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未來的城市垃圾如何智慧清運?臺北市國中生給出創意解方!114學年度生活科技創作競賽於11月21日在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活動中心熱鬧登場。本次競賽以「智慧城市的資源回收物流挑戰」為題,吸引全臺北市27校、33隊、99位「小小工程師」同場競技,參賽學生需在有限時間與材料的條件下,運用工程思維、創意發想與團隊合作完成指定任務,現場緊張刺激、創意與技術並進。

因應全球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趨勢,今年競賽題目模擬未來都市在推動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時,面臨回收物的分類、運輸與自動化處理等難題。學生必須設計並製作具有分類搬運、多點配送以及障礙克服功能的回收物流裝置。題目內容緊扣國中生活科技課程,涵蓋創意思考、結構與機構設計、材料應用、電與控制等核心能力,並透過規劃、組裝、測試到現場調整的完整流程,讓學生在資源受限、分工明確與重視安全的框架下展現工程設計、問題解決與團隊協作能力。
現場賽況緊張刺激,各隊選手必須設計出能精準夾取、通過複雜路徑並完成多點配送的裝置。這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工程思維的極致展現,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深化科技素養與實作精神 。

競賽評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林弘昌教授,針對競賽講評指出,本次競賽強調學生在未知情境中的即時問題解決能力,並透過工具限制與團隊合作提升公平性與協作素養,肯定學生在競賽實作中展現出運用各項工具的安全意識與自主探索精神。
獲得第一名的龍門國中團隊表示,賽前才得知題目出現細微調整,難免感到壓力,但在老師平日耐心指導下,以及同學於評審階段精準操控機構小車的努力配合下,最終順利完成挑戰。團隊期盼能在全國賽中持續展現默契與分工,再創佳績。

承辦本次競賽的龍門國中洪國峰校長指出,學校本次已是第三度承辦生活科技競賽,今年重新規劃場地動線,將各類功能區分離,讓學生能在更安全、從容的環境中進行競賽,來年也將持續精進與提升競賽品質。針對競賽內容,校長亦說明:國中生多處於具體與抽象思維過渡期,「動手做」的生活科技課程能補強基礎學習、提升成就感,是科技教育不可偏廢的核心,也是教育者應持續扎根與深化的方向。
教育局表示,北市長期以STEAM跨域精神推動科技教育,除課堂教學外,也持續透過寒暑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跨校帶狀課程、自造教育中心主題工作坊等多元方式,讓學生接觸人工智慧(AI)、程式設計、工程機構、機電整合等多項科技主題,打造豐富且連續的科技學習場域。115年度寒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第二階段加選,將於114年12月18日(星期四)上午9時起至12月22日(星期一)中午12時止開放報名,歡迎學子把握機會充實假期 。
教育局說,本次競賽脫穎而出的前五名隊伍,將代表臺北市前往115年4月18日舉行的全國114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生活科技組決賽。教育局亦將規劃完整培訓課程,協助選手精進技術能力、提升作品品質,期盼參賽學生在全國舞台大放異彩,為臺北市再創佳績。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解決未來城市難題 北市國中生用科技決戰垃圾物流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