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協會理事長林禎鈴表示,我們今天在茶香氤氳中,展開一場結合自然與美學的「竹花器」手作DIY課程。用在地竹材,透過雙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竹花器,搭配在茶席上,更添典雅氣息。

特地邀請懷山石竹藝工坊創辦人黃建達老師到本協會來教導「竹花器」的手作課程。黃建達老師是當代竹器藝術家,致力於推廣傳統竹藝文化,主要創作項目包括手工竹扇、竹製LED夜燈、茶文化周邊商品(茶杯、茶罐、茶則)等,其作品融合了傳統技藝與生活美學。

協會理事長林禎鈴指出,該協會每年都會舉辦茶道(藝)研習課程並輔導會員取得相關茶道(藝)證照及與其他縣市茶協會的參訪交流活動,除協會(會員)之間情誼之促進外,更能讓會員們從交流觀摩中獲得新知。

林禎鈴理事長說,今年在茶博會時,巧遇黃老師手持竹製花器非常的有質感及美觀,靈機一動本協會也來舉辦一場「竹花器」的研習課程,並請黃老師來授課,經調查會員們報名踴躍,故今日特地邀請懷山石竹藝工坊創辦人黃建達老師到協會來教導傳授會員們,以竹器為花器的手工製作方法。

在場的會員都非常認真學習,黃老師也一一的指導如何製作竹花器的技巧,當作品完成並經黃老師認可後會員們開心極了,都表示今天收穫滿滿並多學會了一項製作竹花器的技術。

以竹藝為花器,搭配花卉創作,運用在茶席或家裡、店裡展現出自然生機與蓬勃氣韻。

竹器與花草相映成趣,流露出質樸中帶著盎然生意的美感。

竹的清雅,花的嫣然,交織出一幅生氣蓬勃、充滿自然韻味的景象。

竹花器結合茶席展現出自然美,透過黃建達老師手作DIY更能展現茶師的巧思創意與藝術美感。

照片/取自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投縣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舉辦「竹花器」手作DIY研習課程












































文化局謝育哲局長表示,嘉義石猴創作發展歷史已逾
今年參與藝師年齡橫跨54至89歲,充分展現嘉義石猴藝術薪火相傳、世代共榮的精神。本活動全程
「
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蒞臨現場,一同感受此起彼落、扣人心弦的敲擊聲,親眼見證石頭的蛻變過程,認識嘉義石猴的迷人風采,感受


壓軸場11月9日則是由霸氣小生陳昭香及團長陳進興領銜主演「歡喜冤家」,女主角在夢境中,得美貌卻失去聲音不能言語,面對冤獄與誤會,她選擇以赤手探油鍋換取揭開真相,由愛與良知,領悟幸福真諦,有笑料,有感動,邀請觀眾一起深刻體驗。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上圖)
國立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是一個「
黃敏惠補充,
衛生局局長廖育瑋表示,
本次活動
另外,就是90歲的徐奶奶與陳奶奶,兩位分別是射箭與方塊踏步的參賽選手,徐奶奶是據點全勤長輩,
陳奶奶平常練習方塊踏步表現就非常突出,除具備優秀看圖能力,輕快又迅速的步伐,常常令其他長輩印象深刻,因而受到長輩們推舉,代表據點參賽。
警方表示,本案緣於114年10月5日傍晚,東區區公所職員發現有假冒的臉書專頁,發布多項免費課程招募訊息,並要求民眾點擊連結加入Line好友留下個資。東區區公所主任吳勇杰接獲通報後,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並在第一時間於區公所官方臉書上發布澄清訊息,提醒民眾切勿上當,隨即前往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案。隔天,西區區公所臉書亦出現同樣遭冒名狀況。
警方深入偵辦發現,這些詐騙集團先以「公務機關」名義取信民眾,用「免費課程」當作誘餌,民眾一旦加入Line好友,隨即會被引導至假投資群組或平臺,謊稱可利用交易平台漏洞賺取高倍率報酬,並可獲取每月穩定配息,僅需將現金兌換成虛擬貨幣再入金給團隊代為操作即可。這種從「區公所課程」轉為「虛擬貨幣投資詐騙」的套路,堪稱「沒有最扯,只有更扯」,讓許多不諳網路陷阱的民眾可能上當受騙。
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局長陳明志高度重視此類假冒公務機關的詐騙行為,立即指示刑事警察大隊將此案列為重點,成立專案小組,運用科技偵查手段,誓言將詐騙集團一網打盡。由於區公所反應迅速、報案及時,為警方爭取了寶貴的偵辦時間。經專案小組連日追查,成功掌握詐騙集團活動軌跡,順利查獲涉嫌面交取款車手。
依據「165打詐儀錶板」統計數據分析,嘉義市114年1至9月平均每月受理詐欺168件、財損8,021萬元,相較於113年8至12月平均每月受理件數減少17.7%、財損減少36.1%,對於詐欺的發生、財損的金額,都呈現顯著的成效,嘉義市在市長黃敏惠帶領下,整合市府各局處團隊公私協力、擴大防詐宣導,嘉義市詐欺案件呈現緩降趨勢。在114年9月攔阻成效方面,共攔阻21件總計934萬餘元、查緝詐欺集團5團58人、查扣不法所得595萬餘元;在防制提領熱點部分,查獲外籍提領車手8名,均為馬來西亞籍,其中1名車手身上甚至查扣多達50張金融卡,經嘉義地方檢察署聲請羈押,也經法院全數裁定准予羈押中,強力斬斷提領車手。
陳明志表示,嘉義市在打詐識詐工作初見成效,但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唯有全民共同提升警覺、齊心識詐並學會如何查證,才能有效降低受害風險。警察局將持續結合市府各局處、社區團體與在地民眾力量,推動全民識詐、全民打詐,形成共同防護網,攜手打造安全宜居、永續幸福的嘉義市。
黃敏惠表示,回顧歷史是為了更珍惜當下並規劃更美好的未來,城市的發展不能脫離設計思維與永續治理的核心。永續發展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層面,三者環環相扣,唯有平衡推進,才能讓城市長久繁榮。嘉義市在推動各項建設時,不僅注重經濟發展,也同時關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特別在面對地震、水災、颱風與
嘉義
環境保護局蕭令宜局長表示,此活動除成果發表外,也同步展出四大推動小組的施政亮點,包含氣候調適行動、低碳社區推動、循環再利用及綠色交通建設等具體成果。展區以互動展示與視覺化圖表呈現,讓民眾能以輕鬆方式理解嘉義市如何透過跨局處合作實踐新永
環保局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