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昨(11)日於台北世貿一館正式揭幕,吸引國內外貴賓、企業代表以及學界專家齊聚一堂,簡又新董事長在開幕典禮中分享「危機亦是契機」,強調台灣應該善用地緣與產業優勢,成為亞太區域永續發展的關鍵平台。
匯聚國際力量 深化經貿與社會合作
本屆博覽會獲得各國大使館及國際組織熱烈參與,凸顯亞太永續議題引起全球關注,包括美國、德國及歐盟代表處皆派員出席。簡又新指出,當前世界在供應鏈重組與氣候變遷的雙重壓力,挑戰與機會同時並存,台灣不僅是受影響的一方,更能透過跨國合作來引領解方。他也強調,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核心,台灣更要以交流平台的重要角色,推動人才培養、技術共享以及產業創新,讓永續從口號走向實踐目標。

聚焦永續產業 展現創新動能
此次展會內容涵蓋綠能科技、永續建築、低碳運輸及循環經濟,展現最新市場趨勢,今年參展企業不僅展示減碳與環境保護的具體成果,更提出結合AI與大數據等解決方案,凸顯產業的具體力量。簡又新在致詞中表示,企業應視永續為核心的競爭力,而非額外成本,「只有將環境與經濟並行,才能為下一代留下可持續的未來。」

文化交流與生活體驗 拉近國際距離
在「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上午頒獎典禮中,大會特別表揚在永續發展具有卓越貢獻的企業與機構,今年度獲獎名單涵蓋金融、製造與其他產業,包含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長榮航空、遠東SOGO、台電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光林智能、永豐金控、矽品精密、台中銀行等,在永續推動上的創新作為而獲肯定。


其中,光林智能金海濤榮獲「頂尖永續長獎」,還有其他優秀產業憑藉在循環經濟與減碳布局中深耕脫穎而出,獲得產業永續獎。此外,包含美國市場代表、德國協會及歐盟相關機構等國際單位,皆對此次博覽會表達肯定,象徵亞太永續合作已成跨國共同語言,展現跨界合作的一股力量。

危機轉化為契機 台灣角色舉足輕重
簡又新在開幕致詞中特別強調,國際供應鏈動盪與氣候變遷雖然帶來壓力,同時也是台灣展現韌性的關鍵時刻。他也提出,台灣能在亞太地區扮演「推手」角色,整合政府、企業與民間力量,推動像是再生能源、淨零排放與社會責任在內的全面合作。「永續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我們沒有退路。」簡又新語重心長地說,並且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投入,期待台灣透過這次博覽會,能讓世界看見堅定推動永續的根本決心。

展望未來 永續成為共同語言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將會持續三天,預計吸引數萬人次參與盛典,此次舉辦多場論壇與工作坊,涵蓋能源轉型、數位治理到 ESG 投資等,凸顯永續發展已不再是政策倡議,更是全球產業與社會合作的共同語言。本次博覽會目的,不僅是展示成果的國際舞台,更是孕育合作契機的重要平台。台灣在亞太永續布局中的角色愈加清晰。簡又新致詞最後表示:「台灣不能缺席,更要積極領航。」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無疑將成為連結國際與區域,推動未來發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