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日本東京都立大學(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MU)合作成立「自然溝通智慧與機器人」(Natura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NCI-R Lab.)聯合實驗室,並於114年11月5日在南大府城校區舉行揭牌儀式。新實驗室聚焦人工智慧與人機互動的跨國研究,展現臺日學術合作的新進展。

▲南大師生陪同東京都立大學學者參訪榮譽校區OASE實驗室,展現AI研究交流成果。(圖/南大提供)
活動當日,南大資訊工程學系主任林朝興率領師生接待日本教授一行,前往榮譽校區參訪OASE實驗室。會中由南大李健興教授與東京都立大學久保田直行教授、大保武慶助理教授共同交流研究構想,雙方團隊並討論後續的技術與學術合作方向。隨後兩校研究團隊轉赴府城校區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由校長陳惠萍主持揭牌,研發長林大偉、國際長呂英治、理工學院院長孫光天等人出席,共同宣告合作啟動。

▲南大資訊工程系團隊與日本教授交流AI研究構想,展現學術連結的新能量。(圖/南大提供)
臺日聯合實驗室NCI-R Lab.由東京都立大學溝通與認知系統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ommunity-centric Systems, CcS)與南大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Web Service Research Center, KWS)共同成立,以「自然溝通」(Natural Communication)為核心理念,結合人工智慧、語用學與人機互動等研究,發展能進行語言與非語言交流的智慧系統。研究方向包括跨語言語音辨識(涵蓋臺語、英語、日語及原住民族語)、生成式AI應用,以及量子計算智慧(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QCI)等,期望推動教育、語言學習與人機共學的新應用。
校方指出,南大KWS研究中心由李健興教授於2010年創立,長期深耕人工智慧、知識應用與網路技術發展。近年來,中心團隊在「人類觀自在智慧」(Observation with Comfortable Intelligence, OCI)適性學習、量子計算智慧(QCI)體驗學習與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教育應用等領域成果豐碩,並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開發本土語言AI模型,研究成果已多次於國際會議發表,展現南大在AI研究的持續能量。
國立臺南大學此次以與東京都立大學成立之聯合實驗室為起點,持續推動跨國研究與人才交流,並與更多國際夥伴攜手,探索人工智慧與人文交流的更多可能。期待在全球AI發展的浪潮中,南大與世界各地的學術社群共同思考科技與人之間的智慧連結,讓「自然溝通」成為下一代國際合作的關鍵語言。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大成立跨國AI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聚焦「自然溝通」研究


















































謝國樑表示,市府持續盤點全市公有閒置土地,透過整合與再利用,逐步規劃各區路外停車設施,期望有效緩解停車壓力,並兼顧交通順暢與環境品質。他強調,停車問題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議題,市府會持續努力優化交通動線、讓停車設施更完善,讓基隆朝向舒適宜居的城市邁進。
交通處長陳耀川指出,本次4處鄰里停車場完工後,預計可新增209個小型車位及78個機車位,並設置16席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全面提升基隆停車空間供給與綠能配套。
陳耀川補充,停車場鋪面採用混凝土鋼性材質以因應多雨氣候,場內停車格明確劃設,並以人行道與巷弄區隔,兼顧安全與維護管理。基地周邊將保留部分原生植栽,增設綠化景觀與照明設施,營造舒適、安全的停車環境。
市府副發言人張家馨表示,改善停車環境是城市交通治理重要的一環,市府將透過精準規劃與公私協力,優化各區停車與道路設施,讓市民出行更順暢,也為城市永續發展打下基礎。
謝國樑最後強調,市府將持續推動交通建設與公共空間優化,逐步改善停車困境,讓基隆成為市民出行更方便、生活更安心的城市。











城市行銷處說明,「風城野營祭」結合「十大風格帳 × 新竹十大政策」理念,將高市長「美感新竹」、「青年活力」、「老幼共好」、「宜居永續」等施政重點轉化為可親可感的體驗設計,讓市民在輕鬆參與中理解城市發展方向,深化公共參與與市政溝通。活動設計兼顧文化、教育與創意美學,成功融合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是城市行銷跨界創新的典範。







社會處處長楊玉欣表示,槌球結合高爾夫與撞球特性,兼具技巧與戰術思考,是一項促進長者身心健康的運動。透過握桿、推擊與戰術判斷,不僅可訓練五感協調與思維能力,更能在團隊合作中建立友誼、增進社會參與。她肯定長輩們以熱情與毅力投入槌球運動,展現成功迎老的風範。
為確保比賽公平與專業,市府特別邀請中華民國槌球協會甲級裁判林正義擔任裁判長。14支球隊進行長達7小時的循環賽,各隊發揮團隊默契、擬定戰術,選手們在場上沉著穩定、鬥志高昂,每一次擊球都凝聚團隊精神與比賽熱情。
楊玉欣強調,市府持續推動多元樂齡運動,鼓勵長者走出戶外、參與社區活動。她也感謝各界對槌球運動的支持,期盼透過此類賽事,讓長輩在友誼與競賽中保持健康、快樂生活,展現基隆長青族群的活力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