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88

零下32℃的壩上 六個女生的自助之旅

登上影視基地為這次的自由行歡呼,彷彿整個壩上都是我們的天下一般

撰文/攝影 涂鳳美

2016 年9 月,芹和我初探這個美得令人目不暇給的世外桃源後,腦海中最常滑過的念頭便是:換個季節再飛過去吧! 10月中旬的某一天早晨,這個想法又突然蹦了出來,且有一股勢在必行的波濤在胸中蓄勢醞釀。當下芹隨即發了微信給壩上的朋友,詢問最難掌控的天候與路況。

「去年最低溫是零下四十九度,今年暖冬估計狀況會好些。」這樣的答覆,並不能阻攔一顆躍躍欲在雪地裡奔跑的心;於是六個女生的壩上自由行,便緊鑼密鼓地在線上群組中討論了起來,其中談得最多的要算是如何禦寒了。因為六人當中,只有芹曾在冬季拍攝過。另外,攝影器材也是我們考量的重點,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拍雪景,萬一相機不敵嚴寒可就不妙了。還好六人都有在雪地實戰的經驗,只是在這麼低溫下自助拍攝還是第一次呢!

站在山稜線,前方的月亮與身後的日出相互輝映,是壩上給我們的第二個驚喜

雪地裡的第一堂課

1 月10 日早上,一行人從桃園搭機前往北京,幾顆心,宛若飛鳥般雀躍。出了北京機場,我們分乘兩部越野車直奔壩上,沿途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氣溫了。從車子的儀表版上, 看著氣溫從8 ℃

逐漸下滑;經過約七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抵達壩上當晚,已是攝氏零下20℃了。還好我們落腳的農家院已提早供暖,不致讓大夥太難熬。

農莊主人告訴我們,在大草原上供暖挺不容易的,他們沒有暖氣機,而是透過燒煤油,再將熱水導入鐵管輸送到每個臥房,一個晚上他們得起來添油三、四次呢!

在壩上攝影不論哪個季節,行程的安排都是輕鬆愉快的,特別是冬天,因為日出時間較晚,因此,只要五點半起床,吃完早餐後六點半出發就行了。午餐後,還有一個多小時的午休時間,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自由行。

「壩上溫度會一天比一天低喔!」甫抵達,開車師傅便提醒我們,果真不假,第一天準備上山,氣溫已經降至零下30℃了。登上敖包吐時,東方剛剛發白,眼前盡是皚皚一片,頓時興奮莫名,迅速從極暖的車內轉戰外頭的極凍世界。山頭的風呼呼地吹著,所謂的寒風刺骨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過不了半小時,口罩、領口、帽沿因為呼吐氣的關係開始結冰,接著相機的觀景窗也一樣。為了避風,我們只好順著坡度往下走,厚厚的雪地每一步都艱辛。開始感受到腳趾好凍的那一刻,陽光正嘩啦嘩啦地灑向雪地。那風痕雪影,那有稜有角的特殊線條與造型,讓我們一時忘卻身體的不適,趴在雪地上捕捉這難得的光景。

「我的手指彎不下來了,好僵硬,好像凍傷了。」

「我的也是,好痛喔!怎麼辦才好?」為了方便操作相機,我們只戴兩雙手套,直到手指開始不聽使喚,才直覺問題嚴重。這才第一天呢!六個人當中,一人受不了凍而選擇留在車上,其餘五個人中又有三個人手像快廢了似的。

「好不容易來到這裡,我一定撐得過去!」在這個節骨眼,給自己信心喊話是堅持下去唯一的力量。

「楠溪,把妳的手放到我的羽絨衣口袋裡,我裡面有放暖暖包。」儷拉起Gore-Tex 外套一角,指了指裡頭的口袋。果真脫下手套二分鐘後手指便開始回暖,這是冰天雪地給我們的第一堂課。

月亮山是我們在壩上的最後巡禮,簷下的冰柱直挺挺地垂著,像似行禮道別般,也為我們的壯舉劃下圓滿的句點

心跳隨境轉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氣溫也稍稍回暖了些,凍僵的恐懼感快速融化,在下山途中,身子竟微微熱了起來。壩上就是這樣,氣溫再低只要不起風,問題都不大。反之,光是那撲身而來的風飛雪,就讓人直打哆嗦了。特別是在太陽西沉後,氣溫更是有如垂直落體般直線下降。

「哇嗚!好特別的太陽光圈啊!」大家幾乎同時發現,這是此行中見到最特殊的景象。師傅說這現象稱為日暈,是由於壩上冬季氣溫低,而天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成冰晶體,經陽光照射所產生的折射現象。這時太陽的周圍就會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的光環,這光環有紅、橙、黃、綠、白等多種色彩。師傅告訴我們,這是冬季的壩上常見的現象,不論刮風、下雪,不分早上、下午,日暈隨時都會出現。

壩上除了日暈以外還有月暈,這兒冬天的日出時間,大約在早晨七點四十二分。每天夜幕還籠罩著大地時,我們已經在前往拍攝地的途中。一路上,總有一輪明月一路相隨,天更清的時候還能看見明顯的月暈。頂著寒意站上山稜線,前方是圓圓的月亮,身後

日出剛剛升起,這種日月爭輝的現象,是壩上給我們的第二個驚喜。

要居高臨下目睹如此風光可不是那麼容易,一早車燈照著雪地前行,只有當地人才知道哪兒是安全的路面?

「一會兒我車子直接開上山頭,妳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師傅兩手握緊方向盤,一聲「坐好了!」便開始往上衝,我們才剛回神,車子已開始橫斜著往下滑了。接著是加重油門的聲音,師傅二度嘗試往上開,但是雪地實在太陡、太滑了,車子又開始往後滑動,車速緩了,我們的心跳卻急速加快。

「沒辦法了,妳們走路上去吧!腳架、攝影包我幫妳們背。今天特別冷,穿上軍大衣吧!」瞅了一下溫度,零下32℃啊!生平第一次穿著這又厚又重的軍衣,雖然破舊了些,但的確能阻風擋雪啊!加上大衣長及腳踝,整個身子瞬間暖和不少。只是這重量,一個踉蹌滑倒在雪地,得夥伴攙扶才爬得起來呢!我們笑稱簡直就像北極熊一樣。

由於壩上冬季氣溫低,而天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成爲冰晶體,經陽光照射所產生的折射現象稱為日暈

雪地花仙子霧淞

雪地開車技術與經驗十分重要,幾天下來,路上隨時都能看見陷在雪地裡的車輛。從車牌看來幾乎都是從北京來的自駕遊客,他們趁著短暫的假日開車到壩上。我們從公主湖後山下來時,一台越野車已陷在雪地近二小時了。師傅見狀立馬下車協助,好不容易才將車子拉上來。看來在冰天雪地裡開車,運氣也非常重要,否則車子出了狀況,在人跡罕至的冬季大草原上,等待救援可不好受啊!除了路上的危機,結冰後的湖面,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明天會下雪嗎?會有霧淞嗎?」每天回程途中,都不忘向師傅問上一問,因為這是我們期望拍攝的題材之一。而師傅的推算及觀察也挺準確的,他順勢告訴我們,霧淞的形成,除了有沼澤地之外還得要有濕氣,氣溫也要夠低,通常在低窪處或高海拔區域是比較容易形成的。壩上海拔不算高,大約在1800 公尺左右,其中暖水正是拍攝霧松的最佳地點。幸運的是我們在景區期間,每天都是陽光普照。湛藍的天空下幾朵雪似的白雲,搭配宛若花仙子般的暖水霧淞,那種美,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忘了寒冷也忘了飢餓。只

想著留下那美麗的身影,在太陽將它融化前。

暖水是一條大部分河面結冰,少部分河水還在潺潺流動的河流。冰面上的冰花朵朵,想上前拍攝又害怕結冰的厚度,是否能承受我們的踩踏?直到一台越野車瀟灑地從河面駛過,大夥才稍微安心。由於我們沒有穿上冰爪,擔心雪靴的抓冰力不夠而滑倒,因此只能匍匐前進。畢竟在天寒地凍中,安全還是最重要的考量。有幾次剛踩在自認為堅固的冰面,瞬間卻聽見嗶嗶剝剝的爆裂聲,以及開始蔓開的裂痕。當下除了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已別無他法。就如那台越野車因為過於自信,加上冰面厚度不夠而裂開,才使得車頭陷進河裡,在雪地,我們又上了一課。

霧松的形成氣溫要夠低,除了沼澤地外還要有濕氣,通常在低窪處或高海拔區域是比較容易看到的,而暖水是最具代表性的

期待挑戰勇氣

冬天的壩上遊客稀少, 開門做生意的店家屈指可數,村子裡幾乎戶戶門窗緊閉,除了少數的農家院外。他們提供住宿,也有自己的越野車,每到冬季零星的攝影愛好者就靠他們接送了。很多人都聽說壩上很美,特別是冬天;但一提到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就裹足不前了。其實我們六個人中只有兩位體力較好,這趟能夠成行,靠的全是相互加油打氣,行前除了做足功課外,也彼此提醒必須攜帶的物品。另外,找個熟門熟路又熱心的在地人領路,是相

當重要的決定。

隨著天候的轉變,感覺穿戴的用品不夠保暖時,我們立即請師傅幫忙購買,既便宜又實用,只是回程時行李箱可能會塞爆。至於這麼冷的天候該怎麼穿?相機會不會當機?應該是大家最關切的問題。這次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帶足夠的暖暖包(貼、握兩種),再視個人耐寒的程度,穿四件或五件衣服便行了;依序是吸濕排汗、薄羽絨、保暖、厚羽絨、Gore-Tex 外套。

長褲則是吸濕排汗、薄軟的保暖雪褲、厚的防風防雨雪褲三

條就行了。強烈建議長褲盡量穿鬆緊帶的,否則天冷手指已不夠靈活,加上厚厚的手套,穿脫就更困難了,特別是在雪地解放時。否則就會和我們的夥伴一樣,就在氣溫最低的那一天,她覺得走起路來怎麼卡卡的?原來是其中一條褲子沒拉上來,最後還得靠隊友幫忙,也成為此行中最有趣的笑柄。襪子穿三雙就夠了,可以在第二雙腳底貼上暖暖包,以防走動時擠壓而不舒服。因為要塞下三雙襪子,雪靴一定要買加大兩號的,雖然如此,每次回到房間還是無法自行脫下,得靠室友幫忙,就如拔蘿蔔似的十分有趣。

暖暖包必須放在厚羽絨衣的口袋,建議用握的,除了暖手以外,還能為相機電池保暖,否則拍不了多久就沒電了。此時,也可以將電池放在車子的暖氣口,三分鐘就恢復電力了,手機的處理方式也一樣。口罩容易結冰,必須要多帶一些以方便替換。在極凍雪地拍攝,至少要準備二部較耐寒的相機。幾天的雪中行,全程以雙槍俠的方式背著兩機兩鏡,攝影包、腰包全擱在車上。口袋裡放二顆電池、二片記憶卡,不僅輕鬆也不用換鏡頭,更不會錯失任何畫面。

第一天登上敖包吐時,氣溫已經降至零下30℃了,那特殊的風痕雪影,我們已忘記身處極凍世界

九天的壩上采風,除了星期假日北京來的自駕遊外,整個烏蘭布統景區彷彿是我們的天下一般,不到三天就適應當地的低溫了。我們不追日出、不逐日落,沿途看到喜歡的題材就停下來拍攝。很多人以為壩上只能吃羊肉、牛肉,錯了,這兒有新鮮的當令蔬菜。談到三餐,一定要給這次招呼我們的農家院兩夫妻按N 個讚,午餐、晚餐都各有五大盤少油、少鹽的蔬菜(外加一盤肉,想吃的人就吃。)

「不夠吃再說,我再給妳們加。」看見餐餐盤子見底,師傅笑稱:「妳們還真厲害,能吃、能拍、能玩,挺少見的。」我們相視而笑,這心情只能用:太過癮了,滿意度百分百來形容。

再快樂的旅程都有結束的時候,載著比來時更重的行李,師傅帶我們上月亮山,算是在壩上的最後巡禮。寒風呼呼吹不散霧氣,屋簷下的冰柱直挺挺地垂著,塞罕壩兩側的霧淞像似朝我們揮手。隨著太陽升起,樹林也褪去白色的雪衣,以真實的面貌和我們道別。

蛤蟆壩村是壩上典型的畜牧村,也是皚皚白雪下最自在的世界

從壩上到北京機場長路迢迢,師傅擔心我們途中肚子餓,特別準備了壺奶茶,不料一個不小心灑了師傅一褲子。衛生紙、毛巾全用上了,這麼冷的天氣如何是好啊?我們三個人隨即將身上的所有暖暖包撕下來交給他。

「我三十二年來第一次用暖暖包,屁股都快烤熟了。」師傅的自我解嘲,惹得我們哈哈大笑,也將離愁稍稍沖淡些。也許有人要問:壩上與北疆哪兒比較美?這麼說吧!如果北疆是村姑,那麼壩上就是含羞帶怯的待嫁女兒。

暖水是一條大部分河面結冰,少部分河水還在潺潺流動的河流,也是自駕遊客的首選景點

( 節錄自獨家報導1165 )

林益慶:用四步驟創業經營至今,財務無虞匱乏

學員林益慶運用四步驟,在創業路上獲得無數的貴人相助。

葉惟禎/ 臺北報導 王金文/ 攝影

學員林益慶表示, 他從2002年讀了麥可.羅區的書籍以後,從創業開始,十多年來都確實奉行種子法則,創業最缺乏的資金,也因為確實執行四步驟,而獲得一個500 萬的案子,這對資本額只有50 萬的小公司來說如逢甘霖。他認為只要自己的出發點是利他,對世界有幫助,最後回到自己身上的,絕對正面且不可思議。

林益慶說,他每年都會帶著員工一起來參加,今年光是他「揪團」號召來參加的朋友即達六十多人,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人生、讓團隊更好的課程,因此鼓勵社團好友來參加。

蔡豐翔:四步驟翻轉我的財富、家庭與事業

學員蔡豐翔運用四步驟,而在財富、家庭與事業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葉惟禎/ 臺北報導 王金文/ 攝影

已連續五年參加麥可‧ 羅區培訓課程的學員蔡豐翔表示, 從執行種子法則開始, 他無論在財富、家庭與事業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種子法則就是找出事件最根本原因,蔡豐翔因為父親被限制出境,他深刻理解到,被限制出境就是被掌控之意,如果他想要解除這個狀況,就必須給別人自由,因此他試著改變自己,給另一半與工作團隊更大的空間。

他說,過去自己每天問太太三餐吃什麼、現在在做什麼,表面上好像是在關心她,但實際上是想掌控對方的一切,因此他不再詢問另一半的一舉一動,對於團隊的提案,也不再過分干涉。蔡豐翔說,當他不再掌控別人,給別人自由,自己也獲得反饋,八個月之後,限制出境的禁令就被解除,讓他深刻感受到種子法則的威力強大。

華爾街傳奇人物麥可‧羅區 世界頂尖趨勢大師來台傳授成功領袖學

世界頂尖趨勢大師麥可‧ 羅區來台傳授成功領袖學

葉惟禎/ 臺北報導 王金文/ 攝影

當全世界看壞經濟前景,民眾對領導人信心低落,企業不敢放手投資之時,從國家到企業,究竟該如何追求競爭力?由金剛智慧成功學苑、《獨家國際總裁學院》、《名人堂國際娛樂》共同主辦,邀請世界頂尖趨勢大師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來台傳授年營收2.5億美元成功領袖學,高雄、臺中、臺北三場合計參加人數逾五千人之多。

《名人堂國際娛樂》董事長張淯表示,比起許多大師的研究理論,麥可.羅區的四步驟不但簡單就能做到,而且大師具備經營企業的寶貴實戰經驗,並非只是打高空的泛泛之談。

麥可.羅區與事業伙伴一起建立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光是jewelry.com 這個網站的名字即價值2,100 萬美元,亦是唯一在華爾街創下連續15 年,年營業額100%成長的紀錄保持人;並於在2009 年以高價賣給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成為波克夏集團的其中一個事業體。

他同時更是許多瀕臨破產企業心目中的「改造之神」。許多人都好奇,究竟祕訣何在?

麥可.羅區以古老的智慧成功經營企業,讓這些企業起死回生。他不但讓企業獲利,並且讓員工幸福而快樂。他除了以互助合作取代競爭思維,更以簡單的步驟,以及清晰幽默的例子教導英國航空等國際知名企業高級主管,如何運用這些基本的原則,對應企業內外要面對的各種複雜、棘手的問題與挑戰。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在團隊中自然而然地被當做領袖,知道該向自己的團隊說什麼樣的話,這個團隊也自動自發地接受並執行這些決策?為什麼有些人似乎有著點石成金的能力,每次他們告訴團隊該做什麼,都能運行無阻?

麥可‧ 羅區認為,好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兩個特質,就是人們會尊重你是一名領導者,而且願意照你所說的話去做。

麥可.羅區說,其實方法很簡單,想要達成所願,只需要簡單四步驟:

第一步:決定你要的是什麼。當然,公司無非希望能有更豐厚的利潤。

第二步:你必須找到另一家公司,或是另一位和你有相同目標的企業家或企業領袖。

第三步:你必須幫助那個人,使他們的公司成功並獲利。因此,你必須每個星期一次、每次一小時,付出自己的時間給另一位企業領袖,幫助他們成功。

第四步: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當你晚上回到家,在你睡覺前,想想你給予另一個人的幫助,並且為此感到開心。當你因此感到開心時,就是在替那顆業力種子澆水,讓你的成功更快來臨。

他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市長馬克里(Mauricio Macri)在2015年成功奪下總統寶座為例。當時還是市長的他,邀請麥可.羅區為其部長們上課。課後,馬克里帶著他走到大片落地窗前,指著街道的另一頭,一棟粉紅色的建築說:「那是我們總統工作的地方,請你教我如何到達那裡?」

麥可.羅區告訴他,方法很簡單,只要依循上述四步驟就能達成,而馬克里也確實執行,並且順利當選,他用事實證明,四步驟確實有效。

以「利他」為根本,就是麥可‧ 羅區在鉅變的大時代下,永遠不變的領導定見。

在忙碌而有限的時間裡,做到靜心

黃淑儀女士
(圖: 獨家報導網站)

文/黃淑儀(曼陀羅心靈彩繪教學大師)

如何在忙碌有限的時間裡,做到靜心呢?在此,整理一些生活中就能運用,讓自己靜下來的方法提供大家參考:

每天給自己一段完全不思考的時間

每天撥出5 至10 分鐘,這段時間內,完全放下所有的思考活動,享受這片刻的靜止。如此,你會發現短短的時間內,卻充電滿滿。

因為,「思考」是最消耗人體能量的活動,尤其是胡思亂想煩惱憂愁時,我們會不斷地反覆的重播,至死方不休。陷在這樣的狀態下,非常容易感到疲累。

專注於呼吸

有時要做到不思考很難,因為一靜下來,妄念不斷。好像打地鼠般,壓下這頭,另端又起,更忙更亂了。

這時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觀察呼吸上,看著吸和吐的這個行為。同時可以觀想自己的思緒如搖晃過含有果粒的果汁,那些果粒正慢慢的往下沉澱,果汁越來越清澈的狀態。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的靜下來。

動中求靜

有些人實在是靜不下來,這時可以用行禪的方式。利用不趕時間且安全的行進狀態下,慢慢的走,將注意力放在腳與地面的觸感上,配合著呼吸,慢慢的專注的走一段時間,也可以幫助我們靜下來,而且不用特別挪出時間,對忙碌的人來說可謂一舉兩得。

除了行走外,我們也可利用一餐飯的時間來進行靜心。同理,將專注力放在牙齒咀嚼食物上,盡可能不要思考和說話,專心的吃飯。

專心做家事

以上三項完全無法實行的人,建議你專心的做家事吧!選擇重複不用思考且需要出力的家事。例如:刷廁所、擦地板等。

專注於打掃,不要思考,又要出力,不但會有運動的效果,完成後看到家裡變乾淨後,也會神清氣爽。

聽音樂

選擇溫和柔美的輕音樂,讓自己倘佯在湖光綠茵、小橋流水的大自然的情境下,想當然爾的一定能讓自己放鬆且靜下心來。

從事藝術創作活動

藝術創作幾乎適用每個人,除身有殘疾者外。且藝術創作可反應內在需求的層面也較廣;對於比較特殊病癥的個案也比較能打破其心理防衛機制。

不論你適合那種方法, 又或者你自有一套靜下來的方法,重點是要學習讓自己靜下來。然後我們才會有能量和清明的思緒來判斷和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許多難題,也才能從這些過程中看到意識之下影響我們行為的真正原因,還給自己真正的安寧。

( 節錄自《獨家報導》1156 期)

致力推中西文化藝術交流 張淯在美國獲頒傑出榮譽

鳳凰城市長Greg Stanton 接見。 (左起張富美、劉涓、梁政均、李玲麟、Greg Stanton、何念丹、吳澤慧、《獨家報導》社長 張淯。 (圖: 孟信心)

文: 宋思樺/鳳凰城報導

美國鳳凰城「亞利桑那州首府博物館」日前為何念丹(Chris Ho)、梁政均(Jack Liang)、吳澤慧(Jse-Hui Marian Wu)、劉涓(Jane Liu) 及張富美(Fu Mei Merica Chang)等五位旅美台灣藝術家舉辦畫作聯展。

美國鳳凰城「亞利桑那州立首都博物館畫展」,是全球最受矚目的畫展之一,每年都吸引來自全球的知名人士共襄盛舉。

傑出貢獻 獲頒榮譽

本次聯合畫展的舉辦地點,就在博物館的歷史古蹟最高法院法庭內,開幕當天,各界人士逾百人出席,盛況熱烈空前。

《獨家報導》社長張淯特別親率採訪團隊越洋採訪,《獨家報導》不僅全程隨團訪問,凰城市政府文化藝術委員李玲麟,更代表聯邦眾議員David Schweikert 頒贈國會特別讚譽證書給張淯,表彰其長期致力於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藝術之貢獻。

欣逢此盛會,張淯全程採訪臺灣五位旅美藝術家,要透過鏡頭,深入報導藝術家們在國際間拓展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過程,見證他們的優秀表現!

事實上,因為李玲麟的努力,臺灣的藝術家們,早已經在國際市場逐漸發揮其影響力。

對許多媒體而言,這個畫展或是只是眾多畫展的其中之一,但是張淯卻堅持透過一系列的報導,讓更多人看見每一位旅美臺灣藝術家,是如何憑著一身本事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佔有一席之地!

而張淯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廣真善美的文化藝術與中西文化交流,有目共睹,並且獲得極大的肯定。

在李玲麟的引薦下,張淯拜會亞利桑那州州務卿Michele Reagan, 並獲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市長Greg Stanton、亞利桑那州州參議會議長Steve Yarbrough、亞利桑那州州眾議會議長J. D. Mesnard的接見,紛紛表達對她的致意。

事實上,張淯致力推廣文化藝術的過程,艱辛而不討好,畢竟藝術文化在許多人眼裡是「小眾市場」,是茶餘飯後的休閒娛樂。

張淯深信,世道的價值觀雖是如此,但只要透過媒體的力量,長期下來一定能發揮巨大的效果。因此張淯堅持以「報真導正、報真導善」的精神,用傳播正能量的態度,去挖掘更多對眾人有益的資訊,報導社會良善美好的一面。

尤其在「人人都是媒體」的數位時代,透過自媒體的傳播,這些真善美的故事,一定可以快速在世界每個角落產生漣漪。

多元跨媒體平台 快速攻城掠地

張淯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她看到平台革命的號角已經響起,傳統的媒體產業鏈已經被擊碎。雖然是嚴峻的挑戰,但是對張淯而言,反而是最美好的時代,因為她在這場「浩劫」中,讓媒體重新洗牌。

智慧手機的興起,使得資訊進入「移動時代」,能在這場平台革命中勝出的企業,才能在鉅變中存活。

數位化只是工具,如何整合與優化,以提供讀者最適當、最有價值的閱讀體驗才是關鍵。

因此,從6 年前開始,張淯即已跳脫傳統媒體的思維,在這場平台革命中,以「資源整合平台」為目標,創建跨媒體的綜合平台。

因此,張淯引領時代潮流,從平面雜誌《獨家報導》進軍多媒體影音平台,將舊有的東西發揮創意變成新的內容。

現在,《獨家報導》將平面媒體與影音全面整合,接觸到的受眾範圍將會比以前更廣,而這種雙管齊下的行銷管道,已然成為新時代的宣傳利器,比一般單純的媒體曝光來得更有效果。

打響知名度 企業家變身名人品牌

在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不只企業要打造品牌,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品牌,也必須是一個品牌。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專業「極大化」,只要有一技之長,人人都可以成為網紅。

故此,張淯成立「名人堂國際娛樂」,將觸角延伸到各領域的名人和企業,以打造明星的模式,讓他們也能夠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自家企業最有力的代言人。

藉由安排廣播訪談、安排上節目接受訪問、出版專書、搭配雜誌曝光,以及推出影音形象短片,製造一次又一次的曝光機會,讓大眾留下深刻印象,而名人和企業在大眾心中的知名度,絕對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

張淯建的跨平台、跨載具的數位媒體移動中心,打造出無數個強而有力的曝光管道,讓每一個值得被報導的故事,都能被全世界看見。

就如同《獨家報導》「華人之光」、「藝術之光」、「台灣之光」的報導與後續一系列將展開的活動,就是希望透過多樣化的平台,讓他們的成就能被廣而宣之,不只讓世人看到他們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能夠更進一步,在國際上體現出臺灣的高度。

今年,是鳳凰城與臺北市締結姊妹市第38 年,未來40 週年之時,規模將更加盛大,屆時,《獨家報導》定會再一次躬逢盛會,見證更多臺灣旅美藝術家在國際舞台的優秀表現!

為表揚《獨家報導》張淯社長(左)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貢獻,市政府藝術
顧問的李玲麟(右)代表聯邦國會眾議員頒發獎狀給《獨家報導》張淯社長。
(圖: 孟信心)

協助布局新南向中文嘛會通 臺灣投資窗口越南辦公室正式啟動

臺灣投資窗口Taiwan-Desk越南辦公室正式啟動,圖為經濟部王次長美花與越南辦公室阮專案經理進成合影
(圖: 經濟部)

文: 邱雅璇/臺北報導

為協助臺商布局越南市場與掌握在地商情,臺灣投資窗口(Taiwan desk)越南辦公室已於2017 年3 月15 日正式啟動,並以熟悉中文及越文之專案經理擔任專責聯繫窗口,提供臺商投資諮詢等多項服務,為之臺商提供最新商情及投資法規,並進一步連結當地可運用資源,建立互惠之經貿夥伴關係。

由於東協及南亞國家人口結構年輕,龐大人口紅利與活力充沛之經濟動能帶動消費力大幅增加,市場蓬勃發展,商機潛力無限,係目前臺商海外佈局之重點區域。

惟因東協及南亞國家之投資法規、稅制相對複雜、種族及語言多元、商業習性差異頗大,我中小企業臺商常反映因語言隔閡導致與當地國投資機關溝通不順、法令規章理解不易,進而衍生諸多投資問題,為協助廠商掌握正確資訊與降低投資風險,臺灣投資窗口將以諳中文及當地語言之專人擔任服務窗口,作為廠商與當地國投資主管機關溝通之橋梁,並協助廠商瞭解投資程序與稅賦法令,確保在地溝通無障礙。

臺商倘有赴越南、印尼、印度、泰國、緬甸、菲律賓等國之投資服務需求,未來可聯繫臺商聯合服務中心或六個海外臺灣投資窗口,服務團隊將熱誠竭力提供所需服務,並期成為臺商布局新南向之最佳後盾。

臺灣精品遍地開花前進新南向市場 臺灣產業形象廣宣計畫從雅加達開始

臺灣產業形象廣宣計畫
(圖: 翻攝自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文: 林立宣/臺北報導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外貿協會執行的「臺灣產業形象廣宣計畫」,2017年配合新南向政策,將整合該計畫之行銷資源,全力拓展新南向市場。

鑒於印尼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擁有兩億六千萬人口,內需市場龐大,2017 年3 月3 日於印尼雅加達舉辦「新南向市場啟動記者會」,為前進新南向市場拉開序幕。

這次記者會特別邀請到印尼相當知名的傳統服飾Batik 設計師Mr. Ivan Gunawan為臺灣精品量身訂製的印尼傳統服飾,結合臺灣精品標誌及印尼傳統圖騰,象徵緊密的合作關係。在此同時,印尼雅加達知名購物中心Central Park 辦理臺灣精品推廣活動,打造消費者難得體驗經驗,強勢推宣臺灣精品。

此次臺灣精品購物中心推廣活動,將展出共五十八個臺灣品牌,超過一百三十件產品。展示區分為自行車專區、運動休閒專區、醫療保健專區、資通訊專區以及居家生活專區。

透過體驗行銷的方式,讓印尼民眾有機會親自體驗產品,了解臺灣精品的特色。多件榮獲2017 年臺灣精品金質獎及銀質獎的產品,包含專為高階自行公路車設計的建大公路車防刺胎、華碩ZenFone3、Step2Gold 專為銀髮族貼心設計的拐杖及座椅兩用Ta-Da 椅。

印尼雅加達Central Park 購物中心推廣活動為今年計畫的第一站,還會有更多精彩多元的活動在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新加坡等新南向國家遍地開花,協助臺灣品牌於海外市場提升能見度。

古都新生,再展新風華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了

臺鐵南臺南車站示意圖
(圖/臺南市政府)

沈麗/ 臺南報導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範圍北起臺南市永康站南端之中華陸橋南側,南至生產路以南約2 公里,全長8.23 公里;全線除將現有臺南車站改為地下車站外,並增設林森站及南臺南站兩座地下通勤車站,預計2024 年6 月完工。

臺南市政府鐵工局表示,本計畫完工後,可以解決臺南市區於交通尖峰時,公路車輛受列車通過而於鐵路平交道前停等之交通壅塞問題,並將之前鐵路平交道行車死傷事故完全消弭,可改善市區交通瓶頸與提升行車安全,大幅提昇行的品質。

另臺南車站站區之開發結合車站古蹟保存,將再造車站周邊地區的榮景,為舊市區注入新活力。

鐵工局提到,將積極全面推動臺南計畫其他標段工程,施工期間如有造成沿線居民的不便,尚請見諒,並請在地鄉親給予最大的支持,冀能加速推動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促進古都新生,再展府城新風華。

華爾街傳奇人物麥可‧羅區 人生成功登頂的關鍵四步驟

世界頂尖趨勢大師麥可‧羅區
(來源: 名人堂國際娛樂)

文:編輯部

台北,3月24日,2017 –當全世界看壞經濟前景,民眾對領導人信心低落,企業不敢放手投資之時,從國家到企業,究竟該如何追求競爭力?由金剛智慧成功學苑與《名人堂國際娛樂》共同主辦,邀請世界頂尖趨勢大師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來台,昨(23)日於台北王朝大酒店舉辦成功領袖學,現場座無虛席,高雄、台中、台北三場合計參加人數逾五千人之多。

 

《名人堂國際娛樂》董事長張淯表示,麥可.羅區的培訓課程之所以一位難求,就是因為比起許多大師的研究理論,麥可.羅區的四步驟不但簡單就能做到,而且大師具備經營企業的寶貴實戰經驗,並非只是打高空的泛泛之談。

麥可‧羅區彈唱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西塔琴
(圖: 名人堂國際娛樂)

麥可.羅區與事業伙伴一起建立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光是jewelry.com這個網站的名字即價值2,100萬美元,亦是唯一在華爾街創下連續15年,年營業額100%成長的紀錄保持人;並於在2009年以高價賣給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成為波克夏集團的其中一個事業體。他同時更是許多瀕臨破產企業心目中的「改造之神」,許多人都好奇,究竟祕訣何在?

 

麥可.羅區說,其實方法很簡單,想要達成所願,只需要簡單四步驟:

 

第一步:決定你要的是什麼。當然,公司無非希望能有更豐厚的利潤。

第二步:你必須找到另一家公司,或是另一位和你有相同目標的企業家或企業領袖。

第三步:你必須幫助那個人,使他們的公司成功並獲利。因此,你必須每個星期一次、每次一小時,付出自己的時間給另一位企業領袖,幫助他們成功。

第四步: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當你晚上回到家,在你睡覺前,想想你給予另一個人的幫助,並且為此感到開心。當你因此感到開心時,就是在替那顆業力種子澆水,讓你的成功更快來臨。

學員蔡豐翔運用四步驟,而在財富、家庭與事業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圖: 名人堂國際娛樂)
學員蔡豐翔運用四步驟,而在財富、家庭與事業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圖: 名人堂國際娛樂)

 

他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市長馬克里(Mauricio Macri)在2015年成功奪下總統寶座為例。當時還是市長的他,邀請麥可.羅區為其部長們上課。課後,馬克里帶著他走到大片落地窗前,指著街道的另一頭,一棟粉紅色的建築說:「那是我們總統工作的地方,請你教我如何到達那裡?」麥可.羅區告訴他,方法很簡單,只要依循上述四步驟就能達成,而馬克里也確實執行,並且順利當選,他用事實證明,四步驟確實有效。

 

已連續五年參加麥可‧羅區培訓課程的學員蔡豐翔表示,從執行種子法則開始,他無論在財富、家庭與事業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種子法則就是找出事件最根本原因,蔡豐翔因為父親被限制出境,他深刻理解到,被限制出境就是被掌控之意,如果他想要解除這個狀況,就必須給別人自由,因此他試著改變自己,給另一半與工作團隊更大的空間。他說,過去自己每天問太太三餐吃什麼、現在在做什麼,表面上好像是在關心她,但實際上是想掌控對方的一切,因此他不再詢問另一半的一舉一動,對於團隊的提案,也不再過分干涉。蔡豐翔說,當他不再掌控別人,給別人自由,自己也獲得反饋,八個月之後,限制出境的禁令就被解除,讓他深刻感受到種子法則的威力強大。

 

另一位學員林益慶則表示,他從2002年讀了麥可.羅區的書籍以後,從創業開始,十多年來都確實奉行種子法則,創業最缺乏的資金,也因為確實執行四步驟,而獲得一個500萬的案子,這對資本額只有50萬的小公司來說如逢甘霖。他認為只要自己的出發點是利他,對世界有幫助,最後回到自己身上的,絕對正面且不可思議。林益慶說,他每年都會帶著員工一起來參加,今年光是他「揪團」號召來參加的朋友即達六十多人,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人生、讓團隊更好的課程,因此鼓勵社團好友來參加。

 

以「利他」為根本,就是麥可‧羅區在鉅變的大時代下,永遠不變的領導定見。

近兩千人的會場座無虛席,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斷
(圖: 名人堂國際娛樂)

 

 

 

 

 

華爾街傳奇人物麥可‧羅區 世界頂尖趨勢大師來台傳授 打造年營收2.5億美元的成功領袖學

左: 麥可羅區 右: 《獨家國際總裁學院》創辦人張淯
(來源: 名人堂國際娛樂)

文: 編輯部

台北,3月21日,2017 –當全世界看壞經濟前景,民眾對領導人信心低落,企業不敢放手投資之時,從國家到企業,究竟該如何追求競爭力?由金剛智慧成功學苑、《獨家國際總裁學院》、《名人堂國際娛樂》共同主辦,邀請世界頂尖趨勢大師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來台,自今(21)日起於高雄、22日於台中、23日於台北舉辦「自動領袖力」培訓課程,三場課程預售熱烈,所有座位均已全數售完。

《獨家國際總裁學院》創辦人張淯表示,在她多次與麥可‧羅區會面的過程中,大師從內散發的風範,言語幽默中富含哲理與智慧,著實令人敬佩。

「不同於其他管理大師發表的多為研究理論,麥可‧羅區傳授的是他身為企業家的實戰經驗,如何帶領公司從零到2.5億美元的寶貴秘訣,難怪我身邊的諸多企業家都是他的追隨者,並且確實實行種子法則而讓企業脫胎換骨。從現場爆滿的聽眾即可看出,其魅力可見一斑。」張淯說。

麥可.羅區與事業伙伴一起建立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光是jewelry.com這個網站的名字即價值2,100萬美元,亦是唯一在華爾街創下連續15年,年營業額100%成長的紀錄保持人;並於在2009年以高價賣給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成為波克夏集團的其中一個事業體。

他同時更是許多瀕臨破產企業心目中的「改造之神」。許多人都好奇,究竟祕訣何在?

麥可.羅區以古老的智慧成功經營企業,讓這些企業起死回生。他不但讓企業獲利,並且讓員工幸福而快樂。他除了以互助合作取代競爭思維,更以簡單的步驟,以及清晰幽默的例子教導英國航空等國際知名企業高級主管,如何運用這些基本的原則,對應企業內外要面對的各種複雜、棘手的問題與挑戰。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在團隊中自然而然地被當做領袖,知道該向自己的團隊說什麼樣的話,這個團隊也自動自發地接受並執行這些決策?為什麼有些人似乎有著點石成金的能力,每次他們告訴團隊該做什麼,都能運行無阻?

麥可‧羅區認為,好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兩個特質,就是人們會尊重你是一名領導者,而且願意照你所說的話去做。

所以,領導者首先必須種下第一個「人們視我為一個領導者」的種子,就是享受工作,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興奮,並且試著讓為你工作的人成功。他說:「不要想太多關於自己的成功,也不需要擔心自己能否成功,只要你試圖讓他們成功,你自然就會種下種子,讓自己變得成功。」

第二個種子,就是「如何讓人們聆聽我說的話」,你不只要獲得他們尊重,還要願意去做你要他們做的事。而種下「讓人們尊重你所說的話」的種子的方法,就是在言談之間,絕對不要談論一些愚蠢或不好的事情,以及別人的八卦。

試著去討論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如何幫助他人,或是談論一些美麗的事情。「一旦你種下這個種子後,當你和別人說話時,那些跟隨你的人,他們會聆聽並且尊重你,這是作為一個成功領導者,最需要的兩個種子。」

現今企業經營一碰到管理,必然想到控制,但是麥可‧羅區卻不這麼認為。他說,成功的領導,來自於享受「去做幫助他人的好事」,用「自他互換」代替管理,才是成功領導的根本。

麥可‧羅區進一步指出,想要有成功的領導,就要能管理自己的心智,在自己意識當中種下「使人們接受我為領袖」的種子,為自己在幫助他人而感到開心。「在你還沒幫助他人成功之前,你無法獲得成功,這是必然的定律。若不依循此原則而想要僥倖成功的話,那絕對是癡心妄想,因為這根本不可能發生。」他堅定的表示。

尤其在一例一休紛爭不斷之際,麥可‧羅區認為,一個領導人首先必須關心員工。如果領導人試圖使他們成功,給他們機會一展長才,給他們有趣的工作,給他們很酷的事去做,那麼就是種下對的種子,從而使自己也變得成功。

他強調,只要領導者試著去想像:「我要讓這些年輕人感到有樂趣並且成功,我想要讓他們成功」。不要只想著自己作為一個企業負責人的成功,而是把自己與他們交換,「藉由讓這些年輕人成功,並看著那些為你工作的人的成功,然後你心中的種子就會變得強壯,如此你的員工會開心,最終,你的公司就會邁向成功。」

更多成功領導力的祕訣,麥可‧羅區陸續在公開課程中揭露:只要你知道造就這一切的因是什麼,你就能成就這一切,也能讓事情依你所安排的發生。當你擁有這樣的能力,所有和你一樣善良與成功的人士,就會進一步追求內心的平靜,甚至會想把成功與世人分享,這才是真正領袖的風範。

以「利他」為根本,就是麥可‧羅區在鉅變的大時代下,永遠不變的領導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