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50

賣屋廣告不實 桃市施鐵腕重罰

消費者買賣及租賃不動產時,需留心契約內容,同時委託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以保障自身權益。(圖/翻攝自維基)

林舒宇/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為促進不動產買賣雙方之公平交易,要求不動產經紀業者(含仲介及代銷業)於刊登不動產銷售及出租廣告時,須以企業經營者誠信原則刊登與事實相符之廣告內容,提供完整、正確且透明之資訊,未來倘有不實,將處以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之罰鍰。

 

地政局近日發現桃園市不動產經紀業者,屢有因為未於廣告內容註明經紀業名稱及刊登不實廣告而遭檢舉之情形(檢舉內容包含法定用途、使用分區、地址、坪數、物件照片等與事實不符),地政局局長陳錫禎強調,不動產經紀業者,於刊登不動產銷售及出租廣告時,務必註明經紀業名稱,並於刊登廣告前加強檢查各項標的物資訊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後再上架,倘有不實將面臨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之罰鍰。

 

此外,地政局為加強向宣導消費者及不動產業者宣導相關法令規定,製作多款簡潔易懂之宣導文宣,內容包含「買賣租賃不動產.請認明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不動產交易安全-買房基本功.詳讀要點有保障」及「不動產經紀業廣告規範」等,以完整而務實的圖文解說,提高民眾正確的購屋資訊。

 

該宣導文宣除分送桃園市不動產仲介、代銷公會轉知所屬會員外,亦透過各地政事務所、戶政事務所、區公所等機關協助宣導房屋買賣、租賃房屋應注意之關鍵事項;其後地政局亦將持續於公開活動場合向民眾宣導,以保障民眾購屋權益。

 

陳錫禎再次提醒民眾,於買賣及租賃不動產時,務必委託合法不動產經紀業者,於簽訂任何書表前應詳閱契約內容、審慎考慮過後再簽約,以確保自身財產權益。

侏羅紀博物館 台灣寶石界的百科全書

「侏羅紀博物館」日前開幕,館內展出各式珠寶。(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侏羅紀博物館」日前正式開幕,新館內藏有「寶石獵人」李承倫蒐集的各式珠寶,並設有EGL歐洲寶石鑑定中心與寶石設計人員,將博物館打造為「台灣寶石界的百科全書」。博物館兼具文教育樂功能,桃園市政府也研議將之列入桃園市觀光地圖,成為桃園的新文化地標。

「侏羅紀博物館」設有 EGL 歐洲寶石鑑定中心與寶石設計人員。(圖/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侏羅紀博物館」是一座具有文化氛圍的博物館,也是台灣少數大坪數展出各種類寶石的博物館。寶石是上帝的傑作,經過日積月累的地質運動形成,結晶物中要有微量的雜質,才能產生不同的色澤,成因相當複雜。

 

鄭文燦指出,許多國家設有專業的寶石設計學院,台灣雖缺乏相關學系,但具有細緻的傳統,在寶石設計方面也做得很好,相信「侏羅紀博物館」能夠成為鑑定、欣賞及交流寶石的好地方,增進市民朋友對寶石的了解,也讓孩子們更加了解自然原理。

舊品新妝 桃園老屋活化 東國街日式宿舍 未來桃園文學館

位於桃園區東國街的日式宿舍,經桃園市政府探勘規劃後,未來將修復活化為「桃園文學館」。(圖/桃園市政府)

梁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區東國街的日式宿舍,經桃園市政府探勘規劃後,未來將原地保存,並且修復活化為「桃園文學館」。

 

館內將規劃主題特展館區、常設展區、文學主題餐廳等空間,可以辦理文學講座、展覽、串連獨立書屋等活動,將日式老屋打造為文青朝聖地。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前往會勘時指出,市府已規劃將東國街日式宿舍修復活化,照原樣修復,修舊如舊、保留風格,並設置「桃園文學館」,預估總經費9,500萬元,預計107年5月至7月辦理工程發包作業,預計108年9月至11月辦理驗收作業。

 

依據預計作業時程,最快後(108)年,東國街日式老屋就能以嶄新姿態示人,為桃園再添觀光旅遊新去處。

舊品新妝 桃園老屋活化 大廟口派出所 結合老城拚活化

位於桃園景福宮旁的大廟口派出所將進行修復活化,未來也將整合鄰近舊城資源,打造「桃園舊城故事館」。(圖/桃園市政府)

梁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景福宮旁的大廟口派出所於1927年興建,至今已有90年歷史,經桃園市政府探勘後,決定進行修復活化,並整合鄰近大廟商圈、博愛商圈舊城區觀光資源,未來將以文創、旅遊導覽的形式,打造老城區為「桃園舊城故事館」。

 

除了大廟口派出所老屋活化,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與派出所鄰近的大廟商圈、博愛商圈,也會是捷運綠線的沿線景點,此外,舊城區也將配合進行都市更新。未來該區域將整合大廟、商圈、文創及導覽中心等資源,並以「舊城、商圈、文創」三大方向,展現「桃仔園」過去街口特色,成為桃園舊城故事館。

 

桃園大廟口派出所位於桃園區中正路198號,為2樓層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約60坪,該建物已於106年2月16日完成歷史建築登錄,未來整合周邊商區資源,以文創、觀光旅遊概念包裝,將為舊城區帶來新生。

張綉櫻臥軌拾煤翻轉貧窮

畢生勇往直前,張琇櫻無所「畏」。(圖/櫻的國際)

陳郁文/桃園報導

 

自創櫻國際品牌而四海奔波做生意,張綉櫻在台灣的日子其實不多。若說每個創業成功者,背後都有一段坎坷,她「臥軌拾煤」的故事,無異是激發「藤條精神」,百般彎曲,依舊強韌的源頭。

 

張綉櫻在家中排行老八,桃園住家旁邊就是火車鐵軌,火車加熱過,還可以再利用的二次煤炭,很多大人撿回去用。六歲的她只是一個小孩子,怎麼撿得到呢?「很簡單!」張綉櫻揚起笑臉說:「鑽到火車車輪下去撿,只有我這個小個子能撿。

 

愈得不到,愈要去爭取的牛脾氣,造就她畢生勇往直前而無所「畏」。國中二年級,張綉櫻開始到電子工廠上小夜班,一直到晚上九點半下班,回家後匆匆扒幾口剩飯,就拿出功課溫習,成績仍然優異外,也懂得辛苦之餘,買上四大袋麵包回家犒賞自己。

 

「當時我總是望著麵包店的櫥窗,捏著空空的口袋,心裡想,等我發了薪水,一定要買那種鮮奶油夾心麵包回家。」至今,仍難忘鮮奶油麵包的滋味,每每經過麵包店仍要買上幾個。

 

窮困讓張綉櫻無法繼續升學,這對愛好唸書的她而言,是痛苦又無奈的挫折:「我一定要翻轉貧窮,再也不要過這種苦日子。」

 

張綉櫻待在加工業超過二十年,婚後一邊帶小孩,一邊做電子加工。「一開始只是打發時間,順便貼補家用,誰知道愈做愈多、愈做愈出名。因為我仔細、要求完美的個性,讓許多客戶口耳相傳,訂單就這麼自動上門了。」從一人手工發展成小型工廠,從一開始平均一個月約三千元加工費到創下月入近百萬元的紀錄,張綉櫻達到了脫離貧窮的理想。最高峰的時候,曾經領著四十七位工人同時作業,屋內擺滿了加工器具,外銷國外。為了即時交貨,她好幾次疲累得連回家的力氣都沒有,夜裡,就跟工人一起窩在紙箱裡,睡醒了,繼續趕貨。

 

「拼了命的在賺,很難想像,可以一個人扛起快七十公斤重的貨物。」不為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已然晉身資方的她,是背負著照護員工的義務與責任。

用影像說客家 桃園培植客家影音力

「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日前舉辦頒獎典禮,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期待客家故事藉由影像傳達,能讓更多市民了解客家文化。(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為加深民眾對桃園客家文化的認識,同時儲蓄地方影像創作能量,桃園市政府辦理「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鼓勵創作者「用影像說客家」,本屆競賽共選出10組入圍團隊,以各自風格詮釋客家人文風情。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頒獎典禮時表示,客家元素是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客家故事藉由影像傳達,能讓更多市民了解客家文化。

 

本屆競賽以「桃園地區客家文化」為核心,延伸出台三線、乙未戰爭、在地客家信仰、客家百工百業、客家人物等五大拍攝主題。活動吸引40多組團隊報名參加,評審通過腳本評選出10組入圍團隊,其中學生組6名、社會組4 名。完整獲獎影片上傳至「桃園市客家文化館」官方Youtube頻道,藉由網路平台的傳播,讓更多人看見動人的客家故事。

 

鄭文燦指出,影像是發掘與呈現客家故事最好的工具,但要拍出有深度、有溫度、有感覺的短片需要真功夫。本屆客家短片拍攝活動不僅是競賽,也是培訓計畫,以腳本評選出10組入圍團隊,過程中採「陪拍」制度,由培訓導師及陪拍導演協助學員,並提供每組10萬元的拍攝補助金。

 

桃園客家事務局長蔣絜安進一步說明,培訓計畫安排團隊參加一系列課程,包括客家人文與田調、拍攝企劃、敘事觀點,並由培訓導師、陪拍導演協助學員排除拍攝障礙、校正客家文史資料。

 

獲得培訓計畫校園組第一名的《暗晡夜》,由就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的江孟謙執導。蔣絜安指出,江孟謙雖非客籍,卻對族群議題深感興趣,遂以徵件主題之一「乙未戰役」為背景,傳達閩、客跨族群溝通的可能。影片中母親一角,由曾演出《色,戒》的朱芷瑩飾演,她曾以「客家劇場─新丁花開」獲得金鐘獎最佳女主角,而男女主角的演技、燈光和視覺處理也十分純熟,令評審驚艷。

 

除了以影像競賽推廣客家文化,近來桃園市政府也積極舉辦各式客家活動。鄭文燦指出,桃園有 86 萬客家人口,是「客家第一庄」,客家文化不應是少數人追尋的歷史,而應該是不同族群都能共同分享的文化。因此,市府致力推動「客家走入生活」,未來將在中壢成立「客家文創中心」,在觀音設置「客家崙坪文化地景公園」,永安漁港也將規劃「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找回生活中的客家元素,呈現桃園客家魅力。

千人體驗踩酸菜 傳承客家好滋味

桃園平鎮區日前舉辦千人踩酸菜活動,讓老中青三代體驗客家農村生活。(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客家酸菜是客家美食靈魂,許多客家好菜少不得這一味。為傳承客家酸菜百年好滋味,桃園市府日前於平鎮區舉辦千人踩酸菜活動,讓老中青三代體驗客家農村生活,了解客家酸菜的製作過程,同時也實踐從「農場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憶,他的祖母是客家人,小時候便在一旁觀看客家鹹菜的製作過程。芥菜是客家百年傳承,雪裡紅、酸菜、梅乾菜、福菜、鹹菜等都是由芥菜醃製而來,過年吃長年菜也是由芥菜轉變而來,具有感恩惜福之意。另外,客家的菜包、刈包也都用到芥菜,顯示芥菜製作類型千變萬化,也彰顯客家人「愛物惜物」、「就地取材」的傳統。

踩酸菜活動不僅傳承客家酸菜百年好味道,同時也實踐從「農場到餐桌」的食農教育。(圖/桃園市政府)

客家鹹菜不僅在地傳承,同時也要發揚國際。鄭文燦表示,現在鐵路便當推出「桃園客家鐵路便當」,在華航飛機上也可以吃到客家醬菜製作的風味餐,相信客家鹹菜以及醬菜也可以像韓國泡菜一樣,銷售全世界。

 

此外,桃園市也預計在今(107)年舉辦客家鹹菜美食大會,分享醃製鹹菜的成果,讓各界看見客家百年傳統美食文化。

農村再生 傳統農產新包裝

桃園日前舉辦「梅龍茶鄉新觀點農村生活節記者會」,展示14個農村再生社區特色產品。(圖/桃園市政府)

張友華/桃園報導

桃園農業局近年積極輔導農村再生、景觀改造,日前舉辦「梅龍茶鄉新觀點農村生活節記者會」,邀集龍潭、楊梅、觀音、新屋地區14個農村再生社區齊聚一堂,彼此交流改造成果,包括新興茶葉品牌、蜂蜜產品、艾草肥皂等,呈現各地方農業特色。

 

農業局長郭承泉指出,楊梅與龍潭一直是重要的茶葉區,經過農業局輔導,如今推出「梅龍茶鄉Beau. tea」新品牌,讓在地小茶農擁有代表自己產區的新包裝,同時產品也前進「2017年國際茶展」,獲得消費者一致讚賞。而新屋與觀音地區則具有豐富的農村地景,適合規劃推動鄉村旅遊,因此在地人將農村社區常見的農業材料,例如稻草、蒲瓜,包裝設計成旅遊元素,讓農村休閒充滿在地風味。

 

此外,農村再生計畫也聚焦農村工藝的傳承與創新。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推動農村再生社區,將農村工藝納入規劃,特別是客家百工百業,將農村及都市客家工藝品作為發展重點,「桃園農業博覽會」也設置客家工藝館展示,同時轉型作為文創產品。

 

鄭文燦希望,透過農村再生計畫,找回過去農村產業及生活,市府也會積極輔導農村再生社區,讓各界看見農村的美好。

從農輔導有成 桃園再添30農青

桃園市日前舉辦「第三屆青年從農輔導計畫結訓典禮」,桃園市再添30名農業生力。(圖/桃園市政府)

林怡欣/桃園報導

 

台灣農業面臨勞動力高齡化,農村青壯人口外移的困境,為填補農業勞力斷層,各縣市紛紛祭出優惠措施,鼓勵青年回流。桃園市自104年推行「青年從農輔導計畫」,以發放津貼、創業輔導,協助學員投入農業,目前已有近百人結業,且成員投入農業部門的比率相當高。日前市府舉辦「第三屆青年從農結訓暨農創展活動」,桃園再度迎來30 位農業生力軍。

 

桃園市農業局長郭承泉指出,「青年從農輔導計畫」第三屆共招募30位學員,課程安排以「農業系列課程」、「農場實習」及「輔導農業創業及經營」三階段理論與實務並行的培訓方式。其中,「農業系列課程」為期一個月,「農場實習」為期三個月,而「輔導農業創業及經營」階段則由顧問及專業師資進行訪視,協助學員解決生產、保存、經營、包裝、行銷面臨的問題。

 

在兩天的成果展中,第三屆學員以「農業六級產業」的理念呈現輔導成果,除了一級農產品外,還規劃二級加工品及第三級體驗型經濟,其中二級加工產品使用的原料都來自學員自己生產的作物,而第三級產業方面則規劃了農創小學堂,讓青農透過與民眾互動的過程,完成產銷零距離的溝通。

結訓典禮現場販售各式農業商品。(圖/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的青年從農輔導計畫採學徒制,前四個月由市府發給3萬元津貼,除了上課,還要去農場體驗,實際了解農業生產的進行。此外,在創業階段,倘若學員提出的營運計畫審查通過,也將給予10萬元補助。

 

除了以獎勵輔導政策推動青年從農,市府亦經常透過策展活動,鼓勵發展農創市集,讓市民認識到他們生產的最佳產品,本次結業典禮也結合咖啡節,邀集30個咖啡攤位共同展售,市府希望透過假日市集吸引人潮,同時支持桃園農業,支持青年農民。

綠能大道六大特色 化身高CP值幸福公路 台61線觀音永安段通車 濱海風光大串連

台61線預計108年底全線貫通。

陳郁文/桃園報導

 

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為全台最長的快速公路,肩負紓解國道交通、強化濱海運輸的重要任務,目前全線僅部分通車,多處路段仍在興建,預計108年底全線貫通。而去(106)年年底已有三處路段率先完工,包括台南七股至十份交流道、桃園觀音至永安交流道,以及彰化王功至芳苑交流道。其中,觀音至永安路段通車後,不僅可紓解台
15線濱海交通車流,同時還有串連西北部工業區、整合桃園濱海觀光等六大特色。

 

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台61線不僅兼具觀光及文化功能,也有平衡城鄉、實現交通正義等多重意義,是一段CP 值非常高的幸福公路。過去,民眾前往濱海地區大多以台15線為交通路線,觀音至永安交流道通車後,可以從台66 線轉台61線,直接到達永安漁港,距離桃園農業博覽會基地非常近,歡迎多加利用該路段,參觀2018年桃園農業博覽會正式營運。

 

串連西北工業區 整合濱海旅遊據點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台61線具有六大特點。第一,台61線串連了北部地區幾個重要的工業區及物流帶,包括台北港、林口發電廠、大園及觀音工業區、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大潭電廠等;第二,台61線沿途經過桃園亮點竹圍及永安漁港,未來該路段也將連結新竹,與南寮漁港串接;第三、台61線擁有四大生態亮點,包括許厝港濕地、觀音草漯沙丘、觀新藻礁保護區、新屋百年石滬等。

 

除了串連工業區、漁港及生態景點,台61線還具有綠能、客家、觀光等特色。鄭文燦指出,台61線是一條「綠能大道」,不僅沿途有大型風車,是全台風車密度最高的地方,同時也是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的行經路段。此外,台61線也是一條「客家大道」,該路段經過觀音及新屋客家區,具有漁民、農村生活特色,也是該路段唯一的客家聚落。

 

最後,台61線也是地方濱海觀光發展助力。鄭文燦說,台61線沿途包括白沙岬燈塔、觀音濱海遊憩區、新屋綠色隧道及永安漁港等觀光景點。其中永安漁港更是全台年輕人造訪最多的漁港,桃園十大美景之一的永安夕照也在此處。

 

橋下擬設單車道 帶動沿海慢旅遊

 

除了有台61線串接西北部漁港、生態及觀光景點,市府也計畫於竹圍漁港至永安漁港路段打造自行車道,活化橋下閒置空間,設置車道及休閒站。民眾未來也可以利用自行車道漫遊濱海,欣賞濕地、藻礁、沙丘、石滬等生態美景,也可以前往永安、竹圍漁港、白沙岬燈塔等觀光景點旅遊。

 

交通部長賀陳旦指出,台61線觀音至永安交流道為交通部施工,該路段兼具產業與生態特性,除了提供便捷道路,也帶給觀光旅遊者漫遊體驗。未來,交通部觀光局將運用觀光資源與桃園市政府配合,結合台61線特有的年輕、景觀、人文等性質,帶動觀光旅遊人潮。

美容美髮奧斯卡 角逐在基隆

台灣獲得2020年OMC黃金盃世界美容美髮造型大賽主辦權,基隆市長林右昌(中)將全力支持這項美麗盛事。(圖/基隆市政府)

陳杰/基隆報導

 

由47個會員國組成的OMC美髮美容世界協會,該協會舉辦的世界盃錦標賽,素有「美容美髮界的奧斯卡」美譽。日前基隆市長林右昌宣布,基隆已爭取到2020年世界賽會前賽──世界黃金盃的主辦權,屆時將有超過2千名各國選手在台灣一較高下,爭取世界賽的資格。基隆市長林右昌指出,台灣能夠爭取到OMC黃金盃的主辦權,對提升基隆城市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OMC雖然是民間組織,卻是台灣少數以中華民國國旗作為會旗參與的國際組織之一,目前全台約有2千名的美容美髮從業人員加入OMC台灣總會。台灣總會執行長孫蕙芬表示,OMC美容美髮世界協會目前有5種競賽,包括各區的AMERICAS CUP美洲盃、ASIA CUP亞洲盃、EUROPE CUP歐洲盃等區域競賽,以爭取GOLD CUP黃金盃的參賽資格,而在黃金盃賽事獲獎的選手們,才能參與等級最高的HAIRWORLD世界盃資格。

 

過去台灣美容美髮從業人員在世界盃賽事中皆獲得不錯的成績。OMC台灣總會會長、基隆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理事長陳德雄指出,台灣總會參加2017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盃競賽,在來自全世界47國、超過1,400名世界頂尖選手的對決中,台灣選手拿下包括1金、2銀、1銅在內的11面獎牌,在夢幻髮型真人組項目中也拿下1金1銀的好成績。另外,首次報名的沙龍剪髮項目,基隆籍的設計師簡國忠一舉奪銀,台灣爭光。

台灣美容美髮從業人員在世界盃賽事中皆獲得不錯的成績。(圖/基隆市政府)

2020年黃金盃的活動項目包括有美容美髮展、國際論壇、名師秀、技藝競賽等。林右昌表示,美容美髮在世界各國都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尤其在世界各大都會城市,美容美髮競賽都是城市盛事,台灣能夠爭取到OMC黃金盃的主辦權,實在是難能可貴。

 

林右昌希望,黃金盃賽事中的四大項活動,能有1至2項留在基隆市舉辦,對於提升基隆城市形象有很大幫助,市府一定會大力支持、協助這項活動,讓外國選手親眼見證基隆的城市魅力與港都風情。

 

此外,陳德雄也說,為了替世界黃金盃美容美髮大賽培育優秀的選手,OMC台灣總會已排定將於2018年5月12 日在基隆體育館舉辦國手選拔賽。

土獅1號傳愛 未來還有2號

新北市土城獅子會日前特地捐贈一輛物資關懷車給社會局,未來這輛愛心物資車將服務汐止、雙溪等地,讓愛即時傳遞給偏鄉居民。(圖/新北市社會局)

彭麗/新北報導

 

新北市由於幅員廣闊,為即時將實物銀行物資送給偏鄉居民,仰賴社工親自訪視,然而,無論山區抑或海邊,社工只能採機車運送,甚至轉換公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既費時又費力。對此,國際獅子會300B2區新北市土城獅子會,日前特地捐贈一輛物資關懷車給社會局,未來這輛愛心物資車將服務汐止、雙溪等地,讓愛即時傳遞給偏鄉居民。

 

土城獅子會長施金豆表示,他自小在雙溪區長大,目前搬到板橋,從事冷氣空調工作,深知偏鄉資源匱乏,交通也不便,因此募集獅友愛心,共同捐贈物資關懷車給社會局,取名為「土獅關懷1號」,希望未來還會有2號。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新北市實物銀行自100年開辦至今,結合各界社會團體、宮廟、企業及善心人士的力量及
資源,截至106年10月底止,共媒合11億多元,超過189萬人次受益。捐贈的項目包羅萬象,除了白米、罐頭等民生物資,也包含家具、衛浴設備,甚至尿布等。

 

張錦麗指出,未來「土獅關懷 1號」將撥給七星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使用,做為汐止、雙溪、瑞芳、貢寮、平溪等偏區關懷及物資運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