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府都發局在蔣萬安市長施政三週年之際,積極實現「安住宜居」施政願景,都發局不僅在社會住宅的興建與入住量能上繳出亮眼成績,更從都市規劃層面,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打造更具韌性與舒適度的宜居臺北。

北市府說,都發局持續高效推動社會住宅興建,成果斐然。在蔣市長任內三年,北市社會住宅累計已開工共1,497戶,完工共4,805戶;115年預計開工2,456戶,完工1,975戶。其中指標性的西寧國宅改建案,已完成社宅綜合大樓初步規劃,預計115年搬遷及拆除大樓並於121年竣工,將可提供約1,000戶社宅及多元社福設施。
為實質優化社宅居住品質及管理機制,都發局積極推動社宅冷氣設備的優化與普及,讓住戶入住即可享有高品質且舒適的居住環境。114年度已有5處新社宅試辦冷氣以租代買方案,115下半年啟用之社宅將由住都中心統一租賃冷氣,而現在施工中及規劃中社宅則將統一採購裝設冷氣,在管理機制方面,都發局建置的「社會住宅統一登記平台系統」即將於114年12月底上線,開放民眾隨時登記社宅,強化市民申請體驗,回應申請社宅統一登記平台需求,大幅加速民眾申請社宅作業。並從115年上半年招租的培英及力行社宅實施,全面提升行政效率與便民服務。

為協助新婚、育兒家庭降低居住負擔,都發局積極拓展公有出租住宅的多元供給,將都更分回、公益設施捐贈等取得的住宅資源納入「幸福住宅專案計畫」,鎖定新婚2年內或育有0至6歲子女的育兒家庭出租,114年已入住共156戶,115年預計可再釋出43戶。此外,針對社宅內的育兒家庭實施租金加碼補貼,自112年6月實施迄今,已幫助多達1,214戶家庭,展現了蔣市長打造友善育兒環境的決心。

面對氣候變遷,都發局積極推動「體感降溫計畫」並進行多項法規改革。113年底公告「擬定『臺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細部計畫案」,以提供立體綠化及連續遮簷設施免計容積等誘因鼓勵私部門參與綠化,114年5月發布施行「臺北市建築物能源耗用管制辦法」,114年7月修訂「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同時,亦積極推動「遮陽傘計畫」,選定重要路口設置人工遮陽設施,打造都市「涼點」,預計115年上半年完成設計,市府透過法制與實踐並行,以期達成體感降溫2℃目標。
都發局持續從全市框架出發,推動處理跨行政區的都市發展課題,以「全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重新檢討土地使用分區劃設合理性,確保都市計畫貼合實際發展需求,預計115年上半年辦理公展法定程序。此外,自TOD2.0計畫公告發布實施以來,迄今已有17件申請案,另為因應都市發展的變化,市府將啟動「TOD3.0計畫」,藉由檢討捷運場站周邊發展,並強化公益性,研議容積獎勵及基準容積調整機制,增加社宅多元取得方式,落實大眾運輸導向之發展理念。
蔣市長上任三年,都發局始終將市民的「安住宜居」放在首位,同時透過前瞻性的都市規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打造一個兼具韌性與永續性的宜居臺北,讓臺北成為「人人有房住、出門皆舒適」的國際級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實現「安住宜居」 北市都發局三年社宅完工4,805戶








































































位於阿里山的來吉部落擁有豐富的鄒族文化與自然景觀,是體驗部落生活的絕佳地點,遊客可在「富足聖山市集」參加部落小農市集、品嚐鄒族風味料理,或與親友預約「浮誇圓盤烤肉」,享受滿桌山珍的共享盛宴。市集內也設有多項手作體驗,如木製山豬DIY、手洗愛玉與咖啡烘豆等活動,讓旅人將文化體驗融入生活,帶走溫度與回憶。不遠處的「得恩亞納永久屋聚落」以繽紛屋頂與合掌式建築聞名,是莫拉克風災後重建的象徵,被譽為「台版合掌村」,遊客可在此造訪鄒族家庭料理工作坊,品嚐「鄒族女人的私房菜」等傳統風味,感受重建後部落的生命力與人情溫度。
第二天的行程則推薦前往雲霧繚繞的「奮起湖」,這座山城以老街與便當文化聞名,遊客可漫步於懷舊巷弄間,品嚐阿里山在地美食、選購手工伴手禮,或前往「石棹步道群」感受自然魅力;步道以「茶、霧、雲、霞、櫻、愛」為主題,交織出最具阿里山意象的旅遊畫面。若想放慢腳步,也可造訪人氣茶屋—「佐一茶屋」以日式建築與山巒雲霧景觀打造儀式感餐飲體驗;「ZENGIN然井茗露」則以法式甜點與玻璃屋設計,讓旅人在雲霧間優雅品茗,靜享山城的寧謐時光。
文化觀光局指出,鄒族文化是嘉義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之一。縣府近年積極串連部落、旅宿與觀光產業,推廣永續旅遊與在地文化體驗,讓更多旅客能透過實際參與,深入理解鄒族的文化精神與生活智慧。
嘉義縣將於12月6日至7日在逐鹿文創園區舉辦「2025嘉義部落旅遊節」,活動匯聚鄒族工藝、美食市集、文化表演與體驗活動,展現嘉義原鄉的多元風貌。
文觀局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在冬季走訪嘉義山林,親自走進部落、品味文化,體驗「吃在地、玩在地」的旅行樂趣,一同見證嘉義鄒族文化的活力與感動。更多旅遊資訊,請上「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或加入「慢遊嘉義」Line@(@chiayitravel)查詢。
南投縣政府24日帶領本縣各級學校女童軍學生共100名,參與由南投縣女童軍會承辦的「114年度女童軍歲末敬老關懷活動體驗營」。活動上午分別前往清流部落及中原部落關懷據點,透過陪伴長者、互動交流及隊伍精心準備的才藝表演,為社區長者帶來溫暖與活力,共同營造歲末歡樂氛圍。
下午則安排至惠蓀林場進行環境教育體驗,學生在專業人員帶領下認識生態環境,並參與 DIY 活動,在大自然中學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透過戶外學習與體驗,學生不僅增進環境知識,也將童軍所強調的「健康生活」與服務精神延伸至自然關懷的實踐。
面對高齡化社會,推動青銀共融行動極具意義。童軍教育強調品格與服務,此次活動不僅讓長者感受到陪伴,也讓學生在付出過程中獲得啟發,促進世代間的理解與連結。縣府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類似活動,讓更多學子參與,攜手打造更友善、更溫暖的南投。






講師房業涵以生動的案例與實務經驗,分享如何運用社群行銷與影像敘事提升內容吸引力,同時提醒聽眾辨識假訊息與網路輿情的重要性。現場互動氣氛熱烈,與會者紛紛表示收穫豐富。
活動最後,主辦單位也準備精美小禮與抽獎活動,為講座畫下熱烈圓滿的句點。縣府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多元化的公務與民眾講座,期盼透過知識交流與技能培訓,推動雲林縣邁向更具韌性與創新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