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長期致力於推動國會改革和透明化,自2007年成立以來,從第七屆立委減半起,就持續藉由立委評鑑監督國會議員表現,至今已經持續18年,總共累積35次立委評鑑的經驗,是我國立委評鑑的第一品牌,公督盟的立委評鑑作業流程相當嚴謹,分為初審和複審兩個階段,前後歷時半年,經4場諮詢會議、1場助理評鑑說明會,以及21場初審會議討論,並有1581人次參與公民評鑑,最終在10月19日公督盟立委評鑑-複審大會當中,依初審小組的審查報告議決出29位優秀立委、8位待觀察立委,而優秀黨團幹部則從缺,林宜瑾委員因擔任立委期間涉入詐領助理費,基於公督盟核心倡議價值對於貪污零容忍,故待司法判決出爐前,獎項暫以扣留。
有別於其他立委評鑑機構,只著墨於法律提案上,公督盟的立委評鑑則是依照憲法賦予立委職權所設計的評鑑指標,共有24大項,並可細分為51項指標,主要使用立法院公開資料,針對委員出缺席、質詢、審查參與、提案之表現,進行量化統計分析。另外針對議事外特殊事蹟和法律/預算提案是否符合陽光公益(義)、立委脫序表現等加減分指標,進行質量兼具的立委評鑑。同時納入公民評鑑立委質詢機制,導入參與式民主的概念;最後,立委辦公室必須要向全民揭露利益衝突資訊,才有機會獲得公督盟優秀立委,很遺憾國民黨、民眾黨本會期並未揭露公費助理聘用、立委兼職…等資訊,明顯有違公督盟「優秀立委」應具備的陽光透明原則,因此本會期國、眾兩黨無人獲獎,特予說明!
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優秀立委、待觀察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列) | |||||||||
委員會 | 內政 | 外交國防 | 經濟 | 財政 | 教育文化 | 交通 | 司法法制 | 社福衛環 | 黨團幹部 |
優秀
立委 |
王美惠
(民進黨)
張宏陸 (民進黨)
黃捷 (民進黨)
蘇巧慧 (民進黨) |
王定宇
(民進黨)
沈伯洋 (民進黨)
陳冠廷 (民進黨)
羅美玲 (民進黨) |
邱志偉
(民進黨)
陳亭妃 (民進黨)
賴瑞隆 (民進黨) |
賴惠員
(民進黨)
郭國文 (民進黨)
鍾佳濱 (民進黨) |
*林宜瑾 (民進黨)
伍麗華 (民進黨)
范雲 (民進黨)
郭昱晴 (民進黨)
張雅琳 (民進黨) |
李昆澤
(民進黨)
許智傑 (民進黨)
陳素月 (民進黨)
蔡其昌 (民進黨) |
吳思瑤
(民進黨)
莊瑞雄 (民進黨)
陳培瑜 (民進黨) |
王正旭
(民進黨)
林月琴 (民進黨)
劉建國 (民進黨) |
從缺 |
待觀察
名單 |
丁學忠
(國民黨)
黃建賓 (國民黨) |
陳永康
(國民黨) |
無 | 林德福
(國民黨) |
林沛祥
(國民黨)
謝龍介 (國民黨) |
陳雪生
(國民黨) |
無 | 盧縣一
(國民黨) |
*民進黨林宜瑾委員因涉入司法案件,因此按複審大會決議,扣留其獎項,待司法判決結果出爐,再行處理。
【亂象一】國、眾兩黨助理聘用資訊「零」透明,立院淪為國安最大破口!
本會期總計僅有47位委員自主揭露辦公室公費助理聘用資訊(各政黨繳交情況見下方表一),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從第十屆第四會期開始(2021年),用黨團決議限制黨籍立委將國會助理聘用、立法委員兼職…等資訊公開給民眾檢視,而民眾黨立院黨團過去高喊「公開透明」,本屆(2024年)卻選擇背棄進步價值,沒有任何的立委自主上網向社會揭露!
在這段期間,立法委員有關利益衝突案件不斷登上新聞版面,包含:公費助理涉貪、立委兼職當門神,以及立委涉嫌詐領助理費…等等,同時,本會期,立法院朝野各黨的前助理都被爆出涉嫌共諜案當中,雖然立委第一時間都撇清責任,但是此舉則更加凸顯出,當前立法院在國安管理上的巨大漏洞,作為機敏資料流通的核心機構,卻對於上千名國會助理缺乏管理,公督盟認為要杜絕弊端,必須先從透明著手改革,因此將「立委利益衝突資訊揭露」納入立委評鑑的基本門檻,期望落實國會自律改革!
公督盟更要再次呼籲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身為人民的公僕,就應有責任自主公開公費助理聘用資訊,向選民做負責!而不是禁止黨籍立委將這些重要的資訊進行自主揭露,破壞台灣的民主發展!
表一、立委利益衝突資訊揭露表各政黨透明比例
第十一屆第三會期(人數) | 第十屆平均 | 變化幅度 | |
民進黨黨團 | 92.1%(47人) | 79.4% | ▲12.7% |
國民黨黨團 | 0% (0人) | 18.0% | ▼ 18% |
民眾黨黨團 | 0% (0人) | 100% | ▼ 100% |
整體 | 41.6% | 58.6% | ▼ 17% |
*備註:第十一屆第三會期,民進黨團共有47位立委揭露,國民黨團和民眾黨團則沒有任何立委自主公開。
公督盟再三強調,各黨拒絕向社會大眾自主揭露公費助理聘用狀況的立法委員,明顯不符合國人對於優秀立委的期待,同時這些重要的資訊被黑箱隱匿起來,更不利於台灣民主的深化!雖然,根據立委評鑑的結果顯示,部分國、眾兩黨的立委,在委員會中問政積極度較高,但因為拒絕向社會大眾揭露利益衝突資訊,以致於喪失身為中央民意代表應兼具的「陽光性」,讓選民大失所望,甚為可惜。公督盟也將持續推動立法院修法,並且持續督促立法院盡速上架「公費助理聘用資訊揭露平台」!
表二、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優秀立委外,各委員會表現較好之國、眾兩黨委員
委員會 | 內政 | 外交 | 經濟 | 財政 | 教文 | 交通 | 司法 | 衛環 |
黨籍 | 國民黨 | 國民黨 | 民眾黨 | 民眾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委員名稱 | 牛煦庭 | 馬文君 | 張啓楷 | 黃珊珊 | 葛如鈞 | 洪孟楷 | 吳宗憲 | 陳菁徽 |
【亂象二】:最長延會卻怠忽職守,國民黨口頭質詢率、法案審查率敬陪末座!
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延會將近三個月,創下史上最長紀錄!然而回顧這段期間,立法院不僅沒有展現應有的立法效率,反而淪為「假開會、真怠惰」!更諷刺的是,許多當初主張延會的國民黨立委,在延會期間卻疏於問政,導致眾多福國利民的法案審議陷入停滯!
公督盟長期藉由官方資料記錄立委的基本問政表現,進行統計分析,並成功改變立委只簽到不質詢的陋習;然而,本會期卻有許多立委疏於問政,不質詢、不審查、不提案,將選民的託付棄之一旁!
本會期,立法院基本問政表現持續下滑,若再繼續檢視委員會的出席率、口頭質詢率,以及法案及預算審查率,可以發現國民黨的基本表現皆是敬陪末座,並且與其他政黨有不小落差,這顯然是自我閹割立法權,放棄立委監督的工作,公督盟強調立法委員一個月領超過二十萬的公帑,準時開會、質詢本來就是其本分,怠忽職守的立法委員否終將被人民汰換!
表三、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各政黨基本表現比較表
口頭質詢率(%) | 與上會期相比 | 法案及預算審查率(%) | 與上會期相比 | |
民進黨黨團 | 95.1% (1) | ▼ 0.4% | 90.3% (1) | ▲ 0.7% |
民眾黨黨團 | 92.6% (2) | ▼ 1.9% | 86.9% (2) | ▼ 2.8% |
國民黨黨團 | 80.9% (3) | ▼ 4.1% | 70.6% (3) | ▼ 8.9% |
*備註:考慮立法院長、副院長之特殊性,予以排除。
*資料來源:立法院公報系統,公督盟整理,並寄發到各立委辦公室進行覆核。
若進一步檢視本會期各委員會,在口頭質詢率的部分,考慮立法院長、副院長,以及各黨團黨鞭工作之特殊性,予以排除後,可以發現,延會長達三個月,謝龍介委員口頭質詢率卻僅21%,丁學忠委員亦僅22.7%,陳永康、黃建賓、林倩綺、盧縣一委員則皆低於50%,等同於自動放棄一半以上的會議質詢,凸顯出「要去開會的是你,不去開會的也是你」的荒謬現象,部分立委並未能善用委員會平台親自監督行政官員,而仰賴書面質詢等替代方式,難以發揮即時追問與釐清責任的監督效益。
表四、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各委員會基本表現倒數前十之立委名單
常設委員會口頭質詢率排名(由左至右分別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十) | ||||||||||
黨籍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無黨籍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委員 | 謝龍介 | 丁學忠 | 陳永康 | 黃建賓 | 林倩綺 | 盧縣一 | 高金
素梅 |
林沛祥 | 陳雪生 | 涂權吉 |
口頭
質詢率 |
21.0% | 22.7% | 43.4% | 45.4% | 46.6% | 46.6% | 50.0% | 52.6% | 54.5% | 56.6% |
常設委員會法案及預算審查率排名(由左至右分別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十) | ||||||||||
黨籍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民眾黨 |
委員 | 黃建賓 | 林倩綺 | 涂權吉 | 盧縣一 | 張智倫 | 林沛祥 | 謝龍介 | 顏寬恆 | 丁學忠 | 麥玉珍 |
法案預算
質詢率 |
23.8% | 33.3% | 40.0% | 40.0% | 45.0% | 45.4% | 45.4% | 46.1% | 47.6% | 47.6% |
*備註:考慮立法院長、副院長和各黨團黨鞭之特殊性,予以排除。
*資料來源:立法院公報系統,公督盟整理,並寄發到各立委辦公室進行覆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質詢,有些立委在法案與預算審查的參與度亦同樣偏低。謝龍介、丁學忠、黃健賓、盧縣一、林倩綺、林沛祥、涂權吉等委員皆同時出現在口頭質詢與審查參與的倒數名單中,呈現出對委員會議事參與上的低落。不禁令人質疑立法委員每年領有超過千萬的納稅人公帑,卻有這麼多場會議無法到委員會現場質詢官員施政,或針對議案討論,其行為等於棄守立委之職責,公督盟再次強調若立委若未能善盡監督職責,就是護航行政部門,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立委都難辭其咎。
【亂象三】:延會瘋考察,立法院開會天數大幅縮水!
考察作為委員會的議程形式之一,在成效公開、排審得當的情況下,有助於立委了解地方聲音,協助議案順利推行!然而,部分召委因為要救罷免選情,浮濫安排地方考察,導致立法院國內旅費幾乎耗盡。立院祕書長周萬來,更在今年七月初就發文示警,要求各委員會妥善控管下半年預算使用,但根據立法院主計處到八月底的資料,「議事業務-委員會議事」內的國內旅費預算使用率已經來到將近90%,遠高於去年同期,顯然不敷下半年使用!
根據立法院議事公報資訊網,延會前後皆為三個月,但開會天數和考察佔比卻有明顯變化,首先,開會天數直接一口氣少了76天,部分召委在延會期間不排案,或安排大量考察行程,導致許多重要民生法案無法進一步取得進展,其次,為了救罷免選情,各委員會出現許多與災情、議案完全無關的考察行程,讓其淪為旅遊、綁樁行程,公督盟呼籲立院應將考察成果公開,別浪費人民辛苦的納稅錢!
表五、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常設委員會開會天數和考察佔比在延會前後變化
延會前(3-5月) | 延會後(6-8月) | 變化幅度 | |
考察天數 | 102天 | 117天 | ▲ 15天 |
開會天數 | 171天 | 95天 | ▼ 76天 |
考察佔整體議程比例 | 37% | 55% | ▲ 18% |
*資料來源:立法院議事公報資訊網,公督盟整理。
【亂象四】:立法效率不佳,讓搭便車的偷懶立委連滾帶爬!
本會期為第十一屆第三會期,原為法案推動重點會期,朝野政黨於二月開議前皆宣示將「專注推動民生法案」,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更是兩度主張延長會期,將原本三個月的法定會期延長為六個月,冀望爭取更多時間審議法案。然而,實際成果並未如預期,三讀通過的法律案僅四十一件,是在立委席次減半後,立法院歷屆第三會期中通過數最低,立法效率明顯低落,這更是建立在有完整三個月延會的前提下,讓原先本可從從容容的立法進度,變成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本會期,許多立委忙著顧罷免選情,卻未能有效把握延會時間,導致多項重要民生法案仍停滯於委員會審查階段,包括《兒童托育服務法》、《人工智慧基本法》以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顯示立法能量未能聚焦公共政策核心議題,整體法制作為成效有限,公督盟鄭重地呼籲在罷免過後,朝野各黨應慎重新思考立法策略,讓法案有更多辯證的空間,讓民生法案充分討論,為全民利益著想!
公督盟不鼓勵立委浮濫提案,因此,在評鑑過程當中亦會針對每一筆提案單進行檢視,將不同法同目的,以及同法同目的予以併案,反映真實提案狀況,不過在本會期卻有五位立委,在開會六個月的情況下,連一筆提案都未提出,分別是謝龍介、林沛祥、陳永康、丁學忠,和黃仁,令人好奇這些立法委員月領超過二十萬的公帑,是否有好好行使憲法所賦予的職權,其中特別是國民黨籍林沛祥、謝龍介委員在本會期主提案掛零,但共同提案卻分別高達202、104筆,如此的搭便車(free rider)現象更是前所未見,恐讓政治責任難以釐清,讓原先共同提案的美意淪為政治人物偷懶的藉口!
表七、第十一屆第三會期法律主提案數低於三筆之立委名單
黨籍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國民黨 |
委員 | 謝龍介 | 林沛祥 | 黃仁 | 陳永康 | 丁學忠 | 涂權吉 | 林德福 | 陳雪生 | 黃建賓 |
主提案
筆數 |
0筆 | 0筆 | 0筆 | 0筆 | 0筆 | 1筆 | 1筆 | 3筆 | 3筆 |
共同提案筆數 | 104筆 | 202筆 | 6筆 | 0筆 | 1筆 | 5筆 | 1筆 | 1筆 | 2筆 |
*備註:考慮立法院長、副院長和各黨團黨鞭之特殊性,予以排除。
*備註:吳春城委員02/27離職、劉書彬委員03/14就職,未有完整會期不納入計算。
【亂象五】:預算亂凍、議案塞車,錢坑法案、掏空國庫!
本會期雖非預算會期,但上會期凍結案多達1584項、凍結金額達1381億元,細看許多立委提案並未依照《預算法》49條,注重歲出規模、預算餘絀、計畫績效、優先順序,而是僅以「樽節開支」為由提出大量凍結預算案,連帶影響到本會期四月、五月常設委員會議程被大量解凍案佔據,公督盟進一步觀察,在今年審查國安會、總統府、內政部…等等單位預算時,國民黨、民眾黨的提案立委都缺席相關解凍預算會議,令人質疑,當初立委的預算凍結提案只是政治操作,到頭來,這些預算提案不僅難以發揮監督行政部門的效果,反而,造成行政程序延宕,委員會民生法案審查時間被壓縮!
同時,在延會三個月期間,立法院又再度將逾五兆的國營事業預算晾在一旁,公督盟質疑,若今年度的預算都要拖到年底再審,那立法院的監督機制還有什麼意義?與之相對,在本會期在野黨積極推動大幅增加歲出的「錢坑法案」,其內容引發社會輿論對於立法權過度干預行政權之質疑。主要法案包括:新修訂《軍人待遇條例》增列約新臺幣290億元支出、《國軍退除官兵輔導條例》增列約5105萬元,以及《預算法》修正條文中要求將普發現金法制化。其中,《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更遭行政院聲請釋憲,期望憲法法庭釐清立法權與行政權間之權限界線。
公督盟強調,依《預算法》第九十一條及《財政紀律法》第五條規定,立法委員於提出法律案導致歲出增加或歲入減少時,應先徵詢行政院意見,並明確指示財源補充之來源。若未遵循相關程序,不僅恐破壞財政紀律,亦可能造成國家財政運作失衡,違反權力分立與責任政治原則。公督盟呼籲國會預算中心應嚴守政黨中立,各黨團應回歸法定程序,審慎評估法案財政影響、財源,避免以政治操作取代理性立法,致使國家預算運用喪失彈性與穩定性。
【亂象六】:立法院脫序行為頻傳,本會期優秀黨團幹部從缺!
本屆立法院議事規則的錯用,逐漸架空委員會中心主義,到本會期未見好轉,甚至正在形成國會新陋習,應特別警惕;而在本會期雖然因為「大罷免」選情壓力,迫使院內高強度的肢體衝突減少,但仍存在不少結構性的議事亂象有待改革,包含:立委質詢內容變造、國會議員帶頭違反《勞基法》遭裁罰、立院幕僚私下接受廠商邀宴,遭質疑違反廉政規範,以及立法院的程序委員會持續擋案,皆顯示國會自律制度嚴重失靈,公督盟強調立法院長韓國瑜,以及各政黨黨團幹部是責無旁貸,各黨應重新思考,從全民福祉為出發點,積極推動國會自律改革!。
綜合個人表現及黨團表現,本會期經評鑑小組決議,第三會期參與黨團幹部評鑑者欠缺傑出表現,因此優秀立委(黨團幹部)從缺,因此第三會期不頒發優秀立委(正副院長和黨團幹部)獎項。
防堵國會「三大破口」刻不容緩 呼籲韓國瑜院長落實三項改革!
- 別讓國會淪為「國安破口」,呼籲立法院建置安全審查制度!
本會期不分朝野,陸續傳出多名前國會助理涉嫌向中國洩漏政府機密等情事,顯示立法院早已成為紅色滲透的主要目標。公督盟呼籲,韓國瑜院長應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安全規範,主動通報涉及機敏業務、須列入出國管制的人員名單,並建立國會助理造冊備查制度,防杜「便當助理」假借名義、藉權勢充當企業或境外勢力白手套。同時,應積極研擬《國會助理專法》,以制度化保障認真、專業助理之勞動權益與安全責任,讓國會助理制度能落實權責相當。
- 別讓國會淪為「主權破口」,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積極協調朝野共識!
本屆立法院多次違反《立法院程序委員會組織規程》的規定,破壞民主議事程序,將程序委員會作為太上委員會,進行『實質審查』,導致多名立委所提立委赴中納管、申報提案,無法成為正式的立院紀錄,同時立院2758決議在院會躺了將近一年,國際社會不斷聲援台灣,立法院卻遲遲沒有未台灣主權發聲,韓國瑜身為中華民國(台灣)的立法院長有責任盡速協調朝野共識,捍衛國家主權!
- 別讓國會淪為「民主破口」,呼籲韓國瑜院長恪守議事中立!
本屆國會多次踐踏程序正義,違法委員會中心主義,導致烏龍法案層出不窮;本會期立法院長韓國瑜先是在爭議時間延長會議,讓「反戒嚴」、「反廢死」公投順利逕付二讀,在面對司法法制委員會的備詢邀請,韓國瑜院長違法護航,更創下國會秘書長拒備詢惡例!公督盟強調立法院長執行議事工作,必須保持中立,否則將破壞程序正當性,讓立法院成為「特定政黨的國會」,而非「人民的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