抽排水,避免頂崁抽水站抽排水不及,而有積淹水風險,當頂崁抽水站水位降低後,隔離閘門則自動關閉,這二站相互配合協助,強化防洪能量,保障新莊及三重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科技的進步,抽水站也朝向自動化前進,可協助人員現場操作,現規劃閘門自動控制啟閉,能有更充裕的應變時間,亦可將人力作有效配置,未來也將持續進行抽水站自動化系統建置規劃。

雙溪小農夫體驗割稻情 採收金黃稻穗暑來到

*不怕酷熱天氣,新北雙溪區牡丹、上林、柑腳國小小農夫使用脫粒機,取下水稻上的穀粒,體驗採收稻米的辛苦勞務,充滿暑假新童趣。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到新北市東北角的雙溪,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美景,在稻穀收成的季節,映入眼簾的金黃色稻穗,伴隨著太陽曬過暖洋洋的稻香,總讓人覺得身心舒暢!趁著一年一度收稻的季節,7月22日農業局輔導雙溪公所在上林市民活動中心辦理「雙溪秋收慶豐年」活動,讓雙溪在地的國高中及小學生們,從課本走進田間,當起一日小農夫,體驗稻榖收成的喜悅。

*新北雙溪區牡丹、上林、柑腳國小小農夫親身體驗割稻。

來自雙溪區的小農夫們,跟著在地農友,脫下球鞋、捲起褲管,即使在烈日之下,也顧不得衣服弄髒趕緊紛紛下田割稻。農友們熟練地拿著鐮刀割下稻穗,小農夫們則緊緊跟隨農友的腳步,小心翼翼搬運一穗穗金黃色稻穗,每位小農夫們開心又得意地看著手中握滿的金黃水稻,嬉鬧的笑聲蕩漾在田間。

上林里過去曾是東北角水稻重要產區,現今稻田大多已經休耕,在地農友為了讓上林社區能夠活絡起來,主動無償提供自家土地給社區居民使用,並積極推廣以自然、友善耕作的方式來種植水稻及蔬菜,不僅讓在地小朋友們能近距離接觸農作物,認識食物原本的樣子,同時在收割後,將既安全又香Q的稻米做為營養午餐提供鄰里內長者共餐使用,讓社區情感能夠更加凝聚。

*新北雙溪友善種植水稻照。

新北農業局積極推動友善及有機耕作,希望透過田間體驗方式讓教育向下根,鼓勵青年農友加入有機及友善農業。雙溪不但擁有友善耕作荷花,除此之外,新北三寶的山藥也總是供不應求,每個週末還會在台2丙道路旁農夫市集展售友善耕作蔬果,同時趁著荷花盛開的現在,歡迎大家趕快到雙溪體驗好山好水好農產!

范冰冰微博突感嘆「努力堅強的活著」 粉絲暖回:姐姐一定很辛苦吧

文:陳欣慈|圖:編輯部

7月20日,范冰冰在新拍攝的雜誌封面中挑戰七種不同的髮型變色,打造“一個人的女團”概念。隨後,范丞丞在微博曬出封面照為姐姐打call,並調皮表示:“一下子好像多了七個妹妹,話說生活中冰妹兒能不能染染頭髮?”

近日,在娛樂圈沉寂已久的范冰冰突然發文“努力堅強的活著”。短短七個字,脆弱中透露著一絲頑強。動態一出,粉絲紛紛留言,為她擔憂,也為她加油打氣,范冰冰到底經歷了什麼?

出道即參演《還珠格格》中金鎖的范冰冰,在演藝圈一直是順風順水。直到合同事件曝光後,背負劣跡藝人駡名。雖然范冰冰道了歉,但復出一直不能被大眾所接受。有網友猜測,范冰冰可能對於此事還不能釋懷。

也有網友表示,范冰冰可能是對曾經合作過的,日本人氣偶像三浦春馬自殺事件表示惋惜,感歎生命的不容易,也借此為自己鼓勁。30歲的三浦春馬陽光帥氣,一部《戀空》熱播後,在國內圈粉無數,讓人很難把三浦春馬和自殺聯繫到一起。

據好友透露,三浦春馬工作壓力一直很大,兩三年前就開始酗酒。常常會喝下“超乎尋常”數量的酒,更有些自暴自棄。他會花時間去扮演好一個角色,但作品的消費速度非常快,三浦消磨的身心來不及恢復,就得面對下一部作品,如此惡性循環,最終不堪重負。

人生下來很容易,但是活下去很難,在這個競爭力“適者生存”的年代,人活下去更加覺得很難!在娛樂圈更加了,范冰冰近日就感慨,突然發了七個字,看起來非常凝重,很慘,但是又顯得很正能量!范冰冰發文“努力堅強的活著”,仿佛在悼念亡靈,又仿佛在警告自己,也是在提示我們活在當下的人,一定要努力堅強,顯得很正能量!

臺灣跳島郵輪政策高峰會 創造台灣海洋旅遊新藍海

文:陳欣慈|圖:編輯部

通部航港局今(22)日主辦「臺灣跳島郵輪政策高峰會」,邀請產、學界代表與談,就發展國際化、精緻化、常態化的跳島郵輪旅遊探索各種可能,期待創造提振離島觀光經濟發展、建立在地郵輪產業永續循環鏈,以及民眾享有多元、豐富新穎旅遊的三贏模式,創造台灣海洋旅遊新藍海。

高峰會邀請對象包括離島地方政府首長、臺灣國際郵輪協會、郵輪產業發展協會及郵輪業界等代表,努力以產官學的全方位角度,深入探討跳島郵輪旅遊的短中長期規劃。

航港局表示,為積極擘劃我國海運長遠發展,除辦理「藍色公路十年綜合發展規劃」, 由「航」、「港」、「船」、「遊」四大面向,提出檢討航線規劃、強化港埠建設、獎助跳島郵輪、提升旅遊服務能量等計畫外,今日的高峰會聚焦如何帶給國人更高品質的旅遊服務,與地方政府首長、各相關協會代表集思廣益,讓跳島旅遊持續成為國旅的優先選擇,吸引國人探索、體驗離島之美、海洋之美。

林佳龍部長表示,臺灣是全球防疫的模範生,在後疫情時代,安心旅遊的推動,讓國內旅遊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預期離島地區今年暑假旅遊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而航港局也特別與郵輪及旅行業者合作,讓全球首艘復航的國際郵輪「探索夢號」從台灣出發,更加強化台灣防疫有成的形象之餘,也透過郵輪多元化的旅遊服務,結合基隆、澎湖、金門及馬祖的豐富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讓國人一次滿足食、宿、遊、購、行的需求,後續航港局將依據藍色公路的規劃,加速跳島旅遊相關的建設,並與觀光局、地方政府、郵輪及旅遊業者攜手合作,擴大推廣行銷臺灣跳島遊程,期待全球疫情趨緩後,吸引國際旅客來臺,創造跳島旅遊的高峰。

航港局表示,為進一步深化跳島旅遊,讓臺灣的島嶼之美躍上國際舞臺,現已會同觀光局著手規劃「2023 跳島旅遊年」,將推出更細緻的工作計畫並訂定階段性目標,從國際行銷、航線獎勵、港口設施改善及服務提升、各項海洋觀光活動的舉辦,全面提升藍色公路的服務水準,期使各品牌國際郵輪、嶄新的離島交通船、大小不一的遊艇未來暢行臺灣海域,開創國人及來臺旅人愛海、親海、玩海的新典範,帶動整體海洋觀光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