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51

阿里新零售又一樁 盒馬鮮生日開10店

吳耀東/綜合報導

阿里巴巴旗下的新型超市「盒馬鮮生」展店速度驚人,上月28日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貴陽五大城市,一天內就有10家店面同時開張。「盒馬鮮生」自2015年創立以來,截至目前在大陸已有20家門市。

「盒馬鮮生」不同於傳統超市,它集生鮮超市、餐飲、電商、物流於一身,不僅擴展線上,同時布局線下,網路與實體二合一,形成「盒馬鮮生」獨特的新零售模式,走出一條與傳統零售不一樣的道路。

此番路線一推出,立即被大量複製,帶動各種混血零售出品,包括永輝超級物種、天虹sp@ce、新華都海物會、世紀聯華.鯨選等。儘管各家主打的販售內容不盡相同,但同樣採行「線上+線下」的模式,顯示今日實體與網路合體,已成為大陸零售趨勢。

盒馬鮮生CEO侯毅表示,「盒馬鮮生」在全國5城10店同時開業,意味著新零售商業模式已經成功。未來「盒馬鮮生」將持續拓展市場,把模式優勢轉換為規模優勢,擴大服務範圍。

影視建設大躍進 整座城市化身攝影棚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2016年得獎作品《然後呢》片段。(圖/台中市政府)

硬體建設、獎勵補助雙管齊下 協拍次數大幅成長

曾玉如/台中報導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自104年創辦以來,獲得國內外影人無數好評,如今動畫影展儼然成為台中特色。本屆影展將在10月13日盛大登場,影展精選143部作品,並規劃國際專題講座及工作坊,預料將吸引全台動畫愛好者蒞臨台中,共襄盛舉。

事實上,近來台中大力推動影視相關政策,包括電影、動畫都在發展藍圖中。目前,市府以硬體建設、獎勵補助雙管齊下,致力將台中打造為最友善影視城,台中市長林佳龍甚至發下豪語,要讓「整座城市化身攝影棚」。

兩大據點 逐步建構影視產業鏈

現下,台中正大力推動兩大影視據點落成。其中,位於水湳智慧城的「中台灣電影中心」,已成功向中央爭取到補助款,未來除了作為電影放映中心,同時也將規劃三分之一空間,打造國際漫畫研究及產業智庫中心、動畫放映廳、互動科技體驗區及資料典藏庫房,集合傳統影視與新興數位內容於一身。

另一處位於霧峰的「中台灣影視基地」則是專業電影拍攝基地,預計在明年中旬完工。基地以「水景拍攝」為定位,內部設有人工造浪池、深水池、2座全台最大的大型攝影棚、1座中型攝影棚、工作坊、劇組休息空間及辦公室等。未來該基地將交由中影八德公司營運,不僅提供專業的拍攝環境,同時也建構產學合作管道,提供拍攝諮詢及實習機會,培育在地影視人才,促進影視產業就業率。

導演王童、瞿友寧、朱延平,監製黃志明、李烈等重量級電影人,皆對「中台灣影視基地」抱持高度期許,期待基地促成台灣影視產業鏈整合,讓電影人拍出好作品。

落實獎勵協拍制度 成績斐然

至於在獎勵輔導方面,台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日前出席市政會議時指出,市府每年編列千萬元補助款,提供劇組影視補助及專業協拍服務,包括電影《只要我長大》、《沉默》,以及近期熱播的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開出亮眼票房成績的電影《紅衣小女孩2》,均獲得各劇組肯定。

另外,市府建立的單一協拍窗口也見成效,從103年協拍41部、115件次,至106年協拍54部、超過405件次,協拍次數呈現大幅成長趨勢。

林佳龍表示,文化不僅是藝術,更是產業,一部好的電影影響力相當大,能夠跨越國際,將城市行銷到各角落,而台中是全台最適合拍片的地方,相信台中的未來發展、城市行銷,將和影視產業密切相連。

長照商機 預防醫學迎來智慧化時代

大數據智慧醫療實體館董事長鍾明勳將俄羅斯的航太科技,引入台灣的預防醫學領域。

宋思樺、吳耀東/高雄報導 攝影/彭級鋒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105)年台灣人前五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清一色皆與慢性疾病有關。事實上,慢性病歷來就是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也是台灣健保支出最大宗的疾病,耗費龐大的醫療資源。

慢性疾病的發生絕非一時半刻造成,而是生活習慣不良長久積累下來的結果,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可避免日後疾病拖磨、減少社會財政消耗,這也是預防醫學一貫強調的「預防重於治療」的概念。

微核磁共振+大數據

「有些高齡的領導人,甚至年紀才三、四十歲的成功人士,都因為心血管疾病離開人世,如果我們能做好預防醫學、做到健康把關,把這些人才留下來,對國家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資產。」大數據智慧醫療實體館董事長鍾明勳說。

鍾明勳進一步說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台灣已成「國民病」,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糖尿病更會引發諸多併發症,對家庭長期照護無不形成巨大的負擔。

鍾明勳創立的「鍾博士健康館」,即以監控慢性疾病為宗旨,藉由蘇聯太空科技衍生之微核磁共振設備,輔以納入呼吸、消化、肌肉骨骼系統等臨床疾病大數據資料庫,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全面性的健康監測與評估,以期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鍾明勳表示,只要採集不同器官、細胞的電磁波頻率,再到資料庫進行比對,就可以得知身體裡的細胞情況是否正常,還是已經走向疾病的開端。

「鍾博士健康概念館」採用微核磁設備結合大數據資料庫,對民眾進行全面性的健康監測。

智慧引領健康管理

微核磁設備結合大數據資料庫,智慧醫療正在介入疾病預防領域。鍾明勳指出,目前這套設備已實際應用在諸多方面。

以風行好一段時間的食療來說,營養師可通過微核磁設備評估個人身體狀況,加上客製化的飲食方針,為民眾篩選「適合的食物」以及「必須避免的食物」,從飲食控制下手,維持身體健康,就是以營養免疫學的概念來提昇免疫系統的功能,從提升免疫系統功能來為健康把關。

另外,目前高端健檢相當受市場喜愛,該健康館也加入健檢市場,透過自家設備評估人體,包括消化、心血管、呼吸、內分泌等10大系統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身體潛藏的危險因子,扮演起大眾健康諮詢的角色。

最特別的是,健康館帶入中醫概念,以低頻率微弱電磁波偵測身體的「經絡」和「穴位」,另外也從分析科達中藥、港香蘭中藥,建置一套全面的中藥資料庫,將智慧醫療置入中醫領域。

「做健康產業本來就是要為大眾好!」鍾明勳希望未來能將微核磁設備、大數據系統等智慧醫學落實在日常生活,持續推動台灣預防醫學發展。

聖人、智者、不倒翁 幸福人生的背後祕密

文/林允進(般若科技總經理、大古鐵器創始人)

近日興起想要把1980年在日本東京大學獲取船舶工學博士的論文,付印出書的念頭,其目的不是要炫耀自己當年多麼厲害,而是想分享幸福人生背後的秘密,必須要經過一番辛苦努力的經營。

一個台灣鄉下小孩,靠著獎學金進入日本一流大學,抱著「想來日本學習船型設計」的夢想,經過五年半的用心學習研究,終於實現了夢想。

因此,我要在此勉勵想要追求幸福人生的年輕人,如果你現在從事的是造福人群的事業,請堅持下去,未來一定會有美麗的人生在等著你。

世間的一切美好皆是唯心造,先有了心願才能具體實現。在我大二時,發現日本造商船的總噸位佔全球54%,就發願將來要到日本學習「船舶設計」技術,後來很幸運的,取得東京大學船型設計研究室的入學許可,並拿到交流協會獎學金。

當時25歲的我,帶了一尊阿彌陀佛金身,第一次出國來到東京大學,指導教授梶谷尚先生很照顧我,特地為我補教「非黏性興波理論」,碩士論文就作貨櫃船前半部設計之研究。

他不顧老教授的反對,支持我進入博士班,理由是「林君是很好的工程師型研究者」。爾後,他與我討論博士論文想作什麼題目時,我說:「想作貨櫃船後半部設計的研究。」
他說:「你還不會走路就想飛,那題目很大,可能要花五年甚至十年也說不定,但你只有二年多的時間而已。」

我很堅定的表示:「來日本學習船型設計是我的夢想。」他無可無不可的說:「那你就看著辦吧!我不管你了。」所幸研究室另一位講師宮田秀明先生非常支持我去挑戰,鼓勵我試試看。

所以,我除了利用東大水槽的2.5公尺船模,又到三鷹市的日本船舶技術研究所作10公尺的相同形狀船模實驗,同時我利用東大的IBM大型計算中心,開發了一套船體興波阻力及表面壓力分佈和周邊波浪等高圖的計算方法,其結果和兩船模實驗,加以比較。

因我是全球第一個把理論應用在實際船型,又其計算結果實在太令人驚訝,深獲教授們的讚賞。然後我又進一步巧妙的將船體作有系統的變形並計算出其性能,找到第八艘船型性能最優越,再依據累積實驗的智慧,將螺槳周邊的形狀進一步改良,讓水流能均勻的流入螺槳,以提昇推進效率。

經過東大船模試驗印證推進效率提昇了10%,可說是轟動了日本造船界,而我也順利的在三年內取得了博士學位。

日本扶輪米山獎學金的資助,就像貴人拉我一把,又加上我回台相親娶了好伴侶,為我帶來好運。那麼,幸福人生背後的祕密是什麼呢?
依我的經驗而言,首先就是須有明確的目標,每天專心思考,加上虔誠的信仰,修養自我靈性;最後,圓滿的家庭關係絕對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總而言之,想要擁有成功的人生,就是要修鍊自己成為聖人、智者及不倒翁,要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就是我獲得幸福人生的祕密。

(節錄自《獨家報導》1170期)

北京文博會 商機上看900億RMB

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圖/第十二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官網)

文化新創產業火紅 帶路企業傳播給力

吳耀東/綜合報導

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日前圓滿落幕。歷年北京文博會不僅是中國文化人展示創作、交流理念的重要場合,同時也是各類文創商品買賣交易、文創產業共商合作的關鍵平台。今年大會以「文化科技融合 傳承創新發展」為題,聚焦文化與新興科技的鏈結,體現了近年來大陸積極擁抱創新科技的態度。同時,以一帶一路為基準,中華文化與帶路文化的激盪,也成為北京文博會核心話題之一。

文化+科技 中華文化新活力

本屆文博會可以說是新興科技的大熔爐,VR、AR、物聯網、大數據等最新科技,與多種文化媒介串接,衍生出各式科技值爆表的創新文化產物,展現大陸「文化+科技」跨產業相融的成果。

作為傳統文化展示載體的博物館,如果與創新科技融合,「博物館+科技」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火花?「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展區」今年科技感十足,博物館示範單位借助VR、AR等技術,讓敦煌飛天、魯班造機械飛鳥、萬戶配置火藥等傳統文化「活靈活現」,打破過去博物館靜態、單調的文物展示安排,以互動科技創造新的博物館觀光體驗。

另外,「語言+科技」產業組合也讓人耳目一新。大陸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語言相關產業正蓬勃發展,據中國互聯網絡中心預測,中文語音市場高達1,300億人民幣,顯示語言文化已躍昇現代產業。

大陸知名語音科技公司「科大訊飛」,在大會上展示該公司語音黑科技產品,包括車載智能語音助手「小飛魚」、口袋翻譯官「訊飛翻譯機」等,展現科大訊飛多年深耕語音、人工智能的實力。作為大陸數字出版領頭羊的「中文在線」,則推出中文慧讀、藍閱移動閱讀平台、雲屏數字借閱機等閱讀產品,以智慧閱讀、移動閱讀,讓華語伴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

企業走向一帶一路 傳播平台助力

作為國際文化交流大平台,文博會今年不僅走向國際化,會展容納63個國家地區、86組境外代表團,同時也響應一帶一路政策,突出帶路沿線文化風情,以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多元形態。

一帶一路掀起企業「走出去」的熱潮,各家企業都在尋找合適的方法和傳播渠道,將中國品牌推播出去,藍海雲發布的「一帶一路聯播平台」,即為企業走向帶路,提供內容製作、傳播推廣等服務。「聯播平台」統合3千家媒體機構,中國企業走向一帶一路,只要加入平台、提交訊息,即可獲得大量媒體曝光,解決過去企業與媒體一對一對接的低效率傳播問題,同時以平台之力,企業走出去也不必再耗費高昂的國際傳播成本,讓一帶一路走得更順暢。

在圖書出版方面,也響應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風潮。北京出版集團現場展示與帶路沿線國家合作發展版權貿易的成果,可以看見版權輸出的產品型態從圖書、期刊版權,進展到音像電子、數字版權,相當多樣化。

北京文博會組委會表示,今年會展吸引海內外文創及相關產業人士近2百萬人參加。在文化產品交易與合作的推介會,也有1.5萬客商到場洽談,簽署文化產品交易及合作協議之總金額超過900億人民幣(約台幣4,500億),成果豐碩。明(2018)年第十三屆北京文博會則預計在10月25至28日舉行。

微定位布局 古都美食全都搜

「巷弄X台南」APP網羅超過1千間台南在地商家資訊。(圖/截自「巷弄X台南」APP)

李玉華/台南報導

台南市近年科技值大爆發,積極投入智慧城打造,與遠傳電信合作,將智慧科技應用於交通、健康、教育等城市營運。在觀光建設方面,更推出搜尋神器「巷弄X台南」APP,讓旅客輕鬆遊台南、找美食。

台南市目前已布建2萬顆beacon,以微定位結合「台南好棒」、「台南洽公小幫手」、「大台南公車」、「巷弄X台南」等APP,提供多面向的導航服務,讓民眾可以輕鬆掌握台南旅遊景點、公車位置,甚至查閱市府相關資訊,讓生活更便利。

而古都拚觀光也要與時俱進,「巷弄X台南」APP就是旅客觀光的必備神器。APP網羅超過1,010家在地商家資訊,再結合城市布建的beacon微定位,讓來台南遊玩的旅客除了到知名店家報到,也可以掌握巷弄內的隱藏版美食。

截至今年8月,「巷弄X台南」APP就有超過30萬人次下載,使用人次超過400萬,估計2016至2017年間為商家創造的總產值超過3億,顯示微定位科技成功為在地帶來商機。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4G智慧城市計畫非常全面,將台南古都與科技連結成一個新的智慧城市,這項計畫也獲得非常多國際肯定,包括入選GSMA全球典範智慧城市,甚至前進上海跟巴塞隆納,將台南智慧城市的成果宣揚出去,成功讓世界看見台南。

日商進駐 DAKUO數創中心成跨海開發基地

高雄首創VR創新學院,為體感園區培育實戰人才。(圖/高雄市政府)

胡淑娟/高雄報導

高雄發展數位內容產業不遺餘力,今夏在「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高雄遊戲週」,匯集國內外遊戲開發者、產業界、青年學子共同交流,為高雄數位科技注入國際活力。遊戲週期間,2家日本遊戲公司株式會社Toydea、J.O.E由於看好高雄未來數位產業發展,已正式宣布將高雄作為跨海遊戲開發與人才交流基地。

近年來高雄已陸續吸引國內外數位內容業者進駐,從初期的46家成長至215家,累計投資金額也從3.2億元上升到118億元,為地方創造近1萬個工作機會。

經發局副局長鄭介松表示,高雄是最支持技術開發的城市,除了以實際行動鼓勵年輕開發者在地創作,也吸引日本與海外團隊將「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作為跨海開發據點。

「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位於鹽埕,是高雄培育數位內容文創產業團隊的基地,專為新創者提供硬體設備空間、業界輔導資源。DAKUO不只經營在地,還進一步與國外發展合作,今年DAKUO就與馬來西亞雪州SDCC合作結盟,推動雙邊育成中心對接,以協助更多新創公司克服創業困難或拓展商機等服務。

未來高雄體感園區啟動後,預計將吸引更多國內外技術團隊進駐高雄,以港都作為開發基地,未來數位內容產業群聚效應可望持續發酵。

2017全國機器人競賽 淡大風光奪冠

2017全國機器人競賽頒獎典禮全體出賽團體合影。 (圖/工業局)

陳益郎/台北報導

整合「2017年智慧機器人競賽」、「第十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的2017全國機器人競賽,歷經兩天激烈較勁後,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在進入決賽的16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成為頒獎典禮上最風光隊伍!

經濟部工業局歷年來辦理主題式智慧機器人競賽,讓年輕學子得以學習面對產業需求、面對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今年以「工業機器人智機化應用」為主題,藉由學界在創意思考之優勢,將產業需求與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工業機器人智機化應用與融入使用情境,以機器人實際動態展演呈現。

而作品需以解決產業面臨的問題為最大考量,包括節省人力搬運與提升效率,工業機器人以結合感測器,如視覺、力感測器使用為重點,利用視覺辨識與追蹤技術,讓機器人操作更便利、更智慧化並更好用。

此次主題競賽活動,邀集國內9家廠商共同贊助,包括上研機電、三和技研、台達電子、丞基技研、村田精密、研華寶元數控、新代科技、勤堃機械、騰升科技等,廠商們為提攜後進培育機器人產業人才,在參賽作品上提供學生獎勵及零組件應用,專業指導培育人才零距離,落實產業應用實務學習。

工業局為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強化機器人在生產製造的應用,辦理「智慧機器人競賽」活動以促成產學合作與學界創意能量實務應用,歷年來共吸引834隊參賽隊伍,4091位參賽者,產出了294項新創技術、創意及技術能量。

因在機器人之路上的努力被肯定,宣布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奪得冠軍時,師生振奮萬分。未來工業局競賽主題,也將持續鏈結業界需求,提供產業問題創意解決方案與挖掘培育好人才,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跳脫代工思維 新漢角逐高端機器人市場

新漢與美國軟體公司Energid Technologies共同發表七軸機器人。Energid Technologies 執行長Neil Tardella(左)及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右)。

陳益郎/台北報導 攝影/王金文

台灣智慧系統解決方案的知名領導設備廠商新漢,在2017TAIROS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進行「高階7軸機器人發表會」,發表與知名美商高端軟體與機器人廠商Energid共同開發的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雙方執行長將同步開啟高階7軸機器人的系統開關,展現該公司於高階協力機器人智慧系統的大躍進。

新漢與美商恩納基(Energid)合作開發,結台美先進技術,角逐高端機器人市場,以新漢EtherCAT7軸機器人高性能控制器搭配Energid的Actin即時機器人控制軟體,可以精準控制7軸機器人操作,除有超高水準的靈活度外,還有完善安全機制,確保產線上作業員有安全工作環境。

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說,高階7軸機器人多加了一個關節,很多6軸機器人無法執行的事,它都可以做到,也就是它的高價值所在。「因為技術扎實,對於我們的機器人,我是非常自信的,甚至在工業4.0、物聯網方面亦是。」他說。

Energid具備智慧機器人高階機電控制軟體優勢,與新漢的合作,可做為前進亞洲市場基地,擴大亞洲市占規模,進而共逐2017年全球約550億美元市場商機。

TAIROS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海內外機器人大比拚

參觀民眾與上銀的五子棋機器人對奕。
祥儀企業獨家打造可搭乘式「依威特─用餐機器人」,可用於親子餐廳、景觀餐廳等,提供完善的用餐流程服務,讓老人家與幼童們可自由移動至取餐位置。
勤堃機械展出最新的四軸碼垛型機器手臂、六軸機器手臂及氣動夾爪,協助產業建構智慧工廠。

陳益郎/台北報導 攝影/王金文

邁向工業4.0時代,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自動化和機器人產業。今年邁入第四屆的「2017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是展現關鍵趨勢與軟硬整合的最佳平台,9月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眾多來自海內外機器人、雲端、虛實整合系統、智慧自動化設備、智慧化服務、3D列印與互聯網等領域企業齊聚一堂,展現年度創新成果。

本屆展會,台灣機器人與智動化產業中的指標企業,包含上銀、仁寶、東培、勤堃、研華寶元、新漢、迅得、新光保全、新代、均豪、鑫力嘉、祥儀、建暐、勵德自動化、瑞精工、晃益齒輪、拓自達、新普等等,皆共襄盛舉。

國外機器人則有代理義大利科馬機器人的鐠羅機械、代理安川電機的台灣珊華、OTC台灣代理潤蓬、代理AB控制器的鑫達懋業及Universal Robot台灣分公司優傲科技、日本電產新寶等企業為首。

TAIROS 2017展會主軸以加速台灣產業邁入智慧製造世代為重點目標,全展期活動策畫種類從機器人競賽、國際論壇、兩岸論壇、台日貿易商洽會、創新發表暨諮詢媒合會、人才培訓、標準會議等共計47場次,場場精彩並同時引發熱烈迴響。

今年由台灣主辦的「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論壇」,為兩岸交流盛事,由兩岸多位專家學者,就兩岸機器人標準驗證、產業現況與發展契機進行深層的對談。

對談者包括台灣代表智動協會副理事長林伯峰(新光保全集團董事長)、上銀助理總經理屈岳陵、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特助林春福及本協會秘書長代表陳文貞,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斌、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郝玉成及浙江瓿達董事孫影等,現場超過120位與會者參與熱烈討論,可見廠商對大陸市場的重視程度。

根據統計,展覽期間全館來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韓國、法國、歐洲、泰國、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地,超過117,658萬人次前來參觀,其中有87,706人次為專業採購商,較上屆成長24.66%,特別是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工業4.0委員會,本次在其副會長帶領下,共率22家企業42位需求業者前來參觀採購。

本屆參展商滿意度調查意見回饋,九成以上展商對展出結果表示滿意,本次獲頒台灣機器人標章(TARS)之業者,更傳出設備銷售的佳績。而國際日本館展商則是近九成表示滿意,並預估本屆參展達到新台幣逾4億7千萬的交易額,展出成效十分顯著。

明年為展現更完整的供應鏈,並在跨域整合的展示規劃中醞釀商機,主辦單位將爭取更足夠的展示空間給予智動化業者外,也將會結合物流、光電、觸控顯示、模具、3D列印等應用主題,讓更多廠商能夠在全方位的行銷平台服務上,順利地推廣台灣優質機器人及智動化服務,同時也讓國外買家對台灣智動產業感到驚艷。2018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的新樣貌,勢必將席捲台灣智動產業,令人引頸期盼。

 

TAIROS展出項目

  • 智慧製造:智慧機械、智慧自動化、工業機器人、IOT(物聯網)、智慧工廠系統應用、整廠整線自動化、無人搬運車、 氣油壓設備、工業4.0/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工業4.0智慧設備、嵌入式系統等。
  • 智慧系統:智慧系統軟體(PLM/PDM/ERP/HMI/PLC/MES/CAD/CAM)、3D列印、影像處理、自動販賣系統、點餐系統、營業自動化、雲端運算/大數據、VR虛擬實境與技術、智慧監控及檢測、企業資源管理、網路資訊及服務、物流資訊及服務、智慧家庭/家電/建材、智慧節能、能源解決方案、辦公室智動化、醫療智動化、智慧防災、農漁業智動化等。
  • 服務機器人:穿戴式產品、個人載具、教育型機器人、娛樂型機器人、陪伴照護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保全機器人、無人載具、專用型機器人、軍事/國防用機器人、救災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
  • 關鍵零組件:智慧感測器、伺服驅動、變頻傳動、馬達、量測/控制/測試設備、開關、壓縮機、輸送帶、電線電纜、電力裝置、智動化周邊元件、機器人相關零元件、複合材料等。
  • 日本主題館:工業用、教育型、娛樂型、陪伴、照護型、醫療、小型等機器人;移動式載具。

 

亞洲矽谷 桃園智慧城大布局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視察「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桃園總部時表示,「亞洲.矽谷」扮演著台灣從製造代工轉型為智慧創新的關鍵角色,讓台灣成為數位經濟國,並提供年輕人施展抱負的舞台。(圖/桃園市政府)

從政府支持到企業助攻 聯手發展物聯網

林怡欣/桃園報導

「物聯網」是近年來最火紅的關鍵字,其應用範圍已逐步擴及生活各方面,小到汽車聯網、家電聯網,大至「智慧建築」、「智慧城市」建設,其中隱含之商機更被各界高度重視。「物聯網」大趨勢下,各種新創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竄出,面對全球性的科技商業戰,台灣也積極戰略布局,「亞洲.矽谷」正是推進創新產業發展的重要據點。

三大連結 促進台灣產業升級

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視察「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桃園總部時表示,「亞洲.矽谷」扮演著台灣從製造代工轉型為智慧創新的關鍵角色,讓台灣成為數位經濟國,並提供年輕人施展抱負的舞台。

賴清德表示,「亞洲.矽谷」有三方面連結。首先「連結未來」,推動包括AR、VR、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甚至行動支付、電動車或自駕車,除了建立示範場域以外,也要有明確期程,促使台灣成為行動支付社會,讓民眾生活更進步。

其次,「連結在地」。賴清德指出,台灣各城市都在推動「智慧城市」,儘管重點項目不盡相同,但要進行有效整合,未來「亞洲.矽谷」可推動辦理各城市間論壇,讓不同城市互相切磋,並通過前瞻經費補助,協助非直轄市脫胎成智慧城,藉以縮短城鄉差距。

最後則是「連結國際」。賴清德表示,當前新興科技皆是國外創新發明,因此「亞洲.矽谷計畫」在台灣和美國都設有辦公室,可利於接軌國際,避免落後。

育成中心支持 激發台灣青創力

「亞洲.矽谷」落腳桃園,也在地方建設青創基地,「物聯網」、「育成中心」概念二合一,提供青年新創創業機會。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目前已規劃多個青年創業育成中心,其中「青創指揮部」已經啟用1年多,專輔導新創團隊創業;中壢「新明青年創業基地」則預計明(107)年啟用,規劃作為人工智慧、機器人試驗場域;「虎頭山物聯網(IoT)創新基地」也正辦理撥用程序,預計年底完成,規劃作為無人車測試基地,發展車聯網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啟用的「安東青年創業基地」,以發展AR、VR、MR產業為特色。日前市府更與台灣微軟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台灣微軟將分三階段扶持青創基地」,引入微軟軟體、培養混合實境人才、協助架構物聯網運算平台。

目前各項計畫都按照時程表推動當中,期盼在政府支持、企業助攻下,一方面讓桃園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另一方面也激發台灣青創力,讓新興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VR創新學院練兵 為體感區落成備戰

高雄首創VR創新學院,為體感園區培育實戰人才。(圖/高雄市政府)

學界人才投入 業界資源支持

楊舒美/高雄報導

體感科技目前被廣泛應用各個領域,近期剛落幕的金鐘獎即採用VR技術作為節目串場,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高雄市發展體感產業不落人後,今年已成功爭取前瞻經費建設體感園區,同時位居高雄的「VR創新學院」也協助軟體人才孵化,為地方打造新創預備軍。日前,高雄市經濟發展局舉辦體感科技人才技術交流會,「VR創新學院」現場展示自行研發的VR成果。

「VR創新學院」是南台灣第一座聚焦體感科技的創育中心,與義守大學、修正科大等8所大學、9個系所產學合作,篩選出31位學員接受培訓,配合市場導向進行研發,讓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哩路上累積實戰經驗,以求與業界無縫接軌,迄今學員已推出8款可上市的VR產品,成果豐碩。

除了學界積極參與,產業界也是支持高雄體感人才培育的助力,無限領域董事長陳志忠即是推動「VR創新學院」的重要角色。當天交流會上,北部資深體感業者艾伯特電通也與高雄簽訂投資意向書,未來無限領域、艾伯特電通兩家公司將攜手培育中南部VR人才,將新創創育精神落實高雄。

經發局長曾文生強調,體感科技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新契機,高雄市將發揮體感園區跨域平台功能,串聯產業生態、打造試煉場域、補助技術研發、引進國家基金投資,扮演起資源整合的角色。他也鼓勵現場學員掌握體感科技契機,擴大學習觸角,也歡迎產官學研與高雄攜手合作,一同將台灣體感科技產業推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