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75

台中客庄伯公照護站成果豐碩 四站聯合社團共同展現樂齡人生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府客委會輔導台中市東勢區詒福社區發展協會於今(30)日上午在東勢詒福社區活動中心舉辦「114年度伯公照護站成果聯誼表演」活動,此次成果發表還邀集了上城、下城、泰昌社區等四處「伯公照護站」及東勢農會樂齡學習中心、同舍日照、東舍日照等社團機構,展現豐碩學習成果與滿滿活力。

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致詞,預祝活動圓滿順利

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首先代表市長盧秀燕向在場所有長輩祝賀重陽節快樂!他表示,伯公照護站不僅是長者休閒娛樂及傳承客家文化的場域,更是推動在地關懷與客語傳承的重要據點。感謝詒福里及東勢各社區關懷據點和社團用心投入許多人力與資源,讓山城客庄長者們在多元活潑的課程中,找到自信與快樂,更讓客家文化在樂齡族群中持續發光。

活動在詒福社區太鼓班震撼的鼓聲中揭開序幕,炒熱現場氣氛

活動在詒福社區太鼓班震撼的鼓聲中揭開序幕,由長者手持鼓棒道具,隨著樂曲翩翩起舞,展現銀髮族滿滿活力。各社區也輪番上陣展演多項節目,包含客家歌曲合唱、律動舞蹈與健康操,最後在「舞動桐花」大合唱中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熱鬧的氛圍與長輩們的燦爛笑容,充分展現伯公照護站在推動樂齡與文化扎根上的豐碩成果,讓與會者紛紛讚許「這是客庄最美的風景」。

東舍日照的夥伴們自製寶特瓶沙鈴道具伴奏,歡唱「愛拚才會贏」

詒福社區理事長郭丞漢表示,社區自設立伯公照護站以來,持續以客語文化、才藝學習及健康促進為核心,推動客家文化活動,期能打造出屬於山城客庄的溫馨長照網絡。未來將持續鼓勵長輩參與站點活動,發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讓長者在學習中維持身心健康,增進人際交流。

詒福長者們表演客語歌曲「膨尾鼠」,大家一起跟著擺出松鼠樣態,場面趣味溫馨

客委會說明,伯公照護站是推動客家語言文化與促進健康樂齡的重要平台,著重推動在地客家特色文化及老幼同樂活動,同時結合樂齡照護服務,這次透過各社區長者傳唱客家歌謠、講客語、手作課程與律動等活動,展現多元且動態的伯公照護站成果,除促進各據點間的聯誼交流與共學外,亦凝聚長者們的歸屬感與成就感。

長者們手持桐花道具,隨著樂曲翩翩起舞,展現銀髮族滿滿活力

另外,市府客委會與東勢區公所將於11月2日(星期日)上午10點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舉辦【台中市民野餐日・草地閱讀趣Dung Shi Hakka Party】,歡迎市民好朋友共襄盛舉。

同舍日照的夥伴們表演「木箱鼓」,獲得大家熱烈的掌聲

今日活動,東勢區長翁培真、東勢區農會總幹事田士欣、市議員吳振嘉及泰昌里里長徐鎮富、詒福里里長郭丞漢、上城里里長張玉雲、南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建成皆蒞臨參加與同樂,場面熱鬧溫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客庄伯公照護站成果豐碩 四站聯合社團共同展現樂齡人生

打造無障礙環境 提升坐蹲廁間設置比例 都發局修正「台中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學校建築物附設廁所設置及管理維護基準」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提升台中市公有建築物廁所環境品質及落實性別平權,市府於110年訂定「台中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學校建築物附設廁所設置及管理維護基準」,規範新建公有建築物男女廁間、坐式及蹲式廁間比例,及設置性別友善廁所。都發局表示,為打造全齡友善的使用空間,今年特別修正該基準,提升坐蹲廁間設置比例,期望坐式馬桶比例增加,能提供市民安心、貼心且更具便利性的如廁環境。

都發局說明,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坐式馬桶因其便利性與舒適度,已逐漸成為主流。相較於蹲式馬桶,坐式馬桶對長者、孕婦、幼童及行動不便者更為安全,能降低跌倒或使用不便的風險;同時在長時間使用時,亦能減少身體負擔,讓如廁過程更輕鬆。另在清潔維護上,坐式馬桶更符合現代衛生習慣,亦可搭配智慧馬桶或免治設備,提升公共建築物的整體服務品質。

市府為打造全齡友善的使用空間,特別修正基準,將原先坐蹲廁間比例 2:3,大幅調整為 4:1,並於今年9月1日正式發布實施,成為全國首例。除了新建廁所的設置規範外,針對既有建築物,市府亦明定由管理機關自行訂定改善計畫,逐年執行調整,以提供市民安心、貼心且更具便利性的如廁環境。

都發局表示,此次修正不僅回應高齡社會需求,更兼顧性別平權與公共衛生,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相關改善措施,營造更友善、更貼心的公共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打造無障礙環境 提升坐蹲廁間設置比例 都發局修正「台中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學校建築物附設廁所設置及管理維護基準」

2025台灣仲裁週登場! 中市府攜中華仲裁協會 探討促參案件爭議仲裁實務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由台中市政府與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全國律師聯合會共同舉辦的「台灣仲裁週」台中場次研討會,於今(30)日盛大舉行。這場活動為仲裁週系列講座之一,聚焦探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促參法)下的案例爭議解決與仲裁實務,吸引市府機關同仁踴躍出席,共同關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履約過程中爭議的處理機制。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總會林桓秘書長、臺中分會陳建國主任出席本次研討會

市府法制局長李善植致詞表示,公共建設與民間合作案經常涉及高額投資及長期契約履行,隨著促參案件日益增加,如何有效處理爭議成為政府機關的重要課題。透過此次研討會,期盼協助市府各機關對於爭議處理與仲裁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面對爭議時的應變與決策能力。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總會秘書長林桓到場亦深表贊同及支持,尤其針對重大工程履約爭議若朝向採取仲裁途徑解決,對於市府行政成本及人力節省方面,明顯會有加乘助益,希望未來各機關可以善用仲裁制度。

主講人孔繁琦律師具豐富促參案件仲裁實務經驗

主講人孔繁琦律師現為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及仲裁人,也是環宇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擁有豐富促參案件仲裁實務經驗。孔律師深入淺出剖析促參案件常見爭議樣態與處理方式,協助與會者理解仲裁在促參案件中的實際運作,例如高鐵營收未如預期的爭議處理、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及台北大巨蛋BOT案工期展延等重大案件,皆透過仲裁機制促成雙方共識而有效化解爭議。

孔律師在研討會中深入淺出介紹促參法

孔律師進一步說明,各種爭端解決機制各有優缺點,部分機關因對仲裁程序不熟悉或存有疑慮,遇到爭議時仍多傾向選擇法院訴訟作為解決途徑;然而基於仲裁具備迅速、彈性及經濟等優勢,若能妥善選任仲裁人,將有助於提升案件解決效率,達成雙贏局面。

法制局說明,透過此次活動,不僅提升市府機關對促參法爭議解決的認識與應用,也展現公部門持續學習與精進的態度。期盼未來台中在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過程中,能以更加完善的法令制度與爭議處理機制,為市民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打造法治健全、發展均衡的宜居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台灣仲裁週登場! 中市府攜中華仲裁協會 探討促參案件爭議仲裁實務

大台中商業會慶祝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 中市府感謝商業會為台中經濟付出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大台中商業會今(30)日盛大舉辦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活動,由經發局長張峯源代表市長盧秀燕頒發優良商戶、商號及績優公會理事長等獎項,特別感謝商業界多年來為台中經濟活動的付出,協助政府對內推動經濟建設,對外開拓貿易市場,並肯定公會作為商業楷模與業界標竿。

經發局長張峯源致詞

張局長表示,商業會作為台中市代表性的商業團體,長期配合市府政策,共同推動台中市經濟繁榮與產業發展,展現公私協力共榮的成果,匯聚更多企業與市府做伙拚經濟,林源隆理事長企業經驗豐富,在事業有成之餘也不忘熱心公益,長期捐贈各社福團體和學校單位,並擔任義警、義消、民防及市府市政顧問,可謂商界楷模,相信大台中商業會在林源隆理事長的領導下,定能持續蓬勃展。

優良商戶表揚

張局長說明,在目前國家經濟發展最關鍵的時刻,中部產業界期盼20年,歷經3任市長,「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終於於盧市長任內正式啟用,首檔由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舉辦的「2025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x五金工業展」已於10月23日圓滿落幕,匯集將近400家廠商、800個攤位,吸引超過逾萬名國外買主與參觀人潮,成功打響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名號;接續登場的還有「台中工具機暨智慧製造展」(11月26日至29日)、「百工百業博覽會」(115年1月16日至19日)及「台灣國際工具機展」(115年3月25日至28日),預期將帶來龐大商機,推動台中各大產業站上國際舞台。

優良商戶表揚

經發局補充,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的114年第3季統計資料,台中經濟指標已連續18季保持4項以上冠軍,其中「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台中核定家數348家高居全國第一,創造就業環境,吸引外縣市人口移居,讓台中人口穩定成長突破286萬;除重大投資案,市府也照顧民生經濟,其中振興百工百業的「台中購物節」已邁入第七年,不僅讓世界看見台中,更擴大市場商機;還有爵士音樂節、市民野餐日、國際花毯節、耶誕嘉年華及跨年晚會等活動,將為台中打造為盛典經濟之都。

今日表揚活動,包括經發局長張峯源、大台中商業會理事長林源隆、豐原區長洪峰明、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以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顏寬恒均派員出席祝賀。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大台中商業會慶祝第79屆商人節表揚大會 中市府感謝商業會為台中經濟付出

「親愛的」變詐騙鬼 警終結愛情點數陷阱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和美分局為強化社區防詐安全網,持續推動警民合作,和美派出所警員接獲統一超商店員通報,葉姓男子購買高額點數卡疑似遭詐騙,員警趕抵現場即時阻止了詐騙集團犯罪行為,成功為民眾守住財產。
經員警深入了解,葉民是在網路社群上結識兩名網友,雙方互動親密並互稱「親愛的」,對方隨即以急需用錢為由,要求葉民購買6000元的點數卡。吳姓店員以多次的阻詐經驗,將點數上鎖並通報警方,為攔阻爭取了黃金時間。員警到場後,耐心向葉民宣導並剖析「假交友真詐財」及「色情應召詐財」的常見手法與話術,葉民在聽聞詳情後,才驚覺自己已落入陷阱。
和美分局特別呼籲廣大民眾,詐騙集團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若在網路交友或陌生訊息中,對方以任何名義要求您購買高價值的遊戲點數卡或虛擬貨幣,百分之百就是詐騙!點數卡因具備高度隱匿性,一經傳送即難以追回。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心存僥倖,若遇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電話查證,全民共同提升識詐免疫力,維護社會安全。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親愛的」變詐騙鬼 警終結愛情點數陷阱

虛擬網紅「法咪咪」跨界策展!基隆國際藝術大展登場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今(30)日在基隆美術館隆重登場,由藝術家余政達創造的虛擬角色「法咪咪 FAMEME」首度以策展人身份策劃,邀集英國、法國、日本、泰國及台灣十位當代藝術家,共展出28組精彩作品。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親臨開幕儀式,與多位藝術愛好者共同觀展,感受藝術多元的表現形式與時代思考。

邱佩琳致詞時表示,藝術是一種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方式,每件作品都映照出創作者與觀者的真實情感。她分享到,在數位時代中,人們常為迎合外界期待而忽略自我,但這場展覽提醒我們要重新思考「看見自己」的意義。她期盼基隆美術館能持續成為市民接觸藝術、對話生活與沉靜自我的空間,讓城市因文化而更有溫度。

策展人法咪咪指出,本展以「WE ARE ME」為題,象徵集體與個體之間的共生與矛盾;副標「我(們)到此一遊」則呼應社群媒體時代的觀看現象,探討當「表態」與「被看見」成為日常,我們又如何在群體中尋回自我。視覺設計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操刀,以群眾凝視空白牆面的影像呈現,象徵觀看本身即是一種表演,也邀請觀眾反思自身與藝術間的關係。

展覽集結多位國際藝術家,其中包括英國當代藝術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其作品《同理心是一種超能力嗎?》以幽默提問喚起觀眾對純真與共感的思考。多件跨國與在地藝術家創作從影像、裝置到互動體驗,呈現網路世代中慾望、表象與真實之間的流動關係,為觀眾帶來深刻的文化對話與感官體驗。

邱佩琳最後強調,基隆市政府致力推動城市文化轉型,讓藝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她邀請市民朋友走進基隆美術館,在作品與空間的交織中,重新理解「自我與群體」的連結,讓基隆成為文化創新與藝術共感的城市。

本次展覽地點為基隆美術館 (一樓 101-103及 M樓02-03展覽室),展覽時間為114年10月30日至115年2月1日0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為休館日),期間將舉辦多場定時導覽活動,包含策展人法咪咪的親自導覽,以及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氣人物,如法白共同創辦人劉珞亦、策展人/演員丁春誠、貓下去敦北俱樂部創辦人陳陸寬等,帶來跨領域視角的解說。更多活動資訊請參閱基隆美術館官方網站(https://kmoa.klcg.gov.tw/),或追蹤其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粉絲專頁「基隆美術館 Keelung Museum of Art」。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虛擬網紅「法咪咪」跨界策展!基隆國際藝術大展登場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體能競技  11月8日在彰化體育館圓形廣場盛大登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彰化縣內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活動—114年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今(30)日上午在原住民生活館舉行宣傳記者會,縣長王惠美、議員陳榮妹、各族長老與族人朋友出席與會,一同相聚共舞,感受原住民文化底蘊。並邀請全國民眾,活動將於11月8日在彰化縣立體育館圓形廣場熱鬧登場,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參與一年一度的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內居住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人數約有7,233位,為發揚各族文化特色,當日有聯合主祭祈福儀式、原音演唱、傳統體能競賽、原住民市集及政令宣導等五大類活動。其中祈福儀式由各族長老及代表組成聯合主祭團隊,以「敬天、敬地、敬祖靈」傳統儀式,傳達給年輕一輩族人,藉以維繫、傳承與宣揚自身文化,也祈求祖靈護佑族人,讓所有族人平安健康。
王縣長指出,這次活動有超過600位族人,組成12個隊伍進行傳統體能競賽與舞蹈競賽,同時有超過20攤原住民市集,將用原住民美食擄獲大家的胃,現場有5個單位組成的服務團隊,為原住民鄉親提供各項權益福利的諮詢服務與宣導。感謝陳榮妹議員長期為縣內原住民朋友提供生活指導與協助,積極為族人爭取福利。原住民生活館是原住民的家,希望各族朋友把彰化當成第二個故鄉,期盼都能受到最好的照顧服務,將原住民族文化及語言向下扎根。
縣議員陳榮妹表示,一年一度的文化節即將登場,今年參加隊伍是歷年最多的一次,感謝王縣長提供豐富的原住民福利政策,讓許多原住民朋友願意在彰化生活打拚。目前彰化有7千多名原住民,明年將新增一席山地原住民族議員為大家服務。感謝所有的族人對活動的支持與認同,今日記者會雖然沒有眾所期待的烤大豬,但提供搗麻糬活動讓大家體驗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歡迎大家11月8日一同蒞臨感受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
民政處表示,活動當天將以祈福儀式揭開序幕,由潘福來長老引領各族長老祈福團聯合進行,感恩祖靈的庇佑,讓族人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表現。今年體能競賽隊伍有不打散隊、彰化市隊、娜魯灣隊、台鳳隊、布農協會隊、埔鹽隊、鹿頂隊、天主教隊、關懷隊、彰化排灣隊、瑪撒露隊及布農待思安隊共12隊,超過600人參加競技競賽,分別來自本縣各個不同的族別聯合組隊參賽。9月開始就利用假日及晚上時間,進行1個月的練習,期待活動日展現亮眼成果,讓大家看見彰化各原住民族的文化之美。

照片/取自彰化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體能競技  11月8日在彰化體育館圓形廣場盛大登場

張麗善議會中重申: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面對非洲豬瘟持續威脅與衝擊,縣長張麗善30日於議會接受議員廖偉晴質詢時重申,中央政府應展現「全面杜絕非洲豬瘟」的決心,禁止廚餘進入養豬場,避免僅占全國約8%的廚餘養豬場成為防疫破口。她同時呼籲中央同步推動一縣市一廚餘資源化處理廠,「讓廚餘變肥料、肥料養土地」,將此次防疫危機變成產業轉型升級、環境永續的契機。

縣長張麗善再次呼籲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張麗善縣長指出,目前全台約有46萬頭豬隻以廚餘為飼料,僅占全台豬隻總數約8%,卻威脅全國2300萬人的防疫安全,及養豬產業信心。她呼籲中央必須痛定思痛,從源頭杜絕疫情風險,明確禁止廚餘養豬,防疫政策不應該被這46萬頭吃廚餘的豬所綁架,影響整個產業安全。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身為全國最大養豬縣,已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全面禁止廚餘進場,建立完善防疫網。然而此次非洲豬瘟對雲林帶來很大衝擊,整個養豬產業面臨嚴重損失。若中央未能徹底禁止廚餘養豬,展現完全杜絕非洲豬瘟的決心,未來就算雲林縣守住了,養豬業者仍將長期處於不安與恐懼之中,產業永續發展也將面臨更大挑戰。

張麗善縣長回覆廖偉晴議員質詢時再度呼籲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展現防疫決心

張縣長指出,中央政府因應這波疫情,也祭出包括加嚴邊境管制、旅客檢疫或海關查緝等政策。但源頭管理才是最根本的防線,明確禁止廚餘養豬,將是防止非洲豬瘟傳入最關鍵、最有效的政策。唯有從根本杜絕疫情風險,才能真正保障台灣養豬產業與消費者食品安全。

張縣長同時建議中央應該以更前瞻的思維,推動廚餘資源化處理,讓廚餘去化變成循環經濟的一部分。推動「一縣市一廚餘資源化處理廠」政策,將廚餘轉化為友善土地的有機肥料,可以去化廚餘又能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既守護產業安全,又促進環境永續,真正達到「環保、經濟、永續」三贏的目標。

議員廖偉晴於議會質詢縣府農業處等相關局處防疫措施

張縣長語重心長的指出, 台灣在防堵非洲豬瘟上已堅守多年,若中央未下定決心明確禁止廚餘養豬,從源頭杜絕疫病,難保防疫網再出現破口,不僅豬農在惶恐中度日,更讓台灣在口蹄疫事件以來歷經2、30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成為非疫情地區的成果化為烏有,重創豬農生計與國家防疫成果。

張縣長呼籲中央正本清源,儘速宣佈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杜絕後患,保障養豬產業安全與消費者信心,讓全世界看見這項政策是正確防疫措施,展現台灣杜絕非洲豬瘟決心,與持續維護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的目標。更能提升國際形象,讓台灣豬肉再次走向世界。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張麗善議會中重申:防疫政策不能被46萬頭吃廚餘的豬綁架 中央應禁廚餘養豬、推循環再利用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墨新聞|記者農夫林/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會第20屆第6次大會30日開幕。非洲豬瘟防疫措施延長,中央宣布十五天禁宰、禁運,宜蘭縣為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農業處長李新泰於縣議會專案報告時指出,中央開放解禁後,肉品市場扣除原定2天休市,將有7天「禁運外地豬」,以供應在地「宜蘭豬」為主,預計11月15日開放外縣市毛豬運進宜蘭屠宰,已和供銷雙方達成協議。

國民黨籍縣議員黃琤婷表示,這段時間對地方產業鏈是重大挑戰,政府除了防疫,也必須照顧民生,讓努力生活的家庭不會在這段期間被迫倒下。

黃琤婷指出,豬農面臨飼料成本不斷增加、豬隻無法出欄,市場肉攤與夜市小吃店營收短少甚至歸零,已經開始有店家掛出「公休」牌,擔心能否撐過這段時間,這不是單一產業的困難,而是整條豬肉產業鏈共同的壓力。

她說,除了中央應啟動補貼與低利貸款機制外,她要求宜蘭縣府研議減免地方稅費負擔,在最關鍵的時刻協助業者紓困,讓基層家庭不必孤軍作戰。

她強調,地方政府應積極與中央溝通爭取資源,同時提供地方層級的支持措施,讓豬農、攤商與小吃店能度過難關。

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中央開放解禁後,肉品市場扣除原定2天休市,將有7天「禁運外地豬」。

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宜蘭每天市場需求約四百頭豬,半數以上靠外縣市供應,中央自10月23日禁宰禁運至11月6日,經統計期間縣內累計未屠宰豬隻暫時能自給。考量外地豬跨縣市移動風險,加上為紓解禁宰禁運期間,宜蘭累計未屠宰約3000頭毛豬,已與供銷雙方及豬農達成協議,7日中央解禁後,扣除2天休市,宜蘭會延長7天禁運外地豬,15日起再開放屠宰外縣市毛豬。

針對相關產業鏈補貼,李新泰說,中央祭出補助,縣府也盤點是否還有資源能夠補貼豬農或豬商,為避免解禁後拍賣價格波動過大,已和供銷雙方達成共識。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 宜蘭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再加7天「禁運」外地豬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正聲廣播公司75周年慶公益系列活動「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歷經三場溫馨旅程,最終場來到嘉義縣新港鄉大潭社區,與長輩們一同度過充滿創意與歌聲的美好時光。新港鄉長葉孟龍、嘉義縣議員林秀琴、黃啟豪,立委陳冠廷服務處副主任陳時斌等人都到場和長輩同樂,肯定正聲嘉義電台與帶偶回家工作室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帶進社區,讓長輩不僅能聽到動人的歌聲,還能親手完成可愛的花盆人偶,透過音樂與藝術,增進長輩們的社交互動與情感交流。

正聲廣播公司繼上半年與「雯翔舞團」合作,為偏鄉學童點亮舞蹈美學之光,下半年攜手「帶偶回家工作室」,以藝術創作與音樂互動,療癒社區長輩的身心靈。「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系列公益活動,透過手作創意與熟悉旋律的共鳴,陪伴長者重新感受自我價值的光芒。

本次活動由帶偶回家工作室負責人陳威光帶領長輩發揮創意,自由搭配花盆組件,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花盆人偶」作品;同時邀請台南木吉他彈唱情歌王子蔡政翰,帶來多首經典曲目,現場充滿笑聲、歌聲與掌聲。手作與音樂的雙重體驗,不僅提升長輩的手眼協調與專注力,也促進人際交流與社區凝聚力。

正聲嘉義電台台長吳春滿表示,正聲廣播公司一路走來,始終以「擁抱公益、服務社會」為使命。相信藝術與音樂不分年齡,都能為生命帶來力量與溫度。這次結合手作與音樂,希望在創作與歌聲中,讓長輩感受到被看見、被陪伴的溫暖。

活動感謝漢儒文教基金會、華儒青年關懷基金會及晉達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為公益盡一份心力。期望透過簡單易學的DIY手作,讓長輩重拾「我做得到」的成就感,同時刺激大腦、延緩認知退化;在音樂與藝術的陪伴下,實踐「預防失智、延緩退化、樂活老化」的理念,讓銀髮生活綻放更多幸福光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正聲嘉義電台「偶為你歌唱 心花朵朵開」公益活動 用手作與音樂療癒銀髮心靈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2025年「藝術宅急便」自啟動以來已完成8場巡演,場場吸引滿滿人潮、氣氛熱烈,累計參與人數已逾5000人次。10月底連假舉辦的土庫場由FOCASA馬戲團帶來《潘朵拉的盒子》、斗南場由臺灣特技團帶來《臺灣追想曲》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參與。藝術宅急便活動規劃從布袋戲、兒童劇、音樂、馬戲到特技表演,節目內容多元豐富,不僅深受親子家庭喜愛,也讓地方鄉親在熟悉的地方歷史建築、宮廟、社區空間中,享受國際級的專業演出。


接下來,壓軸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將於11月13日至15日分別在大埤、莿桐、古坑三鄉鎮連續登場,邀請民眾把握最後三場精彩演出,一同為今年的藝術宅急便畫下完美句點。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藝術宅急便」自2022年開辦以來,已累積辦理達32場次,邀請28個優秀團隊共同參與,成功打造出雲林具代表性的行動藝術品牌。許多民眾稱許這樣的節目是「國家級劇場演出」的節目,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逐漸變成縣內活動品牌,也契合文化部文化平權概念,讓藝術不僅存在於劇場中,更走進民眾生活。今年巡演與文化部「振興偏鄉巡演計畫」合作,共走訪11個鄉鎮,前8場活動在元長、林內、二崙、水林、崙背、東勢、土庫、斗南等地舉辦,讓活動成為地方民眾週末最期待的文化盛事。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接下來11月份登場的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以詼諧又貼近生活的肢體語言,描繪現代人在現實壓力下仍努力生活的樣貌,結合戲劇與舞蹈的獨特風格,將為今年的巡演帶來最具張力與思考性的壓軸篇章。壞鞋子舞蹈劇場成立於2005年,以「從身體出發,用舞蹈說故事」為創作核心,作品多以生活經驗為靈感,融合幽默、戲劇性與深刻的人文觀察。該團團長林宜瑾是雲林人,曾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外藝術節演出,其鮮明風格與貼近人心的表現手法,深受觀眾喜愛。近年回鄉發展,致力把專業演出讓在地鄉親認識。


此次演出的《吃土》延續團隊一貫的生活視角,透過詼諧的身體語言與戲劇性場景,刻畫現代人在面對現實壓力的無奈與勇氣。「吃土」不僅是一種幽默的表達,也象徵人們在艱難生活中仍努力向前的精神。節目融合舞蹈、戲劇與聲音設計,用身體講故事,在笑聲與共鳴中帶出深刻思考,是一齣貼近生活、溫暖又有力的作品。


此外,為回饋熱情支持的觀眾,縣府特別推出限量兌換活動:凡累積觀賞「藝術宅急便」3場演出可兌換手機吊繩或杯墊,5場可兌換U型枕或水壺,累積8場更可獲得限量紀念T恤乙件。活動僅剩最後3場,邀請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與把握最後機會兌換,收藏屬於自己的「藝術宅急便」回憶。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巡演資訊】
1.    11/13(四)19:00|大埤三山國王廟
2.    11/14(五)19:00|莿桐三聖宮
3.    11/15(六)19:00|古坑中洲玄武宮
✨活動免費入場,建議民眾提早入場並配合現場指引。
✨更多消息請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藝術宅急便巡演熱度高漲 八場節目場場爆滿  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接力壓軸登場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獲獎名單出爐,雲林縣由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獲獎,張麗善縣長第一時間派員前往張貼紅榜表達祝賀。

崇文國小是一所僅有47名學生的偏鄉小校,雖弱勢學生比例高,仍積極克服偏鄉學校資源匱乏之限制、爭取外部資源,推動多元藝術深耕課程(繪畫、扯鈴、微電影、科技、直笛、舞蹈與布袋戲…等),並於各類藝文競賽屢創佳績,其中以「繪畫、扯鈴與布袋戲」最為出色,多次在縣級比賽及全國賽中脫穎而出。

於電影教學方面,教導學生運用「思多利編劇與腳本創作平臺」創作劇本,拍攝校園主題微電影、廣播劇及動畫,榮獲本縣影展銅獎、品德微電影優等獎;於扯鈴教學方面,建立「扯鈴護照」分級制度,邀請專業教練進行系統性訓練,使學生多次榮獲縣賽與全國賽特優、第一名;於直笛教學方面,指導學校直笛團參加全縣音樂比賽連年榮獲優等,並時常於社區活動中展演,以培養學生表演自信;於布袋戲教學方面,透過「圓夢尖兵布袋戲計畫」使學生從編劇、手作戲偶到操偶全程參與,更連續兩年榮獲本縣第一名、全國特優及優等。

崇文國小除於教學與競賽中表現優異,亦辦理每年文化走讀活動,帶領學生至全台各地進行扯鈴、直笛及舞蹈快閃演出,增進學生對地方藝術與文化之深入體驗,亦積極結合媒體資源,對偏鄉藝術教育深耕及推廣之成效卓著,值得肯定。

吳登興先生投入教育28年,指導多場教育部、傳藝中心、文化部文資局…等機關單位之教師研習,並擔任國際級暨甲級龍獅裁判教練考核講師提攜後進裁判;指導本縣學校獲得全國各項重要賽事380餘次冠軍(特優)、教育部體育署民俗體育競賽獲菁英賽12座金質獎、12座菁英獎(全國唯一)、連續11年獲雲林之光,其指導之飛沙國小更以全校僅30人卻創下教育部民俗體育單年度全國八冠王的紀錄,將傳統藝術扎根偏鄉各校。

吳登興先生長年持續研究發覺保存國定重要古物(如: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指定),協助古蹟、古物、傳統藝術、民俗提報登錄文化資產多達41案,更遠赴泰國執教立門派德義堂龍鳳獅團隊(現為北欖坡市五屬之一,五種舞獅技藝);於2019年獲本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龍鳳獅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及龍獅製作技術保存者,為全台灣最年輕雙登錄保存者。吳登興先生長期投入偏鄉學校傳統技藝及表演藝術工作,對偏鄉學子藝術傳承努力不怠,幫助各級學校獲獎無數,更推動各項文化資產保存,為守護、傳承傳統藝術之楷模。

張縣長感謝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於藝術教育之貢獻不遺餘力,於本縣深耕傳統藝術外,更積極尋找外部資源,本次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實至名歸。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口湖鄉崇文國小及吳登興先生榮獲教育部114年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