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

高雄青年夢想館亮相  2025 Meet Taipei 全台最大創新創業展 掀起港都新創力

高雄青年夢想館亮相 -2025-meet-taipei-全台最大創新創業展 掀起港都新創力
高雄青年夢想館亮相  2025 Meet Taipei 全台最大創新創業展 掀起港都新創力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年度壓軸新創盛會「2025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於昨(20)日熱烈登場,為期三天(至22日)於台北花博爭豔館展出。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今年再度攜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共同打造「高雄青年夢想館」,邀請產業界、投資人及社會各界交流合作,全面展現高雄青年新創團隊的多元能量與城市創新底蘊。

本次展會由青年局副局長汪小芬率隊出席,今年「高雄青年夢想館」集結 12 組優秀團隊共同參展,領域橫跨永續觀光、智慧農業、科技應用、醫療健康、綠能循環到寵物產業,充分展現高雄新創生態的多元與厚度。

圖説:「2025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於台北花博爭豔館盛大登場。(青年局提供)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面對數位轉型與永續浪潮,「Meet Taipei」已成為台灣新創展現跨域創新實力的重要舞台。今年青年局結合產官學能量組成高雄隊,成立專屬展館,讓更多國人看見高雄新創團隊針對市場需求所提出的多元解決方案。他強調,高雄青年新創團隊以生活與產業痛點為出發點所發展的解題策略,透過會展平台與全台新創者交流,不僅能彼此切磋、深化商業模式,更在創投端獲得實質評估與合作契機,為高雄新創開啟更具規模的市場布局與發展可能。

來自高雄的「威齊織品科技」以上游材料研發到下游客製化成衣的一站式生產為核心,導入義大利 SISER 環保熱轉印技術,推動低碳印花製程,並於高雄設立「T 恤手造館」,讓民眾親手體驗印花創作。展會現場也邀請蒞臨貴賓手作特色印花筆袋,體現成衣產業結合永續創新的新典範。

圖説:副局長汪小芬(左)與來高雄的「威齊織品科技」交流,並於現場體驗以環保熱轉印技術輸出的「米台北+高雄85大樓地標」特色筆袋。(青年局提供)

由湯銘哲、林錫慧與王耀賢共同創立的「創甡生技」,以「Extre2Cold 高活性海洋膠原蛋白萃取技術」自吳郭魚皮提煉高純度膠原蛋白,應用於化妝品與生醫領域。團隊以科技實踐循環經濟的品牌精神,榮獲「第28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展現卓越研發展能。

「蟲良蜂蜜蠟蟲」以永續循環為核心,由創辦人李承遠透過回收蜂巢培育蠟蟲,再製成蟲乾與蟲粉,開發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的寵物飼料,並囊括戰國策創業競賽、教育部 U-start 與國科會 FITI 多項獎項肯定。

圖説:「蟲良蜂蜜蠟蟲」以永續循環為核心,運用回收蜂巢培育蠟蟲,再製成蟲乾與蟲粉,開發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的寵物飼料。(青年局提供)

「台灣生物循環」負責人洪書群則以 AI 及微生物技術驅動物質循環創新,運用高效低碳轉化技術,將有機廢棄物升級為具碳匯效益的土壤資材,打造農業永續的新解方,今年更獲得 2025 ASSET 永續典範獎首獎。

「金淨生技」創辦人陳巍以文化傳承結合科技創新,研發金紙灰燼處理技術,建立兼具環保與傳統價值的永續模式。從 U-start 補助起步、再獲青年局輔導至今,團隊從高雄萌芽茁壯,並以此技術榮獲「第五屆永續生活實驗室獎」首獎,展現永續創新的堅持與成果。

圖説:「蟲良蜂蜜蠟蟲」以永續循環為核心,運用回收蜂巢培育蠟蟲,再製成蟲乾與蟲粉,開發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的寵物飼料。(青年局提供)

「伊凌科技」由三位剛畢業的研究生於2024年共同創辦,專注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會展中展示無人自走車,協助農民能以行駛載具減輕負擔、提升作物效率。創業宗旨亦期盼,透過科技能吸引青年返鄉投入農業,為傳統農村注入創新解方。

青年局表示,透過「創業 O’Star」平台整合大學育成中心及產業顧問能量,提供從構想到落地的一站式創業輔導,協助青年建立品牌、拓展市場與提升競爭力。更多資訊可至青年局官網「創業 O’Star 及諮詢輔導專區」查詢,或洽詢 (07)799-5678 分機2390。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青年夢想館亮相  2025 Meet Taipei 全台最大創新創業展 掀起港都新創力

雲林萬人響應7000步挑戰 減重總量超過1.8公噸

雲林萬人響應7000步挑戰 減重總量超過1.8公噸
雲林萬人響應7000步挑戰 減重總量超過1.8公噸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縣政府今(114)年推動的「決戰BMI 要你走7000」活動圓滿落幕,「每日7,000步挑戰」及「揪團減重挑戰」成果亮眼,成功號召縣內逾萬名民眾熱情參與,累積行走突破20億步、總計減重達1,820.2公斤,充分展現雲林縣民打造健康體位,實踐健康生活的積極態度。今(21)日下午舉行直播抽獎,由副縣長謝淑亞及衛生局長曾春美抽出最大獎iPhone 17手機等獎項得主,衛生局提醒,中獎者須在11月30日(星期日)前,將相關佐證資料及領據親簽回傳。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今(114)年度「每日7,000步挑戰」共有1萬398人參加,並透過「雲林幣扭一下2.0」APP自動紀錄每日步數。在9月10日至11月8日為期2個月的活動期間,共計4,836人成功達成挑戰,總計走出20億3,415萬270步,相當於環島步行約1,695圈,顯示雲林鄉親對健康的重視與實踐力令人驕傲。

同時,「揪團減重挑戰」亦吸引243隊報名參與,透過三人一組的互助支持機制,共有137隊減重至少6公斤以上,成功達成目標,總減重量達1,820.2公斤。其中,本次活動減重最多的民眾,成功減去16.1公斤,展現自我管理、堅持與紀律的最佳典範。

這位減重成效最亮眼的民眾表示,因受到活動獎項激勵下定決心減重。在飲食方面,白天因工作需要未特別排除任何食物,但在活動的2個月特別調整晚餐與假日的飲食,改以自行料理的水煮餐為主,攝取蛋白質與大量蔬菜且晚餐不攝取澱粉,其中以水煮雞胸肉為主食,水果多為火龍果與蘋果,此外,也養成每天多喝水的習慣。運動方面,除了完成每日7,000步的基本目標外,更堅持「超慢跑」。他分享,起初身體尚未適應,因此每天先從15分鐘開始,約3週後逐漸延長時間,最終達到每日維持30分鐘的超慢跑運動。這份恆心,正是他能創下16.1公斤亮眼成績的關鍵。

雲林縣衛生局提醒,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飲食需求與生活型態皆不相同,建議洽詢社區營養師,由專業評估後給予最適合的建議,讓「雲林健康上場」更安心、有效。

雲林縣衛生局呼籲,健康不是短期衝刺,而是長期習慣,落實「提升身體活動、落實均衡飲食、定期量體重」的生活型態,讓健康一步一腳印,陪伴美好生活的每一天。同時,持續使用「雲林幣扭一下2.0」APP記錄每日步數,並關注雲林縣衛生局官網及Facebook粉絲專頁,明(115)年將透過更多貼心、實用的活動設計,陪伴大家把今年培養出的好習慣保持下去,共同打造更健康的雲林。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萬人響應7000步挑戰 減重總量超過1.8公噸

園管局首度表揚推動產學合作績優團隊 展現園區年度AI x 淨零轉型成果

園管局首度表揚推動產學合作績優團隊 展現園區年度ai-x-淨零轉型成果
園管局首度表揚推動產學合作績優團隊 展現園區年度AI x 淨零轉型成果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展現園區轉型實績,以吸引更多廠商加入雙軸轉型的行列,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簡稱園管局)特於今(21)日舉辦「園區AI布局 共創永續未來」聯合成果發表會。活動同時舉辦輔導園區績優學單位頒獎儀式,包含「綜效卓越團隊」及「優良亮點推手」獎,並邀請受輔導廠商現身說法,還於現場展示創新輔導成果。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翁登福副總會長及各廠協會理事長皆出席力挺,展現對園區輔導計畫的肯定。

圖説: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楊志清局長於活動開場致詞。(園管局提供)

園管局長楊志清表示,目前園區廠商面臨缺工、關稅與供應鏈重整等諸多挑戰,為協助廠商因應外在營運衝擊,園區特推動一系列關懷輔導措施,包含衝擊調查、家醫科診斷、客製化輔導及鏈結外部資源等。本(114)年度透過學能量計訪廠逾2千家次,成功協助超過40家區內事業爭取逾2億元研發補助,初期已帶動新增投資5億元與高達12億元的衍生產值,成效十分亮眼。

園管局指出,「一校園區」計畫已執行多年,促成學校與園區廠商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為感謝部分標竿學校積極投入資源,今年特別頒獎給績優輔導學校及團隊,希望吸引更多學校參與園區產學合作計畫。

圖説: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翁登福副總會長於開場致詞。(園管局提供)

今年獲獎者包含:

一、綜效卓越團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囊括二席)、龍華科技大學、國立北科技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二、優良亮點推手:國立北科技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囊括二席)、正修科技大學。

圖説:園管局2025「園區AI佈局 共創永續未來」聯合成果發表會活動現場氣氛熱絡圓滿成功。(園管局提供)

活動現場也展示多項具代表性的案例成果,包括嘉鋼精密與精誠資訊跨園區合作,透過產發署計畫爭取1,600萬元補助,推動AI導入於供應鏈管理、智慧製造與決策系統等領域,實現從工廠底層到經營層的數位升級,體現企業主動轉型的能量與前瞻視野。

 園管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朝向智慧、低碳、永續三軸整合發展,透過跨域整合服務、節能技術推廣、AI導入輔導與產業聚落扶植,協助更多企業掌握轉型契機,構建臺灣下一代產業競爭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園管局首度表揚推動產學合作績優團隊 展現園區年度AI x 淨零轉型成果

2025臺北設計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2025臺北設計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2025臺北設計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2025北設計獎頒獎典禮於今(21)日下午在臺北晶華酒店盛大舉行,本屆最高榮譽 「全場大獎」(Grand Prize 由日本NOIZYoichi Ochiai(落合陽)共同設計之作品 null² 勇奪殊榮,獲頒新臺幣60萬元獎金

圖說:林奕華副市長 (左) 頒發最高榮譽全場大獎予獲獎團隊全場大獎(日本)「null²」。

null²》是 2025 大阪博的主題館,由媒體藝術家落合陽策劃、NOIZ建築設計,建築由鋼構立方體「體素(voxel)」組成,外覆高反射金屬薄膜,能隨風起伏、呈現呼吸般的動態效果,館內結合聲音與機械裝置,打造可與環境及觀眾互動的「有生命建築體」,象徵平行世界的交錯,探索人與科技、實體與虛擬之間的新關係。

圖說:國際競賽_工業設計類金獎(台灣)「溝通的開始Typing…_臺北市立美術館休憩空間規劃」。

本次北設計獎「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等三大類別金獎得主分別為來自臺灣無氏製作溝通的開始 Typing..._臺北市立美術館休憩空間規劃、日本LightsdesignJingisukan Anbe、義大利MixturaFFB Convent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銀、銅獎則是分別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樸明建築師事務所《金瑞田嬰小屋》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新建工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根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

北市府產業發展局表示,北設計獎以「設計·不設限『Empower Design, Beyond Limits』」品牌精神,象徵設計的跨域融合與永續創新精神。從本屆獲獎作品可見,設計不僅是美學的延伸,更是推動社會進步與城市轉型的重要力量。

圖說: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獎(台灣)「金瑞田嬰小屋」。

北設計獎也是國內唯一取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等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設計獎項,並德國iF設計獎跨國合作,備受國際設計界肯定!

本屆北設計獎共有來自62個國家及地區,多達4,772件參賽。今年北設計獎獲得遠東百貨、育秀教育基金會、三陽工業及好日子大師茶等企業熱情支持贊助,讓更多優秀設計人才及團隊有更多的資源能夠發光發熱。更多精彩作品介紹可至「北設計獎」網站www.taipeidaward.taipei查詢,或加入TDA粉絲團關注最新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TDA.org.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臺北設計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秋末冬初的宜蘭演藝廳之夜 《蘭城聽雨》音樂會帶來暖心的溫度

秋末冬初的宜蘭演藝廳之夜 《蘭城聽雨》音樂會帶來暖心的溫度
秋末冬初的宜蘭演藝廳之夜 《蘭城聽雨》音樂會帶來暖心的溫度

墨新聞|記者農夫林/宜蘭報導

成立迄今已28年的仰山合唱團,為不斷追求合唱音樂內涵及表演水準的女聲三部合唱團,近年獲邀至日本、東南亞等地演出,即將於11月23日晚間7時30分,在宜蘭演藝廳帶來第17屆年度音樂會《蘭城聽雨》,在秋末冬初的季節裡,仰山合唱團以溫柔歌聲,描繪宜蘭的風土與人情,邀請樂迷一同在旋律中感受合唱的力量與土地的溫度。

仰山合唱團不斷追求合唱音樂內涵及表演水準的女聲三部合唱團,近年獲邀至日本、東南亞等地演出。

本屆音樂會以「蘭城聽雨」為題,象徵宜蘭的靜謐氣息與深厚文化底蘊。仰山合唱團持續在音樂上追求突破,除了融合新舊曲目的練習與表演,更首次委託創作全新作品《蘭陽詩醫-陳金波》三首歌曲,以陳醫師其人、其文及對宜蘭的貢獻為靈感,向這位醫者詩人的精神致敬。

音樂會節目內容多元,除新作首演外,還將演出經典聖樂《Cantate Domino Alleluia!》及多首耳熟能詳的臺語組曲,包括〈丟丟銅仔〉、〈月夜愁〉與〈望春風〉等動人篇章。從莊嚴聖樂到在地民謠,展現仰山合唱團細膩的情感詮釋,希望透過《蘭城聽雨》的主題,讓觀眾在熟悉的旋律與新創作品之間,重新感受宜蘭的雨意與人情,也聽見屬於這片土地的聲音。

《蘭城聽雨》演出票價:$200、$300、$500;請洽仰山合唱團曾小姐0922-979-853、李小姐0958-288-518。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秋末冬初的宜蘭演藝廳之夜 《蘭城聽雨》音樂會帶來暖心的溫度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秋末冬初的宜蘭演藝廳之夜 《蘭城聽雨》音樂會帶來暖心的溫度

基隆小小球員活力全開!幼兒迷你足球賽再創熱潮

基隆小小球員活力全開!幼兒迷你足球賽再創熱潮
基隆小小球員活力全開!幼兒迷你足球賽再創熱潮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今(21)日於深澳國小盛大舉辦「114年度幼兒園盃迷你足球賽」,本活動由市府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辦理,因第一場比賽深獲家長與幼兒園熱烈回響,無論是在活動參與度或幼兒表現回饋上皆廣受好評,因此市府特別加碼再辦第二場賽事,讓更多園所及幼兒能親自走上球場、體驗足球樂趣。本次共有20所幼兒園、26支隊伍參賽,市府吳副發言人禹辰親臨主持開球儀式,向小小球員送上鼓勵,現場加油聲此起彼落,氣氛溫馨又充滿活力。

教育處長徐嬿立說,市府已透過「前進校園指導計畫」,由海洋大學與教育處合作安排專業巡迴教練團隊進入幼兒園,以遊戲式與探索式教學方式,引導幼兒認識足球、學習協調與控球技巧。此計畫不僅著重於體能訓練的累積,更強調成長心態的建立,讓孩子在充滿安全感與正向回饋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對運動產生興趣,讓足球成為幼兒園生活中可親近、可持續的運動活動。

參與活動的家長表示,孩子從第一場比賽結束後,常在家中主動拿球練習,甚至邀請家人一起參與遊戲;孩子不僅身體變得更有力,也敢於表達與與同伴溝通,明顯感受到足球帶來的自信與快樂。此次能再度站上球場,讓孩子興奮不已,並真切享受團隊合作的魅力。

市長謝國樑表示,本市積極推動幼兒運動向下扎根,足球是能培養體能、專注力與合作精神的重要運動,刺激幼兒大腦發展與手眼平衡,迷你足球賽不僅是比賽,更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成長的教育場域。謝也感謝海洋大學在教練指導與資源協作上的長期支持,讓幼兒足球教育得以持續深化。

未來市府將持續整合巡迴教練制度、園所師資增能研習、幼兒運動推廣資源,逐步將幼兒足球常態化推動,讓足球不只是活動,而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在安全、友善且重視成就感的運動環境中,讓孩子自然學會自信、合作與快樂成長,為健康學習奠定美好基礎。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小小球員活力全開!幼兒迷你足球賽再創熱潮

基隆烘焙業者衛生評核結果出爐!衛生局肯定優良業者共同守護食安

基隆烘焙業者衛生評核結果出爐!衛生局肯定優良業者共同守護食安
基隆烘焙業者衛生評核結果出爐!衛生局肯定優良業者共同守護食安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提升基隆市烘焙食品的衛生品質,並保障市民的飲食安全,基隆市衛生局於今(114)年度邀請專家學者,採無預警抽查方式,針對轄內128家烘焙業者進行衛生分級評核。評核結果共有9家業者榮獲「優等」、11家獲「良等」。衛生局除對獲獎業者頒發獎牌外,亦將評核結果公開於衛生局官網,方便民眾上網查詢。

從業人員向評核委員說明產品保存情形。

烘焙產品深受民眾喜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之一,其製作過程中的安全與衛生管理至關重要。本次評核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與《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主要評核項目包括:作業場所環境及設備衛生、食品原料來源及保存管理、從業人員衛生管理、製作流程與產品標示等,衛生局透過持續輔導與評核機制,期提升業者自主管理能力,讓消費者在選購麵包、蛋糕、甜點時更有信心, 安心享用美味糕點。

從業人員向評核委員說明產製流程。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我們希望透過衛生分級制度的推動,提升業者對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視,並以實際行動守護市民健康。未來,衛生局將持續提供輔導與資源,協助更多店家邁向『優等』目標,讓基隆成為「安心甜點城市」。

烘焙業衛生評核「優等」獎牌。

衛生局也提醒市民,購買烘焙食品時,可優先選擇獲得「衛生優良」評等的店家,以確保食品品質與衛生安全。本次評核結果已公布於衛生局官網(https://www.klchb.klcg.gov.tw/tw/klchb/1462-308964.html),民眾可上網查詢。此外,衛生局也呼籲烘焙業者要持續落實環境清潔、人員訓練與食品安全管理,共同守護基隆市的食品安全,讓甜點成為市民生活中「最安心的幸福滋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烘焙業者衛生評核結果出爐!衛生局肯定優良業者共同守護食安

獨老緊急救援再升級 基隆推出穿戴式跌倒自動通報設備

獨老緊急救援再升級 基隆推出穿戴式跌倒自動通報設備
獨老緊急救援再升級 基隆推出穿戴式跌倒自動通報設備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提升獨居長者人身安全,基隆市政府推出獨老緊急救援系統升級版—科技導入服務,長輩透過穿戴式跌倒自動通報設備,當遭遇意外事故發生時,可即時通知緊急聯絡人,讓長者在家或外出時,皆可提升生命財產之保障。

本項服務對象為設籍或實際居住於基隆市,年滿65歲以上之列冊獨居長者,備妥身分證及印章後,至戶籍所在地區公所社政課申請。審核通過後,市府將指派廠商主動與長輩聯繫,安排到府進行設備教學與使用說明,確保每位長者都能順利上手。

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指出,截至114年10月底基隆65歲以上老人已逾7萬9,000人,佔總人口數比例21.76%,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獨居長者列冊人數已達到將近1,900人。為預防獨居長輩於家中或外出時遭遇緊急狀況,而無法即時獲得協助而發生憾事,市府提供獨老免費配戴緊急救援通報設備,提升長者居家及出行安全。

楊玉欣表示,升級版的穿戴式設備具「跌倒自動偵測」與「緊急求救」功能,當系統偵測到長輩跌倒或自行按鈕求救,即可自動發送警示訊息至緊急連絡人手機,使長輩得以及時獲得協助。期盼藉由科技輔具,讓獨居長者在熟悉環境社區環境中健康安老,也讓家屬可更加安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獨老緊急救援再升級 基隆推出穿戴式跌倒自動通報設備

基隆10大青創團隊前進Meet Taipei  以「療癒之城」主題驚豔開展

基隆10大青創團隊前進meet-taipei- 以「療癒之城」主題驚豔開展
基隆10大青創團隊前進Meet Taipei  以「療癒之城」主題驚豔開展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2025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於11月20日至22日在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盛大開展。今年,基隆市政府持續積極支持在地青年創業,選出10組優質創業團隊,並以「療癒之城・創藝浪潮」為主題參展。基隆館的展區運用了療癒色調,展示基隆團隊在身心靈照顧、在地連結以及樂活生活等多元面向的創新成果。

市府帶領基隆在地創業團隊前往參展,展現基隆的創業實力與潛力。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是每年新創圈的盛事,今年展會也預計將有近500家國內外單位參展,吸引來自全球的產業專家與投資人。市府今年帶領參展的團隊包括:以陶瓷器皿設計創作為主的「陶跑計劃創作工作室」、專注於新式人像攝影與旅遊拍攝的「一同去郊遊攝影工作室」、基隆首間手作體驗複合式藝文品牌的「禪意工作室」、提供失智長者生活自理與延緩失能訓練的「愛福玲企業社」、兼具書店與創作教室的「大眼睛美術繪本屋」、融入在地故事與永續精神的「沐澧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為毛孩提供健康與美味食品的「森田生技企業社」、兼具文化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三奇壹號咖啡店」、以自家研製醬料製成即食小菜的「廣味鮮食品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永續生活的「走入森海有限公司」等。

基隆館主題為「療癒之城 •創藝浪潮」,讓觀展者看見基隆作為港灣城市,不僅安定人心,更持續激發未來想像。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處長蔡馥嚀表示,基隆作為海港城市,擁有豐富的山海資源,市府一直以來積極推動「潮嚮・山海基隆」品牌,透過創新與永續發展推動在地產業轉型。他強調:「基隆的創新能量與青年創業活力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這次參展是基隆展現創新實力的重要契機,未來市府將持續為創業者提供支持,並邀請各界共同投入。」

蔡處長並補充,這些創業團隊以專業為基礎,深刻反映基隆的山海景觀與文化特色,並提供與當地連結的創新體驗,邀請新創企業和投資人參觀基隆館,發掘基隆創新的潛力。

展覽期間,凡至基隆館並完成指定任務的參觀者,將有機會獲得豐富好禮。

此外,展覽期間,凡至基隆館並完成指定任務的參觀者,將有機會獲得豐富好禮。更多活動資訊與即時更新,歡迎追蹤「潮嚮.山海基隆」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lovekeelung

今年參展團隊以各自的專業為基礎,讓基隆成為創新創業的新亮點。

【展覽資訊】
展攤位置|療癒之城•創藝浪潮 – 基隆市政府主題專區 CX-7
展攤時間|114/11/20(四)-22 (六)09:00-18:00
活動地點|台北圓山花博園區 – 花博爭艷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活動連結|https://meettaipei.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10大青創團隊前進Meet Taipei  以「療癒之城」主題驚豔開展

嘉義縣推薦親子共遊新美部落 小獵人體驗學習鄒族智慧

嘉義縣推薦親子共遊新美部落 小獵人體驗學習鄒族智慧
嘉義縣推薦親子共遊新美部落 小獵人體驗學習鄒族智慧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廣「親子旅遊」,特別推出融合文化與自然體驗的「新美部落一日遊」行程,邀請家長帶著孩子走進阿里山山林,親身感受鄒族獵人文化,體驗親子步道健行與創意手作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在體驗中培養對文化與環境的尊重,共同打造寓教於樂的親子旅程。同時也歡迎大小朋友參加12月6日、7日於逐鹿文創園區盛大登場的「2025嘉義縣部落旅遊節」,透過豐富的展演、文化與體驗活動,讓孩子走進部落、認識部落。

位於阿里山鄉的新美部落以豐富的自然生態與深厚的鄒族文化聞名,當地的「新美尼亞后薩獵人營」以推廣鄒族獵人文化為主題,設計了「小小獵人養成班」、「獵人特別行程」等親子活動。孩子們可在族人指導下學習辨識山林植物、體驗傳統射箭與陷阱設置,從實作中理解鄒族獵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活動中還安排「鄒式風味餐」,竹筒飯、山豬肉、野菜湯等道地料理,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品嚐山林間的純粹滋味。文化觀光局指出,親子同遊部落不僅能增進家庭互動,更能讓孩子透過親身體驗,理解文化多樣性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意涵,是一趟充滿啟發的學習旅程。

文觀局進一步表示,親子旅遊的價值不只在「同行」,更在於「共感」。在文化導覽與體驗過程中,家長能與孩子一同探索未知,從孩子的眼光重新認識土地與文化;孩子則能在參與中培養觀察力、同理心與對自然的尊重。這類體驗不僅啟發孩子的探索精神與文化理解力,也讓家庭關係在共享的回憶中更加緊密。

除了新美部落,文化觀光局也推薦親子家庭順遊番路鄉「公興森態園區」,園區擁有生態豐富、路線平緩的「龍美步道」,是親子健行的理想選擇。沿途林蔭環繞、鳥鳴不絕,家長可牽著孩子的手,一起觀察植物與昆蟲,享受靜謐的山林時光。園區內還規劃多樣DIY體驗,如彩繪斗笠、彩繪燈籠、植物拓染與木筷手作等,讓孩子發揮創意,留下專屬於自己的手作紀念。結束行程後,可在園區品嚐「山粉圓檸檬愛玉」,以清爽甜品為美好的一天畫下句點。

嘉義擁有豐富的山林景觀與多元原鄉文化,是全台最適合親子共遊的地區之一。從新美部落的文化體驗,到番路的自然步道,縣府持續整合在地資源,打造安全、教育性高、互動性強的親子友善行程。誠摯邀請全國家庭旅客帶著孩子走進嘉義山林部落,一起化身小獵人、森林探險家,在體驗中學習文化、在遊戲中拉近親情距離,感受嘉義親子旅遊的獨特魅力。

更多親子旅遊資訊,請上「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或加入「慢遊嘉義」Line@(@chiayitravel)查詢,也可至「嘉義縣親子旅」官網(https://familytour.chiayi.travel/)了解更多親子體驗行程。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縣推薦親子共遊新美部落 小獵人體驗學習鄒族智慧

對自己好一點 到嘉義阿里山來趟微奢年終假期

對自己好一點 到嘉義阿里山來趟微奢年終假期
對自己好一點 到嘉義阿里山來趟微奢年終假期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一年將盡,是時候給自己一點獎勵!結束一整年的忙碌,最值得的犒賞不一定要遠行,也許是一趟能讓身心都慢下來的旅程,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薦「阿里山微奢年終假期」,體驗一場介於自然與品味之間的「微奢度假」。

文觀局表示,位於海拔約1300公尺的「阿里山英迪格酒店」,是全台最高的國際精品酒店,建築外觀呼應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的意象,室內空間以在地鄰里文化為設計靈感,簡約卻極具質感,清晨可在無邊際水池邊欣賞日出,夜晚則可倚著山風與星光靜靜放鬆。

從飯店出發,步行幾分鐘便能抵達「龍銀山步道」,這條約874公尺的步道穿梭在竹林與杉木之間,沿途設有觀景亭與休憩平台,旅人可在此停下腳步,看霧氣在山谷間流動,聽林間風聲與鳥鳴交織。

文觀局提到,走出山林沿著阿里山公路,璟隆咖啡莊園以「山中咖啡鍋物」為特色,擁有寬闊視野與溫暖氛圍,是許多遊客心中的山中聚會首選;歷經一年二個月重新打造的仙井咖啡館,以溫潤木質與柔光氛圍,成為旅人心中最自在的角落,店家主打讓遊客品嘗到滿滿的情緒價值,成為旅人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佐一茶屋則以日式簡約風格呈現茶香文化,窗邊一席、一壺茶、一抹雲,構成屬於阿里山的靜謐美景,每一間店都將「山的風景」延伸到餐桌,讓旅人用味蕾感受山的氣息。

放慢腳步,不是懶散,而是一種懂得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山林之間,旅人可以重新找回與自己對話的節奏,迎接新年的時刻,阿里山更將以音樂為旅程寫下最動人的符號,1月1日清晨5點半開始,阿里山祝山觀日平台將化身為雲端舞台舉辦「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董事長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以及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將以搖滾、爵士與古典樂交織出新年的第一首樂章。

年末假期對自己好一點,到嘉義走進阿里山,讓雲海、茶香與音樂成為最值得收藏的回憶,這不只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場心的重整,在山的節奏裡,重新感受生活應有的溫度,更多阿里山旅遊推薦遊程可搜尋「慢遊嘉義」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對自己好一點 到嘉義阿里山來趟微奢年終假期

比雨聲更澎派!基隆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58隊音樂好手同台較勁

比雨聲更澎派!基隆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58隊音樂好手同台較勁
比雨聲更澎派!基隆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58隊音樂好手同台較勁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選拔優秀隊伍代表出征全國賽,基隆市於11月17日(一)至21日(五)一連五天分別於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深澳國小及中山高中舉辦114學年度基隆市學生音樂比賽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初賽。此次比賽項目類型涵蓋了行進管樂、管樂合奏、打擊樂合奏、管弦樂合奏、弦樂合奏、室內樂重奏、國樂合奏、絲竹室內樂合奏、國樂獨奏、直笛合奏、合唱、師生鄉土歌謠、鋼琴獨奏、弦樂獨奏以及聲樂獨唱等項目,各校團隊及學生無不摩拳擦掌展現年度成果,這些團隊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大專院校、高中職到國中小學,共有團體組58隊(1725人)、個人組103人,共計1828人次參賽。

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讓學生在賽場上能有精湛的演出,市府近幾年陸續補助校內音樂類社團更新樂器及設備,以及對演出空間的規劃更是不遺餘力,教育處徐嬿立處長表示「音樂學習不僅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更能啟發創造力與團隊精神,因此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學校藝文教育,協助學校培育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讓基隆的音樂教育環境更加完善」。

近幾年已有多所學校使用更新樂器及設備,並發揮了關鍵作用,讓學生能以更佳音色表現出音樂的層次與美感。本次比賽各類組第一名,共計團體組67隊、個人組37人,將代表本市參加明(115)年三月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四月的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期待代表本市參加全國賽的選手們,能為本市爭取佳績。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比雨聲更澎派!基隆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58隊音樂好手同台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