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1

大台中商業會慶祝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 中市府感謝商業會為台中經濟付出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大台中商業會今(30)日盛大舉辦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活動,由經發局長張峯源代表市長盧秀燕頒發優良商戶、商號及績優公會理事長等獎項,特別感謝商業界多年來為台中經濟活動的付出,協助政府對內推動經濟建設,對外開拓貿易市場,並肯定公會作為商業楷模與業界標竿。

經發局長張峯源致詞

張局長表示,商業會作為台中市代表性的商業團體,長期配合市府政策,共同推動台中市經濟繁榮與產業發展,展現公私協力共榮的成果,匯聚更多企業與市府做伙拚經濟,林源隆理事長企業經驗豐富,在事業有成之餘也不忘熱心公益,長期捐贈各社福團體和學校單位,並擔任義警、義消、民防及市府市政顧問,可謂商界楷模,相信大台中商業會在林源隆理事長的領導下,定能持續蓬勃展。

優良商戶表揚

張局長說明,在目前國家經濟發展最關鍵的時刻,中部產業界期盼20年,歷經3任市長,「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終於於盧市長任內正式啟用,首檔由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舉辦的「2025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x五金工業展」已於10月23日圓滿落幕,匯集將近400家廠商、800個攤位,吸引超過逾萬名國外買主與參觀人潮,成功打響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名號;接續登場的還有「台中工具機暨智慧製造展」(11月26日至29日)、「百工百業博覽會」(115年1月16日至19日)及「台灣國際工具機展」(115年3月25日至28日),預期將帶來龐大商機,推動台中各大產業站上國際舞台。

優良商戶表揚

經發局補充,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的114年第3季統計資料,台中經濟指標已連續18季保持4項以上冠軍,其中「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台中核定家數348家高居全國第一,創造就業環境,吸引外縣市人口移居,讓台中人口穩定成長突破286萬;除重大投資案,市府也照顧民生經濟,其中振興百工百業的「台中購物節」已邁入第七年,不僅讓世界看見台中,更擴大市場商機;還有爵士音樂節、市民野餐日、國際花毯節、耶誕嘉年華及跨年晚會等活動,將為台中打造為盛典經濟之都。

今日表揚活動,包括經發局長張峯源、大台中商業會理事長林源隆、豐原區長洪峰明、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以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顏寬恒均派員出席祝賀。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大台中商業會慶祝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 中市府感謝商業會為台中經濟付出

「親愛的」變詐騙鬼 警終結愛情點數陷阱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和美分局為強化社區防詐安全網,持續推動警民合作,和美派出所警員接獲統一超商店員通報,葉姓男子購買高額點數卡疑似遭詐騙,員警趕抵現場即時阻止了詐騙集團犯罪行為,成功為民眾守住財產。
經員警深入了解,葉民是在網路社群上結識兩名網友,雙方互動親密並互稱「親愛的」,對方隨即以急需用錢為由,要求葉民購買6000元的點數卡。吳姓店員以多次的阻詐經驗,將點數上鎖並通報警方,為攔阻爭取了黃金時間。員警到場後,耐心向葉民宣導並剖析「假交友真詐財」及「色情應召詐財」的常見手法與話術,葉民在聽聞詳情後,才驚覺自己已落入陷阱。
和美分局特別呼籲廣大民眾,詐騙集團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若在網路交友或陌生訊息中,對方以任何名義要求您購買高價值的遊戲點數卡或虛擬貨幣,百分之百就是詐騙!點數卡因具備高度隱匿性,一經傳送即難以追回。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心存僥倖,若遇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電話查證,全民共同提升識詐免疫力,維護社會安全。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親愛的」變詐騙鬼 警終結愛情點數陷阱

虛擬網紅「法咪咪」跨界策展!基隆國際藝術大展登場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今(30)日在基隆美術館隆重登場,由藝術家余政達創造的虛擬角色「法咪咪 FAMEME」首度以策展人身份策劃,邀集英國、法國、日本、泰國及台灣十位當代藝術家,共展出28組精彩作品。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親臨開幕儀式,與多位藝術愛好者共同觀展,感受藝術多元的表現形式與時代思考。

邱佩琳致詞時表示,藝術是一種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方式,每件作品都映照出創作者與觀者的真實情感。她分享到,在數位時代中,人們常為迎合外界期待而忽略自我,但這場展覽提醒我們要重新思考「看見自己」的意義。她期盼基隆美術館能持續成為市民接觸藝術、對話生活與沉靜自我的空間,讓城市因文化而更有溫度。

策展人法咪咪指出,本展以「WE ARE ME」為題,象徵集體與個體之間的共生與矛盾;副標「我(們)到此一遊」則呼應社群媒體時代的觀看現象,探討當「表態」與「被看見」成為日常,我們又如何在群體中尋回自我。視覺設計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操刀,以群眾凝視空白牆面的影像呈現,象徵觀看本身即是一種表演,也邀請觀眾反思自身與藝術間的關係。

展覽集結多位國際藝術家,其中包括英國當代藝術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其作品《同理心是一種超能力嗎?》以幽默提問喚起觀眾對純真與共感的思考。多件跨國與在地藝術家創作從影像、裝置到互動體驗,呈現網路世代中慾望、表象與真實之間的流動關係,為觀眾帶來深刻的文化對話與感官體驗。

邱佩琳最後強調,基隆市政府致力推動城市文化轉型,讓藝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她邀請市民朋友走進基隆美術館,在作品與空間的交織中,重新理解「自我與群體」的連結,讓基隆成為文化創新與藝術共感的城市。

本次展覽地點為基隆美術館 (一樓 101-103及 M樓02-03展覽室),展覽時間為114年10月30日至115年2月1日0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為休館日),期間將舉辦多場定時導覽活動,包含策展人法咪咪的親自導覽,以及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氣人物,如法白共同創辦人劉珞亦、策展人/演員丁春誠、貓下去敦北俱樂部創辦人陳陸寬等,帶來跨領域視角的解說。更多活動資訊請參閱基隆美術館官方網站(https://kmoa.klcg.gov.tw/),或追蹤其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粉絲專頁「基隆美術館 Keelung Museum of Art」。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虛擬網紅「法咪咪」跨界策展!基隆國際藝術大展登場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體能競技  11月8日在彰化體育館圓形廣場盛大登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彰化縣內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活動—114年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今(30)日上午在原住民生活館舉行宣傳記者會,縣長王惠美、議員陳榮妹、各族長老與族人朋友出席與會,一同相聚共舞,感受原住民文化底蘊。並邀請全國民眾,活動將於11月8日在彰化縣立體育館圓形廣場熱鬧登場,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參與一年一度的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內居住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人數約有7,233位,為發揚各族文化特色,當日有聯合主祭祈福儀式、原音演唱、傳統體能競賽、原住民市集及政令宣導等五大類活動。其中祈福儀式由各族長老及代表組成聯合主祭團隊,以「敬天、敬地、敬祖靈」傳統儀式,傳達給年輕一輩族人,藉以維繫、傳承與宣揚自身文化,也祈求祖靈護佑族人,讓所有族人平安健康。
王縣長指出,這次活動有超過600位族人,組成12個隊伍進行傳統體能競賽與舞蹈競賽,同時有超過20攤原住民市集,將用原住民美食擄獲大家的胃,現場有5個單位組成的服務團隊,為原住民鄉親提供各項權益福利的諮詢服務與宣導。感謝陳榮妹議員長期為縣內原住民朋友提供生活指導與協助,積極為族人爭取福利。原住民生活館是原住民的家,希望各族朋友把彰化當成第二個故鄉,期盼都能受到最好的照顧服務,將原住民族文化及語言向下扎根。
縣議員陳榮妹表示,一年一度的文化節即將登場,今年參加隊伍是歷年最多的一次,感謝王縣長提供豐富的原住民福利政策,讓許多原住民朋友願意在彰化生活打拚。目前彰化有7千多名原住民,明年將新增一席山地原住民族議員為大家服務。感謝所有的族人對活動的支持與認同,今日記者會雖然沒有眾所期待的烤大豬,但提供搗麻糬活動讓大家體驗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歡迎大家11月8日一同蒞臨感受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
民政處表示,活動當天將以祈福儀式揭開序幕,由潘福來長老引領各族長老祈福團聯合進行,感恩祖靈的庇佑,讓族人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表現。今年體能競賽隊伍有不打散隊、彰化市隊、娜魯灣隊、台鳳隊、布農協會隊、埔鹽隊、鹿頂隊、天主教隊、關懷隊、彰化排灣隊、瑪撒露隊及布農待思安隊共12隊,超過600人參加競技競賽,分別來自本縣各個不同的族別聯合組隊參賽。9月開始就利用假日及晚上時間,進行1個月的練習,期待活動日展現亮眼成果,讓大家看見彰化各原住民族的文化之美。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體能競技  11月8日在彰化體育館圓形廣場盛大登場

張麗善議會中重申: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面對非洲豬瘟持續威脅與衝擊,縣長張麗善30日於議會接受議員廖偉晴質詢時重申,中央政府應展現「全面杜絕非洲豬瘟」的決心,禁止廚餘進入養豬場,避免僅占全國約8%的廚餘養豬場成為防疫破口。她同時呼籲中央同步推動一縣市一廚餘資源化處理廠,「讓廚餘變肥料、肥料養土地」,將此次防疫危機變成產業轉型升級、環境永續的契機。

縣長張麗善再次呼籲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張麗善縣長指出,目前全台約有46萬頭豬隻以廚餘為飼料,僅占全台豬隻總數約8%,卻威脅全國2300萬人的防疫安全,及養豬產業信心。她呼籲中央必須痛定思痛,從源頭杜絕疫情風險,明確禁止廚餘養豬,防疫政策不應該被這46萬頭吃廚餘的豬所綁架,影響整個產業安全。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身為全國最大養豬縣,已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全面禁止廚餘進場,建立完善防疫網。然而此次非洲豬瘟對雲林帶來很大衝擊,整個養豬產業面臨嚴重損失。若中央未能徹底禁止廚餘養豬,展現完全杜絕非洲豬瘟的決心,未來就算雲林縣守住了,養豬業者仍將長期處於不安與恐懼之中,產業永續發展也將面臨更大挑戰。

張麗善縣長回覆廖偉晴議員質詢時再度呼籲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展現防疫決心

張縣長指出,中央政府因應這波疫情,也祭出包括加嚴邊境管制、旅客檢疫或海關查緝等政策。但源頭管理才是最根本的防線,明確禁止廚餘養豬,將是防止非洲豬瘟傳入最關鍵、最有效的政策。唯有從根本杜絕疫情風險,才能真正保障台灣養豬產業與消費者食品安全。

張縣長同時建議中央應該以更前瞻的思維,推動廚餘資源化處理,讓廚餘去化變成循環經濟的一部分。推動「一縣市一廚餘資源化處理廠」政策,將廚餘轉化為友善土地的有機肥料,可以去化廚餘又能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既守護產業安全,又促進環境永續,真正達到「環保、經濟、永續」三贏的目標。

議員廖偉晴於議會質詢縣府農業處等相關局處防疫措施

張縣長語重心長的指出, 台灣在防堵非洲豬瘟上已堅守多年,若中央未下定決心明確禁止廚餘養豬,從源頭杜絕疫病,難保防疫網再出現破口,不僅豬農在惶恐中度日,更讓台灣在口蹄疫事件以來歷經2、30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成為非疫情地區的成果化為烏有,重創豬農生計與國家防疫成果。

張縣長呼籲中央正本清源,儘速宣佈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杜絕後患,保障養豬產業安全與消費者信心,讓全世界看見這項政策是正確防疫措施,展現台灣杜絕非洲豬瘟決心,與持續維護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的目標。更能提升國際形象,讓台灣豬肉再次走向世界。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張麗善議會中重申: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墨新聞|記者農夫林/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會第20屆第6次大會30日開幕。非洲豬瘟防疫措施延長,中央宣布十五天禁宰、禁運,宜蘭縣為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農業處長李新泰於縣議會專案報告時指出,中央開放解禁後,肉品市場扣除原定2天休市,將有7天「禁運外地豬」,以供應在地「宜蘭豬」為主,預計11月15日開放外縣市毛豬運進宜蘭屠宰,已和供銷雙方達成協議。

國民黨籍縣議員黃琤婷表示,這段時間對地方產業鏈是重大挑戰,政府除了防疫,也必須照顧民生,讓努力生活的家庭不會在這段期間被迫倒下。

黃琤婷指出,豬農面臨飼料成本不斷增加、豬隻無法出欄,市場肉攤與夜市小吃店營收短少甚至歸零,已經開始有店家掛出「公休」牌,擔心能否撐過這段時間,這不是單一產業的困難,而是整條豬肉產業鏈共同的壓力。

她說,除了中央應啟動補貼與低利貸款機制外,她要求宜蘭縣府研議減免地方稅費負擔,在最關鍵的時刻協助業者紓困,讓基層家庭不必孤軍作戰。

她強調,地方政府應積極與中央溝通爭取資源,同時提供地方層級的支持措施,讓豬農、攤商與小吃店能度過難關。

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中央開放解禁後,肉品市場扣除原定2天休市,將有7天「禁運外地豬」。

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宜蘭每天市場需求約四百頭豬,半數以上靠外縣市供應,中央自10月23日禁宰禁運至11月6日,經統計期間縣內累計未屠宰豬隻暫時能自給。考量外地豬跨縣市移動風險,加上為紓解禁宰禁運期間,宜蘭累計未屠宰約3000頭毛豬,已與供銷雙方及豬農達成協議,7日中央解禁後,扣除2天休市,宜蘭會延長7天禁運外地豬,15日起再開放屠宰外縣市毛豬。

針對相關產業鏈補貼,李新泰說,中央祭出補助,縣府也盤點是否還有資源能夠補貼豬農或豬商,為避免解禁後拍賣價格波動過大,已和供銷雙方達成共識。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正聲廣播公司75周年慶公益系列活動「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歷經三場溫馨旅程,最終場來到嘉義縣新港鄉大潭社區,與長輩們一同度過充滿創意與歌聲的美好時光。新港鄉長葉孟龍、嘉義縣議員林秀琴、黃啟豪,立委陳冠廷服務處副主任陳時斌等人都到場和長輩同樂,肯定正聲嘉義電台與帶偶回家工作室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帶進社區,讓長輩不僅能聽到動人的歌聲,還能親手完成可愛的花盆人偶,透過音樂與藝術,增進長輩們的社交互動與情感交流。

正聲廣播公司繼上半年與「雯翔舞團」合作,為偏鄉學童點亮舞蹈美學之光,下半年攜手「帶偶回家工作室」,以藝術創作與音樂互動,療癒社區長輩的身心靈。「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系列公益活動,透過手作創意與熟悉旋律的共鳴,陪伴長者重新感受自我價值的光芒。

本次活動由帶偶回家工作室負責人陳威光帶領長輩發揮創意,自由搭配花盆組件,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花盆人偶」作品;同時邀請台南木吉他彈唱情歌王子蔡政翰,帶來多首經典曲目,現場充滿笑聲、歌聲與掌聲。手作與音樂的雙重體驗,不僅提升長輩的手眼協調與專注力,也促進人際交流與社區凝聚力。

正聲嘉義電台台長吳春滿表示,正聲廣播公司一路走來,始終以「擁抱公益、服務社會」為使命。相信藝術與音樂不分年齡,都能為生命帶來力量與溫度。這次結合手作與音樂,希望在創作與歌聲中,讓長輩感受到被看見、被陪伴的溫暖。

活動感謝漢儒文教基金會、華儒青年關懷基金會及晉達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為公益盡一份心力。期望透過簡單易學的DIY手作,讓長輩重拾「我做得到」的成就感,同時刺激大腦、延緩認知退化;在音樂與藝術的陪伴下,實踐「預防失智、延緩退化、樂活老化」的理念,讓銀髮生活綻放更多幸福光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2025年「藝術宅急便」自啟動以來已完成8場巡演,場場吸引滿滿人潮、氣氛熱烈,累計參與人數已逾5000人次。10月底連假舉辦的土庫場由FOCASA馬戲團帶來《潘朵拉的盒子》、斗南場由臺灣特技團帶來《臺灣追想曲》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參與。藝術宅急便活動規劃從布袋戲、兒童劇、音樂、馬戲到特技表演,節目內容多元豐富,不僅深受親子家庭喜愛,也讓地方鄉親在熟悉的地方歷史建築、宮廟、社區空間中,享受國際級的專業演出。


接下來,壓軸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將於11月13日至15日分別在大埤、莿桐、古坑三鄉鎮連續登場,邀請民眾把握最後三場精彩演出,一同為今年的藝術宅急便畫下完美句點。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藝術宅急便」自2022年開辦以來,已累積辦理達32場次,邀請28個優秀團隊共同參與,成功打造出雲林具代表性的行動藝術品牌。許多民眾稱許這樣的節目是「國家級劇場演出」的節目,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逐漸變成縣內活動品牌,也契合文化部文化平權概念,讓藝術不僅存在於劇場中,更走進民眾生活。今年巡演與文化部「振興偏鄉巡演計畫」合作,共走訪11個鄉鎮,前8場活動在元長、林內、二崙、水林、崙背、東勢、土庫、斗南等地舉辦,讓活動成為地方民眾週末最期待的文化盛事。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接下來11月份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以詼諧又貼近生活的肢體語言,描繪現代人在現實壓力下仍努力生活的樣貌,結合戲劇與舞蹈的獨特風格,將為今年的巡演帶來最具張力與思考性的壓軸篇章。壞鞋子舞蹈劇場成立於2005年,以「從身體出發,用舞蹈說故事」為創作核心,作品多以生活經驗為靈感,融合幽默、戲劇性與深刻的人文觀察。該團團長林宜瑾是雲林人,曾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外藝術節演出,其鮮明風格與貼近人心的表現手法,深受觀眾喜愛。近年回鄉發展,致力把專業演出讓在地鄉親認識。


此次演出的《吃土》延續團隊一貫的生活視角,透過詼諧的身體語言與戲劇性場景,刻畫現代人在面對現實壓力的無奈與勇氣。「吃土」不僅是一種幽默的表達,也象徵人們在艱難生活中仍努力向前的精神。節目融合舞蹈、戲劇與聲音設計,用身體講故事,在笑聲與共鳴中帶出深刻思考,是一齣貼近生活、溫暖又有力的作品。


此外,為回饋熱情支持的觀眾,縣府特別推出限量兌換活動:凡累積觀賞「藝術宅急便」3場演出可兌換手機吊繩或杯墊,5場可兌換U型枕或水壺,累積8場更可獲得限量紀念T恤乙件。活動僅剩最後3場,邀請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與把握最後機會兌換,收藏屬於自己的「藝術宅急便」回憶。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巡演資訊】
1.    11/13(四)19:00|大埤三山國王廟
2.    11/14(五)19:00|莿桐三聖宮
3.    11/15(六)19:00|古坑中洲玄武宮
✨活動免費入場,建議民眾提早入場並配合現場指引。
✨更多消息請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獲獎名單出爐,雲林縣由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獲獎,張麗善縣長第一時間派員前往張貼紅榜表達祝賀。

崇文國小是一所僅有47名學生的偏鄉小校,雖弱勢學生比例高,仍積極克服偏鄉學校資源匱乏之限制、爭取外部資源,推動多元藝術深耕課程(繪畫、扯鈴、微電影、科技、直笛、舞蹈與布袋戲…等),並於各類藝文競賽屢創佳績,其中以「繪畫、扯鈴與布袋戲」最為出色,多次在縣級比賽及全國賽中脫穎而出。

於電影教學方面,教導學生運用「思多利編劇與腳本創作平臺」創作劇本,拍攝校園主題微電影、廣播劇及動畫,榮獲本縣影展銅獎、品德微電影優等獎;於扯鈴教學方面,建立「扯鈴護照」分級制度,邀請專業教練進行系統性訓練,使學生多次榮獲縣賽與全國賽特優、第一名;於直笛教學方面,指導學校直笛團參加全縣音樂比賽連年榮獲優等,並時常於社區活動中展演,以培養學生表演自信;於布袋戲教學方面,透過「圓夢尖兵布袋戲計畫」使學生從編劇、手作戲偶到操偶全程參與,更連續兩年榮獲本縣第一名、全國特優及優等。

崇文國小除於教學與競賽中表現優異,亦辦理每年文化走讀活動,帶領學生至全台各地進行扯鈴、直笛及舞蹈快閃演出,增進學生對地方藝術與文化之深入體驗,亦積極結合媒體資源,對偏鄉藝術教育深耕及推廣之成效卓著,值得肯定。

吳登興先生投入教育28年,指導多場教育部、傳藝中心、文化部文資局…等機關單位之教師研習,並擔任國際級暨甲級龍獅裁判教練考核講師提攜後進裁判;指導本縣學校獲得全國各項重要賽事380餘次冠軍(特優)、教育部體育署民俗體育競賽獲菁英賽12座金質獎、12座菁英獎(全國唯一)、連續11年獲雲林之光,其指導之飛沙國小更以全校僅30人卻創下教育部民俗體育單年度全國八冠王的紀錄,將傳統藝術扎根偏鄉各校。

吳登興先生長年持續研究發覺保存國定重要古物(如: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指定),協助古蹟、古物、傳統藝術、民俗提報登錄文化資產多達41案,更遠赴泰國執教立門派德義堂龍鳳獅團隊(現為北欖坡市五屬之一,五種舞獅技藝);於2019年獲本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龍鳳獅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及龍獅製作技術保存者,為全台灣最年輕雙登錄保存者。吳登興先生長期投入偏鄉學校傳統技藝及表演藝術工作,對偏鄉學子藝術傳承努力不怠,幫助各級學校獲獎無數,更推動各項文化資產保存,為守護、傳承傳統藝術之楷模。

張縣長感謝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於藝術教育之貢獻不遺餘力,於本縣深耕傳統藝術外,更積極尋找外部資源,本次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實至名歸。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長期溝通爭取行人路權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獲獎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共同推動「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人行環境改善」專案,榮獲《天下雜誌》「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之2025「年度影響力獎」入圍肯定。趙家麟將「人本城市」課程之教學成果實踐於改善地方環境,為美好城市治理播下希望的種子。

《天下雜誌》公布第一屆「年度影響力獎」獲獎團隊,全國僅3個專案獲獎。首獎為「台北市師大路改造」案,而「中北路人行環境改善」與「歸仁圓環交通好行大改造」同獲入圍肯定。主辦單位表示,在講求停車便利、交通效率的台灣,願意投入道路環境改造、為行人創造安全步行空間的專案都值得支持。此次評選主題以「道路環境改善」為主軸,因應「行人地獄」引發的社會關注,邀集內政部國土署與專家學者共同提名及評選。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與民間團體推動「中原耶誕散步節」,獲得地方大力支持。

位於中原大學校門正前方的中北路,長期存在人車爭道風險。2018年市府雖獲中央補助鋪設人行道,卻因地方對停車與塞車的疑慮而退回經費。為突破僵局,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暨地景建築系教授趙家麟自2019年起將「人本城市」課程導入場域,師生分組訪談店家與居民,2019至2024年完成四次訪調,開啟社區對話,居民態度逐漸軟化,從強烈反對轉為支持或不反對,成功累積在地共識。

2024年底,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合作舉辦「中原耶誕散步節」活動,讓民眾實際體驗「人本街道」的友善環境,減輕了疑慮。之後中壢區公所協力推動並編列經費,2025年終於完成中原大學至中原國小約200公尺長、單側1.8公尺(外凸段4公尺)寬的標線型人行道,讓師生與附近居民擁有更安全的行走空間。

幕後重要推手、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表示,努力十年換來這個結果,雖然稱不上是成功案例,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北路人行環境改造的困難,反而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道路改革的實作。他期盼,每位修課學生畢業後,都能成為改革的種子,在各自的城市繼續播種,讓「人本城市」的理念生根茁壯。他強調,團隊將持續攜手地方與公部門,推動安全步行與生活環境之改善,為城市安全與永續未來累積更大的公共影響力。

中原大學表示,校園周邊匯聚學生、居民與商圈活動,完善的人本交通是提升生活品質與用路安全的關鍵。中原大學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與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將繼續協助打造安心、友善、宜居的永續城市,讓中原的設計專業成為地方共同前進的動能。

2024「中原耶誕散步節」實施一日試圍活動,讓民眾體驗「人本街道」的友善氛圍。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長期溝通爭取行人路權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團隊獲獎

彰化縣北斗鎮中寮社區「韌性有感」 榮獲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全國優等獎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本年度「韌性社區維運評鑑」由全國各縣市推薦已獲得韌性社區標章的社區參加,全國共計65處社區投入評鑑。彰化縣消防局預先辦理初選,由北斗鎮中寮社區脫穎而出,代表本縣角逐全國最高榮譽。經過第一階段書面審查與第二階段實地訪視後,中寮社區榮獲全國「優等獎」的殊榮,獎補助金15萬元!
114年9月4日,內政部消防署馮俊益副署長率領評核委員及三位專家學者蒞臨本縣,進行「績優韌性社區」實地訪視與指導。此次訪視由北斗鎮顏鎮長、彰化縣消防局施順仁局長及中寮社區侯理事長全程陪同,帶領評鑑團隊深入社區,實地走訪歷史災點、企業合作防災軌跡及防救災倉儲設施,並由中寮社區進行成果簡報與委員答詢,充分展現社區完善健全的防災網絡架構與執行力。
透過此次評鑑,不僅使中央主管機關更深入了解地方推動防災工作的現況,也有效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災意識與向心力,展現中寮社區在防災韌性建設上的卓越成果與持續努力。
本縣竹塘鄉竹塘社區及員林市湖水社區,雖未晉級至第2階段實地訪視,但因展現出高度動員能力與紮實的災害應變實力,獲中央肯定,評選為「一般韌性社區」,並各獲補助經費10萬元,以支持後續防災能量之強化與推動。另和美鎮南佃社區於113年度已獲頒「特優社區」殊榮,114年度續列為「示範社區」,由中央核定補助經費15萬元,期以發揮引領帶動效益,提升本縣整體社區防災韌性。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韌性社區推動旨在強化社區自主應對災害的能力,涵蓋「減災、整備、應變、復原」四大面向。透過「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制度,讓表現優異的社區被看見與鼓勵,也激勵更多社區投入防災工作,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與行動力。
王縣長縣府團隊長年積極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縣府推動防災事務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位縣民都能居住在安全的環境中。彰化縣人口約121萬,為非六都人口最多的縣市,為了保障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縣府一向秉持「充分準備、未雨綢繆」的原則,積極推動韌性社區建設。未來也將持續輔導更多社區,讓防災工作更具成效。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彰化縣北斗鎮中寮社區「韌性有感」 榮獲績優韌性社區評鑑全國優等獎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創佳績 榮獲「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社會組 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評選結果揭曉,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以《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脫穎而出,榮獲「社會組-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此獎項表揚以行動實踐永續理念、創造社會正向影響的卓越專案,衛生局透過推動銀髮族飲食質地教育計畫,成功建構高齡友善的支持性環境,展現持續守護長者健康、促進社會共融的豐碩成果。

「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以「善用故事力,創造影響力」為核心精神,透過影像傳遞行動故事,展現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社會共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以《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推廣歷程,展現高齡營養照護的創新模式,引起評審共鳴,獲得高度肯定,回饋的評語為專案切中長者營養與咀嚼困境,並透過不同語言精準回應長者需求,是個十分完整、執行細緻且有影響力的計劃,期待未來可拓展至其他地區,擴大永續效益。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與弘光科技大學USR計畫合作,辦理「飲食質地調整實作工作坊」,培訓多位種子師資,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日常可行的照護行動,幫助長者「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巧」。此外,本局積極拓展社區營養服務網絡,在水里、埔里、草屯設立3處分中心,營養師深入社區提供營養風險評估,及早發現並介入營養不良長者;結合遠距之愛衛教平台,讓營養衛教的觸角延伸到最偏遠的角落,同時開發多元族群語系營養衛教素材,包含全國首創布農語、賽德克語、泰雅語、邵族語等四種原民語健康繪本、台語及國語有聲健康書,以及英文、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多國語言文宣,打破語言隔閡,讓營養教育更貼近每一位長者與照顧者。

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南投縣長者占總人口五分之一,長輩的牙口或許不如以往,卻仍渴望能吃得下、吃得對。我們深信,營養照護不只是專業服務,更是一種溫柔的陪伴與守護。《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不只是餐桌上的改變,更是一份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信念。此次獲獎,是全體同仁長期努力與跨界合作的成果,也是南投在高齡營養推動上與國際永續發展目標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創佳績 榮獲「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社會組 銅獎」是歷年來全台衛生局獲得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