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消防局「防災士教育訓練及交流活動、防災士協會成立大會、績優防災士與企業表揚」等系列活動,今(31日)於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雲林聯絡處登場。
縣長張麗善下午在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陪同下親臨主持「雲林縣防災士協會授旗儀式」,象徵本縣防災工作正式邁入新里程碑,並頒發獎項表揚績優防災士與防災企業,肯定他們在平時推動社區防災與企業自主防災上的努力與成就。

張麗善縣長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多重災害的威脅,防災工作不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必須匯聚公部門、民間與社區的力量,才能讓雲林更有韌性。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392個村里擁有全國最多449個社區發展協會,防災士於社區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有一定功能。特別感謝所有防災士、志工團體及企業的投入,因為有大家的守護,才能讓張麗善縣長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多重災害的威脅,防災工作不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必須匯聚公部門、民間與社區的力量,才能讓雲林更有韌性。

張縣長說,雲林縣392個村里擁有全國最多449個社區發展協會,防災士於社區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有一定功能。特別感謝所有防災士、志工團體及企業的投入,因為有大家的守護,才能讓縣民的生命財產更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三月底,全縣20個鄉鎮市公所皆已成立「防災協作中心」,作為整合地方防災能量的重要平台,未來將結合公所、社區及防災士力量,提升災害應變與資源整合效能。

張縣長並誠摯邀請全體防災士主動加入當地防災協作中心的運作,協助推動演練規劃、避難宣導與防災教育,讓專業知識深入社區,形成最堅實的防線。期許新成立的防災士協會,能成為縣內推動防災教育與連結資源的重要平台,帶動更多民眾參與,逐步實現「全民防災、社區韌性」的願景。

本次活動集結縣府局處、鄉鎮市公所、志工團體、民間企業、防災士、韌性社區及外縣市強韌團隊,共約150人參與;內容豐富,包含專題演講、案例分享與交流座談。嘉義市防災士協會鄭榮貴理事長分享地震救災經驗;慈濟基金會劉秋伶組長強調災時民間互助的重要性;彰化縣消防局徐溫聰科長介紹「大手牽小手」的社區防災模式;邵珮君教授以能登半島地震案例解析預警與社區韌性;吳明淏教授則分享高雄推動「強韌臺灣計畫」的成果。

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強調,此次活動以「跨縣市交流、跨局處合作、跨民間參與」為主軸,深化公私協作、凝聚地方力量,為雲林防災體系注入新能量,朝向更安全、更有韌性的幸福家園邁進。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縣防災士協會成立 張麗善縣長盼凝聚力量打造韌性典範












































本次課程於9月25日、10月1日、10月17日、10月21日分批辦理,共計7場次,196人次參加。課程規劃緊扣實務工作挑戰,為參與的社政督導、社工員(師)、身心障礙服務中心、長照及心理衛生單位等網絡人員,提供了豐富的專業知能。課程內容含括:提升資源連結的輔具服務與多元應用;奠基核心職能的老人保護之專業與倫理;運用「社會處方箋」理念,有效介入的失智症懷舊療法;協助個案維護財產安全的遺產繼承及不動產買賣相關法律議題;以及如何透過藝術治療來支持家庭照顧者,協助其壓力紓解與身心負荷。
縣府社會及勞動局面對多重且複雜的保護性個案,保護性社工人員持續的專業學習至關重要。本次課程透過各項跨專業領域知識,提升了一線社工員(師)的實務技巧與服務效能,期望參訓人員能將所學轉化為具效能的服務,確保本縣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全面且適切的保護與照顧,共同為社會安全網奠定堅實基礎。





縣議會總質詢期間,許縣長上午在議會備詢外,30日下午由教育處長王淑玲陪同,走進竹山鎮鯉魚、竹山及社寮3所小學;隨後,轉往集集鎮永昌國小及水里成城國小,關心各校建設;縣議員蔡孟娥、黃春麟、陳淑惠等民意代表,也到場關心。
隨後,許縣長到竹山國小,看到921後興建的教室、走廊天花板,經過20多年歲月,已經油漆掉落,需要儘速整修,竹山國小校長林建言提出149餘萬元改善需求,許縣長立即請教育處積極協助翻修,打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集集永昌國小為設立幼兒園,中央雖核定經費,但因物價變化,招標3次均流標,永昌國小校長陳璿文為此感到憂心,許縣長表示,集集鄉親期待,永昌國小幼兒園提供育兒環境,縣府決定加碼補助120萬元,希望相關工程趕快決標。
日落時分,許縣長一行到水里成城國小,校長謝濰萁反映,該校提供樂齡學習環境,但綜合教室電視牆、數位講桌、置物櫃等設備需更新,經費約93萬餘元;許縣長表示,成城國小不但是學生學習環境,也是社區民眾學習場所,對於學校建設,縣府樂於支持。









嘉義市政
交通處處長許啟明表示,嘉義市近年持續推動停車問題改 善計畫,並分別於107及108年間獲交通部經費補助,完成 「停車問題改善整體規劃研究」及「路外停車場可行性評估
此次計畫將採用 ROT 民間參與模式辦理,由民間投資停車 場修繕與設施更新,包括漏水處補強與牆面油漆、整體環境改 善、照明與監視系統更新、智慧化停車管理及無障礙
交通處處長許啟明強調,本案目標不僅是「解決停車問 題」,更要兼顧校園安全、居民需求與城市發展,不僅讓業者 在獲取合理報酬的同時,也能完成永續發展的社會責任,透過 公私協力合作,讓民眾的生活更舒適便利,達到「經濟要發 展、社會要進步、環境要保護」的三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