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48

置身櫻海迎接人間四月天

嵯峨天皇舉辦櫻花宴,成為賞櫻文化的起源。

文/簡愛青 圖/梁嘉木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櫻花起源是在中國」、「日本的櫻花原產是在中國的喜馬拉雅地區,之後傳到長江流域、西南地區、台灣等地。」

4 月初櫻花盛開,代表日本新年度的開始,常可看到公司在櫻花樹下辦迎新活動,大家飲酒作樂。菜鳥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被上司下令去搶占賞櫻的好位置。日本櫻花品種約逾600 種,特別喜愛的染井吉野櫻,在日本櫻花當中約占8 成,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初期栽培出來的園藝品種。江戶時代染井村的造園師、植木師傅將大島櫻與江
戶彼岸(櫻)交配而成。

染井吉野櫻的花語是「純潔」,有一股清秀高雅的氣質。在櫻花盛開約一週後,花瓣隨風飄落,讓人如沐櫻花雨,地面如櫻海,別有一番風情。
日本的賞櫻文化起源於奈良時代(西元710 至西元794 年)的貴族文化,但當時是賞梅花,到了平安朝時代(西元794 年至西元1192 年),貴族開始改為賞櫻,成了一年當中很重要的活動。相傳,西元812 年嵯峨天皇舉辦櫻花宴,成為賞櫻文化的起源。另一說法是,農民每到春天拿著食物到附近山丘、山裡,觀察櫻花開的程度就能占卜農作物是否豐收。桃山時代, 武士家之間流行賞櫻,1598 年豐臣秀吉所辦的醍醐賞櫻會以豪華見稱。今年春天(至4 月16 日止),東京品川王子飯店內的「AauaPark 品川」則是由創作公司NAKED Inc. 主辦櫻花水族館「SAKURAAQUARIUM」活動。

日本人對於四季的更迭、大自然美的感受特別強。春暖花開時,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賞櫻樂趣之一是可享受櫻花宴或櫻花便當等季節性美食,民眾花巧思製作視覺效果很美、彷彿藝術創作的櫻花便當。在賞櫻景點,常可看到民眾坐在鋪著藍色塑膠布單上,邊賞櫻邊享受佳餚。

賞櫻季,許多餐廳推出與櫻花有關的餐點,東京賞櫻景點「中目黑」的咖啡廳Frames Caffe 推出期間限定櫻花甜點「櫻花起司蛋糕」、「櫻花配開心果的磅蛋糕」。

最傳統的糕點是櫻花餅。在關東地區,關東風味的櫻花餅有時被稱為「長命寺的櫻花餅」,這是指向島這個地區長命寺的櫻花餅。關西風味的櫻花餅被稱為「道明寺」。

農民每到春天觀察櫻花開的程度,就能占卜農作物是否豐收。

幸福路上首映 陳菊:生活簡單自在最好

台灣原創2D手繪動畫電影《幸福路上》,日前於高雄市立圖書總館舉行首映會。(圖/高雄市政府)

吳東亮/高雄報導

 

台灣原創2D手繪動畫電影《幸福路上》,日前於高雄市立圖書總館舉行首映會。高雄市長陳菊出席首映時表示,本片以動畫方式展現台灣社會變遷的幾個重要階段,表現方式十分自然新鮮,看完後有幸福的感覺,希望觀眾踴躍支持,並祝福《幸福路上》票房長紅。

 

《幸福路上》以台灣女孩小琪的成長為故事主軸,帶領觀眾穿梭台灣80年代以來的時代變遷,探討屬於這代人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本片由導演宋欣穎執導,是台灣原創的2D手繪動畫,該片不只在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獎獲前五名,更入選釜山影展「年度動畫單元」,成功讓台灣動畫力前進國際。

 

陳菊指出,《幸福路上》電影時代背景歷經戒嚴、解嚴、選舉等重要事件,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生活簡單自在就是一種幸福。陳菊希望藉由《幸福路上》,讓觀眾相信美好、相信理想,也相信幸福不是難以得到,重要的是內心的思維與價值。

菲律賓月 烤豬炸春捲飄香校園

高雄市教育局日前舉辦「菲律賓月」,活動現場展示菲律賓典型的年節佳肴烤乳豬。(圖/高雄市教育局)

呂美娟/高雄報導

 

為響應中央「新南向政策」,自去年十月起,高雄市教育局舉行文化月巡迴展,目前已展出柬埔寨、緬甸與印度月活動。日前「菲律賓月」正式開跑,現場不僅展出多樣菲律賓傳統美食與文物,同時也有菲律賓竹竿舞精彩活動,讓校園師生體驗菲律賓文化魅力。

 

目前,高雄市菲律賓新住民第二代人數共計546人,許多新住民子弟亦選擇就讀高雄市的學校。當天活動現場,菲律賓新住民學生較多的翠屏國中小、山頂國小的新住民學生,皆前來參加菲律賓文化月活動,教育局表示,希望藉由多元文化展示,推動新住民學生探索文化根源,同時也讓學生追求精進成長。

 

「菲律賓月」現場活動十分豐富,有改編自傳統農夫揮竿趕雞的竹竿舞(Tinikling)表演,菲律賓典型的年節佳肴烤乳豬「勒瓊」(Lechon),以及菲律賓國民小吃炸香蕉、炸春捲等點心,不僅讓在場民眾大飽眼福與口福,同時也彰顯菲律賓的文化特色與活力。

 

近來在中央新南向政策的推進下,台菲之間交流愈趨緊密、頻繁。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表示,台菲已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BIA)》,將有助促進兩國投資與經貿活動,同時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進一步推展教育及文化相關交流。

 

中央政府大步南向,高雄地方也不落後。范巽綠指出,高雄市教育局積極配合樹德科大「台菲學術媒合網絡平台」,由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選派原住民指導員大海.伊斯坦大、桃源國小校長曾國義,共同參與菲律賓Cordillera Region南島文化藝術及原民智慧探索團活動,促進台灣與菲律賓的南島文化交流。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銀閃閃樂園 貨櫃屋變身樂齡天地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邀集海內外設計團隊改造貨櫃,以藝術、建築形式呈現高齡化社會議題。(圖/高雄市政府)

吳東亮/高雄報導

 

兩年一度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日前於駁二特區登場,延續歷屆貨櫃藝術節連結人文社會、生活環境的特色,本屆活動從高齡化議題出發,邀集海內外設計團隊參展,以各自風格和人文關懷改造超過20個大型貨櫃,為銀髮族打造「銀閃閃樂園」,不僅透過藝術實際介入全球性社會問題,同時也為高雄創造春節連假旅遊亮點。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自2001年起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八屆,面對社會高齡化趨勢,本屆貨櫃藝術節從「創意樂齡」出發,藝術家和設計團隊以視覺藝術、服裝設計、音樂跨界展演,讓漂流過海的退役、屆齡貨櫃華麗變身,創造全新的空間體驗。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參展作品「逆風」。(圖/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高雄老齡人口約有37萬人,人口比率近1成5,比例略高於全台平均。社會高齡化已成趨勢,貨櫃藝術節以藝術形式呈現,表達對高齡族群的關切,讓同樣身為銀髮族的她相當感動,希望藉由活動喚醒人們共建友善銀髮族社會。

 

本次貨櫃藝術節聚集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際知名建築團隊,以及在地優秀建築師,統合建築、設計、藝術、生活的全觀性內容,規劃銀閃閃書展、集合共老宅、高齡實驗室、愛叮噹健身屋等主題展,創造一個兼具知識性、娛樂性、社會性的節慶平台。貨櫃藝術節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4日止,活動詳情可至「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2018高雄房市有狗讚 專家稱最佳進場時機?

儘管高雄市近來人口銳減,喪失支撐房市最重要的人口紅利,然而,房市專家對於2018高雄房市仍相當樂觀。(圖/翻攝自維基)

黃大維/高雄報導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日前舉辦2018房屋市場研討會,會中國泰建設高專廖致傑在發表「高雄房地產市場2018 年展望」時,以有「狗」(台語)讚,為今年的高雄房市定下結論。此外,房屋市場調查協會副理事長廖致傑也給高雄房市5個讚,表示極為看好。

 

廖致傑給的第一個讚,是全球股市大漲有利房市,第二個讚是今年經濟成長率看升。第三個讚是高雄的建築執照、使用執照與房屋供給量,從2014年高峰一路連三年下降,但相對同期間需求量卻是穩定的,在供給減少、需求穩定下,成為高雄房市第四個讚。第五個讚則是高雄的輕軌、旅運大樓、圖書總館、展覽館、流行音樂中心等重大公共建設將陸續完成,這些都是驅動房地產市場成長的關鍵要素。

 

儘管業者一致看好,但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發布的106年Q3六都住宅指數,僅台南和高雄較第2季下跌,但把時間軸拉長來看,高雄與最高點時的105年Q3相比,仍微漲0.66%,且是六都唯一上漲的地區。

 

分析應是小資族住不起市中心,而將購屋目標轉向郊區,致使原本房價較親民的地區,因小資首購助攻帶動買氣,需求上升導致房價逆勢成長,而且自105年Q3以來已經連漲5季。

 

房價逆風高飛的結果,反讓當地房市開始出現「由熱轉涼」的現象,沒有1字頭的房子根本賣不動!更有兩大警訊透露出,高雄房市已開始亮起紅燈。

 

第一個警訊是「人口留不住」,除了空汙讓當地人詬病外,高雄市人口於2017年開始銳減,「第二大城市」已被台中奪去。支撐房市最重要的人口紅利大量流失,人口數根本填不滿目前的空餘屋量。

 

第二個警訊是「餘屋量大增」,根據營建署最新統計,高雄市新建餘屋量高居全國和六都第三;而且根據調查顯示,高雄有近半的購屋族認為「未來還有許多新屋賣壓」,尤其高雄重劃區多,加上近年來建商積極推案,預計
2018年高雄將有近2萬戶的新屋進入市場,在自住市場,價格幾乎沒有上漲空間,甚至必須降價求售。

 

儘管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張永義表示,高雄房市谷底已過,包括楠梓、仁武、橋頭、鳳山等地區買氣持續提升,除市場剛性需求外,高雄建商同業也會有效分區、分量控管推案,避免供給量暴增,以讓高雄房市的多頭市場能持續更久。但面對餘屋供給量去化困難的賣壓衝擊,高雄房市是否能如業者預期中的樂觀,就看買方是否埋單。

大港自造節 匯集Maker手作能量

「大港自造節」日前圓滿落幕,吸引超過1萬6千人次參加。圖為大港自造節吉祥物M呆。(圖/高雄市政府)

杜安青/高雄報導

 

「大港自造節」日前順利落幕,活動吸引來自全台75個Maker企業、組織、學界及個人Maker聯合展攤,包括手作、市集、教育、科技與Maker Show等多項自造活動,共計超過130個攤位參展,各家皆卯足勁展示自造成果。本次活動超過1萬6千人次入場,滿滿的人潮,把活動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顯示台灣自造者運動已極為風行。

 

自造(Make)並非強調專業能力,而是一種動手實踐的精神,只要透過觀察問題、發現問題,伸出雙手、動手改變,人人都可以成為Maker。目前,Maker運動已在世界各地流行,並且廣泛影響教育、創業領域,而高雄也不落人後,緊跟世界自造趨勢,以「大港自造節」為平台,匯集Maker創意能量,展現台灣的自造實力。

 

群眾募資 邀集大小朋友動手做

 

「大港自造節」規劃自造市集、自造遊樂園、大小市民工坊、自造展演Maker Show、當代自造者空間等專區,展覽豐富多元,深獲參觀民眾肯定。鹽埕在地社群領袖「鹽埕真好」團隊指出,「大港自造節」儼然將成為一個高雄重要的自造節慶;而來自台北S4A教師社群總召蘇恆城則表示,「大港自造節」不是規模最大,卻是活動規劃細緻度最高、探討自造者運動最有深度,也是最有質感的自造者嘉年華會。

小朋友在「大港自造節」現場體驗動手做的樂趣。(圖/高雄市政府)

此外,為了讓更多人關注Maker運動,並且鼓勵全家人一起動手做,大港團隊運用網路平台「嘖嘖」進行群眾募資,順利達標272%,成功募集100位支持者,帶著全家人一起參與「大港自造節」,投入大小市民工坊及自造遊樂園等專區活動,讓民眾不分年齡都能體驗動手做的樂趣。

 

大港自造特區 自造者練功房

 

除了舉辦活動展示Maker創意能量,高雄市也開闢空間培養自造人才。高雄市經濟發展局表示,高雄由於過去產業聚落偏重於重工業,大高雄經濟的永續發展,製造業絕對是主要發展引擎,因此,高雄市政府非常看重Maker的發展趨勢,特別選在駁二藝術特區8號倉庫打造Mzone大港自造特區,投入超過百萬元以上的各種類型設備,包括金工、木工、紡織、3D列印、陶瓷及數位製造機具,並邀請各專業講師開課,教導機具設備使用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自造空間與各地Maker交流、刺激靈感。

「大港自造節」舉辦期間,參與人潮相當踴躍,把活動現場擠得水洩不通。(圖/高雄市政府)

目前,Mzone大港自造特區已是全台唯一位於觀光熱點,坪數最大,交通最便利,使用者最頻繁的自造者平台。經發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支持「大港自造節」朝多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也希望動手做的文化,可以成為推動高雄城市轉型的動力。

搶攻穆斯林觀光商機 高雄打造友善服務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辦理「106年高雄市穆斯林友善旅宿餐飲計畫」已有相當成果。(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楊舒美/高雄報導

 

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16億,龐大市場潛藏之商機不容小覷。為爭取穆斯林遊客,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辦理「106年高雄市穆斯林友善旅宿餐飲計畫」,致力提升穆斯林友善服務品質。106年度完成輔導高雄10家旅館取得穆斯林友善餐旅認證(MFT)、3家旅館附設餐廳取得穆斯林友善餐廳認證(MFR)、5家旅館通過穆斯林友善住宿環境接待評核,成績卓越。

 

為精進高雄觀光發展,同時配合中央新南向政策,爭取穆斯林來台旅遊,高雄市觀光局長曾姿雯指出,市府邀請中國回教協會及學界資深專家,共同組成專業顧問團隊,歷經兩個多月的診斷輔導、認證評核及人員培訓,打造出更友善的穆斯林旅遊環境。

 

曾姿雯指出,本次通過評核的飯店遍佈高雄著名觀光景點,對不論是團體旅客、自由行旅客或國際背包客來說,皆相當便利。此外,為服務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教友,觀光局也將通過評核的穆斯林友善餐旅(MFT)與穆斯林友善餐廳(MFR)的旅館餐飲業者,上架知名國際旅遊網站CrescentRating及Halaltrip,藉由網路宣傳行銷,提高在地友善業者的曝光度,期待吸引更多穆斯林旅客「旅行台灣 首選高雄」。

走出莫拉克陰影 寶來好湯重現

寶來花賞溫泉公園正式開放,園區規劃手湯、足湯供民眾體驗。(圖/高雄市觀光局)

呂美娟/高雄報導

 

7年前莫拉克風災重創寶來後,溫泉源頭遭土石掩蓋,導致地方觀光業蕭條。經過高雄市府與業者的共同努力,已於105年成功探勘新泉源,市府亦投入資金建設「寶來花賞溫泉公園」,不僅重振寶來好湯,同時也為高雄六龜打造觀光新亮點。

 

高雄市長陳菊日前出席「寶來溫泉耶誕嘉年華」活動,並宣布寶來花賞溫泉公園正式啟用。陳菊指出,自莫拉克風災重創寶來,溫泉源頭被大量土石掩沒,導致地方無溫泉可用。各界不斷思考寶來的觀光定位,在地方觀光業者與市府共同努力爭取下,由中央撥款2千萬元進行探勘,經歷多次無功而返,總算在105年底成功鑽探水量充足的源頭。為打造六龜新亮點,市府初步投入4千萬元打造「寶來花賞溫泉公園」。

民眾在園區內的手湯區體驗。(圖/高雄市觀光局)

目前園區內設有手、足湯區,為吸引更多遊客、保留高雄後花園的美麗,陳菊強調,市府會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四周道路、無障礙空間、綠美化等,同時也會持續投入更多觀光休閒亮點,進一步提升六龜及寶來的觀光品質。

前進泰國市場 高雄南向行銷觀光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日前與高雄民間業者,在曼谷最大購物中心舉辦聯合行銷推廣,搶攻泰國年輕自由行客群。(圖/高雄市觀光局)

楊舒美/高雄報導

 

泰國觀光客來台旅遊人次逐年攀升,為持續開拓泰國客源,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日前主動出擊,一連兩天在曼谷最大購物中心,與高雄民間業者舉辦聯合行銷推廣,並且主動邀請泰國當地旅行業,加強雙邊合作,卯足勁開拓泰國市場。

 

近年來泰國來台旅遊人次持續成長,自實施泰國來台免簽證後,旅台觀光人次更是快速增加。其中泰國來台觀光客又以年輕族群居多,許多泰國年輕人更是將台灣當成出國旅遊首選之地。因此,如何緊抓泰國年輕客群,乃是觀光行銷之關鍵。

 

談及高雄觀光優勢,觀光局長曾姿雯表示,高雄獲全球知名旅遊指南評選為全球第五大在地特色的旅遊城市,對於偏愛自由行的泰國觀光客來說,高雄多元的交通旅遊型態,山海河港巷弄文創、物產宗教等觀光資源,極具吸引力。目前高雄與曼谷間,每週有十二航班直飛,便利交通串連南台灣遊程,無論北進南出、南進南出,都有開拓泰國觀光市場的利基。

 

除了特色觀光資源,地方也規劃大型活動吸引觀光人潮,包括山城泡湯賞蝶、跨年煙火演唱會、燈會藝術節、佛光山燈會輪番登場,精彩不間斷。此外,針對泰國旅客,各大旅宿業者也祭出前所有未有的五折心動價,優惠持續到 2018年底,再加上現在推出為期三個月免費搭乘大眾運輸,對於喜愛自由行的泰國民眾來說相當划算。

 

本次赴泰觀光推廣,規劃高雄美食、文創體驗、生態旅遊、美妝美體等展區,包括烘焙大賽冠軍綠豆椪、高雄總鋪師辦桌原味模型、高雄過年手寫春聯、客家擂茶民俗體驗、巷弄美學影像直擊、原住民歌舞體驗,以及山城物產、海線伴手禮、美體美甲婚紗等,高雄在地特色盡顯。

 

觀光策展之餘,現場也安排泰國知名部落客Best Qiuc和Ratto現場分享他們的高雄旅遊經驗,並搭配集點摸彩活動,送出華航曼谷與高雄來回機票四張,以及高雄多家大飯店免費住宿券,活動現場熱鬧滾滾,詢問人潮不斷,成功行銷高雄。

高中諾貝爾獎 臺南一中奪冠

臺南一中於「旺宏科學獎」獲得兩優等、七佳作,所有參賽學校中總積分數最高。日前舉辦頒獎典禮,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左)頒發學校暨校長獎予臺南一中校長張添唐(右)。(圖/財團法人旺宏教育基金會)

李玉華/台南報導

 

素有高中諾貝爾獎之稱的「旺宏科學獎」日前揭曉得獎名單,本屆科學獎臺南一中隊伍表現最為亮眼,獲得兩項優等、七項佳作的好成績,是本屆獲獎總積分最高的學校。臺南一中校長張添唐特出席頒獎典禮,從教育部次長蔡清華手中接下學校暨校長獎榮譽。

 

為鼓勵高中生探索科學精神、激發創作潛力,旺宏教育基金會自2002年起舉辦「旺宏科學獎」,至今已邁入第十六屆。十餘年來已有近8千支隊伍、逾萬名師生投入競賽,在高中科學教育領域相當具影響力,被喻為是高中的「諾貝爾獎」。

 

本屆「旺宏科學獎」報名情況仍相當踴躍,共有109所學校組成585支隊伍參賽。臺南一中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總積分最高的學校,這同時也是近年來臺南一中在「旺宏科學獎」競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

 

除了總成績亮眼,臺南一中學生也奪得兩項優等獎。學生吳建翰以「『試』其所以,管其所由」,獲得物理類優等;學生曾柏皓則以「以帶電度來設計短鏈胜肽進行抗菌測試」,在生物類獲得優等。

重振劍獅文化 安平人出書出力

安平區公所日前出版《安平劍獅》一書,以活潑生動的文字敘述搭配插圖,娓娓道來劍獅的傳承演變。(圖/台南市政府)

杜安青/台南報導

 

「劍獅」是台南安平地區古宅特有的避邪物,然而,隨著老舊建築拆遷,「劍獅」一度沒落,直至最近在地方政府及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才以各種文創商品、藝術形式,將這項文化資產發揚光大。安平區公所日前於安平鄉土文化館舉行《安平劍獅》新書發表會,書中以生動的文字敘述搭配圖片插畫,娓娓道來劍獅的歷史傳承,重新喚起屬於安平的文化印記。

 

新書發表會現場,國寶級雕刻大師陳正雄及其弟子陳建智也將精心打造的「官版劍獅」及「文昌劍獅」,贈予安平區公所及安平鄉土文化館,展現安平藝術家為保存文化盡心盡力的精神。

 

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表示,「劍獅」是安平最大的文化特色,在安平老街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劍獅圖像,像是「流鼻血劍獅」、「有擋頭劍獅」。近年來文化界更以「劍獅」為主題延伸出許多文創商品,可以說「劍獅」已成為安平的最佳代言人。

 

談及安平鄉土文化館的未來規劃,安平區長賴青足指出,未來文化館將以「全方位、新亮點、行銷性、趣味性」策略,結合藝術、自然、產業、文化等元素,以多元面向營造屬於安平區的文化中心。

 

安平鄉土文化館的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上午 10 時至 12 時、下午 14 時至18 時,周六至周日則於上午 10 時至 18 時開放。旅客暢遊安平,除了可以在安平老街尋訪「劍獅」的蹤跡,也可以前往安平鄉土文化館一睹「文昌劍獅」的風采。

志玲姊姊獎學金 鼓勵28後壁學童

名模林志玲父親林繁男返鄉後壁,頒發志玲姊姊獎助學金給台南市後壁區 28 名學童。(圖/後壁區公所)

林舒宇/台南報導

 

財團法人臺北市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以實際行動幫助弱勢孩童成長、支持偏鄉青少年圓夢,基金會成立至今,已協助無數「小種子」發芽茁壯。日前,名模林志玲父親林繁男返鄉後壁,頒發志玲姊姊獎助學金給台南市後壁區9所學校學生,鼓勵清寒學子堅持不懈、奮發向上,期許未來後壁再出人才。

 

回饋鄉里 年年資助後壁學童

 

扶持後壁學童是每年基金會的例行慈善活動,而這已是基金會第七次前往後壁區頒發獎助學金,之所以年年資助後壁,主要來自於林家父女對故鄉的愛護。林繁男與林志玲的老家就在後壁,即使如今功成名就,仍始終不忘回饋鄉里。基金會即長年以捐助獎學金的方式,陪伴後壁區清寒學生走過求學之路。

 

本次基金會獎助學金頒發給菁寮、後壁2所國中,以及後壁、菁寮、永安、新嘉、新東、樹人、安溪等7所國小,共計28名學生。每位學生獲頒3千元至5千元不等的獎助學金,合計10萬元,以頒獎資助鼓勵學生勤奮向學。

 

此外,林繁男也是後壁區旅北同鄉會理事,身為一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林繁男長年熱心公益支持家鄉,樹立企業家回饋社會的最佳典範。

 

長年投注資源 愛心散播社會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以協助孩童實踐夢想為理念,多年來投注關懷與資源到社會各個角落。諸如針對中低收入、單親或失親、隔代教養學童,提供獎助金、三餐物資等支持,讓弱勢孩童也能享有充足的生活及教育資源。

 

基金會也支援包括腦性麻痺兒童、發展遲緩兒、聽損兒,輔助肢體訓練課、早期療育學習,協助病童度過難關、平安長大。

 

此外,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每年都會義賣「志玲姊姊慈善年曆」,並將全數所得捐贈給弱勢孩童及家庭,發揮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將公益慈善精神帶入台灣社會。