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改造旗津觀光熱區及周邊景觀建築,工程正式啟動!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今(17)日於旗津舉辦「旗津海水浴場建築及環境營造統包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典禮由高雄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親自主持,立法委員賴瑞隆、許智傑、市議員簡煥宗,以及地方議員服務處、在地里長、旗后商圈及各界貴賓共同出席。本計畫「灣區大港 ‧ 旗津領航」總經費約4.78億元,工程預計於115年12月完工,旗津地區整體景觀改造工程完工後,可望成為繼愛河灣駁二藝術特區後,海內外旅客造訪高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國際新地標!

林欽榮副市長致詞表示,高雄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港灣與城市再生,透過觀光景點改造與產業升級,讓高雄不僅是「海洋首都」,更成為國際旅客心中最具魅力、最具活力的旅遊城市。觀光局於去(113)年提出「灣區大港.旗津領航」競爭型計畫並獲得交通部觀光署補助,未來將在旗津地區投入超過4億元經費;整合愛河灣、亞洲新灣區與旗津等重要景區,打造以「點、線、面」構築的港灣觀光廊帶,全面提升旗津風景區軟硬體設施服務,讓旗津成為高雄觀光旅遊必定造訪的國際景點。

林副市長欽榮指出,本次開工的「旗津海水浴場建築及環境營造統包工程」為高雄「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畫重要項目,委託邱文傑建築師設計,整體建築與景觀營造融入沙丘、綠洲與海洋意象,打造兼具生態、文化與美學的海島風貌,提供更舒適、安全的遊憩環境。本工程未來將增設遊客服務中心,建置全新海水浴場救生站、遊客淋浴區暨公廁、Sunset Bar等服務設施;並改善既有景觀及動線,納入全齡及性別友善、穆斯林等國際觀光客需求,強化友善觀光設施。

觀光局長高閔琳說明,本計劃除針對旗津海水浴場等觀光熱區進行升級,也將針對海岸線整體景觀進行重塑與環境營造,範圍自北側旗後山延伸至南側風車公園,內容涵蓋改善馬雅各步道休憩節點與貝殼館周邊景觀等;其中,旗津輪渡站通往旗後山步道、彩繪街區及高雄燈塔周邊景觀改善工程,經觀光局與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攜手推動,目前已階段性完工。此外,工程亦將導入低碳運具友善動線,拓寬自行車道,改善人車分道等,並串聯旗後山、海水浴場、海岸公園、貝殼館、海珍珠與風車公園等熱門景點,讓遊客能步行或以自行車、三輪慢車悠遊旗津,體驗低碳永續旅遊與休閒運動的樂趣。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將持續配合觀光署「永續觀光」與「智慧觀光」政策,結合高雄旗津在地人文歷史,旗津燈塔、旗后砲台等重要觀光景點,以及旗津風箏節暨氣墊水樂園等特色活動,並持續推動觀光產業、在地餐飲與旅宿輔導計劃,打造兼具創新與海洋文化特色的國際級濱海觀光區。期盼藉「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劃,深化旗津觀光能量,提升觀光價值,讓旗津以更國際化的姿態站穩亞洲,成為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窗口
圖説:A棟建築物模擬圖(觀光局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4.78億挹注旗津 海水浴場建築景觀工程 今正式動工































































「南投縣114年農村再生成果展」12日下午在中台灣創新園區舉行,展現30個社區於112年至114年間完成的64件執行計畫成果,吸引150位社區夥伴參與學習。活動透過成果展示、簡報分享及未來發展對談的環節設計,呈現南投農村在環境改善、產業活化、生態保育與文化保存等社區自主推動的多元成果。
成果展以「扎根南投,耕築永續農村」為主題,透過展示與互動,呈現社區在環境改善、產業創新、生態保育及文化傳承等成果,並推出結合六個社區特色食品的「南投風土禮盒」,象徵農村產業加值的心意。
蘇處長表示,農村再生需要政策支持與社區參與並行,透過兩年的計畫課程,澀水社區培訓出10名新一代生態導覽解說員,逐步建立完善的導覽制度,今年7月至10月假日共辦理36場免費導覽解說,服務超過1,500位民眾,展現生態保育推動的成果與持續力;社寮社區、仁和社區及上安社區則以在地農產為基礎,結合烘焙及食品製作課程,有13人通過烘焙丙級麵包證照檢定,展現產業加值的成果。縣府將持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的培力與輔導,協助社區將創意及努力轉化為可持續的產業與文化,提升社區自主發展能力,推動南投農村整體進步,進而支援縣府打造南投觀光大縣的長遠目標。
除了縣議員張婉慈、魚池鄉長劉啟帆,立委游顥、麥玉珍、縣議員林儒暘、林憶如也都派人到場,肯定縣府在農村再生上的用心。




竹崎地區農會總幹事林孟怡表示:「阿里山高山茶長期以手採茶菁為核心,但在氣候變遷及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機械採茶的導入勢必成為未來趨勢。她指出,這次嘉義團隊的奪冠,不僅展現精湛的技術與團隊默契,也象徵著地方茶業正以穩健步伐邁向現代化與永續發展。
這座冠軍,不僅是一只獎盃,更象徵著「傳統」與「創新」能夠並肩前行。嘉義茶業在保留手採精神的同時,也勇於嘗試科技應用,展現茶農對土地的深情與對未來的遠見。
茶路漫長,而嘉義茶人正以不斷學習與實踐,為一杯阿里山茶注入更多的可能與故事。(圖/竹崎農會提供)
2025臺灣國際茶業博覽會與臺灣國際咖啡展今14日起至17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嘉義縣政府以「高山茶都」名茶館與「啡嚐嘉義」精品咖啡形象館參展,讓民眾認識嘉義「雙金魅力」。
翁章梁在開幕活動中發表聯名新品,知名食品業者手信坊股份有限公司將嘉義「雙金」風味融入點心,推出限定精品咖啡蛋糕與高山烏龍茶慕斯,獨特香氣獲得一致好評,兩款融合嘉義風味的限定甜品將可在手信霧隱城購入。
為接續推廣茶與咖啡,翁縣長也預告今年的「高山茶都‧嘉義」活動以「一杯茶,走進一座山」為題,將茶文化融入藝術、設計與生活風格,打造嶄新的茶文化體驗,產地職人也將在活動市集推廣高山茶及咖啡,歡迎在民眾在12月13日至21日前往嘉義中埔鄉農會金蘭分部品嚐。
翁章梁說,這次共有16家茶葉業者與12家咖啡莊園參展,阿里山精品咖啡已有國際性的水準,而阿里山高山茶更是老品牌,除了茶區地理條件優異,茶農們多次在全國賽事獲獎,證明製茶功夫受到認證,邀請大家一起來逛展,台灣最優秀的茶葉及咖啡都在這裡。
翁章梁表示,好的食品原材料加上好的食品品牌可說是強強聯手,這次跟手信坊合作推出帶咖啡香氣的蛋糕、有濃郁茶香的慕斯,歡迎大家品嚐。

為增加各事業單位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政府單位提供勞工安定協助措施的認識,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局13日在縣府7樓國際會議廳舉辦「雇主權益及職場安全座談會」,協助雇主瞭解最新政策動向與勞工安全管理趨勢。
活動現場邀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南投就業中心進行說明,介紹勞動部推動「五大安定就業措施」及相關政策內容;同時由中彰投區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專案單位透過實務案例講解,說明職務再設計的理念與應用,協助雇主運用政府資源改善工作環境,促進勞工安定就業並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場融合。
為鼓勵企業進用身心障礙者,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局13日在縣府7樓國際會議廳舉辦「114年進用身心障礙者績優機關(構)表揚」,由社會及勞動局副局長賴瓊美親自頒獎,表揚25家於114年度積極進用身心障礙者績優機關與企業,縣府感謝各單位不僅達成法定進用比例,甚至超額聘用,提供身心障礙者穩定就業機會,並給予實質支持與培育,讓他們能在職場上發揮專長,成為企業得力助手,同時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展現友善共融職場文化。
社會及勞動局表示,縣府長期積極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透過職業重建、庇護就業、支持性就業及職業訓練等多元方案,協助身心障礙者提升工作技能,順利銜接職場需求。此外,針對就業中需求,也提供職務再設計與合理調整等支持措施,幫助其適應工作環境,穩定就業。
社會及勞動局進一步說明,身心障礙者就業推動,不僅仰賴政府努力,更需要企業共同參與。許多縣內企業積極響應,聘用或超額進用身心障礙者,除善用政府就業資源外,也積極完善制度與環境,推動職廠無障礙環境建置,並調整工作內容與條件,打造更友善的職場氣氛。實際經驗顯示,只要給予機會與信任,身心障礙者同樣能成為職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