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77

老眷村變身 180部影視取景勝地 活化利用老眷村空間 今夏啟動修復工程計2019完工

空軍三重一村是臺灣北部保存最完整的空軍防砲眷村,廣場上高大茂盛的榕樹,是榮民伯伯張口「想當年」時最好的聽眾。
(圖/翻攝自空軍三重一村眷村迎春粉絲專頁)

楊雅璇/臺北報導

空軍三重一村座落於新北市,是臺灣北部保存最完整的空軍防砲眷村,散發濃鬱的時代感。近年來復古風盛行,三重一村意外成為新北市最夯的影視劇組取景勝地,迄今已有180 部影劇在此拍攝。為了更完整保存三重一村的風貌,新北市文化局在六月中啟動眷村修復再利用工程,預計2019 年修復完工。

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堤防旁的歷史建築空軍三重一村,占地1.4 公頃,蘊含了眷民們半世紀的生活回憶。斑駁的水泥磚牆爬滿了青苔,低矮的宿舍一戶緊連著一戶, 雞犬之聲相聞;廣場上一株株高大茂盛的榕樹,更是榮民伯伯張口「想當年」時最好的聽眾。

1996 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實施後,三重一村一度被列為拆除地區,幸運的是,經過各方人士的奔走,2006 年三重一村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成為新北市唯一保存完好、沒有被怪手鏟平的眷村。

三立電視台去年播出的穿越劇《1989 一念間》在空軍三重一村取景,老舊的磚牆建築與大樹下的麵攤,具濃厚80 年代風情。
(圖/新北市協拍中心政府網站)

最近這幾年, 影視圈颳起復古風, 各地眷村與古風建築成為影視劇組取景熱點,由於三重一村的眷舍保存得極為完整,成了劇組取景的當紅炸子雞,老眷村意外的有了新人生。

比如電視劇《夜市人生》中陳美鳳的家就借用了三重一村的老眷舍,片中主要的場景「夜市」,便搭建在眷村防空洞上方的廣場上;《光陰的故事》中汪茜茜與陶復邦愛情萌芽的老眷村,拍攝地點也在三重一村;另外電視劇《一把青》、三立電視台穿越劇《1989 一念間》等都在三重一村取景。

2016 年,三重一村榮登新北市影視拍攝的最夯景點,截至今年止,三重一村已被180 個影視劇組借用場地取景拍攝。

為了更完整的保存、活化再利用老眷村的空間,新北市文化局於6 月15 日啟動修復工程,預計2019 年完工後,將以OT 方式委由民間團體營運。

新北市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工程完工後,未來整個眷村園區將作為眷村文物典藏、眷村原貌展示及多媒體放映眷村電影使用,並同時提供作為鄉土教育、社區成長、市民文化意識凝聚的據點。希望透過在地傳統工藝、展演與眷村文化的結合, 讓大家重溫過往美好的眷村時光。

新北減塑 七月起330 間門市停售購物用塑膠袋 全臺每年濫用180 億個塑膠袋 新北十月起成無塑城市

新北政府鼓勵民眾自備購物袋,忘記帶則可優先借用reBAG 或購買環保萬用袋,希望能全方位做好環保。
( 圖/新北市政府網站)

陳志明/新北報導

新北市推動源頭減塑政策又有重大突破,繼五月份家樂福等21 間門市陸續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後,接下來七月份起,又陸續有13 家業者,共330 間門市也將陸續加入下一波停售試辦。環保局表示,預計至十月份,新北市將全面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讓新北市正式走入無塑城市。

為從消費端減少塑膠袋提供,新北市2013 年起發起「reBAG 袋袋相傳專案」, 於各大賣場推廣閒置購物袋共用,並與業者合作開發蒲公英萬用袋、乖乖萬用袋等,將限塑議題從末端零售提升為前端包裝;據環保局統計,至2015 年止,前述幾款多功能環保袋共賣出82 萬個,相當於減少2.68 公噸塑料使用。

只是,目前全臺每年仍有180 億個塑膠袋被持續濫用,為突破塑膠袋減量瓶頸, 新北市環保署預告明年元旦起擴大限塑政策,而新北市境內之量販店、超市及連鎖超商所販售的購物用塑膠袋,必須是能夠作為專用垃圾袋使用的兩用袋。

為了減緩消費及賣場端衝擊,以及輔導賣場及早因應政策,新北市運用漸進方式, 逐步將業者納入試辦「停售購物用塑膠袋」計畫, 第一階段試辦以來, 經家樂福、愛買永和店、全聯汐止樟樹店等賣場統計, 民眾自備購物袋比率至少提高5 成。

愛買表示, 目前民眾已經習慣自行攜帶環保購物袋, 預計於中元節過後,新北所有愛買門市將有望全面實施停售購物用塑膠袋;家樂福表示,由於家樂福響應新北市reBAG 二手袋平臺與販售兩用袋的措施,是以減塑政策對家樂福衝擊甚小,此外,減塑政策後,顧客自備購物袋的比例也提高了5 成。

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限塑政策的核心精神,是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第二階段的七至九月為新北市停售購物用塑膠袋的加強宣導期,希望業者能夠擬定停售期程,並加速規劃配套措施,彈性的因應消費者的問題。

另外,環保局說明,新北市仔細參考對環保兩用袋之容量規格、材質、袋型等建議,開發符合民眾盛裝物品需求,也達到減塑效果的新版環保兩用袋。此外,停售購物用塑膠袋的重點,也在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以實際行動支持減塑。

oBike大舉登臺 隨處可停成雙面刃 解決共享運具管理問題 北市府修法計明年上路

隨處可停的oBike 帶來共享單車商機,但過多的oBike 也占據了人行道與機車停車格,造成行人與騎士的困擾。
(圖/翻攝自網路)

馮鈞見/新北報導

多年來YouBike 系統深獲民眾好評,近來又有oBike 來臺,搶攻自行車運輸市場。oBike 在自行車的借還上雖然比起YouBike 便利很多,但它同時也產生違停問題。為了因應愈來愈夯的共享單車經濟,北市府已公告單車違停的處罰措施,並對共享單車業者制定營運許可、保證金等規範,預計明年上路。

隨著大眾交通系統的發展,自行車解決了捷運站與乘客目的地間的「最後一哩路」,多年來YouBike 系統雖便利了搭乘捷運的民眾,但它在借還自行車時必須使用悠遊卡或一卡通,還車時也必須要把車子停放在指定地點,造成民眾在使用上有一定程度的不便。

今年四月份引進臺灣的oBike, 為來自新加坡的無站式公共自行車, 在雙北等8 縣市試運行,主打無車柱、免定點借還車,只要停在路邊合法的停車區域即可。這種比YouBike 便利的借還車模式,讓很多使用者對oBike 趨之若鶩。

oBike 需以掃描QR-cord 的方式解鎖,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很不友善。
(圖/翻攝自網路)

只不過,oBike 使用前必須加入會員、綁定信用卡,交付600 元保證金,還得以掃描QR-cord 的方式解鎖,對於沒有信用卡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可說很不友善。此外,oBike 的停車方式雖然有其便利性,但當單車「供過於求」加上停車位的「供不應求」,那就是另一場災難。

過多的oBike 停放在人行道與機車停車格,造成行人通行與機車停放的不便。針對oBike 違規停放的問題,業者祭出「信用計分」機制,如果oBike 的會員,被檢舉違規停車達2 次以上,就會受到停權的處罰。

實際上,這場oBike「災難」恰巧替執政者敲響警鐘。有了YouBike 的成功範例, oBike 也漸漸在臺灣邁開腳步,日後還會有更多的廠商,分食捷運站單車接駁這塊大餅,地方政府應小心應對。

面對這個問題,北市府已公告《臺北市處理妨礙道路交通車輛自治條例》,預計明年1月1日上路,屆時若單車違停遭到拖吊, 需繳交拖吊移置費100 元,每半天收取保管費25 元。

另外,北市正研擬《共享運具管理自治條例》,未來針對共享單車、汽機車租賃業者,訂定營運許可、保證金等規範,並針對管理疏失開罰,最快今年送議會審議,明年上路。

豬哥亮告別式超震撼 江湖金主影歌視人脈爆棚

豬哥亮移靈時,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花車看板上的「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也充滿濃郁的豬式風格。

陳曉玫/新北報導 彭級鋒/攝影

秀場天王豬哥亮,日前在板橋殯儀館舉辦他的告別秀。全程有多家媒體全程轉播, 現場各界名流齊聚,包含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演藝圈藝人包括余天、張菲、孔鏘、王彩樺、侯怡君、陳亞蘭、黃西田、張帝、陳雷、苗可麗、《獨家報導》社長張淯、風水命理界教父謝沅瑾、以及紳裝西服董事長李萬進等人都到場致意,豬哥亮的身後事可以說是備極哀榮。

豬哥亮的告別式,破除傳統哀傷的場面,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豬式風格,現場有儀隊、舞龍、舞獅和陣頭的表演,還舉行路祭儀式。除此之外,現場還聚集將近2 千名的粉絲,不顧天氣炎熱守候靈堂前,就是要見豬哥亮的最後一面。

豬哥亮告別式中,最受人矚目的是先前宣告不出席告別式的謝青燕和謝金燕,據說在王彩樺的從中協調之下,兩姊妹當天在最後一刻現身殯儀館,為此事畫下一個完美的結局。

公祭結束後,豬哥亮的靈柩移往鎮發宮,重機隊、名貴跑車和勞斯萊斯車隊、儀隊都加入路祭儀式,沿途圍觀民眾都雙手合十祝福,還有不少粉絲傷心落淚,場面浩大、堪稱萬人空巷。祝福他一路好走,在天國繼續當娛樂天王 !

豬哥亮的遺體火化後,移靈到基隆擁恆文創園區,看板「冷涼卡好林北來先去」,具有濃郁的「豬」式詼諧味。

中國風水地理教授協會理事長陳冠宇表示,這裡是一塊北斗七星的風水寶地,遠看觀音坐帳,近看雙龜獻壽,豬哥亮下葬在此, 後代子孫在2023 年時整個運勢會達到最頂峰,豬哥亮最後一場的演出,也在擁恆文創園區完美呈現。

臺北市智慧城市計畫 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 無人巴士深夜運輸良伴 智慧路燈成微氣象站

北市府日前研議,將在內湖區設置12 座智慧路燈,只需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讓智慧路燈都成為「微氣象站」。
(圖/北市府公園處網站)

楊雅璇/臺北報導

你曾經想過,某天深夜搭上返家的公車,車上卻沒有任何駕駛嗎?你有想過路燈能自行測量所在地的溫度與風速,變成迷你氣象觀測站嗎?這不是科幻片的劇情,也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未來幾年臺北市可能出現的街邊場景。

北市府近年來推動《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整合產官學研各界資源,推動相關市政服務,希望能提升資訊與通訊產值,成為智慧城市的 Living Lab。

未來北市府將在內湖區港墘路、洲子街設置12 座智慧路燈,有照明、環境監測、車流偵測與追蹤、廣告投放、計表上報等六大功能。另外,只要在智慧路燈的燈桿上裝設風速、風向、溫度與溼度測量設備,透過無線網路回傳數據,就能取得在地的天氣資訊,讓每座智慧路燈都可成為「微氣象站」。

北市府今年下半年亦計畫在公車專用道試營運無人巴士。臺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表示,礙於現行法規未設有無人巴士上路行駛的相關規定,再加上無人車上路還須經過驗車、掛牌等手續,最快要在八、九月才能試行上路。

根據規劃,無人巴士可搭乘12 人,車上裝載行車電腦、雷達與GPS 等設備,運用路線設定的方式,將時速設定在20 公里,最快不會超過50 公里, 遠端設有控制室。雖然號稱是「無人」巴士, 但為了確保運行時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第一階段試行時, 車內也會有工作人員。

李鎮宇提到, 無人車試行期間初估計為三個月, 預計在公車收班後的午夜,在信義路或仁愛路的公車專用道試運行,試行期間不開放民眾搭乘,後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擴大。

對於無人巴士的運行,交通局長張哲揚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無人巴士當初在法國或高雄測試時,都是在「封閉式」道路運行,但信義路或仁愛路道公車專用道卻屬於「開放式」道路,包含無人巴士運行時, 如何適用交通法規、安全係數、事故責任歸屬等等,都有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無人巴士上路時,若車側的車輛距離過近,如何判別不會影響安全而持續運行?若發生人為疏失造成的連環意外,又怎樣能有效迴避?如果要應付這些變數,系統設計的細膩度與程式規劃也得格外要求。

北市府推行無人巴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它成為深夜離峰時段的替代性交通工具,解決一例一修上路後人力緊缺的問題。不過,無人巴士上路涉及車輛運行設定以及車輛掛牌等種種問題,若要全面上路,除了依靠精密的系統軟體設定外,還需透過中央修法,釐清巴士運行時的種種責任歸屬。

萬花筒

每逢閏月思盡孝 豬腳麵線添福壽 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理事長謝沅瑾老師 告訴你閏月由來與豬腳麵線的含意

臺灣最知名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

張淯/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中華堪輿道派、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今年農曆閏六月,臺灣國際級風水命理大師謝沅瑾老師表示,民間逢閏月有豬腳添壽的傳統習俗,「呷麵線添福壽,呷豬腳增勇健。」豬腳麵線象徵增福添壽,在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關於閏月添壽的民俗來源,有一種說法認為閏月是一年當中額外多出來的月份,就如同出嫁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若還能對娘家父母盡孝,就是附加的, 演變成出閏月年出嫁女兒為娘家父母祈求「多出來的福壽」。

民間也有認為閏月之年不吉祥,傳統認為父母逢閏月年會減壽,為了避免不吉祥的事,所以出嫁女兒會買豬腳麵線回娘家表達孝心,希望父母不僅不會減壽,還能延年益壽。

吃麵線添福壽,吃豬腳增勇健。農曆閏月來臨前,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給娘家父母,藉此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謝沅瑾老師說明,早期由於習俗, 出嫁的女兒除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機會並不多,藉由此習俗也讓女兒多了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機會。

時至今日,許多人基於對父母的健康考量,開始以給父母紅包現金取代豬腳麵線,同樣是出於對父母的一片心意,因此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謝老師提醒,今年國曆7 月23 日是農曆閏六月的開始,在此之前別忘了掌握時機,為父母添福壽盡孝心 !

快遞面單加密護個資 網購顧客回流 網友:資訊洩露有哪些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隱藏用戶部分個資,讓用戶再也不用「撕面單」。
(圖/翻攝自網路)

陳雲/綜合報導

隨著網購的火紅發展,中國多家快遞業者開始嘗試「加密單」,隱藏用戶部分手機號碼,讓用戶再也不用擔心個資外洩而必須「撕面單」(面單意指外包裝上記載收件人資訊的黏貼條)。此舉一出,獲得所有店家與消費者的好評,甚至為許多店家招來回頭客。

大陸司法機關對個人資訊保護進行升級,並全面打擊侵犯個人資訊犯罪的行為。

對用戶而言,面單上的電話是最重要的個人資訊,也是最容易洩露個人隱私的環節之一,又簡訊和電話是目前詐騙集團最常使用的犯罪媒介,因此快遞單上不再完整顯示用戶手機號碼等個資,既保護用戶隱私,又能有效杜絕安全隱患。

目前大陸多家快遞公司業者進行全面串聯,菜鳥網路聯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快速在全國實現新隱私面單作業。加密後的面單,只有快遞人員能透過APP 聯繫到收件人。

不過有快遞專家表示,隱私面單對快遞資訊保護只是某種程度上的保護,有網友更在微博上直言:「資訊的洩露,很少是快遞員一條條抄寫洩漏出去的,幾乎都是系統幾萬幾萬條的整筆買賣。」

對此,菜鳥CTO 王文彬表示,未來菜鳥會對數據進行全程加密,力求線上安全化,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個資與隱私。

中國2017 全民健身規模 達1.5 萬億人民幣 智慧可穿戴設備與VR設備加持 體育商機大加速

李強/綜合報導 資料來源:Analysys 易觀 《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 製圖:雷震宇

Analysys 易觀針對2016 年度中國體育市場以及互聯網對體育市場帶來的影響,提出《中國體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之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體育市場在經過2015 年的狂熱後,2016 年市場漸趨於理智;而中國體育商機的發達,亦與中國近年來的政策方向有密切關係。

中國體育政策密集出手,並引導各重點產業制定發展方向,以及中短期目標之規劃,預計2020 年,中國的體育產業規模將達3 萬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全民健身的規模將達1.5 萬億元, 占整體的5 成之多。

隨著運動的群眾不斷擴大,「運動健身」成為民眾的生活方式之一。從中國國家相關機構統計數據中可看出,除因應課程要求必須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群體,以及不適合直接進行體育運動的高齡群體外,各個年齡層的運動人群並沒有明顯的數量差距,參加運動健身的人群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有逐步微調的態勢。

  1.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隨GDP 的提高而增加

據統計,2011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首次突破5 千美元,到2015 年中國人均GDP 規模接近8 千美元。隨著人均GDP 提高, 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也不斷增加,對體育消費行業來說是絕佳的發展契機。

  1. 路跑賽事擴大運動群體

2016 年起,包括馬拉松、越野跑、趣味跑等各種路跑賽事大幅增加,參與運動健身的人群也不斷擴大,若將這些人群分類,可分為4 大類。

  1. 智慧可穿戴設備產業夯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的發達,互聯網的移動通訊運用也推動了大眾的健身發展。目前運動健康領域單月活躍用戶人數突破9 千萬,主要是因為運動健康類App 的出現,帶動了大眾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其中智慧可穿戴設備與相關App 成為大眾健身的普遍配置。人們在追求健康、維持運動習慣之際,也希望跑步過程更有趣,而科技產品正好能同時滿足其需求。

首先,用戶可以針對設備提供的數據,為自己量身打造健身計畫;其次,App 本身具有的社交性質,也能讓用戶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運動完順便「曬數據」,既有運動滿足感,又能兼顧與該運動社群的網友間的互動。

  1. 互聯網加速O2O 整合各平臺

當喜好運動的人變多後, 這些運動群體對於相關聯的運動場地、教練、運動裝備等需求也會不斷提高,比如說大球群體與小球群體會追求合適的場館進行運動,如籃球場、羽球場、高爾夫球場等等;如果想讓自己的運動技巧更進一步,有時還會尋找專業教練指導,但一時間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資源。

再者,因為沒有宣傳管道的緣故,場館、教練等運動資源也不一定能讓需要該資源的運動用戶知悉並運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關於這種情形,需要仰賴體育O2O 平臺整合資源,將這些資源推薦給用戶,這種在用戶與運動資源間的媒合,帶給互聯網公司市場商機,也具有商業化潛力。

360 度攝影機帶給觀眾全方位、無死角的視覺體驗。
(圖/翻攝自網路)
VR 轉播將帶給觀眾身歷其境的視聽感受。
(圖/翻攝自網路)
  1. 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大商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也為體育賽事的觀看帶來了新的體驗。

目前大陸VR 設備代表性企業「暴風魔鏡」於2016 年獲得B 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2.3 億元,這是因為VR 設備為體育賽事帶來了極大的商機。

從暴風魔鏡對VR 設備的廣泛運用來看,可預見未來新技術在體育轉播中的應用,將獲得更進一步的加速。

 

 

兩岸代購限制直直發 5 類行李不放行 不在合理數量範圍限入境

中國海關總署公告規定,旅客進境攜帶的個人物品需在合理範圍內。
(圖/翻攝自網路)

邱雅璇/綜合報導

代購生意愈來愈難做 !中國海關總署《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從6 月1 日開始正式施行,公告明確規定5 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全面監管入境旅客的行李與入境快件。

公告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的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 並且對物品進行暫存。

其中所謂的「自用」是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至於「合理數量」的認定,則是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與居留時間,來判定正常的數量。

以背包為例,一個人正常攜帶1、2 個背包進境很合理,但如果同一款一次攜帶大量、甚至更多款式的背包進境,就可能被認定為用於商業用途而不予放行。

也就是說, 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 又或者被判定是代購行為,如此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窘境。

上海海關說明, 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在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但超出免稅額度,可徵稅放行。如果被認定是自用不合理的,海關將暫不予以放行,並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憑單》。

至於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三個月內,應辦結海關手續;逾期未辦, 則海關將依法對物品逕行處理。

個人跨境直郵免稅進口 半年限6 次 維護市場交易 每年一月與七月重新計算

自今年 7 月 1 日起,個人跨境直郵免稅進口的次數,限制為半年最多6 次。
(圖/翻攝自網路)

彭麗/綜合報導

「個人自用」過去一向是跨境直郵合理避稅的優勢之一,但自今年7 月1 日起,免稅進口次數將受到每半年直郵6 次的限制, 這項「優勢」即將消失。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關稅法》修正案,進口次數頻繁者取消3 千元以下免稅規定,而財政部亦於不久前發布預告「進口次數頻繁」認定原則,也就是半年內超過6 次, 次數的認定於每年一月與七月重新計算。

財政部關務署指出,近年跨境網購風氣興盛,電商貨物進口享有完稅價格3 千元以下免稅優惠,而相同貨物國內零售或網購貨物卻一律應徵營業稅及貨物稅。官員表示, 少數納稅人長期運用低價免稅制度,以化整為零的方式,頻繁將貨物輸入國內,使合法進口貿易商於市場競爭處於不利之地位。

如此不但對國內零售業產生不公平競爭,且變相鼓勵國內供應商於國外設點,以利將低價貨物免稅銷售國內,對臺灣的經濟成長及就業機會均產生負面影響,故提出「進口次數頻繁認定原則」。

「貨物頻繁進口」的定義,即「同一納稅義務人每半年度(上、下半年)內進口貨物適用同條項之免稅規定放行逾6 次者」;而「進口郵包頻繁」之定義則為一個月2 次、半年6 次, 未來亦將調整進口郵包有關次數頻繁之認定。

關務署認為,一般民眾於半年內6 次免稅進口是在合理的自用範圍內,因此「個人自用」實際上並不受到此新措施之影響。

事實上,針對「個人自用」設定限額的不只臺灣,中國也在2016 年4 月8 日實施海淘新政,針對個人物品進境的行郵稅,制定明確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和稅率,消費者單次消費不能超過2 千元,全年則不得超過2 萬元。

四川涼山自治州 彝族

皚皚的白雪覆蓋在紅泥土上,從高處遠眺,宛如諸葛亮的「八卦陣」一般。

撰文/攝影 涂鳳美

成都飛往西昌青山機場的途中,心情格外不同。不是因為即將造訪一處大山大景, 而是這個地方塗滿神秘的色彩。第一次走訪,有好奇,有期待,還有一個預先建構的想像空間。早在決定探索這個地方時,就聽說這是個貧窮眷顧、富貴擦身的所在,一個不小心被世界遺忘的地方——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國彝族最大的聚居處。

紅泥世界裡的雪梯田

「雪梯田」是我們自創的名詞,也是這趟途程中第一個讓我們腳步難以抽離的地方。皚皚的白雪覆蓋在紅泥土上,從高處遠眺,宛如諸葛亮的「八卦陣」佈滿巧思,後方的山脊就是它的屏障。此處不同於一般白茫茫的雪景,除了看山是山的身臨其境,還有著雲深不知處的朦朧。

坐在連同司機五人座的越野車上,隨著蒼茫的山路悠悠前進。大涼山四季的色彩, 也開始在眾目所歸中輪番上映,沒有塵世的喧囂,只有涼山土地的味道。

「查爾瓦」狀似斗篷,又厚又重,白天披在身上遮風擋雪,夜晚則當蓋被。

萬用查爾瓦

大涼山可謂四季如春,平均溫度大約攝氏l7℃,但早晚溫差較大。走在路上,隨時可見不論男女,都披著一件羊毛製成的「查爾瓦」披氈,有藏青和白兩種色,其中又以藏青色較受青睞。

「查爾瓦」狀似斗篷,又厚又重,有短掛式的,也有長及膝蓋,下擺加上流蘇式的長穗,白天披在身上遮風擋雪,夜晚則當蓋被。在旅途中,幾次看見居民從披氈裡摸出雞來,當下十分好奇,靠近一些才看明白, 這是他們做生意的方式。當時正下著雪,想必是要讓雞隻賣相好些吧 !

這種披氈無領無袖,款式變化不大, 採集中縫製。因為顏色單一,一般年輕的女性,會搭戴顏色鮮豔的頭巾,大多以紅、綠、藍、紫為主,不論在家或外出常年穿著,看似人人穿制服,卻也形成聚落的另類風景。

童年不失笑 只為來年春

午後兩點多,天空開始飄起雪來,讓原本濕滑的路面變得更泥濘不堪。大夥小心翼翼地墊起腳尖走路,深怕褲管沾了泥巴。這時,一群群的小學生從校門快步走出,有些幾乎是用小跑步,他們沒有想過「衣服會髒」這麼文明的事。

這裡的孩子們上下學都靠自己徒步,原因是大部分的孩子住家距離學校都很遠,有些甚至要走上兩個多小時。因此他們早上十點才開始上課,下午則早早就放學了。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們多麼珍惜這短暫的學習機會。

但彝族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仍然偏低,他們受教育時間短,最主要和孩子的出生率有很大的關係。走在路上,幾乎每個年輕的女性都背著孩子,據當地人透露,一家六、七個孩子算是正常的。

一個家庭裡不論男孩女孩,通常是大的帶著小的,他們沒什麼玩具,能在雪地奔跑就是最好的娛樂了。他們也沒有零食,頂多在門口和父母一起烤烤土豆。這裡的孩子純樸、率真,沒有受到外界的薰染,我們拿出隨身攜帶的糖果餅乾和他們分享,回報的卻是一張張怯生靦腆的臉龐,和羞於伸出的小手。

彝族人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樂觀地守住屬於族人的一片天,就如村落中
掛在屋簷下那一長串黃橙橙的玉米,在土角厝上依然耀眼一樣。

土角厝裡也有春天

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多變與複雜,涼山的氣候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從市區入住的賓館遠眺,山頭皚皚一片,彷彿終年積雪;反觀山下卻是茵茵綠綠,草木逢春,頗有「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境界。

初次的造訪,對於涼山的風土已有了淺層的觸摸。就算過程中,因為衛生條件的關係,有著走路時「用心在腳下」的戰戰兢兢, 但八天的行程,卻讓我們見證了彝族人亙古以來的自在。他們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樂觀地守住屬於族人的一片天,就算無法預知夢想何時起飛,至少陽光一直眷顧著,就如村落中掛在屋簷下那一長串黃橙橙的玉米,在土角厝上依然耀眼一樣。

 

( 節錄自《獨家報導》第115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