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值此「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 80 週年」歷史節點,社團法人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總會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補助下,今(16)日於新北市政府603大禮堂舉行《空軍地勤榮民生命史》新書發表會。本書以四十位空軍後勤榮民的親身經歷為軸,透過第一人稱敘事完整呈現空軍後勤體系在國家安全、空防建軍與戰力延續上的重大貢獻。於台灣光復 80 週年的歷史時刻出版,更具承先啟後、意義深遠。
活動由空軍前司令雷玉其上將、中央軍事院校理事長彭進明上將、國防部前副部長熊湘台中將等軍中重要領袖共同出席,並與新北市政府劉和然副市長、新北市議會蔣根煌議長及退輔會代表林振生處長一同見證此一軍事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凸顯空軍後勤對國家安全的深層價值。
本書總編輯劉鎮燈博士指出,空軍後勤體系涵蓋修護、補給、軍械電子、戰管、通航、氣象、資電、防砲與基地勤務等多元專業,正是「空戰出英雄,後勤盡全功」的最佳體現。空軍長年面臨裝備汰換、部隊整編與技術快速更新挑戰,後勤經驗若未及時保存,極易在時間洪流中散佚。因此,在光復 80 週年出版此書,格外提醒國人——從抗戰勝利到現今的防空任務,空軍的每一次進化,都凝聚著無數後勤官兵的心血與技術。

彭進明上將致詞表示,空軍後勤人才的養成是一項跨越世代的「百年工程」。他指出,抗戰勝利讓中華民國得以重建空軍力量,而台灣光復後,空軍後勤體系更在艱困條件下完成國軍空防的扎根工作,當年前輩在戰備、修護、研究、自製與維保上的付出,是今日空軍能肩負空防重任的關鍵基礎。他強調,《空軍地勤榮民生命史》所呈現的,不只是個人的生命故事,更是中華民國空軍八十年來從苦難中重生、從逆境中進步的真實寫照。
本書內容依空軍基礎教育期班排序,共收錄 40 名後勤校友的生命史,完整描繪從童年求學、投身軍旅,到退伍後以軍中淬鍊在社會開展第二人生的軌跡。許多作者在空軍服役期間見證裝備從真空管、航電系統到今日人工智慧的演進;也曾參與自製武器構型管理、研發測試與維保後勤作業,是真實「建軍備戰」的前線實踐者。
在退伍後的篇章中,更能感受軍旅對於人格與領導能力的深刻塑造。多位作者在退伍後投身教育、科技、企業或工程領域,甚至取得博士學位、擔任大學校長,展現空軍後勤人才跨領域卓越的可塑性與國家的人才資產價值。
主辦單位總會長廖盛芳指出,本書歷時一年多完成,是空軍建軍九十年來首次以「地勤後勤」為核心的大型生命史出版,兼具史料保存與精神傳承的雙重角色。特別是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 80 週年」的時刻出版此書,正象徵空軍後勤在不同歷史階段中,承繼守護國家的共同使命。他強調,書中記錄的每位前輩,都是空軍戰力不可或缺的基石,而這些故事值得下一代軍人與國人共同閱讀。

本書出版亦獲得多位名將高度肯定,包括前國防部部長馮世寬上將、中央軍事院校理事長彭進明上將、海軍陸戰隊備役季麟連上將及張延廷中將等人共同推薦,並由立法院韓國瑜院長題字「翼堅基固」,期勉國軍持續強化空防戰力,鞏固國家安全。
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 80 週年的歷史坐標上,《空軍地勤榮民生命史》的出版不僅提醒社會空軍後勤的歷史定位,更向所有在無名角落付出的後勤官兵致上最高敬意。主辦單位期盼本書能啟發青年投入軍旅志業,也盼社會大眾透過閱讀更加理解空軍後勤的重要性,讓前輩精神不因時代更迭而被遺忘。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空軍後勤精神在光復80週年再現《地勤榮民生命史》成為空防傳承重要史冊 完整呈現後勤官兵奉獻足跡


















































































王縣長表示,今(114)年4月彰化接待6家日本知名旅行社來台考察,以日本市場的視角包裝具吸引力的旅遊產品,推廣特色觀光,引領更多遊客蒞臨彰化。當時提到會邀請日本高中生來台灣見學,今天迎來第一批學生,分為6條路線,走訪彰化各處景點。期望藉此拓展觀光市場,吸引更多日本遊客來訪彰化,創造雙方合作的經濟效益。
城觀處表示,見學團自王功漁港啟程,體驗漁村文化與海岸生態;隨後漫步鹿港老街與龍山寺,感受古城風華與在地信仰;在鹿港民俗文物館學習傳統建築美學,並前往自然生態教育中心了解環境教育成果。學生也到卦山村3樓參訪彰化控,感受彰化豐富的飲食文化,以及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漫步於天空步道欣賞市區美景,深刻體驗人文與自然交織的美好時光。惟因昨日適逢颱風來襲,意猶未盡,今(13)下午見學團全數集結再度到訪,參觀彰化扇形車庫,俯瞰整座圓弧車庫的樣貌,細數著歲月從鐵軌走過的痕跡。
本次活動除觀光外,更著重「青年調研交流」。日本學生以年輕旅客角度填寫問卷與現地觀察,針對景點吸引力、交通便利性、導覽設計與環境維護等面向提出建議,提供縣府作為未來優化觀光的參考。透過青年交流與觀察回饋,為在地觀光注入創意與國際視野。縣府將持續推動「青年國際見學」與「永續文化觀光」,吸引更多海外青年透過旅行,認識彰化、喜愛彰化,攜手打造更具深度與溫度的國際觀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