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近日非洲豬瘟重創養豬業者,政府祭出禁屠、禁運、禁賣豬肉的政策,同時追查病毒的來源。事實上蔬食飲食,不僅近年來在餐飲業界興起,更能維護民眾飲食的健康和安全,還能節能減碳,環保救地球。純植行動聯盟為響應世界純素日(World Vegan Day),今(1)日在台北南港商圈舉辦世界純素日大遊行,號召民眾以實際行動採取純植物飲食,一起為動物、健康與地球發聲。
遊行隊伍自南港展覽館出發,沿途以創意標語傳遞「蔬食更健康」、「純素救地球」、「純植護未來」的理念,期盼更多民眾了解純植生活的重要性,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地球永續。

純植行動聯盟指出,全球氣候變遷持續惡化,溫室氣體排放已達臨界點,而畜牧業是導致碳排放、森林砍伐與水資源浪費的主要來源之一。若能普及純植物飲食,將是最直接且具影響力的減碳行動。

純植行動聯盟今年持續以多元形式推動純植運動,從倡議、論壇到大規模遊行,致力喚起社會對氣候、健康與永續飲食的重視。5月時聯盟成員與志同道合的團體,一起在凱道舉行靜坐請願,並於台北市區發起二千人大遊行,以「純素救台灣」為主題,呼籲政府制定純素政策並推動永續飲食教育。
8月22日,純植行動聯盟更在台灣大學舉辦純植論壇,邀集國內專家學者、醫師與氣候行動者,共同探討純植物飲食在健康、環境與產業轉型上的潛力。9月20日,為響應歐盟有機日,聯盟於高雄舉辦1,700人大遊行,結合「有機+純植」概念,倡導以永續農業與純植物飲食守護地球。
延續前述行動能量,今日的世界純素日大遊行活動,繼續號召全民以行動採取純植物飲食,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純植行動聯盟呼籲,面對氣候危機,每一個人都能從改變飲食開始。吃素不僅是健康的選擇,更是大家守護地球未來的共同責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純植行動聯盟世界純素日大遊行 呼籲全民以行動為健康與地球發聲



















































2025南投溫泉季壓軸活動—「北港溪溫泉嘉年華」今(11/1)於泰雅渡
開幕儀式由賽德克樂舞風情演出揭開序幕,隨後由曼暉舞蹈團帶來精彩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處長陳志賢表示,南投縣擁有全台最豐富的溫泉資源,感謝交通部觀光署持續補助經費舉辦2025南投溫泉季系列活動。今年溫泉季以「溫泉之聲-水樣歌唱大賽」、「玉山戀・東埔情」及「北港溪溫泉嘉年華」串連埔里溫泉、東埔溫泉和北港溪溫泉三大溫泉區活動,期望以「健康觀光」結合地方創生」,打造南投秋冬最具特色的旅遊亮點並兼具文化深度與旅遊樂趣。
南投縣政府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秋冬假期走進北港溪,體驗原民舞蹈與音樂魅力,品味香醇咖啡與農特產,感受最道地的溫泉暖意,更多詳情可至「樂旅南投」以及「南投好湯-北港溪溫泉區」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製作人麻怡婷表示:「台中給所有台灣人的印象就是太陽之都!」出身台中的編導簡奇峯也說,近二十年來台中改變許多,「陽光、月色、道路都充滿台中特有的味道」,感謝市府與在地團隊在拍攝過程中提供協助,讓劇組感受到台中的友善與熱情。
新聞局補充,Netflix暗黑校園懸疑影集《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講述25歲的李壬曜(曾敬驊 飾)自首坦承殺害高中同窗,入獄後接受紀錄片導演周品瑜(江齊 飾)採訪,卻意外在夢中與其陷入曖昧,同時被一名穿著高中制服的神祕少女(李沐 飾)糾纏。夢與現實的界線逐漸模糊,愛與恨、罪與救贖也一步步浮現。影集將於2025年11月13日Netflix全球獨家上線,更多資訊請見:


講座邀請「中華民國馴鷹協會」會長 陳建宏、「蘭陽綠野環境教育及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江瑋銘,介紹目前國內開放飼養的猛禽物種(哈里斯鷹、遊隼),以及兩棲爬蟲(南美蜥、球蟒、玉米蛇)。並引入「特寵守護」的概念。兩位講師強調,特寵不僅是飼養興趣,更關乎生態平衡與永續發展。課程中也探討無毒農業、以猛禽驅鳥驅鼠的友善農法,以及外來物種對本土生態的衝擊,呼籲學生在飼養任何寵物前,務必審慎評估條件,並秉持「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原則。
講師同時分享「特寵守護」結合特殊教育的推廣理念,期望藉由動物陪伴,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獲得情感支持、紓解壓力,並透過互動促進肢體活動與社交能力。
航空電子科教師蔡宗和指出,未來的科技應用與生態保護永續議題應同步融入教育。例如無人機在農業上雖可提升效率、降低人力,但若未妥善運用,也可能影響生態平衡。他以紀錄片《老鷹想飛》及近期七堵山區的捕鳥網事件為例,提醒學生思考科技發展與環境永續的關係,尋找兩者間的平衡,才是未來關鍵議題。
校長林子建表示:「我們希望學生透過這樣的課程,理解科技應用與生態守護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輔相成。實際接觸動物,能啟發學生跨領域思維,培養同理心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許睿慈議員也出席活動並致詞指出,科技不僅能創造便利生活,也能成為守護自然的重要力量。她指出,像是利用無人機監測山區非法捕鳥網、運用AI影像辨識協助野生動物保育、或以VR實境模擬森林與濕地的生態系互動,都是讓科技落實在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護的具體例子。她強調:「唯有親近這些生命,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當我們懂得欣賞,就會懂得珍惜,也更願意守護。」
透過本次講座,國立基隆商工不僅重視科技專業教育,也推廣「科技與生態並進」的永續理念,同時關注特寵教育與特殊教育的結合。學校期盼藉由猛禽與特寵課程,讓學生理解科技、生態與永續的關聯,並在實際體驗中獲得啟發,推動環境教育與社會共融,為未來打造更和諧的共生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