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75

雲林縣防災士協會成立 張麗善縣長盼凝聚力量打造韌性典範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消防局「防災士教育訓練及交流活動、防災士協會成立大會、績優防災士與企業表揚」等系列活動,今(31日)於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雲林聯絡處登場。

縣長張麗善下午在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陪同下親臨主持「雲林縣防災士協會授旗儀式」,象徵本縣防災工作正式邁入新里程碑,並頒發獎項表揚績優防災士與防災企業,肯定他們在平時推動社區防災與企業自主防災上的努力與成就。

張麗善縣長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多重災害的威脅,防災工作不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必須匯聚公部門、民間與社區的力量,才能讓雲林更有韌性。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392個村里擁有全國最多449個社區發展協會,防災士於社區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有一定功能。特別感謝所有防災士、志工團體及企業的投入,因為有大家的守護,才能讓張麗善縣長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多重災害的威脅,防災工作不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必須匯聚公部門、民間與社區的力量,才能讓雲林更有韌性。

張縣長說,雲林縣392個村里擁有全國最多449個社區發展協會,防災士於社區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有一定功能。特別感謝所有防災士、志工團體及企業的投入,因為有大家的守護,才能讓縣民的生命財產更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三月底,全縣20個鄉鎮市公所皆已成立「防災協作中心」,作為整合地方防災能量的重要平台,未來將結合公所、社區及防災士力量,提升災害應變與資源整合效能。

張縣長並誠摯邀請全體防災士主動加入當地防災協作中心的運作,協助推動演練規劃、避難宣導與防災教育,讓專業知識深入社區,形成最堅實的防線。期許新成立的防災士協會,能成為縣內推動防災教育與連結資源的重要平台,帶動更多民眾參與,逐步實現「全民防災、社區韌性」的願景。

本次活動集結縣府局處、鄉鎮市公所、志工團體、民間企業、防災士、韌性社區及外縣市強韌團隊,共約150人參與;內容豐富,包含專題演講、案例分享與交流座談。嘉義市防災士協會鄭榮貴理事長分享地震救災經驗;慈濟基金會劉秋伶組長強調災時民間互助的重要性;彰化縣消防局徐溫聰科長介紹「大手牽小手」的社區防災模式;邵珮君教授以能登半島地震案例解析預警與社區韌性;吳明淏教授則分享高雄推動「強韌臺灣計畫」的成果。

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強調,此次活動以「跨縣市交流、跨局處合作、跨民間參與」為主軸,深化公私協作、凝聚地方力量,為雲林防災體系注入新能量,朝向更安全、更有韌性的幸福家園邁進。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縣防災士協會成立 張麗善縣長盼凝聚力量打造韌性典範

投縣府落實專業強化課程 助一線人員迎戰高齡與多重困境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為有效應對高齡化社會下老人與身心障礙者面臨的複雜困境,並強化保護性社工人員的專業應對能力,本府社會及勞動局於今(114)年9至10月間針對縣內保護性社會工作員(師)及相關網絡人員辦理「老人暨身心障礙者保護繼續教育課程」。

本次培訓旨在落實衛生福利部《保護性社工人員認定基準》中對持續專業精進的要求,確保肩負24小時緊急保護重責的社工具備整合資源、危機應變的專業技能,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法律、經濟、照護與心理支持需求。

本次課程於9月25日、10月1日、10月17日、10月21日分批辦理,共計7場次,196人次參加。課程規劃緊扣實務工作挑戰,為參與的社政督導、社工員(師)、身心障礙服務中心、長照及心理衛生單位等網絡人員,提供了豐富的專業知能。課程內容含括:提升資源連結的輔具服務與多元應用;奠基核心職能的老人保護之專業與倫理;運用「社會處方箋」理念,有效介入的失智症懷舊療法;協助個案維護財產安全的遺產繼承及不動產買賣相關法律議題;以及如何透過藝術治療來支持家庭照顧者,協助其壓力紓解與身心負荷。

縣府社會及勞動局面對多重且複雜的保護性個案,保護性社工人員持續的專業學習至關重要。本次課程透過各項跨專業領域知識,提升了一線社工員(師)的實務技巧與服務效能,期望參訓人員能將所學轉化為具效能的服務,確保本縣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全面且適切的保護與照顧,共同為社會安全網奠定堅實基礎。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投縣府落實專業強化課程 助一線人員迎戰高齡與多重困境

癌末花藝老師最後一堂課:安寧不是等待,是將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蓮花老師(化名)是一位熱愛花藝、在生命最後一刻仍不忘教學的花藝老師,無論是蘭花展或花博展,都能見到她的身影。即使癌症末期,仍堅持每週兩次在社區大學花藝班授課,把珍貴的體力留給學生。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安寧居家團隊表示,蓮花老師常說:「有陽光、有鮮花,是小日子裡的小確幸。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如花在野,溫柔又熱烈,用最美的心情過好每一天。」蓮花老師的故事讓奇美醫院安寧居家團隊萌生舉辦花藝展的念頭,希望藉作品與她的生命故事傳達「即使身處末期,仍能活得精彩」。雖然老師最終在策展前離開人世,卻留下了最動人的生命教材。

奇美醫院為落實「無人被遺落」的承諾,響應2025年世界安寧日「實現承諾:讓安寧療護普及於每個人」主題,於31日在奇美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藝術與對話的療癒處方箋」慶祝活動,以「健康臺灣.深耕計畫」為主軸,將安寧療護服務從醫院病房延伸至社區、走進家庭,致力讓所有民眾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都能獲得有尊嚴、有溫度的全人照護。


▲院長林宏榮(左)致贈感謝狀予藝術家陳輝榮,感謝無償提供多件優美創作作品,為病友帶來心靈上的慰藉與藝術氛圍。(記者蔡清欽攝)
▼院長林宏榮(左)致贈醫院奇恩病房的吉祥物「奇恩小熊」及奇恩病房帆布袋,感謝善心人士慷慨支持。(記者蔡清欽攝)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活動終將透過戲劇、音樂等藝術形式,將原本沉重的生死議題,化為溫暖的日常對話。林宏榮以「病人就是我們的家人」為核心,盼安寧服務能持續擴展,使每位病人都能在尊嚴中被陪伴。我們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共同響應,讓這份愛的承諾,在臺灣普及實現。

緩和醫學科主任張彤指出,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自1997年推動安寧服務,並於2008年設立奇恩安寧病房,累積近三十年經驗,已逐步將安寧服務拓展至居家與社區,致力讓「安寧不只在醫院,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為實現「打造普及的安寧療護」目標,奇美醫院特別推動三項溫暖行動:第一、「資源走入社區,強化在地支持」,以「零距離」方式將資源送到最需要的社區角落,確保偏鄉或獨居者也能獲得優質的安寧照護。

第二、「藝術化解焦慮,讓善終成為日常」,透過引入藝術輔助療法,提供安寧病房病人和家屬情緒表達的出口,降低對死亡的焦慮,讓討論善終話題成為日常。

第三、「支持自主選擇,落實病人權利」,積極推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服務,讓民眾在放心、安全且被支持的狀態下,勇敢表達自己未來的醫療選擇,落實《病人自主權利法》。

張彤說明,活動以「藝術與對話的療癒處方箋」為主題,內容結合戲劇、音樂與義賣,讓民眾以藝術方式親近安寧理念。活動中也邀請安寧基金的捐款人親臨現場,感謝他們長期以來對安寧療護的支持。


▲水面劇團導演張嘉容受邀透過敘事講演,引導參與者用更開放、正向的態度,探索並理解善終的意義。(圖/奇美醫院提供)

現場邀請水面劇團導演張嘉容帶來「戲劇療癒—探索那些關於善終、生死與愛的故事」專題,透過敘事與表演藝術,引導民眾以更開放、正向的態度面對生命的終點。接續則由音樂人吳易叡與樂手團隊帶來「紩Thīnn-唱給每一顆需要縫補的心」生命音樂饗宴,透過生命故事與情感融入音樂創作,慰藉疾病與哀傷中需要修補的心靈。


▲▼愛心義賣活動,所得將全數挹注安寧療護基金。(圖/奇美醫院提供)


此外,活動全程設有愛心義賣活動,所得將全數挹注安寧療護基金,用於提升輔助治療和靈性照顧,讓這份愛心循環綻放,化為對更多末期病人的實質支持。

張彤強調,「善終」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後的功課,而安寧療護不僅是醫療,更是對人性尊嚴的承諾。未來,奇美醫院將持續深化安寧療護的廣度與深度,從醫院病房到社區居家,從身體疼痛到心靈需求,確保每一位國人都能在最需要時,獲得有尊嚴、有溫度的全人照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癌末花藝老師最後一堂課:安寧不是等待,是將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高經天老師榮獲「華人公益獎」 以天脈能量喚醒萬人心靈 讓愛跨越國界照亮人心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全球天脈能量課程創始人『高經天老師』,以深厚的人文關懷與實修經驗,榮獲「華人公益獎」殊榮。多年來,他以「讓能量回歸生活、讓靈性落地實踐」為使命,帶領無數學員走出迷茫、走向自由,成為華人世界中最具影響力的身心靈教育者之一。高老師身兼「中華任督二脈開通指導協會理事長」與「天脈能量學院創始人暨先行者」,三十年來走訪世界三十多種宗教派別,融合百種修煉功法,將深奧的修行智慧轉化為人人可用的能量課程。至今,全球演講場次累積超過3,000場,受訓人數突破10萬人,實際協助上千家庭生命翻轉。他堅信:「當一個人不只為自己而修,而是願意用能量去喚醒更多人的光,那份愛,會跨越國界,照亮人心。」

高經天老師榮獲「華人公益獎」,天脈能量成亞洲身心靈教育新典範。

【天脈能量學院】結合AI科技 讓知識成為能量的鑰匙

近年來,天脈能量更結合AI與Podcast科技,推出創新學習方案:內容涵蓋十大領域:親子關係、銷售、財富、身心靈、健康、情感、事業、人際、學習成長、生活智慧。讓學習能隨時隨地展開,真正做到「讓知識成為能量的鑰匙」。

更多資訊請上:https://www.skychakra.com/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經天老師榮獲「華人公益獎」 以天脈能量喚醒萬人心靈 讓愛跨越國界照亮人心

許淑華縣長走訪3鄉鎮5學校 動支522萬元改善教育環境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為提升教育環境,南投縣長許淑華30日勘查竹山、集集及水里3鄉鎮5所學校,並同意動支522萬餘元,整建學校跑道、改善校舍及更新視聽設備等,感謝老師作育英才,為教育努力付出。
縣議會總質詢期間,許縣長上午在議會備詢外,30日下午由教育處長王淑玲陪同,走進竹山鎮鯉魚、竹山及社寮3所小學;隨後,轉往集集鎮永昌國小及水里成城國小,關心各校建設;縣議員蔡孟娥、黃春麟、陳淑惠等民意代表,也到場關心。
許縣長走進校園,學校校長簡報建設需求,家長會長、鄉鎮代表、村里長及地方人士聞訊而來,學生更是開心,不僅和許縣長合影,還紛紛要求簽名,看到孩子笑容,許縣長也是樂開懷。
進入竹山鯉魚國小,看到該校3度參加世界科技競賽,今年在印尼發明日國際青少年大賽勇奪銀牌,許縣長大表稱許,欣見縣府補助學生出國,展現成果。該校校長曾以瑩反映,學校跑道排水不良,約需100萬元改善,許縣長表示全力支持。
隨後,許縣長到竹山國小,看到921後興建的教室、走廊天花板,經過20多年歲月,已經油漆掉落,需要儘速整修,竹山國小校長林建言提出149餘萬元改善需求,許縣長立即請教育處積極協助翻修,打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許縣長也到社寮國小,校長卓宏興反映,為充實教育設備,視聽教室座椅需更新,為維護學生安全,學校走廊欄杆需改善,需要經費58 萬餘元,許縣長也是完全支持。
集集永昌國小為設立幼兒園,中央雖核定經費,但因物價變化,招標3次均流標,永昌國小校長陳璿文為此感到憂心,許縣長表示,集集鄉親期待,永昌國小幼兒園提供育兒環境,縣府決定加碼補助120萬元,希望相關工程趕快決標。
日落時分,許縣長一行到水里成城國小,校長謝濰萁反映,該校提供樂齡學習環境,但綜合教室電視牆、數位講桌、置物櫃等設備需更新,經費約93萬餘元;許縣長表示,成城國小不但是學生學習環境,也是社區民眾學習場所,對於學校建設,縣府樂於支持。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許淑華縣長走訪3鄉鎮5學校 動支522萬元改善教育環境 

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 用科技強化偏鄉學童防詐意識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隨著科技的進步,詐騙手段也迅速演變,漸趨更多採用高科技工具進行詐騙行為,例如利用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和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模仿真人語音及影像,製造逼真的詐騙內容。這一現象反映了科技既帶來便利,也伴隨著風險。

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導者,台積電對於企業安全的要求一向非常高。隨著台積電在全球業務擴展及廠區增加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全球實體安全處(Global Physical Security Division),除了確保公司在全球各地的設施、員工及資產的安全之外同時也對台積電長期合作的導讀學校的防詐教育作出協助。

今(31)日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GPS)志工們,在資深處長屠震的帶領下來到台積電導讀志工已陪伴近二十年的新竹照東國小,由志工團隊運用專業,透過活動引導照東國小學童及家長,辨別詐騙手法與如何查核事實,遠離詐騙風險。

圖: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台積志工團隊到新竹縣照東活動舉辦防詐課程教學。(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提供)

為了具體讓學生們理解詐騙的「千騙萬化」,志工設計適合國小學童理解的識詐課程,從「認識詐騙類型與原因」、「理解事實查核的基本操作」,搭配模擬詐騙情境,讓學童從遊戲中了解常見詐騙手法,建立辨詐防範意識。也在校園中佈置疑點讓學生去覺察可疑事物。學生家長之一、目前擔任中央大學光電系教授戴朝義表示 這次活動課程非常生動有趣,從未見過可以把防詐課程設計地如此貼近生活,謝謝學校及台積電的安排。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長期支持偏鄉培力,此次台積電團隊運用跨單位經驗、用創意又生動的方式提升詐騙訊息的警戒態度。張淑芬表示,慈善基金會關注社會的關鍵議題,也期許志工運用專業來一起讓社會更好,建構地方支持系統,讓孩子在對未來發展探索時,也可以從台積志工身上看到豐富多樣的工作型態,藉此實踐更具發展性的偏鄉教育。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彭冠宇執行長分享,警勤管理部郭晉宏部經理的團隊此次活動的設計,除了運用單位知能進行科技防詐教育,也引導學生與家中主要照顧者進行共同對話,在互動中找到只有自家人才會明白的「通關密語」,讓家人們在接到疑似詐騙訊息時進行驗證,同時透過本次活動設計促進照東國小學童與家人間的彼此了解,呼應張淑芬董事長一直以來著眼強調的家庭關係促進。

圖: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GPS)資深處長屠震接受照東國小校長齊宗豫致贈小朋友的感謝狀及紀念品。(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提供)

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GPS)資深處長屠震今日也特別化身「打詐叔淑」和小朋友們分享自身經驗,提醒孩子們要學習新的技術,提升防詐意識,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安全。

屠震表示,台灣的護國神山是台積電,而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GPS)則是要保衛台積電廠區及員工的安全。廠處的同仁積極投入志工服務,發揮在職場上的專業,以深入淺出的互動課程,提供偏鄉學童及民眾輕鬆學習建構防詐意識,志工服務對同仁而言不只是做公益,也讓志工在職場之外獲得不同於工作上的另一項成就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積電全球實體安全處 用科技強化偏鄉學童防詐意識

非洲豬瘟案場髒亂超預期! 市府與十軍團聯手徹夜啟動消毒前清理 第二輪人力接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表示,國軍化學兵預計今(31)日進行非洲豬瘟案場消毒,為配合化學兵進場,案場環境須全面清理。台中市政府昨日請陸軍第十軍團砲兵第五八指揮部支援30位官兵,搭配市府動保處20名同仁,以「1名動保處人員搭配2名官兵」分組方式,在昨晚9點半開始投入前置清理作業。

陸軍第十軍團砲兵第五八指揮部搭配市府同仁,昨晚開始投入前置清理作業

台中市政府說明,因案場髒亂情況遠超預期,市府在凌晨緊急連絡陸軍第十軍團再增援80名官兵,進行第二輪清理。31日早上8點20分,80名官兵陸續抵達現場整備,搭配現場22位動保處人力投入,進行全面清理,才能有利全面清消。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案場髒亂超預期! 市府與十軍團聯手徹夜啟動消毒前清理 第二輪人力接手

「台中原農共同運銷直販所」揭牌 打造共好永續平台!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推動原鄉部落產業升級,協助和平區原民小農以團結經濟提升農產價值與收益,台中市政府積極輔導成立「台中原農共同運銷合作社」,並於今(31)日於原流新創聚落設立「原農直販所」,正式揭牌啟用。開幕儀式由部落長者以傳統祈福儀式揭開序幕,並展售當季蔬果、特色農產及蔬果加工品,現場來自部落代表、合作社夥伴及各界嘉賓,皆共同見證原民產業邁向共榮的新篇章。

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致詞

台中市府原民會指出,部落產業升級計畫不僅現了市府對原鄉產業的重視,此次計畫透過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導入學術研究、品牌輔導與產業創新資源,讓原民小農能在市場中展現競爭力。原民會強調,我們希望原鄉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能被支持、被理解,最終能以自己的力量實現永續發展與文化自信。

此次參與計畫的合作社夥伴也表示,直販所的設立對小農而言是一項重大轉捩點。過去小農常面臨銷售瓶頸,如今透過合作社整合資源,不僅能穩定收入,更能以公平交易模式創造互惠共享的產銷關係。他說:「我們希望這裡不只是賣產品的地方,而是讓更多人聽見土地的故事、感受部落的溫度,讓每一份農作都能被珍惜。」

計畫主持人為出席來賓介紹直販所空間及產品

執行計畫的國立中興大學教授賴慶明指出,此計畫歷時三年,從進到部落、找到問題、形成共識,一直到技術移轉、資源投入,不僅是在協助原民小農生產及銷售,更是帶動部落觀光旅遊發展,今年度導入電商服務後,從實體到網路,要部落產業真正升級。

原民會表示,「原農直販所」不只是單純的販售空間,更是一個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動的「共學、共創、共好」平台。過去小農常受限於價格波動與市場通路困境,消費者則難以購得可溯源、有故事的農產品。直販所的成立,正是回應這些挑戰的具體行動。未來,直販所將成為一個「會呼吸的空間」,透過農事體驗、文化導覽與手作課程,邀請都市民眾走進部落,親身體驗在地農業智慧與生活美學,促進雙向理解與文化交流。

原住民族委員會技監宋麗茹致詞

原民會強調,未來將持續與學術界、產業界及部落社群攜手合作,陪伴合作社成長,協助拓展品牌影響力與銷售通路,讓「台中原農合作社直販所」成為原鄉產業升級、文化共榮與社會永續的典範基地,為台中打造多元、共好、永續的幸福城市。

今日活動,原民會主委楊馨怡、市議員朱元宏、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技監宋麗茹、和平區民代表吳天佑、國立中興大學教授賴慶明、霧峰區坑口里長王中興、五福里長陳岳彬、南柳里長楊國忠、萊園里長唐青山、本堂里長林錦池、六股里長王原祥等貴賓皆親臨共襄盛舉;另外,市議員古秀英、林碧秀、蘇柏興、江和樹、李天生、林德宇、立法委員盧縣一等派代表一同參與。

部落耆老為活動祈福

原民會補充,詳細活動資訊可至「台中原農」官網查詢。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新生路100號;官網:https://taichung-tiac.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原農共同運銷直販所」揭牌 打造共好永續平台!

新北土城北辰宮48週年慶 白沙屯媽祖聖駕蒞臨祈福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北辰宮今(31)日舉辦建宮48週年慶,特別恭迎白沙屯拱天宮媽祖聖駕蒞臨,至土城區、中和區聯合舉行贊境祈福盛會。活動現場香火鼎盛、信眾雲集,延續媽祖慈悲護佑的精神,展現地方信仰的凝聚力與文化傳承,吸引數千名香客共襄盛舉。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北辰宮自創建以來,長年深耕地方信仰與公益服務,定期捐贈白米與物資給弱勢族群,對社區凝聚力的形成貢獻良多。此次恭迎白沙屯拱天宮媽祖聖駕蒞臨,不僅是宗教界一大盛事,更為新北市民帶來心靈的慰藉與祝福。市府感謝北辰宮多年來積極響應政策、投入公益,充分展現宗教團體的正向力量。未來市府也將持續與地方宮廟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宗教文化、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讓更多市民在信仰中找到安定與希望,讓新北市更加美好。

劉和然與貴賓們一同點燃起馬炮,祈願媽祖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眾生安康喜樂。(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總統府致贈「德澤安民」匾額,表達對廟方的敬意與感謝。(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北辰宮自民國65年創建以來,秉持「慈悲為懷、廣結善緣」的宗旨,除舉辦祈安禮斗法會與廟會活動外,也長期推動各項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粉紅超跑」象徵信仰的傳承與行動的力量,此次贊境祈福盛會,北辰宮以最隆重、最虔誠的方式迎接聖母,祈願媽祖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眾生安康喜樂。

副市長劉和然與「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神轎合影,祈祝活動圓滿順利、香火鼎盛。(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表示,媽祖信仰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北辰宮長期推動地方信仰並結合公益服務,展現宗教團體的社會影響力與正向能量。民政局也呼籲民眾參與活動時注意秩序與安全,讓宗教慶典圓滿順利,共享信仰帶來的平安與祝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北土城北辰宮48週年慶 白沙屯媽祖聖駕蒞臨祈福

廣納民意!嘉市舉辦公聽會 為垂楊、崇文國小停車場建設邁步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為提升嘉義市大型商圈與校園周邊停車環境安全,嘉義市政府積極推動垂楊國小及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 ROT 前置作業計畫,預 計打造嶄新、安全且智慧化的公共停車空間,並透過民間參與 公共建設模式引進專業經營,兼顧居民便利與校園安全。

嘉義市政府於昨(30)日下午6時30分,於西區 區公所舉辦「垂楊國小及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 ROT 案前置作業 計畫公聽會」,本次說明會由交通處許啟明處長主持,本府財 政稅務局洪彩燕局長、教育處及西區區公所等相關局處會同參 加,並由本案規劃團隊簡報說明,參與來賓包括黃敏修議員、 張啟楷立委服務團隊、王美惠立委服務團隊、林倩綺立委服務 團隊、郭定緯議員服務團隊、王浩議員服務團隊、顏翎議員 服務團隊代表出席參加,以及多位里長與里民代表參與,積極 為地方發聲,表達對地方建設與校園周邊環境安全的熱切關 心。透過公聽會蒐集不同利害關係人需求,廣納各方意見,建 立溝通交流管道,為本市停車環境改善與校園安全提升邁出重要一步。

交通處處長許啟明表示,嘉義市近年持續推動停車問題改 善計畫,並分別於107及108年間獲交通部經費補助,完成 「停車問題改善整體規劃研究」及「路外停車場可行性評估究」。經可行評估後,於114年獲財政部促參司補助,推動垂 楊國小及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修繕與營運改善,解決校園周邊 停車與交通壅塞問題,以提升社會公共利益。

此次計畫將採用 ROT 民間參與模式辦理,由民間投資停車 場修繕與設施更新,包括漏水處補強與牆面油漆、整體環境改 善、照明與監視系統更新、智慧化停車管理及無障礙動線優化,為了兼顧校園安全與家長需求,其中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 特別設計「家長接送得來速」動線,並配置親子車位,提供專 屬空間讓家長接送更安心,體現嘉義市政府重視孩童上放學交通安全 的規劃理念。

在公聽會中, 嘉義市政府團隊簡報內容包含基地現況、整體規劃 目標、課題與對策、預計修繕項目及民間參與方式,並針對居 民關切的施工安全、校園影響、規劃方案與修繕項目進行回 應。參與來賓也提出建議,包括停車合理費率、智慧化服務、 設施維護、停車場安全、里民優惠等面向, 嘉義市政府均納入後續 劃評估。

交通處處長許啟明強調,本案目標不僅是「解決停車問 題」,更要兼顧校園安全、居民需求與城市發展,不僅讓業者 在獲取合理報酬的同時,也能完成永續發展的社會責任,透過 公私協力合作,讓民眾的生活更舒適便利,達到「經濟要發 展、社會要進步、環境要保護」的三贏局面。嘉義市政府將於會後彙 整各方意見,持續議修正方案,並展開招商作業,期盼吸引 優質廠商投入,讓垂楊國小、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在完成修繕 及興建後成為嘉義市停車環境改善的新典範。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廣納民意!嘉市舉辦公聽會 為垂楊、崇文國小停車場建設邁步

近20年期待! 斥資13億大肚「藍色公路」延伸向上路今完工通車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地方期盼近20年的大肚區「藍色公路」華南路延伸工程,歷經台中市府團隊努力,今(31)日正式通車!由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育鴻代表市長盧秀燕主持完工通車典禮,全長1,864公尺、寬20公尺的華南路自遊園路延伸至向上路,如同將藍色項鍊延長,串起大肚山脈,形成絕世美景;工程總經費斥資13.26億元打通大肚山交通瓶頸,不僅紓解遊園路及中台路口長期壅塞,也兼顧行人安全與生態永續,成為居民期盼已久的重要建設。

今日由副秘書長林育鴻代表盧秀燕市長主持完工通車典禮

林副秘書長表示,大肚區「華南路」延伸工程完工後將暢通南屯與大肚間交通,紓解遊園路及中台路口長年壅塞問題。市府秉持「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工」的施政理念,並強調在人力與物價持續上漲的時代,「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此次工程自遊園路延伸至向上路,是地方期待已久的重要建設。工程克服大肚山脈陡峭地形的挑戰,成功打通交通瓶頸,不僅有效改善當地壅塞情形,也強化大肚區與南屯區間的交通路網。

此次延伸華南路「藍色公路」意象,夜間燈光成為民眾拍照打卡新熱點

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表示,非常高興見證地方期盼近20年的華南路延伸工程完工通車,感謝長輩及鄉親長期支持,也感謝市府團隊及歷任議員、立委共同努力,才能讓建設順利落實。她指出,大肚區與南屯區近年建設投資已接近百億元,顯示市府對地方發展的重視,強調「有始有終」的執行力才是造福鄉親的關鍵。

近20年期待!斥資13億大肚「藍色公路」延伸向上路今完工通車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地方期盼近20年的「華南路延伸工程」終於順利完工通車,串聯大肚區與南屯區,意義重大。今日現場吸引超過六、七百位嘉賓共同見證,足見地方的高度關注與期待。陳局長指出,該工程全長1,864公尺、寬度達20公尺,總經費達13.26億元,是區域重要的聯外道路,未來可有效串聯向上路、遊園路及中台路,提供更便捷交通動線。由於工程位於山坡地,施工過程特別重視生態保育,經環評及生態檢核審查後,針對白鼻心、石虎、山豬等野生動物設置生態廊道及圍欄,兼顧交通建設與自然永續,展現市府用心與執行力。

此次華南路延伸向上路,特別於向上路增設近百米左轉車道,並同步規劃機車左轉專用

建設局說明,本案開闢計畫分為2期執行,全長約1,864公尺,寬度20公尺,並於道路兩側設有3公尺寬實體人行道,其中留設1公尺寬設施植栽帶,保留現地大肚山原生樹種,如小梗黃肉楠、山香圓及小葉赤楠等,並針對生長狀況不佳的喬木,則會破碎製成木屑,用於植栽沃土與有機肥料,落實永續環保理念。

今日現場吸引超過六、七百位嘉賓共同見證,足見地方的高度關注與期待

另施工過程配合環境生態調查,為保護白鼻心、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通行安全,工程內設置防護誘導網及生態廊道,以維護當地生態多樣性;此外,在交通配置上,特別於向上路增設近百米左轉車道,並同步規劃機車左轉專用道,免除待轉可直接通行,提升行車效率與安全性。

眾人一同走在華南路延伸路段,體驗優質的完工成果

建設局表示,大肚區華南路素有「藍色公路」美譽,此次延伸工程延續原有燈光意象設計。完工後,華南路將大幅提升大肚區通往南屯及市區的交通便利性,縮短車行時間,居民出入不必繞路,也充分展現市府「富市台中、行人安全」的施政願景,成為地方期待已久的重要建設。

工程打通大肚山交通瓶頸,不僅紓解遊園路及中台路口長期壅塞,也兼顧行人安全與生態永續

今日通車典禮,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林昊佑、朱暖英、劉士州、前市議員林汝洲、南屯區長林秋萬、大肚區長楊明坤、嶺東科技大學校長陳仁龍、嶺東中學校長周錦貞及在地里鄰長皆親自到場,另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廖偉翔、顏寬恒、市議員林孟令、吳瓊華、張家銨、曾威也派代表到場關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近20年期待! 斥資13億大肚「藍色公路」延伸向上路今完工通車

從青春到白髮都閃耀! 中市府表揚216位民政志工 民政局長:感謝共創城市幸福力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今(31)日在潮港城舉辦「民政志工表揚暨聯誼推廣活動」,表揚來自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孔廟及生管處,共計216名績優民政志工。民政局長吳世瑋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頒獎表示,志工是城市幸福溫度的傳遞者,感謝民政志工夥伴長期無私奉獻,投入志願服務,成為市政推動的重要後盾,也期盼更多市民加入志工行列,匯聚愛與關懷的力量,共同推動台中持續發展,打造更幸福宜居的城市。

吳局長致詞

吳局長指出,民政業務包羅萬象,涵蓋人生各個階段,從出生登記、婚姻、兵役到喪葬,幾乎每個重要時刻都與民政息息相關,作為第一線服務機關的各區公所、戶所、生管處及孔廟,服務的品質與深度都必須更臻完善,感謝民政志工夥伴長期不辭辛勞,成為民政單位最穩定且可靠的堅強後盾,市府藉此機會公開表揚,期盼志工夥伴持續與市府攜手合作,讓台中愈來愈好,市民愈來愈幸福。

吳局長提到,民政局長期輔導所屬單位推動志願服務業務,積極擴展服務能量,今年更榮獲「台中市114年度志願服務方案成果評選」三項大獎,包括「推動高齡志工方案甲等」、「推動青年志工方案甲等」及「志願服務多元創新方案甲等」,充分展現民政局在強化志工服務量能、推動青銀共榮與創新發展上的卓越表現,也期盼未來持續透過跨世代合作與創新行動,帶動更多市民投入志願服務。

江副院長致詞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而志工正是這份美麗最真實的象徵,感謝志工長年投入基層服務,以熱忱與行動讓台中更美、更溫暖,同時也感謝第一線公務人員的努力,民政工作如同服務業,每個細節與態度都深深影響市民感受。江副院長強調,志工與民政團隊的通力合作,是推動城市進步與提升幸福的重要力量,並期勉志工秉持「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持續發光發熱,讓服務成為城市最溫暖、最感動的力量。

民政局指出,在西區區公所服務的陳淑婉志工高齡近90歲,是此次最年長的獲獎者, 她常笑著說:「來公所服務,讓她忘了年齡,也忘了病痛。」以實際行動證明年齡不是限制,而是熱情的見證;而服務年資最資深的志工為南區區公所的林碧霞,投入志願服務近25年,她將每位洽公民眾視為家人,以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次有效的引導傳遞關懷,讓服務成為她生命中不間斷的溫暖旅程。

吳局長代表盧市長頒贈獎牌,感謝西區戶所志工的辛勞付出

此外,服務於后里區戶政事務所的羅江錦如志工,累積服務時數達4,598小時,是服務時數最高的志工,她默默耕耘、堅持助人,把每一次服務都視為成就人生的一塊拼圖,讓日子在付出中充滿意義。

民政局說明,此次受表揚的績優民政志工共216位,包括各區公所130位、各戶所78位、生管處及孔廟各4位志工。其中,服務時數達1,000小時以上者有71位,服務年資逾10年的則有72位。此外,孔廟榮獲「高齡志工方案優等獎」、梧棲區公所榮獲「多元創新方案優等獎」,西區戶政事務所則榮獲「青年志工方案優等獎」,期盼藉由此次表揚活動傳遞志工熱情,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市民響應志願服務行列,攜手讓台中更美好。

吳局長代表盧市長頒贈獎牌,感謝烏日區公所志工的辛勞付出

今日活動,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市議員陳文政、劉士州、民政局長吳世瑋、各區區長、戶所主任、台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長李書華等人均出席,立法委員羅廷瑋、廖偉翔、顏寬恒、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陳政顯、李中、陳清龍、黃馨慧、林霈涵、吳瓊華、何文海、張彥彤也派員致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青春到白髮都閃耀! 中市府表揚216位民政志工 民政局長:感謝共創城市幸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