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彰化縣內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活動—114年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今(30)日上午在原住民生活館舉行宣傳記者會,縣長王惠美、議員陳榮妹、各族長老與族人朋友出席與會,一同相聚共舞,感受原住民文化底蘊。並邀請全國民眾,活動將於11月8日在彰化縣立體育館圓形廣場熱鬧登場,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參與一年一度的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內居住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人數約有7,233位,為發揚各族文化特色,當日有聯合主祭祈福儀式、原音演唱、傳統體能競賽、原住民市集及政令宣導等五大類活動。其中祈福儀式由各族長老及代表組成聯合主祭團隊,以「敬天、敬地、敬祖靈」傳統儀式,傳達給年輕一輩族人,藉以維繫、傳承與宣揚自身文化,也祈求祖靈護佑族人,讓所有族人平安健康。
王縣長指出,這次活動有超過600位族人,組成12個隊伍進行傳統體能競賽與舞蹈競賽,同時有超過20攤原住民市集,將用原住民美食擄獲大家的胃,現場有5個單位組成的服務團隊,為原住民鄉親提供各項權益福利的諮詢服務與宣導。感謝陳榮妹議員長期為縣內原住民朋友提供生活指導與協助,積極為族人爭取福利。原住民生活館是原住民的家,希望各族朋友把彰化當成第二個故鄉,期盼都能受到最好的照顧服務,將原住民族文化及語言向下扎根。
縣議員陳榮妹表示,一年一度的文化節即將登場,今年參加隊伍是歷年最多的一次,感謝王縣長提供豐富的原住民福利政策,讓許多原住民朋友願意在彰化生活打拚。目前彰化有7千多名原住民,明年將新增一席山地原住民族議員為大家服務。感謝所有的族人對活動的支持與認同,今日記者會雖然沒有眾所期待的烤大豬,但提供搗麻糬活動讓大家體驗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歡迎大家11月8日一同蒞臨感受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
民政處表示,活動當天將以祈福儀式揭開序幕,由潘福來長老引領各族長老祈福團聯合進行,感恩祖靈的庇佑,讓族人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表現。今年體能競賽隊伍有不打散隊、彰化市隊、娜魯灣隊、台鳳隊、布農協會隊、埔鹽隊、鹿頂隊、天主教隊、關懷隊、彰化排灣隊、瑪撒露隊及布農待思安隊共12隊,超過600人參加競技競賽,分別來自本縣各個不同的族別聯合組隊參賽。9月開始就利用假日及晚上時間,進行1個月的練習,期待活動日展現亮眼成果,讓大家看見彰化各原住民族的文化之美。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體能競技 11月8日在彰化體育館圓形廣場盛大登場























































活動免費入場,建議民眾提早入場並配合現場指引。


114年9月4日,內政部消防署馮俊益副署長率領評核委員及三位專家學者蒞臨本縣,進行「績優韌性社區」實地訪視與指導。此次訪視由北斗鎮顏鎮長、彰化縣消防局施順仁局長及中寮社區侯理事長全程陪同,帶領評鑑團隊深入社區,實地走訪歷史災點、企業合作防災軌跡及防救災倉儲設施,並由中寮社區進行成果簡報與委員答詢,充分展現社區完善健全的防災網絡架構與執行力。
透過此次評鑑,不僅使中央主管機關更深入了解地方推動防災工作的現況,也有效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災意識與向心力,展現中寮社區在防災韌性建設上的卓越成果與持續努力。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韌性社區推動旨在強化社區自主應對災害的能力,涵蓋「減災、整備、應變、復原」四大面向。透過「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制度,讓表現優異的社區被看見與鼓勵,也激勵更多社區投入防災工作,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與行動力。
王縣長縣府團隊長年積極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縣府推動防災事務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位縣民都能居住在安全的環境中。彰化縣人口約121萬,為非六都人口最多的縣市,為了保障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縣府一向秉持「充分準備、未雨綢繆」的原則,積極推動韌性社區建設。未來也將持續輔導更多社區,讓防災工作更具成效。
「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以「善用故事力,創造影響力」為核心精神,透過影像傳遞行動故事,展現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社會共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以《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推廣歷程,展現高齡營養照護的創新模式,引起評審共鳴,獲得高度肯定,回饋的評語為專案切中長者營養與咀嚼困境,並透過不同語言精準回應長者需求,是個十分完整、執行細緻且有影響力的計劃,期待未來可拓展至其他地區,擴大永續效益。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與弘光科技大學USR計畫合作,辦理「飲食質地調整實作工作坊」,培訓多位種子師資,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日常可行的照護行動,幫助長者「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巧」。此外,本局積極拓展社區營養服務網絡,在水里、埔里、草屯設立3處分中心,營養師深入社區提供營養風險評估,及早發現並介入營養不良長者;結合遠距之愛衛教平台,讓營養衛教的觸角延伸到最偏遠的角落,同時開發多元族群語系營養衛教素材,包含全國首創布農語、賽德克語、泰雅語、邵族語等四種原民語健康繪本、台語及國語有聲健康書,以及英文、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多國語言文宣,打破語言隔閡,讓營養教育更貼近每一位長者與照顧者。
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南投縣長者占總人口五分之一,長輩的牙口或許不如以往,卻仍渴望能吃得下、吃得對。我們深信,營養照護不只是專業服務,更是一種溫柔的陪伴與守護。《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不只是餐桌上的改變,更是一份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信念。此次獲獎,是全體同仁長期努力與跨界合作的成果,也是南投在高齡營養推動上與國際永續發展目標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產業發展處處長蔡馥嚀表示,大武崙沙灘屬於開放型海域,市府在水域遊憩旺季期間特別派駐專業救生員維護安全。今年自5月15日起至10月31日止,已連續兩年達成「水域零事故」的目標,展現推動水域安全的執行成效。隨著夏季結束,沙灘將於11月1日起轉為無人看管開放區,蔡處長提醒民眾戲水時務必注意海象變化,遵守現場安全告示,避免從事高風險活動,並嚴禁兒童單獨下水。若發生危險情況,應立即呼救並撥打119或118求助。
同樣自11月1日起,基隆嶼與潮境保育區亦將進入休養期,預計115年4月1日重新開放。基隆嶼修養期間,除進行步道與設施整修,也讓島上生態得以自然復育。今年開放期間吸引逾7萬4千名遊客登島,顯示基隆嶼的自然魅力深受遊客喜愛。市府期望透過休養期整備公共設施,期明年以更完善的面貌迎接旅人。
許縣長表示,今年茶博會共吸引了123萬人次的參觀人潮,對所有的茶農與農民朋友們都帶來很大的收益,辦理茶博的目的主要還是希望能帶動茶產業的發展與商機,這幾年縣府也盡力推陳出新,推出各種與茶產業相關的展售商品、體驗活動或茶鄉小旅行等遊程,今年因中興會堂整修造成展館集中,空間稍嫌狹窄,明年完工後,縣府會再依實際狀況進行調整,並針對品味南投館及青農館等創新品牌進行強化與修正,期能符合參觀需求與期待。
而對於議員們關心的品味南投商品推廣情形,許縣長表示,這個品牌縣府正在全力行銷推廣,主要產品包含農產品、加工好物、生活好物、文創工藝及品味農遊等5大類南投優質好物,而通過品味南投標章認證之產品,不論是原料或製造過程,都是具有國家食品安全認證或符合相關檢驗標準;縣府除成立「品味南投」電商平臺購物網站外,並積極參與國內外農業展售會,並與家樂福合作,在南投店賣場設置「品味南投專區」,上架系列品牌商品,讓在地消費者也能體驗南投多元的農產魅力。
另外,南投縣也以品味南投品牌,連續三年參與金馬獎聯名禮盒的商品開發,今年亦聯合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等縣市分別推出五款金馬62聯名商品,透過五位縣市長聯合行銷,大力進軍市場,期望經由金馬獎的聯名貴賓伴手禮合作,將南投的優質農特產品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