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1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正聲廣播公司75周年慶公益系列活動「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歷經三場溫馨旅程,最終場來到嘉義縣新港鄉大潭社區,與長輩們一同度過充滿創意與歌聲的美好時光。新港鄉長葉孟龍、嘉義縣議員林秀琴、黃啟豪,立委陳冠廷服務處副主任陳時斌等人都到場和長輩同樂,肯定正聲嘉義電台與帶偶回家工作室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帶進社區,讓長輩不僅能聽到動人的歌聲,還能親手完成可愛的花盆人偶,透過音樂與藝術,增進長輩們的社交互動與情感交流。

正聲廣播公司繼上半年與「雯翔舞團」合作,為偏鄉學童點亮舞蹈美學之光,下半年攜手「帶偶回家工作室」,以藝術創作與音樂互動,療癒社區長輩的身心靈。「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系列公益活動,透過手作創意與熟悉旋律的共鳴,陪伴長者重新感受自我價值的光芒。

本次活動由帶偶回家工作室負責人陳威光帶領長輩發揮創意,自由搭配花盆組件,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花盆人偶」作品;同時邀請台南木吉他彈唱情歌王子蔡政翰,帶來多首經典曲目,現場充滿笑聲、歌聲與掌聲。手作與音樂的雙重體驗,不僅提升長輩的手眼協調與專注力,也促進人際交流與社區凝聚力。

正聲嘉義電台台長吳春滿表示,正聲廣播公司一路走來,始終以「擁抱公益、服務社會」為使命。相信藝術與音樂不分年齡,都能為生命帶來力量與溫度。這次結合手作與音樂,希望在創作與歌聲中,讓長輩感受到被看見、被陪伴的溫暖。

活動感謝漢儒文教基金會、華儒青年關懷基金會及晉達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為公益盡一份心力。期望透過簡單易學的DIY手作,讓長輩重拾「我做得到」的成就感,同時刺激大腦、延緩認知退化;在音樂與藝術的陪伴下,實踐「預防失智、延緩退化、樂活老化」的理念,讓銀髮生活綻放更多幸福光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2025年「藝術宅急便」自啟動以來已完成8場巡演,場場吸引滿滿人潮、氣氛熱烈,累計參與人數已逾5000人次。10月底連假舉辦的土庫場由FOCASA馬戲團帶來《潘朵拉的盒子》、斗南場由臺灣特技團帶來《臺灣追想曲》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參與。藝術宅急便活動規劃從布袋戲、兒童劇、音樂、馬戲到特技表演,節目內容多元豐富,不僅深受親子家庭喜愛,也讓地方鄉親在熟悉的地方歷史建築、宮廟、社區空間中,享受國際級的專業演出。


接下來,壓軸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將於11月13日至15日分別在大埤、莿桐、古坑三鄉鎮連續登場,邀請民眾把握最後三場精彩演出,一同為今年的藝術宅急便畫下完美句點。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藝術宅急便」自2022年開辦以來,已累積辦理達32場次,邀請28個優秀團隊共同參與,成功打造出雲林具代表性的行動藝術品牌。許多民眾稱許這樣的節目是「國家級劇場演出」的節目,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逐漸變成縣內活動品牌,也契合文化部文化平權概念,讓藝術不僅存在於劇場中,更走進民眾生活。今年巡演與文化部「振興偏鄉巡演計畫」合作,共走訪11個鄉鎮,前8場活動在元長、林內、二崙、水林、崙背、東勢、土庫、斗南等地舉辦,讓活動成為地方民眾週末最期待的文化盛事。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接下來11月份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以詼諧又貼近生活的肢體語言,描繪現代人在現實壓力下仍努力生活的樣貌,結合戲劇與舞蹈的獨特風格,將為今年的巡演帶來最具張力與思考性的壓軸篇章。壞鞋子舞蹈劇場成立於2005年,以「從身體出發,用舞蹈說故事」為創作核心,作品多以生活經驗為靈感,融合幽默、戲劇性與深刻的人文觀察。該團團長林宜瑾是雲林人,曾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外藝術節演出,其鮮明風格與貼近人心的表現手法,深受觀眾喜愛。近年回鄉發展,致力把專業演出讓在地鄉親認識。


此次演出的《吃土》延續團隊一貫的生活視角,透過詼諧的身體語言與戲劇性場景,刻畫現代人在面對現實壓力的無奈與勇氣。「吃土」不僅是一種幽默的表達,也象徵人們在艱難生活中仍努力向前的精神。節目融合舞蹈、戲劇與聲音設計,用身體講故事,在笑聲與共鳴中帶出深刻思考,是一齣貼近生活、溫暖又有力的作品。


此外,為回饋熱情支持的觀眾,縣府特別推出限量兌換活動:凡累積觀賞「藝術宅急便」3場演出可兌換手機吊繩或杯墊,5場可兌換U型枕或水壺,累積8場更可獲得限量紀念T恤乙件。活動僅剩最後3場,邀請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與把握最後機會兌換,收藏屬於自己的「藝術宅急便」回憶。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巡演資訊】
1.    11/13(四)19:00|大埤三山國王廟
2.    11/14(五)19:00|莿桐三聖宮
3.    11/15(六)19:00|古坑中洲玄武宮
✨活動免費入場,建議民眾提早入場並配合現場指引。
✨更多消息請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獲獎名單出爐,雲林縣由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獲獎,張麗善縣長第一時間派員前往張貼紅榜表達祝賀。

崇文國小是一所僅有47名學生的偏鄉小校,雖弱勢學生比例高,仍積極克服偏鄉學校資源匱乏之限制、爭取外部資源,推動多元藝術深耕課程(繪畫、扯鈴、微電影、科技、直笛、舞蹈與布袋戲…等),並於各類藝文競賽屢創佳績,其中以「繪畫、扯鈴與布袋戲」最為出色,多次在縣級比賽及全國賽中脫穎而出。

於電影教學方面,教導學生運用「思多利編劇與腳本創作平臺」創作劇本,拍攝校園主題微電影、廣播劇及動畫,榮獲本縣影展銅獎、品德微電影優等獎;於扯鈴教學方面,建立「扯鈴護照」分級制度,邀請專業教練進行系統性訓練,使學生多次榮獲縣賽與全國賽特優、第一名;於直笛教學方面,指導學校直笛團參加全縣音樂比賽連年榮獲優等,並時常於社區活動中展演,以培養學生表演自信;於布袋戲教學方面,透過「圓夢尖兵布袋戲計畫」使學生從編劇、手作戲偶到操偶全程參與,更連續兩年榮獲本縣第一名、全國特優及優等。

崇文國小除於教學與競賽中表現優異,亦辦理每年文化走讀活動,帶領學生至全台各地進行扯鈴、直笛及舞蹈快閃演出,增進學生對地方藝術與文化之深入體驗,亦積極結合媒體資源,對偏鄉藝術教育深耕及推廣之成效卓著,值得肯定。

吳登興先生投入教育28年,指導多場教育部、傳藝中心、文化部文資局…等機關單位之教師研習,並擔任國際級暨甲級龍獅裁判教練考核講師提攜後進裁判;指導本縣學校獲得全國各項重要賽事380餘次冠軍(特優)、教育部體育署民俗體育競賽獲菁英賽12座金質獎、12座菁英獎(全國唯一)、連續11年獲雲林之光,其指導之飛沙國小更以全校僅30人卻創下教育部民俗體育單年度全國八冠王的紀錄,將傳統藝術扎根偏鄉各校。

吳登興先生長年持續研究發覺保存國定重要古物(如: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指定),協助古蹟、古物、傳統藝術、民俗提報登錄文化資產多達41案,更遠赴泰國執教立門派德義堂龍鳳獅團隊(現為北欖坡市五屬之一,五種舞獅技藝);於2019年獲本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龍鳳獅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及龍獅製作技術保存者,為全台灣最年輕雙登錄保存者。吳登興先生長期投入偏鄉學校傳統技藝及表演藝術工作,對偏鄉學子藝術傳承努力不怠,幫助各級學校獲獎無數,更推動各項文化資產保存,為守護、傳承傳統藝術之楷模。

張縣長感謝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於藝術教育之貢獻不遺餘力,於本縣深耕傳統藝術外,更積極尋找外部資源,本次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實至名歸。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長期溝通爭取行人路權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獲獎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共同推動「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人行環境改善」專案,榮獲《天下雜誌》「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之2025「年度影響力獎」入圍肯定。趙家麟將「人本城市」課程之教學成果實踐於改善地方環境,為美好城市治理播下希望的種子。

《天下雜誌》公布第一屆「年度影響力獎」獲獎團隊,全國僅3個專案獲獎。首獎為「台北市師大路改造」案,而「中北路人行環境改善」與「歸仁圓環交通好行大改造」同獲入圍肯定。主辦單位表示,在講求停車便利、交通效率的台灣,願意投入道路環境改造、為行人創造安全步行空間的專案都值得支持。此次評選主題以「道路環境改善」為主軸,因應「行人地獄」引發的社會關注,邀集內政部國土署與專家學者共同提名及評選。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與民間團體推動「中原耶誕散步節」,獲得地方大力支持。

位於中原大學校門正前方的中北路,長期存在人車爭道風險。2018年市府雖獲中央補助鋪設人行道,卻因地方對停車與塞車的疑慮而退回經費。為突破僵局,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暨地景建築系教授趙家麟自2019年起將「人本城市」課程導入場域,師生分組訪談店家與居民,2019至2024年完成四次訪調,開啟社區對話,居民態度逐漸軟化,從強烈反對轉為支持或不反對,成功累積在地共識。

2024年底,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合作舉辦「中原耶誕散步節」活動,讓民眾實際體驗「人本街道」的友善環境,減輕了疑慮。之後中壢區公所協力推動並編列經費,2025年終於完成中原大學至中原國小約200公尺長、單側1.8公尺(外凸段4公尺)寬的標線型人行道,讓師生與附近居民擁有更安全的行走空間。

幕後重要推手、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表示,努力十年換來這個結果,雖然稱不上是成功案例,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北路人行環境改造的困難,反而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道路改革的實作。他期盼,每位修課學生畢業後,都能成為改革的種子,在各自的城市繼續播種,讓「人本城市」的理念生根茁壯。他強調,團隊將持續攜手地方與公部門,推動安全步行與生活環境之改善,為城市安全與永續未來累積更大的公共影響力。

中原大學表示,校園周邊匯聚學生、居民與商圈活動,完善的人本交通是提升生活品質與用路安全的關鍵。中原大學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與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將繼續協助打造安心、友善、宜居的永續城市,讓中原的設計專業成為地方共同前進的動能。

2024「中原耶誕散步節」實施一日試圍活動,讓民眾體驗「人本街道」的友善氛圍。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長期溝通爭取行人路權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獲獎

彰化縣北斗鎮中寮社區「韌性有感」 榮獲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全國優等獎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本年度「韌性社區維運評鑑」由全國各縣市推薦已獲得韌性社區標章的社區參加,全國共計65處社區投入評鑑。彰化縣消防局預先辦理初選,由北斗鎮中寮社區脫穎而出,代表本縣角逐全國最高榮譽。經過第一階段書面審查與第二階段實地訪視後,中寮社區榮獲全國「優等獎」的殊榮,獎補助金15萬元!
114年9月4日,內政部消防署馮俊益副署長率領評核委員及三位專家學者蒞臨本縣,進行「績優韌性社區」實地訪視與指導。此次訪視由北斗鎮顏鎮長、彰化縣消防局施順仁局長及中寮社區侯理事長全程陪同,帶領評鑑團隊深入社區,實地走訪歷史災點、企業合作防災軌跡及防救災倉儲設施,並由中寮社區進行成果簡報與委員答詢,充分展現社區完善健全的防災網絡架構與執行力。
透過此次評鑑,不僅使中央主管機關更深入了解地方推動防災工作的現況,也有效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災意識與向心力,展現中寮社區在防災韌性建設上的卓越成果與持續努力。
本縣竹塘鄉竹塘社區及員林市湖水社區,雖未晉級至第2階段實地訪視,但因展現出高度動員能力與紮實的災害應變實力,獲中央肯定,評選為「一般韌性社區」,並各獲補助經費10萬元,以支持後續防災能量之強化與推動。另和美鎮南佃社區於113年度已獲頒「特優社區」殊榮,114年度續列為「示範社區」,由中央核定補助經費15萬元,期以發揮引領帶動效益,提升本縣整體社區防災韌性。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韌性社區推動旨在強化社區自主應對災害的能力,涵蓋「減災、整備、應變、復原」四大面向。透過「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制度,讓表現優異的社區被看見與鼓勵,也激勵更多社區投入防災工作,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與行動力。
王縣長縣府團隊長年積極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縣府推動防災事務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位縣民都能居住在安全的環境中。彰化縣人口約121萬,為非六都人口最多的縣市,為了保障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縣府一向秉持「充分準備、未雨綢繆」的原則,積極推動韌性社區建設。未來也將持續輔導更多社區,讓防災工作更具成效。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彰化縣北斗鎮中寮社區「韌性有感」 榮獲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全國優等獎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創佳績 榮獲「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社會組 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評選結果揭曉,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以《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脫穎而出,榮獲「社會組-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此獎項表揚以行動實踐永續理念、創造社會正向影響的卓越專案,衛生局透過推動銀髮族飲食質地教育計畫,成功建構高齡友善的支持性環境,展現持續守護長者健康、促進社會共融的豐碩成果。

「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以「善用故事力,創造影響力」為核心精神,透過影像傳遞行動故事,展現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社會共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以《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推廣歷程,展現高齡營養照護的創新模式,引起評審共鳴,獲得高度肯定,回饋的評語為專案切中長者營養與咀嚼困境,並透過不同語言精準回應長者需求,是個十分完整、執行細緻且有影響力的計劃,期待未來可拓展至其他地區,擴大永續效益。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與弘光科技大學USR計畫合作,辦理「飲食質地調整實作工作坊」,培訓多位種子師資,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日常可行的照護行動,幫助長者「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巧」。此外,本局積極拓展社區營養服務網絡,在水里、埔里、草屯設立3處分中心,營養師深入社區提供營養風險評估,及早發現並介入營養不良長者;結合遠距之愛衛教平台,讓營養衛教的觸角延伸到最偏遠的角落,同時開發多元族群語系營養衛教素材,包含全國首創布農語、賽德克語、泰雅語、邵族語等四種原民語健康繪本、台語及國語有聲健康書,以及英文、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多國語言文宣,打破語言隔閡,讓營養教育更貼近每一位長者與照顧者。

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南投縣長者占總人口五分之一,長輩的牙口或許不如以往,卻仍渴望能吃得下、吃得對。我們深信,營養照護不只是專業服務,更是一種溫柔的陪伴與守護。《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不只是餐桌上的改變,更是一份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信念。此次獲獎,是全體同仁長期努力與跨界合作的成果,也是南投在高齡營養推動上與國際永續發展目標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創佳績 榮獲「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社會組 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

從教室開始的健康平權 基隆培訓校師與校護推動友善性教育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推動健康平權與營造支持性校園環境,性教育與月經友善教育已成為當前校園健康促進的重要議題,為提升本市校護與教育工作者對此議題的專業理解與實務應用,基隆市衛生局於10月29日舉辦「聽見青春的需求與性教育、月經友善校園知能培訓」,強化校園健康教育的實務連結。此次活動除邀請專家學者分享第一線經驗,並融合多元教材資源,讓參與者在互動與交流中深化對性教育的教學能力與月經友善推動的實務策略,活動吸引多所學校教師及校護參與,計23位參與,反應熱烈。

專家分享打造月經友善校園的經驗,並與參與者熱烈交流。

本次訓練包含兩大主題:一是「『經』彩青春:校園月經健康與平權教育實務分享」,以科學與平權觀點,協助參與教師與校護正確認識月經、消除迷思,推動友善理解;二是「青春同行:性健康促進教材資源」,介紹適合不同年齡層學生的性健康教材及教學策略,協助教師與校護提供更具包容性與尊重的教育服務。

講師與學員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絡。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正確的性教育能協助學生培養尊重、自我保護與健康人際互動的觀念,而月經友善校園則能消除性別刻板印象,促進生理健康與心理支持。透過與專家學者的實務分享,希望為教師、校護及校園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提供更多資源與支持。基隆市衛生局也將持續積極推動性健康教育,強化學校與社區間的合作,讓每位市民都能享有平等且高品質的健康照護與教育服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教室開始的健康平權 基隆培訓校師與校護推動友善性教育

海洋進入「冬眠模式」 基隆三大熱門海域11月起封養5個月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隨著秋冬季節來臨,為讓珍貴的海洋資源獲得喘息與修復,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宣布,自114年11月1日起,大武崙沙灘、基隆嶼及潮境保育區將進入冬季休養期。市府將透過分階段管理與環境整備,讓自然生態充分休養,並維護設施提供遊客更安全的環境。

產業發展處處長蔡馥嚀表示,大武崙沙灘屬於開放型海域,市府在水域遊憩旺季期間特別派駐專業救生員維護安全。今年自5月15日起至10月31日止,已連續兩年達成「水域零事故」的目標,展現推動水域安全的執行成效。隨著夏季結束,沙灘將於11月1日起轉為無人看管開放區,蔡處長提醒民眾戲水時務必注意海象變化,遵守現場安全告示,避免從事高風險活動,並嚴禁兒童單獨下水。若發生危險情況,應立即呼救並撥打119或118求助。

蔡處長進一步指出,若民眾未遵守安全規範或於公告禁止區域從事水域活動,依《發展觀光條例》第60條規定,主管機關可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相關活動,以確保公共安全。

同樣自11月1日起,基隆嶼與潮境保育區亦將進入休養期,預計115年4月1日重新開放。基隆嶼修養期間,除進行步道與設施整修,也讓島上生態得以自然復育。今年開放期間吸引逾7萬4千名遊客登島,顯示基隆嶼的自然魅力深受遊客喜愛。市府期望透過休養期整備公共設施,期明年以更完善的面貌迎接旅人。

此外,潮境保育區修養期間僅開放持有海菜採集證的民眾及經核准之研究人員進入,一般民眾暫停申請入區。潮境保育區自113年4月實施「潮境2.0」管理制度,引入分級保育理念,區分為核心區與永續利用區。核心區全面禁止採捕水產動植物,並定期實施休養期;永續利用區則允許經核可的永續漁業活動,同時嚴禁破壞棲地行為。市府透過科學監測與分區管理,希望降低人為干擾,促進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豐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海洋進入「冬眠模式」 基隆三大熱門海域11月起封養5個月

投縣議員關心品味南投品牌 縣府將持續行銷推廣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南投縣議會30日召開第20屆第6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議員關心品味南投品牌商品的推廣,建議擴大在茶業博覽會中的展售商品與規模。縣長許淑華感謝議會對縣府辦理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及國慶焰火活動的肯定與支持,對於議員的建議,縣府會來做檢討,並適時調整茶博會的展館位置與展售內容,增加產品曝光度,讓參觀民眾都能有更好的採購樂趣與體驗。

許縣長表示,今年茶博會共吸引了123萬人次的參觀人潮,對所有的茶農與農民朋友們都帶來很大的收益,辦理茶博的目的主要還是希望能帶動茶產業的發展與商機,這幾年縣府也盡力推陳出新,推出各種與茶產業相關的展售商品、體驗活動或茶鄉小旅行等遊程,今年因中興會堂整修造成展館集中,空間稍嫌狹窄,明年完工後,縣府會再依實際狀況進行調整,並針對品味南投館及青農館等創新品牌進行強化與修正,期能符合參觀需求與期待。

而對於議員們關心的品味南投商品推廣情形,許縣長表示,這個品牌縣府正在全力行銷推廣,主要產品包含農產品、加工好物、生活好物、文創工藝及品味農遊等5大類南投優質好物,而通過品味南投標章認證之產品,不論是原料或製造過程,都是具有國家食品安全認證或符合相關檢驗標準;縣府除成立「品味南投」電商平臺購物網站外,並積極參與國內外農業展售會,並與家樂福合作,在南投店賣場設置「品味南投專區」,上架系列品牌商品,讓在地消費者也能體驗南投多元的農產魅力。

另外,南投縣也以品味南投品牌,連續三年參與金馬獎聯名禮盒的商品開發,今年亦聯合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等縣市分別推出五款金馬62聯名商品,透過五位縣市長聯合行銷,大力進軍市場,期望經由金馬獎的聯名貴賓伴手禮合作,將南投的優質農特產品推向國際。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投縣議員關心品味南投品牌 縣府將持續行銷推廣

秋日森呼吸!基隆「綠動市集」登場 暖暖山城慢生活啟程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隨著秋意漸濃,基隆市政府今年度「潮嚮」系列最終場活動—「基隆潮嚮.綠動市集」,即將於 11月1日(六)至11月2日(日)13:00–17:00 在暖暖碇內十五號公園盛大登場!本項活動結合自然、人文與慢生活,打造一場專屬基隆的綠色盛會,邀請市民與遊客攜家帶眷,一同「森呼吸」,在山林與香氣間體驗暖碇的人文故事。

「綠動市集」以暖暖當地人文歷史為主軸,規劃「眷村記憶、礦業文化、水資源歷史」三大主題展區,並串聯過港、碇內、義建、碇祥、義興五大社區,呈現從黑金礦業到綠色療癒的歷程。現場同步推出四大手作DIY體驗—薯榔刷染提袋、草本苔球、手作拓印包包與調香體驗,讓參與者體驗「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永續生活哲學及在地特色藍染文化。

除了靜態展覽與手作活動,活動更規劃「暖碇小旅行導覽」與「綠動尋寶闖關遊戲」,帶領民眾走入社區巷弄,探訪礦坑遺跡、百年幫浦與眷村文化。透過遊戲互動與導覽解說,深入了解暖暖的生態與人文之美,讓學習與娛樂兼具,是親子共遊的最佳選擇。

活動兩日皆有現場舞台表演,邀請在地表演團體、街頭藝人與親子最愛的泡泡秀,營造放鬆又熱鬧的綠色派對,民眾可自行帶上野餐墊,在秋日午後的陽光下享受音樂、香氣與微風交織的慢活時光。

「基隆潮嚮.綠動市集」僅此兩天限定,邀請大家一同走入山林、體驗手作,感受暖碇的綠色魅力與慢生活節奏。更多活動資訊請上 「潮嚮・山海基隆」 與 「農來作伙農情交流平台」 粉絲專頁查詢。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1日(六)–11月2日(日) 13:00–17:00

活動地點:碇內十五號公園(基隆市暖暖區碇內街100號)

小旅行套票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xzAxx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秋日森呼吸!基隆「綠動市集」登場 暖暖山城慢生活啟程

【老翁跌倒路中 中埔警即時救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中埔分局義仁聯合所所長黃煌昆及警員廖元溶等2員,於114年10月29日10時許執行巡邏勤務,在中埔鄉富收村一處產業巷道內,發現一名年長者倒臥於路中徬徨無助。員警見狀立即趨前關心,幸好老翁意識尚清楚。經了解為該名羅姓老翁(70歲)向警方表示渠居住在附近,當(29)日早上從住家徒步至該處散步時,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身體不適,才會倒臥於路中,惟因倒地後造成頭部輕微擦挫傷,全身仍感無力,無法自行起身。經警方即時予以補充水分,並通知救護車送醫治療後,所幸並無大礙,並聯繫其家屬到場照護。
羅翁家屬對員警能即時予以救助,為民服務精神深感謝意。
中埔分局呼籲民眾家中若有失智或罹有疾病之年長者,要多加注意其生活起居,而年長者外出時應多加注意身體狀況,若自覺不舒服應找適當處所休息或盡速就醫,以免發生憾事。

照片/取自嘉義縣警察局中埔分局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老翁跌倒路中 中埔警即時救援】

南投縣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舉辦「竹花器」手作DIY研習課程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協會理事長林禎鈴表示,我們今天在茶香氤氳中,展開一場結合自然與美學的「竹花器」手作DIY課程。用在地竹材,透過雙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竹花器,搭配在茶席上,更添典雅氣息。

林理事長介紹黃建達老師給會員認識

特地邀請懷山石竹藝工坊創辦人黃建達老師到本協會來教導「竹花器」的手作課程。黃建達老師是當代竹器藝術家,致力於推廣傳統竹藝文化,主要創作項目包括手工竹扇、竹製LED夜燈、茶文化周邊商品(茶杯、茶罐、茶則)等,其作品融合了傳統技藝與生活美學。

黃建達老師教導會員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協會理事長林禎鈴指出,該協會每年都會舉辦茶道(藝)研習課程並輔導會員取得相關茶道(藝)證照及與其他縣市茶協會的參訪交流活動,除協會(會員)之間情誼之促進外,更能讓會員們從交流觀摩中獲得新知。

黃建達老師教導會員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林禎鈴理事長說,今年在茶博會時,巧遇黃老師手持竹製花器非常的有質感及美觀,靈機一動本協會也來舉辦一場「竹花器」的研習課程,並請黃老師來授課,經調查會員們報名踴躍,故今日特地邀請懷山石竹藝工坊創辦人黃建達老師到協會來教導傳授會員們,以竹器為花器的手工製作方法。

黃建達老師教導會員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在場的會員都非常認真學習,黃老師也一一的指導如何製作竹花器的技巧,當作品完成並經黃老師認可後會員們開心極了,都表示今天收穫滿滿並多學會了一項製作竹花器的技術。

會員學習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以竹藝為花器,搭配花卉創作,運用在茶席或家裡、店裡展現出自然生機與蓬勃氣韻。

會員學習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竹器與花草相映成趣,流露出質樸中帶著盎然生意的美感。

會員學習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竹的清雅,花的嫣然,交織出一幅生氣蓬勃、充滿自然韻味的景象。

會員學習手作DIY竹花器情形

竹花器結合茶席展現出自然美,透過黃建達老師手作DIY更能展現茶師的巧思創意與藝術美感。

作品完成會員與林理事長合影留念

照片/取自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投縣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舉辦「竹花器」手作DIY研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