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25臺北白晝之夜》(Nuit Blanche Taipei 2025)圓滿落幕。今年白晝之夜邁入第十屆,以「Hi Story」 為主題,重新詮釋城市記憶與歷史想像,今年度總計湧入達50萬人次一同向歷史打招呼、與故事同行,在夜色之中開啟屬於臺北的文化篇章。
文化局說,本屆以圓山地區為核心場域,活動從圓山自然景觀公園、臺北廣播電台、圓山坑道、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延伸至臺北市立美術館、金車文藝中心等文化據點,以及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策劃「FreeS藝術入店」,匯聚超過60組藝術家,帶來超過百場展演、裝置與互動活動,並攜手臺北雙年展、臺北數位藝術節與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等精彩單元一同共襄盛舉,同時間花博園區也舉辦了動漫展、萬聖節等活動,從白晝到深夜,讓臺北在十二小時中綻放無限創造力。

2025 年白晝之夜以「Hi Story」為策展主軸,結合「History」與「Hi, Story」的雙重語境,回望集體記憶,邀請群眾成為「說故事的人」,以參與藝術體驗向城市歷史招手致意。藝術總監黃彥穎與表演總監鄭伊雯聯手策劃,以「時間切片、歷史迴聲、夢的蟲洞、觀看變奏、綻放場域」五大區塊構築城市藝術脈絡。以視覺裝置、劇場行動與現場表演交織成十二小時不間斷的感官旅程,帶來集體敘事的沉浸式體驗。
今年白晝之夜延續與法國在台協會的合作,邀請前巴黎白晝之夜藝術總監凱蒂·哈特 Kitty Hartl 擔任客座策展人,帶來亮點作品,像是Lasseindra Lanvin辣珊卓. 浪凡攜手臺灣的Desire 007育望,在臺灣首度帶來《風革線上-Scent of Fabrics》的French Voguing Ball大賽,長廊舞台變身時尚伸展台,奪目的服飾走秀選美和舞蹈炒熱現場氣氛,多元社群的自信與魅力爆表,融合表演、時尚與視覺藝術的饗宴,將多元認同與自由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屆視覺藝術作品聚焦於「歷史、地景與當代想像」,包括黃贊倫的《神轎》、石孟鑫的《門柱燈》、江忠倫與林建志的《黑夢—狛犬》、廖建忠《運轉生活的終點站》、蔡文章與賴彥均《一首歌掉在了地上》、李珮瑜《請你喝杯》、吳聯吟《迷幻山林—另存新檔》以及尹子潔《仙女圈》等多項創作。今年也特別開箱難得一見的戰備管制空間「圓山坑道」,打造沉浸式環境劇場「夢的蟲洞」,帶來影像、肢體、馬戲與聲音的沉浸式演出內的視覺作品與環境劇場,帶給民眾超現實的奇特體驗。藝術家姚仲涵創作的大型聲光裝置《光電獸#45-請支援收音》,民眾透過對麥克風發聲互動點亮摩天輪,聲音的大小變化,摩天輪也產生不同的聲光效果。

自2016年首度舉辦以來,臺北白晝之夜已成為臺北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盛會之一,今年邁入第十週年,以圓山歷史場域作為新起點,象徵臺北文化記憶與創意能量的再生與延續。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表示,籌辦期間經歷長時間降雨潮濕,圓山景觀公園也有場地照明及地勢起伏等現實條件,但市府團隊、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仍設法克服困難,持續優化呈現的效果,加上各單位場館的響應,以及法國在台協會的策展交流,才能在一個晚上引爆巨大的藝術光芒,照亮我們對臺北市空間與時間的的想像。
蔡詩萍局長特別感謝所有的志工、義交警、消防、醫護、現場清潔人員的付出,以及籌辦期間提供文史諮詢的文史工作者、中山、大同區的區長里長及鄰近商圈等各方的寶貴意見,未來將持續以開放、共創的精神推動白晝之夜,讓藝術融入生活日常,讓臺北的夜晚持續發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十週年白晝之夜!台北50萬人沉浸「Hi Story」跨夜藝術盛典






















































大家以歌唱表演、口說藝術與戲劇等多元形式,展現客家語言的韻味與文化創意的風采。從每一場演出中,都能感受到同學們對客家語言與文化的熱情,展現青年世代傳承文化的活力與創意。
誠摯邀請參賽師生於賽後能多加停留,走進彰化各鄉鎮品味在地美食,欣賞傳統工藝的細膩之美,感受鄉鎮純樸熱情的人情味,體驗「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的風采與魅力。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彰化縣政府今(2)日於社頭果菜市場舉辦「心無礙 幸福作夥來-114年度彰化縣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園遊會暨特殊教育表揚大會」,縣長王惠美與會表揚「特殊教育評鑑績優學校、特殊教育評鑑資賦優異類特優及優等學校、守護天使、特殊教育學生獎學金、資賦優異學生特殊表現」,5大獎項共59校、167組優秀師生及7個評鑑績優服務單位。此外,會中由王縣長等人一起啟動價值約千萬元的大型復康巴士,且王縣長特別感謝新北市議長蔣根煌媒合「中華上永好讚會」等101位善心人士,共同捐贈輪椅136台輪椅,(約74萬8000元)給彰化縣,充實輔具資源中心之輪椅媒合與借用服務,一起提升身心障礙者及失能者的生活品質,讓彰化社福量能更加提升,幸福作夥來。
王縣長表示,12月3日是「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為喚起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朋友權益的重視,縣府今年以「心無礙,讓愛作夥來」為主題,舉辦特殊教育表揚活動與公益園遊會,邀請縣內各身障與社會團體共同參與,推廣身障者的自立生活與社會參與,也鼓勵各單位積極提供多元支持,讓「障礙不再成為阻礙」,也讓社會更加包容、友善、溫暖。
王縣長指出,這次表揚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評鑑績優學校,以及超越自我的優秀學生,孩子在學校能夠持續進步,歸因於老師與專業人員的用心指導,協助他們找回自信,有的先天受限,有的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挑戰,但在老師與機構的陪伴下,得以努力學習、勇敢面對,展現與眾不同的光采,也表揚學校中展現同理心、主動幫助身障同學的「守護天使」,以及長期投入身心障礙服務領域、表現傑出的楷模與機構,感謝他們無私的奉獻,讓愛能夠傳承下去。
社會處表示,園遊會當天的攤位達50多攤以上,除有各式各樣的美食攤位,現場亦設置「CRPD探索區」、「輔具維修區」、「義剪區」、「視障按摩區」、「導盲犬區」、「政令宣導區」等攤位,宣導政策的同時也提高參與民眾對社會福利的認識。


邱佩琳致詞時表示,現場的貴賓們以行動詮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諦。無論是相濡以沫的白金婚、相守一甲子的金婚,或共同經歷風雨的鑽石婚與紅寶石婚,每一段歲月都記錄著愛與承諾的力量,也象徵家庭是社會最堅實的基石。
她特別提到,白金婚夫妻羅海鏑、羅林秀枝與張佈華、張李煌治的故事令人動容。兩對長者在婚姻中相互扶持、包容與成長,無論順境、逆境都彼此依靠,用平凡的日子堆疊出最珍貴的幸福。希望藉由這場活動,提醒大家珍惜身邊的人,讓愛與關懷在家庭間持續流動。
活動現場以宴席形式重溫婚禮情懷,並安排歌手演唱經典情歌,營造浪漫氛圍。每對伉儷皆由市府致贈紀念禮與合照留念,現場洋溢著笑聲與祝福,象徵愛情歷久彌新的感動。
邱佩琳最後強調,現場的佳偶們是家庭的典範、社會的榜樣。市府將持續推動敬老與家庭教育相關政策,打造溫暖宜居的幸福城市,讓代代相傳的愛與善意,成為基隆最動人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