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長期致力於心血管疾病照護與品質精進,於29日由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志成親自帶領跨專業醫療團隊與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國際代表Amy Tam再度展開合作,雙方正式簽署AH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s「美國心臟學會品質改善計畫」合作協議。本次合作不僅延續雙方多年來的夥伴關係,更象徵臺灣心血管醫療品質與國際標準接軌,也為全臺心衰竭照護開啟新篇章。

▲奇美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志成(左)與美國心臟學會(AHA)國際代表Amy_Tam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記者蔡清欽攝)
此外,奇美醫院一直持續推動心血管品質管理、臨床研究與健康教育,積極參與AHA國際計畫,並以豐富的臨床數據與照護經驗,展現臺灣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實力,繼先前的銅獎、特優銀獎之後,2024年再獲頒AHA心臟衰竭照護品質「特優金獎」(Gold Plus Award),充分展現其長期精進的卓越成就與專業實力。

▲奇美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志成致詞。(記者蔡清欽攝)
奇美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志成表示,此次合作不僅延續多年來與美國心臟學會(AHA)夥伴關係,並將以「臨床實證」、「跨專業整合」與「AI智慧醫療」三大策略並進,提升臺灣心衰竭照護的臨床品質與病人安全。

▲美國心臟學會(AHA)國際代表Amy_Tam致詞。(記者蔡清欽攝)
奇美醫院心臟衰竭照護團隊以「整合性照護」為核心,涵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個案管理師、專科護理師、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藥師、營養師、護理師等多專業成員,提供從住院治療、出院長期追蹤、居家衛教的完整照護鏈。透過導入美國心臟學會(AHA)的國際品質指標與教育訓練資源,將能協助醫療團隊在臨床決策、數據監測與回饋上更臻精準,推動整體心臟衰竭照護品質提升。
面對高齡化社會與慢性疾病的挑戰,奇美醫院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策略。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教學部部長暨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家德強調,團隊長期深耕心臟衰竭照護,建立臨床資料庫以訓練院內大型語言模型的後訓練,進行風險識別與臨床決策支援,能提前辨識高風險病人並縮短反應時間來強化照護連續性。
廖家德進一步指出,心臟衰竭是一種由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所引起的臨床症候群,具有高復發率、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透過早期風險辨識與即時介入,能有效降低再入院率,並大幅提升病人預後的生活品質。此外,奇美醫院將智慧照護實踐結合美國心臟學會(AHA)的臨床標準,打造符合國際水準的心臟衰竭照護模式,在Heart Failure Adherence to Science Implementation in Asia (A.S.I.A.) Powered by Get With The Guidelines®品質計畫中,脫穎而出勇奪特優金獎(Gold Plus Award),更充分展現奇美醫院在心臟衰竭照護品質持續精進與臨床實證成果上的卓越成就。

▲奇美醫院攜手美國心臟學會簽署心臟衰竭認證計畫。(記者蔡清欽攝)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持續推動以教育訓練、品質指標與研究合作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推動臺灣心血管照護品質提升,邁向永續發展。本次合作除了展現奇美醫院持續優化照護品質的決心,更讓全世界有機會看見臺灣心臟衰竭照護團隊的卓越表現。透過與美國心臟學會(AHA)標準接軌,奇美醫院將持續精進臨床品質,致力讓臺灣的心血管照護成為亞洲標竿,並以臨床成果與照護經驗展現臺灣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國際競爭力。

展望未來,奇美心臟衰竭照護團隊將以「成為值得民眾信賴以及全國標竿的心臟衰竭照護團隊」為願景,持續深化臨床實證與跨專業整合,讓臺灣的心臟衰竭照護品質與國際標準並行,為病人帶來更精準、更有溫度的醫療照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奇美醫院攜手美國心臟學會簽署心臟衰竭認證計畫 照護病人更精準
























































黃敏惠領取獎項時感性分享,幸福的背後是無數辛苦的累積,就像嘉義人永不放棄的KANO精神,風雨過後,幸福的果實更顯珍貴。衷心感謝嘉義市民的信任與支持,也感謝天下雜誌讓透過獎項不斷讓縣市首長反思「如何讓城市更幸福」。
市府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啟動「搶通、去化、清理、復原」四階段機制,五天內完成主要道路搶通,展現城市的行動力與韌性。黃敏惠強調,這項榮譽屬於所有嘉義市民,是「風雨生信心、勇敢向前行」的具體見證。
天下雜誌資深撰述蔡立勳今日典禮中特別提到,今年調查期間,嘉義市正經歷丹娜絲風災後的復原,黃敏惠市長發揮嘉義市加入中台灣、南方治理平台優勢,展現卓越區域治理成果,治理成果深獲民眾信任,是災害治理典範。
嘉義市早在2010年即成為全台首座「高齡友善城市」示範城市。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從健康促進、長照整合到智慧科技,致力打造「長輩敢老、年輕人敢夢」的幸福城市。闢建公園讓長者有地方活動、全市100%低底盤電動公車、拓展巷弄據點、推動全台首創的「憶嘉人六支箭」及「守護嘉憶人走失協尋資訊系統」,讓長輩安心生活、自在出門。
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吳琬瑜盛讚,黃敏惠市長讓文化小城成為宜居城市典範。
家住草屯鎮的張先生,今年58歲,平時忙於事業,三高控制不佳。某日早晨起床時,太太發現他嘴角歪斜、講話含糊、右手無法抬起,立即想起衛生局宣導的「微笑、舉手、說你好」中風辨識口訣,毫不猶豫撥打119。經送醫診斷為腦中風,幸虧就醫迅速,醫師在三小時內完成血栓溶解治療,張先生在復健後順利恢復語言與行動能力。張太太感謝地說:「還好當時有馬上想到中風辨識口訣,不然後果真的不敢想!」衛生局表示,這起案例再次印證「時間就是腦細胞」,只要能在黃金3小時內送醫,治療成效可望大幅提升,減少後續失能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4位。而中風可以藉由定期健康檢查、積極慢性病與生活管理,做好前端預防。

警方到場了解後發現,詐騙集團以「代辦政府風災補助」為由,指示吳婦提領現金交付,並教導她以「修繕房屋」為由回答行員問題,以矇混過關。所幸行員機警察覺異常,並與警方即時勸導說明此情為詐騙手法,吳婦恍然大悟,立即取消提款,成功攔阻60萬元。


今天上午十點,張議長與市府祕書長黃崇典、建設局長大田等多位局長都到場,並以拆除禮物質的意象,象徵停車場正式啟用。
張清照議長指出,這座鰲峰山腳停車場鄰近清水地政事務所,就在鰲峰山鬼洞步道起點,這附近還有市集,以往不論洽公或爬山很難停車,如今新增停車場,大大增加民眾便利性。
張議長是在去年與盧市長視察清水地政事務所改建事宜時,發現地政所旁的鰲峰活動中心因建物耐震能力不足,已長期閒置,只有部分社團借用;但因建物危險出入安全也有疑慮,當場決定拆除,並讓地盡其利,興建一座停車場。
台中市建設局投入約1153萬元: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鰲峰山腳停車場面積約1283平方公尺,總經費包含拆除既有建物工程約262萬2,600元,及停車場景觀工程約890萬4,000元;全區共設置15席汽車格位,包括無障礙車位、婦幼車位及一般車位,並規劃路側內凹型機車停放區
停車場景觀工程以「友善設計、綠意景觀、舒適環境」為設計理念,因應海線氣候種植藍星花、苦檻藍、山欖、紅芽石楠等植物,搭配觀花、觀葉的複層植栽(如:宮粉仙丹、金英花、銀姬小蠟、朱蕉等),並於沿街步道種植阿勃勒,營造層次豐富、色彩多樣及具季節變化的景觀綠意。
張清照議長指出,新闢停車場,滿足民眾日常停車、洽辦業務及觀光遊憩等多元需求,綠化的人行道也美化街景;他也繼續爭取同列危樓的清水地政事務所能遷建,保障員工與洽公民眾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