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今21日與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民雄鄉長林于玲及多位縣議員視察「民雄頭橋都市計畫特II道路銜接13號及13-2道路工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報指出,道路已竣工,正進行缺失改善作業,預計12月上旬通車。
國道1號民雄交流道100年啟用後使當地車流增加,造成主要幹道文化路交通壅塞,而江厝店聚落緊鄰民雄交流道及頭橋工業區,因用路人多且街道狹小,為分散車流,嘉義縣政府與民雄鄉公所共同爭取經費開闢特II、13號及13-2號道路。
工程總經費7億2,841萬元,內政部補助5億6,283萬元(道路工程3.69億元、雨水下水道工程6,063萬元、用地費1.33億元)、縣府補助地方款6,623萬元、民雄公所自籌地方款9,935萬元。
總闢建長度約2.3公里,路寬分別為20至40公尺,主要設施為道路、排水、橋梁、景觀、寬頻管道及照明等工程。
特II道路雙側配置有2汽車道、1慢車道及人行道;13號及13-2號道路雙側配置1汽車道與慢車道並設有人行道,提供民眾安全通行環境。
道路設置行人庇護島、路緣斜坡、路口轉角防護措施、行人道座椅,設備箱體收納於設施帶,並擴大街角,提供安全轉彎停等空間。
因13-2號道路緊鄰鴨母坔排水且地勢較低,逢雨經常淹水,國土管理署針對13-2號道路及特II部分路段補助建設雨水下水道系統,改善道路排水功能。
吳堂安表示,除了針對既有道路改善,新闢道路時也納入人本環境理念,符合國人對道路的期待,通車後可讓民雄鄉親在通往嘉義市的途中享有更理想的道路環境。
翁章梁說,民雄鄉正在發展,無論是鐵路高架化、民雄航太園區或是800多戶的社會住宅,都會讓更多人口遷入,因此道路建設非常重要,未來會繼續跟中央及公所合作,持續改善用路環境。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翁章梁視察民雄頭橋都市計畫特II道路銜接13號及13-2道路工程














































為了保障民眾的健康,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已加強環境用藥的監管。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液態和粉狀的環境用藥殺鼠劑將被劃為「特殊環境用藥」,以確保其使用安全,避免誤用或濫用造成危險。已經上市的產品,會在有效期限內繼續販售,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已建置「環境用藥許可證照查詢系統」(https://mdc.moenv.gov.tw/PublicInfo),只需鍵入產品名稱或許可證字號,即可查詢所選購的環境用藥是否合法登記,如有病媒防治施藥需求,也可查詢合法的病媒防治業及環境用藥販賣業。另外,該網站也建置「環境用藥安全使用網站」(https://topic.moenv.gov.tw/evsu/mp-8.html),民眾可透過網站獲得安全用藥知識或查詢不合格環境用藥商品資訊,歡迎多加利用。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洽彰化縣環境保護局(04)7115655分機114周先生。










大巨蛋場館內於 11月22、23 日推出「民歌大團圓」演唱會與味全龍「粉絲感謝祭」,以音樂與運動凝聚城市熱度;場館外則是 11 月 21 至 23 日在松菸大道舉辦《一起上東區》風格市集,集結 22 家東區經典品牌,從拉麵、甜點、早午餐到微醺特調全都有,並推出多款市集限定料理。現場搭配 DJ 演出,
《臺北大巨蛋拾光祭》剪綵儀式現場眾星雲集,包括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台北市議長戴錫欽、議員秦慧珠、許淑華、張文潔…等都共襄盛舉,副市長林奕華更看好大巨蛋與東區的串聯合作,預期活動期間可望為東區商圈帶來超過30萬以上的人潮,副市長林奕華表示:「臺北大巨蛋現在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今年截至九月創造142億經濟效益,東區的部分帶動9億相關消費,就知道從大巨蛋
台北市議長戴錫欽也相當讚許大巨蛋首次舉辦這樣盛大的城市節慶,帶動商圈共榮共好,戴錫欽表示:「臺北大巨蛋帶來的經濟效益能越來越龐大,我們對大巨蛋很有信心,能逐漸透過行銷、口碑把這樣大巨蛋獨特的魅力發揮出來,希望大家共榮共好,接下來跨年就要到了,經過那麼多年的操演,能繁榮商圈城市的活動我們都樂觀其成。」
《臺北大巨蛋拾光祭》活動開啟台北冬季第一波城市宣傳,結合東區商圈與巨蛋園區周邊單位
北農







運用海廢材料DIY漁村風情相框 (1).JPG
一起動手清理海漂垃圾.JPG




總幹事詹炳煌為了激發社區民眾共同防制犯罪、降低犯罪,提升社區居民自我安全防衛意識,積極投入彰化縣警察局承辦的社區治安專案競賽,於108年第1次參賽,結果不盡理想,所獲得的獎勵金還不夠支付競賽書面的工本費,詹總幹事不服輸,積極向其他社區學習,於111及112年連續2度獲得社區治安專案競賽第1名,並於113年榮獲內政部標竿社區認證標章及114年10月獲內政部評核治安社區一般組優等。
詹總幹事表示得獎是很光榮的事情,更是對社區成員努力營造的肯定,但他更在意的是社區長者是否能老有所倚,他分享一個故事,在COVID-19疫情期間所有到關懷據點活動的長者,都必須量測體溫才能參加相關課程及活動,某天有1名長者經照服員測量後體溫超標,因此照服員請她先回家休息,沒料到話還沒說完長者的眼淚已經滴下來,長者不想回家,她生活的重心就是參加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那一刻詹總幹事感覺到自己這幾年來辛勤的付出得到最大的肯定,那一滴淚帶給他的力量是所有獎項皆無法比擬。
詹總幹事有一個願景,他希望將竹塘經驗分享給更多社區,與鄰近的社區一起成長、一起維護社區治安,共同建構「美好彰化希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