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非洲豬瘟第三階段防疫正式啟動!台中市長盧秀燕今(2)日出席中央前進應變所記者會表示,距離確診陽性案例已第11天,市府與中央並肩作戰,以最高強度防疫標準嚴守防線。台中自10月27日起即「自動加嚴」,全國唯一對每頭斃死豬全面採檢,截至目前均為陰性。她強調,市府秉持守護台中、守護台灣的決心,持續擴大採檢與封鎖範圍,嚴格執行第三階段防疫作為,全力確保疫情不外流,力拚早日清零、全面解封。

盧市長表示,市府自10月27日主動提升防疫等級,以全國最嚴格標準進行防堵。每頭斃死豬均採樣檢驗,截至目前結果全為陰性,顯示疫情僅限於案例場內。第二階段市府主動向中央申請,擴大採檢至飼主住所10處,結果皆為陰性;進入第三階段後,再將採樣範圍擴及周邊環境及排水水質,結果同樣安全。
此外,為避免環境擾動影響後續檢測,市府擴大封鎖案場周邊道路並實施出入管制。盧市長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但人可能帶動病毒,請民眾勿靠近或圍觀。她強調,疫情已經初露曙光,今天開始是最後關鍵五天,讓疫情止於案場,就可以確定並沒有外流,便可達成早日清零解封的目的,大家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副市長鄭照新表示,疫情進入最後階段,中央與地方正全力合作,採取最高強度的「清零防疫」措施。第三階段起,市府每日持續訪視全市153處豬場,高風險場也由原本55場增加至57場,顯示防疫標準全面加嚴。新增的高風險場包括為提高防疫標準,將追蹤時間軸自9月往前推到8月15日,因此增加1個高風險場;另一處是太平區圈養6頭山豬的豬場,市府已納入嚴格管理。鄭副市長感謝市民積極通報,並指出截至10月31日,化製車跟車採樣、活豬抽檢及廚餘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顯示防疫成效穩定。

針對案場管理與精進防疫措施,鄭副市長指出,為維持現場原貌、避免干擾PCR採樣,市府已擴大封鎖範圍並實施交通管制,嚴禁非防疫人員進出。同時與中央協調,在霧峰與后里優先設置電圍籬,沙鹿與文山兩處亦完成會勘,將儘速施工。為防野豬等動物挖掘廚餘,市府除覆土夯實,再加設菱形鐵網,確保掩埋區安全無虞,全面阻斷病毒外流,展現防疫決心。
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表示,目前除台中案例場,全國未再發現其他非洲豬瘟案例,情勢穩定。中央應變中心自昨日起進入第三階段防疫作業,為最後5天關鍵期,將持續至11月6日。第三階段除延續前兩階段精準掌控與監測措施外,並強化三項作業,一、化製車全程隨車管理;二、加強豬場監控;三、嚴管關聯高風險場域。杜次長說,昨日台中市有民眾通報太平山區發現六隻飼養山豬,市府已立即啟動處置,另新增一處關聯場也同步進行防疫。她強調,非洲豬瘟防疫需全民合作,中央地方將持續緊密配合,全力防堵疫情擴散。
農業局表示,動保處結合各區公所防疫人員,全力加強養豬場訪查與採檢,嚴防疫情入侵。截至11月1日止,已完成152場健康訪查,10月31日採樣26場共62頭檢驗均為陰性,顯示市內豬隻健康、畜牧生產穩定。針對梧棲案例場,經專家建議於不擾動環境下進行防治,明日將再採樣確認,並以鹼片消毒、加裝黑網圍籬防止鼠犬入侵。警方同步強化巡邏管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農業局每日掌握全市斃死豬數量,今日15場26頭均完成化製處理,有效防堵病原擴散,將持續與中央合作,守護畜牧安全與民眾食安。

環保局表示,依中央防疫指引,林業署與專家昨日會勘市內4處廚餘掩埋場,建議設永久圍籬防止野豬誤食。環保局立即啟動跨局處合作,會同建設局夜間赴霧峰及后里掩埋場現勘電圍籬設置。以霧峰場為例,將以鐵網覆蓋掩埋面並加覆土,再設電圍籬與安全阻隔設施,防止人員誤觸;後續並將明確標示電圍籬與警示標誌。環保局強調,將持續提升掩埋場防護層級,防止野生動物誤入,降低非洲豬瘟擴散風險,確保人員與環境安全。
衛生局表示,衛生局持續推動「市售豬肉及製品稽查專案」,截至11月1日已查核913件產品,結果全數合格,顯示豬肉來源穩定、安全,請市民安心選購。衛生局提醒,購買豬肉應認明合格標章或清楚標示來源,切勿購買來路不明或無標示產品。衛生局將每日持續查核並即時公開稽查成果,展現政府維護食品安全決心,確保資訊透明、食安無虞。

經發局表示,市府持續推動市場監控機制,維護食安。全市30處公有及15處民有市場共233家豬肉攤每日追蹤價格與來源,目前出攤數為個位數。針對因禁運禁宰休市攤商,市府已免收公有市場使用費,並於10月31日加碼補助每攤1.5萬元,配合行政院補助3萬元,最高可領4.5萬元。經發局加強查察肉品來源,發現異常即通報農業局與衛生局依法處理,並宣導不得販售來源不明肉品。同時掌握公民有市場及量販店雞肉、魚肉、雞蛋、牛肉等替代物資供應,以穩定市場與民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非洲豬瘟防疫進入最後關鍵期 盧秀燕:10/27即「自動加嚴」、最高強度力拚清零





















































此次活動現場以「眷村記憶、礦業文化、水資源歷史」三大主題展區為軸,串聯過港、碇內、義建、碇祥、義興五大社區,展現暖暖從礦業重鎮走向綠色慢活的轉變。許多民眾表示,透過展區導覽不僅重新認識在地歷史,也感受到暖暖社區居民守護土地、傳承文化的熱情。
現場四大手作DIY體驗活動——薯榔刷染提袋、草本苔球、手作拓印包包與調香體驗,吸引親子家庭踴躍參與,大小朋友動手實作,體驗「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永續生活理念。許多參與民眾紛紛表示,親手製作的成品不僅充滿溫度,也更深刻體會環保與在地文化的價值。
此外,「暖暖小旅行導覽」與「綠動尋寶遊戲」同樣人氣滿滿,帶領遊客深入巷弄探訪礦坑遺跡、百年幫浦與眷村故事,透過遊戲互動與導覽解說,認識暖暖獨特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副處長黃毅維表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補助辦理的「潮嚮」系列活動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精神串聯基隆在地的山海特色與文化底蘊,推動永續生活與地方產業創生。今年最終場「綠動市集」以暖暖社區為舞台,展現地方社區共同推動綠色生活的成果,期望未來持續推動更多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的城市活動,讓更多人看見基隆的多樣魅力。
綠意還在延續,熱情還沒散場!「基隆潮嚮.綠動市集」今天 (11/2) 還有最後一天,歡迎大家把握機會,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暖暖森呼吸,享受雨都秋日限定的療癒時光。






















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生、會稽國中校長李文義指出,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健康促進不應只停留在醫療端,而需透過教育培育高齡志工教師「高老師團隊」成社區健康傳播者。
教育處說明,此次特別安排前往 Google 總部參訪,讓師生深入了解創新如何驅動科技發展。透過實地參觀與導覽,學生們認識矽谷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也了解 Google 如何打造兼具創意與幸福感的工作環境。此次參訪不僅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更啟發他們對未來科技趨勢與創新職涯的想像。
教育處進一步說明,此次訪團由25位國、高中生及4位隨行老師組成,代表團此行也特別將24幅優秀藝術作品帶至庫比蒂諾市圖書館展出,作品涵蓋建華國中美術班學生及特教美展的傑出創作,充分展現新竹市豐富多元的藝術能量與創意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