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56

社企亞太論壇5月登場 推動社企與國際接軌

「社會企業亞太區域論壇」將於5月在台中登場,台中市政府副市長林依瑩日前北上與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會面交流。(圖/台中市政府)

呂美娟/台中報導

 

為協助社會企業發展,行政院首度協助民間社會企業舉辦「社會企業亞太區域論壇」,並宣布2018在台中舉辦,希望鼓勵社會企業與國際接軌,連結新南向。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為鼓勵社會企業與國際接軌,政府希望直接與各地第一線社會創新企業對談,大力推動CSR(社會企業責任)、NPO、NGO等企業模式,因此,由政府協助民間社會企業舉辦「社會企業亞太區域論壇」活動,並於2018年5月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以拓展台中在地企業、社會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視野。

 

台中市政府副市長林依瑩則表示,市府已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台中市社會創新產業發展計畫」,全程三年期,提供台中市社會創新產業一個O2O(Online To Offline)社會創新輔導平台,並進行社會創新育成,以老人長照不足、弱勢就業及食物浪費等問題為主軸辦理創新甄選,已選出13組優秀社企團隊,透過業師諮詢輔導、扶持社會企業發展、協助團隊平台登錄或B型企業認證等,給予社會企業專業建議、健全商業模式、媒合所需資源,不僅吸引投資者目光,也解決台中市現有社會問題和帶動社會企業成長。

青世代調查 2成民眾在台中工作居住最幸福 築巢引鳳見成效 軟硬體持續優化 人口逐年攀升

台中市托育一條龍政策創造父母、兒童、幼托市場三贏, 也讓年青人敢生敢養。(圖/台中市政府)

呂美娟/台中報導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日前公布「青世代工作幸福感大調查」結果,台中市僅次台北市,成為全台第二大幸福城市,有2成1民眾認為在台中工作與居住最感幸福。對此,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表示,市府會持續努力推動就業、居住、托育、托老及教育等政策,逐步建構台中成為好工作、好生活的優質環境。

 

林依瑩提到,台中市2017年喜事連連,不僅獲得全台第二大幸福城市美名,7月更晉升全台人口第二大城,以平均每年2萬人的速度增加。而台中市能夠建構如此優質的生活環境,市長林佳龍「築巢引鳳」的政策概念是關鍵。

 

廣建社宅 不怕住不起

 

所謂「築巢引鳳」即是藉由完善軟硬體設施,吸引人口移居。像是年輕人關注的購屋問題,林依瑩指出,市府積極推動「4年5千戶、8年1萬戶」的社會住宅政策,不僅區位好、建物好、機能好,而且將以市價7成出租,讓青年朋友擁有優質且負擔得起的住宅環境。另外,在創造工作機會方面,市府也推動「青年加農」計畫,培育青年農夫投入農業工作,該計畫結訓後也有高達9成的學員成功留農。

 

托育補助 青年敢生敢養

 

此外,台中市的托育、托老政策也是吸引年輕人入住台中的原因。林依瑩表示,如今是少子化社會,市府推出「托育一條龍」,家庭只要有0至6歲幼童,每月皆可獲得托育補助,讓年輕人敢生敢養。林依瑩說,她有不少朋友都因此到台中購屋生活。

 

優化長照 養老少負擔

 

另外,關於高齡化社會因應,台中市也推出「托老一條龍」,讓不論是健康、亞健康、失能長輩,皆能獲得多元且連續性的服務。台中推動「陪出院」的長照服務,即受到許多年輕朋友肯定,目前台中市有 19 家醫院可提供該項服務,不僅可陪伴家中長輩出院,而且出院後的返家居家照顧也有完善的跨專業團隊協助,大幅減輕老年照顧的龐大壓力。

 

林依瑩也以自身為例,本身在台工作將近20年,由於台中的實驗教育十分蓬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舉家搬到台中,顯示優良的教育環境也是年輕人願意到台中生活的原因。

王薀有請 來茶堂喝杯心茶

座落在台北城區,融合30年代上海風華和18世紀歐洲場景的茶館。(圖/拾慧文創提供)

陳郁文/新北報導

 

「天底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做不下去的心情。」這是出自《茶堂》一書之文。暢銷書作者王薀難掩宿具的豐厚佛學底蘊,曾出版《隱藏在心經背後的故事》以及《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上市以來皆蟬聯宗教命理類排行第一名,對於宗教與佛學有迷思的讀者,這就是兩把解惑的鑰匙,藉由這兩本書,足以跨入佛門堂奧,與佛心相應。

中西風格兼容並蓄的茶館。(圖/拾慧文創提供)

《茶堂》是王薀功力再臻化境,運用塵世的茶葉、茶湯,讓讀者乘著茶氣,遊歷種種人間情味,更超脫出了宗教的藩籬和人情的糾葛,有心人就能品嚐到自在人生的況味。難怪甫一出書,就在台灣各大書店霸據一方,獲得誠品書店、博客來暢銷榜第一名。

 

問現代人喝什麼樣的茶?用怎麼樣的心緒喝茶?一間座落在台北城區一角,融合三○年代上海風華和十八世紀歐洲場景的茶館,會聚集哪些層次品味的茶客?

融合上海風華和十八世紀歐洲場景的茶館,品味不俗。(圖/拾慧文創提供)

匠心打造的日式鐵壺燒滾過的養生水質,泡出一道一道富含人間情味的茶湯─王薀的《茶堂》故事,讓讀者幾乎抓到繁華過盡的漣漪,有機會親近舊時代過渡到現代最真實的人物身影。《茶堂》所匯集的各種經典茶品,隨著每個故事人物的身份、角色登場,在品茶之餘,也走進了這些象徵時代、社會縮影的不同生活圈。

西洋風格的燈具。(圖/拾慧文創提供)

茶濃茶淡和著親情、有情、無情、執著、堅持、道心……,喝了茶,也懂了人,和做人不能沒有的智慧。

賣屋廣告不實 桃市施鐵腕重罰

消費者買賣及租賃不動產時,需留心契約內容,同時委託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以保障自身權益。(圖/翻攝自維基)

林舒宇/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為促進不動產買賣雙方之公平交易,要求不動產經紀業者(含仲介及代銷業)於刊登不動產銷售及出租廣告時,須以企業經營者誠信原則刊登與事實相符之廣告內容,提供完整、正確且透明之資訊,未來倘有不實,將處以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之罰鍰。

 

地政局近日發現桃園市不動產經紀業者,屢有因為未於廣告內容註明經紀業名稱及刊登不實廣告而遭檢舉之情形(檢舉內容包含法定用途、使用分區、地址、坪數、物件照片等與事實不符),地政局局長陳錫禎強調,不動產經紀業者,於刊登不動產銷售及出租廣告時,務必註明經紀業名稱,並於刊登廣告前加強檢查各項標的物資訊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後再上架,倘有不實將面臨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之罰鍰。

 

此外,地政局為加強向宣導消費者及不動產業者宣導相關法令規定,製作多款簡潔易懂之宣導文宣,內容包含「買賣租賃不動產.請認明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不動產交易安全-買房基本功.詳讀要點有保障」及「不動產經紀業廣告規範」等,以完整而務實的圖文解說,提高民眾正確的購屋資訊。

 

該宣導文宣除分送桃園市不動產仲介、代銷公會轉知所屬會員外,亦透過各地政事務所、戶政事務所、區公所等機關協助宣導房屋買賣、租賃房屋應注意之關鍵事項;其後地政局亦將持續於公開活動場合向民眾宣導,以保障民眾購屋權益。

 

陳錫禎再次提醒民眾,於買賣及租賃不動產時,務必委託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於簽訂任何書表前應詳閱契約內容、審慎考慮過後再簽約,以確保自身財產權益。

侏羅紀博物館 台灣寶石界的百科全書

「侏羅紀博物館」日前開幕,館內展出各式珠寶。(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侏羅紀博物館」日前正式開幕,新館內藏有「寶石獵人」李承倫蒐集的各式珠寶,並設有EGL歐洲寶石鑑定中心與寶石設計人員,將博物館打造為「台灣寶石界的百科全書」。博物館兼具文教育樂功能,桃園市政府也研議將之列入桃園市觀光地圖,成為桃園的新文化地標。

「侏羅紀博物館」設有 EGL 歐洲寶石鑑定中心與寶石設計人員。(圖/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侏羅紀博物館」是一座具有文化氛圍的博物館,也是台灣少數大坪數展出各種類寶石的博物館。寶石是上帝的傑作,經過日積月累的地質運動形成,結晶物中要有微量的雜質,才能產生不同的色澤,成因相當複雜。

 

鄭文燦指出,許多國家設有專業的寶石設計學院,台灣雖缺乏相關學系,但具有細緻的傳統,在寶石設計方面也做得很好,相信「侏羅紀博物館」能夠成為鑑定、欣賞及交流寶石的好地方,增進市民朋友對寶石的了解,也讓孩子們更加了解自然原理。

舊品新妝 桃園老屋活化 東國街日式宿舍 未來桃園文學館

位於桃園區東國街的日式宿舍,經桃園市政府探勘規劃後,未來將修復活化為「桃園文學館」。(圖/桃園市政府)

梁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區東國街的日式宿舍,經桃園市政府探勘規劃後,未來將原地保存,並且修復活化為「桃園文學館」。

 

館內將規劃主題特展館區、常設展區、文學主題餐廳等空間,可以辦理文學講座、展覽、串連獨立書屋等活動,將日式老屋打造為文青朝聖地。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前往會勘時指出,市府已規劃將東國街日式宿舍修復活化,照原樣修復,修舊如舊、保留風格,並設置「桃園文學館」,預估總經費9,500萬元,預計107年5月至7月辦理工程發包作業,預計108年9月至11月辦理驗收作業。

 

依據預計作業時程,最快後(108)年,東國街日式老屋就能以嶄新姿態示人,為桃園再添觀光旅遊新去處。

舊品新妝 桃園老屋活化 大廟口派出所 結合老城拚活化

位於桃園景福宮旁的大廟口派出所將進行修復活化,未來也將整合鄰近舊城資源,打造「桃園舊城故事館」。(圖/桃園市政府)

梁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景福宮旁的大廟口派出所於1927年興建,至今已有90年歷史,經桃園市政府探勘後,決定進行修復活化,並整合鄰近大廟商圈、博愛商圈舊城區觀光資源,未來將以文創、旅遊導覽的形式,打造老城區為「桃園舊城故事館」。

 

除了大廟口派出所老屋活化,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與派出所鄰近的大廟商圈、博愛商圈,也會是捷運綠線的沿線景點,此外,舊城區也將配合進行都市更新。未來該區域將整合大廟、商圈、文創及導覽中心等資源,並以「舊城、商圈、文創」三大方向,展現「桃仔園」過去街口特色,成為桃園舊城故事館。

 

桃園大廟口派出所位於桃園區中正路198號,為2樓層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約60坪,該建物已於106年2月16日完成歷史建築登錄,未來整合周邊商區資源,以文創、觀光旅遊概念包裝,將為舊城區帶來新生。

張綉櫻臥軌拾煤翻轉貧窮

畢生勇往直前,張琇櫻無所「畏」。(圖/櫻的國際)

陳郁文/桃園報導

 

自創櫻國際品牌而四海奔波做生意,張綉櫻在台灣的日子其實不多。若說每個創業成功者,背後都有一段坎坷,她「臥軌拾煤」的故事,無異是激發「藤條精神」,百般彎曲,依舊強韌的源頭。

 

張綉櫻在家中排行老八,桃園住家旁邊就是火車鐵軌,火車加熱過,還可以再利用的二次煤炭,很多大人撿回去用。六歲的她只是一個小孩子,怎麼撿得到呢?「很簡單!」張綉櫻揚起笑臉說:「鑽到火車車輪下去撿,只有我這個小個子能撿。

 

愈得不到,愈要去爭取的牛脾氣,造就她畢生勇往直前而無所「畏」。國中二年級,張綉櫻開始到電子工廠上小夜班,一直到晚上九點半下班,回家後匆匆扒幾口剩飯,就拿出功課溫習,成績仍然優異外,也懂得辛苦之餘,買上四大袋麵包回家犒賞自己。

 

「當時我總是望著麵包店的櫥窗,捏著空空的口袋,心裡想,等我發了薪水,一定要買那種鮮奶油夾心麵包回家。」至今,仍難忘鮮奶油麵包的滋味,每每經過麵包店仍要買上幾個。

 

窮困讓張綉櫻無法繼續升學,這對愛好唸書的她而言,是痛苦又無奈的挫折:「我一定要翻轉貧窮,再也不要過這種苦日子。」

 

張綉櫻待在加工業超過二十年,婚後一邊帶小孩,一邊做電子加工。「一開始只是打發時間,順便貼補家用,誰知道愈做愈多、愈做愈出名。因為我仔細、要求完美的個性,讓許多客戶口耳相傳,訂單就這麼自動上門了。」從一人手工發展成小型工廠,從一開始平均一個月約三千元加工費到創下月入近百萬元的紀錄,張綉櫻達到了脫離貧窮的理想。最高峰的時候,曾經領著四十七位工人同時作業,屋內擺滿了加工器具,外銷國外。為了即時交貨,她好幾次疲累得連回家的力氣都沒有,夜裡,就跟工人一起窩在紙箱裡,睡醒了,繼續趕貨。

 

「拼了命的在賺,很難想像,可以一個人扛起快七十公斤重的貨物。」不為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已然晉身資方的她,是背負著照護員工的義務與責任。

用影像說客家 桃園培植客家影音力

「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日前舉辦頒獎典禮,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期待客家故事藉由影像傳達,能讓更多市民了解客家文化。(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為加深民眾對桃園客家文化的認識,同時儲蓄地方影像創作能量,桃園市政府辦理「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鼓勵創作者「用影像說客家」,本屆競賽共選出10組入圍團隊,以各自風格詮釋客家人文風情。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頒獎典禮時表示,客家元素是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客家故事藉由影像傳達,能讓更多市民了解客家文化。

 

本屆競賽以「桃園地區客家文化」為核心,延伸出台三線、乙未戰爭、在地客家信仰、客家百工百業、客家人物等五大拍攝主題。活動吸引40多組團隊報名參加,評審通過腳本評選出10組入圍團隊,其中學生組6名、社會組4 名。完整獲獎影片上傳至「桃園市客家文化館」官方Youtube頻道,藉由網路平台的傳播,讓更多人看見動人的客家故事。

 

鄭文燦指出,影像是發掘與呈現客家故事最好的工具,但要拍出有深度、有溫度、有感覺的短片需要真功夫。本屆客家短片拍攝活動不僅是競賽,也是培訓計畫,以腳本評選出10組入圍團隊,過程中採「陪拍」制度,由培訓導師及陪拍導演協助學員,並提供每組10萬元的拍攝補助金。

 

桃園客家事務局長蔣絜安進一步說明,培訓計畫安排團隊參加一系列課程,包括客家人文與田調、拍攝企劃、敘事觀點,並由培訓導師、陪拍導演協助學員排除拍攝障礙、校正客家文史資料。

 

獲得培訓計畫校園組第一名的《暗晡夜》,由就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的江孟謙執導。蔣絜安指出,江孟謙雖非客籍,卻對族群議題深感興趣,遂以徵件主題之一「乙未戰役」為背景,傳達閩、客跨族群溝通的可能。影片中母親一角,由曾演出《色,戒》的朱芷瑩飾演,她曾以「客家劇場─新丁花開」獲得金鐘獎最佳女主角,而男女主角的演技、燈光和視覺處理也十分純熟,令評審驚艷。

 

除了以影像競賽推廣客家文化,近來桃園市政府也積極舉辦各式客家活動。鄭文燦指出,桃園有 86 萬客家人口,是「客家第一庄」,客家文化不應是少數人追尋的歷史,而應該是不同族群都能共同分享的文化。因此,市府致力推動「客家走入生活」,未來將在中壢成立「客家文創中心」,在觀音設置「客家崙坪文化地景公園」,永安漁港也將規劃「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找回生活中的客家元素,呈現桃園客家魅力。

千人體驗踩酸菜 傳承客家好滋味

桃園平鎮區日前舉辦千人踩酸菜活動,讓老中青三代體驗客家農村生活。(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客家酸菜是客家美食靈魂,許多客家好菜少不得這一味。為傳承客家酸菜百年好滋味,桃園市府日前於平鎮區舉辦千人踩酸菜活動,讓老中青三代體驗客家農村生活,了解客家酸菜的製作過程,同時也實踐從「農場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憶,他的祖母是客家人,小時候便在一旁觀看客家鹹菜的製作過程。芥菜是客家百年傳承,雪裡紅、酸菜、梅乾菜、福菜、鹹菜等都是由芥菜醃製而來,過年吃長年菜也是由芥菜轉變而來,具有感恩惜福之意。另外,客家的菜包、刈包也都用到芥菜,顯示芥菜製作類型千變萬化,也彰顯客家人「愛物惜物」、「就地取材」的傳統。

踩酸菜活動不僅傳承客家酸菜百年好味道,同時也實踐從「農場到餐桌」的食農教育。(圖/桃園市政府)

客家鹹菜不僅在地傳承,同時也要發揚國際。鄭文燦表示,現在鐵路便當推出「桃園客家鐵路便當」,在華航飛機上也可以吃到客家醬菜製作的風味餐,相信客家鹹菜以及醬菜也可以像韓國泡菜一樣,銷售全世界。

 

此外,桃園市也預計在今(107)年舉辦客家鹹菜美食大會,分享醃製鹹菜的成果,讓各界看見客家百年傳統美食文化。

農村再生 傳統農產新包裝

桃園日前舉辦「梅龍茶鄉新觀點農村生活節記者會」,展示14個農村再生社區特色產品。(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桃園農業局近年積極輔導農村再生、景觀改造,日前舉辦「梅龍茶鄉新觀點農村生活節記者會」,邀集龍潭、楊梅、觀音、新屋地區14個農村再生社區齊聚一堂,彼此交流改造成果,包括新興茶葉品牌、蜂蜜產品、艾草肥皂等,呈現各地方農業特色。

 

農業局長郭承泉指出,楊梅與龍潭一直是重要的茶葉區,經過農業局輔導,如今推出「梅龍茶鄉Beau. tea」新品牌,讓在地小茶農擁有代表自己產區的新包裝,同時產品也前進「2017年國際茶展」,獲得消費者一致讚賞。而新屋與觀音地區則具有豐富的農村地景,適合規劃推動鄉村旅遊,因此在地人將農村社區常見的農業材料,例如稻草、蒲瓜,包裝設計成旅遊元素,讓農村休閒充滿在地風味。

 

此外,農村再生計畫也聚焦農村工藝的傳承與創新。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推動農村再生社區,將農村工藝納入規劃,特別是客家百工百業,將農村及都市客家工藝品作為發展重點,「桃園農業博覽會」也設置客家工藝館展示,同時轉型作為文創產品。

 

鄭文燦希望,透過農村再生計畫,找回過去農村產業及生活,市府也會積極輔導農村再生社區,讓各界看見農村的美好。

從農輔導有成 桃園再添30農青

桃園市日前舉辦「第三屆青年從農輔導計畫結訓典禮」,桃園市再添30名農業生力。(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台灣農業面臨勞動力高齡化,農村青壯人口外移的困境,為填補農業勞力斷層,各縣市紛紛祭出優惠措施,鼓勵青年回流。桃園市自104年推行「青年從農輔導計畫」,以發放津貼、創業輔導,協助學員投入農業,目前已有近百人結業,且成員投入農業部門的比率相當高。日前市府舉辦「第三屆青年從農結訓暨農創展活動」,桃園再度迎來30 位農業生力軍。

 

桃園市農業局長郭承泉指出,「青年從農輔導計畫」第三屆共招募30位學員,課程安排以「農業系列課程」、「農場實習」及「輔導農業創業及經營」三階段理論與實務並行的培訓方式。其中,「農業系列課程」為期一個月,「農場實習」為期三個月,而「輔導農業創業及經營」階段則由顧問及專業師資進行訪視,協助學員解決生產、保存、經營、包裝、行銷面臨的問題。

 

在兩天的成果展中,第三屆學員以「農業六級產業」的理念呈現輔導成果,除了一級農產品外,還規劃二級加工品及第三級體驗型經濟,其中二級加工產品使用的原料都來自學員自己生產的作物,而第三級產業方面則規劃了農創小學堂,讓青農透過與民眾互動的過程,完成產銷零距離的溝通。

結訓典禮現場販售各式農業商品。(圖/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的青年從農輔導計畫採學徒制,前四個月由市府發給3萬元津貼,除了上課,還要去農場體驗,實際了解農業生產的進行。此外,在創業階段,倘若學員提出的營運計畫審查通過,也將給予10萬元補助。

 

除了以獎勵輔導政策推動青年從農,市府亦經常透過策展活動,鼓勵發展農創市集,讓市民認識到他們生產的最佳產品,本次結業典禮也結合咖啡節,邀集30個咖啡攤位共同展售,市府希望透過假日市集吸引人潮,同時支持桃園農業,支持青年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