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今(14)日舉辦「永續x智能x友善,共創i港醫」27週年院慶,邀請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在地立法委員、議員、里長、中鋼、學校、地方企業與高醫醫療體系到場祝賀,院長洪志興除感謝過去一年各界對院方的支持與鼓勵,也期勉同仁持續以「永續 × 智能 × 友善」為核心價值,落實高醫體系的願景與使命,讓醫院在穩健經營中持續創新,展現公立醫院在地深耕的力量。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陳建志董事長致詞時表示,高醫體系以Internationalization(國際化)與 Social Impact(社會影響力)為願景。高醫醫療體系的發展不僅在於硬體建設的成長,更在於如何以國際視野推動醫療進步,並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影響社區。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正是將此理念發展的重要場域,期盼透過專業的咀嚼吞嚥照護推向國際舞台,在地深耕中落實永續醫療的精神,實現「需求在哪裡,高醫就在那裡」的使命,展現高醫體系兼具在地關懷與國際能見度的價值。
高雄醫學大學余明隆校長表示,學校今年以『One KMU』為核心倡議,象徵整合、同心與共創的精神,展現高醫大作為知識與價值共同體的凝聚力與前瞻視野。校長指出,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承襲學校『醫療實踐』的精神,不僅在臨床醫療領域展現創新能量,也在永續發展等面向持續突破,近年不僅榮獲《遠見雜誌》ESG醫療永續獎、2025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或是國家永續發展獎,更在環境保護上榮獲淨零標章銅級,讓台灣看到小港醫院的永續競爭力。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洪志興表示,今年是醫院完成多項任務的一年,不僅順利完成總床數之履約,各項建設與升級成果亦陸續展現。目前全院總床數達 761床,加護病床、血液透析床已擴增,大幅提升急重症與慢性病照護量能。院內同時全面翻新日間病房、健康管理中心以及門診空間改善工程,提供病人更舒適、友善的就醫環境。
洪院長進一步指出,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今年9月順利完成醫院評鑑,目前正積極邁向「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預計於121年通過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評鑑,全面強化區域急重症醫療量能,守護南高雄區民眾生命健康。

院慶典禮當日,除了舉行感恩儀式與資深同仁表揚外,也邀請地方貴賓及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的成長與蛻變。洪志興院長勉勵全體同仁:「27年來,小港醫院在高醫體系的支持下,從社區醫療出發、逐步邁向全方位急重症照護的專業醫院。期盼醫院持續以智慧創新引領服務,以永續ESG影響社會,成為南高雄民眾最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小港醫院27週年院慶 以「永續×智能×友善」為核心 邁向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新里程
















































基隆市衛生局張賢政局長表示,長照服務現場挑戰多元,督導是串連照顧者與機構的重要橋樑,良好的溝通與領導能力,有助於提升團隊凝聚力與服務品質。張局長強調:「照顧工作不僅是技術服務,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透過教育訓練的交流與反思,能讓照護團隊更有溫度、更有力量。」
為鼓勵嘉義市市民踴躍接種疫苗,提升
嘉義市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設籍嘉義市市民於114年10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期間,在本市醫療院所(含學校及社區接種站)接種公(自)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者最多可獲得2次抽獎機會。完成公(自)費流感疫苗接種者,可獲得500元超商禮券1次抽獎機會,共100個名額;若在活動期間,完成公(自)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者,可再獲得1次抽獎機會,頭獎為iPhone 17手機共5名(顏色隨機),未獲頭獎的民眾可再抽1,000元超商禮券共100名。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提醒,















現場包含南投縣烹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游義誠、南投縣餐飲業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文都及南投縣廚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曾棋源等貴賓出席。
陳南松局長表示,為提升餐飲業衛生安全與品質,希望透過餐飲衛生積極輔導提升食品業者自主管理能力,有效為食品安全把關。本次通過評核獲得「優級」或「良級」標章的店家,無論產品品質或環境衛生,都能讓來到南投縣遊玩的遊客或在地的縣民「吃的安全,食在安心」,也請民眾選購食品或在外用餐時,用行動優先選擇榮獲「優級」及「良級」的商家。
獲獎的業者可將標章掛置店面明顯處,作為消費者選擇餐飲場所時之參考。標章有效期限自114年11月至116年11月止計2年,本次通過評核的名單將公布於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等網站,供民眾查詢。另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
邱佩琳(上圖)指出,「山藥大餐」不只是年度美食盛事,更是推廣基隆農產與文化的重要平台。感謝基隆市農會長期努力,讓基隆山藥品質穩定、深受民眾喜愛。市府將持續協助農友提升產銷能量,並結合食農教育與觀光活動,讓更多人看見基隆農業的實力與魅力。
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上圖右2)說明,今年的「山藥大餐」以創新料理呈現基隆山海特色,邀請多位知名主廚以山藥入菜,結合新鮮漁產與當季食材,打造十道兼具創新與傳統的特色佳餚,包括「山藥海鮮寶寶」、「山藥白玉卷」、「山藥魚肉米粉鍋」等料理,展現山藥獨有的鮮甜與細緻口感。
基隆雖山藥種植面積不大,但因多雨低溫氣候孕育出綿密細緻的在地山藥,切口不易褐化、風味獨特,被譽為「台灣最好吃的山藥」。市府與農會長年輔導農民栽種「基隆山藥」與「白雪玉」等品種,品質穩定、營養價值高,是基隆農業的驕傲代表。
邱佩琳最後強調,基隆的農業充滿韌性與創意,市府也將持續透過活動推廣與產銷輔導,協助農友拓展通路,讓更多人品嚐到基隆山藥的好滋味。她也邀請市民把握機會,11月13日起購票、11月22日一起用行動支持在地農業。
餐券販售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