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6

基隆兒少新視野 探索與行動工作坊在暖暖高中盛大舉行 上百學生熱情參與

基隆兒少新視野 探索與行動工作坊在暖暖高中盛大舉行 上百學生熱情參與
基隆兒少新視野 探索與行動工作坊在暖暖高中盛大舉行 上百學生熱情參與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帶領孩子關心社會議題,推動青少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4月11日於暖暖高中舉辦「基隆兒少新視野—探索與行動工作坊」,吸引來自全市超過10所學校、100位以上學生熱情參與,認識不同的社會議題,交流彼此的觀點,以多樣、豐富的視角拓展世界觀、社會觀,並透過實作整合,探討行動方案。

本次工作坊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透過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模式,帶領學生深入探討十項多元議題,包含:弱勢兒少支持、新住民兒少優勢發揮及兒權公約落實等。這些議題與青少年切身相關,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學子一起研討,透過團隊合作與創新思考,激發學生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與行動力。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踴躍發言,提出創新的想法,展現出基隆兒少積極參與社會的熱情與潛力。

兒少處林麗蟬處長表示:這場工作坊不僅是知識的交流,更是讓學生實際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契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年輕世代培養公民素養,勇於發聲、積極行動,為基隆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性。

本次活動獲得師長及學生的高度肯定,許多學生表示收穫滿滿,不僅學習到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更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期待未來能夠將所學應用於生活,持續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兒少新視野 探索與行動工作坊在暖暖高中盛大舉行 上百學生熱情參與

2025台中文學季開幕 金鐘視帝黃河代言「手路文學宴」

2025台中文學季開幕 金鐘視帝黃河代言「手路文學宴」
2025台中文學季開幕 金鐘視帝黃河代言「手路文學宴」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今(12)日在台中市歷史建築一德洋樓(林懋陽故居)主辦「2025台中文學季」開幕式,由文青風電氣民謠女子組合「凹與山 Our Shame」的表演揭開序幕。文化局指出,今年文學季以「手路.文學宴」為主題,邀請金鐘視帝黃河擔任代言人,並由李昂、鍾文音、張亦絢、吳曉樂、陳栢青、古乃方、任明信、劉書甫等9位作家為大家帶來精彩豐富的文學活動。

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期待市民熱烈參與文學季活動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手路代表藝師精湛的技藝,文學則是作家創作累積的展現,透過這些創作,對於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更豐富的體驗。另也預告今年第十四屆台中文學獎徵件活動,特別新增「報導文學」類別,屆時歡迎對文學有興趣的民眾參與。

立法委員楊瓊瓔分享自己生活中熱愛閱讀

立法委員楊瓊瓔表示,閱讀是她生活上的浪漫,台中文學季的活動結合跨域,為市民提供心靈洗滌的最佳途徑。作家代表李昂則分享,幾十年來吃遍世界各地米其林三星餐廳,現在反而覺得在地的美食才是一個地方生活的展現;代言人黃河則提到,透過文學得以探索不同世界,並在故事中找到共鳴,讓他的創作更具深度與層次。

作家劉克襄與書迷一同享用美食

文化局提到,今日開幕式後,緊接登場的是「文學辦桌」。代言人黃河與李昂等9位作家,共同提出「記憶料理菜單」,由米其林必比登餐廳-馨苑小料理主廚掌廚,烹調出融合文學與美食的文學辦桌宴。

作家李昂與民眾一同享用文學宴

文化局說明,這屆文學季自即日起至6月29日推出5大系列文學跨域活動及展覽,包含「創作品味」文學主題講座、「街角手路」文學小旅行、「職人文學宴」文學跨域活動、「品一口文學味」文學主題展,以及「說故事的人」甘耀明特展等,邀請市民朋友及文學愛好者一同探索文學的無限可能。活動期間,完成線上報名登記參與,即有機會獲得文學季專屬紀念品。更多詳細資訊請上「台中文學館」臉書及台中文學館網站https://www.tlm.taichung.gov.tw/) 查詢。

作家古乃方分享菜餚背後的小故事

今日開幕式,包含立法委員楊瓊瓔、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作家李昂、鍾文音、張亦絢、吳曉樂、陳栢青、古乃方、任明信、劉書甫、亞媺、楊明、江心靜、王聰威等人皆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健豪、市議員李中、陳成添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台中文學季開幕 金鐘視帝黃河代言「手路文學宴」

黃敏惠號召青年加入地方創生 嘉義以設計力打造創新小城

黃敏惠號召青年加入地方創生 嘉義以設計力打造創新小城
黃敏惠號召青年加入地方創生 嘉義以設計力打造創新小城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今(12)日於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舉辦114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畫說明會,宣布計畫招募正式啟動。今日活動邀請火箭人實驗室負責人張彥頡(Jason)、佇嘉木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蔡期昇、設計萬事屋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懿荷、Shopping Design品牌總監邱珮甄等參與團隊現身分享,黃敏惠也親自出席聆聽,並給予鼓勵與支持,期待持續用創生助攻城市創新,為嘉義市注入更多元的創新能量。

嘉義市推動地方創生計畫啟動,市長黃敏惠籲青年共創城市新未來。

黃敏惠表示,在中央尚未將嘉義市列為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地區時,便已主動出擊,自109年起推動地方創生,以設計為核心,將設計力量引入城市治理,並整合跨局處及公私部門力量,從舊城區的老屋開始,逐步串連街區、培育青年、活化空間,讓嘉義市這座再次小城充滿了創意和韌性。黃敏惠市長強調,地方創生不是模仿,而是創造,是從街頭巷尾真正落實、一步一腳印為城市注入新生命的具體行動。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許多參與團隊的堅持,並邀請更多年輕人加入地方創生行列,讓嘉義成為實踐理想的基地。

黃敏惠進一步指出,我們跨局處推動十大旗艦,其中「舊城創新生」活化超過百間老屋,並結合青創進駐、AR導覽與文化策展,讓城市故事被看見、也被體驗,同時推動「青世代磁吸」提供全方位支持。未來也期望藉由「有事揪團」共創平台,串連全臺創意工作者與地方團隊,銜接國發會的數位遊牧簽證政策,推動嘉義市成為數位遊牧友善城市之一,吸引數位遊牧人才來嘉,打造宜居的永續幸福城市。

114年嘉義市地方創生輔導計畫

智慧科技處曾江評代理處長表示,「有事揪團」自113年推動以來,強調「設計駐村」策略,透過設計人才短期駐地與在地團隊合作,共同發掘解決方案,讓更多的創意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去(113)年計畫共促成4組地方團隊與8位共創移居者合作,發起16場活動,吸引超過500人次參與,進一步強化地方創生生態系的發展。今(114)年度計畫將擴大招募5組團隊與10位共創移居者參與地方共創,並進一步拓展至「數位遊牧族群(DigitalNomad)」,期待藉由他們的靈活性與創新能力,為地方創生注入更多元視角與嶄新實驗。

火箭人實驗室

智慧科技處指出,該計畫分為兩階段進行招募:第一階段為招募團隊,將徵選5組團隊,針對空間活化、數位創新、文化產業等地方議題提出創新提案,每組可獲得20萬元獎金支持,並提供業師輔導、共創平台及協助媒合2位共創移居者進行駐地合作,共同推動提案落地。計畫報名截止日期為4月25日(星期五)23:59,採線上申請,邀請具有創新思維與行動力的地方團隊(如公司、工作室、協會等)踴躍報名參與。

Amy總監分享

第二階段為招募共創移居者,預計於4月底5月初進行招募,敬請密切關注。詳細申請辦法及相關文件,請至智慧科技處臉書、「嘉義市有事青年實驗室-地方創生」網頁(https://youthsoullab.chiayi.gov.tw/News.aspx?n=11836&sms=14334)查詢,或洽火箭人實驗室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auncherlabhc/)。

佇嘉木負責人蔡期昇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黃敏惠號召青年加入地方創生 嘉義以設計力打造創新小城

2千人齊步北香湖!黃敏惠帶頭健走 宣導雲端發票與永續租稅

2千人齊步北香湖!黃敏惠帶頭健走 宣導雲端發票與永續租稅
2千人齊步北香湖!黃敏惠帶頭健走 宣導雲端發票與永續租稅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今(12)日一早,在嘉義市北香湖公園舉辦114年度統一發票推行暨「雲端連世界 健走迎喜悅」租稅教育及宣導活動。嘉義市長黃敏惠、副市長林瑞彥與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南區國稅局局長李雅晶共同為活動鳴笛,現場2千多位參與者齊步健走展活力,並透過活動更了解租稅內容。

市長黃敏惠與副市長林瑞彥一同歡迎所有參與者,一早齊聚北香湖公園,響應健走活動,在和煦的春日中一起走出健康。嘉義市擁有優質的公園休憩環境,為城市帶來綠意,更落實永續,持續推廣無紙化、雲端發票等。期待由政府部門帶頭,與市民共同帶動嘉義市向「新永續」出發。

副市長林瑞彥(左四)為健走活動鳴笛

市府財稅局補充說明,黃敏惠帶領市府落實永續,市府財稅局也積極透過多元租稅活動宣導雲端發票使用好處,嘉義市雲端發票使用率年年成長,這5年來共募集47萬多張雲端發票,全數捐贈給在地社福團體,落實社會關懷,環境保護。113年購物節活動加入雲端發票自動匯入系統,鼓勵民眾使用雲端發票及載具歸戶,不用手動登錄發票,自動累積消費金額,113年購物節活動雲端發票登錄筆數達60萬7,349筆,比112年大幅成長39%,在帶動民生消費同時也為愛心加值,朝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的目標來努力。

副市長林瑞彥(左四)為健走活動鳴笛

南區國稅局說明,此次活動透過公益健走,加強推廣以載具儲存雲端發票、載具歸戶及設定獎金匯款帳戶等,並藉由現場「雲端GO 載具SHOW體驗區」,讓民眾親身體驗行動支付及儲存(或捐贈)雲端發票的便利性,及傳遞珍愛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另外捐發票換好禮及有獎徵答等多項好康活動也深受民眾喜愛。

今日活動由興安國小鼓舞擊帶來振奮人心的擊鼓演出,本日募集發票將全數捐贈予嘉義市在地4家社福團體,大家的熱情參與藉由每一張發票累積愛心,用愛心支持公益,讓活動圓滿成功。

興安國小鼓舞擊演出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千人齊步北香湖!黃敏惠帶頭健走 宣導雲端發票與永續租稅

狗狗也能搭捷運!蔣萬安與導盲犬Ellie體驗友善列車

狗狗也能搭捷運!蔣萬安與導盲犬ellie體驗友善列車
狗狗也能搭捷運!蔣萬安與導盲犬Ellie體驗友善列車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響應2025國際寵物日,臺北捷運「狗狗友善列車」出發囉!臺北市長蔣萬安與惠光導盲犬學校「教育宣導犬」Ellie,從臺大醫院站搭乘至臺北101/世貿站,體驗狗狗友善列車的便利與舒適。

活動當天,導盲犬Ellie展現訓練有素的沉穩,熟練地「引導」市長從臺大醫院站進站,一路走向月臺,並以穩重的步伐「帶著」市長走進車廂,展現專業的一面。

蔣萬安表示,Ellie不僅是視障朋友的得力夥伴,更是象徵臺北市對無障礙環境與寵物友善政策的重視。特別呼籲大家遇到導盲犬時請主動禮讓,千萬不要打擾或是餵食,讓導盲犬能專心執行任務。此外,藉由本次活動,也更進一步推廣飼主責任及促進公共空間共融精神,讓臺北市成為更友善的動物之都。

列車行駛途中,飼主們交流照護經驗,佩戴胸背帶及牽引繩的狗狗們也走出寵物籠,感受車廂空間,搖著尾巴和其他狗狗打招呼,車廂宛如一場小型的「狗狗見面會」,氣氛溫馨有趣。

今年是臺北捷運第3年舉辦活動,考量貓咪獨特天性,經蒐集各界專業建議,今年從善如流調整規劃,改為推出「狗狗友善列車」,車側及車頭顯示器均加註「狗狗列車」字樣,來回行駛共16個班次,沿途正常停靠各站,不須事先報名即可搭乘,禁止具攻擊性犬隻參加。

活動當天行駛的列車,使用雙層空調濾網過濾車內空氣,活動結束後,將送回機廠進行全面消毒清潔並更換空調濾網,完成清潔後重返線上提供載客服務。

為加強推廣飼主責任教育,臺北捷運今年特別開設動保講座,淡水信義線3月份起推出5部動保教育列車,以醒目標語宣導毛孩搭乘捷運及照護注意事項,將捷運列車化身為行動動保教室,提升動保意識。

臺北捷運為友善寵物的大眾運輸運具,開放中、小型寵物車可比照一般隨身行李乘車,且不須額外購票;大型寵物車可於開放乘車時段及車站,購買人車合一的「攜帶寵物車單程票」搭車。提醒飼主,攜帶寵物搭車應包覆完整並妥善照顧,寵物車請搭乘電梯、大型寵物車請停放首尾車廂,共同維護良好乘車環境。(照片/北捷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狗狗也能搭捷運!蔣萬安與導盲犬Ellie體驗友善列車

翻轉城市氣質! 皐月杜鵑花季展豐原登場

翻轉城市氣質! 皐月杜鵑花季展豐原登場
翻轉城市氣質! 皐月杜鵑花季展豐原登場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推廣在地精緻花卉產業,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攜手后里區農會及台中市皐月杜鵑協會,今(12)日起至18日在豐原區陽明市政大樓1樓中庭盛大舉辦「2025台中皐月杜鵑花季展」,展出100盆來自專業花農歷經細心栽培的皐月杜鵑與西洋杜鵑,活動現場花色斑斕、盆景精緻,誠摯邀請所有喜愛花卉的民眾把握一年一度的皐月杜鵑盛會,親臨現場共賞杜鵑之美。

臺中市皐月杜鵑花評鑑總冠軍作品

農業局表示,皐月杜鵑花為從日本引進的盆景型杜鵑花,以台中山城地區栽植最為普遍,「皐月」即日文五月之意,花期於日本為5月,但在台灣則提前至4月盛開,正是觀賞佳期。其品種繁多、枝葉細緻、株形緊密,開花繁盛且花型多變,廣受園藝愛好者喜愛。

臺中市皐月杜鵑花評鑑大型組金牌

后里區農會總幹事陳清琪說明,活動除展示精品級杜鵑花,現場同步舉辦皐月杜鵑藝術創造盆栽競賽,由專業評審就花色、株型、花藝構圖進行評比,展現皐月杜鵑「從植物到藝術」高度美學。

臺中市皐月杜鵑花季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觀

農業局指出,為推廣皐月精緻杜鵑盆栽,皐月杜鵑協會提供平價花苗於展場銷售並贈送栽培指南,家中栽植二、三盆,既不占空間,又可美化環境。有花賞花,無花賞樹,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精緻花卉。此外,活動現場另設有「廉能永續 幸福台中」宣導專區,主軸以廉政綠能永續、反詐騙等議題,透過有獎徵答方式與民眾互動,深化全民廉潔及反貪意識,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臺中市皐月杜鵑花評鑑中型組金牌

今日開幕活動,后里區農會陳英良主任、台中市皐月杜鵑協會李士國理事長、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服務處主任江紅、立法委員楊瓊瓔服務處主任顏詒民、市議員陳本添服務處主任宋育東、張瀞分服務處主任張正聲、農業局科長廖世偉、股長廖文毅等皆到場參加。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翻轉城市氣質! 皐月杜鵑花季展豐原登場

不只騎車,更是旅遊!花蓮環花東3天賽事 3千車友共賞山海美景

不只騎車,更是旅遊!花蓮環花東3天賽事 3千車友共賞山海美景
不只騎車,更是旅遊!花蓮環花東3天賽事 3千車友共賞山海美景

地方中心

全臺車友最矚目的「2025環花東國際自行車賽系列活動Tour of East Taiwan」11日起一連3天在花蓮登場,今年邁入第25屆,共有26國家地區逾3千名選手參與,花蓮縣長徐榛蔚歡迎全國鄉親及車友來到花蓮,享受馳騁在花東山海相伴的騎乘之旅。

花蓮縣長徐榛蔚歡迎鄉親到花蓮享受山海間的運動。

「在花蓮不怕沒有地方運動,就怕你不運動!」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長期推動各項運動發展,致力打造全國性的運動交流平台,此次環花東自行賽事不僅是運動愛好者的重要賽事,更期盼能藉由活動持續提升花蓮的運動觀光產業知名度,藉由體育帶動觀光,並帶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前來花蓮為選手加油,在比賽同時也能來享受花蓮的自然美景與觀光資源。

今年共有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荷蘭、澳洲、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喬治亞、義大利、韓國、菲律賓、南菲、瑞士、泰國、印度、斯洛伐克、馬來西亞、印尼、中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及台灣等26個國家地區三千多位自行車愛好者齊聚花蓮,賽事沿途世界級的海景讓選手們永生難忘,「參加是勇士、完賽是英雄」更是所有車友耳熟能詳的環花東精神標語。

賽事由教育部體育署指導、花蓮縣政府主辦、花蓮縣體育會與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承辦。賽事共分為四大主軸,首日4月11日的「花蓮海岸團隊計時賽」序幕賽,有來自28隊車隊選手騎聚花蓮日出大道,前往遠雄海洋公園到跳浪隧道折返回鹽寮共20公里。

4月12至13日的「環花東國際自行車賽」、「環花東365挑戰」及「環花東160挑戰」也是以花蓮日出大道為起點,終點則分別為台11線海岸公路及台9線縱谷路線,其中「環花東國際自行車賽」第二日將穿越台30線玉長公路、「環花東160挑戰」則從豐濱穿越光豐公路到光復並騎行193線到達瑞穗。

「環花東國際自行車賽」共分兩站,首站於4月12日由花蓮出發,沿花東海岸公路台11線到臺東都歷,距離130公里。翌日4月13日第二站由臺東出發,騎行花東縱谷公路、玉長公路接花東海岸公路到花蓮,距離長達178公里。

被視為是環花東重頭戲活動的就是鼓勵365天天天騎車運動的「環花東365挑戰」,同樣分兩日進行,4月12日由花蓮經花東海岸公路前往臺東市,里程約168公里;4月13日第二站則是173公里,由臺東經花東縱谷台9線返回花蓮。兩日挑戰有11小時的騎乘時間限制。參與車隊包括「捷安特Liv車隊」、科技業「鐵馬社」、「陽明交大EMBA隊」、「吼獅雷矽品車隊」、「TAI科技單車同學會」、「捷豐車隊」、「新竹鐵騎」等車隊,25年來不曾間斷,也使得這場四月經典賽會,猶如一場回娘家般嘉年華派對。外隊則有香港的火車便當及The  Macallans及澳門Graziella (GCC),他們參與賽事也一併旅遊觀光。(照片/花蓮縣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不只騎車,更是旅遊!花蓮環花東3天賽事 3千車友共賞山海美景

春光野餐趣!蕭如松園區六場春日祭週末熱鬧開跑

春光野餐趣!蕭如松園區六場春日祭週末熱鬧開跑
春光野餐趣!蕭如松園區六場春日祭週末熱鬧開跑

記者姚霞芬/新竹報導

蕭如松藝術園區春日祭野餐活動又來了,今(12)日起展開,此次連續三週六、日進行六場活動,大人小孩上午分別入園區,小朋友看到有撈魚、打彈珠、套圈圈、丟籃球等攤位都搶著去玩,園區充滿著小朋友的笑聲,十分熱鬧,大人們陪著小孩也很高興,在園區度過美好的一天。

園區特別為參與者準備野餐,野餐菜單豐盛與美味有雞翅、起司馬鈴薯、貓爪包、黑糖西米奶凍、三杯雞飯、蔥抓餅小香腸、烤菜及小餅乾、可爾必司、花香烏龍、紅茶等,大家拿到都十分開心食用。

當大人小孩穿浴衣後,都十分開心的照相,大家穿浴衣後有不一樣的感受,小朋友可愛,大人也有如在日本一樣的情境。

參與者一起進行芒果青DIY、彩繪狐狸臉譜以及浴衣體驗等,讓參與者能夠很快融入活動中。參與者換浴衣在園內照相,父母教導孩子們擺著美麗的姿勢,孩子們也照做,玩得十分盡興。

蕭如松藝術園區在四月三週週六、日辦理六場野餐活動,園區館長呂湘媚表示,野餐來自於日本屋台祭而來,期望父母親帶著孩子來戶外活動,活動包括野餐、浴衣體驗以及彩會狐狸臉譜等等,讓大人與小朋友在週末假期享受美好時光。

呂館長有此構想後即展開召募參與,分別在4月12、13、19、20、26、27日六天進行,同時也邀請夜市玩的打彈珠等遊戲進場,讓參與者有吃、有玩,歡樂過一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春光野餐趣!蕭如松園區六場春日祭週末熱鬧開跑

黃敏惠領軍植樹 啟動嘉義「綠織林業村」打造永續森活城市

黃敏惠領軍植樹 啟動嘉義「綠織林業村」打造永續森活城市
黃敏惠領軍植樹 啟動嘉義「綠織林業村」打造永續森活城市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攜手合作,於今(12)日在阿里山林業村,盛大舉行「綠織林業村 嘉義好森活」114年度植樹活動,共同為嘉義市的永續發展注入綠色能量。現場貴賓雲集,黃敏惠市長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張岱副署長及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王昭堡處長與現場眾多市民朋友們一同種下樹苗,共同為這片土地種下希望。

黃敏惠說,種下一棵樹,就是種下嘉義的未來!

黃敏惠表示,種樹,不僅為城市增加綠意,更是種下城市與自然和解共生的契機,今日的植樹活動不僅僅只是美化市容的綠化工程,更是結合了都市更新的重要意涵,今天我們在這裡一同植下的希望樹苗,將成長茁壯成一片廣達1.58公頃的「綠織林業村」都市森林公園,為城市長出一片綠意盎然的新天地,強化自然碳匯能力,讓城市與自然生態緊密交織,共生共榮。

黃敏惠種下樹苗

黃敏惠也提到,以林業起家的「木都」嘉義市,不斷在都市發展的進程中深植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從早年的木業興盛到現今推動的「木都3.0」計畫,都是在延續文化中打造綠色創新,更蘊含著都市更新的重要意義。今日活動地點就鄰近「小小北」的北港車頭區域,也是「嘉義大車站計畫」的都市更新核心區域之一,日前「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的揭牌啟用,更代表嘉義市將一步一腳印、扎實展開對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區域的都市更新計畫。為此嘉義市正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加速推動高鐵、台鐵、林鐵、糖鐵與輕軌的整合建設,朝「五軌交會」的願景邁進。這不僅將打通南部交通命脈,更為雲嘉嘉南注入嶄新經濟動能,讓便捷交通成為驅動綠色轉型的引擎,帶動產業升級、生活品質與環境永續三者齊步並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為了豐富「綠織林業村」的生態多樣性,經過仔細評估與篩選,種植的皆是最適合這片土地的台灣原生樹種,今日種下的苦楝、青剛櫟、臺灣梭羅木、小西氏石櫟、魚木、流蘇、金新木薑子、過山香及鐵冬青等,藉由大小喬木及灌木交錯配置,以高低層次豐富整體景緻,營造都市綠島,而這些樹種的選擇,充分考量了「適地適木」的原則,期望能為嘉義市帶來更全面的生態效益。

頒發感謝狀

為了將綠意分享給市民朋友,今日活動特別準備了多種珍貴樹苗贈送,包括台灣特有種的「臺灣野牡丹藤」、原生於中北部山區的「田代氏石斑木」、抗風耐污染的「小葉赤楠」、具有藥用價值的吉祥草本「蘄艾」、象徵長青與穩定的「竹柏」,以及花可提油、葉果皆可利用的「月橘」 。

市府建設處呼籲所有市民朋友,攜手同心,共同關心與守護這些新生的綠意,將愛護自然的種子深植心中,並將這份綠色精神傳遞給下一代,共同邁向「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永續幸福嘉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黃敏惠領軍植樹 啟動嘉義「綠織林業村」打造永續森活城市

迎接四月合攏! 中市府把關大甲溪「東豐快鯉魚脊背橋梁」安全 導入學者專家及專業檢測確保新舊橋結構穩健

迎接四月合攏!-中市府把關大甲溪「東豐快鯉魚脊背橋梁」安全 導入學者專家及專業檢測確保新舊橋結構穩健
迎接四月合攏! 中市府把關大甲溪「東豐快鯉魚脊背橋梁」安全 導入學者專家及專業檢測確保新舊橋結構穩健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矗立於大甲溪上長達7年,未完建的「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鯉魚脊背橋」,興建以來深刻於地方記憶,為確保舊橋結構穩定安全無虞,台中市政府建設團隊特別導入橋梁檢測作業,全面檢視結構安全,並委託學界專家進行調查檢視與研究判斷,市府亦成立專案工程查核小組進行逐項檢核,層層把關,展現市府對山城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視與專業承諾。

工程人員進行鋼索拉力檢測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中的鯉魚脊背橋,橫跨大甲溪連接石岡與東勢區,自107年完工以來,斷橋景象早已深植地方記憶,如今將與新橋銜接,象徵斷橋畫面即將走入歷史。為因應大甲溪河道變遷、河床沖淤及深槽沖刷潛勢可能對舊橋主塔墩基造成影響,施工團隊在工程過程中除持續進行安全監測,更導入橋梁檢測作業,並主動邀請學界專家現場指導與研究分析;市府亦同步成立查核小組,啟動多重品質把關機制,全力確保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以震波檢測鋼索保護桿是否穩固

陳局長進一步表示,此次東豐快速道路工程第三標工程銜接已完成的第四標鯉魚脊背橋段,面臨湍急溪流與防汛期間破堤挑戰,施工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不僅將橋墩基礎深入堅實岩層,更運用懸臂工作車高空推進橋面版,全力衝刺施工進度,目前第三標銜接第四標接合點的橋墩基礎與橋面板皆已完成,預計於今年4月底完成延續,斷橋畫面將成為歷史。

透過儀器輔助檢測確保結構穩定,提供安全的用路環境

學界專家檢測後說明,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跨越大甲溪主橋為脊背橋,屬於特殊性橋梁,經全面檢測23項構件,包括重要的橋塔、鋼纜保護套管、防水罩及箱梁內部等,檢測結果均安全無虞,未來亦將定期觀測及檢查維護,保障未來用路人的安全。

針對不易抵達處,透過空拍機觀測結構安全

建設局表示,台中市各類型橋梁多達2,300座,數量高居全國之冠,為保障市民安全,建設局秉持「定期檢測、發現問題、及早改善」的管理準則,落實每兩年1次橋梁定期檢測作業,更獲交通部連續4年橋梁維護管理評鑑成績為「六都第一」;此次鯉魚脊背橋也納入檢測範圍,透過全面性的詳細檢視與專業分析,全面掌握橋梁整體結構的安全狀況。

使用衝擊錘檢測確認鋼梁硬度質量是否符合標準

建設局說明,「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全長9.6公里,總經費達193.7億元,預計將於115年率先完成石岡至東勢路段工程並開放通車,並以118年全線通車為目標持續推進;未來全線完工後,將形塑完善的快速道路網絡,不僅大幅提升產業運輸效率,亦有助於帶動沿線觀光與地方發展,為大台中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能。同時也象徵高速路網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完成,全面打通山城交通任督二脈,完善區域交通布局。

東豐快速道路鯉魚脊背橋斷橋處即將於4月底與新橋接合延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迎接四月合攏! 中市府把關大甲溪「東豐快鯉魚脊背橋梁」安全 導入學者專家及專業檢測確保新舊橋結構穩健

台中市民「房地資訊」最佳夥伴! 「158PLUS空間資訊網」去年瀏覽人次破333萬

台中市民「房地資訊」最佳夥伴! 「158plus空間資訊網」去年瀏覽人次破333萬
台中市民「房地資訊」最佳夥伴! 「158PLUS空間資訊網」去年瀏覽人次破333萬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推動「158PLUS空間資訊網」,提供市民最即時、全面的房地資訊與地政查詢服務,讓市民朋友可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上網搜尋「158」關鍵字,即可快速獲取台中市最新的房地交易資訊,是市民朋友「巢向台中」的最佳夥伴。隨著市民對房地資訊的需求持續成長,158PLUS年均瀏覽人次屢創新高,113年度已突破333萬次,顯示其高使用率與市民朋友對於透明房地資訊的強烈需求!

地政局長曾國鈞表示,地政局的首要目標是促進房地交易價格公開、公平、合理,為此158PLUS整合25個政府機關的公開資料,提供37項地政應用查詢服務、38項跨機關系統查詢,並彙整百餘項的地政、跨域、自然環境及航拍衛星等圖資服務,打造全方位的房地參考資訊網。透過這些便捷的功能,讓市民可輕鬆掌握最合適的購屋、置產與投資區位資訊,實現「巢向台中、圓夢起家」的理想。

地政局說明,透過158PLUS向外公開房地交易資訊,可消弭買賣雙方資訊落差,促進市場價格合理透明,才得以展現台中最真實的房地市場樣貌。市民朋友只需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腦,即可使用158PLUS查詢所在地周邊買賣行情、學區、生活機能、租賃、預售案件或區域相關開發資訊,快速提供最合適的房地產參考資料,亦助市民朋友能更方便尋找到理想合宜的起家、置產區位。158PLUS總累計使用人次達2,134萬次以上,並期望未來能再接再厲,持續精進,提供市民朋友更智慧、精確、透明的房地決策服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市民「房地資訊」最佳夥伴! 「158PLUS空間資訊網」去年瀏覽人次破333萬

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資策會攜手業界打造國際碳資料共通平台」

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資策會攜手業界打造國際碳資料共通平台」
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資策會攜手業界打造國際碳資料共通平台」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面對全球碳排管理與永續發展趨勢,台灣正積極布局數位減碳基礎建設。資策會王詠令博士今天應路廣大邀請至中原大學開講「攜手碳數據共通.推動綠色供應鏈」,他們推動碳資料國際標準化;資策會「數位減碳雲」為國內首座結合PACT與UNTP標準的碳資料交換平台,資策會將持續與國際機構合作,深化台灣碳資料標準與全球接軌。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副總經理王智媛說:「台灣不能加入聯合國,我們就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

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邀請資策會王詠令博士(中間站立者)中原大學開講「攜手碳數據共通推動綠色供應鏈」。照片/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提供

為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副總王智媛11日邀請資策會數轉院數位服務創新中心王詠令博士在中原大學濰澈樓9樓領導力中心主講「攜手碳數據共通推動綠色供應鏈」,現場吸引產官學綠領菁英逾5、60人,直接吸收台灣積極布局數位減碳基礎建設以及透過資料透明化與標準化機制的最新資訊。

王智媛副總說:「台灣不能加入聯合國,我們就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王詠令博士則直接傳授如何加入PACT走入全球,進一步行銷「碳足跡」。

王詠令指出,由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主導推動的「數位減碳雲(Digital Sustainability Cloud, DSC)」,整合聯合國透明度協議(UNTP)、世界永續發展協會PACT架構與數位產品護照(DPPs)標準,打造可信、可交換、可追溯的碳資料交換平台,邁向淨零碳排的永續願景。

他說,接軌UNTP與DPPs,推動碳資料國際標準化。2024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發布第49號建議,推出「聯合國透明度協議(UNTP)」,強調跨國貿易中資訊標準化與可信流通。UNTP架構為包含「數位產品護照(DPPs)」等應用奠定基礎,協助全球企業在產品生命週期中透明管理碳足跡與環境資訊,DPPs並非平台,而是資料交換的標準化語言,廣泛應用於電池、紡織、電子等產業。

資策會王詠令博士(前排右5)應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副總經理王智媛(前排右6)邀請至中原大學開講。照片/路廣大永續顧問中心提供

王詠令指出,另外,全球性組織世界永續發展協會(WBCSD),關注永續發展議題,WBCSD於2021年啟動「碳透明夥伴關係(PACT)」倡議,透過「Pathfinder Framework」與「Pathfinder Network」等架構,推動範疇三碳排放(Scope 3)資料交換標準化,並確保資料隱私與安全。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作為WBCSD在台唯一合作夥伴,積極推動在地化實踐,目前已有華碩、日月光、華邦電、欣興等12家企業導入PACT工具,建立跨產業碳資料傳輸範例。

王詠令指出,資策會所建置的「數位減碳雲」為國內首座結合PACT與UNTP標準的碳資料交換平台,提供碳資料一致性核算、數據存證、授權管理與資料匯聚等功能。平台導入AI演算法與國際交換節點對接技術,協助企業快速因應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國際規範,降低合規成本,提升出口競爭力。

他強調,為提升企業導入意願與操作效率,資策會開發三種碳資料交換模式:1. Excel匯入自動轉檔:適用尚未升級資訊系統的中小企業;2. API串接整合:針對大型企業,如華邦電子、力積電,可與ERP系統對接;3. 顧問輔導機制:結合專業團隊提供盤查與技術協助,提高資料正確率。目前已有14家資服業者與5家大型製造業導入平台,涵蓋金屬加工、半導體等重點產業。

王詠令說,資策會也積極促成國際對接合作,當前台灣供應商的碳資料仍面臨可比性與準確性挑戰,為改善此現況,2024年8月發表《產品生命週期碳排放核算與交換指引》,涵蓋方法論(Flow)、資料網絡(Network)、查證機制三大核心,作為國內供應鏈一致性作業依據。

他說,未來,資策會將持續與國際機構合作,深化我國碳資料標準與全球接軌,協助企業透過數位工具達成碳資訊透明化與淨零排放目標,打造永續供應鏈新典範。

今天與會者除了資策會數轉院副院長王世智 ESG永續發展協會科技委員會副主委戴聖強、青澤永續顧問中心執行長梁貴明、綠吉永續顧問中心執行長施麗菊、保挺永續顧問中心首席顧問徐德徽、長河永續顧問中心執行長楊明仁以及特耀永續顧問中心執行長、獨家報導副社長卞金峰等人。

青澤永續顧問中心執行長梁貴明會中回饋分享說,企業可利用盤查出較低的碳足跡及藉由此平台讓全世界都看得到,並以較低的碳足跡係數,增加曝光的機會與訂單。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用碳足跡走入聯合國!資策會攜手業界打造國際碳資料共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